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保守派”服输记
本报记者 张励中
编者按 我国小麦高产纪录不断出现,亩产三千斤、四千斤、五千多斤的奇迹越来越多。事实大大鼓舞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农业生产的潜力十分巨大。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在短期内赶上和超过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也有少数人至今对小麦高产纪录抱着怀疑态度,不大相信这样的事实。
本报今天发表的通讯——“保守派”服输记,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文章。它详细地描写了一块小麦高额丰产试验田的生产过程,描写了两个老农如何由不相信小麦可以丰产到完全信服了亩产四千多斤小麦的事实。读了这篇文章,谁还能不相信小麦丰产的奇迹呢?
河南省商丘县双楼社赵庄队有两个小青年,一个是生产队长杨圣伦(转业军人、共产党员),一个是青年团支部书记杨广居。他们在去年根据上级党委的号召,确定搞一块亩产八百斤的丰产田。消息传出后,触动了村里的“保守派”,尤其是这个队的两个老“行手”李学才和杨圣德,他们到处嘀咕着:咱这祖宗三代种地,没有犁把高就学犁地,到现在也算一辈子了,从来没听能打这样多的麦子。全队开会讨论丰产计划的时候,两个老头出来说话了,李学才对队长杨圣伦说:“圣伦,你十几岁上出去当兵,去年才回来,扬场不会换肩,锄地弯不下腰,要论开会讲话,老哥不如你,要说种地,你还是‘离把头’(外行的意思),“得叫我一辈子老哥”。杨圣德老汉接过来说:“咱们去院里开会吧”,众人问他为啥?他说:“别把房顶叫咱们吹崩了,小麦古来都是低产,要想八百斤除非连秆都算上。”会上,本来大家劲头很足,叫他们两个人一说,好多人泄了气,会议不欢而散了。
圣伦、广居接着又召开了全队的积极分子会议。本来情绪很高一心要和圣伦、广居一道搞丰产的妇女队长陈秀荣在会上说:“咱们要是打不到八百斤,将来可没法向群众交代。”圣伦说:“一定要打到,别人不干,我们七、八个党、团员积极分子,一夜不睡就可以把一亩地翻一个遍,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杨广居种地比较内行,在会上提出:深翻土地一尺五,分层施底肥,密植三十二斤种,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于是大家的干劲又鼓起来了。
打破常规 大胆革新
整地的季节来到了,他们找了一块秋季高粱被水淹了的地,先用双铧犁深耕六寸,紧接着,就用镢头、铁锨普遍进行了深翻。他们每翻一层地便撒一层粪,播种前共上了八千斤人粪和猪粪,还有一万三千五百斤草肥和土肥。李学才、杨圣德一听这些小伙子们在翻地又破常规地上了这么多肥料,气的胡子一噘一噘地议论开了,这个说:“这伙子年青人简直是胡吊弄,我种了一辈子麦,就没翻过地!”那个说:“黄鼠狼要能驾了辕,谁还买骡子干啥,这准又是圣伦出的怪点子,嘿!等到麦收后看吧,他们收的麦子要是能够粪的成本那才怪哩。”
圣伦、广居虽然接二连三地在这两个“老保守”面前碰过了许多钉子,但是李学才、杨圣德他们两个人是全队最好的庄稼手,要搞好丰收要向有技术的人学习,播种时亲自把他们叫到地里,和他们共同研究怎样把丰产麦种好。李学才、杨圣德这两个老汉一到地里,二话没说,就问:“一亩准备下多少种?”杨圣伦答说:“三十二斤”。李学才鼻子里“哼”了一声,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问杨圣伦:“过去一亩地一般播八斤,最多的播十二斤,咱这村的三等地,一亩地才收三、四十斤,将来收下来的麦子,能够本吗?”杨圣德趁火加油说:“你知耧眼有多大,把耧眼全放开,三十二斤种籽也漏不完。”圣伦说:“密植是外地的丰产经验。”这两个老头一听更恼火啦,说:“好!你们就去依靠这些洋点子吧!”说过便气呼呼地走了。当时,杨广居和杨圣伦心里又气又恼,当场便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干出个样子,给那些“老保守”们看。因为用旧耧播种一亩三十二斤种子耩不下去,他们就研究着先用手撒种十五斤,剩余种子再用耧播。播种时,杨广居说:“这可真是大胆创造,过去连见都没见过。”圣伦说:“干吧,种好了有经验,种坏了有教训,反正给大地丰产找出样子。”这样,除了畦背以外,地里全是麦子。种上后,又浇了一水,麦苗黑绿的长出来了。
闯过倒伏关
到清明节的时候,麦子已经盖满地,麦叶黑油油的像韭菜。有一次,杨圣伦派李学才、杨圣德两个老头向这丰产地里拉粪(两老汉管使牲口),施第四次追肥。他们一计算,这块地已经施了三次底肥、三次追肥了,什么人粪、“硫酸铵”、颗粒肥料、草肥、房土,共计不下五万斤。李学才说:“这些年青人要疯,真不知种地是咋回事,这样搞非倒伏不可!”原来,在1951年这个村里有一个杨广训,在五分菜园地里种了一块麦子,施肥特别多,麦子长的撒土不漏,分外惹人喜欢,当时有经验的老农都估计能收千把斤,谁料想后来倒伏了,只收二百五十斤。这个事给这个村的群众留下了“小麦不能稠,稠了就倒伏”的结论。杨圣德、李学才便拼命拿这个例子来攻击杨广居和杨圣伦等种的丰产地,说密植、上肥多根本长不起来。
为了防止倒伏,杨圣伦和杨广居这伙子干部,也开动了脑筋。他们跑到农业技术站找技术干部想办法。农业技术干部告诉他们:根据农业科学理论,土地经过深翻,麦根扎的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防止倒伏;如再施些草木灰,可以壮秆,就更加保险了。从此,他们便每天挨家挨户收草木灰,到小麦将要孕穗时,共收集了一千多斤。圣伦叫李学才、杨圣德两个人套车把灰拉到地里,这次,两个老头恼火透啦!杨圣德噘起了胡子嘴:“哼!刚上完第四次追肥,现在又上草木灰!现在麦苗才长二尺多高,就密的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保险长倒了完事。”李学才气在肚里,想出了一个坏点子:一千斤草木灰,明明套两个牲口就够了,偏套了四个。杨圣德问他干啥,他气呼呼地说:“咱说不能再上粪了,套上这四个牲口到地里转一圈,把麦给他踩坏了去龟孙!”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当他们赶着车走到地头上,看到长得齐刷刷地麦苗,又实在不忍心下那样地毒手了。站在地头上的杨圣伦,看见他们拉了灰来,立即招呼他们把灰卸到地头上,让他们坐着休息,另派了几个妇女脱赤了脚,细心地拨开了麦棵,提着篮子往地里撒开了。这两个老头坐在地头上冷眼旁观,但见,一刹时:那些妇女们的头发上、眼眉上、衣服上,都被满天飞扬的灰末沾满了,简直成了灰人,他们的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不约而同地叹气说:“唉!真是作孽啊!”低着头赶着车回村了。
“保守派”开始动摇
麦子快出穗了,有一天圣德和学才两个做完了牲口屋的活,又叼着烟袋来到了这块丰产地,转过两圈,李学才老汉说话了:“咱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好的麦苗,就是太稠了!按过去经验,至少在十棵中有三棵顶不出穗来。剩下的就是出了穗,顶多也只能蝇子头那样大。”圣德老汉讽刺说:“干部种的麦还敢不出么!”又过了半个月,麦子出齐穗了。学才、圣德又到丰产地里看麦子来了。他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层又粗又大的麦穗大吃一惊。李学才二话没说,就用手扒开了麦垅,他找了半天,真奇怪,一个丢头都没找到。他咋着嘴,来回又走了几趟,自言自语地:“奇怪啊!真是长出神来了。”圣德老汉在一旁漫不经心的说:“过去咱们种的晒垡好地,顶多也只收二百多斤,这次给他多打一倍吧,四百斤到顶了,隔八百斤也还差远啦!”
麦子熟了!一天圣伦和广居特地请这两个老汉来和他们估产。来到丰产地头,本来个子不太高的李学才要得抬起手来才能够到麦头,钻到麦地里就看不见了。两个老头嘀咕了半天,谁也不发表意见。干部们再三催他们谈,学才说:“咱们没经过这样麦,估不透”。“你们放开思想随便估吧!”李学才鼓了半天劲说:“那么就算六百斤吧!”“不能多了吗?”“算八百斤吧!”“还能不能多打?”学才说:“算一千六!”学才心里想:你再叫我说,我就说打五千斤,越说多了你们越高兴,反正我估计的真实产量是四百斤。这时候,干部们也进了选“方”、数棵、数穗、数籽,推算的结果,每亩地合一百六十多万株,每穗合四十来个籽,可收四千五百九十多斤。当场李学才、杨圣德等老年人便乱嚷起来了。李学才说:“干部嘴大,说啥是啥,说大话不纳税,直管说吧。反正只要一打场,还怕不露馅?”
麦场上的“监督岗”
割丰产地里的麦子了!根本没用队长招呼,就一呼?来了二十多人。来的人各有各的目的,老年人参加收麦,是为了自己亲眼看看究竟能打多少?是不是像干部吹的那样大,年青人是好奇心趋使,都想到丰产地收麦子。一亩大的地方,二十来人收麦特别热闹。麦棵稠、秆子高,拔起来很费劲,二十来个人,从早起一直拔到日头偏西才拔完。因为麦子长的好,捆起来的麦个,一个挨一个,这块地放不下,还要放到四周别的地里。拔完麦,李学才、杨圣德两个老汉,在地头端详了半天,李学才说:“这麦看样子可能超过四百斤”,杨圣德老汉拾起一个麦捆掂了掂,然后说:“这麦能收六百斤?我看达不到。打场的时候,咱们操点心,看能打多少斤。”
为了使产量一点不差,拔完麦,两个老头亲自套上车往场上运麦,一共拉了五大车;再加上十来个妇女的扛运,这一亩地的麦共堆成三大垛。当天下午就决定打场,老汉们听说要打场,更紧张了,以李学才、杨圣德为首,还有杨广训等一群老年人,时刻不离场,打场赶牲口拉磙子由李学才、杨圣德两个人包下了。在三大垛麦子中,先拣了一小垛麦打头场,打场的时候,他们不时的扒开小麦秸看看底下有多厚的麦籽,一轧完后,收场的时候,干部又叫老头们估一估有多少?老头们看三垛麦子才打了一小垛,能收多少,大胆估计能有十斛(一斛三十斤)。扬完场一量,共收了三十二斛,有千把斤粮食,这时候,年青人们都高兴的跳起来了,可是李学才、杨圣德他们一伙子,蹲在场边上,好像斗败的公鸡,直在那里喘大气。紧接着连夜打第二场,第三场,这时候已是干了一个整夜了,这两个老头一直坚持到最后。全场打完一过秤,这一亩二分九厘多土地,共收五千七百一十七斤,平均亩产四千四百一十二斤。这时候,这两个老头才算真服了。
服输了
李学才、杨圣德两个老汉,现在成了义务宣传员,提起这块丰产地,他们就说:“我们这老保守可真不行啦!都像我们这样,产量一辈也提不高,以后再不跟干部‘打蹩了’,坚决跟党走。”他们几个老头还编了一首新歌:“老头活到一百三,没见过小麦产几千,这是共产党好领导,这是毛主席的办法鲜,这是合作化的力量大,保守思想要丢完”。记者去这个社时,这个社已订出明年小麦增产计划,平均亩产六千斤,丰产亩达万斤。记者问老头们思想通不通时,李学才说:“我们是属竹杆的,一通到底啦。”(附图片)
湖北谷城星光社王明进创造小麦亩产四千三百五十七斤的纪录,这是高产麦打场的情形。 武益辉摄


第2版()
专栏: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脚踏推谷机
推谷快 破壳多 造价低
湖南衡南县观音桥粮站副主任许美埙和茶市乡铁木业社,最近发明了脚踏推谷机,经过他们长期研究和三次改制,现在已经成功了。
脚踏自动推谷机是按照脚踏轴心,发动飞轮,牵动齿轮,带动推子的原理而制造的。经过试验,一人能掌握三至六部推子,每小时按三部计算,可推谷四百八十斤,每天做八个小时工作,可推谷三千八百多斤,比原来手推子每小时推谷八十斤提高了五倍,破壳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以上。
制造的方法很简单,用木料八百斤左右,二个走钢珠和小量的普铁,做三个土推子,各加一个围推齿轮,上面加一个中心带动轮,设一个齿轮准心,安装一个木架子,用一个四点八市尺铁轴杆,两端各装一个动力盘,轴心当中装两个转钩轴杆(每个相隔二到三寸),加上扭扣,底下装两个踏板,上面加上一块横木作为坐板,用脚一踏,动力盘一动,带动了中心齿轮就行了;如果这边也同样的装上三个推子,每小时就能推谷九百六十斤。制造这样的推谷机,价钱也很便宜,每台合人民币七十二元。
这部推谷机试制成功后,受到群众一致赞扬。衡阳专区和衡南县粮食局在茶市乡召开副业生产现场会,即将准备在县内各粮站普遍推行。
(原载新湖南报)


第2版()
专栏: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快速割禾器
一种当前农业生产特别需要的快速割禾器,由湖南省衡阳建设机械厂试制成功。这一创造对于解决即将到来的抢收抢插中劳动力紧张问题有重大作用,中共衡阳地委决定在全专区推广三十万部。这样,就只需要五天时间,可以提前十天把全专区的一百五十万亩早稻收割完毕。
经过鉴定,这种快速割禾器有五大优点:一、制造简单,造价便宜。每部只需少量木材和十二两铁,成本不到二元,每个乡、社都可以做。二、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工效。使用这个工具,每人每天能割禾五亩到六亩,比用旧式镰刀提高工效四、五倍,并且割禾时不要弯腰。三、可以保证安全,不致发生割破指脚的危险。四、不仅可以割禾,还能割麦子、油菜、高粱等。五、由于它挨泥割,既增加了稻草,还减少了二季稻打蒲滚的阻力。


第2版()
专栏: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不用牛拖 不用人拉
风车带着双铧犁走
我一到江苏盐城县的潘黄乡,就被风车带动双铧犁耕田的事吸引住了。这天,正是四、五级的大风,把风车刮得飞转,一部双轮双铧犁没有牛拖,也没有人拉,而是随着风车的转动,在麦茬田内自动的奔驰着。虽然麦茬田比较难耕,但是泥土却像浪花一样的翻滚,大家用尺量了一下,足足有五寸多深。负责这部车耕田的刘鹏社的社员笑着告诉我:这部车只要三个人操作,一天可以耕三十亩田,要抵上十条壮牛耕一天。他们社内自从推广风车耕田以后,今年夏种夏插任务可比往年提前十天左右结束。谁是
“风车耕田”的发明创造者呢?乡里同志风趣地说,既不是什么科学家,也不是什么工程师,而是“劳动大学”出身的宝才社社员徐连甲。
1956年秋耕时的一天,徐连甲到田里去,看到风车闲在那里。他想人既然能利用风力车水,为什么不能利用风力耕田呢?后来经过七八天时间的试验,没有成功。接着就忙于秋种,没有再试下去。今年春天,潘黄全乡掀起改革农具的高潮,乡党委提出“人人献计”的号召,徐连甲又想起了风车耕田的事,但又怕再不得成功受人讥笑。这个消息,被乡党委书记王绍文同志知道后,连忙赶到徐连甲家中,表示支持徐连甲的大胆创造。社内专门抽两个木匠给他做助手。徐连甲受到了党的支持和鼓励,信心更大了。在试验中虽然一次一次的失败,他也没有灰心。经过几天几夜的试验终于成功了。现在,这个发明已受到各地的重视,在专区和省农具展览会上备受赞扬,赞扬他那大胆创造、刻苦钻研的精神。
(葛雨生)


第2版()
专栏:

胡麻并非低产作物
加强田间管理就能提高产量
本报讯 记者王体强报道:6月21日至30日在甘肃酒泉县召开的全国胡麻生产促进会,打破了“胡麻低产论”,给胡麻以应得地位,同时各地还订出了胡麻今后五年跃进规划。
为了贯彻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要把油料生产提到和粮食、棉花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指示精神,会议首先分析了全国粮、棉、油生产情况。指出解放以来油料作物生产经过广大农民的努力和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产量是增长的,基本上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但是,如果和粮食、棉花增长速度比较,油料还落在后面。胡麻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虽未提出指标,但它是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等七个省(区)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除河北省外,其余六个省区平均胡麻油要占到食用油脂的70%—80%。因此,会议要求这些地区应该重视胡麻生产。
胡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虽达一千多万亩,但多数是被种在隙地、坏地、撩荒地上,种上以后不浇水、不施肥、也不锄草,平均亩产只有四十多斤。这就是一般地区胡麻低产的原因。但是,酒泉县的胡麻生产情况却不相同,1957年两万六千多亩胡麻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丰产田亩产五百多斤。从今年生长情况看,平均亩产可达三百斤以上,高额丰产田将会更多。代表们参观了酒泉的胡麻生产以后,发现胡麻并非“低产”作物,而是人们的思想“低产”,增产措施没跟上去。原认为胡麻是“倒霉庄稼”,不但胡麻低产,而且槎后种的小麦也会低产的人,在酒泉看到了胡麻、小麦双丰收的事实,得出结论说:胡麻、小麦可以互相促进,同时高产。
这是一次很好的促进会,各地代表在了解了中央方针和种胡麻的重要意义以及胡麻并非低产油料作物以后,他们都提出了本地区胡麻生产的跃进规划,打电报、电话回去要家里立即把胡麻生产更加重视起来,加强田间管理,力争今年胡麻大丰收。
农业部、粮食部、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以及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区的代表九十多人出席了这次促进会。


第2版()
专栏:编后

给胡麻以应得的地位
全国胡麻播种面积达一千多万亩,供给西北、华北七个省区千百万人民作食用油,在人民生活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直到现在,胡麻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未取得其应有的地位。
胡麻的真实情况是怎样呢?人们对胡麻的指责是不公正的。胡麻不但不是低产作物,而且一身都是宝。去年甘肃酒泉县创造了亩产五百六十斤的高产纪录,这个事实说明胡麻不是低产作物。胡麻的出油率在油料作物中除芝麻、油菜以外是最高的,达32%—37%;胡麻还可以产出大量纤维、麻骨和衣子等有用物,因为胡麻纤维的拉力、耐磨力和耐水力比棉花强,用途极广,能纺成各种衣料、帆布、吭布,能作汽车轮胎衬线。天津、无锡等地用胡麻纤维与棉花混纺,织成双面卡叽、斜纹布和各种花布二十多种,深受消费者欢迎。这个事实可以说明胡麻一身都是宝。
是胡麻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应该给胡麻以应得的地位。


第2版()
专栏:

把小麦产量推向更高水平
陕西决定五破五立争取明年更大丰收
本报讯 陕西省在6月24日到30日召开全省小麦高额丰产代表会议,决定明年大搞高额丰产运动,把全省小麦产量推向更高阶段。
陕西省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高产区之一。几年来已经找出了许多带有关键性的增产措施,全省小麦产量逐年提高。为吸取全国其它省、区经验,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省农林厅特邀请创造小麦亩产四千斤以上的河南辉县南田庄农业社、商丘双楼农业社和湖北谷城县乐民农业社、新气象五社的代表参加会议,介绍经验。
讨论中,代表们认为全省小麦产量不能高速度发展,主要是自满情绪。很多人发言中指出:不少干部和群众认为很早以前陕西小麦就在全国坐了第一把“交椅”,别人夺不去。因此干劲不足。
到会干部和农业代表一致认为,河南和湖北不少兄弟社能一下跑在陕西前边,主要是干劲大,创造性地贯彻了许多增产措施。没有万斤粮的思想就不能打万斤小麦,不克服自满情绪就不能加快增产的速度。为此,大力发扬“天不怕,地不怕”的干劲,要在小麦生产上进行“五破五立”:一、破种在人收在天的思想,立人定胜天的思想;二、破生产到顶的思想,立事在人为,立产量无限论;三、破增产只能是几成论的思想;立增产是几十成、几倍的思想;四、破地区落后论,立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思想;五、要破习惯论,树立时时刻刻创造性的思想。
代表们学习了湖北河南农业社创造小麦高产的经验后,大家认为:只要能深耕到一尺左右,给每亩施三万到五万斤肥料,浇四至五次水,密植到六十万株以上,每亩产量即可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施肥十万斤,播种五十斤种籽,每亩一百二十万株,深耕二尺左右,浇八次水,亩产量可达到五千多斤。如果再能加上一些肥料,进一步改进田间管理,亩产一万斤小麦,并不十分困难。经过讨论,到会的代表普遍制定了创造小麦大面积和高额丰产计划。许多农业社的代表提出要“学先进,赶先进,争取在明年把全国小麦丰产的红旗插在八百里秦川。”通过这次会议,将在全省展开大鸣大放,发动群众普遍参加高额丰产运动。 (刘斌)


第2版()
专栏:

每户百塘瓜 不荒一寸土
新华社昆明10日电 继粮食作物栽种结束之后,云南省又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全民种瓜运动。各族农民的行动口号是:“每户百塘瓜,不荒一寸土”。据六十多县的不完全统计,各地种下的南瓜、蕉瓜、麦瓜等已有两亿一千多万塘。
现在,许多地区已出现了一座座的“金瓜山”和“金瓜岭”。屋前屋后、院心、田头、地边、沟边、河边、路边和坟地,也都种满了南瓜。许多农民让瓜蔓爬上了屋顶、厩顶和瓜棚。
云南各地农民历来就有种瓜的习惯,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宜良县往年瓜的产量,平均每棵达一百多斤;禄劝县种瓜能手杨开昌去年种的一棵,结瓜一百八十八个,最大的一个重一百二十多斤,共收获一千三百多斤。今年,全省各地都总结推广了本地的种瓜经验。由于瓜类作物不占耕地面积,栽培简单,成活率高,产量高,用途广,各族农民都乐于栽种。


第2版()
专栏:资料

胡麻
这里所指的胡麻就是油用亚麻。内蒙古、甘肃和山西、河北北部以及新疆、青海、陕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都产胡麻。其中以内蒙古产量最多,占全国第一位。
胡麻种子含有丰富脂肪,出油率一般在32%—37%。油能吃也能点灯;因为它是干性油,所以是很好的油漆原料。榨油以后的胡麻饼可作饲料、肥料;胡麻秆可沤制纤维,一百斤可出十斤左右。胡麻秆是一项数量极大的纤维资源,据计算,如果把现有的胡麻秆全部利用起来,就可以满足像哈尔滨亚麻厂那样大的二十座工厂所需要的原料。
由于耕作技术的粗放,许多地区的胡麻单位产量很低,根据前二年的统计,全国平均产量仅四、五十斤,低产的只有一、二十斤。近年来,有些地区随着耕作技术的改进,单位产量迅速提高了。山西大同、左云等地一些生产单位,在一年内提高产量一倍以上。1957年内蒙古五原县永胜社的四点四八亩胡麻,平均亩产四百零八点四斤。但是,胡麻的最高的纪录出在甘肃酒泉,去年,这个县二万六千多亩胡麻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丰产田亩产五百多斤。
胡麻具有耐寒和成熟早的特点。胡麻种子在摄氏二、三度就能发芽生长。我国胡麻产区一般在4月中旬就播种胡麻,那时的地温一般是摄氏十度左右。胡麻一般约九十天成熟,也有八十天成熟的品种。
“大头胡麻”“雁农一号”“五河林苏联种”是著名的胡麻品种。“五河林苏联种”是由苏联引进的油脂、纤维兼用品种。它在内蒙古平地泉地区,较当地品种增产20%,另外还能收纤维很好的麻茎二、三百斤。种这种胡麻的单位面积经济收益是比较大的。


第2版()
专栏:

加强田间管理责任制
河南辉县普遍推行专业组
据新华社郑州10日电 为了加强秋田管理,争取秋季大丰收,河南省辉县各农业社普遍推行了专业组分系管理农作物的责任制度。
这个县在各个农业社实行包工包产制度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就推行了专业组分系管理农作物的责任制度。根据各社、生产队的具体情况,建立棉花、水稻、红薯、玉米等作物专业管理组,负责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除虫以及其他技术管理等全部农活,实行专业到组、责任到户、社队验收记工分。到6月底统计,全县实行这种制度的已有三百八十八个农业社,占总社数的76.5%,共建立棉花、水稻、红薯、玉米等专业组五千一百六十六个。由于加强了田间专业管理责任制,今年全县秋苗管理得非常好,基本上达到了无缺苗、无黄瘦、无虫害、无杂草的“四无”要求。
实践证明,辉县农业社实行专业组分系管理农作物的责任制有四大好处:一、可加强社员的责任制,保证田间各种农活按时完成计划。而且还便于组与组开展劳动竞赛,组织参观评比。二、按作物分系管理,可以使社员从种到收具体掌握各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变化和生长情况,以促进社员学习钻研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三、可以根据各人不同的技术、体力条件,充分发挥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和技术专长,提高劳动效率。四、专业小组有专人领导,劳力专业化,可以克服领导不深入、不具体和劳动力使用上的混乱情况。许多社在建立农作物分系管理的同时,还建立了水利、积肥专业队和生产突击队,专门担负常年的水利、积肥和季节性的突击生产任务。


第2版()
专栏:

内江农民深挖旧塘
蓄水积肥一举两得
本报讯 四川省内江县在6月份开展了一个深挖旧塘为中心的水利突击运动月。全县在很短时间内使现有水利设施蓄水容量增加四分之一强,当年就能见效;同时还积下十多亿斤塘泥做肥料。
内江县原有水塘四千多口,塘地面积达二万多亩,但蓄水量并不大。中共内江县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只要将全县旧塘深挖二公尺,再加高塘堤,不另建新塘,增加的蓄水量就足够明年扩大的三季田使用,而塘泥又是玉米、甘蔗等作物最好的追肥,同时由于干旱,绝大多数塘已经干涸,为深挖提供了条件,因此,决定抓住大春栽种工作基本结束,距早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的有利时机,采取集中力量赶修的办法,掀起一个夏季兴修水利运动热潮。 (刘宗棠)


第2版()
专栏:

谷子小 产量高
河北阜平县王快区两千多亩春谷亩产354斤
二亩高额丰产田亩产1350斤
河北日报讯 在土地瘠薄、水利条件不好的河北山区——阜平县王快区,今年种植的春小谷获得空前大丰收,推翻了一向认为春小谷是低产作物的说法。这个区种植的两千五百一十二亩春小谷,平均亩产三百五十四斤半,其中有八百八十亩亩产六百五十二斤,六十二亩亩产九百一十四斤,二十亩亩产一千一百四十五斤,二亩亩产一千三百五十斤。这个区能得到这样的丰收,主要是加强了耕作管理和推广了农业先进技术。今春解冻后,用镢和铣深翻地一尺五寸;每亩施底肥八十担;清明节下种,比以往提早了十天;每亩用种量六斤,耠子开沟下种,播幅四寸,行距七寸;小苗长到一寸半高时,进行了手提交错单株定苗,每亩十八万株。一般的作到了四肥、五水、四锄、用六六六粉普治了一次地下害虫。
春小谷在获得丰收后,大大鼓舞了人们的热情。现在有些社已在谷茬地里复种了甘薯等作物。


第2版()
专栏:

四川富顺县黄葛乡红星农业社收早稻时,拌桶下田牛也下田,边收边犁,做到及时栽插晚稻。 刘金玉摄(四川农民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