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社论

今年秋季大丰收一定要实现
我们已经取得了1958年农业生产战线上的第一个胜利。夏季作物的总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一十亿斤,比1957年夏季作物的总产量增产69%以上,比1956和1957两年的增产总量还要多二百多亿斤。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上,什么朝代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奇迹呢?在世界的农业发展史上,有哪个国家曾经出现过69%的增长速度呢?现在,全国人民正在自豪地庆祝夏季丰收的伟大胜利。我们应该自豪,因为我们创造了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奇迹。解放了的中国人民,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中国农民,不仅能够作出人类已经作到的任何事情,而且能够作出前人从来没有作出的事情。但是,以伟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自己理想的中国人民,从来不在已经获得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停步不前,这些已经获得的胜利无论多么伟大,同我们奋斗的目标比较起来,总是渺小的,我们总是把已经获得的胜利作为争取更大胜利的阶梯,作为更大胜利的开始。夏收的伟大胜利是空前的,但它绝不是绝后的;庆祝夏季的空前大丰收,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秋季更大的丰收,在我国,大秋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年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争取今年秋季作物的更大丰收,就有了更加巨大的意义。只有大秋作物的丰收,我们才算取得全年的丰收。
在我国,小麦、油菜以及其他夏季作物,一般认为是低产作物。我们既然能够使小麦、油菜等得以69%的速度增长,变为高产作物,当然也一定能够使素来就是高产作物的水稻、高粱、红薯以及一切大秋作物以更快更高的速度增长。
要取得秋季作物的大丰收,要取得比夏季作物产量的增长速度还要高的速度,绝不是像“观潮派”所说的只是一种主观愿望。我们有一切条件和可能。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就能够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就能够使我国的秋季作物获得更大的丰收。
大家还记得,去年秋天播种小麦的时候,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整风反右派斗争的胜利,但是当时这一斗争并没有最后结束,特别是在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还在刚刚开始。广大农民还被各种各样的思想,特别是保守思想束缚着;大跃进的萌芽已经在某些地区出现,但并未在全部农村形成高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丰收有决定意义的各项措施,如深耕、密植以及一切其他新的耕作方法和措施,都执行得不够完善和彻底,而到大秋作物播种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整风反右斗争已经获得全面的彻底胜利,两条道路的斗争也已经获得巨大的胜利,特别是经过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公布和深入人心,广大干部和农民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迷信、保守思想,树立了敢想、敢干、敢说、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大秋作物的栽培技术就以全新的面貌进行了。今年大秋作物的播种不仅物质准备充分,基肥足,动手早,而且播种质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好。同时,密植——这一保证丰收的关键措施,已经在更广大的面积上得到了推广。这就为今年秋季作物大丰收打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物质保证。
如果说在争取夏季作物丰收的斗争中,人们还不敢设想产量能够百分之十几、几十地增长,还不敢设想一亩麦子能产二千斤(更不要说五千斤、七千斤了)。那么,现在在低产作物的小麦能够亩产七千多斤的事实面前,保守思想已经彻底地被打破了。广大农民在总结夏季丰收的经验时说:“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标,就没有万斤的措施”。既然广大的干部和农民群众有决心使大秋作物“亩产万斤”,那就一定能够“亩产万斤”。既然广大农民决心使大秋作物像夏季作物一样的速度和更高的速度增产,那就一定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增产。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曾经统治了我们几千年,可是经过去冬今春的大跃进,特别是经过争取小麦丰收同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斗争,人们不但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同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而且牢固地树立起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各地在夏种和锄苗时期,虽然遇见了几十年来所未有的干旱威胁,但广大农民却以“没有水浇用汗浇,不让收获少分毫”,“抗旱抗到丰收日,保苗保到粮进仓”的坚定信心和英雄气概,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战胜了自然。广大的农村干部和农民更有决心有信心也更有办法在今后战胜任何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农业丰收的最大敌人是旱灾和涝灾,旱灾已经被我们战胜了,如果出现了涝灾,广大农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它,“旱涝保丰收”的豪言壮语,就是这种信心和力量的最好证明。
半年以前,多数的农村工作干部,都还缺乏生产经验和领导群众争取丰收的工作经验;广大农民也还都缺乏争取作物丰收的先进的生产方法和先进耕作经验。经过半年来的实际斗争,干部经过搞“试验田”、“组织参观评比”、“开展览会”、“现场会议”等等,不仅自己有了较踏实的生产知识,更学会了领导和推动生产大跃进的一系列的工作方法和领导经验;群众也获得了深耕密植,使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抗旱防涝以及先进的田间管理等等许多新的生产方法和耕作经验。在人们缺乏经验、摸索经验的时候,都能使小麦等夏收作物获得空前大丰收,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以后,就更有把握有办法,使大秋作物获得更大丰收了。
去冬今春,我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挖井、治河、修渠道、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四亿多亩;开展了群众性的农具改革和技术改革运动,创造发明了千万种新式农具和各种各样的农药,发明和创造了很多制造化学肥料的方法。但是这许多农业基本建设工程,这许多新式农具、农药和化肥,真正发生它们的巨大作用,不是在今天以前的夏收作物上,而是在以后的秋收作物上。去年冬天我们是“仓促”进入大跃进的,同大秋作物播种时的条件比较,小麦等夏收作物是“先天不足”的,现在我们有了以上种种争取秋季丰收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善于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秋季大丰收,就一定能够使大秋作物的产量以更快的速度向上增长。
现在,大秋作物正在迅速生长。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战胜一切自然灾害。这是夺得全年大丰收的决定关键,任何疏忽大意,都会影响全面丰收。稍失良机,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前面我们列举了争取大秋作物丰收的种种有利条件。但这许多有利条件只是为秋季大丰收创造了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性是十分巨大的,但它并不就是丰收的本身。把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各级党委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努力。从今年夏季丰收中,我们得到了这样一条经验:播种的质量固然是增产的首要关键。没有好的播种,就没有好的收获,播种时不深耕,不密植,肯定不能得到高额产量。但认为只要把播种工作做好就不必再作其他努力的思想是不对的。事实上,田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倒是决定着产量的高低。去年小麦播种时和播种后遇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干旱,深耕、密植等各种增产措施决不如大秋作物播种时作得好、作得广泛,今年小麦所以获得空前的丰收,主要得力于田间管理,得力于坚决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所获得的胜利。许多高额丰产的事实更进一步证明,凡是从耕地播种开始就实行精耕细作,按照作物的生长要求和习性进行培育管理,并有准备地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都获得了高额丰产。在争取大秋作物丰收的斗争中,应该接受这个经验,加强大秋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田间管理工作方面很多,我们应该抓住几个什么样的中心环节呢?我们认为除了不失时机不误农时地作好中耕、除草等工作外,要特别注意并彻底作好消灭三类苗、施足追肥和防止并战胜一切自然灾害三件大事。
今年大秋作物的禾苗一般都生长良好,但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部分三类苗。就是在一类苗的禾田里也并不是块块全苗、棵棵茁壮。因此,对所有的大秋作物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查苗补苗运动,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要作到块块无断垅,垅垅不缺苗,苗苗都茁壮。一定要彻底、干净地消灭三类苗,迅速、及时地提高二类苗,使全部大秋作物都成为头等的一类苗。各地在查苗补苗、消灭三类苗中,已经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云南省的逐类升级、循环反复消灭三类苗的办法;以增产指标为尺度查苗、查措施的作法,都是很好的经验,应该大力推广。只要我们不失时宜地把全部禾苗都提高到一类苗的水平,我们就能够获得大面积的丰收,就能够使大秋作物的产量以更高更大的速度向上增长。
大秋作物的肥料不足,是当前各地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去冬今春各地曾积集了大量肥料,但很多已使用在夏收作物上,留给大秋作物的追肥就十分有限了。没有充足的肥料是很难获得高额丰产的。各地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积肥造肥,保证各种作物都有充足的肥料,满足作物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肥料的需要。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创造了很多积肥、造肥的办法,很多地方已经用土办法制造出很好的化学肥料。推广这些造肥方法,特别是推广土法造化肥的办法,就能够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比较彻底地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就能够使全部大秋作物都能有足够的肥料而更加茁壮繁茂地生长起来。
现在正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季节,根据目前已经露头的情况看,不论病、虫、水、旱灾害,今年都可能严重发生。各地要充分提高警惕性,争取主动,作好一切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准备战胜比1954年水灾和1957年旱灾更大的自然灾害,既然在今天以前,在争取夏季大丰收的斗争中,很多地方都战胜了几十年来所未有的旱灾和其他的自然灾害,取得了夏季空前的大丰收,在我们有了丰富的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验以后,在我们有了更多的防旱防涝的水利工程以后,我们也就一定能够战胜今后可能出现的任何自然灾害,一定能够做到无灾防灾,有灾灭灾;发生什么灾害,就战胜什么灾害;灾害发生在哪里,就把它消灭在哪里。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善于教育群众、领导群众坚决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在于我们能否在思想上、组织上防止可能产生的任何松懈自满和麻痹大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作到了这一切,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能的自然灾害,我们就能够夺得比夏收更大的丰收。
争取今年秋季大丰收,争取全年大丰收,不仅有伟大的经济意义,也有伟大的政治意义。我国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不仅使国内的“观潮派”、“秋后算账派”彻底破产,也将使帝国主义在我们的胜利面前发抖。全体干部和广大人民必须认识争取秋季大丰收斗争的伟大意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夏季丰收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吧,今年秋季大丰收一定要实现。


第5版()
专栏:

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胜利
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发言人说,今年黄河洪峰流量与一九三三年特大洪水相似,那一年决口五十多处,很多省区受灾;但今年经过两岸人民紧张搏斗,没分洪,没决口,洪水终于驯服入海。
新华社27日讯 黄河特大洪峰在河南和山东两省人民的奋战下,已在今晨七时驯服地泄入渤海。现在,黄河各站水位都已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紧张的十天战斗至此已获全胜。为此本社记者走访了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发言人。发言人说:黄河特大洪水已驯服入海,这是黄河防汛的一次重大的胜利,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的胜利。
发言人指出:这次黄河出现的特大洪水不仅来得早,而且洪峰高,来势猛,持续的时间长。这次洪峰前,黄河花园口站就曾出现过两个七千秒公方以上的洪峰流量。7月15日以后,黄河干流及泾、渭、北洛河等支流连续降雨,特别是陕县至秦厂区间及伊、洛河的猛降暴雨,花园口站于7月17日二十三时三十分又出现了解放以后的最大洪峰,洪峰流量达二万一千秒公方,与1933年大水(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相近似。经过一旬来的紧张搏斗,没分洪,没决口,洪水已于7月27日驯服地流入渤海。
发言人说:黄河在解放前据历史记载泛滥决口达一千五百多次,改道有二十六次,其中大改道就有九次。给下游各省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933年黄河就造成了大的决口五十多处,很多省区受灾。1934年洪峰流量仅有八千五百秒公方,比今年洪水小的多,但也决了四个口,淹了六个县。从1946年起人民治黄以来,这个局面已经扭转了,黄河已经安度了十一个伏秋大汛,没有发生决口泛滥。今年的特大洪峰,总水量达六十亿公方,这个水量和洪峰流量都和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年1933年相似。特别是人民治黄以前历年洪水到不了东明县高村就要发生决口,因而高村以下的河道是从没有经过像今年这样大的洪水的。但是今年我们战胜了特大洪水,两岸没分洪,没决口,保卫了工农业大丰收。这是我国人民在工农业大跃进中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发言人说:在黄河上能够取得这样伟大胜利,是和十多年来积极治理黄河分不开的。从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黄河的防洪工作,给予极大的重视。一千八百公里长的黄河大堤,一般都加高了二公尺以上。原有破烂不堪的秸料坝垛,也都改建成石坝和石护坡。几年来利用锥探发现并挖填二十六万多处大堤隐患。沿河群众爱堤如命,经常有健全的护堤组织进行植树种草和岁修养护工作。千百万人民几年来的血汗劳动,大堤的抗洪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是今年战胜洪水重要条件之一。
发言人说:这次黄河的特大洪峰,是屈服在有政治挂帅,群众干劲冲天的大跃进的形势之下的。特大洪峰到来前,各地就在党委领导下,在劳力、物料、防洪措施、技术传授各方面,依靠群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两岸人民组成了强大的经验丰富的防汛队伍。汛情一入紧张阶段,在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指挥下,河南、山东两省各有一百万以上的防汛大军投入防汛战斗。党和政府在深入分析洪水特性和今年防汛的有利条件之后,又及时地作出了“苦战七昼夜,坚守大堤不分洪”的决定。各地防汛队伍都召开了誓师大会,纷纷表示一定要战胜特大洪水,并写了决心书、保证书,提出了“保证黄河不决口,保证工农业大丰收”等豪迈口号。在斗争中,各地干部和群众夜以继日地监视水堤、检查险堤,抢护险工和抢筑子埝。经过坚苦的战斗,山东省境发出的二千多次险象,终于化险为夷。东平湖堤,水位超过堤顶,也靠赶筑的子埝挡住了。
发言人最后说:解放以来,黄河堤防抗洪能力虽有显著提高,但保证花园口站二万以上秒公方洪水时的堤防安全仍是困难的,按设计标准这样的洪水必须采取必要的分洪措施削减洪峰,才能保证安全。但当今年花园口站出现二万一千秒公方洪峰流量时,领导上充分估计了群众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的干劲,以及堤防抗洪的潜在能力,作出了全力坚守大堤不分洪的决定。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一方面避免了灾害,另一方面更鼓舞了群众的战斗情绪,取得了胜利。这次洪水虽已驯服入海,但黄河汛期还没有结束,在胜利的基础上,各地应进一步检查堤防,并进一步作防汛准备工作,以防御可能到来的更大洪水。


第5版()
专栏:资料

一九三三年的黄河洪峰造成的灾害
7月17日23点半,黄河花园口站出现了二万一千秒公方流量的特大洪峰,和1933年的洪水情况差不多。但是共产党领导沿河百万防汛大军战胜了这次洪水,保障了黄河下游数千万人民的安全,保障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而1933年发生大洪水时,却因卖国殃民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不肯认真修筑堤坝,不能领导群众防守堤线,以致洪峰所到的河段,堤线纷纷溃决漫溢,造成了惨重的灾害。
这两次洪峰的不同结果,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鲜明的对照。
1933年洪水的情况和它造成的灾情是:1933年7、8月间,黄河中游地区连降暴雨,各地山洪暴发,洪水猛烈地向黄河干流和它的支流汇流。当时的宁夏、绥远、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河道漫溢,堤防溃决,都发生了大水灾。
黄河干支洪水汇流后,当年8月10日就在陕县站出现了二万二千秒公方流量的洪峰。洪峰出现后,黄河中游首先被灾。洪峰进入下游河段以后,更是横冲直撞,堤坝纷纷崩溃。河南省北岸大堤的温县堤段,被洪水冲决十八处;武陟县堤防崩溃后,洪水冲入沁河,倒灌到沁河老龙湾;并在京广铁路詹店车站附近漫溢。南岸巩县、荥阳县一带,也发生了洪水泛滥。
京广铁路郑州大桥以下,情况更坏。北岸,溃决漫溢三十九处。太行堤长垣县堤段被突破六处,临黄大堤大车集到石头庄二十三公里长的一段,就溃决漫溢三十三处。其中石头庄和香亭口门出水最多,几乎造成改道局势。长垣决口洪水,淹没了太行堤南北和金堤以东的长垣、滑县、濮阳和山东省的范县、寿张等县。
南岸,洪水漫过兰考县小庞庄西北的堤线后,淹了兰考县城;同时冲决铜瓦厢一带的小新堤和四明堂堤段,洪水首先淹了当时的考城,又顺着1855年前的黄河故道往东南泛滥。小庞庄和四明堂两股洪水汇流后,淹没了东明县,又漫淹山东省的菏泽、巨野、郓城、曹县、单县、嘉祥、济宁。这股主流奔腾到江苏省的砀山县高砦和盘龙集时,被拦河旧堤挡住,洪水就转向北流,沿丰县和沛县的大沙河冲入微山湖,并闯进南阳湖。
那次洪水泛滥,受灾的有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区的六十七个县,仅下游的河南省堤段就溃决漫溢六十二处;河南、山东、江苏三省受灾的面积即达三万四千六百平方公里,其中灾情严重的有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二平方公里。仅据伪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查统计:这次淹没村庄就有九千二百二十四个,受灾人口三百六十四万二千五百一十四名,伤亡人口一万八千二百九十三名,损失牲畜六万三千六百三十九头,冲毁房屋一百六十八万五千三百六十九间。实际上的损失,一定要多于这个数目的。至于财物和农作物的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君谦)(附图片)
济南市的防汛人员在洛口加高加固堤防,预防黄河特大洪峰。
新华社记者 孙静摄


第5版()
专栏:

高额丰产大面积丰产同时并重
陕西农民力争秋田作物全面增产
本报讯 陕西省农民在秋田管理中,正把高额丰产田创造的成功经验在大面积丰产田里推广。
今年陕西农民大量试种丰产田。据六十六个县不完全统计,有一千多个农业社计划种植三、四千亩高额丰产田。如大荔县荔潮一社潘呆劳等试种的一亩丰产甘薯,计划亩产二十四万斤;渭南县和平农业社刘述贤等人培育的二亩丰产玉米,计划亩产两万斤。但这些丰产田所施的肥料比一般地要多成十倍,田间管理也特别费工,因而影响了一部分大面积丰产田的田间管理工作和肥料供应。
陕西省有关部门发现这个问题后,认为高额丰产田的出现,是当前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特点,它将有力地刺激大面积丰产田增产。但是,各地必须在搞好高额丰产田的同时,立即设法开辟肥源,调配劳力,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大面积丰产田的田间管理,争取更大面积的高额丰产。
最近一个月来,各地已采取了以下的办法,保证高额丰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同时并进:
第一,各地农业社分别对高额丰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把现有的人力物力进行合理分配。
第二,普遍推行秋田作物专业管理责任制,发挥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韩城县各农业社把所有高额丰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分别包给各队、组和个人,保证田间各种农活按时完成数量和质量计划,同时,按照作物分类建立责任区。
第三,各地在组织高额丰产竞赛时,把大面积丰产作为竞赛条件之一,以便互相促进,全面丰产。
在认真贯彻高额丰产田和大面积丰产田并重的同时,各地农民还结合当前的秋田管理,大力推广高额丰产经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秋香在植棉技术上有很多经验,今春以来,她又创造了三项管理幼苗的经验。陕西省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全省二十多个主要产棉县的农业社代表,前往参观学习,迅速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关中各地的棉田里去。使各地的棉花在幼苗期由于管理较好,发育较快,比往年提前七天开花。同时由于采取了分类排队,分级管理的办法,轮番突击三类田,因而,目前关中地区的棉花有70%以上,都达到往年丰产田的水平。长安县农民根据历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抓住了高产必须保苗的关键,在7月上旬,组织了十九万人的突击队伍,对全县五十万亩秋田,逐块进行查苗补苗、加工加肥,基本消灭了缺苗稀植现象。陕西汉中盆地各县的一百多亩水稻,今年也由于采取勤浇、浅灌,合理晒田的新技术,并增加了捞草、追肥次数,大部分稻苗生长茁壮。
(王永)(附图片)
辽宁盖平县农民正积极努力加强秋田管理,力争秋季大丰收。右图是辽宁盖平县太阳升社社员在稻田里捕捉夜盗虫;全县每天有五万多人投入灭虫战斗。左图是双台乡党委书记李述昌和富强社主任朱吉玉等正在稻田里研究如何搭通风架,防止密植的水稻发生稻热病。 
新华社记者 高国权摄


第5版()
专栏:

江苏第一个早稻千斤县——金山县
新华社南京27日电 江苏省出现了第一个早稻千斤县。金山县八万九千亩早稻已经陆续收割登场,据初步统计,全县早稻平均亩产可达到一千二百斤,这比去年全县早稻平均单产四百二十八斤高出七百七十二斤,比往年晚稻提高一倍。
金山县今年的早稻大面积丰收,是全县二十万人民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鼓足干劲,苦干实干,和各种保守思想和实际困难作顽强斗争的结果。为了保证早稻高额丰产,全县人民经过辩论,普遍贯彻了深耕六寸、密植五万穴、基肥五百担、追肥四、五次的增产措施,并在干部试验田的带动下,开展了共产主义竞赛。为了早播早栽,保证两季丰收,今年早稻播种比往年提前一个星期。为了战胜早春低温、晚霜冰冻,在秧田里搞了防霜、防风、防雨三防设备,盖毛灰和草帘,培育了早壮秧苗。在移栽中,有些秧苗较短,又推广了栽铲秧的办法,使二、三寸长的秧苗也能移栽,赢得了时间。在6月中旬,久旱不雨,旱情严重,影响了早稻孕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的抗旱保苗运动,组织人力昼夜车水抢救稻苗,战胜了干旱。在6月下旬,早稻又发生了穗茎稻热病,随即组织连续喷药救治,迅速扑灭,才获得了今天的丰收。
早稻大丰收,革命派扬眉吐气,观潮派、秋后算账派在丰产事实面前只好服输。黎明社第六队上中农陈炳辉在早稻布秧时讲“大跃进是空劲头”,说“干部嘴上没毛,说话空头空脑”。现在该队一百一十五亩早稻平均亩产一千九百零一斤,他说:“现在保守思想不行了!”


第5版()
专栏:

早稻亩产四千斤以上的丰产榜
春光社
本报讯 湖北应城县白湖乡春光农业社二十八生产队有一丘一亩七分早稻试验田,于1958年7月24日下午打场结束,共收净谷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二斤,平均亩产六千四百八十七斤。
这块高额丰产田的试验人是中共应城县委书记处书记邓必祯和驻该社工作组伙办的。这块早稻田的前作物是小麦,丰产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寄秧法;深耕到一尺五寸;实行了混合施肥;普遍进行了较高度的密植。同时,也及时战胜了各种灾害。
参加这块田验收的人,有中共孝感地委高额丰产验收组组长刘仁寿和县委验收组以及县委办公室等同志二十余人。
(中共湖北应城县委办公室)
桐圩社
本报讯 安徽桐城县徐河乡桐圩社青年队队长张德生(团员)培养的一亩四分双季早稻试验田,7月18日下午收割,由该乡党委副书记吴显贵、党支部书记何家才以及社会计等八人监打监收,共收稻六千二百多斤,平均亩产四千四百五十斤的高额丰产。
先锋社
本报讯 湖南岳阳先锋农业社党分支书记葛爱保、会计朱正善和队干部等七人,在第五生产队种植的一亩八分八厘高额丰产示范丘,7月9日经地委农村部、县农业局工作组及社队干部和社员共十多人验收结果,实收干谷八千零十五斤,每亩平均四千二百六十三斤。
(李国如 龚亚滨)
成新农场
本报讯 江西省成新农场一亩二分早稻试验田创亩产四千四百二十五斤的高产纪录。17日收割,场党委和场委会联合组织验收,一亩二分田共收谷五千三百一十斤,折合亩产四千四百二十五斤。由于干部解放了思想,大胆进行技术试验,采用了“四行复式密植”(行株各三寸)、采用了优良品种“南特号”,共插七万一千八百八十蔸,折亩插六万五千多蔸,每蔸平均分蘖十四根;每根平均抽穗结谷一百零六粒。现该场正在总结经验,认为复式密植是最基本的经验。
头坡社
本报讯 安徽怀宁山口乡头坡社支书杨自明在第二队培养试验田一亩一分,16日上午收割为四千八百多斤,平均亩产四千三百七十五斤,比去年亩产四百一十八斤增产十一倍,是由乡党委副书记黄时乐和社支书杨自明及十三个队长三十五个社员验收的。
(中共怀宁县委办公室)
新骆社
本报讯 浙江诸暨县新枫乡新骆农业社的一丘一亩五分一厘高产试验田,实收净谷六千一百六十一斤十二两,平均亩产净燥谷四千零八十斤十两。
这一亩五分一厘早稻丰产田是新骆社的党支部和团支部的试验田,耕种这丘田的有新骆社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陈阮江和团支部书记骆海潮等四名党员、十七名团员,在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是二十七岁,最小的只有十八岁,其中妇女四个。


第5版()
专栏:

甘肃确定增产粮食七项措施
大抓水利积肥,深翻土地,改良农具,保证今秋丰收,迎接明年大跃进
本报讯 中共甘肃省委最近在临夏市召开地委书记、县委书记联席会议,研究争取今年秋田大丰收和迎接明年农业生产更大跃进的措施。
会议认为,甘肃农村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大跃进,推动各项工作大跃进的最基本力量,是农村绝大部分的乡社认真地贯彻执行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生产方面,据各地预测全省小麦亩产可以达到二百九十余斤,小麦低产的帽子可以摘去。秋田作物生长良好,如果不再遇到特大灾害,今年粮食总产量将可比去年翻一番,即可实现每人平均一千二百斤粮食的号召。
为了保证今年秋田的大丰收和迎接明年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会议提出必须突出地抓粮食这个元帅,农村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增产粮食为中心。保证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依据各地经验提出了七项,即水利、肥料、改良土壤、普及良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和改良农具,而以水、肥、土、农具改良最关重要。在水利方面,今年年底必须确保实灌两千五百万亩以上,明年还要再兴修一千五百万亩。当前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大量修库蓄水,积极开发地下水源;其次是补砌渠道,克服渗漏,改进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争取每秒公方水灌地十万亩。水土保持方面,要继续开展“邓家堡”运动。大量修梯田,逐步实现沟地川台化、缓坡梯田化,为机耕作好准备。增施肥料方面:要大量积攒粪肥、熏肥、灰肥、菌肥、泥炭,目前要抓紧沤肥。要积极推广肥料的三改三造,即改低效为高效、改迟效为速效、改小量为大量。还要大量制造土化肥,要求今年秋田每亩施土化肥五十到一百斤,明年一百到二百斤,改良土壤方面,会议要求今秋明春深翻四千万亩,深度一尺到一尺五寸。为此必须强调动员群众赶制和创造深翻地的工具。会议还要求改进劳动组织,挖掘劳动潜力。
会议强调指出:今后粮食增产仍然以提高亩产量为主,因此必须保证上述基本措施的贯彻执行。


第5版()
专栏:

新疆巴楚县批判等待机械化思想
新旧结合双套犁深翻土地
本报讯 新疆南部的巴楚县批判等待机械化思想,采用新旧犁相结合,双套犁深耕法,大闹土地翻身。
巴楚县是个维吾尔族农民聚居的贫苦的县份。去年以前,耕作还非常粗放,旧式农具二牛抬杠占着统治地位,今年春天农业大跃进中,全县推广了四千多部新式农具,犁地和其他耕作改变了过去千百年来的落后状态,因此粮棉生长茂密,单产预计可比去年增加一倍。为了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最近全县讨论了河南长葛县深翻土地的经验。开始,有不少干部认为犁地深度要达到长葛县的一尺五,除用砍土镘(当地一种类似镘头的工具)和拖拉机外,是没有别的办法的。而他们又认为用砍土镘挖地效率很低,要用拖拉机,只有等到明年以后,当前深耕困难很大。在学先进、赶先进、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这里多数人反对这种等待机械化思想,他们在座谈会中提出了双套犁深耕的办法,要求试办推广。
7月4日,中共巴楚县委会在第六区召开了区委书记现场会议,试办双套犁深耕。试办土地是一块刚收过的冬麦地。试办开始,先让新式犁(双轮双铧犁、二三号单体犁、五号犁)走在前面犁,然后再用旧犁在犁沟里再犁。结果犁地的深度达到三十五公分,最深处四十五公分。试办后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如果将土犁工具改长一些,深度可达五十公分,比拖拉机耕地深十公分左右,比砍土镘挖地效率高十几倍。同时,巴楚每个社都拥有一套新农具和一套旧农具,推广也非常方便。现在,全县除开荒十万亩外,今年十五万亩冬麦地都采用了这种办法深耕,秋后,其他四十多万亩秋田土地也采用这种办法深耕一次。 (克现)


第5版()
专栏:

晋江福清大搞深翻运动
福建日报讯 福建省晋江、福清两县大搞深翻地运动,晋江县出动二十二万大军,掀起了晚稻、晚番薯田地的深耕深翻运动。到12日止,已经扦插的十二万一千多亩晚番薯田,其中深挖达二尺左右的占十万七千二百多亩,晚稻已翻犁七万九千多亩,深挖都在一尺以上,少数在八寸左右。
在深挖中,各农具厂及时赶制和供应深耕犁一万三千三百多部以及大量的耙土工具,以供应深挖的需要。群众也不断改进工具,提高工效。东星乡美星社召开二十多人的犁手会议,进行技术座谈,研究了两牛连犁的深挖法,使工效提高一倍多。他们第一遍用旧犁,第二遍用深耕犁,六人进行耙土清沟土后再进行深犁,每亩只需八个工,比原来节省十多个工。
现在,各乡正不断增加人数,保证晚稻、晚番薯三十八万多亩全面完成深挖和插秧插苗工作。
福清县全民动员,奋战二十昼夜,全县十七万四千一百亩早番薯田地已经普遍深翻一尺至二尺半,其中五万多亩不宜深翻的碱性田、低洼地和石底田,每亩也挑进五、六百担至一千担土肥,以加厚土层,改良土壤,保证早番薯大丰收。目前全县人民正在总结早番薯田地深翻经验,开始在十四万多亩晚稻田中继续深耕一尺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