1958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科学技术工作中的两条道路斗争
邵式平
几年来,我省(江西省)科学技术文化工作,是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当资产阶级右派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主义疯狂进攻的时候,针对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进攻表现得极为疯狂。经过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被粉碎了。现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已成为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中心任务了。但是由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所以这种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会不断地反映到科学技术文化战线上来。因此,把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有关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问题,在这里重新提出来,作为经验教训,是需要的。有哪些问题呢?
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主要应该依靠劳动人民
一、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主要是依靠谁,依靠哪个阶级?资产阶级右派认为主要是依靠他们,而且必须依靠他们。他们把自己封为大知识分子,把自己吹得蛮大,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人物。好像不依靠他们,天就会塌下来,地就会沉下去。他们把科学技术文化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认为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是没有资格搞科学技术文化的。他们把科学技术文化吹得神秘莫测,并以此来吓唬工人农民,企图把这些人都排斥在科学技术文化的大门之外。
我们认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农民群众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承认工人阶级的领导,承认工农群众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是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主要依靠,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诚心诚意为社会主义服务,才能成为有用的力量。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可以改造成为又红又专的红色专家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则不仅不是他们自封的所谓依靠力量,而正是我们革命所要坚决反对的。没有他们,天不会塌,地不会沉。科学技术文化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人们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人都能够掌握的东西。如果说在旧社会,我们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受到了反动统治
者的压迫和剥削,没有机会掌握科学技术文化,而现在有了。这是革命革来的。在社会主义的社会里,谁再要把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排斥在科学技术文化的大门之外,已经是不可能了。谁要反对工人农民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起来掌握科学技术文化,我们就要革他的命。
两条道路斗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
劳动人民可以大大提高科学技术文化的水平
二、这样做,科学技术文化岂不是低级得很吗?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正是这样叫嚣的。我们肯定认为,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都起来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不仅不会降低,而会大为提高。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废科举、办学堂”的时候,封建地主阶级分子不也是大骂他们“废科举、办学堂”低级得很,搞得不像话吗?试问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呢?我们说,当年以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起来革封建文化的命并代替它,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同样的理由,现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起来革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的命并代替它,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绝对不是降低了,而是大为提高了。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数的事实证明,社会制度越是优越,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的人就会越加广泛,科学技术文化的水平也就越高。只有工人农民以及其他广大劳动人民都起来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才能得到真正无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两条道路斗争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样。
自然科学的阶级性表现在谁来掌握和利用它
三、科学是否有阶级性?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拚命装腔作势,把科学说成是没有阶级性的东西。我们肯定地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科学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主义疯狂进攻的时候,对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进攻表现得极为疯狂,难道不是充分地说明了科学的阶级性吗?
有人说:哲学社会科学才有阶级性,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无疑地,哲学社会科学是有阶级性的;而自然科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作为纯自然科学来理解,可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自然科学是一定要人来利用的,在掌握利用上又是有阶级性的。因为自然科学和枪炮一样,比方说,国民党反动军队拿起帝国主义制造的武器来打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把敌人的武器缴来了,拿起来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军队,这就是阶级性的明显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怎样能够孤立地看待自然科学,而撇开在掌握和利用自然科学方面的阶级性呢?
两条道路斗争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这样。
外行领导内行这是一般规律
四、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文化事业该谁领导?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疯狂地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主义进攻的时候,到处叫嚣:“中国共产党不能领导科学技术文化”,“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他们自命为“内行”,反对共产党领导科学技术文化,而要由他们来领导。这真是狂妄无耻,无以复加。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唯一领导核心,是我国一切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科学技术文化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有今天这样空前的发展,这是科学的真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大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创造和发明,数不尽的伟大奇迹,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个真理。因此,在社会主义任何事业上,企图反对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反动的。在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上也是一样,决不能例外。
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提出外行不能领导内行,试问我们省里面的那些右派分子,是什么内行呢?我们省里出了个全国性的右派头子,名字叫罗隆基,难道他是科学技术文化的内行吗?我看他不是什么科学技术文化的内行,而是个不折不扣的资产阶级右派内行。正是如此,我们全省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撤销了罗隆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资格,难道不是天公地道的吗?
按照科学的说法,“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的规律。“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说法,是违反一般规律的。社会的现实情况是:人人是内行,人人是外行。如果世界上有一万个行业,有一万种科学技术,有一万种职业,每个人只可能精通一行或几行,对精通的一行或几行说来就是内行,对其他不精通的多数行业就都外行。比方说,梅兰芳先生会唱戏,可是他只擅长青衣。青衣是旦角的一种,光旦角就有五种,小旦、花旦、丑旦、武旦、老旦。唱戏除了旦角以外,还有其他角色,如老生、小生等等。他只能精通许多角色中的一种角色。对唱青衣他就是内行,对唱其他角色他也是外行。至于对社会上其他行业来说,他更是外行了。由此看来,人人是内行,人人是外行,这是社会的现实。从领导来说,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的规律,也是科学的真理。
对于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我们除了本行之外,对其他行业也要摸一摸,略微熟悉一下是必要的。要熟悉几个行业是可以的,熟悉很多是不可能的。总要有个专业,做到又红又专,红透专深。
两条道路斗争的第四个问题,就是这样。
从两条道路斗争中,就使我们对于全省人民动员起来向科学技术文化大进军,更有了根据,更有了信心和勇气。
共产党人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革命传统
科学文化,是属于社会观念形态的东西。一定的社会观念形态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是科学的真理。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大进军,就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反映,它必然是而且不能不是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服务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服务的。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富于革命传统的。这个革命传统,在科学技术文化革命战线上,也是一样。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武装自己和广大人民的。因此,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上,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极为丰富的传统。伟大的中国革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胜利。这个胜利当前正在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向前跃进。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人在哲学社会科学上的水平是很高的,但对自然科学就不大懂,因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革命传统。这种观点虽然从表面上看好像有某些道理,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是与事实的发展不相符的。在伟大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不仅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而且也与自然进行了艰巨的斗争,克服了巨大困难,战胜了敌人,发展了生产,在根据地开办了许多的工厂和农业试验场,开办了许多的学校医院,并建立了不少科学研究机构,在延安就成立过科学研究院。难道这些就不是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吗?当然,在那个时候是以阶级斗争,特别是以革命战争为主的。在一切服从于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这是很自然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共产党人不懂自然科学,更不能认为党在领导自然科学工作方面就没有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把自然科学的普遍规律和具体环境结合起来,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这就是党在自然科学工作方面的革命传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党的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巨大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同发扬了党在自然科学工作方面的革命传统分不开的。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高潮,自然科学工作也随着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党中央和毛主席早就号召我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的先进水平而奋斗。这是完全有根据的。
只有彻底战胜资产阶级思想
才能促进科学工作大跃进
在全省人民动员起来向科学技术文化的大进军中,是否还有两条道路的思想斗争呢?肯定是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同去年我们和右派之间关于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两条道路的敌我斗争,性质是不同的,决不应该把它们混为一谈。资产阶级右派是向党向人民向社会主义进行猖狂的进攻,是属于敌我性质的。但是在我们人民内部,也还有许多科学技术文化工作者,尽管在政治上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而由于阶级出身和长期的资本主义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在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仍然没有或者还不大愿意抛弃资产阶级的人生观、思想方法和技术观点,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个人主义、名利观点等等。这样,在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斗争必须进行到底,用无产阶级思想彻底战胜资产阶级的思想,才能促进科学工作的大跃进。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
先进和落后的斗争
当然,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除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外,还有两种方法——多快好省的方法同少慢差费的方法之间的斗争。也还有认识上的先进同落后,正确同错误之间的斗争。因此不能把科学技术文化中的一切问题,都看成是两条道路的问题,这样简单化是错误的。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精神,以及党在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具体分析,正确处理。整风的方法,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也是改造思想、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探求真理的方法,在科学技术文化工作中也应该加以使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对于香花和毒草,我们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已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是能够辨别清楚的。
我们要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大进军的红旗上写着:政治挂帅,全民动员,迅速掀起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新高潮,坚决扫除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一切障碍,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7版()
专栏:在理论刊物上

在理论刊物上
“中州评论”集中火力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中共河南省委主办的理论刊物“中州评论”,从第一期到第三期对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同志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展开严肃的批判。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同志连续发表了三篇批判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右倾机会主义是当前党内的主要危险”、“论悲观主义”、“铁的事实粉碎了‘大社并不优越’的谬论”。第一篇文章分析了潘复生的右倾机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并指出,“河南党对他这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胜利,是1957年河南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转折点。”第二篇文章批判了潘复生的十足的悲观主义,分析了他由党的一个负责干部堕落为对党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悲观失望者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不懂得毛主席关于农民同盟军的理论,看不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广大最雄厚的力量。第三篇文章批判了潘复生的“大社并不优越”的谬论。
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中共四川省委主办的“上游”月刊第三期,发表了张允写的论协作的文章,作者用实例论证了“协作不仅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马克思)的论断。他说,人们由于协作,即由于许多个别力量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便创造了一种新的集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大超过了个人力量的简单的总和。例如重庆车站在改善了协作关系以后,4月份即提前十三天完成了运输任务,而5月份则更提前十七天就完成了任务;该站货运车间也由于改善了劳动组织,加强了协作配合,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职工由原来的一百零六名减到七十五人,而且还消灭了一向被认为不可能消灭的商务事故。
“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多社”
“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多社。”毛主席视察河南七里营人民公社时所作的这个精辟论断,在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新论语”上有篇文章作了阐述。作者麦青说,毛主席的这席话,给我们上了一课活生生的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新事物的出现,开始总是个别的、少数的,然后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文章指出,在同自然界作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斗争中,要促使新生事物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发展条件固然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党的领导和群众的自觉。毛主席8月9日在山东视察的时候,一再强调的领导必须多到下面看看,帮助基层干部总结经验,就地进行指导,就是要我们注意加强党的领导,并保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加强党的领导是促进新生事物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转化的首要的决定性条件。因为新生事物的出现不会完全是自发的,它是党的领导的结果。使个别的、少数的新生事物发展壮大,普及推广,也就是把党的方针政策的胜利从小范围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不少事实证明,凡加强了党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地方,新事物很快就得到普及和推广,取得大范围内的胜利。和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另一决定性条件,就是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毛主席在山东视察时还特别强调部署工作时必须通过群众的鸣放辩论,就是要我们注意启发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为,有了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有真正的群众运动,才会使好的典型变成多数人的行动。
农业工具改革的意义
山西省委主办的理论刊物“前进”1958年第三期上,发表了王谦的“论农业工具改革问题”的文章,论述农具改革的意义。文章中说,工农业建设大跃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在劳动力问题上,在工农业生产这两大国民经济部门里,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如果说,在过去曾经发生过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严重地影响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话,那末,在今天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工业战线所需要的劳动力,如果农村不给以补充,也同样会影响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文章认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根本方法,对工业来说是提高机械化的程度,对农业来说,就是要以滚珠轴承化为中心进行农具改革,实现农业工具的半机械化。


第7版()
专栏:

干部都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高士其
为什么学?
自然科学,是生产斗争的武器,是建设经验的结晶。为了生产建设的需要,我们的干部都应该学习一点自然科学知识,领导生产建设的干部尤其必须学习。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领导干部就不能正确的制订生产计划和批准建设方案;一般干部就不能很好地执行生产建设的任务,有效地总结群众的经验,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一句话,我们就很难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本来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任何人都是需要的,尤其是生活在原子能时代的今天,科学和生活的接触越来越加频繁,没有一种新机器的发明创造,没有一种新物质的生产过程,不是通过自然科学知识而达到的。在自然界里,人类有不少的敌人:生产的敌人和健康的敌人。对于这些敌人的秘密活动,如果不及早觉察,灾祸之来,将难以抵抗。显然的,对于自然现象的不认识,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了解,在生产建设的斗争中,是很难打胜仗的。我国旧时代的农民一向有靠天吃饭的思想,对于疾病和灾难充满了迷信,这就是不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我们的老干部,在过去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里,也很少有机会学习自然科学。现在有条件了,如不加紧钻研业务,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就有当空头政治家的危险。老干部如此,一般的干部更需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学些什么?
应当承认,我们的干部对于自然科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有些同志对于自然科学的造诣还很深,有些同志在他们的学生时代也曾学过一点数、理、化。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们应当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业务补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必须从头学起。
领导厂矿工作的干部,除了要打好数、理、化的基础以外,对于电学、机械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的学习也是必要的。
领导农村工作的干部,需要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更是多方面的。农业科学本来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除了要学习一般的数、理、化和生物学以外,还必须学习一点气象学、水利学、土壤学、肥料化学和畜牧学,等等。
对于所有的干部来说,自然发展史的知识和卫生知识都是必须学习的。
我们的时代,要求每一个干部都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要广博才能专深,要把各种科学知识综合起来研究,并且要懂得这门科学知识和那门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想,对于又红又专的革命干部来说,这种要求应该不是过高的吧!
怎样学习?
学习也是一种战斗,要攻克自然科学的堡垒,就必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奋斗到底的决心,就必须懂得各种战略和战术。
首先,要有作战的计划。干部学习自然科学主要的是自学,这就要先订好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如果没有计划,东抓一把,西打一耙,是不可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的。
其次,要步步为营。这就是说,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能急躁。自然科学是有系统的学问,第一步没有搞清楚的时候,不要去跨第二步。在学习的征途中,要记得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不能有一步登天的思想。
再次,要有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不辞劳苦,不畏险阻的人,才有希望攀登科学的顶峰。”我们都应该记住马克思这句名言。干部学习自然科学也不是没有困难的,主要的困难就是时间问题和缺乏指导与实验。要学会善于安排时间,挤出时间和利用业余时间是解决时间问题的办法之一。要保持经常不断的学习,一曝十寒,对于取得牢固的知识是不利的。每一门自然科学的语言对于初学的人都是不易懂的,如果能经常和它见面,就能由陌生的路人变成熟悉的朋友了。
解决指导问题的一种办法,就是要不耻下问,以群众为师,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向参考书请教,向报章杂志请教,尤其重要的是要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请教。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联系实际,联系实际也是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数学本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科学,如果能把它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学习,也就会变得津津有味了。
每一种科学理论都需要依靠实验来证实,因此,实验对于干部学习自然科学来说也是必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种试验田(或办实验工厂,如果有条件的话)。种了试验田,做了典型调查,总结了经验,就可以学得许多实际科学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拿到试验田里去应用,再把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带回去钻研书本上的知识,这样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就会更牢固。
有了崇高的学习目的,有了选择好的学习内容,又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干部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斗争中,一定能取得不断的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