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炼钢高产红旗飘
上钢三厂的平炉利用系数高达14.225吨
本报讯 二年来利用系数一直在全国领先的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8月份又以每天每一平方公尺炉底产钢十四点二二五吨的成绩再创最新纪录,高高举起了全国平炉炼钢的高产红旗。目前,他们正在向十五吨到十六吨的新目标进军。
利用系数是平炉炼钢水平的主要标志,各项工作成绩的集中表现。三厂的平炉是三十几年前建立的,设备条件较差,机械化程度较低,手工操作多。但由于这个车间的政治思想领导强,工人群众觉悟高、团结好、干劲大,加上不断进行了一系列的设备和操作技术的改革,所以几年来利用系数年年上升很快。1956年他们就已经达到八点八一吨,1957年增到十点八七六吨,今年上半年又猛增到十二点一一六吨,8月份再跃进到十四点二二五吨。就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平炉利用系数的统计资料观察,这个车间比鞍山、太原、重庆、大冶、天津等钢铁厂要高出三吨到七吨多。
这个车间提高利用系数的主要方法,是千方百计地提高炉产量、缩短冶炼时间和提高作业率。向炉子要钢、向时间争钢,每时每刻都进行得非常激烈。经过积极的摸索、钻研和学习,工人们已经熟透了炉子的性格,几年来,他们经常在改进炉子,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已经采用了很多先进经验。因而炉子装入量一年比一年高,从十吨逐步提高到十三吨、十五吨、十九吨,今年8月份已经达到二十六点八吨。装入量增加以后,冶炼时间不但没有延长,反而大大缩短。现在冶炼一炉钢,只要三至四小时,并且还创造了二小时五十七分钟、二小时五十三分钟的新纪录。
工人们与炉子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像保护婴儿一样的保护炉子,炉子受了伤就像自己的心窝上长了疮一样的难受。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来抢修炉子,炉子一停火,大家就冒着高热拆炉、搬砖,来缩短非生产时间。因此几年来他们的作业率一年高过一年。今年上半年更达到了93.17%,是全国平炉最先进的水平。
为了共同保证多出钢,快出钢,车间各个环节的工人互相支援、共同协作的共产主义精神昂扬,结成了战斗的整体。两座平炉的炼钢工人,既是争夺竞赛红旗的对手,又是亲密合作的兄弟。这座炉子创造了快速炼钢的新纪录,那座炉子的工人高高兴兴地把红旗送了过来;那座炉子的工人进料来不及,这座炉子的工人自动地赶去支援。二号平炉孙万银小组造渣好,就把造渣经验教给一号平炉韩忻亮小组;韩忻亮小组进料快,就把进料经验教给孙万银小组。“一切为了平炉多产钢”,车间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人在这样的认识下紧紧地配合上来。煤气炉职工经常来平炉联系,保证煤气供应;化铁炉工人及时供应来了铁水;浇钢工人在出钢前就作好了准备工作。炼钢本来就是集体操作,他们这种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不断创造出奇迹。
车间党组织和领导人员经常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充分依靠群众,是生产不断跃进的根本因素。他们经常在炉子前面、浇钢场上帮助工人们解决问题,和工人们一起劳动,有时候就睡在车间办公室里。他们经常依靠群众的力量来战胜各种保守思想,特别是在提高炉产量的时候,有的职工担心会因此延长冶炼时间,而不敢前进,他们就发动一些老炼钢工人和老工人出身的干部来教育这些职工,并且引导工人们努力改进操作来缩短冶炼时间。他们还把生产上的困难向群众摊牌,发动群众来解决。8月上半月,车间比计划脱下三百多吨钢,有的干部越算越困难,信心不足,束手无策。车间领导上就选择了依靠群众的道路,把情况向工人们摊牌。于是工人们的干劲马上像钢水一样的沸腾起来了,新纪录一个接一个,结果补上了上半月的欠账,超额完成了全月跃进指标。
(贺昌华)


第6版()
专栏:小辞典

平炉炉底利用系数
平炉炉底利用系数是衡量平炉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它是指每一平方公尺炉底面积一昼夜所生产的钢的数量。这个系数越大,说明炉子的效率越高。
(附图表)
平炉日历利用系数
平炉炼钢钢铁料消耗比较表


第6版()
专栏:

放下次要任务 突击冶炼设备
沈阳太原等城市机械系统决心提前完成任务
据新华社10日讯 沈阳、太原、重庆、广州以及其他许多城市的机械系统的职工,在全民声讨美国侵略的怒吼声中,正以加快制造冶炼设备、保证增加钢铁的实际行动,回击帝国主义者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挑衅。
沈阳市正在制造冶炼设备的各厂职工,提出“一台一吨不能少,一时一刻不拖延”的口号。他们决定提前五天在10月底以前,交出支援各个钢铁基地的二千台鼓风机和六座炼铁炉。在太原,许多机器厂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已把行李搬到车间日夜苦战。太原矿山机器厂由厂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等组成了
“钢字统帅部”,他们重新调整计划,决定在9、10两月集中生产冶金设备。重庆市六万多名机械工人,9月份要为四川省各专区制造炼铁设备一千多台,比8月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各厂为支援西南其他省份而生产的各种钢铁冶炼设备,也在源源外运中。
广大职工清楚地认识到增产一吨钢铁就多一份力量,因此在制造冶炼设备方面作到了分秒必争。广州市所有市属制造这种设备的工厂都已采取了紧急措施。第一重型机器厂职工在集中一切力量赶制冶炼设备的同时,自己还在加紧安装六座三吨转炉、三座十二吨冲天炉,力争在9月中旬投入生产。全市各区凡是可以制造冶金设备的工厂和手工业合作社都已投入了这一任务。南昌市各机械厂职工为了加速冶炼设备的制造,正在开展着一个“人人出力,个个献计”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广西僮族自治区所属城市的机械系统职工,由于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在短短的几天里就制成了大小各型转炉九十多座。
许多地区在赶制冶炼设备中都采取了“停车让路”的办法,放下次要的任务,集中力量首先突击冶炼设备。无锡市有些工厂为了满足制造冶炼设备的需要,曾经停下本厂的一些次要任务,把部分设备送给兄弟工厂,支援他们制造冶炼设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机械厂承制的年产二十五万吨的十座炼钢转炉,原计划9月末出厂,现在要提前半个月完成。
各地机械厂在赶制冶炼设备的斗争中,得到了钢铁和其他部门的巨大支援。鞍钢轧钢职工集中了主要力量,日夜苦干,保证迅速轧制出供全国制造冶炼设备的钢材。


第6版()
专栏:

武钢工人 宇宙诗 武钢工人 王贵州画
武钢工地一片红,
一号高炉全部竣工。
钢铁的大军磨拳擦掌,
铁水罐排成一道长龙。
单等祖国一声令下,
我们就要跨马冲锋。
让汽笛为我们发言,
让铁水把天空染红,
高炉出铁的喜讯传遍世界,
铁拳揍的美国佬鼻青脸肿。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向平炉高产红旗看齐
本报评论员
今天又一面钢铁战线上的高产红旗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上海钢铁公司第三钢铁厂(简称上钢三厂)的平炉。八月份这个厂子的平炉利用系数已经达到14.225吨。上半年炼钢所消耗的“钢铁料消耗”指标也是全国最先进的。一平方公尺的炉底面积,一昼夜出钢14吨多,这是我国冶金工人一项重大成就,我们应当为这个高产纪录而欢呼。
人们也许要问,上钢三厂平炉是怎样的平炉,为什么能够创造这样好的成绩?我们告诉大家,正像插起高炉高产红旗的本溪第一炼铁厂一样,上钢三厂的平炉也是设备陈旧的平炉,机械化程度低,炉体结构也不够合理,一直到现在平炉最繁重的工序之一——装料,还用人工。这样的水平,不但远远不及鞍钢的近代化平炉,就是太原钢铁厂、重庆钢铁公司的平炉,机械化程度也比上钢三厂的平炉高得多。所不同的是,这些旧设备在他们手中发挥出比近代化的设备还要大的作用。例如他们的平炉,原来设计的装入量是10吨,但现在装入了25吨以上,别的平炉炼一炉钢要用五个以至五个以上的小时,而他们由于热负荷高,只用三至四小时。别的平炉常常因为修炉耽误许多时间,作业率很少达到90%,而他们由于炉体维护得很好,检修时又快,作业达到93%以上。别的平炉炼一吨钢消耗的金属料(不包括加入的矿石),大部分在一千公斤以上,而他们却只用九百八十至九百九十公斤……总而言之,在许多方面,他们都居于最先进的地位。
那么,他们靠什么力量,使这些旧设备发挥出不平常的作用呢?凡是到过这个平炉车间的人,都会看出他们靠的是政治领导强、群众觉悟高、团结好、干劲大这些条件,把平炉高产红旗撑了两年之久。在农业上,人定胜天,干旱也能丰收,人们已经看到事实了,在工业上,用陈旧的设备也能创造奇迹,上钢三厂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让我们介绍一个参观团的观感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人们看到工人们用手在十多分钟就把全部原料装进喷着火焰炉子里,看到人在经常不断地顶着火焰检查炉内情况,看到工人们在赶紧清除炉门前残渣时,还不放松掉在渣里一个火砖或一块矿石,而把它捡出放在一边,看到传信工和煤气工常常在平台上看望熔炼性质以便更好的配合平炉的需要时,看到制作塞棒的工人十分细心地把一块一块砖安装十分妥贴,看到工长时时刻刻指挥全炉工人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工作,看到职能机构人员常在车间忙碌……,人们就会明确地感到,这里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形成一个有高度阶级觉悟、有高度主人翁感,而且是严密组织起来的集体。凭着这个集体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任何设备上的缺点,都是可以克服的。”大家可以看出,政治的作用,人的作用,力量是多么巨大。
钢和铁的高产红旗都出在设备陈旧的老厂,而近代的新厂却很少出现高产红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近代化的工厂反而不如设备旧的工厂吗?这个道理我们在9日发表的题为“高炉上要插高产红旗”的文章里曾经谈过一些,现在还要补充讲一点。按通常道理讲,近代的新厂比起那些设备陈旧的老厂更具有树立高产红旗的条件,谁能说鞍山的平炉的利用系数,不应当比上钢三厂高呢?可是问题往往也就出在这里。因为这些厂子设备较新,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迷信设备,只看到设备的作用,忽视人的作用的思想。遇到生产中的问题需要解决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增加设备,而不是如何发动群众,生产情况不好,也总是埋怨设备不行。设备是由人来操纵的,人的工作没有做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设备怎能充分发挥作用呢?这就是那些近代化工厂树不起高产红旗的主要原因。
问题既然这样明显,那就需要那些设备新或比较新而生产指标却很低或比较低的工厂,虚心学习上钢三厂的经验,学习他们的从加强政治领导,加强群众工作着手,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紧密的团结,来克服设备上的弱点,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应当指出,上钢三厂的经验不是现在刚刚出现,而是早已存在的,可是由于它的平炉又旧又小,没有引起那些又新又大的工厂的重视。但事实总是事实,上钢三厂的平炉两年来一再跃进,利用系数从11跃到12,再跃到13、14,现在又向15的目标前进,而那些不虚心学习它的经验的炼钢厂的平炉,利用系数都没有超过10,有的只有6、7(见平炉利用系数的比较表)。这样的炼钢厂,学习上钢三厂的经验,只能有好处,决不会有坏处。上钢三厂既然能够把平炉利用系数提高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人们就有权利要求我国所有的平炉都把系数提高到12——14。我们希望平炉炼钢厂的同志加紧努力,把大家的希望变成现实,在所有的平炉炼钢厂,都高高地树起鲜艳的高产红旗。


第6版()
专栏:

把地质工作推向新高潮
全国第一届矿产会议开幕
本报讯 我国第一届矿产会议10日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各地质院校等共同倡议下又经较长时间的筹备召开的。到会的代表有来自各生产单位的行政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有科学研究部门的技术干部和专家,有各地质院校的教授和教师等共五百余人。
以苏联地质保矿部部长安特洛波夫同志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代表团团员有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长、全苏科学院院士沙特巴也夫,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长、全苏科学院院士阿布杜拉也夫等一行九人,他们已在9月8日下午四时十分到达北京。出席会议的还有许多帮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专家。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解放以来普查找矿的经验,进一步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便把地质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在会议上还将有卓越的苏联地质学者介绍先进的苏联地质科学理论和经验。


第6版()
专栏:

建设速度上的一场争论
本报记者
北京第一热电厂汽轮机发电组9日提前发电了,它对北京工业生产大跃进后供电十分紧张的局势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贡献。
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能不能提前建成的问题,却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是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大胆独创、还是因循守旧迟迟不前?是尽先建设与生产有关的工程并使它提前投入生产,还是生产与非生产性的工程全部建好了再循“序”交付生产部门使用?
热电厂工程,是去年8月开工的,包建这个厂的第四工程处曾经盖过四个电厂,如今建造这个热电厂他们总认为算不了什么。今年第一季度许多单位就贯彻了大跃进的精神,制订了跃进计划,这个工程处却订了个迟迟才能发电的促退计划。
整风运动中,施工单位的党委首先大力克服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同时发动全体职工展开了“做促进派还是做促退派”的大辩论。工人们提出质问:行政领导上“为什么订计划不跟工人商量?”工人们为了争取提前发电,大量采取一边施工、一边安装的办法,有些材料和设备来晚了,就想尽一切办法抢回失去的时间。例如锅炉房原来设计的吊车被取消后,在安装锅炉时只好临时采取拔杆来吊装,设计人员又把拔杆设计错了。设计人员修改一次,工人就加班“突击”一次,先后耽搁工期二十多天,工人们还是用一切办法尽快完成了锅炉的安装工作。
这时候,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却在坚持所谓“正常”的“施工程序”和“正规的生产秩序”,反对群众各种打破常规的倡议。他们看不惯群众“突击”施工和交差施工,认为这样“太乱”“有危险”。制作软化水时,电厂和安装单位两名工程师认为最快是半个月,现在跃进了,也得七天。但经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讨论,只一天多时间就作出来了。
尽管有各色各样的保守思想的阻挠,但职工们并没有因此松劲,相反地,干劲更足,同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的意志更旺盛,终于使电厂提前发电。
看来,在工业基本建设中有两种建设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陈规,按照一套所谓正规的程序,慢慢腾腾冷冷清清地施工。这种方法显然不是我们要采用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大胆的冲破一切陈规,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加快工程进度,首先建好与生产有关的工程,使工厂用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对于那些与生产无关或者可以在生产以后再做的工程,都放到投入生产以后再做。这种方法正是我们在建设上应当遵循的路线。


第6版()
专栏:

钢铁书记
本报记者 刘凡
浙江海门镇的凤凰山下,矗立着一座三立方的土洋结合的小高炉,海门人称颂它为“英雄炉”,这是因为建筑高炉的人们曾在这里苦战了三十七昼夜,终于使铁水奔流,日产达到两吨六;有人称它为“母亲炉”,因为这座小高炉建成,凤凰山下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小高炉,星星点点布满全山。
提到这座小高炉,人们很自然地谈到“钢铁书记”的故事。说“钢铁书记”真是个钢铁专家,他只要听到鼓风机的声音,就能辨别风量的变化;他看到炉渣的颜色,就知道炉温的高低;他只要凭铁口的火花,就能辨别铁水的质量;……。钢铁书记是谁呢?一打听,原来就是中共海门区委副书记安郁林。我去访问他的时候,他正爬在高炉送料,汗水和炭灰把他弄得像个炭人。
安郁林是山东日照县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多年的革命战争中,使他深深体会到钢铁工业对国家富强的巨大意义。今年6月,党中央提出大办钢铁工业,安郁林一刻也不能平静,他骑了自行车一会儿到海门砖窑厂和工人一起研究烧耐火砖,一会儿到了水泵厂和老工人商量建设小高炉。他一心一意要在海门建立小高炉。当时有些人一口咬定:“海门既无铁矿和技术力量,又无焦炭和耐火砖,没有条件建设小高炉。”可是,安郁林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条件是创造出来的。这时,区委决定派安郁林去挂帅办小高炉。安郁林接受了党的任务,立即和老工人王道昌、刘宗贵领导大家在凤凰山下建炉了。没有耐火砖和钢材,就用青砖和蜊灰砌成炉身,再在炉腰箍一条铁箍;缩小了热风炉的宽度,取消了燃料室和痱气排出隔渣,以石柱代替钢材加固炉;用土砖砌成烟囱;用水缸代替作热风炉储存器的铁箱;炉缸、炉底是采用炭捣和借来的少量耐火砖砌成。这个三立方的小高炉,经过二十天就建成了。在建炉的过程中,安郁林在区委会的领导下,一面组织力量到三门县山区找来了矿石,一面又发动所有的砖窑厂烧耐火砖、炼焦炭。两周以后,矿石焦炭运到了。此时,那些条件论者就目瞪口呆了。
虽然小高炉胜利建成了,但安郁林面临了一个更大的困难——小高炉流不出铁水。他搬到工地以后,已经失败了五次,有十四个昼夜没有安眠了。他日日夜夜在高炉上爬上爬下,有时从早上八时开炉到第二天早晨三点,到三点以后人们都去休息了,他一个人还呆在高炉边寻找流不出铁水的原因。他一会儿跑到鼓风机边摸摸风管嘴,一会儿又蹲下来看看出铁口,然后站在工地电灯柱下,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道道,又记上密密麻麻的字。他还没来得及休息,天就明了,于是他又和老工人一起来研究原因,分头从理论上、从实际经验中寻找有效的措施。于是新的试验又开始了。
第八次开炉,是从晚上八时搞到第二天上午十一时,铁水还没有流出来。工人们站在炉口束手无策。安郁林一看,发现热风没有送到炉底,炉底冻结了。这时,他和老工人王道昌、刘宗贵和浙江大学下放锻炼的助教杨家荣一商量,决定按照理论,用氧气输入炉内,帮助熔解矿石。安郁林立即命令:“用铁管送氧气!”工人们拿着六公尺长的铁管,向炉内一伸,顷刻,铁管成了一道铁水。
由于过度疲劳,安郁林那副坚毅的脸蛋一天一天消瘦下去了,但从没有看出他有丝毫疲劳的表现。他经常关心大家的吃饭、休息。而他自己却不去休息,当人家吃饭休息的时候,他又坐在工地上看起“钢铁指导学”和“钢铁冶炼”两书,他一面看书,一面又在炉边摸索起来。
安郁林就是这样无日无夜的苦钻、苦干,吸取了八次试验失败的教训,加上他善于和工人研究,和老工人、技术员商量。此时,他完全摸熟了小高炉的性格,也搞清了几次失败的原因,安郁林想:“有了这么多次的失败教训,再失败就不可饶恕了。”
第二天,工人来到工地,安郁林看到大家的疲劳已经恢复了,就打趣地问大家:“你们那个知道‘六六六’杀虫药粉经过多少次试验和失败?”有的工人原来是农民,他们说:“用是用过的,谁知道它试验多少次!”这时有个青年工人说:“牌子上明明写了六百六十六次,你瞧,你瞧你们还不知道呢?”这一说,大家议论开了:“乖乖,那家伙失败六百多次。”有人提议:“人家失败六百多次,我们连十次还没有到,再试验。”安郁林就趁着群众的这股热劲,提出出料修炉(因炉子在第七次试验中炉底和炉缸被通出裂缝),争取四天修好,再开炉炼铁。在正常的情况下,炉子降温也需要几天,但现在要求在四天内就要开炉,炉温没有出掉,怎能下到炉底去补缝、修理呢?但安郁林领导工人创造了一个“吊桶打水”的工作法:人们把衬衣放在水里泡一泡穿上身,冒着一百五十多度的高温到炉底,一到下面,衣服上的水立即被烤干了,高温和煤气熏得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就这样,他们轮流地一上一下,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炉缸、炉底的缝口填补好了。
7月21日下午十一时,第九次开炉了。安郁林照样在高炉旁沉着地爬上爬下,检查各个工序,这一夜他很少说话。工人们由于过度紧张,已经不觉得疲劳了。安郁林和工人们早就有个共同的意念,只要流出铁水,他们愿意贡献出一切。当狂风暴雨袭击小高炉的时候,安郁林冲到暴风雨中去遮盖小高炉;老工人王道昌立即冲到小高炉边,用自己的蓑衣掩盖了炉口,使高炉没有受到暴风雨的袭击。当小高炉出铁水的前夕,王道昌又冒着浓烈的煤气爬到高炉上口加炭,中了煤气毒,他倒下去,随即老工人张照明冲上去加炭,又中毒,昏倒了,接着工人又冲上去……,他们就这样紧张而又英勇地苦战了九个回合,终于在22日上午八时流出了铁水。这时,工地沸腾了,辛劳的汗水、激动的眼泪,熊熊的铁水一齐奔流了。海门镇上的人民得知小高炉流出铁水,纷纷赶到凤凰山下,向工人们道喜祝贺,人们簇拥着小高炉,打听安郁林,爱戴地称赞着:“我们的钢铁书记。”
(附图片)
陈志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