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从高产走向更高产
本报记者 田庄
这里记述的材料,是湖北省今年夏季丰收涌现出无数高额丰产乡中的一个——谷城县沈湾乡的小麦丰产情况。从这个材料里,人们不仅能够看出广大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于破除了小麦不能高产的迷信,大胆地从耕作、栽培等方面革新技术,因而取得了大面积高额丰产;同时,大量的事实还生动地证明了小麦的增产潜力,不是小得很而是大得很。
“条件论”者请看事实
这个拥有一万五千亩小麦的乡,今年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斤,一跃成为闻名全省的“千斤乡”了。而在这以前,这里的情况怎样呢?就以大丰收的去年来说,平均亩产只有二百四十七斤。全乡十七个农业社,除个别社增产幅度不到一倍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三倍到五倍的速度增产的。其中胜利二社的增产情况更加惊人。去年,这个社的小麦平均亩产还只有一百五十三斤,而今年就一下子跃增到一千三百斤,比去年增产了七倍多。此外,全乡平均亩产小麦一千三百斤到一千五百斤的农业社有五个,还出现了八个亩产二千斤以上的生产队。而且,单位面积产量突破三千斤、四千斤大关的高产纪录,在沈湾乡也并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达到了五千斤以上。
沈湾乡所以能够创造这样惊人的奇迹,是不是因为自然条件特殊的好呢?不是的!从地形看,这里有平原,有丘陵,也有山区;从土质看,既有被形容为“一脚能踩出油来的油沙地,也有被形容为“屙屎不长蛆”的黄土地。但是,无论是在山区、丘陵区还是平原区,都获得了丰产,并且在各种各样的土质的土地上,涌现了大批高额丰产纪录。就拿幸福社来说吧,这个社绝大部分是丘陵地区,全社九百五十多亩小麦地,其中只有一百来亩土质较好,其余都是“屙屎不长蛆”的孬地。但是,全社今年平均亩产小麦却达到一千三百一十斤,比去年增产了三倍多。“棉花地种麦,如同叫花子请客”,是这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在棉地里种麦子,要想高产是困难的。可是,绿化社有个叫王秀英的年青姑娘,在一亩八分种过棉花的飞沙地里,亩产达到了三千九百七十七斤。
事实是这样清楚:自然条件虽然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是,自然条件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条件论”者的错误,恰恰就在这里——他们过分强调了条件的作用,而低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记者在沈湾乡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事实:由于人为的主观努力不同,尽管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一样,但它们之间的产量却悬殊很大。例如,前面提到的幸福社与这个乡的另一个社——先进社,紧紧相挨,无论是地形也好,土质也好,都几乎相同,可是,这个社的产量怎样呢?只有三百七十斤,比幸福社少九百三十斤。这类例子还很多,举不胜举。
关键在于思想解放
那么,沈湾乡小麦大面积高额丰产,特别是各种不同土质的高额丰产,是怎样取得的呢?关键在于破除迷信,思想解放。根据调查,凡亩产小麦千斤以至三、四千斤的,都在耕作、栽培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革新,而其中又紧紧地抓住了以下几手:第一,深耕和交叉犁。耕地深度一般地达到七寸以上,而且大都采取了纵横交叉犁的方法。许多亩产小麦四千到五千斤的试验地,耕层更达到了一尺到一尺二寸,还做到了随犁随耙,直犁横耙,横犁直耙;第二,层层施底肥。凡亩产三千斤以上的试验地,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底肥下得特别多,在施肥方法上,采取每犁一次就下一次底肥,这样,肥料就分布得深而匀,使麦根扎得深,扎得广,可以防止倒伏。第三,增加播种量。凡亩产三千斤以上的试验地,播种量都在二十八斤以上,其中最多的达到了三十六斤。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事实证明:亩产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都在三十万株以上;亩产两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六十万株以上;亩产三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一百万株以上;亩产四千斤以上的麦田,麦苗有一百二十万株以上。
但是,上述各项对增产行之有效的措施,并没有在全乡范围内普遍推广。即使在一社一队也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就拿深耕来说,全乡大面积的耕地深度只有五寸。爱国、千斤等社还不到五寸;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八十斤的封山社,全社四百多亩麦地只犁了三寸深。有些农业社播种量只有十七、八斤,甚至更少。在施肥方面,全乡平均每亩只有一百三十担肥料,有些社底肥不足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说明有些人的保守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克服的。去年,还在冬播以前,为了争取小麦更大丰收,这个乡的党组织曾经深入、广泛地发动群众,先后几次进行了密植与稀植增产对比、深耕与浅耕增产对比等问题的辩论。经过反复辩论的结果,原来一些有保守思想的人,大开眼界,从而破除了迷信,大胆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但是,还有些人怀疑甚至反对各种农业技术革新。例如,当时就有不少人不相信深耕能够增产。他们说:“犁深了不长麦子”。对密植也是如此,认为麦子是长密的,不是种密的,怀疑种密了不长麦穗。甚至还发生了锄掉麦苗,使密变稀的事情。由此可见,要想革新耕作技术,关键在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增产到顶了没有
一些持有“农业增产只能缓进”“自然条件差不能跃进”等观点的怀疑论者和唯条件论者,在铁的事实面前不能不服输了,不能不承认“人定胜天,事在人为”这个真理。但是,他们仍有不少人又发生了这样的怀疑:明年小麦能不能继续大跃进呢?在他们看来,小麦已经大丰收了,地力用尽了,明年再大跃进就困难了。这种论调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沈湾乡虽然取得了大面积丰产,但丰产不平衡的现象却十分突出。全乡一万五千亩小麦,其中产量最高的平均亩产达到四、五千斤,一般地在千斤左右,还有不少麦田不到五百斤,甚至只有一、二百斤。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从社、队来看也普遍存在,即使那些看来产量已经很高的社、队,生产上的“漏洞”还有很多,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现在,我们来看看全乡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乐民社各队的产量情况:
第一生产队一百零七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九十五斤
第二生产队一百二十九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一十斤
第三生产队一百四十三亩平均亩产二千斤
第四生产队一百一十九点五亩平均亩产二千四百零一斤
第五生产队一百零五亩平均亩产二千斤
第六生产队一百一十三亩平均亩产一千五百零三斤
第七生产队九十三点八亩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七斤
不难看出,这个社的小麦增产潜力还很大。根据初步检查,这个社虽然在深耕、密植、施肥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都做得较好,但仍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第二生产队和第三生产队,各方面的条件几乎一样,然而它们之间的产量却悬殊很大。原因何在呢?后来一检查,才发现第二生产队产量所以低于第三生产队,是由于深耕这一关没抓好,平均深度只有六寸,而第三生产队耕地深度达到七寸以上。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即使有些亩产四、五千斤以上高产亩,经过总结、检查的结果证明,土地的潜力仍然大得很。例如,先锋社徐道清在一点七七八八亩创造的亩产四千六百八十九斤的高产纪录,经过检查、总结,发现这块地在深耕保墒、密植以及防治作物病虫害等方面,都还存在着毛病。连农业科学家在内都一致认为:如这些方面做得更好些,这块地的产量不是四千多斤而是跃增得更多些。
力争再高产再跃进
获得小麦高额丰产的沈湾乡的广大干部和农民,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受到了一次极为深刻的教育。特别是那些有着严重保守思想的人,亲眼看到小麦高产以后,纷纷主动地对自己的保守思想作了检查。过去对深耕、密植和施足底肥等增产措施最不通的人,现在都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正盘算着种试验田,准备明年与创造高产纪录的刘顺宽、徐道清、王明进等人比个高低。
为了争取明年小麦再高产再跃进,这个乡的广大农民,正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总结增产经验,挖掘增产潜力,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生产上的“漏洞”,以便为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创造条件。根据各社初步提出的增产措施是:一、普遍推广深耕和交叉犁。平原社耕地深度达到一尺到一尺二寸;丘陵和山区社六寸到九寸。同时,按照耕地不同土质,分别加沙、加泥、加土杂肥,做到彻底改良土壤,把全乡五千多亩瘦田瘠地变为肥田。二、决定每亩平均施肥量由去年的一百三十担,增加到五百担,并且普遍推广层层施肥的方法。另外,还要求根据麦子生长状况,看苗分期追肥五百担。三、为了保证平均每亩小麦六十万株以上,决定播种量增加到三十斤。四、做好田间培育管理,积极防治作物病虫害。为此,全乡决定把小麦面积扩大到两万亩,平均亩产达到二千斤。其中幸福等八个社的计划产量更高,平均亩产达到三千斤以上,乐民社还准备在一百亩小麦试验地里,培育亩产一万斤,争取达到一万五千斤的纪录。
目前,这个乡的农民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地正向小麦产量更新的高峰迈进。


第5版()
专栏:

五级干部深入田间检查评比 四川农民大破丰收“定局论”
加干劲,挖潜力,添措施,力争秋季生产锦上添花
本报讯 四川各地大破“定局论”、“知足论”等自满松劲思想后,一个力争秋季更大丰收的新的生产高潮已在全省展开。广大农民在集中力量加强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还决定利用小春播种前这段时间,再增种一千多万亩晚秋作物。各地提出的口号是:再加干劲、再挖潜力、再添措施、再提指标,力争锦上添花,加倍完成今年增产计划。
今年四川小春作物和早稻都获得空前丰收。目前三千多万亩中稻又比任何一年都长得好;已栽插的一千多万亩晚稻,发蔸转蔚正常;棉花、红苕、甘蔗等也长得很旺盛,各地预计这些作物都将大大超过原定指标。在这丰收接丰收的情况下,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工作松劲疲沓起来。他们认为“丰收已成定局”、“增产十拿九稳”,从现在起不工作也能超额完成计划,可以“坐等丰收”了;有的还认为“忙够了,增产的也够多了,该歇几天了”。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少地方放松了田间管理工作。据调查,各地中稻约有10%至15%的三类苗急待补救;晚稻缺窝、缺肥现象很多;棉花盛花期增施追肥工作大部未做。
各级党委在发现了以上情况后,立即采取了有效措施。南充、内江等专区分别组织了十万到二十万人的生产检查团进行评比大检查,地、县、区、乡、社五级干部会师田间,通过比干劲、比措施、查苗架、查漏洞,帮助群众认清了自满情绪的危害,从而推动了当前的生产运动。广安县农业社在检查评比后,发现可挖的潜力仍然很大,生产并未定局,马上增添了十项措施,把原订的粮食增产指标再提高50%。泸州专区各县普遍采用“田间看病,对症开方、马上吃药”的办法,收效也很显著。许多农业社原来认为今年晚稻栽得又早又密,底肥也足,丰收没有问题,因而不重视田间管理,经过逐田查看,各地普遍发现晚稻缺窝、缺肥,特别是螟害很严重,这才大吃一惊。人们都警惕起来,想歇气的人也不歇气了。为了加强大春作物的田间管理,温江、南充等专区还推行了专人负责制度,指定专人包干到底。南部县碑院乡组织了五百多名“千斤战斗员”,每人专门管理一亩至两亩,在田边搭棚居住,日夜守望庄稼。
在自满情绪扭转后,各地还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增种一季晚秋作物运动。全省预计增种的晚秋作物,可增收粮食二、三十亿斤。
(刘宗棠)(附图片)
河南商城县余集乡第一社的社员们在给麦茬稻施追肥 谢延华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小麦还能大增产
丁山
今年冬小麦总产量达到六百八十九亿斤,比去年增长68%,并且放出了亩产七千多斤的大“卫星”,刷新了世界小麦高额丰产纪录。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鼓舞着人们乘胜前进,继续争取水稻、玉米、谷子等各种农作物更大的丰收。但是,小麦明年还能不能继续大幅度增产?人们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
今天本报发表的通讯“从高产走向更高产”,对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少材料。湖北谷城县沈湾乡今年是小麦千斤乡,平均产量比去年增加三倍(去年亩产二百四十七斤)。但是这个乡的干部和群众认为,去年种麦工作中的漏洞还很多,要是把高额丰产田的经验普遍推行开,明年小麦不仅能够增产,而且能够大大增产。于是他们决定要把小麦亩产量由一千斤提到二千斤,并且已经制定了实现这个指标的具体措施。
这件事再次告诉我们,没有思想上的跃进,就不可能有生产上的跃进。小麦能不能继续大幅度增产的关键,就在于人们敢不敢让它跃进,肯不肯下苦工去培育它高产。沈湾乡的人民做得对,他们没有被今年的增产成绩所陶醉,而是正确地认识并且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决心从高产走向更高产,让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夏季大丰收以后,新的右倾保守思想在有些地方又开始产生了。有人对今年小麦大丰收表现出沾沾自喜,十分满足;有人认为“地力已经用尽了,明年小麦增产有困难。”这是十分危险的思想,如果某些单位或地区的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了这种思想,那么这个地区或单位的明年小麦生产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我们对于今年小麦所创造出来的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增长的成绩,当然应该高兴,而且应该大大高兴,但是这绝不能有丝毫自满。自满就会阻碍我们继续前进;何况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又怎能让我们满足呢?不信,请看事实吧!今年小麦总产量虽然比去年增加68%,可是平均亩产量不过一百八十三斤,这难道能不嫌它太低吗?再说,全国虽然出现了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六百斤的高产县,可是也还有平均亩产二十五斤的低产县啊!这又怎能沾沾自喜呢?还有,亩产七千斤的高额丰产纪录,在今天看来确实惊天动地,振奋人心,可是对于思想解放了的中国农民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现在不是正在准备放射小麦亩产一万、一万五、二万……的更大型的“卫星”吗!
说今年地力已经用尽了,这不是事实。今年小麦增产极不平衡的现象,就表明增产潜力还很大。许多人都认为今年小麦是“头重,脚轻,根底浅”。这意思是说,去年种麦时深耕、底肥和密植都不够要求,大丰收是靠加强田间管理得来的。如果我们今年能克服这些缺点,使所有的低产田变成高产田,低产县变成高产县,那么全国小麦的总产量就不是六百多亿斤,而是比它大得多的数字了。
也许还有人说,低产地区增产潜力的确很大,高产地区地力用尽了,增产有困难。这也不是事实。沈湾乡的农民敢把小麦亩产量由一千斤提到二千斤,就是一个有力的回答。如果认为一个社的范围太小,那就请看高产县的情况吧!河南偃师县今年小麦平均亩产五百七十一斤,从今年的生产水平来看,这不能算低。据这个县的县委书记研究,如果今年麦地深翻一尺以上,每亩播种量增加到二十五斤,底肥三万斤,明年小麦产量翻一番肯定有把握。
这个估计完全有道理。因为农作物生产水平的高或低,决定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水平,而人们的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来自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随着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的提高,生产水平必然不断提高。今年,我们有了培育小麦亩产七千斤的小面积丰产经验,有了全县平均亩产六百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经验,有了全国总产量增长68%的经验,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明年小麦生产一定能够继续大幅度增长,一定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亩产新纪录!


第5版()
专栏:

藐视困难就能战胜困难
——本报记者对沔阳创造灾年大丰收的评述
本报汉口8日电 记者评述沔阳县创造大灾之年获得高额丰产的奇迹称:今年4、5月间湖北沔阳县遭受了特大的自然灾害。开始是狂风和冰雹,简直像神话一般,将百年大树连根拔掉,小孩被吹得失了踪。接着是倾盆大雨,一天一夜降雨二百七十六公厘。后来又阴雨连绵二十多天,降雨量达六百四十七公厘。到处是一片汪洋,许多水利工程被冲毁。就在这个灾难的日子里,5月10日又来了一次寒潮,将没有受淹的五十四万亩棉苗和一部分秧苗冻死70%以上。可是,尽管灾情这样严重,人们在一两个月之间把它战胜了:他们排除渍水、修筑堤防,补种各种作物,保证种植面积;贯彻了深耕密植、施足底肥等措施,加强了田间管理。保证各种农物生长良好。现在全县八万多亩早稻已经收获,平均亩产一千零十八斤,比风调雨顺的1957年亩产四百斤增加了一倍半,还出现许多高额丰产典型。现在人们满怀信心地争取实现秋季全面大丰收。
这件事情,引起人们密切注意:为什么全县遭受这样特大的自然灾害,却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之间把它战胜、使全县的早稻亩产突破千斤并且还要争取实现秋收全面大丰收的规划?
问题还是让事实来回答吧。当全县遭受灾害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很混乱。条件论者和保守主义者振振有词地说:“灾情已定局,困难无法战胜,只有各自找门路,这样不怪我右倾,只怪老天不留情。”他们主张缩小各种作物的补种面积,降低各种作物的生产计划。处在这个重要关头,县委领导群众和灾害顽强战斗呢,还是放任自流屈服于灾害呢?就是说,县委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呢,还是遇难而退,甘败下风?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县委选择了第一条道路。他们知道,战胜灾害,困难是很多的,但是他们相信,如果敢于藐视困难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因为战胜困难不决定于天老爷,而是决定于人——决定于组织起来的,经过反右派斗争和整风运动锻炼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由于县委解放了思想,他们干劲冲天,向全县人民吹起了抗灾增产的号角,提出“确保规划如保命,抗灾不胜不收兵”的豪迈口号,组织了二十万人的抗灾大军,开展了抗灾保规划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
抗灾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的条件可变为有利条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抗灾斗争的经验也告诉人们,在正常年景固然可以进行大跃进,但是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年景也同样可以进行大跃进。条件论者和保守主义者,总是把灾害所造成的困难看作是无法改变的,当然,他们就是无法了解英雄的人民可以创造抗灾增产的大奇迹。


第5版()
专栏:编后

目标明确 干劲十足
改革农具既要有干劲,又要有目标。目标越明确,效果越显著,干劲也就会鼓得更足。江苏省进行的以滚珠轴承为中心的农具改革就体现出这点,因而农具改革运动出现了很高的速度。
有些地方改革农具的干劲也不小,一般提的口号是要把一切运转工具加上滚珠轴承。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希望这些地区根据当前生产需要的原则,什么先改,什么后改,排好队伍,分出缓急。这样,工具改革的进度就会大大加快。


第5版()
专栏:编后

扫清“定局论”
四川省在秋田管理中遇到一些“定局论”者的阻难。他们说夏季已经丰收,秋禾长得很好,今年增产已成“定局”,不必再忙了。湖北沔阳县在战胜灾害取得早稻丰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定局论”者,他们说灾害已成“定局”,无法挽回,不必忙了。这两种“定局论”,前者是盲目乐观,后者是消极悲观,表面看来好像有所不同,但其实质却相同——都是松懈了人们的斗志,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目前大秋作物正值盛长期,晚秋还在播种,正是争取更大丰收大有可为的时候;同时,在这一段时间内,自然灾害随时都有突然降临的可能。如果相信“定局论”,那么这个结局是很难乐观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不断革命的思想武装人民,彻底扫清各种“定局论”。


第5版()
专栏:

厚阳社、英湖社
花生亩产三千多斤
据新华社讯 福建省南安县厚阳社和晋江县英湖社,都创造了花生亩产三千斤以上的纪录。厚阳社的一点二五四亩试验田,共收干花生四千二百二十一斤多,平均亩产三千三百六十六斤多。英湖社第十生产中队第四小队的一亩一分六厘田,共收干花生三千四百九十五斤多,平均亩产三千零十三斤。这两个县的县委负责同志和乡党支部的负责同志等都参加了验收工作。
厚阳社不仅试验田创造了高产纪录,还获得了大面积丰产。全社二百三十二亩花生,平均亩产一千零三十六斤多,比去年增产两倍六。


第5版()
专栏:

华光一社黄豆亩产1537斤
据新华社讯 湖北省武昌县华光一社创造了早黄豆高额丰产纪录。这个社有两亩一分早黄豆田,共收黄豆三千二百二十八斤半,平均亩产一千五百三十七斤多。
这个社早黄豆丰产的主要经验有三条:第一、条播密植。第二、深耕底肥足。由于深耕底肥足,所以荚子结得多,每株结荚四十多个,多的有一百多个。第三、前期注意了除杂草,后期注意了抗旱保墒。


第5版()
专栏:

张大庄社南瓜亩产二十万斤
据河南日报讯 河南息县包信乡张大庄农业社关庄生产队队长关杰义培植的一亩四分八厘南瓜,经农技站站长赵见器和农业局的干部陈世良等人实地验收,实收南瓜三十万零四十八斤,每亩平均单产二十万两千七百三十五斤。
这块地的主要增产经验是:(一)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因为南瓜不喜阴暗,又怕水淹)。(二)早耕深耕,精细整地。这块地前茬是菜地,收菜后深翻八寸;上冻前又深翻一遍,达一尺六寸深;开春解冻时耙平施肥,又深挖一遍,八寸深;在播种的前十天又深挖一遍。(三)选择优良品种,作好高温育苗。(四)适时栽培,合理密植。(五)施足底肥,分期施追肥。(六)打杈压蔓,加强田间管理。


第5版()
专栏:

目标集中效果显著
江苏分项分期改革农具
新华社南京8日电 江苏省各地采取分项分期突击的办法,高速度开展农具改革运动。这个运动围绕抗旱保苗、秋收秋种和冬春十大运动的需要,以滚珠轴承化为中心,以改革收割脱粒工具、深耕播种工具、水利、积肥、运输工具为主要内容,将在8、9、10三个月份内,全部完成,基本实现农业的半机械化。
目前全省滚珠轴承厂已由7月下旬的五十多个发展到一千一百五十六个。全省改革和推广的大中型旧农具及改良的新农具已达五百余万件。已有一百九十二个乡实现车子化,二十六个乡实现风车化。但由于部分领导对农具改革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抓得不紧,有些地区的农具改革运动没有形成群众性的运动,因而速度不快。各地、市、县委都根据省委指示修订了农具改革规划,分别缓急开展突击运动。一般的安排是:8月份把一切可以装滚珠轴承的农具全部装上滚珠轴承,实现滚珠化;完成全部收割、脱粒农具(包括甘薯切片机)的改革和推广任务;9月份完成深耕、治水工具的改革,10月份扫尾,把应改良的农具全部改完。这种分项分期突击的办法,便于集中技术力量,便于加强领导,因而进度很快,效果显著。昆山县委在7月31日夜紧急动员后,到8月2日就改制各种农具一万四千多件。宿迁县集中了全县三千多铁木工,每十天一个突击,每次突击中都采取大家试制、现场鉴定、全面推开的办法,使全县农具改革运动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新局面。这个县八天就把全县三万多辆水车和运输车全部装上滚珠轴承。
据新华社杭州8日电 以制造滚珠轴承为中心的农具改革新高潮,正在浙江省各地形成。截至8月6日止,全省七十九个县、市中,已有四十五个县、市的六十七个单位制造出滚珠轴承。


第5版()
专栏:农村生活

老人幸福院
本报记者 邓子常
河北怀柔县城往西,经过著名的怀柔水库前行不远,有一个林木葱郁的地方,就是怀柔县前桥梓乡十二个农业社为照顾“五保”户最近联合办的老人幸福院。
7月17日,我访问这里的时候,已经住下了第一批搬来的三十多个老大爷和老大娘。老人们最大的八十四岁,一般的是六、七十岁,还有几个人双目失明。他们男女分住(老俩口住在一起),每四人一间房。在吃的方面,平日粗茶淡饭,但七天可以吃一次饺子和肉菜汤。所以老人们一天有说有笑,生活过得很愉快。
老人们见人就称赞这里吃饭不操心,人多不寂寞,比原先孤独过日子强过百倍。不少人已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尽自己的力量为幸福院作公益事情。我参观食堂的时候,正好碰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在给小鸡取小米。原来,这个老婆婆为了使幸福院能够增加副业收入,一来就要求担任了养鸡的职务。从前桥梓村来的史朝生,今年七十六岁了,有三十多年种菜园子的老经验,他带来了铁镐、铁锨和小手锄,进院后就忙着找地开荒,还满有信心地宣告:保证8月中秋节让大伙吃上他种的新鲜菜。现在,像这些自动为幸福院作工作的老人已有二十来人,作的是拣粪积肥、开荒种菜、割猪草、喂猪、喂鸡、搞环境卫生等轻便活,他们完全保持着劳动人民的可贵本色,到老来还这样热爱劳动。
有病的和残废老人,对幸福院更是赞不绝口。双目失明的孟孙氏老大娘,丈夫已死多年了,解放前靠乞讨过日子,解放后年年由国家救济,现在她又进了幸福院。院长李德山经常去问候她,亲自给她端饭送水,并对她说:“我就是您的儿子,要把您当亲娘一样地好好伺候”。这个老大娘非常感动,连说我现在真的上了天堂啦!老大爷王巨稳,原是后桥梓村的“五保”户,他告诉我:合作社很照顾“五保”户,去年他领得二十多元和四百多斤粗细粮,还有猪肉等等,但是要自己作饭,他的腿有病很不方便,现在可好啦,院里有大伙房,一天开门七件事全不操心,心里从来没有这样舒坦过。
老人们相处得很好,总是互相体贴和帮助。早晨起床有人争着整理被褥和打扫清洁,晚上有人抢着烧火熏炕;能行动的人帮助有病的和双目失明的人送饭送汤,搀扶他们上厕所,闲下来一扯家常就是半天。特别是老大娘们的欢笑声经常可以听见。这里就像一个和睦而有趣的大家庭,人们就像老兄弟、老姐妹一样的亲亲热热。
幸福院的院长李德山向我介绍了建立这个老人幸福院的简单经过情况。他说,今年全乡搞生产大跃进,办起了好多集体食堂、托儿组织等,最近各社一合计,就决定也要为“五保”老人们办个幸福院。这样作,既可使“五保”户得到更好的照顾,又可使社干部和社员不再为天天照顾“五保”户而分心,能够集中精力专心搞好生产。他说乡党委对这件事十分关心和支持,立刻拨给了房屋;社员们又帮助修整围墙、门窗、猪圈等,还用大车把“五保”户连同他们的居家用物一起接来。李德山说,不久等全乡“五保”户到齐时,这里将有六十七户共九十来个老人,农业社一年要供给他们每人钱、粮共合六十五元(按平均计算)。同时,这里还要适当组织可以劳动的老人作喂猪、喂鸡和种菜等轻便活,初步计划秋后可以收入一千八百多元,这一笔钱就用来为老人们举办福利事业和进一步改善生活。(附图片)
(邓家驹插图)


第5版()
专栏:

怀柔农民自建澡堂
本报讯 最近,怀柔县农村办了许多澡堂。全县二百零八个农业社,就有一百四十个社办了四百三十多个澡堂。这些澡堂多数是集中了一批大缸子,烧些热水,供男、女社员分别轮流洗澡用;少数的是用洋灰作池子,还有休息室,和一般县城的小澡堂差不多。社员们对这些澡堂很满意,都说:劳累后洗个澡,一身轻快,睡觉更解乏,第二天又有好气力搞生产了。
怀柔县地跨长城内外,是个山区,很多地方过去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都不好。近几年来,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以后,环境卫生已经大大改观,人们也很注意个人卫生了,因此各农业社决定修建澡堂满足社员们对洗澡的需要。在修建澡堂时,社员们很高兴,纷纷自动调剂房子,把大缸、砖瓦、木料等投给合作社,一般社没有花钱或者只花了几块钱就把澡堂修成了。
(邓子常)


第5版()
专栏:

乘凉晚会 邵玉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