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不怕不能革命 只怕不去革命
外贸部卷起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高潮
本报讯 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洪流中,国家机关能不能争得上游,对外贸易部以丰富的事实作了肯定的答复。
一个多月来,这个部已经提出各种革新措施和建议八千八百多件,并已有二千多件试验成功或采纳实行。
外贸部在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开始转入技术革命、文化革命运动时,曾有部分同志对于在机关里开展技术革命运动表示怀疑,他们说:机关不像工厂、农村,技术性的工作不多,没办法开展技术革命运动。这时,部领导上即采取大鸣大放大争大辩和贴大字报的办法,批判了“特殊论”的思想,同时又在先进单位——畜产公司召开了现场会议。这个公司在开始搞技术革命时,也曾有人认为条件差,行不通,但是,在批判“条件论”的思想以后,已经在产品收购、加工、组织出口等等方面提出了近二百项革新措施,其中极大部分已经试验成功。这一来,大家的思想通了,认为“只要树立革新思想,事事可以革新,人人可以创造”。
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大家苦想深钻,苦干巧干,在全部范围内很快掀起了一个人人献计献策,个个发明创造的高潮。首先在业务部门掀起了改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提高对外贸易科学技术水平、保证多快好省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对外贸易计划的群众性的热潮。
中国土产出口公司试验成功漂白核桃皮的方法,可以提高售价一倍。
中国进出口公司,将进口农药改为进口农药原料在国内加工生产,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急需,而且降低了成本三分之二,节约大量外汇。
在技术方面,掀起了革新生产工具、动力和操作方法的热潮,司机班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当中,革新工具三十三件。过去,打字组一直是从反面看字,从来没有人认为不合理。这次,技工丘金生就大胆怀疑了,他想:像过去那样打字,手既累,眼也吃力,很不合理,他就动脑筋改装了一部打字机,改装以后,不仅可以从正面看字,而且还能用电力打字。这样,工作效率提高三倍。再比如铅印所化铅字用的热力丝经常断。这次,铅印所的同志设法改装了炉盘,热力丝使用率大大提高,估计一盘热力丝能使用一年以上,大大超过了美国热力丝的使用期限。除过这些带有技术性的以外,在一般机关工作当中,如档案、文印、秘书、翻译、交际联络等等方面,也都在搞发明创造,或是改进工作方法,改革规章制度。该部第二局的干部苦战十天,编出了东欧各国的经济贸易概况,这对系统了解贸易情况,研究政策有参考价值。交际处还开展了“多面手”运动。目前,该处除个别年老的同志外,已全部学会了口译、笔译、交际联络、打字四种本事。该处在翻译工作当中,还创造了许多奇迹。如六十岁的翻译武止滨同志在六天当中,把三百多种中药译成外文,解决了向国外客人介绍中药时的困难。在财会工作方面,他们废除了成百种不必要的账目和表格,采取一笔账代替四、五十笔记账和对账的方法,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
此外,在一些事务性较强的单位,如炊事房、公务班,也在搞革新,炊事房创造了一个“擦馅机”,以机器代替人工擦馅,工作效率提高四倍以上。技工丘金生创造了一个“擦玻璃器”,打扫清洁卫生时,可以不用登高擦玻璃了,站在地上,就可以擦到最高处的玻璃。目前,在外贸部已经形成这样一个状况:那里有人在做工作,那里的工作就在被革新。(附图片)
  外贸部技术革命展览会的一角(速写) 赵志方


第7版()
专栏:

  前人不干后人干
这几天,人们一走进外贸部交际处翻译办公室,只见法文翻译李明谟、杨旦华同志的办公桌上、地上,书籍等东西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原来他们在编译中国历史上没有的“中、法文商品对照词汇”。说起这个词汇,外贸部同志还告诉我过去因为没有这种词汇,曾闹过一次译错货单的笑话。当时虽然也有人想编译一本“中、法文商品对照词汇”,却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
现在,他们决心编译一本中、法文商品对照词汇。年青的法文翻译李明谟、杨旦华担任了这个任务,两个人翻译经验都不怎么熟,又没有现成的资料。但是,他们想:“有志者事竟成”,没有资料,他们就到处找寻,除了找到国内能够找到的中、法文词典,中、英文词典……外,那怕是从国外进口的商标、包装纸、订货单、明信片、信封,他们都视如“珍宝”。
就这样,他们克服了缺资料的困难,苦战了九个昼夜,终于编出了一本包括三千多个词汇的“中、法文商品对照词汇”。(附图片)
  英若识插图


第7版()
专栏:

  想到一定能做到
人们说:最近外贸部畜产公司在技术革命当中,有许多异想天开的事。说它异想天开,一点也不假。
俗语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说,天鹅肉休想吃到,可是这个公司饲养野牲处的同志就立志要让大家吃到天鹅肉,他们准备把天鹅培养成家禽。现在,他们已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捉到了三只天鹅,还搜集到二十多只天鹅蛋,不久,即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孵出小天鹅来。
狐狸原本属于“食肉类”的动物,可是,他们想:狗可以由食肉性变成杂食性,为什么狐狸就不能改变呢?”于是他们在北京试验场对狐狸小仔进行了试验,结果生长发育情况良好。
他们异想天开的事还很多,比如用家猫给紫貂喂奶,把臭皮变成香皮等等。


第7版()
专栏:

  不靠专家靠自己
最近,中央国家机关里,传说着马象梧修好自动电梯的动人事迹。
对外贸易部进口大楼里,有两架1954年进口的最新式自动电梯,可是,安上不久,就出了毛病,常常在电梯升降的时候,忽然自动停下来。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后来,虽然请专家作了检查,并进行了修理,可是电梯门还是不听使唤。这样,不得不在电梯里装上个电话,以备“不上不下”的时候呼救之用。
技术革命开始了,这个才上过三、四年小学,跟电机队学了几个月电梯技术的青年电工马象梧心里想:领导上不是说不要迷信专家,迷信技术,只要有志气,有干劲,就一定能修好。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电梯旁边,仔细观察电梯升降、开关时的情况,终于发现电梯的毛病是出在操纵开关动作的马达和控制马达的抱闸上面。经过两天两夜苦战,马象梧把它修理好了。现在,两架电梯升降顺利,开关自如了。(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7版()
专栏:

  促进派得势 悲观论破产
内蒙古跃进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新华社呼和浩特25日电 新华社记者赵永西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大破“内蒙古落后论”和“民族地区特殊论”的右倾保守思想,工农牧业生产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内蒙古在大跃进以前和大跃进过程中,曾经出现不少右倾保守论调。如在大办工业和技术革新方面有“内蒙古落后论”,农业方面有“十年九旱论”、“广种薄收优越性论”,牧业方面有“自然灾害不可战胜论”、“牧场饱和论”,甚至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论”等等。这些论调的特点是只见物不见人,不从发展上看问题,其实质都是悲观论。这些论调严重地阻碍着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违背。因此,一场两条路线、两种方法的斗争,便在工农牧业各个生产建设战线上展开了。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在领导这一斗争中,基本上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一方面不断地批判右倾保守思想和各种各样错误论调,一方面用大辩论的方法坚决发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而当群众发动起来创造出奇迹之后,又运用生动的事实继续深入地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使得大跃进运动一浪高一浪地不断发展。
大跃进的浪潮,首先是从农田水利和牧业合作化开始的。内蒙古地区冬季严寒,过去从来没有过冬季施工。去年冬季,各级党组织把冬季能否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交给群众辩论。广大农民解放了思想以后,便和严寒展开顽强的搏斗。在各族农民的冲天干劲下,全区扩大灌溉面积的计划五次被突破,从去年10月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扩大灌溉面积一千二百八十万亩,连同原有的一千二百万亩,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拥有水地三亩多。“十年九旱”的面貌,将从此改观。在党的总路线鼓舞下,农业生产上耕作粗放和广种薄收的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变。全区八百多万亩春小麦已经获得空前大丰收,平均每亩二百多斤,比去年平均亩产一百零八斤增加约一倍,并出现了很多高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这期间,内蒙古党委抓住水利建设成就、春小麦丰收和大秋作物生长良好等事实,在各种会议上有力地驳斥了“十年九旱论”、“广种薄收优越性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畜牧业方面,经过去冬今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两条道路的大辩论,广大牧民坚决要求走合作化道路,到7月5日止,全区入社牧户已由占总牧户27.6%跃进到85%。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在6月下旬召开的第七次牧区工作会议上,对“自然灾害不可战胜论”、“牧场饱和论”(即牧场的载畜量已经达到饱和点),以及认为内蒙古牧区劳动力缺乏不可能大量发展畜牧业等“特殊论”,又作了深刻批判,并提出加强各项增产措施,要求今后四年畜牧业的每年递增速度达到20%——25%。
在技术革新和大办工业方面,内蒙古党委一开始就狠狠地批判了“内蒙古落后论”和迷信思想,打掉自卑感,振奋起人们的精神,因而出现了许多奇迹。例如呼和浩特第一毛纺织厂的绒线、长毛绒一等品率和单位用毛量指标等三项,都在最近跃居全国第一,染色牢度和减少工序等也做出新的成绩。海拉尔、牙克石两乳品厂的乳粉、奶油质量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全民办工业的浪潮,正在日益高涨。到8月15日,全区群众办的厂矿已达到十一万二千多个,已生产出第一批钢、铁、铜等四千多吨,水泥五千七百多吨。


第7版()
专栏:编后

  “论”
内蒙古的新闻告诉我们:在大跃进前后,内蒙古出现了很多“论”。这些“论”非常“普及”,在工业上叫“内蒙古落后论”,在农业上叫“十年九旱论”和“广种薄收优越性论”,在牧业上又叫“自然灾害不可战胜论”和“牧场饱和论”。
各个方面都有一“论”或两“论”。“论”,可谓多矣!而且,从表面看来,有些“论”并不完全是无风起浪,似乎都还有一定的“根据”。看来,这些“论”真像一道铜墙铁壁,怎样才能冲破这道障碍向前跃进呢?
在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人民勇敢地将这种“论”所筑成的障碍冲垮了。不论是工业、农业、牧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事实胜于雄辩,新闻中列举的许多事实,照片上所介绍的几个镜头,将使那些“论”者永远张口难言。
内蒙古人民是用什么方法粉碎了那么多的“论”呢?同样得力于“论”的威力,这个“论”就是“人定胜天论”。就数量说,这只是一“论”,但即此一“论”,即可战胜其它许多“论”而有余。


第7版()
专栏:

  谁敢说内蒙古落后
  我国最大的高炉——包钢一号高炉正在这里兴建
  春小麦空前丰收,这是河套地区永胜社社员在选优良小麦品种
  国营牧场的优良品种——美利奴羔群
     袁汝逊 赵永西 彭华士摄


第7版()
专栏:

  机关工作也要革命
  黎言
革命高潮,席卷全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便是这一高潮的两股主流;这就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国家机关要不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能不能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这个问题面前,多数人是拥护者,可是还有少数人是怀疑者。诸如“机关和工厂、农村不同,有它的特殊性呀!”“机关中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油水不大呀!”之类,就是怀疑论者怀疑的根据。现在好了,请怀疑论者看看关于对外贸易部的报道中丝毫不容怀疑的事实,这些事实,如此准确、鲜明、生动地证明:国家机关能够进行而且必须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进行这一革命不是“油水不大”,而是“大有油水”。
国家机关的确有它的特殊性,的确和工厂、农村大不相同,这是一方面。可是,也还要看到另一方面,国家机关是具体领导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的部门,不但他们本身就有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任务,而且他们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进行的好坏,对全国的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不可想像的影响。举国上下都在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难道直接、间接负有领导和指导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国家机关倒可以原地不动吗?
当然,在有些国家机关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不能包括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范围之内,那么能不能说,这些工作可以不革命呢?答复是不能。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是我国当前革命的中心任务和关键任务,抓住了它,就可以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其他的工作可以照老样子走路,可以不革命。恰恰相反,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迅速发展,整个国家的飞跃前进,要求一切工作都要相应的迅速发展和飞跃前进。也就是要求一切工作都要革命,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去钻某种工作属不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范围这样的牛角尖,而要采取彻底革命的态度,干什么工作革什么命。从机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方法,直到一切事务性的工作,都要以革命的速度全盘加以改进,才能适应整个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参加了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行列。
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是推动国家机关工作的一条纲,紧紧抓住这条纲,就可以把整个国家机关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机关工作需要革命的问题上一切“特殊论”和“例外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7版()
专栏:

  为何不许中国人看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电影?
  原因是:香港英国当局敌视新中国
据新华社广州23日电 香港消息:香港英国当局的电影审查机构几年来在电影审查中,一贯进行敌视中国的政治阴谋活动。
自从1953年以来,香港英国当局已经禁止了七十二部中国影片在香港放映,其中包括三十八部故事片、长纪录片和三十四部短片;另外,在准许放映的影片中,还有二十七部被作了无理的删剪。
虽然香港居民迫切希望知道新中国建设成就和幸福生活的情况,但许多反映新中国情况的影片,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锦绣河山”、“荆江分洪”、“鞍钢在建设中”、“六亿人民的意志”等都被禁止放映。每年一度纪录中国人民欢度自己伟大节日的影片,如“1953年国庆节”、“1953年五一节”等,一直被禁止在香港上映。
香港英国当局的电影审查机构对有中国国旗和人民领袖出现的影片,表现了露骨的敌视,不是禁止放映,就是要把这些镜头剪去。“女篮五号”被禁演,就是因为影片上有几个悬挂毛主席像和唱国歌的镜头。“长江大桥”纪录片,仅仅因为配音上有一句话说明在大桥上飞驰的火车头悬挂着毛主席像,就被整段剪去。
此外,在影片中出现的赞扬社会主义、赞扬人民政府的话,不是被禁止放映,就是被强迫删剪。“幸福”一片,因为主角说了一句“现在解放了,谁都可以自由地生活”的话,就被剪去一整段。
但是,蒋介石集团在台湾拍摄的和美蒋特务在香港拍摄的公开为蒋介石集团吹嘘的影片,却受到香港英国当局的纵容,而得以经常在香港放映。在台湾拍摄的“宝岛台湾”一片,就多次出现蒋介石集团的旗帜和蒋介石的镜头。不久以前,香港放映一部所谓“亚洲运动大会”的影片,这部影片至少有五分之三的篇幅是专门替蒋介石集团吹嘘的。
上面的事实表明,香港英国当局的电影审查机构在电影审查中,几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敌视新中国和制造“两个中国”的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阴谋活动,已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中国人民正密切注视着这种政治阴谋活动的发展情况。


第7版()
专栏:党员来信

  党就是这样支持新生事物的编辑同志:
有一件事情,不断地激动着我的心,早就想告诉你们。前些天看了毛主席在天津视察时说机关也要办点附属工厂的话,更加使我觉得非赶快写信给你们不可,希望你们在报上发表出来,让大家都知道。
事情是这样的:整风运动使我深深体会到知识分子必须到劳动中去改造自己,可是在领导机关中工作,一时又轮不到下放劳动锻炼的同志怎么办呢?7月初的一天,在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念头,办个机关工厂,既能为国家生产财富,又能让知识分子到劳动中锻炼,岂不是一举两得?我把这个想法同院里几个党员同志谈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却不加可否,我也拿不定主意。就去找党委马书记。他一听就热情地说:“你们要办工厂,这个想法倒挺新鲜,等一会,我有空就去找你吧!”
当天晚饭以后,马书记就来到我们的办公室和我研究办工厂的事情。第二天的下午,党委会又召开扩大会议,我也列席,专门研究了机关办工厂的问题。党委会最后一致同意办工厂的倡议,并且要我当厂长。当时,我很犹豫,感到自己是个普通党员,如何担得起筹办一个工厂的责任。我院李院长(党委委员)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马上对我说:“困难当然很多,但主要是原材料的困难不好解决,这样吧,你还是当厂长,我当厂里的供应科长。”院长的几句话,给我增加了无限的力量,党这样支持我,我还能有什么顾虑呢?我答应了。
我们创办机关工厂的决定公布了,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很快沸腾起来,报名的报名,捐钱的捐钱,翻译室的同志们一下子就捐稿费五千元。许多同志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工厂的筹建工作,有的忙到深夜,甚至忙个通宵。这时我才进一步体会到党委所以支持我这个创议,是多么英明,多么正确。
工厂办起来了,7月17日早晨,我们工厂铸造车间的化铁炉第一次流出了炽热的铁水。人们的情绪也像铁水一样沸腾起来。但是想不到由于温度不够,铁水未浇成铸件就冷却了。大家的热情也顿时冷却下来。正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党委书记和院长赶来了。李院长说:“算不了什么,这是新事情,咱们没搞过,没经验,开始时难免要失败,只要我们肯干,一定干得成功。”并和我们一起研究失败的原因,第二天我们就炼出了合格的产品。
党,这是多么伟大而又多么亲切的字眼,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它指点你,教导你,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它帮助你,支持你,当你思想情绪不正常的时候,它又及时开导你,鼓励你。作为这样一个党的成员,真是感到无限的自豪。献出一切为党的事业奋斗,这就是我衷心的愿望。(附图片)
  侯一民插图
  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院共产党员 曲衍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