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间接侵略”的新证
谭清露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洛奇之流的人,一直到现在还咬住所谓“间接侵略”不放,而且,据说还要把它搬到联合国大会上去,但却苦于找不到证据。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一篇文章里提供了关于“间接侵略”的证据,但它证实的却是:从事“间接侵略”的罪犯,也是从事直接侵略的美国。
李普曼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个杜勒斯方案”,发表在8月5日“华盛顿邮报”上。摘几段在下边吧:
“在我自己看来,对于我们正在糊里糊涂地被往后推到最高级会议上去这一点感到不满和担心。因为……杜勒斯他努力想证明,第一,对黎巴嫩和约旦进行的干涉是合法的。第二,他想扭转形势,并且指责俄国人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人进行‘间接侵略’……
“会使艾森豪威尔听取他的意见的人应该警告总统,假如他认为他可以用间接侵略的控告来左右最高级会议的话,那么,他会犯一个大错……。假如总统变得盲目地自以为是,并且向了解情况的和抱怀疑态度的世界说,我们不使用他所谓的间接侵略的手段……这会损害而不会提高总统的道义信誉。
“巴拿马将参加安理会,它将活生生地提醒美国,为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美国是怎样取得运河地带的危地马拉仅仅最近才发生了一次成功的政变,赶走了反美的同路人政府,这个政变曾受到艾森豪威尔本人的公开赞扬。……总统谴责对现政府的外来干涉,这种谴责将会扼死杜勒斯解放东欧的政策。明显的事实是,假如我们知道一个不必冒巨大战争危险而可以推翻现政府的方法,我们会十分高兴地使用这个方法。”
李普曼的“不满和担心”,是有道理的。从李普曼的话里,谁也不能怀疑他对美国现存制度的忠诚,更不会误认为他是在有意揭穿美国人贼喊捉贼的鬼把戏;那末,他的“不满和担心”,不就正好说明:艾森豪威尔、杜勒斯之流的人的反动政策如何的荒谬绝伦和不得人心吗?
依我们的观点看来:李普曼的证词是有力的,但还有“语焉不详”或者说还不彻底的缺点:第一,他虽然证实了最近发生在危地马拉的一次成功的政变是美国人的颠复活动——即间接侵略的结果,但他没有敢同时证实,更近的,发生在委内瑞拉和海地的两次并不成功的政变,也是美国人的颠复活动所造成的。
第二,他虽然证实了美国人十分高兴使用“不必冒巨大战争危险而可以推翻现政府的方法”,但他却不敢同时证实,美国和英国出兵黎巴嫩和约旦,正是看到这种方法行不通了才采取的一种甘冒巨大战争危险的直接侵略的方法;他也不敢进一步证实,目前美英陈兵中东,而又派墨菲去那里到处进行阴谋分化,仍然是想在直接侵略的压迫下,遂行其“不必冒巨大战争危险而推翻(伊拉克)现政府”的目的。
但是,由于前者已经得到了证实,那末,后者自然也就是很明白的了。


第8版()
专栏:

  记韩起祥
  曲亦素
“雹子打墙冰盖房,
侵略战争不久长。
哈巴狗想把铁旗杆啃,
井里的乌龟想吃太阳。”
这是韩起祥同志的新作,形象地、深刻地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无情的嘲笑。
人民行吟诗人韩起祥同志,他的脉搏永远是和人民一起跳动的,他那高亢、热烈、淳朴的嗓音,配上那只音韵铿锵的三弦,为人民的欢乐而欢乐,为人民的悲苦而悲苦,他的歌唱正是人民的心声。
远在抗日战争时期,韩起祥就不断地编写新词以激励抗日军民的斗志。他曾说过:“三弦就是我的机关枪,说书就是我的子弹,编写新书就是我的兵工厂。”从1944年7月到1945年12月,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就创作和改编了新书二十四篇,约二十多万字。
韩起祥生长在农村,他的艺术生根在农村,农村中千百年所遗留下来的封建婚姻是他所深恶痛绝的,为此他写了著名的“刘巧团圆”。此外,他还曾写过“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胜利”等作品。全国解放了,他更加热情洋溢地歌颂起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创作的作品不止千百首。因为他一直是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滋养,所以他的创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他带着三弦一乡一乡、一村一村地走着,社员干活他跟着干活,社员休息他就弹起三弦来唱。他说:“大休息大唱,小休息小唱。”有时他就一个人爬上坡,用土圪塔垫上他自己作的小木箱,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上盲文字,搞创作。
当1957年乌云乱滚,右派向党进攻的时候,韩起祥以无比愤怒的激情,以自己的身世为题材写了个段子“翻身记”,他从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生活写起:
“地主家堂屋瓦房红漆门,
满堂家具耀眼明,
冬穿皮袄夏穿纱,
炕上是铺着七层盖八层。
我们家住的房子是窟窿,
铺着炕皮盖窑顶,
黄蒿捆子把门堵,
风扫院子月点灯。
地主家早起吃馍晌午糕,
到晚上拿起切面刀。
烙烙饼,炒鸡蛋,
羊肉丸子细粉条。
我们家十口人只有四个碗,
吃的粥能照见人影影。
冬天吃粗糠窝窝掺揃皮,
到雪天树叶野菜当饭用。
这是他半生中的血泪史,真实、生动地勾画出旧社会的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是一篇对旧社会的控诉书。在作品的最后,他告诉自己人:
“吃一口黄连吃一口糖,
苦尽甘来咱们自己尝,
旧社会的日子比黄连苦,
新社会的生活甜如糖。”他理直气壮地痛斥右派:
“右派分子黑心肠,
到处造谣攻击党,
毒蛇挡不住火车的路。
哈巴狗安能吞太阳。”
1958年大跃进来了,韩起祥到水利工地,他到挖旱井的地段,哪里有热火朝天的劳动,哪里就有他。哪里有他,哪里就干得更欢。有的老汉说:“听老韩说书,顶上喝四两酒!”
韩起祥说:“现在要把说书当镢头!”他这把“镢头”震动着每一块土地,也振奋着人们向着社会主义迈进的信心!半年中,他已经为农民说书四百一十一次。他不仅经常的深入到深山、小村、田埂进行演唱,同时他还抓紧时间进行辛勤的创作。他在哪里演出,就在哪里劳动,他在哪里劳动,就随时编写哪里出现的新人新事,并及时地演唱。
杨家岭水利工地上有个张子明,铲土时一个人顶两个,他就唱:
张子明,是英雄,
铁锹把,攥得紧,
汗珠流到脚后跟,
铲得黄土像波滚。
他在张家庄看见张宝生、王贵莲这对新婚夫妇干活干得有劲,他就唱道:
小俩口,打旱井,
真像牛郎织女星,
牛郎掏土织女吊,
地下挖出个聚宝盆。
作为共产党员的韩起祥,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都要从事体力劳动,他每天都要不间断地进行演唱,他每天都要搞搞创作,他每一个小时都要抓紧时间进行顽强的学习。他坚持每天读报(由别人代读),他坚持每天听广播新闻,他坚持学习盲文,现在已经会运用了。
老韩每天都要收到很多信,这些信有的是要求他去演出,有的是对他表示慰问,每一封信都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有什么事比得上与人民的感情交结在一起,取得了人民信任更快乐呢?最近他写了一篇新的唱词,其中有这样一段:
“可惜我双目失明看不见,
不能一起去劳动;
背上个三弦上山下乡,
说一段书来表一表心。
你们在战场上争英雄,
我就要编出新书唱新人。
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应当是这样的。


第8版()
专栏:

  听曲感言
  老舍
因腰痛不能久坐,对全国曲艺会演未能场场观摩,深感不安!可是,只就我所看到的那些节目来说,已足使我十分兴奋!一些感想,简述如下:
一,不少节目是演员自编自唱的。这些都编的很不错。假若他们的政治觉悟没有提高,他们一定写不出这些段子——几乎都是歌颂大跃进中的新人新事的。从他们的表演中,使我看到他们的政治热情!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必须向他们致敬致贺!
二,看到几位久已闻名的老演员的表演。果然名不虚传!以王少堂老人来说吧,他的一抬手,一扬眉,都紧密地配合他口中所说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使人听到他的叙述,马上就看到了形相。他的口中没有一个废字浮词,直录下来就是好文章。他的动作好像有锣鼓点子控制着,口到手到神到!这要下多大工夫啊,经过多么严格的锻炼啊!我切盼这些位老前辈多收些徒弟。我也切盼所有的青年演员都向老人们学习,不断提高技术,作到又红又专,以最好的表演宣传最好的思想,为人民服务。
三,曲艺形式有这么多呀,使我惊异!这也就正是互相观摩,交流经验的好机会。我希望演员们切勿保守。要吸收别人的长处,丰富自己。不要借口百花齐放,固守师传,只放不创。百花齐放要都放得日新月异,有新的创造。同是牡丹,却有姚黄魏紫;同是菊花,却态色千百。别怕创造!我们看了多种多样的表演方法之后,似乎应当问问:我自己唱的只有腔调相同的上下句,是不是单调一些呢?应该不应该加以变化呢?或是:我唱的板眼复杂,行腔太长,是不是就不易使人听得明白呢?或是:我的唱腔虽然简单,可以不可以从音乐伴奏上想想办法,多些变化,引人入胜呢?或是:在必要时,可以不可以在演唱中加些有力的话白,加强表现力呢?或是:音乐或歌唱过于高亢或过于低沉,使人听着刺耳或闷气呢?……这么一问,我们才会真得到观摩的好处。我们的传统是宝贵的。但是,因重视传统而限制住发展与创造,就不妥当了。社会主义的曲艺工作者,正如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必须有敢想敢干的劲头儿,超越前人,不甘保守的。那么,怎样改进呢?是不是随便拼凑,凑成四不像子呢?一定不是!曲艺原产自民间,要改进还应结合群众。人民有无穷的智慧,以人民为师,必能成功。
敬祝全国曲艺界跃进,跃进,再跃进!


第8版()
专栏:

  和平的喜讯
  全国曲艺会演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 爬杰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中苏两国人民领袖,在人民首都北京城,举行会谈四天整。和平的喜讯,传遍了内蒙草原,各族人民信心百倍,齐心反对美英侵略中东。丁香树虽然多,散发的香味一个样,民主的国家虽然多,爱好和平的心意一般同。山丁树虽然多,结的果子都一样,爱好和平的人民千千万,赤诚的心儿一般样。笔直的白杨树,枝枝向上,我们八亿人民,心心相印。八亿人民的友谊深似海,齐心热爱我们的新生活,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缔造世界永久和平。
(奥其译)


第8版()
专栏:

  曲艺队伍插红旗
  韩起祥喜开怀,笑开怀,曲艺会演大会在首都开,胜过王母蟠桃会,赛过八仙来过海。不同的口音同歌唱,都把社会主义美景唱起来!金字牌,银字牌,不如总路线给曲艺挂金牌,多编多唱多上山,曲艺红花遍地开,开红花,结香果,曲艺界队伍把红旗栽!


第8版()
专栏:

  人民解放军中的说唱活动
  邓斌
人民解放军的说唱文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部队说唱活动曾经活跃在战壕里、行军路上、练兵场上,对丰富部队文艺生活,鼓舞战斗意志都曾起到它显明的作用。全国解放以后,部队说唱文艺和其他艺术一样,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今天在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大跃进的日子里,随着部队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普遍广泛的开展,说唱活动更加活跃。
自从1952年全军举行过“八一”文艺会演以后,在各专业文艺团体中都建立了曲艺团、队的组织,同时开办了多次曲艺训练班,先后培养了数百名曲艺工作干部。多年来他们在党的“为工农兵服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指导下,不断的深入部队演出和生活,一方面丰富了部队文化生活,同时部队生活也锻炼提高了他们。无论在政治思想上或者是在创作与表演上都有了很大的成就。几年来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曲艺节目,如过去的“一车高粱米”、“蓄洪区说话”、“青年英雄潘天炎”、“侦察英雄韩起发”、“战士之家”、“三只鸡”、“江边游”、“侦察兵”以及最近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的“师长帮厨”、“鲁珉夜间打敌机”、“水兵破迷信”、“歌唱总路线”等。演出后受到部队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其中有的曾流传全国,有的已经作为新的传统曲目保留下来。这些作品内容的一个共同鲜明的特点,就是紧密地结合着当前的政治任务,尽情地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反映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歌颂着新人、新事、新风尚,可以说每个节目都是那么令人感到鼓舞、真实、亲切。在演唱艺术上早已摆脱了旧说唱形式的束缚,进一步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形式。运用的完全是新鲜、活泼、明快、有力的语言。特别是经过整风、反右和双反后,部队专业文工团作风大转变,乘风破浪全面跃进。伴随着全军各项工作的大跃进和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的蓬勃开展,全军各文工团曲艺工作者也在总的形势下坚决贯彻了“乘风破浪,全面跃进,赶上时代,又红又专,百花齐放,多快好省”的精神,鼓足了革命干劲,组织几个人的演出队深入连队、深入工地、深入现场,为广大官兵进行演出,把曲艺节目送上门。在“随叫随到、随到随教”的口号下,大力进行辅导工作,开展连队文艺活动,训练培养了许多业余说唱文艺活动骨干。在深入部队中,他们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到一地随编随演,走到那里唱到那里,他们让常年看不到戏的部队看到了演出,让最边远的部队文化生活活跃起来。真正继承了我军红军时代文艺工作光荣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了说唱文艺的尖兵作用。他们普遍受到部队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曲艺已经成为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鼓动工作上一个传统的战斗武器。
部队业余的说唱活动也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目前连队群众性的演唱活动十分活跃。他们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快板、数来宝、山东快书、单弦、坠子、大鼓、琴书、小调、相声、金钱板、评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各种各样的斗争生活,来歌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歌唱本单位新人、新事,歌唱“标兵”。官兵们真正作到了“作什么唱什么,见到了什么写什么”,往往“标兵”刚选出,他的事迹就被唱了出来。不少单位更有着自己保留的“传统”节目,如驻北京部队某部七连的“光荣史”就是以一个快板的形式,描述了该连的光荣战斗历史,从1953年编写至今,历年相传不断修改充实,愈来愈生动,成了这个连队的“传家宝”。
深信通过这次会演,将对部队说唱文艺活动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群英大会”
作家出版社发起的“大跃进的一天”征文,是组织大规模群众创作的一个尝试。现在把初次收到的应征文稿,分集编选出版。第一集“群英大会”将于本月15日出版。全书共收作品十七篇,它们的作者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农兵群众和干部。他们从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多方面地反映了祖国大跃进的面貌,把祖国各个生产战线和各种工作岗位上每天在发生的最激动和鼓舞人心的故事和场面,告诉了广大读者。这些作品不但内容丰富新颖,反映生活面广阔,而且一般都能做到明快简练、生动活泼、人物象形明朗,显示了群众创作的无限前途。 (世)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欢呼中苏会谈公报诗文画集
中苏会谈公报公布以后,我国广大的工农群众、战士、诗人、画家,在短短的几天内创作出很多文艺作品,来表达自己衷心的喜悦,来欢呼这个划时代的文献。
作家出版社及时地收集了发表在各报刊上的诗、文、画,编辑成书,日内即将出版。 (靖)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农村跃进之歌”
为了迅速反映农业建设者们冲天的干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用他们的英雄事迹教育和鼓舞读者,作家出版社从今年第二季度起,陆续编选出版了散文特写集“农村跃进之歌”。它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跃进中的农村新面貌。
现在已出版了三集,今后仍将陆续出版。 (龙)


第8版()
专栏:

  新的曲目、新的人才
  李凌
七八天来的曲艺会演,显示出近几年来曲艺的发展,和它所起的作用是异常巨大的。这些比较质朴、轻便的艺术形式,不仅能歌唱片断的生活风貌,而且能表现较复杂、深刻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特别由于它简便,广泛接近群众,并且能够迅速地紧密地表现新的事物,就更加值得我们珍视和爱护。
这七八天的节目,绝大部分是反映新的建设斗争的。它们从各个角度,采用各种形式和风格来表现新的题材,其中音乐方面比较突出的有:京韵大鼓“罗盛教”、天津时调“翻江倒海”、梅花大鼓“新媳妇下地”、湖北渔鼓“迷路记”、单弦“礼拜天”、徐州琴书“体格检查”、上海开篇“思想上插红旗”、长沙大鼓“贺庆莲”、衡阳渔鼓“齐昌栋”、安徽坠子“告就王”、河南坠子“送梳子”、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和新编小调“万车游行”等。
这些比较成功的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描写得活泼生动而又集中。它们大多是透过具体的情节和细致的心理描绘,来刻画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先进事物的本质。所选择的唱腔,也是亲切、协调地诉述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要求。有些唱腔,如天津时调、京韵大鼓“罗盛教”(这个节目有些地方的音乐创造也是很有效果)等在唱腔上还有所革新;因之它的音乐感染就更为强烈。
在这些演出中,我们看到前一辈的艺人如、李德才、谢大玉、良小楼、刘天韵、蒋月泉、朱慧珍、武嵩泉、刘元芝、刘明枝、舒三和、爬杰和近年知名的李月秋、朱雪琴、王毓宝、马增芬……等人保持相当高的演出水平。而特别使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涌现出大批新的极有才艺的年轻演员。花莲宝、萧顺喻、小映霞、李小娟、崔金兰、江爱华、林德川等,各有特点,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途。其中像王毓宝、孙书筠、马增芬、萧顺喻……等在曲腔的表现手法上,大胆地进行创造,使原来的唱腔,增加了许多有生命的新血液,这是非常可贵的。每种传统曲腔,都有它优秀的本质,但要推陈出新,向前发展,还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因素,才能使它的音调、节奏,与所表现的新的生活内容相称,才能更好的描画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第8版()
专栏:

  社会主义无限好(壁画)
                    古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