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调剂劳动力支援重工业建设
兰州财贸系统以女替男
本报兰州26日电 兰州市财贸系统和服务行业正在采取以女代男的措施,把男职工调出来支援重工业建设。
兰州市财贸系统和服务业的职工,70%是年青力壮的男人,这些人是重工业建设部门迫切需要的;同时,这些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可以由妇女担任。因此,中共兰州市委便决定首先在中华路百货商店试办,然后在全市推广。
中华路百货商店原有男职工三十九人,女职工十九人。从7月15日到19日,除采购员、推销员和勤杂人员三个男人未调换外,党支部书记、商店主任、业务组长、工会主席、共青团支部书记、会计及营业员等全由妇女担任。新来的女职工有二十九人是从其他单位调进的,有十一个是从兰州市百货公司的职工家属中吸收的。虽然新手多,但商店业务并未受到影响。她们在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就受到顾客的表扬。
这个商店在开始实行这项措施时,有一部分人对男职工调走后能否继续搞好商店工作表示怀疑,主张最好把男同志多留几个。新来的营业员,因对店内业务还不熟悉,信心也不足。根据这个情况,店内党、政、工、团领导,层层挂帅,分片动员,发动全体职工开展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辩论。经过辩论,大家思想解放了,消除了怀疑情绪,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新来的妇女纷纷保证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业务。原来在店内工作的人也保证,尽量帮助新来的同志学习和熟悉业务知识。她们都积极钻研业务,熟悉商品价格、货位,有的人到深夜十二点钟还站在柜台里学习业务,各组的老营业员负责包干教业务知识,还有的售货员利用晚上时间,把七项服务公约作了现场表演,因此这些人很快熟悉了业务。
现在这个商店被调换出来的男职工,将赴地方国营炼钢厂、炼铁厂以及其他大工业建设部门工作。根据兰州市委要求,全市财贸系统和其他部门抽调出一万个男职工来。


第6版()
专栏:

出售商品同时传授技术
四川广大基层商业人员通商、通工、通技术
本报成都26日电 四川省十万多名基层商业工作人员,在通商通工通农以后,进一步展开技术革命,力争人人做到既是业务员,又是技术员和技术革命的宣传员。
过去商业部门在推广农具的时候,由于自己不懂技术,坏了也不会修理,许多地方都发生进货卖不出去的现象。今年以来,四川省商业部门参与生产以后,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仅据万县、达县、南充等七个专区和成都、重庆、自贡三个市统计,商业部门正式建成投入生产的工厂就有一万八千八百多个;商业部门在农村建立的农业试验田也十分广泛。但是,各地商业部门在建立工厂以后,需要熟悉技术的人员;产品生产以后,需要有懂得商品性能、规格技术的营业员向群众介绍,因此,商业部门参加技术革新,把技术传授给群众,是当前商业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川省商业部门贯彻了“技术在先,推广在后”、“货物出门、技术下乡”的方针。遂宁县栏江区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为使自己创造、仿造的六十种薅秧器、双管喷雾器、水风箱等改良农具迅速推广,带上修理农具的工具、零件下乡推广。当场传授技术,并帮助农民把旧农具改为新式农具。
许多商业部门还创办技术夜校和技术训练班。讲授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新式农具和肥料、药械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不少商业部门还建立了技术改革指导站,促进技术革新。巴中县花丛区供销社在当地共青团组织、农技站协同下,在全区建立了技术传授网,做到乡乡有技术传授站、社社有技术指导小组,并组织典型示范观摩三百六十五次,使十万多群众获得使用新式农具的知识。


第6版()
专栏:

贵州省改组工业管理机构
本报讯 贵州省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把一揽子的工业厅改组成八个厅、局,以适应地方工业飞跃发展和中央一批厂矿下放的新局面。
这个省原来只有一个工业厅,在新形势下,必然会形成“上不来,下不去,抓不了,管不好”的局面。根据这一情况,中共贵州省委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最近研究决定,把工业厅、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央下放的工业企业单位,改组成机械、化工、轻工、冶金、煤炭、地质六个局和水利电力、城市建设两个厅,专业分别管理。


第6版()
专栏:

鹤壁煤矿职工意气风发
第二季度连创十三项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郑州25日电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鹤壁煤矿的工人们,在第二季度连续创造了十三项全国新纪录,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全面大跃进作出了榜样。
这十三项全国新纪录,从地质勘探、矿井基本建设到采煤生产,每个重要环节都有。在地质勘探方面,中南一二七勘探队“五四”青年号钻机,在5月27日创造日进一百四十八点二公尺的新纪录;5月份月台效率达到一千七百五十七点六公尺,为国家计划的800%。这个勘探队的“五四”青年地形测量小组,5月2日在三类地区、四级风砂的困难条件下,测量一比五千地形图,创造了一台仪器日效二点二五平方公里的全国新纪录,比国家规定的效率提高九倍。6月28日,他们在同样地区又创造了日效率十点四平方公里的奇迹,比国家定额提高六十五倍。由于以上的成绩,一二七勘探队提前九个月完成了国家在鹿淇区建设年产九十万吨矿井的地质精查报告,为这对矿井提前开工建设提供了保证。
在矿井基本建设方面,土建二工区的职工,用二十五天建成高二十七点一五公尺、面积五百五十七平方公尺的鹤壁主井楼,比在先创造全国纪录的峰峰矿职工建设一个主井楼少用二天,工程量却将近大一倍。土建三工区的职工,用七十三天建成一座相当于七层楼房高、容煤一千四百吨的鹤壁三矿储煤仓,比淮南谢家集矿储煤仓建设日期少用七十七天。安装工人还创造了十一天安装完毕一个主井架和三公尺绞车的新纪录。这些新纪录的出现,大大加快了矿井建设的速度。按照过去的施工方法,建设一对年产六十万吨煤炭的现代化矿井,需要三年才能建成,现在缩短到一年半就可以建成。
在采煤生产方面,鹤壁一矿的青年快速掘进班,在6月份创造了石巷道月掘进一百五十公尺和煤巷道月掘进五百公尺的两项新纪录。由于这个成绩,使新投入生产的鹤壁一矿提前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今年由原设计年产煤炭四十五万吨提高到年产六十万吨。


第6版()
专栏:

北京商业部门大办工厂
本报讯 北京市商业部门正在兴办几百个小型工厂,现在部分工厂已经开工生产,大部分工厂7月份内可以投入生产。
商业部门兴办的这些小型工厂,都是工农业生产和市场迫切需要,工业部门、农业社来不及办,而商业部门有条件办的。这些小型工厂中,有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的工厂,有农副产品加工厂,还有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的示范工厂,如协助各区举办的鸡、鸭、兔、猪综合试验厂和小型土糖厂等。
现在,味之素工厂、小型化工厂、通州人造棉厂、代用品制酒综合工厂、顺义废品加工厂、土制肥料厂等已经投入生产。各区人造棉工厂也已经试制和开始生产。据初步计算,仅供销社系统下半年新建各种加工厂的生产总值就有四千五百多万元。商业局系统兴办的日常生活用品小型工厂,今年的产值达二千万元。商业部门配合区乡兴办的一百多个土糖厂和鸡、鸭、猪、兔综合喂养厂全部投入生产以后,北京市主要副食品供应在短期内可以达到自给自足。
北京市商业部门举办这些小型工厂,作到了少花钱或不花钱。办工厂需要的资金、设备、人员,都是商业部门自筹或农业社协作筹办,不向国家要钱。


第6版()
专栏:

无声风动铆钉机
据新华社齐齐哈尔26日电 齐齐哈尔车辆厂铆工出身的青年技术员冷传兴,最近在老铆工的协助下,创造成功了无声风动铆钉机。这台新颖的铆钉机被工人们誉为“铆工之友”。
一般风动铆钉机在铆钉时,总要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而这台新的铆钉机却一点没有嘈音,防止了长期来一直没有解决的“十个铆工九个聋”的职业病。过去铆工们要按住不断震动着的铆钉枪操作,现在只要按一下新铆钉机的风门开关,就很快铆好了一个铆钉,质量也非常好。
这个厂的厂长在今年5月份到车间种“试验田”参加劳动后,向全厂职工提出创造无声自动化铆钉机的技术革新课题。共青团员冷传兴听了厂长号召后,一宿也没有睡着觉,他想:国家把自己从铆工匠培养成为技术员,做为一个共青团员应当带头敢想敢干。车间主任还组织了老铆工和技术员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帮助他研究和试制。
这台圆筒形的铆钉机由于体积比铆钉枪重,可以固定的装置在机台上,或吊装在架空滑道上进行铆接钢板等部件。目前,冷传兴等正在进一步研究制造轻便的无声铆钉机。


第6版()
专栏:

“牛奶树”上染料多
本报讯 广州市西区珠江染整厂工人谭珠发现了一种可制染料的野生植物——“牛奶树”,经过他刻苦研究试验,已初步染出米黄色、黄色、灰色、咖啡色等十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从而为染料工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染料来源。
谭珠从去年6月才到该厂担任染色工作,平时注意钻研技术。最近,他在工厂后面的空场上,发现野生的“牛奶树”叶大皮厚,于是取回来用水泡制,以便取出纤维。他把煮过的“牛奶树”液倒在水渠里,发现水上忽然浮出耀眼的金红色。原来水渠里的污水含有碱性,碱性与“牛奶树”液相混合,就变成有色的液体。这一个奇特的发现,使谭珠大胆地给自己提出一个课题:要是把这提炼成染料该多好呀!于是他就用土办法进行试验,一连几次都失败了,但他毫不灰心,终于在该厂党支部以及技师的支持和协助下,初步试验成功。他用这种“牛奶树”液,分别投入硫化烧碱、硫化红矾酸、高锰酸钾、钱盐等十种化学药剂,染出了淡棕色、米黄色、咖啡色、灰色等十多种颜色深浅不同的色布。这些色布经过化验,初步证明它的牢固性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染料牢固度最高为五级),稍次于阴丹士林(牢固度为四级),比市面上普通的染料还要好。
华南工学院副院长罗雄才、市纺织工业局工程师陈其昌,先后到该厂进行了解和协助试验,认为这种“牛奶树”液的色素是属于一种丹宁质的植物染料。


第6版()
专栏:

比美国浩氏屋架节约木材钢材
余传寅创造新型屋架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驻广州部队后勤部余传寅少尉,发挥独创精神,一扫百年陈规,设计出一种不等节间三角形屋架,它比美国土木工程权威专家威廉·浩所创造的“浩氏屋架”在同样受力情况下平均可节约木材、钢材15%以上。
过去,我国建造房屋用的屋架式样,都是按照美国人威廉·浩在1840年所创造的“浩氏屋架”进行设计,这种屋架式样已在世界范围内沿用了一百多年。在实际工作中,余传寅发现了这种等节间屋架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潜力,使材料有所浪费。有一次,他按照“浩氏屋架”设计一座二十公尺宽的大礼堂,发现“浩氏屋架”是根据木材抵抗能力最弱的部分来设计的,它把木材抵抗能力大(粗)的部分和抵抗能力小(细)的部分同等使用,没有充分发挥木材的应有作用,形成浪费。从这里,余传寅开始对“浩氏屋架”是否先进发生了怀疑。于是,他就想打破这种“权威”的设计,研究更先进的设计。他跑了许多图书馆,翻阅了许多土木工程的书籍,都没有找到对“浩氏屋架”不同的见解和新的计算公式。于是,他从多类屋架的设计公式进行细致而又艰苦的计算。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忘我劳动,他计算出一本约等于二十万字的屋架计算的程式。从这里,他找出了轴向力变化的各类屋架计算式子的规律。经过进一步推敲,终于创造出一种计算简便、准确而又保证安全的不等节间屋架的计算公式。按照这种新公式设计的屋架,能充分地发挥木材的作用,比用“浩氏屋架”设计,平均节约木材、钢材15%以上。最近,余传寅按照他创造的不等节间屋架公式,为广州部队某单位设计了一幢十间房的汽车库。这一工程,已于7月中旬完工,经过检验,质量良好。余传寅只在中等技术学校学过半年土木工程。他的创造得到我国许多专家和建筑部门的重视和好评。
(王基宁)


第6版()
专栏:

织布机上的三层“楼”
上海永安一厂织布工场工人在织布机上“盖”起了三层“楼”,在一台织布机上织出了三层布,产量提高了200%。左图是工人正在使用“三层楼”布机织布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赵成摄


第6版()
专栏:祖国到处有宝藏

繁昌发现大铜矿
安徽省皖东南地质队繁昌分队,在芜湖专区繁昌县内发现了一个铜矿。据初步勘察,矿体长达四千公尺,含铜量最低的有0.78%,最高的竟达38%。这是继最近在浙江境内所发现的大铜矿之后,又发现较大的铜矿之一。      (芜湖报编辑部)


第6版()
专栏:祖国到处有宝藏

吉水有钨又有钴
江西省吉水县在发展地方工业中,打破探矿神秘观念,充分依靠群众寻找矿源,仅仅二十多天时间,发现各种矿藏一百多处。这些矿藏中除了大量铁、煤、石灰石等以外,还有不少贵重矿石,如钨、钴、锰、水晶石、云母、铅、磁铁等。这些矿不仅蕴藏丰富,而且品位很高。据初步化验,含铁量在50%以上的铁矿就有二十二处,还有透明度很高的水晶。 (雷力行)


第6版()
专栏:祖国到处有宝藏

内蒙古开采绿宝石
一种稀有的宝石矿——绿柱石,已在内蒙古发现,并开始开采。
绿柱石又名绿柱玉,通常叫做绿玉或绿宝石,颜色翠绿或淡绿,也有无色的或呈蓝、黄、白、粉红等色的,光泽像玻璃或像脂肪,石体透明或微透明。这种矿物大多产在花岗岩、云母片岩和粘板岩中。全世界绿柱石著名产地有巴西、缅甸、瑞典、苏联西伯利亚等地。
绿柱石的价值很高,用途很大,可以提出铍元素用来炼优质钢,也可以制作装饰品。 (据新华社讯)


第6版()
专栏:祖国到处有宝藏

吉林水晶和冰洲石矿很丰富
一种稀有贵重的矿石——冰洲石,最近在吉林省和龙县地区发现,经过鉴定,这种矿石质量较好,有开采价值。
冰洲石是制造高级光学仪器的原料,如制偏光显微镜中的偏光仪等。这种矿石很少发现。前几年,还在吉林省临江、永吉等地发现过。
不久以前,吉林省东辽、蛟河、安图、永吉等十六县还发现了水晶矿。有些矿质优良,很有开采价值。色种有白色、茶色和墨色,其中以茶色为最多。东辽县最近已经采出五千多斤水晶,最大一颗重一千四百斤。       (晓林)


第6版()
专栏:

武汉重机厂依靠群众改革工艺
本报讯 武汉重型机床厂紧密依靠职工群众,以大破大立的精神改革工艺规程,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过去,这个厂的工艺规程,清规戒律过多,而且十分冗长。甚至加工一个零件,也要编写四、五页到一百多页的工艺。同时,由于工艺员水平不高,工艺规程又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往往有很多错误,有的直接导致生产废品。但是,工人们每天要浪费许多时间去看它。由于工艺规定的不合理,延长了零件的加工时间,产生窝工现象,也浪费了大量生产时间。更大的损失是限制了工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生产的发展。
整风运动中,工人们对不合理的工艺规程提出了许多批评,工艺人员开始认识到原来那种编工艺的方法脱离实际。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工人文化水平低,在工艺上不能走群众路线。于是,仍然关起门来,在办公室里修改,结果错误仍然很多。有的车间工艺人员虽然抽专人下车间修改工艺,但是因为没有发动工人群众,仍然有不少错误,从早忙到晚也解决不了工艺差错的问题。
后来,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党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的指示,决定充分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党委决定,工艺人员要改变原来只坐在办公室里编工艺的做法,深入车间,征求工人的意见。接着,组织工艺人员下车间,召开了有工人、车间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对工艺的意见。各车间都吸收在生产上有经验的老工人参加编制工艺。工具车间老工人刘孔辉,在一个晚上就编了十四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而且完全准确。第一加工车间中小件工部的工艺人员和老工人一起试编了六份典型工艺,节省了80%的工作量,工人看工艺的时间平均也节省了75%。工厂领导方面及时推广了编制这六份典型工艺的经验。工艺人员和工人们一起,重新编制了全厂的工艺。
工厂接着进一步把工艺员下放到车间,和工人一起劳动,一起研究技术问题。这样,工艺员和工人的关系大大密切起来。他们在车间里编写的工艺,也切合实际了。
武汉重型机床厂经过改革工艺,工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4月份以来,这个厂的生产计划都完成得很好。
(张冠五)


第6版()
专栏:

不断击退新的右倾保守思想
重庆钢铁公司坚持整风到底
本报重庆电 最近两月来,重庆钢铁公司以深入贯彻总路线为中心,对新的右倾保守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因而使以钢为纲的方针得到认真贯彻,生产和基本建设等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5月中旬,这个公司的整风运动开始进入第四阶段,公司党委就发动全体职工,结合检查生产,进行了整风大复查。在复查中发现整风还不彻底,主要表现是:总路线的红旗在不少方面插得不牢或没有插上,新的保守思想抬头,领导作风彻底转变不够,一些薄弱环节还存在着空白点。为了把整风进行到底,重庆钢铁公司党委一方面组织了五千人的宣传队伍,大力宣传总路线;同时,以总路线为武器,展开查措施、评措施、添措施的检查、评比运动,通过检查、评比对新的保守思想进行坚决斗争。
这场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反复了两个回合,十分尖锐。开始是一部分保守派利用计划跃进后生产上遇到的新的困难,站出来“翻案”。他们看到采用“三槽出钢”等新技术后,由于炉后工作、运输跟不上,计划暂时没有完成,便大叫“冒进”,对原来升上去的指标不认账了。公司党委发现这种情况,就及时提出“只准上马,不准下马”的口号,发动职工展开辩论,对这种畏难而退的右倾保守思想进行猛烈反击。同时,各个车间的职工采取了加强协作、增加措施等办法,解决了生产上出现的新的不平衡。炼钢赶不上轧钢是公司生产上存在的主要矛盾,于是,技术供应处、总机械师室等十几个单位签订了生产协作竞赛合同,提出二十七个主要项目,大力支援、配合炼钢车间。这样,右倾保守思想败北了。
但是过了不到一个月,当他们看到上半年生产计划连续八次跃进,接连出现百吨炉炼出一百九十四吨到两百吨生铁等奇迹后,不少人的保守思想又以自满、松劲的形态再一次抬头了。再加上由于大区协作的建立和以钢为纲、力争工业高速度发展方针的提出,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老工业基地,今年下半年制造炼钢、轧钢等设备的任务很大,而且要求急迫。于是,有些人又大叫“担子太重了”,“太紧张了”,认为生产计划“跃进差不多了,可一而不可再”。为了击退这种右倾保守思想,重庆钢铁公司党委最近召开了干部扩大会议,集中学习“八大”二次会议文件和总路线,并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以虚带实,把许多实际问题提到总路线的原则上来分析、解决,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觉悟。大家分析右倾保守思想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原因在于看不见党的伟大领导力量和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当事情超出自己狭隘经验和书本条文时,便发生抵触和动摇。
这次斗争从思想上进一步巩固了整风的成果,使许多人深刻认识到在贯彻总路线过程中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的斗争是经常的、反复的,必须不断与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才能坚持政治挂帅,先进思想才能占绝对优势,各项工作才能高速前进。认识到以钢为纲、力争工业高速度发展,对保证实现总路线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全公司第九次修订了今年跃进计划,决定再增产二十万吨钢,全年钢的产量将比去年实际产量增加一倍。
为了进一步从根本上改变领导作风,从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方面巩固整风的成果,重庆钢铁公司最近认真实行了工人参加管理和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同时系统、彻底地实行业务大改革,第三次发动群众大破陈规陋矩。并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了车间的权力。在规章制度、表报大量减少和工人参加管理后,公司再一次精减了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下放到生产车间。现在全公司每天都有六百多干部,轮流参加生产和基本建设工作。不少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与老工人签订师徒合同,拜师学艺。
结合发动工人参加生产管理,重庆钢铁公司进行了整顿党和团组织的工作,对基层领导干部中思想作风不好、又缺乏改造自己的自觉性的人,进行了调整,使每个单位的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先进分子手中。对整风不透的单位和薄弱环节,公司党委专门组织力量采取“小整风”的办法,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补课,缺什么,补什么。对供销部门流动在外边的二百多工作人员,也采取了调换回来和分片集中的办法,专门补课。
目前重庆钢铁公司的整风运动已到结束阶段。公司党委已对整风结束后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决定各处、室、车间都成立大字报社,使整风中养成的良好风气能继续保持下去。工人们在结束整风最后一课——“为谁服务”的辩论后,干劲更大了。围绕大力增加钢的产量,各车间都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他们自制设备,下半年要增加六个到八个转炉,以增加钢的产量。生产车间的工人自己担负机器设备的维护,维护设备的工人担负检修,这样检修工人就腾出来制造机器设备。他们不仅自制大型设备装备自己,同时还为年产三十万吨的北碚钢铁厂等制造炼钢、轧钢和发电的成套设备。


第6版()
专栏:

帮助干部改缺点 推动后进赶先进
华阁乡“检查评比、现场整风”形成制度
本报讯 记者高长任报道:湖南省南县华阁乡党委会创造了“检查评比、现场整风”的工作方法。这种把现场参观和整风相结合,使整风经常化、制度化的方法,已在这个乡收到显著的效果。现在,全乡十四个农业社中,原来有七个一类社、三个二类社、四个三类社的不平衡局面扭转了,全乡一万五千亩早稻,普遍生长良好。由于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体乡、社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社与社之间的大协作,学先进、赶先进、已经形成一种新的风气。
去年冬季,这个乡在乡、社干部中进行整风时,采取了脱离当前中心工作、关门整风的做法,因此收获不大。因为关门整风,有时还放松了对中心工作的领导。有一次,乡党委发现东方红社已在田里普遍施一道肥,改良土壤八百多亩,而条件相同的寄山社只有30%的田里施了肥,改良土壤还没行动。当时,乡党委就指出寄山社的缺点,但这个社的支部书记徐长生不服气,认为本社成绩很大,别的社是吹牛皮。于是乡党委组织了一次全乡性的检查评比,徐长生亲自看到东方红社的成绩才无话可说。检查评比后,就在现场开会,到会乡社干部表扬了东方红社的成绩,同时,也帮助寄山社分析生产落后的原因。
这次检查评比,很自然地结合进行整风,不仅教育了徐长生,也教育了全体乡社干部。这次现场会议不仅是推动中心工作的生产会,也是提高干部思想觉悟的整风会。乡党委总结这次会议的成功经验,就确定一个制度:全乡每月检查评比、现场整风一次,社里的检查评比比乡里还要经常。
这样,从去冬开始到今年6月底,全乡召开过九次检查评比、现场整风会。每一次会议都推动了中心工作。整风的内容,有时有思想问题,也有工作方法问题。由于每次间隔时间不长,经常给乡、社干部敲警钟,因此,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都能及时克服。6月25日发现原来是一类社的德胜社夏季积肥进度缓慢,经过“检查评比、现场整风”,批判了这个社的支部书记和办社干部的松气思想,不仅使德胜社立即采取措施,迅速改进,也使全体乡社干部引起警惕,推动了全乡的夏季积肥运动。
华阁乡党委会在“检查评比、现场整风”中,一方面严格批判了乡、社干部中的不良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分析了工作后进社的具体困难,积极帮助解决。这样,使受到批评的社干部,不仅解决了思想问题,也解决了实际困难,此外,在后进社赶先进社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后进社在某一项工作中创造了先进经验,乡党委就组织各社到那里去参观评比,学习经验,这样,就根本扭转了过去对后进社批评指责多,帮助鼓励少的做法,促使后进社有信心力争上游,不至于感到有压力。
华阁乡把“检查评比、现场整风”形成制度以后,全乡工作生气勃勃,各项任务都超额完成。各社干部都力争做好工作,迎接检查评比,少数社如果有一项工作稍微落后,社干部就很着急,努力在检查评比前赶上去,这样后浪推前浪,互相竞赛,在全乡十四个社中,就找不到明显的后进社,各社农业生产的成绩都能向先进社看齐。


第6版()
专栏:

下放到海康县的医生
本报记者 岑荔丹
深夜,下放到广东省海康县南兴乡梅田农业社的中山医学院女医生伍咏棠、护士冯定绵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以后,已经入睡了。蒙胧中,忽听得外面有人敲门,而且敲得那样紧,她们惊醒过来,忙问:“谁呀?”
“同志!我嫂嫂很不好,请你去看看……。”来人说的雷州话,她们听不清,可是,见到他惊惶失色的样子,估计病人的情况可能很危急,便马上穿衣,提起药箱就跟着他走。
病人是这个社的女社员作生娘,伍咏棠、冯定绵走进去时,见到这一家大小正围着她哭泣。病人的家属告诉医生说,作生娘刚才忽然四肢冰冷,失去知觉,因此全家都惊惶起来。伍咏棠细心地替病人诊断,知道患的是急性肺炎,便立即进行急救注射。一会儿,作生娘的情况好转了,她的丈夫、婆婆劝医生回去休息,但是伍咏棠怕作生娘的病情有变化,就决定留下来,当病人家属催她休息时,她就伏在病人床前假睡一会。一直到次日早上三时许,她见病人情况没有再恶化,才告辞回去。
这以后,伍咏棠一有空就去探望作生娘。十多天后,作生娘完全复原了。
像这种忠心为农民服务的事例,在下放到海康县的医务人员中是很多的。中山医学院妇产科医生吴丽云,为了抢救一个胎死腹中、子宫破裂的产妇,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后,一连坚持工作十多小时。产妇施手术后失血过多,她想尽办法去动员别人输血,终于找到血源,挽救了产妇垂危的生命。
下放到梅田社的医生古建鼐,在中山医学院是担任病理解剖工作的。一次,他随着生产队去开荒,碰巧生产队长患了急性肺炎,他派人到镇上购买青霉素针药回来救治。针药买回时,天已黑了,他才想起注射这种针药要进行反应试验,而自己从来没有作过这种试验,别的医生又都在离荒地十多里的水库工地上。怎么办呢?责任心在督促着他,他拿了电筒就拔脚向水库工地飞跑。在工地找到别的医生学习了作反应试验的技术后,飞跑回到荒地时,已是早上二时。这位生产队长在他的救治下,终于转危为安了。
乌石乡一位青年积极分子余庆胜,4月间,曾经利用一些破烂庙宇的砖瓦来作其他建设。几天后,他忽然病倒了,病情很危急,一些迷信的群众都说他是“神报应”,认为他无法再活了。乡干部把他送到县人民医院去。下放到这个县的两位医生王泰来、刘祖贻替他动了手术,他很快就痊愈出院。现在,乡干部和余庆胜一谈起这件事就感激万分,余庆胜说:“你们不但救活了我,还帮助我们破除了迷信。”
王泰来、刘祖贻两位医生,三个月来,利用劳动之余的时间,已为三十多个病人施行过手术,并且还因陋就简地想出许多办法,解决了治疗过程中的困难。


第6版()
专栏:

为三峡大坝找坝址
钻探队员们夜以继日地在三陕江面上搜集地质资料
郭雷震摄(长江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