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美不胜收
  刘芝明
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是群英会,是跃进会,也是曲艺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盛会。
这次会演现代曲目共一百三十二个,占全部会演节目的79%;传统曲目三十五个,占21%。现代曲目大多是去冬以来,工农业生产大跃进高潮中产生出来的,作品都能迅速地反映大跃进中的人民的新的精神面貌,它们密切地配合现实斗争,起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这些作品中所反映的革命干劲及英雄事迹,将会使我们的后人感到惊讶。好的节目很多,现代曲目有:五千一(西河大鼓)、龙王辞职(西河大鼓)、迷路记(渔鼓)、翻身记(陕北说书)、社会主义好(相声)、不靠天(鼓词)等五十三个。
传统曲目有:李逵闹江州(粤曲大喉)、飞云浦(山东快书)、船会(扬琴)、思凡(伬唱)、义责(弹词)、武松打虎(扬州评话)、高机卖绡(莲花)、九尾狗(赞哈)、闹江州(京韵大鼓)、卖丫环(三弦书)。在音乐改革上有很好的成绩的有:歌唱英雄黄继光、罗盛教、扫盲运动到了乡、五千一、布谷鸟儿咕咕叫、翻江倒海等。评弹、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曲种在音乐上也都有革新创造。在表演方面比较突出的有:高元钧的山东快书“侦察兵”、王少堂的评话“武松打虎”……。
从“五千一”、“迷路记”、“翻身记”、“龙王辞职”、“社会主义好”、“虞小玉”等作品来看,创作质量是不低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些作品的特色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不少作品,把历史上进步的浪漫主义传统继承下来,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我们从“龙王辞职”、“翻江倒海”等优秀作品中就能看到这一点。这些作品的特色,是在革命的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力地把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创造加以理想化,提到革命的浪漫主义,因而,显出现实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坚实,更加美丽。同时,这些作品将革命的浪漫主义结合在流行于民间的传统故事里,从这里,可以看到革命的浪漫主义批判了传统的浪漫主义中的有害部分,这就是几千年来的龙王曾经统治人民的头脑,奉为命运的主宰,现在,这种精神势力已被亿万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打垮了。这些作品,很起薄古厚今的教育作用,很起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
我很赞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把人们从传统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把过去的传统中的浪漫主义的有害部分加以批判。龙王、玉皇大帝等神物,过去曾经被孙悟空打得惨败,曾经使人民扬眉吐气过,但它们不能最后在人民头脑中消亡,这是因为历史上还未出现过今天的现实,只有在今天,劳动人民才真的能够呼风唤雨,排山倒海,大闹天宫。
这次会演取得这样大的成绩,首先是由于在各级党、政、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帮助下,曲艺艺人政治挂了帅,明确了曲艺要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工农兵服务。其次是艺人们思想上有了改造,对于新社会发生了情感,能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并且热爱他们,深入生活,上山下乡进行劳动锻炼。再其次是发挥了曲艺艺术独特的轻骑队、尖兵的作用,唱中心说中心,紧密配合政治、结合生产,无孔不入地为政治服务。
最后是在艺术上一方面尊重、继承了传统,一方面又发展了传统,创造了许多新的东西。很多演员、乐师、作者在艺术上是革新派,大家能够在新曲目中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艺术,并且革新创造,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曲艺。我们要好好地发扬这些成绩,克服缺点,在今后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第8版()
专栏:

  谈谈曲艺的表演问题
  马彦祥
从会演中所看到的一些节目来说,大多数的曲种,无论在内容方面、音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革。有些曲种的曲调原来比较缠绵幽怨,一向被人们认为只宜于表现红楼、西厢这一类抒情故事的,经过艺人们精心研究,大胆改革后,居然也能够胜任愉快地来表现现代生活中的新人新事了。
但和曲艺音乐的改革有密切联系的,还有曲艺的表演方法问题。
曲艺以说唱为主,表演动作为辅。有些曲种只有说唱而无表演动作,仍不失其为曲艺形式。但歌咏之不足,进而要求于说唱之外增加些表演动作来加强演出效果,也是曲艺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一般地说,曲艺总是不仅有说唱而且有表演的,有些只有说而无表演的也是逐渐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例如这次参加会演的四川清音、竹琴、扬琴、荷叶、苏州弹词、江西清音大鼓等,原来都是坐唱的,现在都改为站唱,或既有坐唱又有站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种改革使节目的演出更生动活泼,也是应该欢迎的。
现在的问题是曲艺内容已经起了根本变化,以后,如何来表演这些新人新事。这次会演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来进行表演,演员只是把生活的真实适当的加以艺术的夸张,依照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活动来创造人物的形象;在舞台上虽也运用了表演的技巧,但给观众的印象却不是在“表演”,演员做到了内容和表演的统一;例如上海评话的“王崇伦”、河北西河大鼓的“五千一”,都是达到了这个水平的。另一种是运用了过去说唱传统节目时从戏曲表演中吸取来的一些身段动作,但很少变化或几乎原封不动地搬来进行表演,演员说唱的是新的生活和人物,但他用来表现这些新生活新人物的技巧却是旧的一套;演员努力地在“表演”,但他的表演和内容是不结合的,因此,即使唱得悦耳动听,却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两种方法,从会演中所演出的一些节目来看,似乎后者是占优势的;据说这样做才算是继承了曲艺艺术的表演传统。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提出来供大家研究的问题。
演唱传统节目,借助于已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戏曲的一些表演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戏曲的表演动作是从一定的社会生活里产生的,通过无数优秀艺人的丰富加工和创造,它在表现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的要求上,已经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一致。今天我们的社会变了,旧形式显然不能完全表现新内容,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目前正也在戏曲的某些剧种中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探求解决的途径。曲艺在这方面应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恐怕是在如何理解继承艺术传统,和如何熟悉新的生活、新的人物。
我衷心地希望,所有曲艺艺术家们像他们对于曲艺音乐已经做过的那样,在曲艺表演方面也能打破陈规,大胆革新,使曲艺艺术在表现现代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趋于完美。


第8版()
专栏:

  歌颂社会主义的歌颂者们
  郑振铎
这次全国曲艺会演,洋溢着一片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歌声。那歌声是那样的美,几乎每一篇都把我们紧紧地抓住了。那歌声是雄壮的,是充满了自信的,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的社会主义的大赞歌、大合唱。是的嘛,在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里,在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农业大丰收,工业技术大革命里,产生了这样“英雄史诗”似的大赞歌,那是很自然的。
在那些赞歌里,最令我兴奋、感动的是上海代表团的几个人唱的评弹:“东风绝对压倒西风”。
评弹历来唱的是什么呢?历来是吴音柔媚,是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是江南地主们一边喝茶,一边听着消闲遣闷、消磨时光的玩意儿。但解放以后,评弹所歌唱的题材,已大为不同了,已逐渐地选用了新人、新事。我前年曾在苏州一个剧场里听过一次,讲的是纱厂里的女工们,怎样地把一个爱虚荣的女工,改变了她的恶习,使之成为一个劳动模范的故事。那故事很曲折,有矛盾,有很细腻的矛盾心理的描写,乃是一篇入情入理的好文章。我向四座一看,听众也整个地变了样子,全都是工人、干部了,不再见到有什么“有闲阶级”了。评弹是新生了。它找到了作为宣传教育的短小精悍的武器的正当的道路了。
但没有想到,在说唱新人、新事的故事的题材之外,评弹艺人们还勇敢地创造出诗歌朗诵式的合唱来。这个创造给曲艺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也给诗歌朗诵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
“东风绝对压倒西风”是一首雄壮的诗篇,但假如一个人在台上朗诵,效果未必有这次合唱那末大。这一次是用两个人操弦,一个人主唱,后列六、七人合唱的。每逢唱到一节的最后一句“东风绝对压倒西风”的时候,全体便合唱起来。在那雄壮的歌声里,我们就可以感到人民群众的无比豪迈的心情,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帝国主义必然衰亡的信心,那感染力是巨大的。
谁想得到在评弹这门曲艺里会产生了这样雄壮的创造性的合唱出来呢?变了,大变了!一切都在变,都在大变。是社会主义社会嘛,并且正向共产主义社会走着的嘛。评弹的大变,是正常的,是一切都在大变中的一个例子。在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运动里,这个大变乃是无数勇敢的创造的一个例子。


第8版()
专栏:

  天津时调三跃进
  沈彭年
在首届全国曲艺会演大会上听到了天津时调“翻江倒海”,大吃一惊,感想很多。
小时候家住在天津西车站,隔墙就是搬运工人的集合点,那时叫“脚行下处”。每到热天,工人傍晚收工之后,三弦一响时调的悲凉歌声就飞过墙来。渐渐知道时调唱的是“光棍哭妻”、“后娘打孩子”、“秦楼悲秋”,大多是叫人听了难过的事。听了难过,水旱码头卖苦力气的人又这么爱唱爱听,这个道理,当时是想不通的。
解放后,学习了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政策之后,常为天津时调发愁。时调的艺术特点叫作:悲、媚、脆。头一个字就是个“悲”,“媚”是委宛的意思,
“脆”不过是天津话吐字发音的特点。这样一个大悲调怎么能用来歌唱充满欢乐的新生活?
解放不久,天津时调艺人受到新曲艺运动的影响,就唱了新词。形式不动,填进新词,内容和腔调会有不谐和之处,可是这种大胆的尝试,仍然是一个跃进,是改革的开端。1954年以来天津时调艺人和曲艺作者在党的领导和群众鼓舞之下,再来了一个跃进。新的生活内容冲破了原有的形式,时调的唱腔、伴奏、表演都有了很大的改革。“摔西瓜”、“提意见”、“想心事”等优秀曲目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新的保留节目。这些节目一扫老时调那种忧郁消沉的情调,活泼爽朗,叫人听了愉快。为时调的发展担心是不必要的了,时调做为优美的抒情歌会为工农兵喜爱,会有很大的发展是无疑的了。但时调是不是能表现更强烈的内容呢?
大跃进的天津劳动人民响应党的号召,今年夏初动手治理海河,要叫海河清浊分流,咸淡分家,这是伟大艰巨的共产主义工程,几十万劳动大军日夜苦战,是多么雄伟的劳动画图。劳动人民要求时调唱出来这一场征服自然的斗争,艺术家也责无旁贷,又一个跃进,产生了“翻江倒海”这个会演节目。听!多么嘹亮的共产主义声音:红旗满天飘,平地开大川。地上万众干劲足,汗水漂起了船。既要上天摘日月,更要下海闹龙潭!
听到这个节目,真是大吃一惊!嘲笑神仙时,幽默风趣;歌颂劳动时,豪迈雄浑。声音的表情这样富于变化,又这样准确有力,怎么能想得到它是由悲怨凄凉的老时调发展而来的呢!人民生活的根本变化决定了艺术的发展,生产建设的大跃进带动了艺术的大跃进。真心听党的话,真心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艺术家一定会在艺术上获得成就。时调三个跃进,达到了“翻江倒海”这个新水平,又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


第8版()
专栏:

  我爱相声“水兵破迷信”
  赵树理
这段相声,是用第一人称说出一个迷信书本、迷信外国的假科学家在实际生产中处处碰钉子的故事。故事的轮廓是这样:一个在美国学过造船修船的人,平常只凭书本指手划脚,在大跃进中水兵自己要修船,上级派他去帮忙,他便带着一大箱子书到船坞上去。在实际工作中,他不但不能帮一点忙,反而说人家都没有专门知识,根本不能修;不过水兵们有了实际困难来向他这位有专门知识的人请教,他反而比人家还没有知识——因为书本以外的东西他根本没有见过——结果看着人家把船修好了,他只好搬起书箱离开那里。自然故事到了相声里不是这样死板板往下说的——也可以说根本不是故事——不过主要内容大概是这样。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段相声而先看了我这一段内容介绍,恐怕要以为这是个概念化的作品。我这里先向你解释一下:我是先听了人家有真情实感的作品,然后化成了“概念”才给大家介绍出来的。这“概念化”是我“化”了的,与作者无关。
这个作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对假知识分子作了透彻的分析。他介绍这位假知识分子是读书论吨、迷信外国老师、有事找最高领导、不愿同凡人答话、漫夸科学神妙、毫无感性知识。第二是夸张的地方恰好突出事物的本质,很少有单纯逗笑的闲文。例如说这位先生平常到图书馆借书都要带秤,不够分量的不看。事实上挑大部头书不必用秤,可是这样说就更能突出这位先生的嗜好。又如一个水兵问:“大轴发热怎么办?”这位先生说:“什么是大轴啊?”自然,学过造船的人还不至于连大件数也认不得,只是啃书本的人成天埋在书里,在实际工作者口头上常叫的物件名称和他书本上的往往有出入——如把“开关”叫“电门”、把“真空管”叫“灯泡”之类,谁不接触实际,都会碰到这问题——再加上即使他认得,有了毛病他也马上回答不出怎么治,因为啃书本的任务往往是到了“认得”为止。接着水兵们提出好多问题:“油管子漏水怎么办”,“铁锚生锈怎么办”……他的每一个回答,都是“送工厂去”。自然有些事谁也可以看出不必送工厂,只是要从这位先生口里说出来,谁也觉得该那样挖苦他一下子。我当年上学的时候,把我学的一本“生理卫生”课本给我父亲看。他看了和我说:“这书可以不用念!屁大点病都是‘延医诊治,或送医院’,还‘卫’得个什么‘生’?”可见“送工厂去”这一指导思想是有传统的——就是“知识”学到“认识”为止,再进一步就都得技术部门。
此外,即使有点闲文,也离题不远,而且触手成趣。例如这位先生当出发到船坞之前,回家把孩子们都哄出去说:“走走走!爸爸要看书!”一会,孩子抱着个东西送进来说:“爸爸!给你!”他一看,是个秤铊。他说:“玩这个干吗?砸脚!”“爸爸!你不是要称一称吗?”“好孩子!这都称过了!”说读书用秤称已经够夸张了,够说明他的特性了,再用孩子送秤铊来奚落他,仍是秤书余文,没有也不算缺陷,有了就更觉有趣。
我很爱这段相声。我认为这是一篇思想鲜明、文章精练的好作品;是一篇既能普及又很高级的好作品。有了这样的作品,就足以回答“普及一定要降低政治和艺术水平”的错误看法。


第8版()
专栏:

  更多更好地说唱革命史
  陶钝
会演中有两个节目是写土地革命时期的故事的,一个是湘西渔鼓“小红军”,一个是福建锦歌“破监记”。前者是写年轻的小红军英勇杀敌,后者是写共产党员用计打破监狱救出被捕的同志。这两个节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中国革命从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经历了一百多年,在文学作品中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比较多一些。土地革命时期,和再往前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满清皇朝的革命运动,文艺作品写的却很少。可是,中国革命的每一个时期都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场面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与日月争辉的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应当在文艺作品里反映出来的。
如果说曲艺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曲艺就应当把中国革命史作为创作的重要题材。评书“列国志”、“西汉”、“东汉”、“三国演义”、“隋唐”、“水浒传”、“杨家将”、“精忠说岳”、“大明英烈传”以及清朝的公案,几乎把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大变革都写了说了。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几乎找不到以民主革命运动为内容的说唱作品。例如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复杂,人物的众多,比起三国时期,隋唐时期和水浒人物真是有过之无不及。而且这一次的农民革命运动,已经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什么不写呢?再如义和团运动,也是说书的最好的题材,也还没有人动手。至于土地革命直到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阶段,事迹已经近乎神奇,编成书来说,对于没有参加过这个阶段革命的后一辈,更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应该说,曲艺的题材是很广泛的,说传统旧书,说反映现代生活的新书,也要说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史。百年来革命斗争在曲艺的空白一定要补起来。我们的作家和艺人们已经塑造了赵云、黄忠、罗成、穆桂英这样的形象,至今还流传在群众中间。我们百年来革命斗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远远超过古人。特别是今天正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袖们,不是比三国人物和杨家将高出千百倍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事实。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经历的千辛万苦,和英雄们前仆后继的故事,我们要说要唱,要尽力地歌颂。“小红军”和“破监记”的写作和演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8版()
专栏:

  曲艺·尖兵·多面手
  李伟
我赞成“曲艺是文艺的尖兵”这个说法。曲艺艺术的特点是:反映现实迅速,表现形式多样,演出条件简便,群众基础深厚。它本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一旦这种艺术形式和社会主义的内容相结合,曲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曲艺就会在革命文艺队伍中发挥尖兵的作用。听说上海的曲艺演员们提出“五边”:边演出,边劳动,边创作,边辅导,边宣传;体现了文艺工作上“多面手”的精神。结果,他们获得了工人群众赠送的“党的宣传员”称号。
曲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艺工作中,早就起了尖兵的作用。在工农红军时期,剧社、宣传队和广大战士群众,就曾经使用曲艺这个艺术武器,来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从革命曲艺遗产中,也可以看出红军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是多么重视曲艺形式。比如:“革命时调”就是用七言诗六句一段的十二段“时调”写成的。描述了分田地、打土豪、破迷信、搞生产、参军等内容。还有用“苏州调”写成的“唱起革命来”,用八十句七言快板写成的“竹片歌”,以及用“大鼓”写成的“反帝拥苏大同盟”,用“孟姜女”调写成的“长征歌”,用湖北“花鼓调”写成的“工农革命”等等。
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剧社、宣传队、文工团的上演节目中,曲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部队的发展,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使用的曲艺形式也就日益丰富多彩。采用曲艺的各种形式,最迅速地反映现实,鼓舞斗志,这是部队文艺工作者的传统做法,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目前广大的官兵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曲艺仍然是占有很大的比重。人们称做“家乡晚会”的那种业余演出,采取了演出者拿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来“献宝”的方式,其中大部分是曲艺。军人群众的创作潜力也是很大的。随便找一个例子看吧:烟台驻军某部九连,在完成了扫盲任务之后,在短短的一个月零四天当中,就创作了快板诗七百四十九篇,此外还有山东快书、相声等多篇。除曲艺作品外,他们还写了活报剧、歌曲、通讯报道。可见战士们是能文能武的多面手。
不久以前,我随同一个慰问团去北大荒慰问转业官兵。随行的总政文工团曲艺演出队只有九名演员,但每次晚会都可以演出三小时左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他们每到一个农场、一个生产队,演出的节目中马上就有当地的真人真事。他们所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绝不是偶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