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田间沤绿肥 田头制塘肥
浦城县改进积肥方法节省运肥力量
本报讯 福建省浦城县实行田头制塘肥、田间沤绿肥,是一项好经验。
浦城县大都是山区,四季长青,有取用不尽的绿肥。但因耕地多劳力缺,山田小丘分散,积肥运肥花工过大,所以虽然肥源丰足,而施肥极少。这已经成为该县长期不能解决的矛盾。农民也抱怨有肥料没工夫积,他们说:“要能把肥料造在田里,施肥再多也有办法。”
双反双比运动中,这县石陂镇农民开展了多快好省的生产建设竞赛,先后创造了田头制塘肥和田间沤绿肥的办法。全镇八千三百亩土地平均每二十八亩搞了一个塘,每一亩又搞了五个沤绿肥的窖。全镇平均每亩施肥已达四万三千斤,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十五倍。该镇的三千多亩低产田往年追肥平均不足五担。今年基本作到丘丘下基肥,全年平均每亩施肥可达六百担。县委及时组织全县干部实地观摩并迅速推广了石陂镇的经验后,积肥情况大为改变。截至最近几天统计,全县积肥造肥每亩平均已达一千二百八十五担,其中水绿肥每亩平均四百二十四担。田间的绿肥窖和人造尿塘星罗棋布,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五万个,肥料质量普遍提高,氮肥不足情况基本改变,山区运肥矛盾也得到解决。
田头制塘肥的办法是:先选田头高处,挖制枯塘,以便于运肥入田,又不致积水渗透。同时要考虑到水源,能把高处的水引入塘内最为理想。枯塘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但挖深些可省工又少占些地面。塘底夯实防水渗入也防漏肥,塘上面用毛竹或木头作梁,盖上茅草,留一两个口,以便搅拌和出肥。塘顶加厚泥,既可促使肥料腐熟,还可兼种豆类作物。制肥时塘内灌满水,把硫磺、油饼和干结牛猪粪预先打碎,与其他原料一齐倒入塘内,搅匀封盖塘口,隔三、五天搅拌一次,约十天发酵沤熟。
田间沤绿肥的制法是在一丘田里挖几个窖(按用肥量来定),窖深一尺左右,形状大小不拘。制肥时把嫩叶青草、油饼、石灰等原料倒入窖内,灌水使满,经七、八天就会腐熟,成为乌黑的水绿肥。春季沤制最好按本田插秧先后分批制造。例如在最后一次翻土耙田之前,就挖好肥窖,开始装肥,待翻耙时,窖内肥料已沤熟,耙田的同时肥料就均匀地撒布全田充作基肥。
这两种制肥方法好处有:
(1)作法简易,不受季节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水源就可以。绿肥窖更灵活,可以直接沤在田里。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作,有什么料就利用什么料。
(2)大大节省远田送肥的劳动。把大量肥塘和绿肥窖星罗棋布地作在田头,就解决了山田远途供肥困难。据计算:一亩田下一百担肥,用这两种肥料连积带挑只需三个工日,如果用山灰等其他肥料,至少需二十个工日,而全县因此即节省出了四百四十五万个工。而这些劳力节省下来对山田精耕细作具有很大的意义。
(3)因地制宜,看田配料。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肥条件和土壤条件可以灵活配料。远田运肥不便可多沤绿肥,土温低的深脚冷水田就用些硫磺、石膏,土质浅瘦的排田和土壤板结的田,就多配些树叶、牛粪、油饼之类,虫害严重的田地可多用些茶饼等。
(4)肥效高,潜力大。根据化验分析,田间沤绿肥和田头塘肥含氮量为2.5%;含磷量分别是10%、8%;含钾量分别是40%、50%。
据新华社讯 湖北宜昌、襄阳、荆州三个专区正在开展以制土化肥、修田头粪垱为中心的积肥造肥运动。据统计,这三个专区已开办了七万五千多个土化肥厂。仅宜昌、襄阳两专区就生产出各种土化肥一千一百七十五万担。
田头粪垱就是在每五亩或十亩的一片田边,修一个能沤肥一百多担到近千担的大垱,把各种青草、湖草和杂肥放到垱里沤一些时候便成很好的肥料。这三个专区已建设了这样的田头粪垱二百多万个。


第5版()
专栏:土法制化肥

用泥炭蒸氨
据南方日报消息 广东清远县洲心乡土化肥厂用土办法创造泥炭土蒸氨,每一小时半可产氨水三十斤,解决了这个厂缺乏制土化学肥料的原料之一——氨的问题。
这个厂蒸氨方法是:把湿泥炭土一百斤,石灰一百零五斤,清水三斤十二两,拌匀后放入蒸汽炉内,用竹插四个眼,然后密闭,等加热到六十度,便开始产生氨气。氨气随着气管通过冷却缸、净气缸,最后跑到预先放好水的吸氨缸内(蒸一百斤泥炭土,在缸内放三十斤水)便成氨水(蒸汽炉加热到一百三十度,大约一时半至二时,氨气便被抽完)。
这种氨水本身含有浓度的氮,同青矾混合经过加工,可制成硫酸錏。
制作和使用这种氨水要注意:
(一)氨是气体,遇热挥发,因此最好即制即用,否则会降低浓度。(二)蒸汽炉、氨缸和副缸以及净气缸都要密闭不能漏气透气。(附图片)
泥炭土蒸氨示意图


第5版()
专栏:

发展水利灌溉 改变粗放耕作
少数民族喜庆稻麦丰收
据新华社7日讯 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春小麦空前丰收,南方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早稻也丰收了。和全国一样,现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都传来了空前大丰收的喜讯,各少数民族的农民都在欢腾鼓舞,到处飞扬着喜庆丰收的歌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今年一千一百多万亩春小麦,平均亩产达二百四十斤,冲破了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二百斤大关,总产量二十七亿斤,比去年猛增九亿斤。内蒙古自治区今年的八百万亩春小麦,产量达十六亿斤,比去年增长一倍,平均亩产也超过了全国冬小麦平均亩产的数字。回族人民聚居的宁夏地区,几乎是社社增产,社社有了储存粮,广大农村呈现了一片欢庆丰收的动人景象。银川平原上的一百多万亩春小麦,平均亩产跃为四百七十五斤。在麦收季节较晚的青海等地,也揭开了丰收的序幕,小麦颗粒饱满,预计单位面积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
在祖国的南方,各少数民族曾经向几十年所未有的旱灾,进行了持久不懈的斗争。有的地方从早稻播种一直抗旱到收割,终于争得了好收成。现在,这些民族地区早稻丰产的捷报频频相传。云南省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四十多万亩早稻,总产量比去年激增五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平均亩产提高到八百八十六斤。贵州布依、苗、水等族聚居区的贫瘠山地上,水稻秆粗穗长,丰收在望。开镰较早的望漠县,已出现了亩产一千六百多斤的丰产田。在广西僮族自治区的一些高寒山区,少数民族精心经营的稻田,遍插丰产红旗。三江侗族自治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马边县,都是近一两年来才开始学习种稻,今年第一次大面积种植,而早稻的平均亩产却已达到了八百多斤。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稻麦丰收,同样是克服了霜冻、雹灾、干旱、虫害等不利的自然条件才取得的。去冬以来,各少数民族农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汉族农民一起,大干了一冬一春,发展了水利灌溉和改变了粗放耕作,使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今年稻麦大丰收的事实说明:尽管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这些地区将迅速改变历史遗留的生产较落后因而较为贫困的面貌,迅速赶上先进的生产水平。(附图片)
肥料现在已被傣族农民看成是种好庄稼的一个“宝”了。这是云南版纳景洪曼丢农业社的妇女积肥队。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第5版()
专栏:

把秋季生产推向更高潮
陕西地市县委书记会议批判保守思想
本报西安电 记者伊晓报道:中共陕西省委于7月19日到26日间召开地、市、县委书记会议,为已经掀起来的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第二个浪潮再加一把劲,保证今秋大丰收。
会议认为,当前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很好,争取秋田大丰收的跃进浪潮,正在继续高涨,秋苗生长普遍良好。由于整风运动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深入人心以及夏季作物大丰收的鼓舞,群众干劲很足,县县、乡乡、社社培育高额丰产“卫星”田和大面积丰产田。
但是有些干部的思想认识落后于实际,落后于群众,在新的大跃进形势下出现了若干新的右倾保守思想。一种是地区条件论,认为条件好的地区能够争上游,争第一,条件困难的地方就不能争上游。再则是“差不多论”,满足于几种农作物增产百分之十几和几十,不敢全面跃进和大跃进。还有一种是认为明年才能大跃进,今年只能小跃进,空喊来年,对今秋丰产信心不足。会议批判了这些右倾思想,指出全省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条件跃进;只要敢于跃进,就能够跃进;敢于全面跃进,就能全面跃进;敢于大跃进,就能大跃进;付出多大的干劲,就会有多大的跃进。要跃进,就要求当年见高低,今年跳的不远,明年要想跳的远就会更困难。会议认为,右倾保守思想是当前大跃进的严重障碍。要求各级各地党委立即展开一个群众性的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拔白旗插红旗,大破大立,破甘居中游、甘拜下风的右倾保守思想,立力争上游、力争第一的跃进思想。
会议认为只要从现在起到9月底止,抓住这个关键时间,鼓足干劲,大干一场,今年大丰收的计划完全可以实现。要狠狠地抓肥料、田间管理、灌溉和深翻地四项措施,坚持抓到底。
会议认为,解决劳力不足的根本办法是改革工具,因此要求全面开展一个改良旧工具、推广新农具运动。
会议决定:为实现以上措施,要开展群众性的检查评比运动,要求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和群众一道生产,对秋田逐块检查分类,一类田插红旗,提高二三类田,力争处处红。同时把检查评比和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旗帜结合起来,发现先进典型就召开现场会议普遍推广。
斟察队员:这是金山吗?
牧童:不,这是粮山。
陈衡
(转载四川日报)


第5版()
专栏:

用土法制造过磷酸钙
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 沈隆文
过磷酸钙是一种粉状的化学肥料,色呈灰白,性质干燥疏松。因为它是“水溶性”的,所以在磷肥当中,不但见效最快,施用范围也最广,基本上适用于一切土壤和农作物。它的肥效主要在使作物结实饱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平均一斤过磷酸钙能增产稻谷二到三斤。上海市西郊区宝北乡一个农业社的党支部书记说得很清楚,只用氮肥,作物要倒伏,农民迫切需要磷肥,特别是速效性的过磷酸钙。该社农民听说社里要办磷肥厂,两天就凑出数百元资金来。
朱行乡集心农业社的同志说:土法制造磷肥,即使成本贵些,也要生产。因为现在很难买到。
在农民这样迫切要求下,经过数次试验,7月初我们帮助集心农业社用土法制造过磷酸钙成功了。宝北乡也已建厂生产。
过磷酸钙的原料是硫酸和磷矿粉,一斤矿粉和一斤65%的硫酸能制成两斤肥料。制造过程很简单,完全可以采用土法,设备只要一只缸,两个木耙。具体作法是:先将浓硫酸在缸内配成55%至65%的浓度,接着一面加入等量的磷矿粉,一面用耙迅速搅动五分钟。经过搅动的硫酸和矿粉就混合在一起,激烈反应,发出热量,逸出气体,逐渐呈泥浆状态,静置一到两小时,就凝结成固体。把凝成的固体铲出,切削成粉,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七到十五天就可使用了。这样制作,矿粉的分解率,并不低于大厂指标,能达到90%左右。过磷酸钙产品的规格也和大厂一样。一只直径三市尺、高两市尺半的瓦缸,一次可制造三百五十斤,农村蓄水贮米多用瓦缸,如旧缸移用,设备方面就不必花钱。
农村制造过磷酸钙由于自产自用,比较大的工厂具备一些有利条件,首先,大厂要求产品的物理性质很好,如果潮湿粘结,厂内不能机械搬送,厂外包装运输也有困难。这样对原料成分的要求就较严格,矿粉含某些杂质较多不能用,硫酸一般不采用贱价的其他工厂的废酸,即使用,最多也只能掺入15%。土法自制就没有这种限制,如产品粘湿,可在阳光下晒干应用,并可以全部利用廉价的废硫酸。土法自制还可以节省占大厂产品成本15%的包装费用。用土法制造的过磷酸钙,每斤仅要成本四到八分钱,一般较大厂成本价低25%左右。
一般染料、农药、制药、炼油、冶炼等工厂都有大量废硫酸,有的工厂至今没有利用,白白废弃。如果用来制造磷肥,还为城市的废酸找到了出路。因此土法制造过磷酸钙在郊区农村推广,更具备有利条件。


第5版()
专栏:编后

“条件论”破产了
在少数民族地区,曾经有过这样一些论调:“这里底子薄、条件差、情况特殊,不能大跃进”,或者说“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增产只能慢慢来”。弦外之音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少数民族地区不能实行。
事实怎样呢?恰恰相反。正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条件差、基础薄弱,各少数民族人民要求大跃进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他们如饥如渴地要求“学先进、赶先进”,要求迅速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上的落后现象。
现在他们在大跃进中已经取得了第一个胜利——春麦、早稻空前大丰收。并且他们从切身的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伟大愿望和理想。


第5版()
专栏:

家家像工厂
户户叮当响,
家家像工厂,
人人都是发明家,
个个都是诸葛亮。
济南牛明通


第5版()
专栏:

积肥要多快好省
田连阡
任何工作都要讲究工作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迅速收到好的效果;不好的方法却使人耗费力气,事倍功半。
我们在这里谈谈积肥造肥问题,这是农村里面花费劳动力很大的一项工作;这个工作的方法今天看来大可讲究。
现在,各地除了制土化肥以外,农家积肥造肥方法基本上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方法。这种适合分散的小农经济特点的方法还被普遍使用着,这就是以农民居住的处所为积肥造肥的活动中心。拾来的粪,堆在村子里;积的杂肥、草木灰,堆在村子里;猪圈羊圈也都设置在村子里,这已经是人人习惯的事了。人们以为这样挺便当:比如便于计算积肥造肥数量;肥料集中也比分散容易管理;村前村后也有堆放场所等等。但是,到用肥的时候却十分不便,需要组织大量人力往田里赶运。这个矛盾在今春备耕工作中就已经突出表现出来;那时大修水利调动了不少劳动力,再加上积肥运肥,简直就使人忙得难于透口气。其所以如此,大半由于以居处场所为中心的积肥方法所造成。
另一种积肥造肥方法是革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使积肥造肥工作完全适应大规模集体农业经济的生产需要,不在村子里头而是直接在田间地头积肥造肥。这是农村处在生产高潮中积肥造肥方法的新发展。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广大农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怎样搞好生产上面,集中在怎样合理安排劳动力、克服劳力不足上面。所以,合理地科学地使用肥料,以及与用肥方法相适应的积肥造肥方法问题就被提到日程上来。跟着我们就看到了一些新创造。例如本报6日发表的徐水县消息就说明这点。河北徐水县打破养猪陈规陋矩,把猪圈从村子里搬到离村较远、土质瘠薄的土地上,实行在田间养猪积肥。预计全县因土壤得到改良而增产的粮食一年有五千万斤,而在秋种前从运肥当中节省出来的劳力即达二十四万个,生产和劳力不足的矛盾从此得到相当程度的缓和,这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
情况变了,方法也要随着变。小农经济变成了集体经济,积肥造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曾经适合小农经济的造肥积肥方法,在今天就不适用了,就是少慢差费的方法了;我们需要像徐水及其他许多地方创造的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新的多快好省的积肥造肥的方法。今年夏秋积肥任务远比过去任何一年为大,许多地区都计划每亩上粪几万斤或者更多。我们要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积造大量的肥,并要作到及时运到田间,就再不能沿用旧方法,而必须尽可能地采用因土制宜、田间地头直接积肥造肥的新方法。
田头制肥,就地使用,并不算如何新奇的事,好些地区都已有了。例如湖南农民大多会在田里制氹肥,福建浦城县石陂镇在田头打窖沤绿肥、制塘肥的办法都是。关键问题在于各地领导如何从群众中发现这类先进的积肥造肥方法,把它迅速总结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今年的积肥任务。


第5版()
专栏:

名词解释
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是一种可用作追肥,也可用作基肥的化学磷肥。过磷酸钙一般含水溶性磷18%左右。在用作基肥的时候,过磷酸钙可和泥炭、堆肥等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泥炭
泥炭又叫草炭,也有叫草煤、泥煤、草筏子的。泥炭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湖泊沼泽地带的植物遗体,在潮湿、通气困难情况下不能充分分解形成的。泥炭分高位泥炭、低位泥炭、过渡性泥炭。我国发现的泥炭大部是低位的。
低位泥炭(干物)一般含氮素1.81%左右,磷酸0.30%,氧化钾0.27%左右。泥炭是制造颗粒肥料的原料。


第5版()
专栏:

江西省委决定
秋收秋种工具尽先装滚珠轴承
山东有105个县市建立滚珠轴承厂
本报讯 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大力抓滚珠轴承的制造和推广工作。在7月2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决定成立省农具改革领导小组,由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任组长,省委书记刘俊秀、白栋材任副组长。并决定由省到乡都成立农具改革领导小组,作到层层负责,有督促,有检查,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滚珠轴承的制造和推广工作。
为了加速这一工作的进行,省委强调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工业部门、机械制造部门、手工业社和农业社的力量,通力合作,制造和推广滚珠轴承,争取在秋收前全省制造滚珠轴承一千六百万套,凡能装滚珠轴承的农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全部装上滚珠轴承。省委强调当前首先抓秋收秋种工具的滚珠轴承化。
(健杨)
本报讯 截至7月31日,山东全省一百一十三个县、市除临沂专区所属沂源、莒南、费县、苍山、沂水、日照、莒县和莱阳专区所属长岛共八个县尚无滚珠轴承生产单位外,其余一百零五个县市都建立了滚珠轴承厂、车间或小组,少者一处,多者一百五十九处,共四百二十五处。这些单位试制成功后,绝大部分都已正式投入生产。
(葛庆祯)


第5版()
专栏:

到落后乡社安营扎寨
云南许多党委书记深入田间检查生产
新华社昆明6日电 云南省各族人民抢时间加强田间管理。玉溪地区各级党委的书记已把指挥部搬到田间、山头,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玉溪地委书记尚汇三和十一个县的县委第一书记、书记,五百多个区、乡的党委书记、委员已先后分别搬到落后乡、社的落后苗旁“扎营”。现在,全区的三类苗平均每亩已施下一万斤以上的肥料。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领导人,也把办公室搬到三类苗较多的凤仪县。大理县连夜召开各乡、社的干部会议,苦战三天,薅完三道秧,保证施追肥二万斤,他们在当天就成立了中耕夏锄指挥部。思茅县要求在二、三类苗的土地上,每亩施肥一万斤。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干部和群众,保证及时锄掉杂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最近有四万余人连夜送粪。


第5版()
专栏:

新的追求
——东江、韩江旅行散记
本报记者 杜导正
东江和韩江是广东省东部的两条大水。东江流域是惠阳专区,韩江流域是汕头专区。7月4日以前,我随省委检查团到那里跑了一趟。时间近一月,行程三千里,乘车观花,跑得飞快,看得不深。但人民群众那种从根本上革新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和那种英勇豪迈的创造性的劳动,却到处都可以触得到看得到。下面按先后旅行日期写的这点东西,就是记者沿途所见所闻的一些极肤浅的片断印象。
饭后果
6月7日,一个宁静的傍晚,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和省检查团的同志,赤着脚坐在博罗县鸡麻地乡的小山上,和十几个乡、社干部谈完生产,又谈生活。陶铸同志问:你们看,共产主义生活是个什么样子?社主任李辉迟疑片刻以后回答说:“第一,社员都住营房那样的房子;第……”几个从省里来的同志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陶铸同志说:“别笑,让他说下去,第二呢?”李辉说:“第二,社员都吃个饭后果。”这可把在座的人全逗笑了。陶铸同志也笑着说:“好!你有理想啊!很快就可以实现啊!”以后李辉还说了户户点电灯;人人上中学;每亩产粮一千五等几条别的。李辉心目中的营房,就是那些一排排整齐美观的兵营。饭后果,是解放前大地主们的一种生活享受,吃罢饭以后,尝几个水果,让胃受用一下。兵营、饭后果,李辉和他的农民弟兄大概是亲眼见过的,因此当作最理想的生活了。
当然,共产主义社会里,农民住的绝不是营房,而是比营房漂亮、舒适多少倍的房子;饭后绝不会只吃到水果,而是数不清的好东西。李辉理想中的营房和饭后果,正像陶铸同志说的,这是很快就可以实现的生活要求。潮汕平原和兴宁县一带的农业社,已经准备在秋后大规模地新建和改进农民的房屋了。
拖拉机
6月9日,检查团到了海丰县靠近南海的捷胜乡。天色晚了,爬上石岗,斜对面五道庙后钻出一只土塑的白额花条虎来。这大概是南方一种特有的风俗。好奇心催促着我和另一个同志到跟前去看个仔细。庙旁站着三个腰缠花格子巾的青年。我们没开口,青年倒先开口了。问我们是不是来乡放电影的?我们说是省检查团的。这使他们乐极了,连连几次要求给他们开拖拉机来。我们下岗走远了,青年还站在庙旁恳切地高声喊着“拖拉机!”
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呼声。检查团到过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请求:“给我们拖拉机!”“给我们电动机!”“给我们汽车!”我们到过的十几个农业社,公共积累的现金有高到二十万元的,少的也有几万元。社干部说:农民想拿这些钱买机器。
万斤亩
这要回忆一段往事。
去年12月,中共广东省党代表大会期间,召开过一次农业社主任座谈会。这会我是在场的。会上,陶铸同志问,“明年我们能不能创造出一块一年亩产三千斤粮食的田?”又补充一句说:“一亩也好啊!”社主任们相视而笑,沉默很久,不敢答应。最后虽然答应了,十分勉强。
时间仅仅过了半年,这回到下边一看,好家伙,各地已办和筹办的万斤亩试验田、几千斤的高产田,各种作物的高产试验场,却像南国鲜花一样遍地都是。潮安一县,晚稻计划亩产五千斤的试验田有六百亩,三千斤的两万亩,二千斤的十万亩。汕头专区的高产试验田估计在一百一十万亩以上。办试验田,高产田的也不再是少数的几个主要乡、社干部,而是成千上万的党团员,积极分子和普通农民。汽车从汕头专区和惠阳专区北部经过,公路两旁处处看到插着木牌的高产试验田。
是牛?还是猪?
6月12日,陶铸同志和著名的潮安县陈桥社干部谈话时,社主任说:“我们不只试验高产稻子,还要试验高产猪呢!”接着说:“我们有两头猪,每头试养指标一千斤。”陶铸同志听了又惊讶又高兴地说道:“一千斤的猪,不是猪,而是牛了!待会领我们看看去!”
出村往东南走不远,就到了陈桥社养着六千口猪的庞大猪场。整洁的猪舍一排接着一排,每排隔成几十个小间,每间大猪圈七八条,小猪圈一二十条。有一间里就圈着这两头试验猪。这猪看到生人,有点害怕,躲往墙角,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盯着我们。它俩皮毛色泽润滑,都三尺多高,长腿,微瘦。看上去每只足足三百多斤了,可是挪开栅栏往外放时,奔跑起来却像小猪一样轻快!
发明的欲望
6月20日,陶铸同志和检查团的人在澄海县银南社看改良“51”犁表演。同样的“51”犁,将犁镜的倾斜面调整一下,犁过的地便深了一寸。扶犁手,就是改装这犁的党员、农民、群众誉作发明家的林别人。
林别人引着大家参观了农业社供他专门进行试验、发明的工厂,以及这个工厂发明、改良的二十二种别的农具。厂房有五六间房子那么大,稻草顶,十几个工人正在里边遵照林别人的设计制造打谷机的零件,有的在赶制改装的双轮双铧犁的木梁。厂房北边西边陈列着他们发明、改良成功的一千斤起重机,青饲料切碎机、打谷机、花生播种机、手推车等等农具,还有三十多部已经拆卸开的全铁制双轮双铧犁。当地干部介绍说,铁制双轮双铧犁一部重二百多斤,牛拉起来很吃力,林别人打算用木头尽量代替上边的零件,重量减轻到几十斤或百把斤,这项改装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村干部说,林别人这个同志搞发明创造的兴趣可大啦!前二年就发明了花生播种机,可惜没有得到社里的支持。社干部现在认识变了,花钱办了这么大的工厂,聘请林别人作工程师,专职领导发明创造。办起了工厂,林别人的钻劲更大了,更多更好的发明创造还在后边呢!林别人也笑着说:我想使我们社很快实现五化:肥料加工自动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运输车子化;农具改良化;电气化。这五化不简单,不过像现在这个样子干下去,也并不十分困难。
艺术的兴趣
7月1日,汽车从兴宁开到连平去,路过五华县城东乡,附近峻峭的高山坡上,开出了无数道整整齐齐的梯田。梯田上用白粉刷过的小石头嵌成一幅幅巨大的标语和打油诗。有一首写的是:“社会主义新事多,下放干部在山窝,锄头是笔山是纸,写出文章在山坡”。想想看,山是绿的,梯田土是红的,字是雪白的,诗又是那么地幽美和浪漫,这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一个多么引人神往的诗的境地!
这里只是随便举个例子而已。像这样美丽动人的诗和画处处都可以看到。从人民的作业、生活上也能显著地表现出来。譬如为了保护水库大坝的坝面,需要种草在上面。本来也可以像野草那样地种上就算了,但是我看见许多水库在坝面上种草时,却费了心思,玩了许多花样,有方格子斜格子形的,有人字形的,有纽丝形的,有波纹式的,大大增加了坝面的美感!潮汕平原今年迁坟以后,那些从死人墓里挖出的烂棺木板,人民却把它劈成一细条一细条木杆,在网一般多的小河流小水渠上作成瓜架子,整整齐齐的,密密的,沿着河渠上空的两侧架开去。在长达几里,几十里的架子上面,爬满了各种各样瓜的绿叶,开着黄、白两色小花;架子下吊着一条条绿、黄色的黄瓜、丝瓜。看到这精致的瓜架,你绝不会想到这曾经是令人作呕的棺材板。
如果留心观察,你还可以看到农民对穿着、住房的颜色、样式较过去讲究起来了。潮汕地区男青年多穿天蓝、黑色裤衩,上身穿圆口、短袖的线衬衣,腰缠一条颜色鲜艳的格子围巾。青少年妇女几乎百分之百穿着紧身花衣。干部和老年人关心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在兴宁、河源、连平等地干部座谈会上,已能听到将来农民住房样式和颜色的争论。有的主张白墙、黑瓦、绿色大窗户,要雅致、朴素;有的主张白墙、黑瓦、红色大窗户。
地位的变化
我第一次在农村听到干部讨论这样一些崭新的问题:什么叫做自然科学?什么叫做世界权威?他们说:自然科学,无非是摸住生产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生产出最多最好的东西。我创造了万斤亩,千斤猪,我就是科学家,就是世界权威。从这些言谈里,你还能找得出农民对科学的迷信思想和自卑感么?潮安县陈桥社试养千斤猪的青年妇女周巧香,对陶铸同志说了一句话:“现在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有办法,只缺一门文化了。”这是代表今天农村青年一代呼喊出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