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街道工作的一颗新“卫星”
  江之水
北京二龙路的居民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邻里服务所”,这是在全面大跃进以后生长的又一朵鲜艳的奇葩。这个服务所专门为街道居民办理生活琐事,可以代购影、戏、球票,火车票、公共汽车、电车月票,代叫出租汽车和夜间雇三轮车,代办储蓄、兑换公债,代售书报杂志、邮票和寄信,代交房租、水电费、房地产税,还可以介绍保姆,帮助家庭打扫卫生。
这个“邻里服务所”的成立,把大部分居民从繁杂的生活琐事中摆脱出来了。可以想像,在这以前那些繁琐的事务都是以个人或单个的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其所消耗的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相当可观的,如今有些事情却完全可以依靠集体的组织来代办了,有谁不乐意如此呢!
这个服务所的日常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把这附近的居民吸引到一种集体生活的方面来了,这也就有可能使人们养成关心集体的习惯,开始有了过这种集体主义生活的兴趣。
这种群众性集体组织的发展,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么?绝不是!它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社会上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愈来愈大了。现在连街道都办起了工厂,所有社会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几乎都变成了生产者,从客观方面说,个人从事这种琐事的时间也愈来愈少了。“邻里服务所”的成立正可以节约不少的社会劳动力,就能够让更多的人腾出手来去生产价值,去创造财富,集中精力从事生产,为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垒砖砌石。
如今的许多新事物,其实都是在做这种垒砖砌石的工作。例如在农村和城市街道上举办的托儿所,集体食堂,农村里联成一片的集体宿舍等都是。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向着以集体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为办一个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的人民公社准备了条件。
要十分珍视社会上已经出现的许多新鲜事物,不要等闲视之。我们大家都要来宣扬这些新的成绩,让人们都看到自己的双手已经创造了幸福,好更有信心和力量争取更为美好的生活。


第4版()
专栏:

  农村食堂第一餐
  金矢
7月26日傍晚,营口西老边后街,噼噼啪啪响着“二起交”的爆炸声。农业社员们笑容满面地向放炮的方向走去。孩子们一窝蜂地向前跑,像是赶什么热闹。
“大娘,又是为着什么大喜事放炮呀?”
“你不知道吗?这是我们第一生产队的农民集体食堂,吃头一顿饭啦。”老大娘几乎是用笑声来回答我。
哦!我想起昨天夜里,第一队浇水回来已经十一点多了,生产队女队长魏福蓉还带头去突击整修食堂。今天就集体开晚饭了,真是跃进!
一家一户的农民能够凑在一起吃饭,这可不简单。从个体分散到集中合作,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在人们心里更真切了。我激动地随着吃饭的人群走向食堂。
在阎庆喜门前的柳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工正地写着“花英台乡老边作业区第一队食堂”。
原来阎庆喜把房子让出来,做集体食堂了。
别看阎庆喜是四十多岁的人,办事干脆利落,年青人也比不上他。当支部研究实现“两化”(吃饭集体化,托儿化)时,因为二队房子宽敞,条件较其他队为好,计划在二队做试点。在会上阎庆喜虽没作声,心里却很不平静:我们一队事事都走在前头,办食堂也不能落后哇!
会后,他去找生产队长马兆江、魏福蓉和阎仲民、张德余研究。要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做食堂。共青团员阎仲民一听也急忙表示:“我那三间东厢房也让出来!你那四间北房做饭厅,我这三间东房做厨房,食堂就算解决了。”
他们说干就干,拆墙、扒炕,连夜就突击起来。
说起办食堂,并不是没有阻力的。有些群众提出,集体食堂是不是强迫参加?吃菜能随便吗?有病人、老年人不能去食堂吃怎办?等等。这些问题经支部研究后,结合社里的情况细致地向群众一解释,便搞通了。老边地区三个月没下雨了,一万二千多亩的旱田需要日夜不停地汲水灌溉,紧张的劳动,急需更多的劳动力,更不容许人们有闲散的时间。集体吃饭,能保证妇女出勤率,也不耽误上工的时间。这是摆在面前最大的优越性。
拥护集体食堂的,要算妇女们最坚决了。六十多岁的张老大娘说:“咳,可熬出头来啦!再不当
‘锅台转’了。妇道人家,成年烧火做饭,累得要死,也看不出做了些啥!”
张大娘说出了积压在妇女心里的几千年的话语。真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才真正熬出了头!妇女的劳动力才彻底得到解放。老边作业区第一队的四十三户人家,过去最少要有四十三个人烧火做饭,现在成立了集体食堂,只需五个人就够了。妇女队长魏福蓉鼓励妇女们,要和男人们比出全勤,比劳动,要在经济地位上争取真正的独立。
附近的工厂,听说老边作业区要办集体食堂,支援了沙子、洋灰、砖、纸张等。第一队的集体食堂,只花了二元零二分钱,买了两条拈巾,一个铁勺,一个炉底,就办起来了。
菜圃宁愿少卖钱,也将新鲜的蔬菜供应来。
宽敞的大院子。四间打通了的北房大敞着窗子,里边整齐地摆着桌子。几个红领巾在高声朗读那用红绿纸写的张贴在墙上的标语:
“集体食堂真正好,
家务事牵连少。
集体食堂好处多,
出全勤,多干活。”
来用餐的人们,嘻笑着,不习惯地怀着新奇的心情排着队。小孩子们在人群里相互追逐着。周围挤满了来参观的其他生产队的男女社员们。
魏福蓉队长,称着馒头,阎仲民传递着菜盘子,张德余记着账,真比国营食堂里的服务员要忙十倍!
“老乡们!老乡们!”马兆江生产队长说话了。院里顿时静下来:“咱们一队的食堂,今天正式成立了。参加吃食堂是自愿的,谁不放心,可以先吃着看,如果吃不好,可以退出;看着好,我们随时欢迎你们参加。”他停了停,似乎还有什么没说清。随后又说:“咱们的食堂刚开办,人人要关心,多多提出改进的意见!”
话音没落,三队的六十一岁的党员石万年老大爷,拖着带病的身体,走到马队长跟前:
“兆江,那馒头蒸的时候就要称好,现在还称,要等着吃饭,下地能赶趟吗?”
下放干部丘向文同志也对马队长说“老马,桌号要编好,各户的定量都计算好,使每家来到就吃饭。”
第一天集体开饭,四十三户人家只有两户因为家里有老年多病的人没参加。开饭时,青年队员曹连奇编了顺口溜歌颂集体食堂:
“集体食堂好处多,
省钱省米菜样多,
吃的好,能劳动,
增产增收有保证。
集体食堂好处大,
上工下工齐刷刷,
开会方便不迟到,
还有时间学文化!
要把食堂办的更好,
希望大家关心它!”


第4版()
专栏:

  二龙路上百花开
  夏景凡
北京的二龙路,跟龙须沟齐名。龙须沟曾是一条大臭水沟,二龙路曾是一个大臭水坑(原名曾叫二龙坑),解放前夕还有人管它叫二龙山,因为这里垃圾已经堆成一座山了。那一阵,这里的臭和脏比龙须沟有过之无不及。北京曾有一句形容人倒霉时的俗话:“叫二龙坑的鬼跟上了。”
解放后,不到一年工夫,垃圾山被清除了,接着又在原臭水坑和垃圾山基的平坝上盖起了一片大楼。从1952年以来,这里就是标志北京大变化的突出范例之一。今年大跃进以来,这里的居民干劲十足,各项工作更加突出。这几天,居民们又在大办工厂,大搞生产,人人劳动,个个争先,生产生活走向集体化,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景象到处都是。
如今,你往二龙路一走,眼一抬,就是壁画标语满街头。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投入了生产,居民们都在各尽所能的走向工作。街道上办的食堂、托儿所、开水供应站、淋浴室、商店,还有一个别开生面的组织——邻里服务所,都是为生产服务的。
在二龙路上无数新事物中,最惹人注意的首先要算是邻里服务所了。这真是一个别开生面的组织:在一个工棚里,集中了五个居民积极分子,还有两位帮忙的老人。他们都自觉自愿的,不计较任何报酬的,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展开了为邻里服务的工作。若问邻里服务所净干些啥?那真是叫干啥就能干啥。代购影、戏票和各场球票,代购火车票、代叫出租汽车和夜间雇三轮,代售代送报纸刊物,代卖书籍,代办储蓄、兑换公债,代交房租、水电费和房地产税,传呼电话,回答问路,代售邮票,介绍保姆与壮工,还可以帮助缺少人手的家庭打扫卫生……应有尽有,凡是托他们代办的事情,统统愿意服务。每天服务二十四小时。他们说,这是学习共产主义风格的开始。
这些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项目,都是每一个居民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而有时又苦于不方便的。特别是街道工作大跃进,居民们纷纷参加生产以后,这不方便就更突出了。信送到了,没人收,这还是小事;耽误了缴水电费房租,不就要影响大事了吗?所以,服务所一成立,便受到所有居民们的欢迎。国家的各项公用和社会事业也大大支持他们。许多休假的中、小学生,也都自愿参加服务。从8月3日开始设立这个服务组织,十几天来,已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邻里们大为传颂。光是每天及时地把两百多份报纸分给邻里,每天又为大家代买一百多张影戏票的工作,就无不说好。代收房租、水电费和房地产税的工作,不让各家再到银行排队,不知要节省大家多少时间。有一个干部多天找不到保姆,影响着工作。服务所很快地给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保姆,这个干部真是感激不尽,曾两次向服务所的同志们致谢。这些生活上的事情,许多都是不好计算的,但人们都很懂得,都很感激服务所创办的各项工作。现在服务所门前,男女老少来来往往;服务所的人也分头到每家去征办一些事情。仅仅十多天功夫,这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服务所,已在邻里间和社会上发出了强烈的光辉。
二龙路上还有一个光辉四射的地方,叫做西巷。早先这里是臭坑沿,现在却成了一条花巷,也是二龙路上的“工业区”。走进西巷,就像走进一个花园。两旁布满花盆,高大的西番莲、美人蕉和夹竹桃正在盛开。这些花原来都是各家自己养的,现在用来美化街头,美化集体生活。由此来表明他们自办的工厂、托儿所、食堂和各种生产生活上的组织都很有成绩,生产生活已经基本走上了集体化了,走上了幸福生活的大道。
他们共同编了一支民歌,描写他们的干劲,也是他们的行动口号:
红旗姑娘卫星嫂,
火箭大娘齐赛跑。
是英雄 是好汉,
生产战线上比比瞧。
这支歌是他们近日工作的写照。他们上月底从天津鸿顺里参观回来,当天就行动起来。男女老少齐动员,找活源、挖机器、找人材,大家出谋划策,几天之内就办起了两个工厂和几个加工生产小组,并带动了全街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卷入了生产。西巷的十一个大小院落,院院都是车间和办公处。这家是巨龙制帽生产组,那家是东风制鞋加工组;这家是织袜厂,那家是钟表零件加工厂;这家是图书馆或银行代办所,那家是红少年学习辅导组。全巷子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个空闲的地方,连门洞都利用起来了。
街道上的各种人材,也都各尽所能的走向了工作和生产。有位七十一岁的老大娘不能担任别的工作了,她要求管图书,图书馆便设在她的房子里(现在只有三百多本书)。有五个机关宿舍的保姆,也要求为社会主义添砖添瓦,因孩子多不能参加生产,自动提出为各个车间烧开水、送开水。还有一些中小学生和能做点事情的孩子们,也组织起来,他们除学习外,大孩子作义务劳动,小孩子浇花、扫地。大家都是在自觉的劳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西巷已经大放光辉。
二龙路上盛开着社会主义的花朵,这花是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照耀之下开放的,那么,我们将会看到,在党的总路线普照之下,全国到处都怒放出这样的花朵来。(附图片)
  〔苗地插图〕


第4版()
专栏:家常话

  各尽其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瓦
  杨萱
“人人劳动,个个争先;民办工业,大搞生产。”这是北京市二龙路西巷的墙头诗。这首诗,真切地道出了住在这里的大妈、大嫂们人人劳动、大搞生产的劲头。
前天,郭大姐领我参观了西巷。在巷内南北两排十几个院里,几乎每个院子都是一个工厂。那里有“东风制鞋加工生产组”,“巨龙制帽加工生产组”,“民办织袜工厂”,“跃进照片洗印服务社”……。真是绱鞋的绱鞋;织袜的织袜;有的扎帽沿;有的印相片,家无闲人,街无白丁。
跃进照片洗印放大服务社里的一位老大娘,在认真地给相片上颜色。已经染好颜色的相片,是那么美丽惹人爱。还有两位老大娘,正在照看幼儿班的几个小宝宝。一个个胖胖的娃娃睡得多么香甜啊!好像在老奶奶的照看下,早已忘了他们的出去劳动生产的妈妈。
能作针线的作针线,会印相片的洗相片。没有直接参加生产的,就搞开水服务站和托儿班。你会作啥就作啥,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只要你真心诚意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点砖沫瓦片,你就能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这就是西巷的居民们在组织生产的时候,注意了用各种办法让每一个人都能使上劲。
听说也有些街道在组织生产中,苦于生产门路不多。有的虽然想办一些工厂,又缺乏会那几门技术的人;有个把会这样或那样技术的,又没有组织起来。其实,如果咱们都像西巷那样,尽量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能干啥的就干啥,能组成大组的就组成大组;不能组成大组的,小组也无妨,那么,生产门路就会多起来。当然,如果确实有些工厂需要办,还可以组织一些人专门去学技术。只要专心学习,没有学不会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鼓足干劲,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上一砖一瓦吧!


第4版()
专栏:

  北京街头
        江城诗
        苗地画
 公共食堂从前百人上锅台,如今一人上锅台,一人围着锅台转,百人都解放出来。
  花巷这是花的小巷,这是诗的小巷,只要大家动手,小巷就变天堂。
小工厂你家也是小工厂,我家也是小工厂,涓涓细流归大海,小工厂都汇成社会主义
大海洋。
托儿所好宝宝,你睡吧!这儿就是你的家。妈妈放心去劳动,不用把娃娃来牵挂。
文化关胡同口,文化关,叔叔阿姨站一站。朝朝暮暮把字识,要想过关也不难。
  淋浴室一盆水,一只缸,土法淋浴也清凉。街道跃进一朵花,身上干净心里舒畅。


第4版()
专栏:

  社会主义邻里公约
一、加强团结互助。一家有事有病,大家主动帮助,互相照顾孩子,上街买菜彼此照应。发现别人缺点诚恳展开批评,虚心接受意见,不要心里不高兴。
二、注意防火,大家要随时检查。街门要严,随时关好,晚上要检查,防止坏人生事。要遵守户口规则,来人随报,人走了就销。
三、长期保持四无三洁。值班人要负责一天的清洁,哪儿脏了随时打扫,每天要坚持扫街洒水两次,厕所盖要随手盖好,看见蚊蝇就打,决不放过一个。不论大人小孩,要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一切吃的东西都要注意清洁卫生,水果要洗过再吃,天气冷热要注意给小孩增减衣服,防止生病。
四、勤俭过日、勤俭持家。家庭开支要有计划,要多方面想办法节约粮食、布、煤、水电等物资。
五、参加扫盲学习的,不论多冷热、事情多忙,绝不停止学习,一定坚持毕业。每天六点半要读报一次。
六、要遵守政府一切政策法令,响应政府一切号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加会的人要给去不了的人作传达。
北京市二龙路西巷七号大院居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