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趁早给丰收薯类安排出路
  西充作好全面规划就地贮藏、加工、食用
  四川积极准备资金设备容器大造酒精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消息:今年红苕收获的季节已经临近,四川农村中正在紧张地准备为空前丰收的红苕安排出路。西充县按照“群、土、小”的方针,准备从收储保管、加工综合利用和食用三方面,把今年全县预计可以收获到的二十多亿斤红苕就地处理好。
西充县收储保管红苕的作法是:提前作好储存保管准备,及时挖苕,利用土窖储存鲜苕。全县计划突击十二天,修旧苕窖、挖新苕窖,开展一个社社挖窖,户户挖窖的群众性运动。一般采取社挖大窖、户挖小窖、非农业人口也挖苕窖的办法,普遍作好储苕准备。
在加工处理方面,西充县的办法是:自力更生,分散加工,就地处理,充分进行综合利用。今年全县所产红苕除了由农业社留种;农民留口粮;非农业人口按定量全年搭配20%;熟食糖果业用粮全部搭配30%等办法处理以外,其它如国家统购、社的提留、部分饲料等需要通过加工处理的红苕,预计约占总产量50%—60%。根据西充规划,这部分红苕主要组织指导农业社(户)加工成品和半成品,同时由农业社自办小厂,进行综合利用,先制淀粉,然后利用苕渣烤酒,以酒糟喂猪。全县计划社社办酒厂,队队有粉坊,户户切苕片,并将粉坊、酒厂、饲料场、养猪场实行“四合一”,既节省劳动力,又便于安排生产。他们还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改良加工工具,做到一机多用,尽量把打谷机换轮改装,使每个社有脚踏磨粉机,每队有红苕切片机,并组织农业社自制自用,借用租用,互相协作。
为了充分依靠群众,就地把红苕处理好,西充县根据产销情况进行了全面规划,统一安排,统一调度。把挖苕窖、赶制加工工具、打炕灶等等能提前的活路,都采取分散包干的办法,限期突击完成,以免红苕的收储和处理,影响繁忙的秋收工作。
西充县将占全县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的红苕进行综合利用以后,预计可制成淀粉一亿四千多万斤,烤酒三千八百多万斤,利用酒糟苕渣喂肥猪十多万头。这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农民收入也大大增加,仅制淀粉和土酒两项,每户即可多收入一百七十多元。
又讯 为了帮助农民处理红苕,四川省计划今年利用红苕酿制酒精三十万吨以上。省的工业、粮食、商业等部门正在积极从资金、设备、容器等方面作准备,保证各地生产多少就收购多少。有关部门还为鲜苕制淀粉设计了一套半机械化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用洗苕机洗苕,用动力粉碎机磨鲜苕,用圆筛滤浆机过滤苕浆和利用日光或火灶等烘干淀粉四个环节。用这套半机械化的操作方法,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一台洗苕机只用二人操作,一天可洗鲜苕二十五吨;五瓩电动机带动的粉碎机,一天能磨二万四千斤鲜苕,可代替四十八个人一天的劳动。


第1版()
专栏:

  甘薯制成白糖
新华社重庆13日电 重庆市蔬菜公司黄花园酿造厂最近用甘薯制成白糖,为今年增产数量极大的甘薯找到了新的用途。
用甘薯试制白糖的主意是黄花园酿造厂副厂长程克忠、共青团员郑乃兴、陈汶开出的。他们从7月25日到8月11日先后试制了三十多次,终于制成第一批白糖。这种糖,色洁白,营养较蔗糖好,甜味略低于蔗糖。从试制中估计,每一百斤甘薯可以制成六、七斤白糖和很多副产品。甘薯做白糖的制造过程并不复杂。甘薯制成淀粉以后加上盐酸,使淀粉糖化,再加纯碱,达到微酸性;然后进行过滤,使之变成稀糖浆,用活性炭脱色,再经过蒸发过程成为浓糖液;把浓糖液冷却并稍加结晶媒介物——少量葡萄糖,约经过五到六天冷却时间,用离心分蜜机取掉废糖液,洁白的糖就制成了。


第1版()
专栏:

  苏联向联大提出提案
  要美英立即从黎约撤兵
  葛罗米柯接见哈马舍尔德、法齐等
新华社13日讯 塔斯社纽约12日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12日下午向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提出一个关于美国军队立即撤出黎巴嫩和英国军队立即撤出约旦的提案,要求在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讨论,并要求把这一提案作为大会文件分发。苏联提案如下:
“大会
认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缓和中近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特建议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毫不拖延地把军队从黎巴嫩和约旦的领土上撤出,
责成联合国秘书长按照联合国驻黎巴嫩观察团第二次报告所提出的计划加强联合国驻黎巴嫩观察团,并派遣一个观察团到约旦去,以便监督美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从黎巴嫩和约旦撤出和这两个国家的边境情况。”
新华社13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讯:出席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的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12日在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接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商谈有关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工作的一些问题。
葛罗米柯同一天还分别接见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外交部长法齐、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乔治—皮科,他们的谈话有关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工作的一些问题。
新华社13日讯 塔斯社纽约13日讯:根据美国方面的建议,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昨天在纽约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处举行了会谈。
会谈的内容是同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有关的一些问题。
苏联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外交部副部长佐林、苏联驻联合国常驻代表索波列夫,美国方面有美国国务院负责工作人员莱因哈特和弗里尔斯。


第1版()
专栏:社论

  打破“定局论”争取更大丰收
现在立秋已过,各种秋收作物开始进入生长的后期。为了争取秋季大丰收,目前需要继续努力,加强对各种作物的后期管理。但是,按照我国农民相沿已久的老习惯,一到农作物的生长后期,农民们就不愿再在庄稼培育上面下工夫了,正像旧的农谚所说的:“立了秋,挂锄钩。”据说到了农作物的生长后期,收成是丰是歉,已经算是“定局”了,再下工夫,也不可能改变局面了。这种“定局论”直到现在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各地在加强秋收作物田间管理工作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定局论”的思想障碍。有些人看到今年秋收作物的生长情况比往年好,就自满起来了,认为今年秋季“丰收已成定局,增产十拿九稳”,企图放松对秋收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因此,打破“定局论”,批判自满松懈思想,做好对于秋收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是当前争取全面大丰收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定局论”者的看法相反,农业生产上的促进派坚决认为:秋季究竟能有多大的丰收,目前并没有定局,在争取秋收作物大丰收方面还大有可为!
由于广大农民前一阶段的紧张努力的结果,现在全国各地各种作物的确生长得很好,根据目前情况看来,如果没有特大灾害,秋季作物可望全面丰收。但是,要说全面丰收已成定局,却为时尚早。因为现在还只能说秋季大丰收的可能性正在向着现实性转化,但是还没有成为现实。特别是南稻,现在刚插秧不久,各地的晚秋作物也刚刚播种,这些作物现时正在生长的盛期。而目前又是秋蝗和三化螟容易为害的时期。许多地区雨季已到,天气变化很快,洪涝灾害和病虫害随时都可能发生,稍一疏忽,就会使生产受到损失。所以要最后实现秋季全面大丰收,还需要人们继续付出很多劳动。我们还要看到,不论哪个地方庄稼的生长情况都不是平衡的,不仅不少的合作社里还有生长不良的“三类苗”,就是在庄稼生长最好的农业社的田里,也有小量的生长不大好的庄稼。只有通过辛勤的培育管理,消灭“三类苗”,使一切生长较弱的庄稼都旺盛地发育和丰满地成熟,秋季才能有更大的丰收。加强秋季作物后期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农作物由萌芽到成熟,既然是一个完整的生长过程,那么从播种到收获,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决不能中断。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仅要过前期的保苗、壮苗的关,还要过后期的促进孕穗和结实、促进成熟的关;不论前期或后期又都要过战胜自然灾害的关。所以后期管理对于农作物的收成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关系很大。从前农民之所以越到后期越放松甚至放弃田间管理,固然是因为受旧习惯的束缚,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在旧的生产关系重重束缚之下,缺乏充分的资金和劳力,不可能多加工。现在,社会生产力解放了,在农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迅速壮大的时候,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时候,难道我们还应该被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束缚自己的手脚吗?在新的时代,种庄稼也应该有新的种法,反映旧时代农业生产的狭隘经验的谚语,也应该由更符合客观规律的新口号所代替。比如旧的农谚说:“立秋以后,寸草结籽。”意思是说,立秋以后,任何人为的努力都无法改变庄稼的发育状况了。现在,请听河南省开封等地最近提出的争取油料丰收的口号:“油料作物不收,管理工作不休!”从前人们管理庄稼,能锄上三、五遍就以为满不错了,可是现在不少地方却提出这样的口号:“中耕锄草不论锄,根本消灭三类苗!”这些新的口号,反映了新形势下的农民们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向自然界夺取大丰收的坚强意志。
现在一般地区离秋收只有两个多月了,时间这样紧迫,显然,要及时而有效地解决当前生产上的大大小小的迫切问题,就必须到田间去,而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大家都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抓好秋粮田间管理的通知,就是在8、9、10三个月内省、地、县、区、乡、社六级干部会师深入田间,和农民一起,搞试验田、丰产田,做好秋田管理工作,不实现全面大丰收,决不离开田间。现在江西、四川、河北、山东等地已经在按照中央通知的要求去做了,其他地区也需要马上调集队伍,分路开到田间,广泛展开活动。
经验证明:发动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一块田一块田地进行田间检查和评比,发现生长不好的田块和农作物,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山东省提出:在秋田管理中开展以追肥为中心的“六无”运动,即无缺苗断垅、无水旱灾害、无瘦田薄地、无杂草、无病虫害、无三类作物。这个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就可以解决过去所不能解决的消灭低产田的问题。云南省富民县进入中耕阶段以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两次消灭三类苗运动,已经把落后田消灭了。但是这个县的农业社没有因此自满,又继续在好稻田里一丛一丛地查落后苗,查出后就追施速效肥料催苗快长,使禾穗颗粒饱满。全县用六天的工夫就这样育壮了好几千丛落后苗。四川省泸州专区各县普遍采用“田间看病,对症开方,马上吃药”的办法,收效很显著。许多农业合作社原来以为今年晚稻栽得又早又密,底肥也足,丰收没有问题,因而不重视田间管理,经过逐田查看,就发现晚稻缺窝缺肥,特别是螟害很严重,于是人们立即警惕起来,加紧抢救这部分晚稻。这也说明,组织群众性的田间检查评比,是最有效地克服“丰收定局论”和松懈情绪的办法,从而也就能大大推动田间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今年各地秋收作物有许多跟往年不同的特点,是群众过去所不熟悉、不习惯的,这就要求深入到田间的各级干部同群众一起研究,及时总结先进经验,迅速加以推广。河南省洛阳专区在7月下旬曾经召开了一次棉花丰产会议,参加会的各地农业社代表起先对于棉田后期管理有顾虑,经过讨论,介绍先进经验和实地参观,许多困难都解决了。例如有些人曾经认为密植的棉花到了后期,枝叶茂密,中耕会损伤棉花果枝,得不偿失。但是他们在参观了孟津县翟泉、金村两个农业社采用的“推株并垅”和一边分枝一边中耕的办法以后,原先认为后期不能中耕的问题便解决了。洛阳专区的这次会议还提出了许多好办法,比如“高额丰产棉田必须中耕到底,追肥到底,有草除草,无草松土,缺水就浇,缺肥就追,缺啥追啥,确保大桃攻熟,小桃攻饱,一个桃要顶两个桃!”我们应该把这种积极的精神和精雕细刻的做法贯彻到一切秋收作物的后期管理中去。
时间还有两个多月,1958年的秋季收成还没有定局,就是说,人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余地还大得很。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农业丰收之“局”,最后是要由亿万人的英勇的劳动来“定”的。现在在田间管理上多一分努力,“定”秋季丰收之“局”就多一分保证。经过一个时期的巨大努力之后,等到全国各地到处都丰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秋季大丰收已经实现了,我们已经在1958年农业生产上赢得了全胜!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重视西充经验
毛主席视察徐水时要大家考虑粮食多了怎么办,这是及时提到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今年农业空前大丰收是肯定的了,妥善地处理丰收的粮食,特别是产量极大而又易腐烂的薯类作物,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对鼓舞农民继续大跃进的积极性有重大的意义。四川西充县的例子可以说明,农民们面对占全县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的红苕的空前大丰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丰收,忧的是这么多的红苕无法处理。
西充县领导部门看到这种情况,及时作出规划,准备用收储保管、加工综合利用和增加食用等办法,全部就地处理二十多亿斤的红苕。这些措施公布以后,农民们的思想顾虑打消了,干劲也更高了。西充县的经验是值得全国各地重视的。希望农业、工业、粮食、商业、科学各部门大力协作,共同解决这个新问题。


第1版()
专栏:

  花生玉米亩产步步高升
  五星社花生一万二千多斤 东风社玉米五千多斤
本报讯 福建省南安县12日又出现了另一个花生高产奇迹,创造了亩产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一斤的新纪录。
这个高产纪录的创造者是该县成功乡五星农业社第一生产队,他们在一丘面积为一亩一分零六毫的花生试验田里,实收干花生一万三千五百七十一斤十三两,平均亩产一万二千二百七十一斤,超过了该县海星社亩产一万零五百三十五斤的纪录。收时乡社领导干部亲自参加;收完以后,又经省农业厅、省粮食厅干部以及永照社社长等丈量土地和验收。
本报讯 安徽阜南县有一块地一点零七三亩共收干玉米五千四百八十八斤,平均亩产五千一百一十四斤九两。这块玉米是耿集乡东风农业社青勇大队刘小庙生产队的丰产田,原来是块荒地,1955年改为场地和粪堆地,去秋栽红芋亩产两千多斤,今春种上玉米,长的特别好,每株最多结三个棒子,少的一个棒,长一般六寸左右,最长的棒子一尺多,重一斤二两。7月26日收割这天社员就像办喜事一样,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篮子、驼篮、筐头等工具,迎接大“卫星”的诞生。早饭后,四十多个男女开始收获,直到天黑才收完。
这次玉米高产大大解放了群众思想。这里过去不种玉米,一般旱粮亩产只有二、三百斤,最近两年虽种些玉米也只收三、四百斤一亩。可是今年一季玉米却比往年产量增加了近二十倍,这对于批判某些社员的保守思想,争取明年更大丰收起了极大作用。
刘小庙队玉米高产的经验,除深耕、肥料足和田间管理好外,最大特点是密植,他们点播的行距是六寸,株距是八寸,每穴绝大部分都是两株,有的还有三株。据计算每亩达二万株以上。参加核算验收的人,有阜南县委农工部长李学亮、耿集乡党委书记李照修等同志。
(中共阜南县委会)(附图片)
  陕西渭南县和平农业社高额丰产作物小组,今年种的一点六○四亩一年两熟玉米地,仅第一季就收了玉米七二六○斤,折合亩产四五二六斤,折合干玉米亩产三六二一斤,这是省、县、乡的干部在进行核产验收。 新华社记者 姜国宪摄


第1版()
专栏:

  阿联大使拉加卜向章汉夫交新国书
新华社13日讯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拉加卜于今天下午拜会了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并交了新国书。


第1版()
专栏:

  我空军击伤蒋机两架
新华社福建前线13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今天击伤美制蒋机两架。
美制蒋军飞机RF—84型一批两架,于十二时二十四分窜扰我福州地区上空。我空军当即起飞迎击,蒋机两架都被击伤。


第1版()
专栏:

  铜铝闪光焊接
  以铝代铜的技术关键问题得到解决
我国电力建设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铝铜过渡接头”的焊接最近已由电力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天津大学焊接教研室合作试制成功了。经过试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电力工业是各种工业的动力基础。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我国各地将建设起许多电站,每个电站都需要大量的铜、铝过渡接头,我国目前生产的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还都是用铜做成的,因此要贯彻国家以铝代铜的政策,大量采用铝导线,必须首先解决铝铜接头的焊接问题。
由于铝铜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热物理特性及机械特性,所以用普通的电弧焊或其他方法得不到良好的结合及必要的电气、机械性能。水利电力部电力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天津大学焊接教研室在学习总路线后,鼓足了干劲,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将设备进行了改装,根据苏联经验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闪光焊接技术,第一次在我国试制成功了铝铜过渡接头。用这种焊接方法不仅能够焊接矩形断面的铝铜接头,而且能够解决截面积在一千平方公厘以下的各种形式的铝铜过渡接头,给电力工业贯彻国家的以铝代铜技术政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经过冷弯、拉力强度、金相,腐蚀及电气性能的鉴定,证明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附图片)
  这是铜铝接头正在焊接的情况 (水利电力部供稿)


第1版()
专栏:

  土洋专家合作创造奇迹
  柴窑改煤窑烧出好瓷器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创造了一项世界上罕见的奇迹——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建成一座高大的倒焰式煤窑(一窑一囱,包括窑房,容量一百立公方,内直径六公尺)。在这座窑内,已经烧成了质量良好的瓷器。
烧炼,是瓷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景德镇市千年传统下来的都是用柴窑烧瓷器,估计一年要烧掉三十万立方公尺的木材,这对于木材资源是个严重的浪费。因此,将柴窑改为煤窑,就成为陶瓷工业职工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最近,中共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吉福润同志亲自领导土洋专家,大胆破除迷信,建成了一座圆形煤窑。这座窑的建成,完全达到了多快好省的要求:过去每组煤窑(二窑一囱,包括厂房)投资需十二万元,现在一窑一囱只花了三万元,过去建一组煤窑需时间半年,烘窑又需半个月,现在从挖地基到建成煤窑并烧成瓷器只花七昼夜;过去建一组煤窑需钢铁七吨、水泥十二吨、耐火砖五万块,现在根本不用钢铁和水泥,耐火砖也只用了过去的八分之一;普通的窑烧炼瓷器需二十四小时,现在只需要十八小时。同时,由于取消了“屋顶”,大大降低了温度,改善了工人们的劳动条件。
在改窑过程中,由于政治挂了帅,大家思想获得了解放,职工们提出了许多中外书本上所找不到根据的、功效特别显著的建议。
这次改窑,全景德镇市各瓷厂的厂长都到实地参观和劳动,通过实践,大大打破了对改窑的神秘观点,在现场推广了七十五组。今年年底,全景德镇市将可基本上消灭柴窑。(江西日报)


第1版()
专栏:

  高质量离子交换剂
  南开大学化学系已设厂开始生产
南开大学化学系试制成功了十多种类型不同的离子交换剂,其中如强碱性阳离子树脂在质量(交换量)上已经超过英国产品,羧酸型离子交换剂和磺化苯乙烯离子交换剂也已赶上了英国。
离子交换剂是现代科学最新成就之一,是工农业生产、国防工业和科学研究上应用的重要药品。如强碱性阳离子树脂可以用来软化硬水,提取铀,精制白糖,分离金属等。羧酸型离子交换剂可以用来提纯链霉素,分离稀土金属、植物碱、氨基酸,还可吸附溶液内强碱等。
现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已经建成了制造离子交换剂的工厂,在8月1日开始生产。 (天津日报)


第1版()
专栏:

  8月7日,安徽省枞阳县高丰社由三百多人组成的边收、边打、边运等组,在这块一亩多早稻高产田里,从上午十一时开镰收割,直干到下午六时半才全部割完。这和往年收打一亩稻只要三五个人干一天就成的情况大不相同。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