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大跃进中岂能大跃退
武邑县小麦减产58%,县委检查右倾思想,决心努力赶上
本报讯 河北省武邑县的党组织和人民从小麦减产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伟大意义,决心急起直追,以秋季丰收弥补夏季减产的损失。
武邑县是今年河北省夏收作物产量最低的一个县。按全县小麦收获面积二十一万亩计算,平均亩产二十五点八一斤,比去年减产58%,只完成今年计划产量的21.5%;如果按播种面积三十万亩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只有十八斤。
武邑县位于河北中部平原,东临清凉江,西靠滏阳河,地下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全县一百二十多万亩耕地中,黑土、白土和二合土质的土地即有九十六万多亩,占耕地总数的80%左右,碱地和半碱地只有二十五万多亩,全县二十一万人口,每人平均耕地四点六亩。虽然土质不坏,但由于旱地较多,群众的粗放耕作的习惯没有迅速改变,因此,产量增长不快。但是就在这个县的鲍贤兰社今年仍然出现了亩产八百斤小麦的丰产纪录。这证明武邑县的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并不是注定不能提高的。
中共武邑县委最近召开乡社主要干部会议,对小麦减产认真地进行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县委领导上的右倾保守思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根本原因。
由于县委领导思想上轻视小麦生产,认为它是种“一葫芦打一瓢”的低产作物,多种不如少种。因此在秋季种麦过程中,县委不但没有批判部分群众的“三不种”(天旱不种,没肥不种,时间晚了不种)的错误思想,反而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全县三十万亩的播种任务,到霜降节才种了十万亩,有三分之二是霜降以后下种的。加上天旱,采用担水浇种和稀植等原因,小麦出土以后,扎不下根去,苗小稀弱。有十多万亩因播种太晚后来受了冻害。入春不久,就毁掉了十万亩麦田。在麦田管理上,虽然县委也提出过一些措施和口号,但多数没有贯彻到群众中去。例如今年春天县委曾提出给麦田追肥,然而许多乡社干部却叫社员把肥料送到白地里。在整个麦田管理过程中,小麦的生长情况很少有人理睬。由于缺水少肥,小麦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产量自然很低。
“唯条件论”束缚着这个县的领导思想。县委领导人员强调地薄人穷、地多(每人平均四点六亩)劳力少,易遭旱灾,耕作粗放的特点难以改变。更严重的是迷信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金南宫、银枣强(两个邻县),武邑一片大碱场”的说法,认为产量低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能改变的。有些干部和群众觉得在地里花工夫不够本,不如干脆搞副业。县委不仅没有批判这种轻农重商的错误思想,反而表示同情。去年种麦时,有很多地既没翻耕,更没施底肥,用犁耩犁的办法播了种,每亩下种只八斤。由于籽种少地皮硬,播种时间晚等等人为的因素,大部麦种没分蘖,一个种粒一个穗。直到收割时,顺垅看去,麦子还不成行。小麦长得又黄又瘦的情况,县委领导同志早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就发现了,并且采取了加肥、加水、多锄等措施,使小麦由坏变好。但是,他们说这只能在小片地里试验,不能大面积推广。这个县的代表也曾到全省以小麦丰产出名的安国县去参观,但代表们在安国首先不是问麦田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而是先问人家每人平均多少地,用以证明本县小麦不好是地多劳力少而造成的。也有些人在参观后表示甘拜下风,说:“反正是不行了,干脆慢慢来吧!”这说明他们的“唯条件论”的思想严重到何种地步!
武邑县委领导思想上充满着畏难情绪,干劲不足,在执行党的任务时对困难考虑过多,对有利因素估计不足,缺乏向困难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去年秋后,当全省掀起水利建设高潮的时候,武邑县委却强调“天气冷了,物料缺乏,怕出伤亡事故”等困难,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在几个月内,全县只挖土井七百多眼,打砖井二十四眼,远远不能满足抗旱种麦和春浇的需要。当小麦返青的时候,县委提出了浇麦措施,一些有严重保守思想的人发出了“自古小麦不浇返青水”的谬论,县委马上撤回了浇麦的意见。亩产千斤的丰产麦田的任务,播种时就分配到合作社了,但县委本身就没信心完成。所以,根本没有想办法找措施,更没有过问过丰产麦的生长情况。
本县小麦减产和全省全国夏粮普遍丰收的鲜明对照使武邑县的领导和人民,真正认识了事在人为的真理。他们决心立即在全县掀起一个大张旗鼓的宣传贯彻总路线的高潮,组织全县性的大辩论,坚决粉碎“收成有丰歉,条件不一般”的唯条件论。并采取立即打机井和大搞积肥,以及加强大秋作物管理等方法,力争秋季大丰收。(文英)


第2版()
专栏:

深刻的一课
程浦
在这人人欢欣鼓舞地谈论全国农业夏季大丰收的时候,从河北省的武邑县却传来了小麦减产的消息:按收获面积计算,这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只有二十五点八一斤,比去年减少了58%,它成了河北省小麦产量最低的一个县。本报今天发表了关于这个县的小麦减产的报道,这一消息告诉我们,在农业生产上一旦离开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就会产生怎样可怕的结果。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当人们陷入严重右倾保守思想的泥坑中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必然处于一种萎靡状态,对什么都迷信,对什么都畏惧,自然灾害、客观条件、困难、传统习惯势力……这一切,他们都不敢去碰一碰。他们对于一点微小的变革都害怕。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麦严重减产也就不奇怪了。比如,“小麦是低产作物”的这个传统说法,今年上半年许多地方都把它抛弃了,但是武邑县的一些同志仍然迷信它。领导上认为小麦“多种不如少种好”,也就不去大力发动群众在麦田管理上下工夫。看到麦子长得不好,全县就一下子毁掉了十万亩,当小麦返青的时候,县委提出了浇麦的措施,但当有些人以“自古小麦不浇返青水”为理由反对这样做的时候,县委又撤回了这个意见。在这里,看不见工作人员的革命意志和魄力,也看不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样的领导思想,这样的风格,同大跃进的时代多么不相称!
几乎所有的甘居下游的人都是“唯条件论者”。他们“见物不见人”,看不见人的主观能动性,看不见群众的无穷的创造力,条件成了解释他们的爬行状态的基本理由。在他们看来,条件是万能的,似乎只要有了好的条件,用不着费力气,一切美好的东西到时候都会自动地送到面前。如果自己没有这种好条件呢?那就只好自认晦气,服服贴贴听凭命运的摆布了!拿参观先进地区来说吧,“唯条件论者”的态度就同一般人的不一样。一般人到先进地区参观之后,学了先进经验,干劲更足了,信心更高了,“唯条件论者”到先进地区参观的时候,首先不是注意学习人家的革命干劲和先进经验,而是问人家有什么好条件,消极地去比较人家和自己的条件。武邑县的代表到全国闻名的小麦丰产先进县河北省安国县参观的时候,首先就问安国县每人平均几亩地,好给他们县的“地多人少,耕作粗放”找“根据”!参观的结果他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先进地区的生产所以好,只是因为它的条件好;而自己地区的生产所以不好,当然就是自己地区的条件坏了!他们不愿意看到,先进地区的许多好的条件都是通过千百万人的艰巨努力创造出来的。就以安国县来说,人们公认安国县的水利条件好,但是这并不是“天老爷”的恩赐,而是安国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大兴水利的结果。去冬今春安国县打了四百零五眼机井、二十五眼大井,把地下最深层的水源挖了出来,所以能够在最旱的情况下,保证所有的麦田浇水七次以上。水利加上其他因素,就使安国县今年小麦平均亩产量高达四百多斤,比去年增产两倍。地下水源丰富的武邑县,在水利建设上恰恰没有像安国县那样大干苦干。在去年秋后各地掀起水利建设高潮的时候,武邑县委却强调“天气冷,物料缺乏,怕发生伤亡事故”等,没有积极行动,全县没有打一眼抗旱能力大的机井,只打了少数土井和砖井。结果,麦田需要灌溉的时候没有水了,这到底应该怪客观条件不好呢,还是应该怪主观努力不够呢?问题很明显,只有像安国县那样用最大努力去创造小麦高速度增产的有利条件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对待客观条件的正确态度。刘少奇同志在“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说:“事在人为,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伟大的动力。忽视这个伟大的动力,就会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背道而驰。”大跃进中的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相信群众,把干部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我们就能够战胜任何不利的客观条件,而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从而不断地把跃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不断地创造奇迹。
坏事是可以变成好事的。关键就在于彻底地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破除一切迷信。武邑县的党组织检查了小麦减产的教训,决心高举起总路线的红旗,急起直追,以争取秋季丰收来弥补夏季减产的损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他们一定能获得胜利!


第2版()
专栏:

彻底消灭春旱
广西20万人提前兴建冬季水利工程
本报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进入彻底消灭旱灾的新阶段,一个大规模的编织水利灌溉网,争取明年春耕前基本实现消灭普通旱灾的水利运动已经开始。目前全区已有二十九个县开始施工。开工的大、中、小型工程有一百三十二处,每天有二十多万劳动力在紧张的劳动着。
广西地处亚热带,日照多,温度高,雨量虽多但极不均匀,往往形成旱灾。历年春旱已成规律。1955年春旱从头年的冬天延续到当年的4月下旬,今年的春旱更从去冬延续到今年6月份,不少地区至今尚未下过透雨。
自治区在5月份召开了水利会议,会议研究了干旱的规律,吸取了过去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境内山多、河流多的特点,制订了今冬明春的水利规划。决定兴修水利的重点是在长流水的河道上拦河筑坝;充分利用地下水源;其次是拦蓄天水。并且要把河水、地下水以及原来所修的山塘、水库连结起来,组成“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为了充分利用江、河水,今年还计划发展抽水机三十万马力,农村小型水力发电二万瓩及其他提水工具,密布于各江河流域。这样,沟渠相通,塘库相连,处处有源头活水,就能保证何时要水,何时有水,不愁枯乏,将从根本上改变广西的水旱灾害面貌。为农业丰产提供可靠保证。
自治区今冬明春兴修水利的任务是灌溉面积二千二百多万亩,比去冬今春增加一倍。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水利会议后,各地从专、县到乡,做到书记或县长、乡长挂帅,把往年冬末春初才开始动工的水利工程提早到夏天即开始动工。保证在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上打一个漂亮仗。现在各地已重新整顿健全了水利机构,训练了数千名农民技术员,组织了长年兴修水利的基建队伍,采取以河流规划与地区规划相结合,群众报项目和干部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水利规划和勘测设计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县的水利规划和勘测工作已基本结束。已先后开始施工的工程有一百三十二处。今年兴修水利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的方法,在物资器材的准备上有关部门正共同协作,大力筹划。各工程所需水泥,除国家供应一部分外,主要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社办公助,就地取材来解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已有三十个县试制低标号水泥成功,有些县已建立了水泥厂投入生产。火药及一切工具,各地亦正在组织力量自己制造。很多地方正发动群众献铁献钢和自筹的办法来解决缺少钢铁的问题。
今冬明春的水利任务完成后,加上目前全区约有一千多万亩抗旱能力达七十天以上的水田,全区将有90%以上的耕地面积免受普通旱灾。  (李益芳)


第2版()
专栏:

黎明社早稻亩产2935斤
据新华社讯 福州市郊洪山乡黎明农业社五十二岁的女共产党员、第一生产队长何英俤等带领一批促进派社员和党、团干部,共同种植的一亩三分九厘九的早稻试验田,经过单收、单打、单晒、单秤,共收干谷四千一百零八斤三两,平均亩产二千九百三十六斤八两。
今年春季,何英俤领导生产队员讨论要在这丘田上创造全年亩产二千七百斤(比1957年全年亩产一千一百一十一斤高一点四倍多)的水稻高额丰产纪录时,遭到富裕中农陈秋官等一批保守派社员的反对,决心创造早稻一季就收获二千八百斤,实现全年丰产计划。从犁田、插秧到田间管理,何英俤等人一直苦干、苦钻。
这丘田犁深七寸,(比普通田多二寸到三寸),先后施下土杂肥、牛粪和绿肥等二千六百五十多担,采用单本繁殖的南特号良种,每亩密插秧苗近六万丛,平时也十分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因此秸粗穗大。
原来怀疑能有高额丰产的社员都参加了收割和过秤,他们又惊又喜,吃惊的是从未见过一亩田能收这样多的稻谷,喜的是试验田给他们作出了榜样,打开了老脑筋。


第2版()
专栏:

七年探索 有志竟成
——记青年农民陈彦桢创造叉根式插秧机的经过
本报记者 邵永力
全国农具展览会上,最近展出的一台木制三行叉根式插秧机,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群众。说明员告诉观众们说:这种插秧机在我国是前所未见的,只用一个人拉,每小时能插秧一亩,比手工插秧效率高十倍到十二倍,插得直、快、稳、匀,梯田和小块水田也可以使用。
这台插秧机是广西僮族自治区岑溪县建国农业社社员陈彦桢创造的。结构简单,小巧玲珑。组成插秧机的几十件零件中,除三件是铁制外,全部为木制,成本只要二十几元。任何一个木匠都能够仿造。群众夸它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多快好省”农具。
前几天,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这位发明家,深为他那种敢想、敢干,不畏困难,百折不回,刻苦钻研的创造精神所感动。这种插秧机从开始创造到成功,陈彦桢共花了七年工夫,经历了千多次失败。
七年前陈彦桢还是一个缺乏生产经验的高中学生,并且又是个肺结核患者。他从劳动中深深体会到农民插秧的劳累和手插秧的效率很低,便立志要发明一种机器来代替人力插秧。
1951年冬天,他就开始动手创造了。脑子里想出图样来,就用纸片做模型。以后又用木头做模型。一个又一个图样,一个又一个模型,他在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插秧机的图样和模型、零件、工具。可是,最初的几年,他并未找到正确的创造道路,没有依靠党和群众,而是孤军奋斗,这就增加了他创造上的困难。他没有钱买试验用的材料,就把家里的板凳、桌子、木盆等都锯开做模型。连自己睡觉的一张大木床也不放过,起先把大木床锯两半,一半用来睡觉,一半用做模型;后来干脆睡在一张损坏了的宽板凳上,把半张床继续做了模型。最后家中所有能够利用的家具都用完了,村里干部便从神庙拿了一些木板给他。在夏天,他不顾日晒雨淋,蹲在田里拖着他的“机器”,一边试验一边修改;冬天里,又剪一堆纸须,假定是秧苗,来做试验……他就这样想了做,做了试,试了不行再毁,一直奋斗了五年,做了无数的零件,造了二十几个模型,但没有成功。
1955年,他在创造插秧机的过程中,发现人工播种的稻苗不均匀、不整齐。于是,一鼓作气,花了十五个昼夜,创造了一台扫巴式水稻播种机。水稻播种机创造成功,使他看到了创造插秧机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苗头。这时,他的生活很困难,肺病也在恶化,他的创造劳动更加紧张和艰苦了。
当他创造播种机成功的事迹,被中共岑溪县委会发现后,立刻派干部去慰问他,鼓励他。不久就调他到县里由公家供给他生活费和试验费用,支持他的创造。县委书记和其他负责干部也都经常鼓励他,观看他试验。但是,他干了三个月都失败了。这时县里有些人对他的创造失去了信心,农业科一位临时担任负责工作的干部,竟擅自停发了陈彦桢的生活费和试验费。在这种情况下,陈彦桢的信心也动摇了。县委书记了解了这个情况,找他谈话继续鼓励他,支持他说:“不要紧,失败了,再来,有志者终会是成功的!”并且继续供给他生活费用和试验费,为了照顾他的长期试验,还派他到县农具推广站做技术工人。县农业科的干部,也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他解决困难。经常为陈彦桢加工模型的四个木匠,也支持他,在他有困难的时候,还主动提出不要工钱。陈彦桢得到党和群众的这样帮助和支持,一度陷入懊悔、动摇的情绪重新振作起来。县委还帮助他改变了单干的创造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懂得科学技术的人同他面谈或通信。
1956年秋天,陈彦桢到农具推广站不久,县委就让他带着没有最后成功的插秧机到容县专区参加创造发明观摩评比会。在观摩会上,他从别人的创造发明中,得到很多启示,许多农具专家和技术人员还指出他的插秧机需要改进的地方。回来以后,他按着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建议,把原来插铲秧的插秧机改为插拔秧的。又经过一个冬季的试验,整个插秧机只剩下分秧部分没有解决了,当他还没有想出办法的时候,也是一位插秧机的探索者、小学教员关家琳找上他的门。给他出了一个解决分秧问题的主意。陈彦桢马上按着他说的道理做了试验,结果良好。去年,县农具推广站撤消,陈彦桢回到农业社,一边生产,一边继续改进插秧机。今年年初,终于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专家们帮助下,胜利地实现了他七年前的理想。
今年4月,当他创造的叉根式插秧机,出现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农业工具展览会上的时候,受到群众的很大欢迎和赞扬。许多地方的群众当场日夜赶工仿制,现在,正在全自治区普遍推广。
陈彦桢创造叉根式插秧机的经过说明,在我们国家里,有共产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任何一个有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只要敢想、敢干、敢于创造,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多少次的失败,最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陈彦桢告诉记者,他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再创造一种能够拔秧又能洗秧的新机器,使水田生产从播种、拔秧到插秧都使用机器。让我们在这里预祝他,再接再厉,获得新的成功!


第2版()
专栏:

降雨大 蓄水多 没成灾
河南水利工程经受了考验
据新华社郑州13日电 河南省去冬今春兴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发挥巨大作用,战胜汛期以来第一次洪水。省人民委员会12日发布了这方面的公报。
公报说:河南省自6月27日至7月7日,全省各地先后普降大雨。降雨量三百至四百公厘的有八个县,二百至三百公厘的有三十三个县、市,一百公厘左右的有七十七个县、市,五十公厘左右的有四个县。豫东夏邑南部和豫西西峡北部出现四百五十至五百五十公厘特大暴雨。
这次大雨的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大,雨势猛,暴雨中心移动快。由于发挥了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控制了洪水,没有出现水灾。据初步统计,全省降雨量为二百零四点四八亿公方,渗透损耗一百一十八点八亿公方,占58.1%;各项水利工程拦蓄六十七点九八亿公方,占33.3%,其中可用于灌溉的四十三点三亿公方,占21%多,可灌溉作物一亿多亩次;通过河道排泄的仅有十七点七亿公方,占8.6%。
公报说: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拦蓄了大量洪水,河道流量与往年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沙河上游根据降雨情况,以往年径流关系计算,沙河叶县胡庄站应该产生一千二百秒公方的洪水流量,但今年实测流量五百四十八秒公方,削减洪峰流量53%;北汝河紫罗山站应该出现洪峰流量一千秒公方,而实测流量为二百五十秒公方,削减洪峰流量75%。丘陵地区的郏县,这次降雨二百多公厘,全县六百三十一座中、小型水库蓄水八千二百万公方,仅发挥水库蓄水能力的58%。平原地区的鄢陵县马拦乡这次降雨三百一十四点九公厘,全乡五百八十九个坑塘,有五百八十二个蓄满水,七个坑塘蓄了一半水,两个水库尚未蓄水,全乡没有水灾;而去年一次降雨一百六十五公厘时,却积水成灾二万二千亩。历年涝灾严重的永城县,这次降雨三百至四百公厘,未发生灾害。根据往年雨情和灾情推算,下这样大雨,全省可能发生六百七十余万亩洪涝灾害,而今年各地基本上没有发生水灾。这充分证明全省水利建设的成绩是伟大的,自然面貌已经开始起着显著变化。
公报最后号召全省人民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战胜可能到来的更大洪水,保证全省秋季大丰收。


第2版()
专栏:

“打破迷信田”
本报讯 云南省普遍试种小面积特高产量的“打破迷信田”。
这个创举是中共云南各地党组织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来的。今年云南战胜了严重的干旱后,高速度地增产大有希望,相当一部分县今年即可达到农业发展纲要粮食亩产八百斤的指标。为了防止干部和农民群众可能产生的自满情绪,教育群众不要把八百斤看作是跃进的顶点,引导群众解放思想,以便组织更大的跃进,同时也为大面积丰产积累经验,各地党委认为通过试验创造特高产量,是打破迷信和防止增产到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试种的这种“打破迷信田”,是在原有“试验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地都采取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三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选择一种和几种作物进行高产试验。现在大理、宜良、普洱等县决定今年要各在一亩土地上收获万斤粮。红薯主产区的建水、寻甸、富源等县,立志创造亩产十万斤红薯的奇迹。榕峰、罗平、马龙、师宗等山区县,包谷的亩产量要达到三千至八千斤。富源、宜良、罗平等县试种的烤烟,要求亩产一千五百斤至二千斤,亚热带地区的潞江农场,试种的三亩甘蔗更力争每亩产量达到五十万斤。其它各县也都对“打破迷信田”作出大大突破一般产量的计划。
为了达到这种特高产量,“打破迷信田”都采取了许多特殊的增产措施。   (陈铮)


第2版()
专栏:珍闻

一株荔枝结果三千五百多斤
福建龙溪县九湖乡,有株大荔枝树,今年由于农业社组织六个青年社员专管大果树,及时追肥、添土、扑杀了害虫,加上气候适宜,花早花多,结果累累,摘到新鲜荔枝三千五百七十七斤,创全国荔枝单株产量高纪录。
据当地老农反映:这株荔枝已有五百年树龄,现在枝叶仍然茂盛,年年开花结果,但像今年结果这样多,是从来未见过的。现在该乡农业社已采取措施,加以护理。


第2版()
专栏:

荔枝大丰收
福建九龙江畔,万亩荔枝获得空前大丰收。据采摘的产量来看,今年可收鲜荔枝二千五百多万斤,比去年(小年)增产七倍左右。这是农业社水果专业生产队在采收荔枝。  新华社记者 相知摄


第2版()
专栏:珍闻

“棉花王”
云南省宾川县发现一株结桃四百六十七个的“棉花王”。这株棉花王生长在宾川前所社第四生产队靠河边的一块油沙地里。它与其他棉株不同,今年3月份播种,现株高已达一百二十公分,曾现结蕾四百八十个,因气候缘故脱落了十三个小桃,现有的四百六十七个小桃子大部已经破铃吐絮。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详细考察,平均每一个桃子的重量达五克,以现有棉桃计算,这株棉王最少能收四斤籽棉。
这株“棉花王”是“373”品种,在生长期间,社员们除了薅过四次草,施肥四次,打过八次药之外,并没有进行整技打尖。
宾川县是云南主要产棉区,这株棉王的发现为全县今年争取大面积棉花亩产一千斤皮棉树立了信心。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珍闻

一年两熟的花椒
陕西南郑县冉家乡马桑林农业社,有一株长了五、六年的花椒树,每年开花两次,结果两次,群众把它叫做宝贝摇钱树。据当地农民说:这株花椒树是前四年从坆园移栽回来的。
这株花椒树初步鉴定是凤椒的一个品种——大红袍。它和野椒或其他花椒不同之处主要是:椒果大、结实多、产量高、椒味香。第一次在3、4月间开花,5月初成果,6月底实熟;第二次花期在第一次实熟落叶后,即7月上旬重新生枝出叶开花,10月间成熟。去年除吃青椒外,第一次共晒了一斤干椒,第二次还晒了半斤。  (王墩山)


第2版()
专栏:珍闻

一粒谷出85个穗
广东东莞县茶岭社最近收割一块南特种的稻田,发现有五棵异种的禾,这五棵由五粒谷种发起来的,高过人头,叶青、茎黑、粗如手指的稻禾,每棵平均有效分蘖六十穗,其中一棵八十五穗;每穗平均三百八十五粒,其中一穗达四百三十粒;每棵长谷粒约有一万三千多,当地群众传为奇谈。
这五棵禾所在的田,原是一个鱼塘,土地肥美。今年早造种上南特,稻禾生长良好,每棵一般有二十五穗,每穗约有一百四十粒,平均亩产达到六百四十斤。


第2版()
专栏:

用机具代替千万人力操作
四种插秧机将在全国推广
本报讯 四种基本试验成功的水稻插秧机,即将在全国大量推广。
全国农具展览会先后展出的水稻插秧机已达九种。其中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创造的一○三号、一○四号畜力六行插秧机,广西僮族自治区岑溪县建国农业社社员陈彦桢创造的三行叉根式插秧机,福建省长汀县医生戴茂杨创造的六行木轮插秧机准备在全国推广。
最近,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第一机械部农业机械研究所等部门主持了两次插秧机试验。试验证明,上述四种水稻插秧机虽还有一些伤秧浮秧的现象需要继续改进,但基本上是成功的。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能自动送秧、分秧(福建省的木轮插秧机需人工分秧)、插秧,比人工插秧效率高、插得直、插得稳,又能密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一○三号、一○四号六行畜力插秧机,主要为铁制,结构精密,效率很高,一头耕畜牵引,两人掌握,一天可以插秧三十亩左右,比人工效率约高二十倍。秧苗株距深浅可以随意调整。三行叉根式插秧机构造简单,几乎全部是木制,重量只有十八公斤,操纵省力,插秧直、快、稳、匀,只需一人操作,每小时可插秧一亩,比人工插秧快十倍到十二倍。这种插秧机农村普遍可以仿造,每台二十几元,价值也很便宜。六行脚踏木轮插秧机全是木制,价格最低,每台造价只有十元。插秧直而稳,一天可插两亩左右,比人工效率高一倍半,老弱劳力都可使用。插秧机上还可支布棚避雨遮太阳,夜间还可以挂灯插秧。
这些插秧机无论在全国农具展览会上或在田间试验时,都得到许多农民、农业机械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好评,特别是两台群众创造的木制插秧机,可就地取材制造,成本又低,更适合群众需要。为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有关部门已决定以供给图纸和实物样品的方式,将这些插秧机在全国大量推广,以便依靠群众、边制造、边推广、边改进,使这些插秧机更加完善和适用。(附图片)
“南104式”插秧机
← “南104式”水稻插秧机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的。它可以自动进行分秧、送秧、插秧,效率比手工提高十四倍左右,机身也较轻。缺点是有少量钩秧和漏秧现象。 新华社记者 张家骅摄叉根式插秧机
→ 这是广西僮族自治区岑溪县建国农业社陈彦桢创造的叉根式水稻插秧机。用它插秧浮秧漏秧少,一人每小时可插一亩秧,比手工效率高十到十二倍。
新华社记者 张家骅摄


第2版()
专栏:编后

为来年着想
今年许多地方创造和改良的农具推广得较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产季节转变迅速(像麦收几乎几天就过去了),时间过于紧迫,而一种新工具的推广,又还需要经过学习、仿制、试用、掌握性能,甚至还要作这样那样的改进,总需要一定的过程。
今年没有赶上,明年一定得迎头赶上,不能落后。而实现迎头赶上的决定性的步骤,就是吸取今年的经验,有远见地、有计划地把试验成功的与本地生产有关的农具,提前选择出来,大力推广。让这些新农具引起群众广泛的注意,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试验,并且也有可能因此得到更好的改进。这样,推广新农具的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推销产品的过程,而是改进和提高农具效能的过程,是贯彻农具改革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央有关部门决定在全国推广四种插秧机,理由也是这样。从生产季节上说,现在推广插秧机已经赶不上各地的生产需要了。但是,水田地区不要因此忽视了它,仍应当积极推广,作出样子,到处展览,到处表演,让群众亲眼看到它的作用和尚待克服的缺点后,群众就会自己动手来推广它、改进它。而到明年插秧期间就有可能得到普遍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