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社论

印刷事业要更好地为政治服务
解放以来,报纸书刊印刷工作成绩很大,不仅印刷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印刷质量上也大大超过了解放以前;印刷工作者基本上实现了党和政府对印刷工作的要求,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印刷工作者鼓足干劲,做了许多过去所不敢想的事情。一般配合政治运动和配合生产的出版物,过去要印一个月两个月的,现在都能在几小时、一天或两三天内出版,而且不是个别地方个别印刷厂的事例。
为了贯彻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适应文化革命技术革命的需要,印刷工作要更大规模,更迅速,更有效地为工业、农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大跃进服务。为此,要求印刷工作及时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是进一步明确报纸书刊印刷工作的性质和方针,一个是建立全国的从中央到县的印刷网。这次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通过反复的讨论,对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都有了一致的认识,并对印刷网的建设作了规划。
报纸书刊印刷工作究竟为谁服务?这是这个会议首先集中争辩的问题。大家一致明确认识:报纸书刊印刷工作是整个报纸书刊出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必须为政治服务。这条方针是由报纸书刊印刷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报纸书刊印刷工作是一种工业,通过这种工业出版各种各样的读物,这种工业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的武器。因此,印刷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必须为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和总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忽视这种政治意义,或者不了解自己工作的目的,就会使工作迷失方向,为印刷而印刷,甚至会被资产阶级经营思想所俘虏。有人认为,政治任务和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强调政治任务,必然影响经济指标的完成。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经营思想的表现。他们不了解:印刷工作的政治任务和经济指标一般地说是相适应的,为政治服务得越好,经济指标也会完成得越好。当然也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暂时的和局部的困难,只要明确经济任务服从于政治任务,依靠党的领导,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窍门改进工作,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上,对于建立全国印刷网提出了一个豪迈的口号,即苦战三年,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县的、大中小并举的、土洋结合的全国报纸书刊印刷网,使省、专区、县的出版物今后都能够就地印刷,省省都能印质量较高的书报,县县都能排印自己的出版物。这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印刷是出版工作的物质基础,自从大跃进以来,随着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深入和发展,书籍、杂志和报纸的品种和发行量都增加得很快,因而在印刷生产力的供应方面,暂时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影响了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不及早筹划,这种印刷生产力供需之间的矛盾,还将更加扩大。我国地方这样辽阔,地方印刷工业,在专区和县两级基础又比较薄弱,要在三年内建成这样的印刷网,任务是艰巨的。但是,只要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提倡大家来办印刷,而不是少数人办印刷,建立全国印刷网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毫无疑问,在建设印刷网的工作中,大型工厂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要起支援作用和骨干作用;但是今后更要注意办中小型厂,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出版事业的需要。建设这样的一个印刷网,要有大量的印刷机器,大部分要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依靠各省市自力制造,然后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当然,支援和协作,也是建成全国印刷网的重要保证。上海1956年以来外调各省市的机器设备,其生产能力达七十余万令,工人有七百人,大力支援了各省市。这次会上又提出好几十台机器支援各地,北京也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对各地进行了支援。张家口日报社用机器设备大力支援了专区所属的八个县,使专区十六个县中的十四个县都能印县报,这种共产主义的精神值得大大提倡。
要胜利地解决会议所一致确认的两个重要任务,即明确方针和建立全国印刷网,关键在于政治挂帅和破除迷信。印刷能否为政治服务,实质上是一个政治挂帅问题,是一个立场观点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党对印刷工作的领导,加强印刷事业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拔掉单纯经济观点和本位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白旗,插上为政治服务的红旗。同时也要破除迷信。印刷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神秘观点,这种种迷信不打破,就不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不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立全国印刷网。这次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就是一个政治挂帅、打破迷信的会议。贯彻这个会议的精神,苦战一个时期,我国印刷工作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对整个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


第7版()
专栏:

印刷工作必须政治挂帅
文化部召开会议确定报刊印刷工作方针任务
据新华社19日讯 文化部最近在北京召开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总结了九年来报纸书刊印刷工作,讨论了今后发展的方针和大跃进的规划。
会上一致明确了报纸书刊印刷工作应该为政治服务为出版服务的方针。报纸书刊印刷工作是通过出版工作来体现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离开为出版服务,就失去其文化工业的特殊意义。
会议认为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不断高涨的形势,要求多快好省地发展印刷工业,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创造条件和物质基础。代表们提出了一个豪迈的口号:“苦战三年,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县的、大中小并举的、土洋结合的全国报纸书刊印刷网”。会议认为,在建设印刷网的工作中,大型工厂的骨干作用不能忽视,但更要注意举办中小型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进度。建设印刷网所需要的大量印刷机器,也应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依靠各省市的积极性自己制造。
会议认为,实现上述方针和规划的关键在于政治挂帅,破除迷信。应该拔除单纯经济观点和本位主义的白旗,要插上为政治服务为出版服务的红旗。要破除自卑思想和神秘观点,大大提倡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
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到会讲了话。他指出,九年来报纸书刊印刷工作成绩是主要的。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印刷事业做了很多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印刷工作正在向新的阶段发展,这个新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以更大的规模和速度为文化出版事业的大发展服务。刘芝明着重指出:把为政治服务为出版服务提高到方针路线的高度上来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7版()
专栏:

无限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综述:江苏半年勤工俭学的成就
江苏省半年来勤工俭学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出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伟大革命意义和无限生命力。今年3月开始,勤工俭学即在全省中等以上学校遍地生芽。到目前为止,全省一千三百六十六所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都投入了勤工俭学活动,已经作了二千四百八十一万个劳动日,每个学生平均做了三十二个劳动日;全省六千五百多所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也一律实行了半耕半读制度,学生除回家生产外,并种了二万多亩高额试验田,办了各种小型工厂一万多个。勤工俭学的内容也在实践中更加丰富,从最初零星的参加义务劳动,到建立经常的正规的劳动制度;从校内外的义务劳动,到自搞工农业生产;从小型实验性的试验,进入到大办工厂。这一规模空前内容丰富的勤工俭学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埋头于书本的知识分子,很快投进生产劳动的大熔炉。在这半年时间中,为国家培养着七十五万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后备大军。
江苏省勤工俭学的最大特点是紧密结合生产、推得快、铺得广。早在今年2月间,中共江苏省委就重视了这一工作的领导。一开始就采取边鸣放、边辩论、边行动的方法,发动各中等以上学校利用寒假时间,展开了一个以支援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勤工俭学竞赛。南京大学组织了各系教师同学,根据专业性质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分赴各工厂、农场、山区和野外,参加生产劳动。华东水利学院出动了一千四百多师生参加了江苏省和合肥、广州等地的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各大中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紧密结合了生产,这就大大支援了工农业生产,而且也使勤工俭学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使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半年来江苏七十五万大中学生一面读书,一面研究,一面参加生产劳动,逐渐改变了过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教育方法,因而教育质量大大提高。过去的学生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既不会做工,也不会种田,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南京市一中最近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凡参加勤工俭学电路安装小组的同学,都能看懂能绘电路实际主体图,能安装电路,能检查修缮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能检修保险丝,能使用电器工具。最明显的是,勤工俭学以来,各校师生合作试制了大批新产品,其中有一百八十八种是国内没有生产过的,有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事实雄辩地说明,坚决地贯彻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方针,使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勤工俭学进入大办工厂的新阶段以后,各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又形成一个新的高潮。各校在先土后洋,先小后大的方针下,纷纷自筹资金,自找设备,自建高炉,自找厂房,不到一个星期,许多工厂和土高炉就遍地开花。现在全省各校已办起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三个工厂,其中二千多座土高炉已经陆续升火出铁,今年就可产钢铁三万吨。南京航空学院各系各教研室已经建立二十七个工厂,能制造精密机械、航空材料、仪表、电机、发电机等各种设备,最近全校正在协作制造一架飞机,准备作为全国勤工俭学展览会的献礼。全省各专区各县的中等学校、农业中学也在几天之内办起了大批工厂。常熟县二十一所中等学校,平均每校办十个厂。学校自办工厂,不仅直接支援了工农业生产,而且,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充实了课程的内容,同时生产中遇到重大的疑难问题,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最有实际意义的题目。南京农学院把全院所有的农场、牧场和工厂等生产单位,都做为综合科学试验的基地,这样,就把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就能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带动全校的教学工作的大跃进。
在江苏省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三句生动的评语:“炼了钢铁炼了人”,“晒黑了皮肤晒红了心”,“茧在手上,红在心上”。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仅仅几个月,学生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勤工俭学以前,许多学生脱离政治斗争,脱离生产劳动,沉缅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小圈子里,思想感情空虚。现在,代之而起的是一片健康的、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气。学生们和工人比产品,和农民比干劲。在他们自己办的工厂里,也学着工人一样搞竞赛。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完全按工厂的一套组织和纪律进行生产,这就使同学们亲身感受到集体劳动的欢愉,培养了集体主义的思想。
目前,在江苏各大中学校里,劳动课已成为教育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已经积极地发动全校师生讨论教学工作的大革命。人们可以预见,在勤工俭学获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彻底的教学改革之后,江苏的教育事业定会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前兴旺的新局面。
(附图片)
人民教师 苗地


第7版()
专栏:

科学网撒遍吉林
众能人汇成巨流
本报讯 记者李得天报道:一个以工农为主的科学工作体系,已经在吉林省基本建成。这个体系所包括的科学研究网、科学普及网、群众业余技术学习网,现在已经撒遍全省。
据最近统计,全省建立的科学技术普及基层组织达七千零八十四个,乡乡社社、大中厂矿都有了科学技术普及组织,拥有会员和宣传员近五万名,其中工农会员有一万零九百七十九人。科学研究机构包括科学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研究组等,已经遍布县、镇、乡社、厂矿、学校和机关。这些研究组织拥有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二名研究员,其中有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七名研究员是“土”专家,平均每个乡有三个研究所和九个研究员。群众的科学学习机构,最普遍的是农民业余农业技术夜校,已有二万零七百八十四所,平均每个农业社约有两所,参加学习的农民达五十三万多人。各厂矿开办的各种学习班二千三百六十八处,有十万多人参加学习。
遍布全省的科学网已成为各地党组织开展群众性科学工作的有力助手。各地党组织通过科学技术普及的基层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科学组织和宣传工作,把许多分散的有经验的土专家,组织到各种科学研究机构里,结合生产,有目的有中心地进行总结经验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过去,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吸收会员、宣传员规定只吸收中学以上水平的人。今年以来,大跃进的波浪冲破了这些清规戒律,着重从劳动群众中发掘先进生产者和在某一方面有丰富经验、创造发明的人物,吸收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会员、宣传员。半年来,科学技术普及基层组织在各地,特别是乡社中迅速发展起来,会员、宣传员比去年增加了四倍。他们热情高涨,到现在讲演宣传的次数已达三百四十一万六千多次。
各地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四千八百四十五项,其中已经有九百八十五项获得了成果。这些研究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结合当前的生产进行的,对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蛟河县农业机械研究室在当地抗旱最紧张的期间,发挥了群众智慧,研究制造成功十种提水工具。工人研究员王余久创造的木制单筒抽水机就十分精巧,效率高,成本低廉,制造简单。这种抽水机八小时可抽水六十吨,等于二十个人一天担水的总和,农业社只要花五元钱买一套铁零件,就可以自己安装一台。在西部风沙地区的洮南县业余理工小组先后研究试制成功了利用风力推动的跃进号小型风力发电机、卫星六型风力发电机和旧锉翻新锉等,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卫星六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除能带动二点五马力电机一台、供三千瓦有线广播机一台、直流收音机一台用电外,还可以供一百二十户的照明用电。德惠县群众研究员马万华大胆地研究野生植物臭蒲的综合利用,制成了臭蒲精、臭蒲油、臭蒲酸等农药原料,而且还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了文字材料。他还继续研究木屑作饲料、从橡子皮中提取单宁等项目。
吉林省科学工作的宣传、研究、学习三个大网的形成,已经为科学研究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打下了可靠基础,但是在开展这些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中,也曾有些人认为研究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不算科学研究,要研究就得搞大的,有的认为研究就得搞正规的,必须由大科学家来搞,要有高级仪器、高楼大厦,有大批经费和足够的时间等等。中共吉林省委针对这些思想,召开了几次座谈会、现场会,反复地进行批判。省委还组织农业科学家总结了农业劳动模范二十多项先进经验,并以劳动模范为主,科学家为辅,组成丰产经验讲演团,在全省各地讲演,产生了巨大影响。各种错误、保守思想被扫除后,群众科学研究工作就蓬勃开展起来。
在科学工作的三个网建成以后,各地正按照中共吉林省委的指示,在全省开展一个群众性的“创造百项奇迹”和“千条科学采风”运动。


第7版()
专栏:

初升的太阳
本报记者 史越峨
江苏省最近举办勤工俭学展览会,展出的实物和产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充分显示出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意义和无限生命力。
在展览会上,陈列着一条五彩缤纷的绣花被面,上面绣的鸳鸯戏水,栩栩如生。这条绣鸳鸯的被面是吴县光福中学一年级学生王霞文的作品。她今年才十五岁,学习刺绣不过三年时间。现在,她的刺绣技术已经达到甲级出口水平。人们问王霞文:“你小小的年纪,怎样学得一手好针线的呢?”她伸出手告诉大家:“同是这双手,过去绣不好,今天可以绣出国产品,这是勤工俭学的结果。”她又说:“绣花被面可以换钢,学会刺绣就可以间接为钢铁服务。”因此,她以钢铁的意志,绣花姑娘的耐心,多看多问,勤学苦练,提高了刺绣技术。王霞文为了要绣像一朵花、一片叶,就积极参加栽花植树,细心观察花和树的形状。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之后,苏州各学校的女同学们纷纷成立刺绣小组,涌现出大批刺绣能手。她们不仅是心灵手巧的绣花姑娘,而且是有知识有理想的手工艺工人。半年来,光福中学刺绣小组的四十五人中已有六个同学的刺绣技术达到一级品出口标准,两个人已达到甲级出口标准。这个刺绣小组已为国家加工三百八十多件成品,替国家换回不少的钢材和外汇。
在展览会的一角,摆着几盆出奇的植物,有一盆植物,上面结一球向日葵,下面长洋生姜;另一盆是上面长番茄,下面长马铃薯,都长得枝叶茂盛,果实丰满。这叫“二层楼”嫁接法,是时扬初中“米丘林”小组的同学们创造成功的。于林书等同学在嫁接“二层楼”的过程中一连失败了五次仍不灰心。他们坚持试验,第六次把向日葵嫁接在洋生姜上,终于获得了成功。
农业生产大跃进之后,有人提出能不能制造一种眼看着植物生长的肥料?在展览会上,人们看到一瓶速效肥料,用这种土化肥,就能眼看着植物生长。丰县仇集小学的同学们在试验田的一亩棉花地里追施了这种肥料,第二天棉苗立即变了颜色,第三天棉苗就比原来高出三分之一。这种神奇的速效肥料是丰县师岩乡仇集小学红领巾化肥厂的产品。今年这个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之后,孩子们为了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用土法试制成功的。这种肥料只要用少量小米加上草木灰等其他东西,就可以制成。今年暑假前,仇集小学红领巾工厂已经建造了六百个池,制造速效肥料三千多斤(相当于九百万斤自然肥料)。现在,这种速效土化肥已经在丰县各地普遍推广。
在展览会的另一面,放着一架电话机。“的铃铃……的铃铃……”一阵电话铃响,对面一位打电话的人屏住气,等铃响了五次以后,这部奇怪的电话机——“电话秘书”,便自告奋勇地把电话接下来了。“电话秘书”告诉对方说:“这里是南京电信学校,现在没有人在,我是录音机,你有什么话可以告诉我,我会录下来转告主人。”接着它就一字不漏地把对方的话全部录下来了。一会儿,主人回来打开“电话秘书”,便听到了刚才录下来的话。
江苏省各学校的勤工俭学之花已经结出丰硕之果。从这里可以看到年轻的一代在投入勤工俭学以后,他们的智慧正像初升的太阳一般开始放出异彩。年青的人们!你们的明天定将更加灿烂光辉。
(附图片)
王霞文在表演刺绣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南京工学院机械系的学生正在打铁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南京电信学校的师生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电话秘书”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这是江苏省勤工俭学展览会上的半耕半读馆。在这里展出的有几十斤重的大南瓜,和亩产千斤以上的玉米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第7版()
专栏:

大拍炼钢炼铁的影片
新影支援钢元帅
本报讯 在全民炼钢铁的热潮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了广泛地介绍炼钢炼铁的方法和推广先进的冶炼技术,促进钢铁的生产,大拍炼钢炼铁的影片,使新闻纪录电影直接为年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服务,9月17日已派出三批人马分赴河南省鲁山、河北省天津等地去拍摄,预计本月底可以出片。
新影最近还拍了一部片子叫“怎样炼矽铁”?这部影片是专门介绍炼矽铁的方法的,可以说是一部矽铁冶炼技术的电影教科书。这部影片从采访、写剧本、拍摄、后期制作到完成仅仅花了不足三天的时间,这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惊人的纪录。 (草草)


第7版()
专栏:

宁夏教育事业跨进新的历史阶段
三所高等学校在银川建立
新华社银川讯 宁夏三所高等学校,15日联合举行开学典礼。三百多名回汉族学生已报到入学,其中很多是工农子弟。
这三所高等学校是师范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它们都设在银川市。各学院将坚决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每个学生每学年除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外,还要完成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个劳动日。宁夏这三所高等学院的建立,在师资上曾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的支援。
解放前,宁夏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广大回族人民的子女很少有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这三个高等学校的成立,使宁夏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又跨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