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创造一个又一个生铁千吨县、万吨省
只要信心大 千吨也不难
晋城从五十跳到一千
据山西日报消息 晋城县三十七万人民经过日夜苦战,于21日放出了全县日产生铁一千零二吨的大卫星。
上半月,这个县的日产铁量只有五十多吨,为了迅速扭转这种落后局面,县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全党全民齐动手,争取炼铁大丰收,并在南村卫星人民公社搞炼铁“试验田”,取得经验后指导全面。15日,这个人民公社的一座土方炉创造了日产铁十吨的新纪录之后,县委立即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议,及时传播了土方炉炼铁的经验,并号召全县人民运用各种土办法炼铁,保证21日产铁一千吨。会后,各人民公社都提出新的炼铁奋斗目标,社与社、厂与厂、炉与炉之间,开展了放卫星、夺红旗的竞赛。为了保证炼铁生产迅速来个大跃进,以县委第一书记刘文山为首组织了总指挥部,县委抽出四个书记和十三个委员,分别到巴东、南村、高都、城关、东沟等重点炼铁地区坐镇、督战,人民公社党委会也都抽出三分之二的委员,组成分指挥部,日夜指挥九万四千多人的钢铁大军突击炼铁,并把县直属机关抽出来的70%的干部和省、地委钢铁检查团的人员统一组织起来,实行分炉包干责任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确保一斤不少、一两不短的完成产铁任务。为了保证重点炼铁地区的采矿、运输、燃料供应和技术力量能适应大力增产铁的要求,县委从五个矿石、煤炭资源不很丰富的人民公社,抽出五千五百个劳动力,带着两千七百辆大车,一千二百马力的机电鼓风设备,到矿石、煤炭资源丰富的其它五个人民公社,就地采矿、就地冶炼。
从15日到20日的五天中,全县投入采矿的两万二千名大军,采下矿石两万五千吨,全县煤矿职工昼夜苦战,基本上保证了煤炭的供应。在这五天内,全县共建成土方炉二百二十三座,其中日产五十吨到一百吨的土方炉有二十二座,都迅速投入了生产。


第5版()
专栏:

四川决定增加土高炉两万座
争取日产生铁超万吨
本报讯 四川省正积极大力发挥土高炉的威风,争取9月底日产生铁一万吨、钢五千吨,向国庆节献礼。
四川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社论的题目是:“土高炉加两万座,日产铁超一万吨!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能做到”。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社论指出:关键在于大抓土高炉,在原有万座土高炉的基础上,把全省土高炉再建两万座,达到月底有三万个土高炉投入生产,同时,还必须保证,在有炼铁基础的地区出现二至三个高产卫星——日产千吨县;各个专区也都应该有一个到几个卫星县——日产三百和五百吨以上,这样,9月底实现万吨铁、五千吨钢就有了充分可靠的基础。
为什么当前特别要强调大抓土高炉,把土高炉再建两万座呢?社论说,9月份上半月全省铁的产量虽然在逐日上升,但累计起来,还没有突破两万吨数字。因此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使生产跃上去。从已建成的近万座土高炉来看,投入生产后能保证正常生产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按现有状况,一万座炉子每天只能保证生产三千多吨,必须要有三万座土高炉,再加上原有的和新建的机械化高炉,才能充分保证日产万吨以上。因此,根据土高炉建设时间短、收效快的特点,在现有基础上把土高炉再建两万座,是当前生铁产量来一个飞跃的最有效的措施。
社论要求各地委、县委拿出一半左右的力量来加强领导。要派人坐镇指挥,专人分工负担生产、建设、交通运输、劳动力调配等各项工作。
社论最后说,现在是十万火急的时候了,各级党组织要拿出去冬今春领导农业大跃进的气魄,充分发动群众,日夜苦战,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好这一战役。在月底以前,要把两万座新建高炉的生产准备工作作好,开始试炉,保证至迟在30日这一天,全省三万座土高炉铁水奔流,形成一个钢铁生产的第二次洪峰。


第5版()
专栏:

甘肃山丹红旗炼铁厂的八百个土方炉,每天出铁二十四吨  新华社记者 黎枫摄


第5版()
专栏:

用革命精神树立高产红旗
本报评论员
全国耐火材料高产红旗,在重庆钢铁公司升起来了。他们在今年6月,把过去需要用六十到八十小时烧一窑粘土砖,缩短到九小时四十分。这一个创造使第二耐火材料车间,稍花一些投资,调整一下其他工序的设备,就可以将产量提高三倍,从而基本上解决了炼钢车间产量猛增三倍所需要的耐火砖。现在这面红旗越飘越鲜明,8、9月份,他们的先进窑又创造了七小时十分、六小时二十分的烧成纪录。这样的纪录在世界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面高产红旗所带来的经济意义是很大的。今年我们钢产量要翻一番,铁产量比钢还多得多,这就需要大批的耐火材料。依靠建设新厂解决这个问题,不但需要大量投资,而且时间也来不及。现在重钢出现了耐火材料高产红旗,如果把他们快速烧成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不要花很多投资,就可以把现有耐火材料厂的产量提高两倍到三倍。在今后设计上如果采用这个先进技术,就可以把用于耐火材料的投资,减少三分之二。大家可以看出,这是多么大的经济效果。
但是,应当指明,这面红旗的意义,决不只是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它的出现推翻了世界公认的、行之多年的技术理论,创立了新的技术理论。过去,人们在烧制粘土砖时,都是受着一个升温曲线的支配。按照这条曲线生产,每一窑粘土砖最快需要三十小时以上,慢一些则需要九十小时以上。为什么不能把窑温迅速升到所需要的温度呢?因为书本上写着如果温度升得快了,砖坯的水分蒸发过快,就会使砖发生龟裂,变成废品。多少年来,烧耐火砖的人,一窑一窑地烧着,都把这个理论奉为“圣旨”,谁也不敢触动它。
大跃进的形势到来了,重庆钢铁公司的工人们都磨拳擦掌要大干一番。首先炼钢工人要把产量翻三番,这就引起耐火材料车间一番争论。耐火砖怎样跟上去呢?一部分技术人员主张买设备、建厂房,扩大生产。工人说,不行,这样花钱多又来不及,应当从改变升温曲线,缩短烧成时间上去想办法增加产量。技术人员查遍书本,找不到理论根据,反对工人的意见,工人反问技术人员:“难道我们只能永远抱着死规程不能改变?”工人们不管技术人员的反对,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大胆地试验起来。在试验过程中,虽然不断遭到一些技术人员的阻挠,但工人们却勇敢地把试验坚持下来。真理是在工人这方面,试验的结果,温度虽然迅速提高,但耐火砖却完好无损,一点也没有影响质量。于是旧的升温曲线破产了,新的升温曲线产生了。
这看来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冒险。人们掌握生产斗争规律的能力,是随着生产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提高的。当人们生产斗争经验还不十分丰富时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技术理论和公式,带有若干片面性也是必然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一些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技术理论被修正,甚至被推翻也是必然的。这是合乎辩证法的。重钢第二耐火材料车间的工人们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按着辩证法办事,他们不屈服于书本上的公式,敢于根据实践的经验,大胆地推翻旧的,创立新的。工人同志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过去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在思想解放了,奇迹出在他们手里,是很自然的。有人或许会奇怪:为什么有一些技术人员要坚决反对工人的创造呢?这也不奇怪。有一些技术人员,他们并不直接参加生产,十分缺乏生产实践的经验,只是凭书本上的公式和教条去指导生产,离开书本,他们就无所作为了,因此他们就想也不敢想书本上的公式是否合理,更谈不到去创造了。问题不在于他们开始反对,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放下技术人员的架子深入实践,参加生产,虚心向工人学习,锻炼成一个又红又专的技术人员。
现在全国钢铁的生产和基本建设正在大跃进,耐火材料供应不足,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全国的耐火材料工业,都应积极学习重钢第二耐火材料车间的经验,一个接一个地插上新的高产红旗。可以相信,只要认真地向这面红旗学习,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将登上世界技术的高峰,创造出更多的新纪录。


第5版()
专栏:

迈开快步登上世界高峰
重庆钢铁公司耐火材料生产指标遥遥领先
本报重庆23日电 重庆钢铁公司耐火材料的生产水平已经迈开快速的步伐,登上了世界高峰。最近半年来这个公司从头到尾地推翻了过去的一套陈旧技术规程,建立了全套先进操作方法,在快速烧窑、快速冷却、粉碎原料的大干碾机产量、镁砖加工、粘土砖不烧窑等许多重要技术上,都达到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8月份这个公司耐火材料产量比今年第一季度全部产量还多13%。9月份计划产量将超过了第一季度平均月产量四倍以上,是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中的一面红旗。
在全国钢铁企业中,重庆钢铁公司耐火材料的生产设备并不先进,技术力量也很弱。耐火材料车间大部分是人工操作,技术力量方面只有一个工程师和一个技术员,车间主任是由工人提拔起来的。它不仅不能和鞍钢、太原钢铁公司等所拥有的现代化耐火材料生产设备和强大技术力量相比,就是比较本溪、古冶等耐火材料厂也不如。今年重庆钢铁公司生产和建设都跃进很快,钢和钢材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原来的小型钢铁联合企业要在一年多内扩建成为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另外全国还有几十个单位等着重庆钢铁公司支援耐火材料,各个方面都要求这个公司加倍提高耐火材料的生产。
针对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公司和车间领导决定发动、依靠群众来改变车间生产面貌。在整风运动中,车间党总支批判了有些人认为设备落后,信心不足的保守思想,号召职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向约束生产发展的陈旧技术规程挑战,车间领导干部同时也深入到工段上去种试验田,和工人一起劳动。从今年3月以来,这个车间生产上就不断创造出奇迹。
过去粘土砖的烧窑时间要六十小时到八十小时,占了耐火材料整个生产过程的大部分时间。粘土砖在这个公司耐火材料总产量中要占70%,他们从学习重庆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场的经验中发现过去的技术规程很不合理。例如烧窑时一定要根据“升温曲线”加温。这个被资本主义各国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技术理论,把加温方法规定得很死板,一定要根据规定的“曲线”慢慢加温,否则耐火砖就要开裁。因此烧窑时间拉得很长。他们在烧窑中尽量加大火力和提高温度,经过实验证明快速烧窑的成功经验,耐火砖不仅没有开裁,而且质量很好,推翻了旧的方法,粘土砖烧窑时间迅速下降,并且连续几次打破了世界各国的烧窑纪录。
冶金工业中采用高级碱性耐火材料——镁砖、铝镁砖等是国际上最近二、三十年来的新发展。重庆钢铁公司从1956年开始生产以来,一直因为所用原料质量低,镁砂中含氧化钙成份过高经常整窑整窑地报废。许多国家处理镁砂都是用“焖泥”的办法除去氧化钙。重庆钢铁公司因为所用镁砂含氧化钙过高,用这种办法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今年他们大胆摸索出了密闭汽化的办法,把其他工厂认为烧结平炉炉底都不能用的劣质镁砂制成了镁砖、铝镁砖等高级耐火材料,质量还大大超过了英国水平。这一重要成就为我国发展高级耐火材料作了一个重要技术贡献。在今年全国耐火材料会议上,中苏专家一致给予这一重要成就以很高评价。许多不合理的陈旧技术规程被摧毁以后,全车间生产水平就飞快上升。过去产量一百八十吨的大圆窑每月只能周转四次左右,现在最低都已达到七、八次;小圆窑也从过去每月周转四、五次提高到十次以上,大大超过国内一般圆窑的生产效率而跃进到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车间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党总支又以不断革命精神教育工人,不断提出新的战斗口号,组织工人创造更高生产水平,向新的目标前进。烧窑工人在粘土砖的平均烧窑时间缩短到十多小时以后,继续改进操作方法,继6月份创造九点四十分钟烧成一窑的世界纪录后,8、9月份又连续创造了七点十分钟、六点二十分钟烧好一窑的更新纪录,平均烧窑时间已缩短到十小时左右。大干碾机每班产量达到一百吨以后虽然受到了全国许多钢铁厂的赞扬,最近他们又提出来要向班产一百八十吨和二百吨进军,实际产量最高已达到一百五十吨。为了给钢铁生产提供更多耐火材料,车间职工更在8月份试验成功了粘土砖不烧窑的重大技术。虽然粘土砖不烧窑在理论上没有任何根据,但是在车间党总支支持下,职工们改变了制砖的结合剂,经过十几次试验,不经过烧窑的粘土砖耐火温度达到了一千六百度以上,强度和其他质量指标都完全合格。今年1至8月份就已生产了二万三千多吨。最近他们又再次将原订今年生产六万三千吨砖的跃进计划重新修订,争取生产七万二千吨来满足生产和建设的需要。
耐火材料厂粘土砖烧成时间比较表(小时)


第5版()
专栏:

水泥代钢材 便宜又坚固
用钢筋混凝土制造水管、油管、高压釜可省钢材80%
本报讯 工业建设中一项重大的新技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水管,经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北京上下水道工程局、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建筑工程部及水泥制品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试制成功。试制成功的水管管径最小的一百五十公厘,最大的一千四百公厘。试验压力在单根管段试压时做到了二十公斤水压无潮点出现,在试铺二十四公尺长管试压时做到了十四公斤水压不渗水。冶金工业部决定把这一项管道技术上的新成就正式应用于包钢、武钢等大型联合企业的供水工程上。在这样规模的联合企业中采用这种非金属水管,在世界上还属创举。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水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管道工程技术的一次飞跃发展。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供水管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一般可以节约钢铁60%到90%,降低成本10%到30%。而在建筑工程中管道耗用钢铁材料一般约占全部建筑用钢量的20%左右。
预应力混凝土管还有较高的抗侵蚀性,因此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一般钢管使用年限一般约为三十年,而预应力混凝土管的寿命则可达七十年以上。
本报讯 我国第一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高压输油管,不久前在辽阳水泥制品厂试制成功。
这种非金属高压输油管经水压和结构试验,性能异常良好,它每平方公分抗压能力达三十六个气压,不破裂、不渗水,完全可以代替无缝钢管输送原油。
采用这种输油管比使用无缝钢管可以节约钢铁80%,降低造价35%左右。 (辽阳日报编辑部)
本报讯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加筋混凝土结构研究室最近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代替钢板来试制高压釜成功。这种高压釜在八个大气压和摄氏一百七十四度温度下不渗水不漏气,工作性能良好。
这种高压釜和钢制的高压釜相比,预计可以节省钢材80%左右。
高压釜是制造矽酸盐制品的重要设备。用预应力混凝土制高压釜,不仅为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还为我国大批建设矽酸盐工厂创造了条件。


第5版()
专栏:

河南江西云南青海调兵遣将搞运输
确保钢帅“粮饷”充足
本报讯 河南省采取全民动员、加强组织工作等办法,大力扭转运输紧张的局面,支持钢铁生产大发展。
9月初,河南省召开专员、市长、交通局长会议,贯彻了全党全民办交通的精神。从省到县都成立了交通运输指挥部。省委要求各地、市委在9月份把矿区所有公路一律修通。全省各种交通工具的统一调动问题,省委也作了安排。省委还要求公路部门推广烟台汽车定点运输的经验,铁路部门推广运输综合作业方案。货源要按轻重缓急排队;钢铁不管有无计划,首先要保证运输。
现在,安阳、新乡、洛阳等地已经用全民动员的办法解决了车站物资积压问题。洛阳市组织了汽车运输师、马车运输师等,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动。全省七个专区已经有八百辆汽车参加运输,一百多万人参加修公路。
本报南昌23日电 江西省为了给“三大元帅”开辟道路,省、专、县都成立了交通总指挥部,由各级党政主要干部担任总指挥,迅速解决运输迟缓、装卸力量不足等问题。江西省人民委员会还发出了征用机关、企业、团体、学校等车辆支援钢铁生产运输的命令。
吉安、波阳等港口都积极组织居民、干部和学生等在业余时间参加搬运工作。吉安港过去积压的物资有一万吨,而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积压。南昌港也成立了协作办公室,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原来积压七千吨物资,现在已经逐渐减少。省汽车修配厂、南昌船舶修造厂以及各运输局都在赶制汽车拖斗,预计到10月底即可制成竹木结构的拖车七百五十七辆。这样,汽车运输力量就可以增加一倍。
本报昆明23日电 云南省积极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支持钢铁生产。
云南省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运输计划的平衡工作和运输力的管理调度工作。对所有机关企业自用汽车,分别采取了三类管理办法:一、统一归专营运输部门领导管理;二、在统一计划下,分配给机关企业车辆一定的运输任务;三、在统一领导下,依地区(如工厂区)组织协作运输。为了充分发挥民间运输的潜力,凡干线上一百五十公里内的运输和支线上一百二十公里内的运输一般不使用汽车,尽量采用牛马车、驮运等办法运输。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消灭汽车放空现象,有关部门还规定:行驶省内外的本省的军车、机关企业自用汽车,凡空驶时应向各出发地运输站报到,要求配货,不得空放或自由揽货。运输局所属各站,对所有空驶汽车有责任进行配货。
各驻军单位的汽车训练队的教练车,在不妨碍教练任务的情况下,也尽量协助地方运输。
本报西宁23日电 青海省正在调集全省各单位的汽车、大板车,以至骆驼、牦牛等为钢铁“元帅”运输“粮饷”。
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已经成立了运输指挥部,由副省长李芳远任总指挥,并由交通厅和冶金、机械、铁路、粮食、商业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运输办公室。
为了保证重点,除对各单位运输计划分别轻重缓急进行排队外,省委还决定:凡是畜力车能担任的短途运输,一律使用畜力车,以便腾出汽车,进行长途运输。全省钢铁冶炼任务最大、冶炼地点最分散的青海省农垦局系统,已经决定动员二千五百头骆驼、牦牛和马匹担负从矿石、焦炭产地到冶炼地点的短途运输,使全部汽车集中在西宁到各冶炼地点的长途运输线上,负责运送冶炼设备等物品。


第5版()
专栏:

全国邮电局所将办电汇
新华社23日讯 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国各城市和乡村的邮电自办机构,都将办理电汇业务,而且每笔电汇电报费一律减为六角。这是邮电部新近作出的决定。
电报汇款业务,在全国过去只限于一些较大的邮电局之间施行,一般邮电局只能经过通电汇的邮电局转汇,因此使收款人不能迅速收到汇款。邮电部鉴于这种情况,最近改革了现行电汇制度,简化了内部处理手续,作出了以上适应广大群众需要的决定。


第5版()
专栏:

四通八达
——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交通馆介绍
 本报记者 林耀
“地、群、普”路线开花结果
今年上半年,当交通部提出在交通建设上必须执行“依靠地方、依靠群众、以普及为主”的路线时,曾经有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今天从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上可以看出,这条正确的路线已经开花结果了!例如,云南省新平县是一个森林矿产、经济作物丰富的山区,解放前没有一条公路,1956年由国家投资七十多万元开始修筑公路,但是由于交通部门没有依靠地方和广泛发动群众,结果仅修了一条五十九公里长的公路;今年上半年在县的党政机关领导下,认真发动群众,组织多种副业生产来解决筑路的经费,修成了一百五十公里简易公路和二百八十公里马车路,使这个偏僻山区出现从来未有的繁荣景象。
安徽淮北地区人民正在实现着的“淮北河网化”的规划,是依靠群众发展水运交通的典范。展览会的一个巨大的模型告诉观众,淮北人民将要用自己的力量,在三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挖出二十六条长度达一千三百多公里的人工新河和十三万四千五百公里的人工渠道。这些沟河渠道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在淮北平原的每个角落。它不仅能充分发挥排洪调节作用,保证农业生产,而且在平均六至八公里的周围以内,都可以通航各种大小轮船。这个宏伟的规划在秋收以后就可以全部实现了。
地方民用航空事业也随着“地、群、普”路线发展起来了。内蒙古自治区从今年起就要以呼和浩特为中心,逐步开辟六条地方干线,并以呼和浩特、海拉尔、磴口为基地,开辟很多地方支线,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航空网,做到盟盟相通、旗旗相连。
以上这些不过是依靠地方、依靠群众发展交通事业的几个极普通的事例。今年全国水、陆、空运输网都在以从来未有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伸展。预计今年全国新修公路可以达到十四万四千多公里,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修建总里程的112%,也等于解放前旧中国几十年中修建的公路的二倍。新辟内河航线约五万公里;民用航空也将增加七千三百多公里的新航线。这个发展速度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一年,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望尘莫及。
群众无穷的智慧
在交通馆,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交通运输战线的技术革命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一幅大照片上,我们看到一列汽车列队,像一条巨龙似的在公路上行驶。这是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创造的一次拖挂四十六辆车、运输物资一百四十三吨的新纪录。据讲解人员说,推行汽车拖带列车化,是解决当前运输力量不足的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办法。
数量极大、分布极广的民间运输工具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正在逐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进军。最
振奋人心的,是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开展的车子化、轴承化运动。这个运动在几个月之内,就把几千年来的肩挑背负的繁重体力劳动在很大的程度上用车、船代替了。广大群众在运动中踊跃献计,献料,造船,造车,出现了“家家是工厂,人人是木匠”的动人景象。展览会陈列的各种运输工具,说明农村运输工具的技术革命正在从低级到高级,一步接一步地前进。车子化以后,紧接着实现滚珠轴承化;有的地区在装上滚珠轴承后,又把木轮改钉硬胶或换上汽轮;有的把人力车改为三轮车,并装上了发动机;有的把两轮马车改为四轮马车。这些改革使运输劳动越来越减轻,使运输效率不断提高。
木帆船的改革正在向着无帆加帆、一帆变多帆、改良船型、加装动力等方向发展。展览会陈列了很多改良木船的模型。湖南省创造了“八面风帆”,不论顺风逆风都能用帆,使运输效率提高了一倍多;广东省的船民把木船上装一个脚踏推进装置,每小时能航行十公里,比摇橹和撑篙快而省力。这些技术革新,受到广大民间运输业从业人
员的欢迎。全国现有的三千多个合
作社、八十多万社员正在积极扩大公共积累,进行船舶的技术改革。
灿烂的远景在望
参观到交通馆的最后一部分——交通运输业的远景,人们都会心花怒放。几年之后,我国交通运输业将出现一幅“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河流渠道交织成网、公路运输深入田间,民用航空遍布全国”的美景。那时可以做到乡乡社社有公路,县城集镇通班车。高级公路、新式轮船、客车、货车也将大量出现,使人们出外工作或运输货物更迅速、更舒适、更安全。展览会上介绍的一种高级立体交叉的快速公路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公路路面宽二十公尺,汽车在上面行驶每小时可走一百二十公里,每天可通过一千辆汽车。为了保证迅速、安全,公路分上下两层,互相交叉,所有的车辆只要按着一定的路线行驶,没有指挥灯,不用民警指挥,也不会发生撞车、堵塞的现象。其他如每小时航速六十到七十公里的长江水翼客船、一万八千吨的远洋油船、原子能万吨远洋货轮等,不久的将来也都会在我国辽阔的长江和海洋上出现。
宏伟的开发十大运河的规划,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人们都为我国这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而欢呼!除去今年5月开始修复的南北大运河以外,不久的将来我国还要开辟九
条运河,这就是:贯通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水系的松辽运河、从鞍山到营口的辽南运河、贯通渤海与黄海的胶莱运河、贯通黄河与汉水的黄汉运河、从郑州到北京的京郑运河、从沙市到沙洋的沙沙运河以及江淮运河、赣粤运河、湘桂运河,这十条运河把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七大水系一脉相连、再与各省开发的小河、渠道相接,就构成了一个密如蛛网的水运网。那时,各种物资都可以大量利用廉价的水上运输去支援工农业生产;休假的人们可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坐着轮船到祖国各地去参观游览。
亲爱的读者,你们在目前也许会感到坐飞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利用这种运输工具也是很平常的事了。那时,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到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和各大城市都开辟了航线,形成国内航空干线;在远程的干线上将普遍采用大型的快速客机,开辟昼夜航班,做到当天来回。将来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到这个省区的一些主要经济地区,还要普遍开辟地方航线网担负短程运输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