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人民公社颂歌
  葛德
人民公社,多么响亮的名字!这是我们国家里当前最吸引人的新事物,它给了人无比的欢乐,它凝聚了人们最富创造性的力量,它使人们之间建立起更新的和更崇高的关系,它使人们美好的理想具体化了,它引导人们大踏步地向人类最伟大的理想前进!
人民公社这一创举,顺乎人心,应时而生。几万人要成立一个公社,万人以上的大会就开了几次,申请书、决心书、大字报就有好几万张。大会是促进的大会,大字报是促进的大字报,人人都是促进派。“得人心者昌”,人民有这样前进的迫切要求,它就得按着人民的意志出现。因此,人民公社是人民意志的集中的表现。
劳动人民是最革命的。人民要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增强扩大,革命再革命,解放再解放。人民力量的解放,是靠了人民力量更加严密的连结、凝聚,要使集体更强固。人民公社,就是人民力量连结、凝聚,使集体力量更加强固的好形式,好制度。合作社要比个体经济好;但是,如今人们已经感到小社不能满足全面大跃进的需要,而且发现了把工农商学兵合为一体,统一领导和管理的公社制度,比一般合作社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于是人民公社便应时而生。
人民公社好!它有“十大优越性”,“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结合”,这是个最富生命力的集体,能更好的满足人民当前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要求。
人民公社好!它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力量有了无比的增高:原来没有力量去绿化的山绿化了;原来没有力量开办的工厂开办起来了;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十天之中就能办起钢铁、机械、化肥、水泥等四千五百多个工厂。公社给予人们何等巨大的力量啊!
人民公社好!它给了劳动人民提高文化,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更良好的条件;体力劳动者也要逐步变成具有高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了。
人民公社好!通过它,可以逐步达到城乡差别的消除;工农差别的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消除;通过它可以逐步实现全民所有制;实现普天同庆的大同世界。
人民公社是人民的大乐园。这里的人民,个个都是思想上大解放,生产上大发展,生活上大改善,精神上大欢乐。正是:人民公社真正好,众志成城党领导,共产主义旭日升,天塌地陷社不倒。


第8版()
专栏:

  目睹卫星田丰收
  菡子
这是第几颗卫星呢?现在还无法知道。它的中稻亩产量是三万零六百一十四斤五两。8月20日,它在安徽巢县柘皋区夏阁乡沿河社发射。
从夏阁镇下车,沿途的联络员以难以形容的喜悦,告诉每一个行人,“工地”在哪儿。如果需要四百人、十二部打稻机、十一个掼桶,才能在八小时之内把一亩零六厘田内的稻子收完,这块轰轰烈烈的场所,自然只能称为“工地”了。
十九万多株稻棵的穗子长在长一百一十八尺多和阔五十三尺多的土地上是什么模样,没有瞧过的人,即使有最丰富的想像力也难以比拟,我只记着母亲在我临行时对它的猜测:“那恐怕是囤在田里的了。”走近一看,果然如此,它微微躺着,从上面看去,只见粒子不见稻秆,真仿佛囤在这儿一般。它是这样密:芝麻掉不下,蚊子飞不进。我蓦然觉得它是层层密密渗在这儿的。有多少人想探索这层层叠叠中的奥秘,用钢笔插,用指头探,用一切可以拿到的东西扳动,都打不到底,有两尺厚呢。推了三个体重一百五十斤以上的胖子手拉手地站在上面,瞧,它纹风不动。这块稻田还有异样的地方:竖起的细竹成林,远远看去,仿佛了望稻海中小船的桅杆,显得深远而广阔。
开镰以后,约有一千五百只脚踏进这块田中,四百个是收割手,三百五十个是远近的参观者。不问白的或黑的腿子,都被柏油般的泥水淹没,谁不想亲自踹踹这肥沃而神奇的土地。收割手中有许多是志愿军,其实有二百个人尽够了,这样的事既然是我们所有的祖先都没有经历过的,哪一个不愿意在自己的手里开始?你看,参观者中也有不少带镰刀的呢。姑娘们说是来唱歌的,但一种雄浑一体的劳动和欢呼的响声盖没了一切,“呵哈——呵哈哈,——哈!”据说是巢县一带庆祝丰收的传统呼号,不过此时此地,它不限于传统,这呼号比任何时候响亮雄伟,它无词,但它表达着最深刻的意义,是最大的惊叹号,最丰富的情感的节奏,是新纪元的序曲。
只有妇女的手才能那样细心,她们像梳理头发似地把稻秆一篾篾地分出来,然后举镰。男社员们大都在打稻机、掼桶旁边,他们在制造“金字塔”。几百人的协作在一眨眼间使人们到处看到稻子,稻子!有一条小河正靠在田边,代替小船的橄榄形大桶,被撑来迎接谷子和稻把。一只大桶只能装一千多斤,得来回多少趟呵!有七只“小船”穿流不息地担任航运,河深面窄,这水上的庞然大物,就像从稻田里直接驶往场地去的。有许多人追着这些小船赶往场地,场地也是新的,不得不比卫星田还大,可这样在晒场时也得前后转让,干一场收一场,稻子渐渐地堆成了四座山。几个老人在以他们“九步齐腰十三石”的经验沿着稻山跨着步子,他们走着数着,不信再走一遍,“二十三步,二十四步……”这也是历史的呼号,不久他们就暗暗地知道超过三百担了。他们猛一回头,看见几杆小秤正在场角休息,“可不,这小家伙哪里称得了它?”有个把老头因为原先有保守思想选来参加监收监打的,这时你哪儿看得出,正如从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识不出谁是卫星田的培养人一样,他们(以支部书记郭祥满为首由三人增至三十人的卫星田管理小组)也不站在突出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在内的一个欢乐自豪的集体!田里还留着一平方的稻子未割,说要留给将要从合肥赶来的农学家瞧看,怕他不相信呢。早有人准备了向农学家汇报在这块田中用汗水大胆写下的农学史:他们下了一尺厚的肥料,光墙土和河泥就上了七千担;密植得像秧田一般,开了墒子,只留了通风的小行;一百零七天的大旱中,人们昼夜像服侍孩子似地给它喂水扇风,“人勤地不赖”,土地无私地报偿了人们的劳动。8月22日有四千多人开了祝捷会,绝对不止只有四千人知道这本历史吧!


第8版()
专栏:

跃进中的东北
  北地牡丹越开越艳
茅盾
提起牡丹,便会联想到不少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是提起牡丹江——牡丹江市或牡丹江专区,也许会想到这样一些地理上的概念:这是我们祖国东北边境的一个地方,因为有牡丹江流过境内而得名,这是个多山、但也不缺水的地方,可是一年之内,无霜期不过百数十天而已。
由于前者的联想,我们通常会发生丰富温馨的感觉;由于后者的联想,我们又通常会发生雄伟肃穆的感觉。
但是,今天你如果到了现实的牡丹江,这两种感觉便结合起来了。
从牡丹二字我想起“西厢记”第一折有这样两句:“滋洛阳千种花,润梁园万顷田”。我要借用这两句赠给今天的牡丹江市和牡丹江专区。不过,也应该来个注释。“西厢记”第一折这两句是描写黄河的,就是说,滋了千种花,润了万顷田的,是黄河。我在这里,借用的“万顷田”,当然指农业,而“千种花”呢,却指工业,而滋之润之者,却不是那条牡丹江,而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今天的牡丹江市,旧名“黄花甸子”;从这旧名便不难想到从前这个地方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去处。牡丹江之有工业,是解放后开始的。
据说牡丹有千种。这是诗人的诗笔。牡丹江的工业(这里让我们不用诗笔罢),现在满不满千种呢?我敢说,在社社办工业的大跃进形势下,一定早已超过了千种了。这姑且不去细说。这里单拣大的、而且一向被视为“神秘”的一项来说一说。这是总路线照在牡丹江新开放的一朵花。这就是用四十天时间建设起来的牡丹江人造石油厂。
石油工业在我国是一项新事业。对于石油工业的神秘观念,相当浓厚。牡丹江市发现油母页岩储藏丰富(方圆百余公里储量最低有二亿吨),品位高(含油率在13%左右),总有五年了,然而,一旦总路线的光芒解放了思想,按照边学习、边设计、边开矿、边建设的原则,可就在四十天内建起一座石油厂,这是全国大跃进以来许多奇迹之一。
不错,这是奇迹,但并不神秘。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搞起来的。
从今年4月15日开始,就是四路大军齐头并进。这四路大军,一是油母页岩矿的开采,二是干馏堆(石油厂的基础工程)的建设,三是安装工程,四是主要设备的制作。这四路大军,可以说都是赤手作战的。没有技术人员怎么办?请来一些,派出去一批,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特别是工人们的创造发明,推进了技术革新,保证了工程的及时完成。例如油母页岩堆下的渗导管(这是主要设备之一),三十二根管子共得钻孔七十八万个。如果照本来的常规,一个钻头的钻孔机来做这个工作,一台机床要做七百多天。而且牡丹江市的机器厂的钻孔机数量不多,即使发挥全力,也赶不上需要。在这当儿,工人同志们就设法改进机床。首先是老工人丁安崇、王振远等创造了六个钻头的机床;不久,赵福臣、孙佩奇等又创造了八个钻头的,最后,是十个钻头。这样,及时完成了任务。又如洗涤塔和冷却塔,照常规是用砖砌的,可是他们改用了旧钢板,建塔的时间就缩短了一半。
材料没有怎么办?挖掘和利用废旧的材料。这里,兄弟厂(企业)的协作精神是应当大书特书的,他们尽力支援,有什么出什么。不但支援了材料,还支援了设备。因此,这座新建的石油厂,从材料来说,大部分是利用了兄弟厂仓库里的废旧材料,甚至利用了废品收购站的旧油桶,焊接成二十公尺高的烟囱两个;从设备来说,大部分又是兄弟厂匀出来的或者用现成货改装的。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们怎样地多快好省。我想,这个石油厂的建立就是一个好例子。
而所以能够做到多快好省,其关键在于政治挂帅,依靠群众,鼓足干劲,破除迷信,发挥创造性,提高协作精神。
这个厂现在年产量是五千吨,计划到1959年年产量可达三万吨,到1960年是五万吨。牡丹江市还计划在1959年新建一厂,年产十万吨。1960年将新建第三座,年产五万吨。还计划在油母页岩储藏丰富的地区也建一座年产十万吨的新厂。这是放在1961年的规划。光照这个现在的计划,到1962年,牡丹江地区就能年产石油三十至三十五万吨。它将是我国的一个新的石油工业基地。然而,时间将证明这样的估计一定是保守的。因为,地方的积极性、群众的干劲,是必须用几何级数来计算的。   (本节未完)


第8版()
专栏:

  轻烟斜飞
  ——怎样观测风向和风力
  刘汉中
风,能帮助植物串花受粉、传播种子,三级以上的风还能推动风车磨粉、发电;但是风的坏处也不少,大风能吹倒植物,吹落花果子粒,吹干土壤,造成农业减产。此外,不同风向的风还能表示一定的天气,譬如有句谚语说:“伏里东风不雨”,就是从风向来看天气的好坏。
如果我们善于观测风和理解气象台关于风的预报,对灾害性的风事先予以防范,是可以减轻或完全避免它对农作物的危害的。怎样观测和理解呢?判断风向比较简单:站在空旷平坦的地方观测约二分钟,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来记载当时风吹来的方向,就可以得出风向;若怕看的不准,可在高杆上挂一小绸布飘带,飘带被吹向东南,即表示是西北风,余此类推。
看风力和风速就更有趣了。气象台常预报明天将会有几级风。到底每一级风是多大呢?我们用眼睛能判断出风的级数吗?能。这里有个看风力的口诀:“一级风轻烟斜飞,二级人面感风吹。三展旗、四舞会,六伴奏来五指挥。”意思是说:一级风轻得刚刚能够把烟吹斜。二级风才开始能使人感觉到微风拂面。三级风开始能吹动旗子或手绢。四级风开始能吹动地面的灰尘碎纸,使它们转动起来像开跳舞会一样。五级风可使有叶的小树摇摆,好像乐队指挥在挥动木棒一般。而六级风就会把电线吹得呼呼作响,好像拉琴伴奏一样。记住这个口诀,对照实际情况来练习,就能独立观测风力了。
怎样能知道每一级风相当每秒几米的风速呢?又有一个口诀:“二是二来一是一,三级三上加个一。四到九级很简单,用级数减二再乘三。”这是说一级风的风速是每秒一米左右(原是0.3—1.5米秒);二级风是二米秒左右;三级风是四米秒左右。从四到九级风,用上述方法计算。以六级风为例,风速应是(6-2)×3=12,即十二米秒左右(原数应为10.8—13.8米秒)。这样粗略的记忆法,在农业上与一般生活上已经足够了。它不但帮助我们看出当时的风力风速,同时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对几级风就能有个具体概念了。


第8版()
专栏:

  南澳岛上歼敌机(山东快书)
万正
万里长空红旗飘,
人民空军逞英豪。
说的是七月二十九那一天,
南澳岛上空捷报传。
要问这个胜仗何人打,
却原来是赵德安中队占了先。
那天上午十一点,
浓浓的乌云遮满天,
风向袋吹得哗哗响,
有时还打雷下雨点。
(白)谁知正在这时,指挥所来了电话,说:“有敌机四架,高度六百公尺,方向东南。”
忽然间,起飞的信号升上天,
赵德安中队急忙跑步飞向前,
一刹时,只听得马达轰隆隆响,
四架飞机飞上天。
四位英雄举目凝神云中望,
八只眼睛亮闪闪,
只可惜今天能见度坏,
满天乌云看不见,
忽听得指挥所命令传,
说有四架敌机偷袭在云间。
(白)赵德安心想:“本来起飞后先要穿云,要飞到几千公尺才能编队,现在敌人在低空,我们飞得太高不是更看不见了吗?”
空中指挥员赵德安,
眼看飞机高度有两千,
忙下口令向左转,
战斗队形要云下编。
这真是,马列主义上了天,
敢想,敢说又敢干,
他们云下编好队,
迎击蒋机去作战。
在这时,高长吉张以林发现目标快,
  一下子,就把敌机来发现,
  一面报告指挥所,
  一面报告赵德安。
  指挥所立刻把命令传,
  叫大家攻击敌机莫怠慢。
  说到这里按下咱银燕暂不表,
  咱说一说蒋贼飞行员。
  蒋机中,有个姓乔的副团长,
  飞行历史有十几年,
  这小子,带了三架飞机在低空转,
  瞅个空,想到城市里面扔炸弹。
  谁知道,敌人阴谋早已被我来看穿,
  乐坏了空中指挥员赵德安。
  他带着大家下滑倒转来的快,
  唰的一下绕到敌机身后边。
  高长吉眼明手又快,
  他的大炮先发言,
  叫声飞贼慢慢走,
  老子送你上西天。
  咚咚咚一阵炮弹射出去,
  敌机轰的一声冒黑烟。
  这小子真是一个“运动员”,
  临死前,还要跳到海里边。
  另三架,看到我们飞机上的大炮发了言,
  慌慌张张想回台湾。
  谁知张以林的动作来得快,
  又是咚咚咚的一阵曳光弹,
  打得敌机左翼全切去,
  打得敌人送进鬼门关。
  黄振洪掩护长机好,
  给敌机打了一个面对面。
  这真是狗熊碰到了英雄汉,
  急得敌机团团转。
  那小子,一看不好忙推杆,
  正好碰到赵德安。
  赵德安,一按电纽炮弹齐向前,
  好像飞机发火箭。
  这一架,被他打得负重伤,
  屁滚尿流回台湾。
  这一个胜仗打得好,
  全国各地捷报传,
  国防部通令来嘉奖,
  赵德安中队每人立功晋了衔。
  说到这里算一段,
  希望前线多多打胜仗;
  你打胜仗我宣传。


第8版()
专栏:

  列兵(枪杆诗)
  一颗银星不算大,
  缀在衣领两角下,
  走在街上人人夸,
  星星给我鼓舞大。
  天下星星集银河,
  解放军里英雄多,
  若将银星比英雄,
  我是最亮那一颗。
(一战士)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火箭作风”
  中共镇江地委 吴鎔
过去,往往是开完会才回去贯彻;现在,边开会就边贯彻边行动,人们把这叫做“火箭作风”。
一个暑天的黄昏,中共溧阳县委书记颜景詹从南京赶回溧阳,向乡党委书记会议传达了江苏省三级干部会的精神,连夜作了部署。第二天清早,他又回到了南京会场。别人劝他休息一下,他笑笑说:“夜把夜不睡怕啥?打仗时几天几夜不合眼也是老常事啊!”旁的县委书记也有不少是这样做的。镇江专区各县委书记就利用一个休会的日子,开了一个旅行现场会议,跑了三个县。至于会议休息时间写信、打电话就不用说啦!招待所里专门添了二十多部电话机,电信局派人昼夜值班,忙起来还老是“满座”。书记同志们说:“现在一天等于二十年,高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你慢一着,旁人就赶到前面去了。”谁也不愿甘居中游,因此很自然地,谁也不愿错失一秒钟。
在领导者火箭式作风的影响下,群众中出现了不少“田头扎营”、“工地睡觉”的“火箭小组”,他们坚决要把“卫星”送上天,日夜刻苦经营。
有了这么多“火箭”,不怕“卫星”不上天!


第8版()
专栏:诗画配

  讨钱舞
天马
报载: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贝鲁特西北部的海岸上,拿着手帕跳完舞以后向观众讨钱。
  贝鲁特海岸上,
  精彩表演开场。
  不戴鬼脸壳,
  不用化啥装,
  拿起手帕跳起舞,
  各显其能现丑相。
  表演完,把话讲:
  此舞是我跳,
  此戏是我唱,
  请把钱来赏!
  哎呀呀,美国文明,
  这就是事例一桩!
  (附图片)
  江有生 插画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左海诗
  束鹿南智丘乡壁画
  古来夸说泰山高,我绕泰山走一遭。
  玉米枝头低首看,泰山却在鲁中皋。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