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提倡适当早收红薯
  本报评论员
今年我国的红薯,种的多长得好,空前丰收是十拿九稳了。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今年栽种面积比去年扩大50%左右,总产量将要比去年增长三倍,达到七千亿斤。这是我国农业大跃进中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如何安排红薯的收获工作,是实现红薯丰收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什么时候收获红薯最好呢?早一点好?还是晚一点好?从各方面考虑,还是早些好。具体地说,北方地区最好改变“霜降”开挖的老习惯,把红薯的收获期提前到“寒露”;南方地区最好改变“寒露”开挖的老规矩,把红薯的收获期提前到“秋分”前后。
提倡薯类适当早收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调剂秋收农忙时劳动力。今年我国薯类作物种植面积特别大,仅河北、河南等六个省,种植面积就等于全国薯类总栽种面积一半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大跃进,其它秋季作物的产量也将很高。如果不提倡适时早收一部分薯类,秋收时各项农活挤在一起,劳动力不足,一定会顾此失彼,影响其他农事活动。同时,各地已经决定今年再大干一冬和明年一春,基本实现水利化;要在今年秋天大搞深翻地运动,改良土壤;还要大搞积肥造肥运动,以保证明年各种作物都有足够的肥料。这些对明年农业生产有极大关系的措施,都需要有充分的劳力才能实现。如果我们仍按照过去的老习惯办事,不是耽误了红薯的收获,就会耽误了水利建设、积肥造肥和深翻地运动。耽误了红薯的收获,会给广大薯产区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耽误水利及其他农业基本建设,更会影响明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这都是不好的。
提倡薯类早收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调剂食用。今年薯类的大增产,带来了一个如何安排出路的新问题。这也就是说:粮食多了怎样办。各地已作了综合利用和储藏的计划,这些计划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其实现。但是,消耗薯类的最主要方面,还是食用。薯类产量多,又不易保存,自然应该多吃一些。问题是让它都集中到秋后去吃?还是尽可能把收获时间适当提早,食用时间拉长。显然的,后一种办法是受群众欢迎的。
还有第三个好处,是适当早收后,便于留种和加工利用。据农业部门及科学研究机关的研究,据各地农民的经验,留作来年的种薯,需要早些收获,适当早收能使种薯发芽茁壮;今年薯类收获量很大,作为初步的加工如切片晒干等,是保证综合利用薯类的第一步工作。切片晒干也需要适当早收。早收水分少,淀粉还没有糖化,容易晒干或烘干。在目前条件下,加工晒干应该更多的利用阳光,适当早收就能更好地利用热力还较强的阳光。留作食用和饲料的鲜薯,应该保存尽可能多的养分。适当早收,鲜薯能更完全地保存它的养分。在目前,保存鲜薯的最好办法是窖藏。根据各地农民的经验,落霜以前收获的红薯,保存的时间最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适当早收无论对哪方面都有好处。
有些人认为早收会影响红薯的产量。是的,收迟一些,红薯是会长大一点。但是如果同上面的好处相比,在今年的情况下,收获量少一点而能照顾其它方面的方便,好处是更多一些的。


第3版()
专栏:

富顺县板桥区人人动手挖窖,社社设厂加工
  保证今年不烂一块苕
编者按 富顺县板桥区处理甘薯的经验,值得一切甘薯集中产区的重视。板桥区委在这个工作中依靠群众办事,把甘薯生产全面情况告诉群众,让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因而迅速促成了贮藏甘薯的群众性运动,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今年全国甘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除了充分满足城乡人民食用需要以外,怎样作好综合利用(制淀粉、酒精等),是一个很大的工作,希望各地及早发动群众妥善加以解决。
四川日报消息 四川省委农业检查团泸州分团在富顺检查农业生产时,发现中共板桥区委本着务虚又务实的精神,领导群众作好处理红苕(甘薯)准备工作的经验值得推广。
板桥区今年红苕产量将达十到十五亿斤,比去年增加二十五倍到三十五倍。中共板桥区委及时抓住红苕产量大增,但是保藏加工设备跟不上的新情况,发动全区工农商大协作,开展了保苕用苕准备工作,保证今年不烂一块苕。全区在几天内就新挖苕窖一万二千多个,已经做到每户有一到三个苕窖。还准备在最近再挖五万个,实现每人一小窖,七人一大窖。全区人民用土办法建立了二百一十八个炕房,基本上实现了队队有炕房。此外,正在建立五个糖坊、一百九十二个粉坊、九个较大的酒厂。全区已经试制出的脚踏双轮切苕机等九种简易加工工具,正在大力制造推广;预计在红苕收获以前,可以做到每三户有一部大型加工工具,每户有一部小型加工工具。全区人民对处理好红苕的信心很足,正在积极实现区委提出“社社有厂坊、队队有炕房、户户有设备、人人有苕窖”的号召。
区委提出打破常规、提前挖窖的号召时,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顾虑,行动迟缓。乡、社干部怕影响生产,怕群众不想干,说什么“要除虫、要抢收抢种,那有时间去挖窖”。有的群众只知道今年红苕多,到底有多少不知道,存在慢慢来的思想。区委根据这种情况,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性的保苕用苕准备工作,首先必须解决思想问题,必须认真做好政治工作。于是组织了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大辩论。通过大鸣大放,大争大辩,群众回忆了1956年大批红苕烂在田里、院里、家里的坏处,那年这区红苕产量只有几千万斤,每人只要保管几百斤;今年全区红苕产量达十几亿斤,每人至少要保管万斤以上。算了这笔细账,群众才大吃一惊,感到原有设备很不够,纷纷表示不仅要立即挖窖,而且要多多挖窖。
思想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干劲鼓足了,但是农业生产极忙,劳动力十分紧张,既不能耽误生产,又不能影响挖窖。群众讨论研究,确定了“白天生产,晚上挖窖;主要劳动力生产,次要劳动力挖窖;分散挖小窖,突击挖大窖”的办法。主要劳动力白天下地生产,饭后和晚间挖窖;小孩、老年人、妇女一边料理家务,煮饭洗衣,一边挖窖。每社抽出三、五人,突击三、两天挖社里贮藏种子的大窖,社员自己挖留存食用苕的小窖,定时完成,这样就作到地无闲土、家无闲人,生产挖窖两不误。目前全区不仅挖成了一万二千多个苕窖,而且农业生产搞得很好。此外,区委还在黎明十一社召开了老农会议,搜集他们的保苕经验,使全区群众掌握了一套藏苕、挖窖的方法和经验。


第3版()
专栏:

尽先给运转工具安上滚珠轴承
  江苏山东走在前面
本报讯 经过二十多天的奋力苦战,江苏省的运输、排灌和脱粒工具已基本实现了滚珠轴承化。到23日止,江苏省七十七个县市中有六十二个县市的运输、排灌、脱粒工具基本实现了滚珠轴承化,有六个县的排灌工具基本实现了滚珠轴承化,成套轴承的总数已达五百六十三万四千余套。全省二百七十五万九千多件旧式的运输、排灌和脱粒工具已经有86%装上滚珠轴承。此外,还有四十三万多件双铧犁、石磨、石滚等深耕和运转工具装上了滚珠轴承。
7月份江苏省只有一个宿迁县实现了轴承化,全省生产滚珠轴承的单位只有五十五个。自中共江苏省委7月底召开的地、市委书记参加的农具改革电话会议以后,全省范围以内,迅速展开了一个全党全民动手大搞轴承化的群众运动,整个城镇和农村到处日日夜夜大搞滚珠轴承,边制造、边安装、边投入生产。滨海县提出“动八匠(铁、银、铜、锡、白铁、补锅、钟表、自行车修理),破三关(材料、技术、设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苦战三昼夜实现轴承化”的奋战口号。从8月1日到23日生产滚珠轴承的单位猛增到六万五千多个,比7月底增加了一千一百八十多倍。从每日平均速度来看,最初是每日增加生产单位一千多个,14日起每日猛跃到两千多个。旧式的农具装上了滚珠轴承,功效一般提高一倍半以上。据江苏省委农具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计算:全省已装上滚珠轴承的工具所发挥的效率等于增加了二百五十多万劳动力。农民们将装上滚珠轴承的风车叫“飞车”,将装上滚珠轴承的小土车叫“风火轮”。
在这次运动中,广大手工业工人和农民大大发扬了敢想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发明创造像雨后春笋。各地创制的有“爆仗弹子”“陶制轴承”“竹制轴承”“木制轴承”“玻璃轴承”等多种轴承,这些滚珠轴承有的正在试用,有的安装在排灌、运输等工具上使用,效果均良好。
现在江苏全省人民正集中精力进一步实现深耕深翻工具、水利工具的轴承化,再打一个更漂亮的胜利仗。  (严松明)
新华社济南31日电 经过二十天的全民动手,连续奋战,山东农村一百一十三个县、市基本上实现了主要运转工具滚珠轴承化。据8月30日的统计,全省共建成六万一千三百七十多个滚珠轴承厂,生产滚珠轴承八百零九十七万多套,已经有三百二十六万多件农具、提水工具和运转工具安装了滚珠轴承。其中占全省80%以上的主要运转工具,都安装了滚珠轴承。
运转工具安上滚珠轴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据高唐、济南、莱西等县市的了解,各种运转工具安装滚珠轴承后,效率都比原来提高一倍至三倍。这些地区的四轮大车,载重量提高三倍以上,独轮小车也提高效率一点五倍,过去打场(谷物脱粒)用的石磙,一个牛只能拉一个,安装滚珠轴承后可以拉两个到三个。许多社员说:“过去耕地累死牛,换上轴承牛不愁”。
山东省迅速实现运转工具滚珠轴承化,最主要的不是靠工厂,靠洋办法,而是靠领导亲自挂帅,全党全民动手,靠土法制造。自中共山东省委提出8月份全省基本实现滚珠轴承化的号召后,各级党组织亲自动手,组织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批判保守思想,因而很快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制造滚珠轴承的高潮。例如莒县,参加造滚珠轴承的有五万多人,全县出现“到处是工厂,人人是工匠,人人砸滚珠,家家铁锤响”的景象,这个县仅用二十天的时间,就将全县四万一千多件主要运转工具全部安装上了滚珠轴承。
现在,山东广大人民正以日产滚珠轴承百万套的速度乘胜前进,在滚珠轴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大搞工具改革。


第3版()
专栏:

北京郊区农民奋战三十日
  全部运转工具滚珠轴承化
本报讯 北京市郊区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全党全民一齐动员,大战一个月,实现运转工具滚珠轴承化。截止8月30日,全郊区生产了各种型号的滚珠轴承十五万二千多套,滚珠一百八十多万粒,已有大车、水车、手推车、石碾、石磨、双轮双铧犁等二十五种十万多件运转工具和农具安上了滚珠轴承。
7月29日市委召开农具改良会议,决定郊区一切运转工具在8月份实现滚珠轴承化以后,郊区各区区委即组织了大批干部深入各分社发动群众大力制造。广大干部和群众,拿出了穷干苦干大干猛干的精神,克服了没有设备、没有原料、不懂技术的困难,仅农业社就建立起一百一十六座滚珠轴承厂,卷入这一运动的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共达三十六万三千多人。
运动中郊区人民发扬了共产主义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精神。通州区将全区划分了八个协作区,昌平区划分了七个协作区,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互相支援。进度快的乡主动的帮助进度慢的乡。朝阳区东霸乡派出农具修配厂的厂长和技术人员去邻近的乡帮助安装滚珠轴承,并拿出原料支援。通州区某乡驻军利用训练空隙,不但给农业社生产了大批滚珠轴承,还帮助农业社把三百辆大车安装上了滚珠轴承。群众形容这种大协作的干劲说:“铁匠放光芒、木匠打冲锋、军民一齐干、任务提前完”。       (张家振)


第3版()
专栏:

江苏青浦县正在大搞农具改革,全县已有七个乡实现灌溉风车化、弹子化,一部风车灌溉效率从四十亩提高到八十亩。      
  青浦报社 李圆摄


第3版()
专栏:

  甘薯贮藏窖型介绍
  靳祖训
我国培植甘薯已有几百年历史,劳动人民对做好甘薯贮藏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气候、土质、水位不同的地区,创造了很多性能良好适合本地区的贮藏窖型。现介绍于下,供各地参考:
一、井窖类
在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地势较高地区可以采用。这类窖的优点是管理方法简易,后期保温较易,建筑成本低,使用年限久,占用土地面积小。缺点是出入窖不便,在贮藏量过大或气温较高地区,初期薯堆温度降低较难。
这类窖的井筒不宜过深、过浅,应因地而异。气温高的地区可以浅些,反之宜深。井口大小亦因气温和井筒深度而异。气温低、井筒浅者,口宜小,反之应加大。
兹将该类的几种窖型分别介绍于下:
(一)井窖 为我国南、北方普遍应用的窖型之一,它的挖法很简单,先挖口径小、底径大的一般深约十至二十尺的井筒(井筒深度在我国南方有仅五、六尺的;北方有深二十尺以上的),再从井筒基部两侧各开一窖室。窖室大小因贮薯量而异;北方窖室较大,一般每窖贮薯一万斤左右。这种窖目前多无通气设备,所以应特别注意初期降温工作。
(二)多室井窖 这种窖是山东省即墨县所独有。挖窖时先挖一井筒,在井筒基部向三个方向挖三个窖室,再在各窖室的两侧壁上各挖一小窖室,全窖计有大小九个窖室,贮薯可达五、六万斤。此种窖,因贮薯量很大,而仅有中间一个井筒通气,所以必须做好甘薯入窖初期的降温工作。
(三)改良井窖 华北地区使用较多,挖法是先挖上口直径二至二点五尺、底径三点五尺、深九至十尺的井筒。在筒的基部,挖一宽二点五尺、高四点五尺,一般长十尺的水平通道。在通道两侧距通道口四到八尺处,交错挖宽二尺、高四点五尺、厚三尺的门。门里挖宽四点五尺、高五尺、长十尺的窖室。其贮藏量一般为八千至万斤。
(四)双筒井窖这是河北、河南省的部分地区所采用的。挖窖时先挖两个井筒,两筒基部用通道相连,在筒的基部及通道两侧挖窖室一般六至十个,计贮薯六至七万斤。双筒井筒因有两个井口,空气易于对流,在大量贮藏时降温较易。在贮薯后期切忌同时开两窖口,以免发生冷害。
(五)崖井窖 窖的挖法与改良井窖相似,仅将水平通道挖通,直达窖外,造成上边、侧边两个窖口,通道两侧挖窖室,一般可贮薯三万斤左右。该窖有两窖口,不但出入方便,而且也利于初期高温的下降,但严寒时必须将侧窖口用土打实,否则易遭冷害。
二、棚窖类
这类窖也可分地下式与地上式两种。在土质较坏、水位较高地区可采用地下式棚窖,水位过高地区可采用地上式窖。它具有挖窖省工、管理简易、初期薯堆降温较易等优点。但也具有窖温不稳定,保温较差,占用土地面积较井窖多的缺点。
为了保温、防寒,窖的四角要挖成圆形,窖壁四周上缘一至二尺处应围起一层草(厚度因地而异)做为防寒层。在该类窖中兹仅介绍:
(一)棚窖 南方称为方窖,我国北方南方普遍应用。一般挖长十尺左右,深、宽五至六尺的土坑,坑口架木檩,复高粮秸、土等,顶上留窖口一个。因为贮薯量的多少与窖温及薯堆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南方窖身一般较小,北方较大,盛薯按窖容积的三分之二计,北方一般每窖贮万斤左右。
(二)地上窖 先在地上筑纵长九尺,宽、高各五至六尺的土墙,墙厚一点五尺,内侧用高粱秸作成一道篱笆,墙与篱笆间填充麦糠,皮壳。窖内存甘薯,中间留一走道,窖的土墙上留数个气孔,南面留一窖门。这种窖在贮藏后期应特别注意保温工作。
三、窑窖类
这类窖适用于土质坚实、干燥的丘陵或山区。它的优点是管理方法简易,成本低廉,出入方便。它的缺点是窖址选择严格,保温较井窖差。
这类窖挖法很简单,在崖上挖一横洞,洞口略小即可。如欲增加贮薯量,可将洞内再挖几个小窖室,但须严防倒塌。 (如右图)
四、埋藏窖类
该类窖适用于水位较高,气温较低土质较坏或木料缺乏的地区。它有成本低,管理方法简易的优点,但也有不能随时下窖检查的缺点。埋藏窖的挖法与棚窖大体相同,仅较浅些。入薯后不搭棚,直接复草,复土。为了防止薯堆内温度过高,堆内可竖高粱秸束备通风之用。
五、堆藏窖类
这类窖在水位过高,土质松软,气温较高地区使用。这种窖虽管理方法简单,但贮藏量一般不大,复盖物在气温不甚高的地区用量太多。
现以普通堆藏窖为例,它的挖法是在地面上先挖一浅锅形圆坑,坑上堆起薯块,堆中竖一通气孔(毛竹制的),堆外复草、复土。
这种窖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随气温升降,增减复盖物。
最后还应指出,使用良好窖型仅是做到甘薯安全贮藏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还必须注意无病、无伤的薯块和一系列管理工作。
  (附图片)
多室井窖
  右下:断面图
 左上:平面图
  双筒井窖
  崖井窖
 平面图
  棚窖纵断面图


第3版()
专栏:

  临沂 沂南 玉米谷子千斤县
据新华社济南31日电 山东省临沂县玉米、谷子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都在一千斤以上。这个县今年种春玉米十六万八千二百五十七亩,平均亩产一千一百七十一斤七两,总产量较去年增加588.74%,单产增产71%。全县共种谷子六万零二百三十一亩,平均亩产一千零八十八斤六两,总产较去年增长290.3%,单产增长597.8%。
这个县的玉米、谷子大面积丰收,主要是由于搞好了以下工作:
(一)政治挂帅。从入春以来,各级党的组织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充分依靠群众,用鸣放辩论的方法向“观潮派”、“算账派”和“条件论”者开展了斗争,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二)各级党组织均以试验田为基地,推广先进经验,加强技术指导。这个县的玉米和谷子全部进行了深翻,并合理施肥和合理密植。
据新华社济南31日电 山东省沂南县五万七千零五十四亩春玉米,平均亩产一千零六十四斤。其中亩产一千五百斤的有九千三百六十七亩,亩产二千斤的有一千七百四十三亩,亩产二千五百斤的有四百二十四亩,亩产三千斤的有三百零一亩。
沂南县成为玉米千斤县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展开鸣放辩论,解放思想。其次是抓住田间管理。再次,书记亲自动手,各级干部大搞试验田。第四,定期检查评比,开展红旗竞赛。第五,深翻、密植、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工作都做得较好。
  (附图片)
  这是河北省昌黎县两山乡后两山村农业社在果树底下种的谷子,社员们正在进行浅锄。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第3版()
专栏:

  徐水人民公社颂
  本报特约记者 康濯
  六、将要发射的高产卫星
也许我把谢坊村描写得有点儿夸张,其实徐水的文化村已经出现了不少。大寺各庄和南张丰也是文明兴盛,大王店办起了艺术训练班。北里村的狮子舞走遍了欧洲,迁民庄吹歌会的演奏通过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史端的舞蹈,留东营的剧团和创作组,以及崔庄农民的哲学学习,同样都航行在文化海洋的上游。但是,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标志,还在于粮食的高产;而从庄稼生长情况来看,谢坊村尽管也是百花齐放,却到底要比大寺各庄等地略为逊色一些。
徐水有二百多座水库和两千多眼机井,动力抽水机一千台,已经实现了灌溉机械化。有二十多辆拖拉机,完成了轴承化和正在完成农具改革的半机械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王店聚宝盆水库附近通过锅驼机供养的山药地,一棵秧子就已结了十二斤果实,这自然是正在成长的卫星。大寺各庄的卫星山药更是花样繁多,毛主席看过的一种粪堆形山药,是用粪和土垒起一个个堆堆,在堆堆上栽满秧子,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肥力厚实。还有毛主席看过的一条埂道上分别插秧四行、八行和十二行的山药,把过去每亩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是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大寺各庄还有多样化的沼气山药。用粪垒成个堆堆,外面使土密封,土上栽满山药;堆顶上插一个竹管直通粪堆,从竹管上浇下水去催动肥料发酵并放出沼气,这样来养育土层和作物。或是用粪垒成一个长长的对称的山坡,沿着山坡把土砌成一级级的楼梯,在每一级楼梯上栽山药。再就是用粪垒成一个圆锥形的宝塔,再沿着塔坡把土砌成一层层环形的梯级,在每个梯级上栽山药。这后面两种沼气堆的顶部,也都插入了浇水的竹管。此外,大寺各庄的多样化的沼气堆,现在已经发展到栽种徐水有名的大白菜,或是栽种萝卜。所有这些利用沼气或不利用沼气的卫星作物,不仅粪大水勤,而且还施钾肥、喷磷肥和洒生长素,大寺各庄亩产百万斤的山药,甚至还浇狗肉汤。
一亩山药一百二十万斤
沼气作物和使狗肉汤肥田,并不是大寺各庄所独有。漕河人民公社的漕庄,有一块二亩六分地的沼气试验场,那里更是花团锦簇。那是当地过去的乡党委第一书记刘廷奎所主持的科学研究组的野外试验室,组员有乡技术员曹清海,村支部书记魏克敏和过去的村农业社主任魏文林,以及其它几个社员。那片长方形的地里,最北头的中部是一个二分地的塔形沼气山药堆,十五层环形梯级,折合平地四分,插秧五万棵。西侧六个小堆,有三堆沼气山药,共占地一分,插秧数各为三千五、一千七和一千五百棵;另外还有三堆不带沼气的山药。这几个堆堆大小都相同,是为了比较有无沼气和稀密栽植的好坏而采取不同措施的。南面还有一亩拱圆形的沼气山药,下铺一层平均二尺厚的马粪,上面是粪土,再上面一层是好土;这个立体折合平地一亩三,插秧七十五万棵。此外,两侧的零星空地还有一些平地沼气山药,和一亩六千棵的给秧子搭了架的山药。那一亩拱形山药计划产一百二十万斤,只要每一棵上长斤半多山药,七十五万棵秧子就可保证这个卫星数字;从眼时的生产情况来看,这一颗卫星的上天应该说是毫无问题,因为一棵长一二斤山药本来就是值不得一提的低产。那二分塔堆上的五万秧子,看现在的情况,也可以成为亩产百万的卫星射上天去。一亩六千棵的搭架山药,共灌了四条狗的肉汤,也已长成了茁壮的卫星模样,看来同样会直上云霄。
一棵白菜五百斤
这块沼气试验场的南端和两侧,还有磨盘形的、圆瓦形的以及每条埂道上种四行或六行的白菜和萝卜。从白菜卫星来说,大寺各庄有一分地堆了四十个方形的立体,每个立体面积二平方尺,每个立体上要求长一棵五百斤的大白菜;漕庄试验场的平地上也有计划培育成每棵五百斤的白菜。而漕庄试验场地的中央空地上,还有用大瓦罐和大花盆摆成“卫星”二字的一片试验作物,罐内和盆内种了四样不同的萝卜和许多白菜;有一个大花盆移栽了一棵多穗玉米,给打了五C.C.葡萄糖;另外一个盆里是一棵山药,主秧分出十三株,又用压蔓而变成二十六株,连同主秧,共二十七处长山药;这棵山药注射了二十C.C.葡萄糖,要求单产一百斤。这整个试验场原来是一片荒坟野地,但现在,紧邻这里的保定郊区每天都有人过来游览,说是来逛花园。
小麦亩产十二万斤
漕庄也和大寺各庄与谢坊一样,是已经电气化的村子。沼气试验场里也就有电灯设备,有夜晚亮堂堂的科学研究组的试验棚兼宿舍棚。试验场边还正在修建一个水塔,准备以后给这里作人工降雨。现在试验场边还翻了一亩地准备种冬小麦,由于我在很早以前和刘廷奎研究过高产小麦的事,他也就曾在那一亩地边诡秘地?着眼儿笑问我:
“你猜猜这亩小麦要搞多少万斤?”
“八万?”我反问着。这是我听说过的最高的数字。
“嘻嘻”,刘廷奎用巴掌捂着嘴唇,悄悄笑道:“我跟你坦白了吧!这搞的是十二万斤!”
想要亩产十二万斤小麦!我实在不相信世界上曾有任何人听说过这种事。我问刘廷奎的措施,他告我说,现在是在让伏天的太阳照晒翻开的土,然后深掘七尺,把地下的红土层翻上来同好土和匀;施底肥三十万斤;种籽先进行人工培育,刚出芽的工夫播下,防止粪大烧芽;土地叠成堆形,利用沼气养育;人工降雨浇灌,用最多最好的化肥分批追补;播籽一千斤,每平方公分一粒;每棵长八十粒小麦,就是亩产十二万斤。
多么豪壮的雄心!多么宏伟的气魄!刘廷奎还在培育多色棉花和新的山药品种,并在个人生活上攒钱买照相机;他要用照片来记录科学试验的过程,用照片表扬先进和推动工作。他有着冲破天的乐观和朝气,一刻也不放松向别人学习。用狗肉汤上地,就是从大田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高玉生那儿受启发而来。他同高玉生以及现在漕河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师义发,是长期竞赛的死对头和互相学习的好同志。师义发在南亭村搞了大面积的多穗玉米卫星,如今棵棵近丈高,每棵九、十个穗。刘廷奎也搞了八十亩高产多穗玉米,并搞了多穗高粱。这些卫星作物在大寺各庄和谢坊也都茂盛无比。他们和大寺各庄都还搞了每亩四十万棵的卫星谷,现在棵高一公尺多,秸秆粗如木棍,穗长五寸,至少可以达到亩产两万斤。
皮棉亩产五千斤
最后还该回到大寺各庄,回到那儿的七亩棉花地。那里毛主席看过的三棵棉枝都绑上了红布。每亩四千棵,平均高六尺,谁看了都说那是棉花树。每棵平均果枝二十五个,成铃四十个,花蕾四十五个;成铃最多的已达一棵一百一十个,眼前的情况就可亩产皮棉近二千斤。但人们还要叫棉棵长到八尺高,叫每棵长一百二十个棉铃,以保证亩产五千斤皮棉。这七亩地的耕作有稀密对比和早晚对比的,还有搭起棚子,晚上在棚顶盖被单,棚下用电灯光照明和催生的一片。这里亩施底肥五万四千斤,过磷酸钙一百二十斤;追硫铵四次,共用一百七十斤;追氮肥一次,生长素和钾盐各四次,喷磷四次,除虫七次;锄八遍,浇水两次,整枝十八次。这片棉花已有中央和省的负责同志再三说过要赶快拍成电影。这片棉花将如许多人所说今年秋后农业上不知要出现多少吓人的高产怪事那样,会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全县粮食亩产二千斤
所有这些将要发射的高产卫星,和徐水的大面积丰产田连成一气,要把这儿的粮食亩产从去年的二百一十四斤提高到今年的两千斤。人民公社的建立和毛主席的视察,就是目前争取两千斤的足以使山倒海平的力量。这些将要发射的卫星庄稼,是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飘扬的鲜明耀眼的红旗;也只有人民公社才能竖起这样的红旗。试想想,一个二分地的沼气山药堆就得花去成百个人工,成本更是不可计算;这可除了几万人大的人民公社,哪一个普通农业社能够办得到!
唱不尽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颂不完人民公社的灿烂前程。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期间,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
(全文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