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严密勤快细致地管理秋田
河南百分之九十的劳力参加田间管理和积肥
本报郑州28日电 河南省以实现“六无”(无缺苗断垅、无水旱灾害、无瘦田瘠地、无杂草、无病虫害、无三类作物)为主的秋田管理运动正在全省蓬勃开展。现在全省参加秋田管理和积肥运动的劳动力占劳力总数的90%左右,全省秋季作物实现六无的面积已达三千一百四十九万多亩,还出现了秋田“六无”乡四百四十二个,“六无”社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个。
各地在秋田管理中,都采取了书记挂帅,干部分片包干,开展大辩论,组织专业队和检查评比等方法,推动“六无”评比运动迅速开展。商丘县乡乡都建立了“六无”秋田管理委员会,社社建立了“六无”小组和作物专业队,全县计建立了红薯专业队三千五百六十四个,水稻专业队三千四百二十四个,棉花专业队四千二百六十八个,其他作物专业队三千一百三十六个。到7月12日统计,全县共补苗十七万三千多亩,消灭了三类苗三万二千亩,消灭病虫害十五万五千亩,雨后中耕五十九万亩。汝南县掀起乡与乡、社与社、队与队的“六无”评比检查运动后,全县三十一万亩春播作物全部实现了“六无”,一百二十万亩夏播作物,实现“六无”的就有一百万亩。全县群众干劲冲天,争取丰收的信心十足。
在开展秋田管理运动时,各地还针对夏播结束后,部分干部群众的自满麻痹思想进行了辩论,促进秋田管理运动形成高潮。禹县朱阁乡展开大辩论后,全乡每天出勤人数达一万二千多人,占现有劳力的129%。
为了解决秋田管理工作中劳力不足的困难,不少县还采取作物站队、逐块分类、作出规划、安排劳力的办法。郾城县就普遍实行三结合办法,即锄地与补苗相结合、锄地与拾草相结合、白天与夜晚相结合的办法。方城县对秋作物进行逐块站队后,全县查出一类苗占53.9%,二类苗占33%,三类苗占13.1%,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劳力,加强对三类苗和二类苗的管理工作。
最近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连续阴雨,草苗争长,在“六无”评比运动中,大部分地区都把除草积肥作重点。全省每天都有四百多万人在田间、地边、村边清除杂草,每天能除杂草六百多万亩,据最近的统计,全省已经有六千七百七十三万多亩秋田全部消灭了杂草,占秋田总面积的57.8%,并且还有九百八十七个乡、一万八千多个农业社成为无草乡、无草社。
结合除草,积肥工作开展得也很快。从6月1日到7月15日的统计,全省已沤制绿肥五百多亿斤。
(方徨)


第5版()
专栏:

调动一切劳力完成夏收夏种任务
江西全面开展大协作
本报讯 江西省各地以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办法解除劳力不足的困难,保证夏收夏种如期完成。
“任务重、时间短、要求高”这是江西今年夏收夏种的突出特点。为了取得全年更大丰收,全省二千四百万亩早稻必须在7月底、最迟在8月上旬收割完毕,并要做到细打细收、粒粒还家。早稻割完,二季晚稻插完,晚稻力争超过早稻,中稻要进行最后一把劲的田间管理。此外,还需要抢插红薯等杂粮作物,因而劳力异常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省各级党组织于是组织山区与平原、经济作物区与粮食作物区、早熟区与晚熟区、一季稻区与双季稻区、城镇与农村之间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既合理又充分的把一切劳力利用到夏收夏种中来,确保夏收夏种如期完成。赣南行政区从区到社层层成立了协作委员会,专人负责领导和组织区、乡、社之间的协作。吉安专区吉水县夏收夏种任务是在十五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做到:收割完五十八万亩早稻,栽种二十五万亩蕃薯和密植连作晚稻五万亩、二季晚稻十万亩。而全县劳力却只有九万个,双抢任务十分紧张。但是从地区上来看,水西丘陵地区的十五个乡人多田少,早稻成熟快,又没有种蕃薯的习惯;水东山区二十一个乡人少田多,早稻成熟迟七天,有种蕃薯的习惯。针对这一情况,中共吉水县委便组织这两个地区开展协作:水西丘陵区支援水东山区三十万斤蕃薯苗,水东山区首先支援水西区收种,然后水西丘陵区支援水东山区收种,把所有物质和人力都充分利用了起来。上饶专区广丰县算细账的结果,夏收夏种中缺少九十一万个劳动日,中共广丰县委为此便根据县内平原、丘陵和山区三种地区的早稻成熟迟早不一的情况,划成三个战场;按照社员们技术特长组织割禾、打谷、耕田、插秧、运输等突击队。在第一战场进入战斗时,调第二、第三战场人马助战,最后第一、第二战场调出人马支援第三战场。现在,这个县的第一战场已按期结束了战斗,第二战场正在进行。
大协作的开展对人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增长了人们的共产主义精神。过去的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思想、旧习气一扫而光,许多过去从不过问农村的城镇人们现在变成了支援农村的积极分子。在中共南康县委提出了城镇支援农村夏收夏种的任务后,南康县所有城镇人们都争先报名参加支援大队。商业人员挑着一副担子和一把镰刀到田间,他们说:“社员生产我割禾,社员休息我卖货。”极受社员们欢迎。   (刘光障)
本报讯 从7月1日晚开始,湖南邵阳专区六百三十万农民,发挥冲天干劲,大干五昼夜,开凿渠道十四万多里,使全区82%以上的水田实现了灌溉自流化。
邵阳专区历来是干旱地区。每年一到夏天就要花费大量劳力车水抗旱,一般旱灾年成也需要抗旱工两千多万个劳动日,使夏季各项工作在劳力安排上非常紧张。水利灌溉自流化实现后,全区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大大地增加了在农业生产跃进再跃进的决心和信心。


第5版()
专栏:

全国养猪达一亿八千万头
每一农户平均有猪一头半基本上达到农业纲要1962年要求
本报讯 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第二季度养猪数量已达一亿八千四百多万头,较1957年底增加26.4%,超过今年国家计划22.9%。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各省(区)、市养猪数量都比去年增加。其中增加速度最快的上海市较1957年增加145.6%,广东省增加62.8%。增加速度在30%以上的有贵州、河南、四川、山西四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僮族自治区。
如果按农户平均养猪头数计算,全国每一农户平均养猪一点四九头,基本上达到了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1962年每户平均养猪一点五到二头的要求。每一农户平均养猪达到一点五至二头的有广东、江西、湖南、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和广西僮族自治区;达到二至四点三二头的有上海市、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等五个省、市。又据十八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有一百多个县达到或超过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1967年每户平均养猪二点五到三头的要求。
今年生猪生产飞跃发展中的特点是集体养猪发展很快。河南省现有集体养猪场五万三千多个,比去年增加二倍多,共养猪三百二十五万多头,占全省养猪总数的四分之一。河北省集体养猪数量占猪总数的15%—20%,较1957年增加一倍以上;其中集体养猪比重最大的任县占66.4%。
湖南省集体养猪也由去年的5%上升到16%;其中衡阳专区集体养猪的社由去年的一千四百六十三个增加到六千二百六十九个,集体养猪数量增加五倍半;望城县5月底集体养猪数量占养猪总数的50%左右。安徽省阜阳专区已有一百二十个农业社建立了三千四百五十七个养猪场,养猪三十多万头。(附图片)
右图为浙江省兰溪县马涧第一农业社蓄牧场兽医技术员李银屏(中)正在用百分之十小苏打给猪洗澡。根据她的试验,用小苏打给猪洗澡,能使小猎每天长肉一斤半(不洗澡的小猪每天长肉九两)。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摄


第5版()
专栏:编后

高兴之余
编完了全国生猪发展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生猪生产也来了个大跃进——上半年养猪数量已经超过今年国家计划22.9%;如果按全国农户平均养猪头数计算,基本上达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1962年的要求。这是一件大事,因为生猪生产迅速发展的结果,首先是农家肥料的大量增加,而肥料的增加也就为取得秋季更大丰收创造了条件。这怎能不让人高兴呢?!但是,高兴之余,不竟想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生猪大量发展的情况下,读者反映猪肉供应紧张的来信反比过去增多了呢?而且来信的地区也比过去广,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少吃些肉,甚至在短时期内不吃肉,这个问题不算大。可是,如果生猪只有发展,而没有相应地消耗,这倒是个大问题。因为人们养猪的目的,不是为养猪而养猪,也不只是为了积肥才养猪。农民把养的猪卖了还能增加收入;国家收买了猪可以供应城市人民的食用需要,可以发展肉食加工工业,可以增加出口物资。如果生猪生产发展了,收购部门的工作没有跟上,那么,结果就不仅仅是有些地区的人民感到肉食供应紧,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养猪的积极性。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
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问题,研究它,解决它。


第5版()
专栏:

广泛动员 广泛协作
抓紧雨季突击造林
本报讯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继续鼓足了革命干劲,继春季造林之后又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雨季造林运动。
良好的组织性和广泛的共产主义协作,是这次雨季造林运动的突出特点。河北省滦县组织了三十五万造林大军,由县委第一书记挂帅,采取全县大协作的方法突击造林,现已完成十一万亩。山东省沂水县将荒山分片划段包给生产队,既能解决农活林活之间的矛盾,又能保证造林适时行动,提高造林质量。平邑县在雨季造林中采取了造林与治山相结合,治山队即是造林队,并组织各乡、社大协作。新泰县十二万青壮男女劳力组成治山造林大军,晴天治山,阴雨造林,苦战二十天,治山五十万亩,并全部造上林,保证雨季造林比今春造林翻三番。山东省在雨季造林中突出的抓住了依靠群众,千方百计解决种苗的问题。如对苗圃进行了间苗,间出的树苗带土上山造林;挖掘了大批松、柏、杨槐林内天然生长的杨、柳苗木。山西省晋南专区动员了二十余万名青年“南征中条山;西战吕梁山,东征太岳山”,完成义务营造国有林一百六十五万亩。他们的口号是:“全民总动员,干劲冲破天,人人大协作,青年第一线,突击远山、高山,消灭半山;平川苦战十五天翻五番,十年任务一年完!”
雨季造林运动在云南、广东、贵州、四川、浙江、湖南、河南、甘肃、辽宁、吉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已开展起来。湖南省祁东县最近组织了一次雨季石山造林运动,单是青年就组织了三千一百余人,苦干了十三天,造林六千亩,林地长达六十余华里,定名为“共青团石山林带”。浙江省建德专区为了破除雨季不能造林的迷信,组织了全专区十三个县的林业干部参观了寿昌县长林乡的雨季造林,两年前雨季栽的杉木、柏树、油茶树不但成活率极高,而且生长良好,给大规模开展雨季造林增加了信心。


第5版()
专栏:

半月农情
“小暑”(7月7日)——“大暑”(7月23日)
大部地区在这个阶段继续受到干旱威胁,少数地区发生水害或雨涝。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广西、江西、贵州等省区,都有轻重不同的干旱,安徽、吉林、辽宁等省旱象较重。
各干旱地区都把抗旱保收列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这些地区在抗旱中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添置了大批提水工具。安徽蚌埠专区的淮南八县,六安、芜湖、安庆三个专区,到7月16日共打井、下泉二百六十六万眼。到7月17日,安徽全省推广各种新式水车七十一万多部。

夏季是杂草、灌木生长茂盛季节,许多地区在这个阶段继续开展沤制绿肥工作。北方许多省都把压绿肥列为夏季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夏锄紧张的地区,提出了:“夏锄、压肥两不误”口号。在山上、田边、地头就地沤制,以减少往返运输,是今年许多地区夏季积肥的一个特点。辽宁锦州专区的喀左、阜新、北镇、锦西等十二个县,就在山上、地头挖了二十五万五千四百多个积肥坑,作到了:就地取材、就地沤制、就地使用。

这半个月正是早稻产区抢收抢插的大忙时期。在“大暑”以前,四川、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省的早稻,有些已收获一半以上,有些已收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省的绝大部分早稻的单位产量比去年高出一倍以上。不少地区结合收获早稻,总结了早稻丰产经验和选留了早稻种子。在抢收早稻的同时,紧张地抢插晚稻。

春小麦的收割已在“大暑”前开始。西北一些季节较早地区,已经接近收完。黑龙江等地的春麦,全面收割要在8月上旬。据各方面估计,今年春麦一般可比去年增产60%左右。
为了作到收打精细及时,不少生产单位在开镰以前推广了改良的收割工具。黑龙江省在国营农场范围推广一种大镰刀,比小镰刀效率高一倍。密山农垦局改革成功一种能在雨大泥泞情况下正常收割的链轮式自动联合收割机。

7月中、下旬,大部地区的棉花进入大量开花结桃的生育阶段。不少地区都开展了壮伏桃、保秋桃运动。有些棉花生长良好地区,在发现这项生产的增产潜力以后,及时提出新的增产要求,用新的增产指标来推动后期田间管理。这是今年棉花生产中一种新气象。


第5版()
专栏:

高产区能不能再增产
宜良县经过辩论扫除自满松劲思想
本报讯 记者黄昌禄报道:云南省宜良县二十万群众开展能不能高速度增产的大辩论,把干部和农民中的自满、保守、松劲思想一扫而光。
宜良是云南的粮食高产县,去年平均每亩产量已达八百六十六斤。今年在严重的干旱下,全县干部和农民顽强地与干旱斗争,使水稻种植面积由去年十七万亩扩大到二十万亩,五万亩旱地及时栽完。耕作技术比往年大为提高,每亩田地平均施肥量由去年四千斤增加到五万斤,犁耙也比去年精细。现在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有些干部和群众看见这种现象,觉得增产已不成问题。还有不少人说:“一连苦战了七个月,也该歇歇气了。”情绪开始松懈,中耕夏锄的进展缓慢。
宜良县委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一场全民大辩论。辩论首先在本月上旬召开的县、乡、社三级干部会议上揭开,会议结束后,辩论之火烧到全县每个角落,千万张大字报、千万把唇枪舌剑指向自满、保守和松劲思想。辩论的中心问题是今年要普普通通地增产几成呢,还是成倍地高速度增产?高速度增产是否可能?大家研究了小麦高产的实例,并且参观了幸福社的禾苗,深感田地潜力很大,高速度增产是完全可能的。针对当前生产中的缺点,决定了三大措施。第一是马上移栽套种,补密植的课,使全县每亩稻田禾苗平均由两万窝增加到五万窝以上。第二,县里决定大干化学肥料,各乡、社普遍建立肥料加工厂,大积绿肥和土肥。第三是立即组织队伍,加紧进行中耕夏锄,要求薅秧五次,及时扑灭虫害。
全县二十万群众一边辩论,一边行动,乡与乡、社与社、队与队以及个人之间的红旗竞赛已热火朝天地展开。


第5版()
专栏:

一季完成全年征购任务
河南夏粮入库又多又快又好
据新华社讯 获得小麦大丰收的河南省广大农民,在极短时间内,一季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这在河南省粮食工作中是史无前例的。
到7月20日止的统计,全省夏粮入库已达五十一亿三千五百万斤,比去年同期入库数量增加将近三倍。入库粮食的质量比任何一年都好,根据八个县、三个乡和一个农业社的调查,已入库的粮食中,上等粮占36.3%,中等粮占43.9%,三等粮占18.2%,基本上消灭了不合规格的等外粮。
河南省农民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教育,深刻地认识到今年夏粮大丰收是党和政府领导大家大跃进的结果,加上在粮食战线上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因而迅速地在全省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交公粮卖余粮的热潮。时间短、征购多、入库快、质量好,这是今年河南省夏粮征购入库工作的特点。夏粮征购入库中,群众情绪高昂,劲头十足,充分表现了广大农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气魄。很多农业社为了争取早入库,快进仓,提出“黑夜当白天,大干突击干,粮食入库像火箭”的战斗口号,组织了千军万马的送粮队伍。各地在组织入库工作同时,还紧密结合了当前紧张的秋田管理工作,做到了入库、生产两不误。
河南省虽然已经一季就完成了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但是由于夏粮空前丰收,征购的比例只占夏粮产量的22.1%,比去年要低1.8%,而且农村征购后余粮非常充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农业社在完成征购任务和扣除机动粮、口粮、增产多分粮、种子、饲料等之后,都还有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储备粮。


第5版()
专栏:

喂猪也有学问
510斤的大肥猪
四川金堂县龙王乡十村美泉社社员卜永发,1957年1月份买回一只架子猪饲养,今年6月7日出售时,这只猪有四尺六寸长、二尺七寸高、一尺一寸宽,重达五百一十点八斤。
卜永发并没有给这只猪喂过一颗粮食,主要喂胡豆苗和红苕皮,掺喂少量的米糠和麦麸。在饲养过程中,卜永发仔细观察,掌握了猪的生活规律,按时喂,根据猪的爱好,灵活调配饲料,同时注意了猪的防疫,经常打扫猪圈,使它吃的好、睡的熟,生长很快。


第5版()
专栏:

要重视人的作用
梁颖
目前正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田间管理做得好坏,对争取秋季大丰收是个重要的关键。许多地区正在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但在一部分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中,却存在一种“定局论”。他们说:“黄秧落地三分收”,庄稼长到一定程度,不管禾苗长得好坏,生产就算定了局,再增加措施,也没有什么作用。他们看到庄稼长得较好,就盲目自满起来;看到庄稼长得不好,又产生悲观情绪。不管是自满或悲观,结果只有一个:放松了田间管理,从而也就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定局论”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他们忽视了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见物,不见人。他们把事物看成是一成不变,好苗永远是好的,坏苗永远是坏的。其实,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放松了田间管理,好苗可以变成坏苗;加强了田间管理,坏苗可以变成好苗。因此,决定禾苗生长情况的是人,不是苗。
今年我国小麦是在非常严重的干旱情况下获得丰收的,有些地方(如河北)从播种到收割,一直没有下过透雨。按照“定局论”者的逻辑,今年小麦非歉收不可了。但是不然,我国今年的小麦却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什么原故?还不是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冲天的干劲,相信人定胜天,向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的结果吗!这说明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也是能够创造的。请看吉林农安县人民,他们从6月下旬开始向二、三类苗大进军,到7月8日统计,全县已有四万八千多公顷二、三类苗升为一类苗,其余一万多公顷三类苗也即将消灭。再看江苏江浦县建设乡团结农业社,原来该社有二百多亩三类苗,经过十五天的突击加工,已有一百多亩超过一类苗,达到试验田秧苗的水平,其余一百多亩即将达到试验田秧苗。这些事实说明,“定局论”者是没有根据的,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一经发挥,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可以排除一切困难,把生产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第5版()
专栏:

万能养猪场
本报记者 孙跃冬 刘宗棠
最近,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到四川资中县金紫乡光华农业社参观新创办的一所“万能养猪场”。
这个养猪场的一切给人一种新鲜的印象。场内设有猪只的浴池、食场、医疗站、治疗院和专养小猪的场,很像一座完备的联合工厂。场里饲养着一百多头母猪和五十多头小猪,它们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个场从建立以来,为社里输送了大量优良的小猪。
像所有参观者一样,对这个养猪场的种种创造,我们感到无限钦佩。在这大跃进的时代,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出现,连养猪这样一件平凡的工作,竟也能有这么多的革新创造。
小猪的乐园
一走进猪场,我们就看见草棚里的一群小猪个个长得油光水滑,虽然室外是炎热的大太阳,这里却阴凉舒适。
养猪场场长刘运周告诉我们,送到这里饲养的小猪,首先必须是生下七天到二十天的乳猪,其次是母猪产仔过多的和较瘦弱的小猪。刘运周指着一群花小猪说:“这窝小猪是十九头,可是母猪只有十二个奶头;过去像这种情况,就常发生小猪吃不饱,体质瘦弱或死亡现象。”可是现在,饲养员按时抱一部分小猪到产仔较少的母猪身边喂奶,使每个小猪都有足够的奶吃。找不到适当母猪喂奶的乳猪,小猪饲养场就用牛奶、豆浆等实行人工授乳。由于实行了母仔分居,小猪被压死、踏伤的事故没有了,成活率都是百分之百。而生产猪仔多的母猪,也可得到适当休息;再加上喂奶次数减少和时间固定,母猪发情期提前,还可以改变一年产仔两窝的状况为两年产五窝。
听见饲养员呼唤,一群小猪便跑来。这是到了喂小猪饲料的时候。饲料场地门口有一个清水池拦住道路,小猪井然有序地从水池中走过。这样来回两趟,就把小猪的四蹄冲洗得干干净净。
小猪吃食也很有趣。在一张特制的小木槽上,每头各占一格,恰好容得下一张小猪咀吧,互不争夺。以前,小猪围着一个瓦钵吃,经常打架,强的吃得过多而弱的往往饿肚皮;而且小猪常常将带污泥的前蹄伸进钵内,许多小猪吃了不洁食物便影响正常发育。现在,这些现象都没有了。
当我们走进医疗站时,看护员黎香华正在给两头小猪注射针药。这两头有病的小猪是邻近的交通农业社送来医治的。这个站备有各种针药,场里或附近农民发现了病猪,就送到这里来诊治,需要长期治疗的就留在这里,这样护理方便,又可作好隔离,避免疾病传染。
走进母猪圈里,上下四周都干干净净,一个苍蝇也没有。原来这是全社的“猪圈防疫卫生试验田”。
试验田还不止这一种。在一格猪圈的顶上,挂着一个牌子:“母猪高产试验田”。圈里一头健壮的母猪鼓着大肚皮正在酣睡。这就是养猪手们正在进行的创造性试验。他们采用先进的双重配种和连续配种等方法,要这头母猪一窝产仔三十头,而且个个成活健壮。她们准备通过这次试验,总结出提高母猪产仔率的经验,以便在全社大量繁殖猪只,争取今年全社猪只由平均每户三头多增加到十五头。
万能养猪手
这个养猪场的全套设备都是饲养员们自己动手修的,并不曾花一文钱。这个场有七名饲养员,其中有五个是十七岁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她们在不久前还是从未养过猪的生手,可是现在被社员称为“万能养猪手”,从配种、接生、医疗到饲养管理,样样都会。
我们看到这些养猪手一时在烈日下给猪洗澡,一时又煮饲料喂猪,打扫猪圈,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她们个个精神饱满,好像从不知道疲倦。她们说,这里原来仅是一所又臭又脏的猪圈,但在她们的手下,仅三天就改变得面目全非。整个场是边养边建的,那速度达到惊人的程度。例如有一天晚上,有人建议修个猪浴池,话刚落地,他们就立即到六里以外去拉炭渣、运石灰,整整干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浴池就修好了。她们没有养过猪,就去找有经验的农民虚心请教,细心观察别人怎样喂法。白天忙,就夜晚抽时间请干部来讲授畜牧兽医知识。有的睡着了还掌着书本。她们到各地参观回来以后,就开始学习打石头,准备将来用自己的手建造更美好的猪舍。
许多农民原来不相信这些年青人会把猪养好,这一下都心悦诚服了。现在,附近农业社都学习这个经验,准备建立这样的养猪场。(附图片)
养猪姑娘刘素英(共青团员,高小毕业生)是一个能饲养、能诊断、能接猪子的全能饲养员。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游云谷摄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早稻秆还田作肥料
——解决晚稻肥料不足的好办法
邓锡鎏
稻秆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根据科学分析,按干物质含量计算,一千斤稻秆约含有机质八百斤,氮素六点三斤(相当于三十斤硫酸铵),磷酸一点一斤(相当于六斤过磷酸钙),氧化钾八点五斤(相当于硫酸钾十七斤)。施用稻秆可以给土壤增加大量的有机质,改良土壤,供应植物养料,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利用稻秆作肥料是一种就地取材、既方便又经济的扩大肥源的好办法,值得提倡推广。
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农民有利用稻秆还田作肥料的习惯,这就是把新鲜的早稻稻秆直接犁耕翻压在田里,充作双季晚稻的基肥。利用稻秆还田作肥料的增产效果很好。浙江省诸暨县农民的经验,一般施用早稻秆还田的晚稻,要比不施用的每亩增产稻谷五、六十斤。广东省佛山专区的经验,利用早稻秆还田的晚稻,一般能增产10%左右。另据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施用早稻秆作基肥的晚稻,比不施的每亩多收稻谷五十三点八斤,增产12%。
利用早稻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高槎割禾就地留秆翻压的方法。即在收割早稻时,只割取稻秆上部离稻穗五到六寸的地方,使稻秆下部留长一些在田里。收割后,随即用木辊把留在田里的稻秆滚压折裂,倒伏泥面,然后犁耕翻压入土,耙平,灌入浅水淹浸。浸沤一星期左右,稻秆已变软,再进行一次耙田,耙后继续浸沤一星期左右,便可整地插秧。另一种方法是把割下的稻秆截成几段,每段约六、七寸长,均匀地撒在田里,然后采取和上述同样的处理方法进行犁耙、浸沤。如果是间作稻田,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将已切短的稻秆均匀地撒在晚稻行间,然后进行耘田,使稻秆混和于表土中,经过一星期左右,再进行一次耘田,促使腐烂。有些地区如因季节紧迫,来不及直接利用稻秆还田的,可以把稻秆制成堆肥或沤肥,经过堆沤腐熟然后施用。
根据各地经验,利用稻秆还田作肥料,要注意下面几点:(1)及早翻压。一般应在晚稻插秧前半个月以上翻压,以便有充分时间使稻秆能够沤烂。如果还田时间过晚,由于稻秆发酵,可能烧坏插下的秧苗。(2)适量施用。稻秆还田用量,按现有一般情况来说,大致以一亩田的稻秆用在两亩左右晚稻田较合适。施用过多,不但不易腐烂,插秧也有困难,同时还会引起浮根现象,影响秧苗生长。(3)利用稻秆还田,耙田时要注意把稻秆耙匀、耙散,不可成堆。一方面避免由于稻秆分布不匀,田里肥分不匀,影响水稻生长不齐;另一方面防止稻秆腐熟不透,继续发酵烧死秧苗,造成缺株。(4)配合施用一些速效性氮肥。稻秆肥效较迟缓,未经分解腐熟时,是不能发挥肥效的;而且稻秆施在地里,要靠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分解,土壤微生物是需要从土壤中吸取氮素养料来维持生活的。这样就会使得土壤里氮素养分暂时减少一些,发生缺氮现象,引起秧苗黄萎,迟迟不返青,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利用稻秆还田的同时,应当配合施用一些腐熟人粪尿、硫酸铵等速效性氮肥。速效性氮肥用量,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大概一百斤干稻草,要配施一担粪水。(5)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还可以配合施用一些石灰,可使稻秆加速腐烂,并中和稻秆在分解时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一般每亩施用量约五十斤左右。
利用早稻秆还田是解决晚稻肥料不足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燃料、饲料和副业原料不缺的地区,稻秆还田是为晚稻田扩大肥源的一个积极办法。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利用树叶做肥料
廖升
夏季正是树木枝叶茂盛时期。抓紧这个时期收集和采摘它来沤肥,就可以得到很多的肥料。许多地区群众采用的“割青”、“压青”、“沤青”等方法沤制绿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树叶。
树叶含丰富的有机质,能改良土壤;同时,有机态的氮被分解而产生铵,能供给作物对氮的需要。树叶种类多、数量大,一年可以采摘几次,这也是用树叶沤肥的一些优点。树叶施在粘泥田里,既增加各种肥分,又能促进土壤松软,帮助有益细菌繁殖,加速肥料分解;又因它分解后产生有机胶,施在沙泥田内,能使沙泥细腻,形成团粒结构,增强保水保肥效能。在山沟里和温度低的水田,春天踩入树叶和嫩枝后,因发酵而增高土温,促使禾苗生长发育。如湖南黔阳稔禾溪乡幸福社有一千五百亩稻田,30%是山冲田、冷浸田,一般的田也是泥温低,土质差,不适宜复种,但由于大量施树叶作肥料(占总施肥量70%左右),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全社八百五十六亩田平均亩产稻谷四百八十二斤多。
有些青叶含有轻重不同毒素,施入稻田后,可杀死害虫杂草。
用树叶沤制肥料的时候,尽可能做到采摘下来以后就沤在田里,避免风吹日晒雨淋。这是因为新鲜树叶,如不及时沤制,日久就会晒干。干后的树叶纤维硬化,蛋白质脱水变成凝胶体,组织紧缩,因而不易腐烂,有效养分不易分解出来。
南方一些地方用“凼”沤制绿肥的方法很好。用树叶沤肥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湖南一些地区每亩地设“凼”五个,每凼可放树叶四、五担,沤制时间一般是十到十五天。
施禾蔸青是另一种利用树叶制肥料的方法。禾蔸青是在插秧后十到三十天内,把采摘的树叶均匀的铺列在禾行中间,然后踩入泥中,同时加施石灰,促使它腐烂。每亩踩青量看土质和树叶而决定,一般是一、二千斤,同时撒放石灰四、五十斤。
有些地区也有把青草和树叶垫猪牛栏,通过猪、牛踩踏成肥的。经过这样踩沤的绿肥,因为混有猪、牛粪尿,肥效更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