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文化革命开始了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刘少奇同志在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必须同时进行文化革命。
现在我国经过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几亿劳动大军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人们在实践中已经深刻地感觉到,要生产力进一步充分地得到发展,就要有文化,有技术。现在妨碍着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我国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文化的落后。许多群众说:“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群众已经迫切地感到掌握文化的必要了。
我们在最近几年来已经建立了成千上万个现代化工矿企业,生产技术已开始了重大的革新。但是六亿人民的绝大多数——农民和很多手工业劳动者,还是凭着体力和简单工具在劳动。人们向往着机械化、电气化、工业化。要实现这个理想,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全国人民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说过:“必须认清,只有在现代知识基础上,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通晓这种知识,那共产主义就始终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这一句话对于今天的我们格外显得说到了痒处。
文化革命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文化翻身运动。在过去,剥削制度硬生生地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开来。剥削阶级剥夺了劳动人民学文化的权利,反过来却卑视劳动人民,把劳动人民说成“愚昧无知”。他们故作玄虚,把文化知识神秘化,使人们误认为文化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但是,即使在那种困难的条件下,劳动人民仍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历代的发明家,大多数是出身于文化知识不高的劳动人民。如果劳动人民掌握了文化知识,理论和生产实践得到了密切结合,那么,科学技术和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无疑更要迅速多少倍。在文化的堡垒面前,劳动人民的任何自卑心理和迷信观念都是没有根据的。打碎剥削阶级用来吓唬群众的一切泥塑木雕的偶像,是动员群众向文化革命的伟大目标进军的重要前提。
解放以来短短八年的时间,无论在经济方面或是文化方面,我们的努力已经大大地改变了我国原有的落后面貌。就从文化方面来说,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普遍地开始了蓬蓬勃勃的文化革命的高潮。全国扫盲运动中已经出现了六千万人的扫盲大军,全国已有一百五十六个县消灭了文盲,被称为“无文盲县”。以普及小学为中心的群众办学运动正在全国开展起来,目前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福建、江西、黑龙江等七省已经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另外根据二十三个省和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已有一千零七十个县和市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的占90%到98%。各地新办的中学数字也是惊人的,有十六个省市还举办了一百三十多所高等学校。许多新的科学研究机关也在各地成立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获得了巨大的成绩。旧知识分子的改造和新知识分子的培养工作目前进展都比较顺利。这个文化革命的形势完全不是孤立的,它同技术革命相辅而行,其目的就是为了最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今后,只要我们发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文化革命的伟大目标。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人人都要力争上游,决心走在文化革命高潮的前头,实现文化革命的全部目标。
文化革命同技术革命一样,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任何革命事业一样,必须走群众路线。在文化革命运动中,首先要调动全党的积极性,要全党来干。中央办,地方也办,要把中央力量和地方力量充分结合起来。中央地方都办,那就可以调动起各省、市、自治区、专区、县、乡的积极性。各级国家机关和党组织都必须注意调动全体劳动人民、全体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说:“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不可能持久。”目前,凡是文化革命运动开展得好的地方,领导与群众已经结合起来。但有的地方,群众积极要求学文化,而领导落后于群众。也有的地方,领导干部重视文化,但还没有把群众的积极性组织起来。任何革命运动,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是不可能轰轰烈烈地开展的。目前在文化科学工作者之中还有许多清规戒律在作祟。有人认为,文化教育事业只能由“国家办”。这种思想局限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仅仅由国家办,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局限性;而群众也办,就可以把群众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无限潜力发挥出来。因此,正确的方针是把国家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充分结合起来。有人认为,文教事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格,“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观点。我们是为群众办文化,什么样的合乎群众的需要,什么样的就是群众的文化革命的正规。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文化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事业,只要有需要和可能,都应当鼓励,妨碍群众利益的清规戒律应当一律取消。只有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使我们的文化事业大发展而特发展。文化革命才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在贯彻群众路线,进行文教事业的大发展中,要正确地对待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普及和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们既要普及,又要提高。我们国家的劳动人民中,还有很多人不识字,还有很多人达不到初级小学的水平,因此,很显然,我们应当大力普及。不普及,劳动人民不能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生产力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普及的速度,要看每个地方的具体条件,要建立在适当的基础上。在普及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八年来人民的文化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必须继续迅速前进。文化事业有了提高,我们才能在科学上、生产技术上大步前进,在十二年内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普及和提高,都是相对的,它们的具体结合要因时因地制宜。比如民办农业中学,最近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普及;目前,在已经发展起来了的地方,在继续发展普及工作的同时,就应该注意巩固和提高现有的民办农业中学。我们将在不断普及和提高的过程中,在十年至十五年内,建成一支强大的成千万人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有这样一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建成,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才能得到巩固。
在文化革命大进军的行列里,谁是领导者?是要党来领导,还是要专家来领导?我们说,必须由党来领导。政治是统帅,因为政治是解决人和人的关系的,是规定整个事业的目标和政策的。任何业务不能脱离政治,脱离党的领导。党的路线和政策,是集中了最广大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而制定,然后又经过党员在国家机关中、在企业中、在合作社中、在人民团体中、在文化教育机关中,在同群众一起商量、研究、通过,再同他们一起去执行,并且准备根据实践再加以考验、补充或修改的。因此,文化工作和国家工作的其他部门一样,都必须由党来领导。
文化革命开始了。中国人民在取得所有制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胜利之后,正在大踏步地向着自己的美好的理想、幸福的道路继续前进。六亿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前进吧,在国家历史上的伟大的飞跃发展的时代,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先进红旗!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像毛泽东同志说过的那样:让我们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第1版()
专栏:

跃进行中争先进 丰产榜上出将军
襄阳专区小麦大面积丰产
亩产1500—2000斤成为普遍现象
新华社武汉8日电 湖北省襄阳专区有七百万亩小麦已收割完毕
(但尚未全部打完)。根据各地验收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达到和超过了预计产量,涌现了大批高额丰产典型。过去,这里小麦亩产千斤只是个别现象,而今年,这种情况就普遍得多了,甚至创造了亩产小麦一千五百斤以至二千斤以上的奇迹。就以谷城县为例,这个县最近在十九个农业社验收的结果,发现有九十七亩小麦突破了千斤大关,其中有二十九亩五分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五百斤到二千斤。沈湾乡乐民社第一生产队队长蓝世忠种的一亩一分小麦试验地,亩产竟达到了二千三百五十七斤。历来以低产出名的襄阳、枣阳、光化等县,今年同样出现了很多高额丰产典型。不仅有大片亩产七、八百斤的小麦,还有亩产千斤以上的。据枣阳县二十二个社初步验收统计,这些社亩产小麦一千斤以上的就有二百零二亩。云峰乡国光一社第二生产队有六十亩零五分试验地,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七百七十斤。
从这个专区的小麦初步验收结果证明:各种各样的地区,包括山区、平原、旱地、水田以及土质瘠薄的地区,都能够高额丰产。谷城、枣阳等县出现的最高丰产纪录,都不是土质很好的地区,特别是枣阳县创造的大面积高产纪录,是历来认为不能高产的、土质瘠薄的岗地,过去这种地种小麦每亩只产百把斤。竹溪、保康、竹山等县都是有名的大山区,今年也都出现了小麦高产典型。竹溪县左溪乡民主社有十二亩二分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二千零一十九斤。许多稻麦、棉麦两熟地区,一向被认为小麦不能高产,而今年的事实否定了这种看法。例如,谷城县当铺乡新勇、新高和生活农业社验收的结果,有三亩八分水田小麦平均亩产都在一千斤以上,其中新高社生产队长胡新斗种的一亩小麦试验地,亩产达到一千八百七十斤。竹溪县左溪、河口等乡在梯田、沟田种的小麦,亩产也有达到一千斤的。
今年,襄阳专区小麦丰收是史无前例的。为了总结生产经验,进一步挖掘小麦增产潜力,为明年小麦丰收做好思想上、技术上的准备,这个专区对小麦验收工作十分重视,在与小麦抢收抢打的同时,各地都组成了包括有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内的验收组织,负责小麦验收工作。目前,这一工作仍在紧张的进行中。


第1版()
专栏:

  抓紧先进推动全省
甘肃首次检查评比四百斤县的工作
本报兰州8日电 “胜利在望,奋勇前进,继续想尽一切办法,力争超额完成四百斤”。这是中共甘肃省委最近组织的全省四百斤县(市)首次检查评比团进行评比会议提出的战斗口号。
这次检查评比,从5月21日开始到30日结束,共进行了十天。参加评比的有甘谷、秦安、庄浪、临夏、玉门、港源等十五个县委的负责同志。会议采取看、听、问、访、比相结合的方法,听取了张掖专区、临夏自治州和上述十五个县的汇报,实地观看了秦安、张家川、清水、天水、天水市、礼县、西和等七个县市一、二、三类社,山地川地,上、中、下各类庄稼,访问了二十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一百余户农民,最后在礼县的盐官举行了座谈和评比。
根据检查和汇报的情况看,全省三十八个今年计划亩产四百斤的县市,执行良好,只要继续作好工作,只要不遭遇特大自然灾害,四百斤指标都可以完成,有些还会超过。在过去几个月里,为了实现这个指标,各县的干部和群众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拿水、肥、耕作和改良农具工具来说,参加评比的十五个县,去年共有水涝地一百五十八万亩,今年新修成四百九十多万亩,增加了210%,并且有一半以上已经灌上了水;多数地区普遍做到了亩施万斤肥,有些地方施肥量达到二万斤,三万斤甚至五万斤,并且又结合积肥进行了翻修旧房和肥料基本建设工作;耕作措施丰富多彩,一般地都普遍推广了良种,进行了药剂拌种,推广了各种新的掠种方法,如宽窄行密植、三角窝种、三层施肥掠种,双行间种、深翻浅种、间种、套种再套种,特别是开展了“百瓜千菜万株豆”,实行林粮间种,成绩很突出。各县在改良农具和工具方面都作了很多工作,有些县已经基本实现了运输车辆化和高线化,实现了耕地基本使用步犁。天水县为了解决人工降雨问题,购买了一万余条胶管和很多降雨器。从目前作物生长情况来看,小麦普遍生长良好,初步估算,平凉、天水、定西各县亩产可达二百斤左右,临夏、张掖各县可达四百斤左右,大大超过了解放以来任何一年的产量。大秋作物一般出苗整齐、幼苗茁壮,少数缺苗和苗稀的都进行了移苗、补苗和间种,目前多数地方头遍草已经锄过,有些已开始锄二遍,不少地方肥料已经运到地头,有的地边修了稀粪坑,积攒了大量稀粪,准备施追肥,各县的计划都是大秋作物“三水三肥三锄”,有的是“四水四肥四锄”。天水专区麦田70%—80%准备复种,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肥料和灌溉设施,所有这一切就为胜利完成或超额完成亩产四百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克服领导上的麻痹松劲思想和官僚主义,加强检查评比,改变有些措施和干劲不足的现象,继续鼓足干部与群众的干劲认真作好今后的灌水、追肥、锄草和田间管理工作,扩大一类田,减少以至消灭三类田。
会议认为:实现三十八个县的亩产四百斤高产计划,有着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三十八个县的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1.47%,只要在这样大的面积上实现亩产四百斤的计划,那么“苦战三年,改变甘肃面貌;奋斗六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任务就将提前实现,“秋后算账派”的梦想,也将会被辉煌成就捣得粉碎。因此,各级党的领导必须特别抓紧这个斗争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庄浪会议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的精神,继续想尽一切办法,为超额完成亩产四百斤以上而奋斗。


第1版()
专栏:

小麦丰产的新纪录
乐民社亩产2357斤
新华社武汉8日电 湖北省谷城县乐民社第一生产队长蓝世忠种的一点一亩小麦试验地,经当地领导部门验收的结果,亩产达到二千三百五十七斤。
这块地区的土质并不好,但是,它怎样获得高产的呢?根据初步总结主要经验是:深耕、密植、肥足、田间管理好。这一点一亩小麦的前作物种的是苞谷,去年苞谷收获以后,便随即翻耕,每隔五天犁地一次,每次加深耕层五分,共犁四次深达七寸,并且做到了随犁随耙,小坑土保墒。播种时,下种量二十八斤,播幅四寸,行距三寸。底肥下过三次,总共施牛栏粪、陈墙土三百三十多担,小麦播种后追肥三次,第一次施陈墙土一百二十担,第二次施陈墙土一百担和硫酸铵六斤,第三次泼水粪二十五担。每次追肥后都锄草盖肥,小麦含苞时又在根外喷洒过磷酸钙五斤(溶液)。最后,棵茂盛,不能锄草,只用手扯草一次。因此,小麦始终长得很好,一般株高约三尺五寸,每亩有六十三万株,每穗约四十七粒。
这一点一亩小麦虽然创造了亩产二千三百五十七斤的最高纪录,但是在耕作技术上和施肥方法上还存在一些缺点,特别是到了后期小麦倒伏了一半,因而使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最近,湖北省农业厅,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已派人帮助蓝世忠研究倒伏原因,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明年继续增产的关键。


第1版()
专栏:

襄阳专区各城镇数十万劳动大军
支援农村夏收夏种
据新华社讯 湖北省襄阳专区各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业,曾组织大批人力到农村去支援夏收夏种,各城镇居民下乡参加收种活动的,全区达四十多万人。
竹溪县五万多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和居民下乡支援时,都自带有雨具和镰刀。随县各机关、企业普遍采取书记挂帅,干部当先的办法,分别组织支援队伍,并且提出了“踏踏实实地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的口号。襄阳县第五中学在“人人都上阵,师生齐动员”的口号下,自带镰刀、锄头等工具近九百件下乡支援,并决定作到包割、包打、包入库、包灭茬、包提苗。各地财经部门的职工,一面加强供应工作,送货下乡,一面还参加夏收夏种的活动,他们白天生产,夜晚营业,很受群众欢迎。


第1版()
专栏:

  歌唱小麦大丰收
太阳一出照山坡,
唱个小麦丰收歌,
往年收麦用人挑,
今年收麦用车驮。
岗南岗北一片黄,
麦穗闪闪放金光。
麦粒饱满像珍珠,
刁刁麦穗半尺长。
太阳一出照农庄,
社里麦子登了场,
家家户户喜增产,
白面馍馍甜又香。
随县 任席贵


第1版()
专栏:

收割
满畈麦,金黄黄,
宽广无边像海洋。
大队人马出了壪,
  千把镰刀沙沙响,
  直到日光换月光,
  人马还在海中央!
黄陂 鲁合


第1版()
专栏:

栽秧割麦两头忙
  秧苗青青麦穗黄,
  栽秧割麦两头忙,
  夕阳西下还未归,
  金鸡报晓又出庄。
  镰刀磨得雪样亮,
  割麦只见闪白光,
  栽秧快得难见手,
  转眼白田换绿装。
孝感 白玫


第1版()
专栏:

  江苏如?县白蒲镇居民大力支援农民夏收夏种。这是他们正在帮助勇敢乡第四农业社打场。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第1版()
专栏:

  河南省长葛县一望无际的小麦已经成熟,全县人民以战斗的姿态战胜风雨,抢收小麦。图为增福一社第四生产队在夜间抢收小麦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1版()
专栏:

  争取南方地区基本水利化
农田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大干一冬春的宏伟任务
新华社武汉7日电 5日在这里闭幕的南方地区农田水利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干一冬春,使南方地区基本实现水利化的宏伟任务,并且初步拟定了实现上述任务的各项计划指标。
这次会议是由农业部召开的。会议期间,各地代表以绝大部分时间参观了襄阳专区的水利建设,交流了去冬今春各地大兴水利的重要经验,并且认真地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检查了以往的工作。
会议认为从去冬以来南方各地和全国一样,在全民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在万马奔腾的工农业全面大跃进的浪潮里,农田水利的建设一马当先地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绩。据参加会议的各省(自治区)、市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共扩大灌溉面积一亿三千多万亩,不少省、市的灌溉面积已达到现有耕地面积的70%—80%以上;另外,改善灌溉面积达一亿二千多万亩,完成防洪、防涝面积一亿亩,水土保持初步控制面积五万三千多平方公里,并且积极地进行了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农村水电站的筹建和兴建工作等。所有这些,对保证今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都已经开始和正在不断地发挥重大的作用。
会议认为在这时期中,各地在兴修农田水利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必须加强各级党委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在政治挂帅的前提下作到政治和技术结合,领导和群众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的革命干劲和无穷的智慧;必须坚决贯彻“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必要的排水工程、大中型工程和由国家举办的工程;必须加强和扩大社与社之间、乡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省与省之间的共产主义的协作;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大胆创造,不断地提高劳动效率和工程质量;此外,还必须加强对水利灌溉的管理,作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家一致认为,襄阳专区在上述各方面都有较好的经验。这个专区采用“远处引水、近处灌田、盘山开渠、渠堰相连、闲时灌堰、忙时灌田”的办法建立西瓜秧式的自流灌溉网,是一项创造性的措施,为今后山区和丘陵区大搞水利建设找到了方向,建议各地大力推广。会议认为,福建省南平专区改进灌溉方法、改良烂泥田和改良冷水田的“三改”经验也很好,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地组织推广。
与会者学习和讨论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有关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检查了几年来在水利建设中出现过的缺点和教训,特别着重地分析了“马鞍形”给水利事业带来的损失;通过检查,进一步认识到右倾保守思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危害性。大家在检查中用大量事实说明:凡是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社会主义大辩论进行得彻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地方,都出现了干劲足、热情高、办法多的局面,使水利建设作到多、快、好、省;反之,必然是干劲不足、困难重重,工作起色不大。这些事实使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水利工作中政治挂帅的重大意义,从而更加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解放了思想。
会议认为,由于取得了以上成绩和经验,而广大干部和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干劲更加昂扬奋发,这就为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以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速度发展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争取在一冬一春的时间内,使南方地区基本实现水利化是完全可能的。只要领导思想明确,方法对头,时时刻刻走在群众的前列,同时又能抓好技术革命这个环节,就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会议要求各地及早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如像发动群众制订和辩论规划,组织力量进行勘测、设计,训练干部和群众队伍,以及准备有关物资和器材等,同时还要对已完工程进行巩固工作,准备迎接意外灾害的考验,使干部和群众树立百折不挠反复搏斗的坚定信心。
会议对农村水利工作、防治血吸虫病工作和水利科学研究工作等,也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这次会议是从5月21日起在武汉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上海等十三省(自治区)、市和陕西、河南两省的三个专区的代表,以及中央有关各部、委、室的代表共一百八十人。


第1版()
专栏:

  蚕豆豌豆也不是低产作物
四川两个农业社已经做出榜样
据新华社成都8日电 四川简阳县进化第二农业社和仁寿县五三农业社,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气魄,创造了蚕豆和豌豆的高额丰产纪录,破除了多少年来人们认为蚕豆、豌豆是低产作物的迷信。
进化第二农业社青年生产队,今年种植蚕豆一亩九分四厘,平均亩产八百七十斤,比去年增产八倍以上;五三农业社种植豌豆十四亩八分,平均亩产六百七十斤。
这两个农业社由于大胆破除迷信,改变了旧有的生产方法,采用了先进技术,获得了高额丰产。从整理耕地开始,他们就改变了往年耕作粗放的习惯。进化二社青年生产队实行深耕八寸,把泥土整得又松又细,并提早在9月间气温较高的时节播种。在播种时实行密植,每亩种四千五百一十窝,比一般蚕豆窝数增加一倍。他们还打破过去农民对蚕豆很少施肥的常规,每亩施肥六千六百多斤,比过去施肥量增加近四倍,同时又进行了四次除草松土。由于改变了生产技术,因而蚕豆幼苗出土快,扎根深,使豆秆能吸收充分的养料和水分。这些蚕豆在生长期中分蘖快而多,结荚累累,每颗的荚数比往年多一倍。青年生产队还创造了蚕豆打尖的方法,控制了顶部不孕花不消耗养分,使籽粒结得大而饱满。五三社除实行适时播种、多施肥料、选用良种外,还在事先将耕地的土层加厚。
蚕豆和豌豆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每亩产量只有一百多斤,一直被农民认为是低产作物。因为产量低,农民便对蚕豆豌豆生产不重视。为了彻底破除迷信,四川省农业部门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两个社的增产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