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推动群众性技术革命大踏步前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诞生
决议为提前五年实现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而斗争
新华社25日讯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广泛的团结和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将以更大规模前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今天在北京成立。
这个新的全国性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是由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组成的。合并上述两团体的决定,是科联和科普的全国代表大会、也就是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
科联科普代表大会于9月18日在北京开幕,今天下午胜利闭幕。
根据大会决议,中国科协是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科学技术群众团体,是党动员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有力工具和助手。
决议强调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并举、土洋并举、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科协各级组织必须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面向生产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科学技术活动。决议并且号召大家同一切脱离党的领导、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迷信外国、迷信权威的资产阶级思想作不懈的斗争,使我国科学事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跃进。
大会还选出了一百四十九人的全国委员会(另保留西藏一席)作为中国科协的领导机构。全国委员会选举李四光为中国科协主席,梁希、侯德榜、竺可桢、吴有训、丁西林、茅以升、万毅、范长江、丁颖、黄家驷为副主席。严济慈、陈继祖、周培源、涂长望、夏康农、聂春荣为书记处书记。
首创深翻土地的河南长葛县农民马同义,白蚁专家李始美,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线电发射钢塔的清华大学学生来晋炎,以共产主义精神帮助别人赶上自己的陕西植棉能手张秋香,捕鼠专家云南傣族妇女曹依秀,重庆青年工人、技术革新者廖世刚,大胆试验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成功的广西青年蒋少芳等来自工农群众的创造发明家都当选为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大会通过了“关于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提前五年实现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开展建国十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和准备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决议”;同时还通过了抗议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战争挑衅的声明。


第6版()
专栏:

关于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提前五年实现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而斗争的决议
聂荣臻副总理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提出了“苦战三年,基本改变我国科学技术面貌,争取在1962年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赶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庄严号召,全体代表一致热烈拥护,并愿为完成这一伟大任务贡献出一切力量。
大会要求科协各级组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动大规模的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并积极协助各有关部门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发扬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争取在1962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并争取各地方科学规划的提前实现;为建成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早地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1958年9月25日


第6版()
专栏:

关于开展建国十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和准备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决议
为了进一步动员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鼓足干劲,在全国各地掀起一个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技术革命群众运动,大会决议:
一、开展建国十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大会号召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紧密围绕当前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元帅”“两个先行”等中心任务和国防建设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方面作出贡献,以促进生产大跃进和科学技术的大跃进。在今年内特别应当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号召而奋斗。献礼运动的具体办法另定。
二、为了集中反映群众在社会主义大跃进中的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发明创造的经验、表扬技术革命运动中的先进人物,大会决定1959年9月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积极分子代表会议,要求科协各级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同有关方面充分发动群众积极进行准备工作。召开会议的具体办法另定。 1958年9月25日


第6版()
专栏:

祖国科学事业以划时代的速度前进
先进的科学文化强国指日可待
据新华社25日讯 近百年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水平的状况不久将要一去不复返了!这几个月来科学技术大跃进中的奇迹使人们充满了这个信念。大跃进把中国科学推进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共产党对中国科学技术全面的、极具成效的领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一个全民办科学的运动开始形成;科学为生产服务,和实际结合;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实行共产主义大协作;沿着多快好省的道路前进。这一切,就是中国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地跃进的最根本的原因。
从事科学研究,几年几十年并不算长。但是中国人民竟在短促的时期内作出了大量有较高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已经不是个别,而是到处可见。举如大功率高频半导体晶体管、具有特种优良性能的硅橡胶、二百多种永不褪色的活性染料、最好的尼龙——“尼龙9”,草类纤维人造丝、研究原子核物理的重要仪器“百道脉冲分析器”以及预防麻疹的组织疫苗等的制造成功;大气环流等基本理论的研究结果,全部十五种希土元素的分离,不用砖木钢骨水泥建筑房屋,水煤气合成石油,金霉素的高产技术,严重火伤的医疗成功……都是插在世界科学高峰上的红旗,有的是外国正在研究而没有做成的;有的在质量上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在世界上还是首创。
科学事业跳出了专家的圈子
很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是没有受过高等学校教育甚至没有进过正规学校的普通劳动人民做出来的。例如原子能金工厂工人创造的钳工万能机床,上海达丰第一棉纺织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合作,在党委书记直接领导下制造出来的能在十分钟内使原棉直接变成纺织品的联合纺织机,一个没有念完初中的青年自己摸索钻研出来的防除白蚁的方法和白蚁生态学说,农业社的青年技术员试验成功的水稻高粱远缘杂交和水稻玉米嫁接等等,都是创举。青年钢铁检查工创立的钢铁火花检查法及其理论,打破了日本权威学者的结论;铁路工人制造的可在短时间内把火车煞住的机车电空制动器,是世界首创。
科学事业已经突破少数专家学者的圈子,成为广大群众的事业。这是科学大跃进中的一大特色。科学一向被认为神秘莫测,群众迷信专家,专家迷信外国。只有在党提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和专家与群众结合的路线以后,科学机构就像春草一样在全国各处滋长发芽。在今年上半年内,各省市自治区新建的专区、县市以上一级的研究机构至少有一千四百多个,连同原有的,共达一千七百多个,还有数百个正在筹建。
科学机关大办工厂,也是跃进中的新事。拿中国科学院来说,各研究所原先共有工厂三十四个,大跃进中增加了一百一十一个,其中除了为研究工作制造仪器、材料的工厂以外,还有大批为推广研究成果到生产中去而进行中间试验的工厂。研究机关大办工厂,证明科学技术结合生产实际已经跨上了更高的阶梯;这是实现“科学从生产中来,然后又指导生产的提高”的重要措施。
科学大跃进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得出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壮大了科学队伍,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无产阶级的党对于领导科学技术的经验和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次大跃进说明党对于领导管理科学技术是如何熟练地掌握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遵循群众路线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就是在全国统一筹划下,从社会主义生产任务出发提出研究课题(同时注意探索性研究),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鼓足干劲,通力协作,专家与群众结合,归根结蒂就是政治挂帅,以红带专。只有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以空前的高速度跳上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没有生产跃进,就没有科学跃进
这次科学技术大跃进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而来的,生产向科学技术提出了一系列任务,推动了科学技术跃进。例如在农民发现深耕可以增产以后,就促使科学家去重新审查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去研究深耕理论和技术。机械电机研究所因此苦战五昼夜,试制成功可深耕五十三公分的振动式机耕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这样先进的农业机械。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是长春、沈阳、上海等地的研究机关、高等学校、各类工厂和工业部门的协作产物,沈阳一电讯器材厂为了帮助科学机关制作这件礼物,支援了本厂的最熟练的工人和技术员。有的单位拿出了自己最宝贵的材料来支援。没有人考虑这项成果作出来是算谁的功劳。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这种忘我的干劲和“我为人人”的协作精神是不能设想的。许多科学水平极高的成果,都是专家和群众集思广益的结晶。在制造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不能解决的关键——缠升压器的线圈做不好。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亲自召开了多次技术研究会,跑了多少趟车间,有关技术人员的眼睛为此熬红了。结果还是在沈阳宏音电讯器材厂老电工何守仁的帮助、指导下获得解决。
由于政治挂了帅,采取了以红带专的途径,中国科学才出现了旷古未闻的大跃进。许多重大成果是以惊人速度完成的。如全部希土元素的分离,是科学规划中原定十二年完成的工作,现在提前许多年完成了。由于大跃进的重大成就,现在有把握提出把原定十二年完成的全国科学技术规划提前五年完成。
可以深信,无往不胜的党,不但在领导政治、军事和经济工作方面已有成熟经验,对科学技术,也同样有了成熟的领导经验和领导艺术,中国成为一个有先进科学文化的强国,是指日可待的。


第6版()
专栏:

人人有创造 个个争红旗
西安高等学校师生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迎接国庆
本报讯 记者戚元珍报道:西安地区高等学校师生们正在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成就迎接“十一”。这里有属于尖端科学技术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固体发光、稀土元素,也有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生产和教学需要的炼钢铁、炼焦、制作教学仪器等项目。西安军医大学的师生提出“人人有创造,个个放卫星”的口号,他们要放射出一千颗“卫星”。三天来,这个学校的附属一院已经提出了二万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95%是结合生产和业务的;66%的建议马上就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西安医学院办的化工厂、玻璃厂的生产任务,都翻了一番到几番。化工厂试制成功的纯度达到国内水平的无水酒精,原来计划9月份只生产一千斤,后来,大家提出“人不闲,厂不闲,人人苦战,集体献礼”的战斗口号,师生们自己泥锅台、炉灶,安装生产设备,分作三班生产,日夜苦战,连六十多岁的老教授也工作到深夜。这样,几天中,已经生产了七百斤。他们已将原来的指标翻了一番,提高到二千二百五十斤。
目前各校师生正大力支援钢铁生产。西安师范学院的三千多名师生,一半到西安钢厂工地参加劳动,一半到长安,他们争取在“十一”前搞出八十吨铁砂。交通大学师生自造转炉建立的小钢铁厂,最近开始生产,他们正在日夜加班,再造一座转炉,力争在9月底生产四百吨钢。西北大学化学系师生要在“十一”前生产出十到十五种塑料,并正在研究以塑料代替钢的问题。
在完成的项目中,有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西安军医大学副教授涂通今18日对一个病人顺利地完成了“自小脑幕上切除小脑桥脑角肿瘤”的手术。这个学校试制成功的光电比色计,用来代替显微镜测定红血球和血色素,提高工作效率六十倍到八十倍。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提出的六百多项献礼,已经完成了三百项。医务人员正在积极改进服务态度,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和钻研技术,“十一”前将实现“无痛病院”的目标。


第6版()
专栏:

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合作试验提炼纯度高的氧化铌获得成功。从氧化铌里可以提炼稀有元素铌。图为他们正在提炼氧化铌。 新华社记者 赵成摄


第6版()
专栏:

贵州省举行二届一次人代会
选出省长和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新华社贵阳25日电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已于23日闭幕。在历时五天的会议上,出席会议的三百一十名代表讨论了贵州省今后几年的工作任务,选举了省长、副省长、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贵州省省长周林在会上作了关于“贵州省一年来的工作概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全省人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掀起了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大跃进的高潮。1957年全省地方工业的总产值达到了三亿六千五百多万元,超过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的26%以上。现在,全省人民又掀起了一个全党全民大办工业高潮,使全省地方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57年全省粮食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到一百零五亿斤。今年夏收粮食达到十亿八千万斤,比去年夏收增产36.5%。目前,全省许多地区已开始秋收,高额丰产田不断出现。今年全省的农业大丰收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报告在谈到今后工作任务时指出:苦战三年,基本改变贵州面貌,争取在五年左右使全省地方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并建立起具有相当规模的钢铁、铝和其他有色金属工业、机械、燃料、化学等工业体系。在全省范围建立起以现代交通工具为主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邮电网。在五年左右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气化。根据这一总目标,在今年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要求全省要制造出产钢四十万吨的设备;为国家生产六十万吨生铁;粮食总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平均每人达到一千斤粮;在今后两月内实现人民公社化。
到会代表对周林的报告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并且有信心实现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任务。
会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周林为贵州省省长,吴实、徐健生、陈璞如、赵欲樵、戴晓东为副省长,叶谷霖为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选出高克林、周林、徐健生、艾思奇、刘子毅、王兴才、熊开明(苗族)、严希纯、彭桓武、田君亮、李侠公、罗登义、陈职民、刘建熙、杨汉先(苗族)、吴通明(苗族)、王德安(苗族)、王耀伦(苗族)、胡玉仙(女、苗族)、韦茂文(布依族)、蒙素芬
(女、布依族)、杨彬奎(布依族)、王由仁(布依族)、秦必相
(侗族)、李仿尧(彝族)、陆庆美
(水族)等二十六人为贵州省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6版()
专栏:

大风警报和霜冻预报
本报讯 1958年9月25日下午七时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发布大风警报和霜冻预报:预计未来二十四小时内河西走廊将有六、七级的偏北风,未来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时内,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自西向东将先后有六、七级的偏北风,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将有五、六级的偏北风。未来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时内,吉林、辽宁、渤海、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和山东将有五、六级偏北风。以上地区在冷空气前锋过境后,气温将下降摄氏八到十度。预计27日和28日晨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自治区风停天晴以后,将先后有霜冻。29日晨东北各省除沿海以外的地区,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也将有霜冻出现。


第6版()
专栏:

文化战线上的巨大光芒
中共河南省委文教部副部长 苗化铭
一定的文化,从来都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两者的关系应该是而且从来就是相辅而行的。河南省在农业生产和钢铁生产方面连续放出巨大卫星和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的同时,又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无文盲省”,使全省一千一百一十六万余人摆脱了文盲状态,胜利地完成了扫盲任务,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这一事实又一次雄辩地证明,只要能够克服领导上的右倾保守思想和充分地发动群众,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就必然会出现文化革命的大跃进。河南省在完成扫盲任务的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先进的地区和一般地区先进的青壮年们已经提前摆脱文盲状态,发挥了自觉的劳动热情,初步显示出了创造智慧和开始踏上了文化革命的大道,这就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跃进的高潮中,工农业生产发展比较快、比较猛和实现人民公社化比较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河南省扫盲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全党重视加强领导和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同时,又正确地贯彻执行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打破了机械的班级学习制度、死啃扫盲课本、生产和学习争时间(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不学),以及认为这是精神劳动不能采用群众运动的突击方式等清规戒律和片面观点,把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和生产活动以及文化卫生活动作为扫盲学习的主要内容,编成教材;把一切政治生活、生产活动、文化卫生活动以及日常接触最多的生活场所,都布置成适合进行扫盲学习的环境;把政治任务和生产任务以及文化卫生活动的要求和指标都编写成生动活泼的有调动力量和鼓舞作用的标语、口号、大字报、快板诗;把一切可以为扫盲工作服务的下放干部、教师、中小学生、复员军人、在乡知识分子以及进入扫盲学习较早的民校学员都组织起来,形成千军万马的扫盲大军,波涛汹涌的扫盲声势,开展“万民教,全民学”的扫盲学习高潮,在农村和工厂中出现了“人人学文化,处处读书声”的新面貌;又把摆脱了扫盲状态和已经有了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壮年们立即组织到业余小学和业余中学中去继续提高,以后又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地设立了适合干部和群众向又红又专的道路进军的红专大学。真正是扫一批组织一批,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更加巩固,并为迅速推进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作出巨大贡献。在全省胜利完成扫盲任务的今天,已经有成千上万个摆脱文盲状态较早的青壮年变成了农业丰产能手、冶炼钢铁的技师、改造农具的专家以及生动地反映政治活动和生产活动现实生活的作家、诗人。如闻名全国的土专家张广义等,就是由于摆脱了文盲状态,才有可能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学习前人和外地的文化科学成就,而从事农具改良和其他创造发明以及文学创作活动。我们可以想像在全省完成了扫盲任务以后,在今后全面开展文化革命、技术革命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上会放出更大更多的卫星,而且也将在文化科学方面发射出更为巨大的光芒。
今天在庆祝全省扫盲任务胜利完成的时候,进一步总结和更加广泛地运用在扫盲工作中已经采用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及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下,迅速地和更大规模地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运动,有效地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继续放出更多更高的丰产卫星,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速度,这是具有着极为重大的政治意义的。


第6版()
专栏:

战胜困难取钢铁
自从党中央提出要在1958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号召后,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全体师生,立即把勤工俭学的重点,转为钢铁生产,掀起了为钢铁而战的热潮。
9月10日晨六时,全校师生继头天建成的第一只甑炉之后,又投入到第二批四只甑炉的建炉战斗,到次日午夜十二时就全部竣工。
在建炉过程中,全体师生对各种困难进行了斗争,如运输工具缺乏,老师就组成自行车子队,学生就利用废木料制成木轮小车。砖买不到,大家就拆掉校内所有没用的围墙。目前,全校师生已经投入到紧张的炼铁战斗中,并提出每炉交出十吨铁来。 (徐辉)


第6版()
专栏:

要拿到生铁三十吨
山西省阳泉师范学校的全体师生,苦战十昼夜,完成拣矿九十吨,并争取在国庆节前出铁三十吨。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校方号召把工地变成课堂,通过劳动实践,学习生产知识和技能,使课堂教学和劳动生产结合起来。同时,在组织机构和教学工作方面也作了调整和安排。全校成立了生产劳动指挥部,由校长、党委书记挂帅,下设劳力调配、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和宣传鼓动五个部。
该校炼铁厂计划建两个小圆炉和四立方公尺的小高炉一座,目前已派人到郊区铁厂和荫营、纸社学习了建炉和炼铁技术,并组织力量采集矿石,现在,六个矿井分四班在日夜掘进着,采明矿的人也在日夜奋战。截至9月13日,已采集了明矿三百五十吨。 (阳师)


第6版()
专栏:

肩负行囊上钢场
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全党全民齐动员,为年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号召,自6月下旬起,北京师范学院已有物理、数学、化学等系一百三十七名同学远赴宣化龙烟钢铁公司和陕西各地支援钢铁生产。
第一批到宣化龙烟钢铁公司的物理、数学两系同学,到达后就参加了高炉工地的基建劳动。当时工地上正在大搞“一顶二五八”(干活一个顶俩,五个顶五个)运动。同学们就在这个具有共产主义气魄口号的鼓舞下,大搞技术革命。参加劳动的第二天,同学们在高炉工地上创造了“小车、滑槽、扁担联合运输”的运石子方法。原来要挑着石子走二、三百米的路,现在只要挑十来米。再用小车推二、三十米远就行了,提高工作效率近三倍。
被分配填高炉炉基的同学们,也创造了“定滑轮和辘辘联合运料法”,提高工作效率一倍。
这两件创造在工地上的出现,推动了整个工地的技术革命。
(小季)


第6版()
专栏:

为了给钢铁工业加油
北京钢铁学院四、五年级的同学,为了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为了给钢铁工业加油,一致要求出外工作半年。校党委根据上级的指示和同学的要求,现已组织了由冶金、工艺、机械、采矿等专业四、五年级的学生组成的一千五百余人的工作队,派到北自内蒙古、南至广东的全国各地支援钢铁生产。除少部分同学走向工作岗位外,大部分同学都在最近出发。同学们一致认为到各地去支援钢铁生产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大家都保证一定完成。 (冰人)


第6版()
专栏:

尖端科学并不神秘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电工教研组的教师和部分同学,经过五昼夜苦钻苦干,在9月11日制成模拟电子计算机。
模拟电子计算机是由电子管和许多元件组成的一种复杂的电子装置,它的用途甚广,可解复杂微分方程和自动调节系统等问题,以及锅炉、汽轮机、飞机、火箭及原子反映堆等复杂的工程设计,它不仅可使脑力劳动者节省大量的计算精力和时间,并可像神经枢纽一样控制中心,对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对工业建设作用很大。
在试制的时候,教师、同学的劲头虽很大,但他们对搞尖端科学的信心还是不足的,党委便从多方面给以支持鼓励,如党委书记李清亲自到电工教研组和老师们一起熬夜,党委常委周彬、程云二同志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就这样在党的支持下,电子计算机终于试制成功。(原侃)


第6版()
专栏:

丰富的祖国医学宝库
江西省医疗卫生部门的广大医务人员,在破除了迷信思想以后,积极学习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在向医学科学大进军中,已经有许多医学科学研究项目,攀上了世界医学科学的高峰。
江西省麻疯病防治所在省中医药研究所的协作下,创用中药“苍耳草浸膏片”治疗麻疯和用“蚌壳灰”治疗麻疯性溃疡,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临床观察已经证明,中药苍耳草浸膏片对麻疯病、蚌壳灰对麻疯性溃疡的疗效是肯定的。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院长杨学志,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恶性肿瘤治疗已获得了卓越的成绩。他们在妇科领域内最常见的恶性癌肿——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上,创造了一种最新的术式——“广泛性逆行性宫颈癌根治手术”。这种新的手术术式,以及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
此外,江西医院内科对肝硬变腹水的治疗,由于和中医科共同研究、合作、疗效有显著进步。如对十个有高度和中度腹水的病例采用中医疗法,除一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全部腹水消退、症状消失,肝功能改善,治疗好转率高达80%以上。
(谢钧)


第6版()
专栏:

“海克吉宁”试制成功
我场在科学机关的帮助下,从龙舌麻叶片中提取“海克吉宁”试制成功。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
“海克吉宁”是合成“可蒂霜”的主要原料,“可蒂霜”是治疗风湿症、关节炎的特效药,瘫痪数年服此药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同时,对治疗急性疾病和一般内科疾病都有显著的效果。
据材料记载,目前能提制“海克吉宁”的国家只有英美法三国,但他们垄断国际市场,价格昂贵,并且不卖给我国。最近,我们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拿出了革命干劲和钻劲,终于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试制成功。 (国营东方红农场)


第6版()
专栏:来信

劳动获丰收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实行教育改革以来的短短三个月中,他们已经办起了中小型工厂、车间五个,大、中学校六个,试制成功化学新产品五十七种,其中3—5二硝基水杨酸和焦性没食子酸达到和超过了进口货水平。在办厂办学的同时,他们还参加了学校的教学改革,编写了全系各科大纲(八种),并正在和有关单位合作,编写初中、高中、大学、中等技术学校的教材和实验讲义。
过去叫不出工具名字的同志在教具厂劳动,已经能制造出各种教具模型,硫酸工厂模型,不用看图就能制造。
事实证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质量,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同学们现在每周有三十二人去工厂教大、中学校的课,都教得很好。他们还为工厂编出整套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同学们过去做实验是“照方配药”,按讲义步骤去做,但过后,忘记得一干二净。这次通过科学研究试制新产品,就不再依靠实验讲义了,自己独立工作,找参考资料,像电烘箱、减压蒸馏等仪器,就都是同学们自己摸索操作的。 (白天)


第6版()
专栏:

广州市第九中学学生一面进行劳动锻炼,一面学习炼焦技术。 欧阳西摄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北京大学化学系经过多次试验,在“希土原素”中又分离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图为化学系二年级学生刘慕在做“希土原素”分离工作。 新华社记者纳一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