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人人参加社会劳动 家家都过集体生活
  鸿顺里居民生活大革命
  成立生产服务合作社,树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格
本报讯 8月14日,天津市鸿顺里生产服务合作社诞生了。这个合作社是由鸿顺里所在居民区——向阳里居民区的居民组织起来的,现共有二百五十二名社员,其中有一百八十八个社员为附近恒大电线厂和泰山电器厂做加工,其余的社员也都参加了为生产服务的各项福利事业。
鸿顺里原是河北区天纬路街向阳里居民委员会的一个居民小组,鸿顺里的居民从6月14日参加生产,组织起集体生活以后,向阳里居民区的许多居民也像鸿顺里一样组织了起来。这样,原有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性质和组织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必须成立新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于是,向阳里居民区居民在市、区、街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决定成立生产服务合作社。
鸿顺里的居民是怎样组织起大家庭为生产服务、过集体生活的呢?
鸿顺里共有居民一百七十六人,除去在职的职工和孤老户外,有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和居民有二十多人。这些人过去只在家里看孩子、做饭。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传到这里的时候,整个胡同都沸腾起来,人人都表示要为实现总路线出把力。这时,正好附近的恒大电线厂需要一批人给缠铜丝。听到这个消息,居民们非常兴奋,几天内就有十七个妇女报名参加了加工生产小组,给电线厂缠铜丝。
街道里成立了加工生产小组,解决了社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妇女参加生产以后,孩子怎么办?做饭怎么办?缝洗衣服怎么办?等等。于是,人们又开始酝酿成立集体食堂、托儿所、拆洗缝纫等组织。为了动员大家参加这些组织,居民代表和街道积极分子经过研究,在居民中开展了一场辩论:是支援生产、过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生活好?还是只顾个人、不参加国家建设好?在辩论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家既看到国家利益,又看到个人前途,很快地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就这样,一个新型的大家庭组织起来了,成立了生产加工组、集体食堂、托儿组、拆洗缝纫站、图书站、储蓄服务站、生活日用品供应服务站。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树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格。
人们生活在大家庭里,改变了整个社会面貌,也改变了每个人的思想。居民们每天一清早就把孩子都送到托儿组或幼儿班去,听阿姨们讲故事,做集体游戏。八点钟,加工工人、售货员、炊事员、服务员等都开始工作了,人人都在为集体劳动着,到了中午,大人孩子就到集体食堂去吃饭。食堂里的饭菜也很适合居民的口味,而且价钱便宜。储蓄服务站成立以后,户户都参加了储蓄,现在家庭存款已经增加到一千多元。原来是文盲的九名妇女参加了文化学习。
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改变了。如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宗炳珍和刘玉珍,过去因为孩子打架已经有九年不说话,现在已经握手言好,并在加工组里互相帮助,学习技术。
由于参加加工组的人都互相帮助学习技术,现在她们的工作效率已经从开始每天加工二十多公斤提高到二百公斤。一年可以为国家增产节约两万元,每户每年平均可以增加收入近三百元。
现在就在这个鸿顺里居民大家庭的基础上,扩大组织起生产服务合作社。在目前,它除了组织领导社员生产、学习和生活以外,还将担负起一部分原来由居民委员会担负的任务。
鸿顺里的作法现在已在天津市普遍推广。(附图片)
  刘少奇同志七月间访问了天津市街道工作中的一面红旗——鸿顺里。图为在参观青壮年妇女组成的生产小组时情形
          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第7版()
专栏:

   街道工作中的一面红旗
  ——记天津市鸿顺里组织起来后的新气象
天津的鸿顺里在街道工作中是一面鲜红的大旗。
这面引导街道居民走向社会主义集体生活的红旗插得越来越高。在天津,成千上万的居民在跟随着它;在外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仰望着它。
就是这个缘故吧,在鸿顺里这个十字形的小胡同里,从6月中旬到现在,不论晴天雨天,总是那么熙熙攘攘,来参观访问的人一直不断。天津市各街道、各区,河北省的张家口市,以至远在东北的鞍山、佳木斯,西南的重庆等,都有人来过……总计来参观访问的已经有四万多人。
7月里,一个雨过初晴的下午,几辆小汽车停在胡同口。“这是谁来了呢?”鸿顺里的居民们猜想着。
“是咱们党中央的副主席刘少奇同志来啦!”消息像闪电一样传遍了整个鸿顺里。本来就挺狭窄的胡同,本来就不宽敞的院子,顿时更加拥挤了,鸿顺里老老少少的心里,立时沸腾起来。
……少奇同志的访问,给鸿顺里居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担任炊事员的贾大娘,总是念念不忘:“你看,咱们这条小胡同,刚刚组织起来,就把中央的首长给惊动来了。咱们可得长志气,千万把大家庭巩固住!”
其实,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又有谁不是这样想的呢?最近几天,他们热情地讨论了“鸿顺里生产服务合作社社章草案”。几乎每念完一条,大家就喊一阵“这条对!”、
“这条好!”高兴一阵。
生活史上新的一页
从6月14日开始,鸿顺里的居民由分散的个体生活走向了集体化。在他们的生活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每天早八点,一阵铃响,生产组的十七个青壮年妇女就搬着纺车,端着一团团电线铜丝,走向胡同的一角——搭着天棚的车间。纺车飞快地旋转起来,把一团团的铜丝缠在木轴上,这就为附近的恒大电线厂完成了一道工序。
妈妈上工了,七周岁以下的孩子也分别被送进了幼儿班和托儿组。在那里,孩子们唱歌、游戏、听故事、学礼貌,在集体生活中培育着良好的习惯,妈妈们也可以安心生产了。
担任居民食堂炊事员的三位老大娘,每天要给在食堂入伙的九十多个大人、孩子准备饭菜,还特地为孩子和病人准备软食。现在他们实行的是“集体厨房,分散食堂”的办法(即自己买回家去吃)。食堂的饭食和居民们过去自己作着吃的差不多,但价钱却便宜多了,一个人一顿饭只需一角多钱。有了这个食堂,全胡同每月可以节约煤四千八百多斤,节约粮食一百多斤、食油二百两、水三千加仑。
居民们需要什么日用物品,胡同口有个生活日用品供应服务站,经常准备有三百多种货物。如果要储蓄,胡同里有储蓄服务站。妇女们参加生产没时间做衣服,还可以到自己的缝纫组去,保管做得又快又好。
晚上,是劳动了一天的居民们开展文娱活动的时间。人们可以到自己的俱乐部里下旗、学唱歌;也可以到自己的图书馆里借阅图书、画报。每星期还有固定的时间学习文化、政治和时事,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周末,他们还可以在自己的露天电影院看电影。星期日是这个大家庭的例假日,人们就在自己的家里和亲人一起度假日。
从个体生活到集体生活
鸿顺里是一条只有四十二户居民的胡同。在这里居住的,除一户小商贩、两户孤老户外,其余都是职工家庭。在这些职工家庭中,多数成年人都在工厂、机关中工作,家里只剩下二十三个家庭妇女和五位老大爷。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芒射到了鸿顺里,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家庭妇女们纷纷提出了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愿望和要求。当中共天津市委决定调动居民力量支援生产建设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她们的强烈反映。天纬路街的党组织和街办事处立即在这里进行了组织发动工作,给鸿顺里居民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和支援生产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且帮助她们和附近的恒大电线厂建立了联系,成立了一个为工厂加工缠铜丝的生产小组。
随着多数家庭妇女参加生产,成立托儿组和食堂便成了迫不及待的事情。于是,他们在组织生产的同时,又成立了托儿组和居民公共食堂。为生产服务的其他一些集体事业,也都相继成立起来了。
鸿顺里居民参加生产和服务工作完全是自愿的。劳动分工是采取了自愿和推选相结合的办法。贾大娘是做饭的能手,她自告奋勇担任炊事员。赵大娘、杨奶奶对孩子耐心,大家就推选她们当了保育员。胡大娘家有缝纫机,自然就成了缝纫组员。贾大爷爱干净,成了全胡同卫生和美化的负责人。还有七十多岁的杨六爷和六十九岁的赵四爷,懂得一些商业行道,便当了日用品供应服务站的服务员。能写会算的王俊亭大爷担任了会计。这样,每一个有点劳动力的人都参加了光荣的劳动。
生活变了人也在变
许多人在这里参观了以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家庭妇女们冲破了旧的生活习惯之后,思想里有些什么变化呢?
这个问题,叫陪同参观的人真有点一时说不上来。这倒不是因为没有变化,而是变化太多啊!
住在二号的黄淑琴和住在七号的关秀英,都是不满三十岁的年轻妇女。她们每天铃响上工生产,下工到食堂吃饭,孩子又有托儿组照看,她们的心情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舒畅和愉快。
黄淑琴今年才二十八岁,可是因为娘家生活苦,从十六岁就结了婚。这十几年,用她的话说:“整天是碗呀锅呀,洗呀刷呀,早就摸腻了”;更何况,近几年来,许多和她年纪差不多而没有家务牵累的妇女参加了生产,更叫她眼热。她不止一次地想过:“哪一天我也当个工人该多好!”可是也不止一次地泄了气:“我这四个孩子又交给谁呢?”……
社会主义大家庭组织起来了,家庭妇女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这对黄淑琴、关秀英这些年轻妇女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她俩缠铜丝的产量几乎在直线上升,俱乐部墙上那个“表扬栏”,也贴出了她俩的名字,说她们是文化学习中的积极分子。年纪比黄淑琴还小的王慧珍,“坐月子”刚七天就拿着纺车往车间跑,人们劝她回去,她却说:“我一听见你们纺车响,心里就发急,哪管给我点活,坐在家里干也行……”
集体生产,集体生活,就是这么强烈地吸引着鸿顺里的居民们。贾大娘是五十三岁的人了,她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在工厂作工,每月给老两口子七十多元生活费,日子过得满宽绰。可是,当胡同里要组织集体生产、集体生活的时候,这老两口却成了最积极的人。贾大娘这么说:“我参加工作不是为的钱,现在国家建设需要劳动力,我不能出大力就出小力,我给大伙做饭,不是大伙就甭再作饭了吗!”
集体生活真像一座大熔炉,它能陶冶人的思想,也能把人和人的旧关系铸成新的关系,来鸿顺里参观的人,大都在十一号院靠大门的两间西屋里休息过。它的对面就是食堂,斜对面是缠铜丝车间放“原料”的“小库房”。这几间房子的主人就是如今的生产组长宗炳珍。
说起宗炳珍,连她自己也奇怪。在过去,她有时出去买菜,门忘了锁,都不放心,更别说对这几间房子是多么看重了。有一回,邻居来了客人,想借她一间房子暂住,她转弯抹角地让人碰了个软钉子。她心想:“说是暂借,搬进来‘挖’不出去怎么办?”但是,宗炳珍也和其他职工家属一样,早就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参加生产,学文化,不再整天围着锅台转。将近两个月以前,胡同里开始组织生产,还要成立食堂、托儿组,她知道过去盼望的日子现在来到了。这时,她的想法大大改变了,她想:要成立大家庭,就谁也离不开谁,谁都为谁服务。于是,食堂找不到房子,她把东屋让出来了;说房子窄,她主动提出把炕拆了。领来的“原料”没处放,她又把另一间东屋当成自己车间的“小库房”。她说:“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咱们大家庭的!”
组织在大家庭中的妇女,思想变化是很多的。这种变化,正反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思想正在人们的心里与日俱长……。
在这“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街道居民们也正在沿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跃进再跃进。
天津日报记者(附图片)
  妈妈劳动去了,孩子送进了幼儿班
毕东 方弘摄


第7版()
专栏:

  新的生活 苗地


第7版()
专栏:

  城市居民的榜样
  黎言
在我们国家里,生活是如此日新月异,绚烂多彩。天津街道居民普遍组织起来,一起生产,一起生活,变个体为集体,变消费者为生产者,就是全民大跃进的沸腾生活放出的又一异彩。
集体化是我们一切事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工人不要说,农民早已组织起来了,手工业者早已组织起来了,小商小贩也早已组织起来了,可是城市居民呢?职工家属呢?他们一直处在分散状态,他们一直还是“单干户”,能不能也组织起来,也集体化呢?天津的经验作了令人信服的肯定的回答:集体化也是包括职工家属在内的城市居民的根本方向。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在是到处感到劳动紧张,到处感到劳力不足。而千百万的城市居民呢?纵然有大跃进的一片雄心,却没有大跃进的有效办法。他们或者被家务劳动拖累着,无法解脱出来;或者是因为没有组织起来,有武而无用武之地。这是一个矛盾。天津城市居民组织起来以后,彻底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充分发掘了各种人的潜力,使他们都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热放光。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居民全部组织起来以后,挖掘出来的劳动能力,相当于天津现有产业职工的全部劳动能力。如果全国城市都这样作,该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劳动威力!而且,由于组织起来的主要对象是家庭妇女,这就解决了家务劳动的拖累和参加社会生产、社会服务事业的矛盾,为妇女的彻底的解放,为男女的真正平等创造了最充分的条件。
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定义。我国的城市居民,由于党的长期教育,由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经过街道整风以后,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有了很大增长,这是事实。可是,城市居民个体的劳动和生活状态,却不利于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生长,也是事实。这又是一个矛盾。天津的城市居民组织起来,也为解决这个矛盾创造了条件。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推动人们组织起来,组织起来以后,又会大大发扬和巩固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会使人们逐渐感到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同自己的切身利益是这样水乳交融、血肉相连,劳动和生活本身,就会对人们进行最深刻最切实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可以肯定,城市居民组织起来以后,生产上会大跃进,思想上也会大跃进。
城市居民组织起来,这是全民大跃进的又一个方面,它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居民如何大跃进的问题,而且还给大跃进的很多方面以巨大影响。我们要热烈歌颂这种新创举,要积极支持这种新事物!要学习天津市居民在大跃进中间表现的新风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