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全国征购小麦已入库二十亿斤
创历年同期入库数量的最高纪录
新华社28日讯 今年小麦征购入库进度很快。到6月15日,全国已入库小麦二十点一六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172.43%,创建国以来各年同期小麦入库数量的最高纪录。
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小麦空前丰收。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舞下,热情高涨,敲锣打鼓送交夏粮,迅速掀起了小麦征购入库的高潮。目前,长江以南有些地区征购入库工作已接近尾声。小麦大丰收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征购入库工作也即将陆续进入紧张阶段。根据农业生产繁忙、小麦征购入库数量大、时间短等情况,大部分地区都妥善组织劳力大协作,利用生产空隙时间突击送粮。湖北省咸宁县的农业社员,白天生产,晚上送粮,大力组织社与社之间的劳力大协作,十天就完成了全县夏粮征购任务,真正做到生产、送粮两不误。
各地粮食部门征购入库工作做得也较好。不少地区做到随来随收。湖北省推广了就车、就船、就公路线、就农业社的“五就”收购方法,做到快收、快运、边收边运。有些地区的粮食部门主动帮助农业社组织运输力量,解决包装器材等困难问题,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但是,据浙江、云南、贵州等省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反映,目前也有部分地区征购进度比较迟缓。一个原因是部分地区的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实行粮食购销办法以后,粮食工作没有什么问题了,因而滋长了麻痹松劲情绪,放松了夏粮征购工作。还有部分地区的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迟迟没有把征购任务分配到社。另一个原因,是对送粮与生产没有统一安排好。对这些问题,各地已引起注意,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第2版()
专栏:

给武士插上文化翅膀
解放军涌现出大量“文化连”
云南某团盛开战士诗歌之花
新华社28日讯 扫除文盲运动的热潮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迅速地形成。各部队普遍出现“人不离书,书不离人”,“人人是学生,到处有先生”的好学风气,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各部队扫除了文盲的“文化排”、“文化连”大量出现。昆明、空军等部队,还出现了苦战一月基本上扫除了文盲的“文化团”。南京部队某部在“攻克文化堡垒”的祝捷大会上,考核了七十四名士兵,他们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已经由文盲达到了会认、会讲、会写、会用一千五百字,能够读通俗报刊、书籍,能够写信、写稿,能够作简单笔记的水平。目前,在许多“文化连”队里,买书、读报、写诗歌快板等活动十分活跃。读“毛泽东选集”,写上千字的文章已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战士了。
这个扫除文盲运动,是各部队响应党的文化革命号召,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武士插上文化翅膀的英雄气概下蓬勃展开的。4月份以来,各部队都订出了扫盲大跃进规划,党委亲自挂帅,向部队发出“攻克文化山”、“向文化大进军”的号召。许多领导干部纷纷深入连队,搞扫盲“试验田”。上海警备区、兰州部队某仓库、驻柴达木盆地某回民班等几年来坚持文化学习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都被荣立为向文化进军的“标兵”。战士们在扫盲运动中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决心做一个文武双全的革命军人。
部队扫盲贯彻实行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许多部队采用高带低,强带弱,会一字教一字,学一字传一字,人人当教员的群教群学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战士们则“处处三带”(带书、纸、笔)“时时三勤”(勤教、勤学、勤问),“见物识字”、“做什么学什么”,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学习。驻新疆部队某连筑起一个“文化园地”大沙盘,每逢课余饭后,战士们以手代笔,以沙为纸练习写字。守卫在厦门前线某部五连做到了“出门识字,进门识字,抬头识字”。驻云南部队某部在学好生字以后,接着还展开了“写百篇话,联五百词,读千篇文,抄万个字”的运动。空军某部则大力提倡“边识字边读书,边抄字边写话”。因此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战士们歌唱自己的愉快心情说:太阳出来照四方,前天我还是文盲,突击三天睁了眼,我的心中亮堂堂。过去文化管着我,今天我来使用它;当了文化的主人,飞步再翻科学山。
新华社昆明28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铮报道:一旦插上了文化的翅膀,武士也能夺得诗人的桂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边疆某团队盛开战士诗歌之花。
“祖国的建设一日千里,跃进的热情像澎湃的海涛,坚决掌握文化科学的钥匙,驾着火箭去探索宇宙的奥妙。”全团战士们以这样的英雄气概,克服了学习文化中的各种困难,从今年5月份起又开展了“万首诗歌唱跃进”的运动。不到一个月,从团部到连队,到处都贴满了战士的诗歌。各个连队的俱乐部容纳不了,排、班里也开辟了诗歌的园地,可是诗歌又很快冲出了“园地”,爬上了战士们的床头。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诗歌达四千二百三十一首,其中有一个连队的战士十天内就创作七百多首。只识六百五十个字的战士余华标,竟一个人作诗二百一十六首,成了全连的“诗大王”。许多少数民族战士也都成了出色的诗人了。
这些人民战士继承了战争年代写“枪杆诗”的优良传统,以新诗、山歌、花灯、歌曲以及四川花鼓等形式,做什么写什么,大胆地创作,热情地为社会主义歌唱。
战士们经常趁休息、吃饭、娱乐和开会的时候,把自己作的诗在战友们面前高声朗诵。如为啥要开展大辩论?战士张炳德便吟诗一首:“拨开云雾见金星,战士辩论针对针,火车有气才能走,做事先把理弄清。”及时地解答了有些战士的疑问。战士张礼泽在时事学习中,也即兴作了一首歌颂和平力量强大的诗:“东风东风,直往西冲,力量很大,压倒西风,永远胜利,属于东风。”此外,还有许多描述练兵、执勤和表扬好人好事的诗歌。某连战士在墙头上写了一首表扬自己营长的诗:“咱营长,赛青年,云里飞,雾里钻。天下雨,小路滑,他每次带头往前窜。咱们要,学营长,练好本领保国防。”
在开展万首诗歌运动的同时,这个团队还展开了“抄万个字、读千篇文、联五百词、写百篇话”的作文运动。许多战士在写百篇话时,有的采用小说、剧本的体裁宣传祖国的大跃进,有的以相声的形式教育刚入伍的新战友。在最近一次晚会上,刘锡荣等八个战士自编自演的话剧“农村访问”,只演了六分钟,却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大跃进的新面貌,很受大家欢迎。


第2版()
专栏:

领导关心群众 群众爱戴领导
天津工厂上下级拧成了一根绳
本报讯 记者尹崇敬报道:领导人无微不至地关心职工的生活和思想,这是天津市许多工厂在整风以后出现的新气象。在这些工厂里,领导和群众之间真正建立了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跟班劳动和工人同吃同住时,都能主动和群众接触,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从而推动了生产。天津工程机械厂装铆车间电工杜文贵,对生产任务一直完成得不好,过去领导上经常从生产本身进行检查,但始终找不出原因。车间领导干部参加劳动以后,发现杜文贵生产时精神不集中,有一次早晨刚上班,他便坐在那儿打盹。和他一起劳动的党支部负责人赵秀山,和他谈心后,才知道他的家离工厂二十多里路,而且经济困难,买不起车票,每天都是四点多钟起床走路来厂上班,因而精神疲乏。后来,又到杜文贵家去访问,发现他的经济情况并不十分困难,主要是杜的妻子不会管理家务,每月都有亏欠。于是,工会主席就给她讲解勤俭持家的道理,并帮助她订了一个持家计划。还给她补助了四十元,还清了旧欠。自此,杜文贵的积极性有了提高,生产情况也完全好转了。第二棉织厂副厂长石志甫,住在丙班集体宿舍里。一天晚上,他和工人李当臣谈心时,了解到他要和妻子闹离婚的情况,随后就以工厂的名义和他妻子所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得联系。不几天,他妻子便拿着合作社的信来到厂里。从合作社的证明信上,知道他的妻子生产很积极,行为也很好,李当臣所以要提出离婚,主要是从怀疑出发。以后,这个厂的党支部负责人对他俩分别或一起作了四次谈话,着重帮助、批评和教育了李当臣。李当臣的思想弄通以后,生产也安下心来了。
为了细致了解职工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工厂领导同志还深入到职工家庭进行普遍访问。第二植物油厂是个中型的厂子,厂长方兰春从春节起到“五一”节止,利用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对一百九十九户职工家庭已全部访问过一遍。在访问中,他发现有三十四户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包括生活困难、家属生病、家庭纠纷以及居住问题、婚姻问题等等。方兰春同志和党支部、工会共同研究后,除有一户的居住问题尚未解决外,其他已全部得到解决。保全工人于金棠去年因工负伤,右腿被压,住医院和疗养院已经大半年。由于家里没有人手,房子坏了也没人修。方兰春同志在访问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就利用一个星期天,和党支部书记一块带着十多个职工到于金棠家去帮助修理。于金棠母亲感动得对同院居民说:“这是我们工人的厂长。”
有的工厂的领导同志,还对全体职工的思想问题进行了排队,以便系统地分析研究,帮助他们解决。如聚盛源拉链厂,在4月份就对全厂八十五个职工的思想进行了排队,全面研究了谁在双反运动以后思想觉悟有了提高,谁还存在问题,并从中找出了普遍的思想问题,在全厂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党政领导人都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和全体职工“以心换心”、相互“交心”。结果,全厂职工的思想觉悟又提高了一步,原先思想先进的职工是十人,现在增加到三十五人,思想落后的工人,也从二十三人减到了两人。青年女工胡芝妹是作计件工资,每排一尺拉链的板子可得工资二分七厘,因而她把注意力全放在产量上,每天能排一百尺,根本不考虑质量,一天常常十几次坏板子。她说她的目标是“向二分七奋斗,国家计划我不管”。在运动中,她除了得到全厂工人的帮助外,党、团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还特地同她谈了十几次话。现在,胡芝妹已订出了跃进计划,从“五四”青年节以来,一个坏板子也没有出。
第二针织厂厂长李树良发现第三车间5月上旬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不好,但找不出原因来,随即下车间找了两个小组的工人座谈研究。工人们非常自然地向厂长说出了心里话:我们顾虑这个月领导上已经给增加了10%的生产任务,如果完成了,下月恐怕还得给我们提高定额。厂长弄清楚了这一情况后,就亲自向全车间工人作了解释,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人的生产情绪立即高涨起来,每天都能完成计划。


第2版()
专栏:

共产主义精神战胜“死神”
上海炼钢工人丘财康在各方抢救下起死回生
新华社上海28日电 一个被铁水烫成重伤、在许多外国医学文献上认为难以挽救的炼钢工人——上钢三厂转炉车间司炉长、共产党员丘财康,由于他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顽强意志,由于党组织的亲切关怀,社会上各方面的大力支援,和广慈医院医务人员的悉心抢救,现在伤势已经大为好转了。
5月26日深夜,丘财康被铁水烫伤后,被送到广慈医院。经诊断证明,丘财康烫伤面积为89.3%。据外国许多医学文献记载,一个人的皮肤烫伤面积如超过50%到60%,死亡率是85%;如超过70%,就很难救治,两三天内就要死亡。因此,许多医生曾经认为丘财康顶多只能活上三天。可是丘财康现在已经安全地度过了在医学上被称为“休克”和细菌感染的两道难关,创伤开始逐渐平复。
在这紧张的一个月中,环绕着抢救丘财康生命而斗争的事迹,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共产主义教材。其中最感人的一章,是丘财康本人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
当丘财康在麻醉苏醒以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眼睛,怕瞎了以后不能再回到炉子旁边去。他对医生说:“想办法把我医好吧!我这个人很重要,炉子离不开我。”他还说,家中妻子儿女有组织上照顾,都放心得下,唯一不放心的是厂里的生产。他甚至在睡梦中也叫喊他那心爱的钢铁。工厂派代表去慰问他,告诉他已经代他领了工资,他第一句就问党费交了没有?他的胸背周身都烧伤了,饥肉完全暴露在外面,有时必须俯卧一天,他就忍着疼痛俯睡了二十四小时。当他稍有精神时,就和医生、护士们谈思想,谈工作,谈生活,以亲身的经历,告诉医务人员解放前后工人在政治上、生活上的显著对比。这种共产党员所特有的高尚品质,使周围的医务人员感动得流泪,他们认为这是一课最生动的有血有肉的阶级教育。
社会上各有关方面在抢救丘财康生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私的精神。当丘财康的腿部急需移植皮肤时,一位普通居民慷慨地允许将自己刚刚死去的亲人的皮肤捐献出来,解决了医疗上的一个难题。国营上海医疗器械厂的厂长、工人和设计人员一起继续工作了八个小时,为受伤病人设计和改装了一只特殊病床。在这只病床送到广慈医院后,当天深夜又有上海医疗器械厂一位老工人来到医院,向医生说下午送来的那只床还不够理想,病人睡在上面一定不舒服,如果在床上添一个活动设备以支托病人的身体,就可以舒服一些。他说这个方法是晚饭后才想出来的,所以来得迟了。这只床后来虽然没有使用,但这位工人的精神使医务人员十分感动。
制造一只最理想的床,让丘财康的伤口少受压迫,又容易翻身,曾经成为许多人最关心的事情。广慈医院的技工们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在十八个小时内,做好一只简便、轻巧的双面转床,只要一转动,病人就可以翻过身来,这只床可以促进病人伤口的恢复。这只床制造成功以后,缺少气垫,在黄浦江对岸的第二塑料工厂负责人知道以后,放弃了休息时间,同五、六个人一起从下午直做到深夜一时,终于制成两只气垫。制成以后,工人们和医生又一起连夜横渡江面,将又轻又软又能放气打气的塑料垫子送给医院。
最初几天,医疗上需要大量血浆,而广慈医院化验部却没有这许多储存量。当他们向市立医学化验所、中山医院、仁济医院等单位求援时,立即得到了大量供应。此外,广大工人、机关干部、学生和市民写来了许多热情洋溢的信件,表示时刻准备着捐献自己宝贵的鲜血和皮肤,供抢救丘财康之用。6月16日一天,就有八百三十八人前往医院报名捐献皮肤。
把丘财康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来,在广慈医院医生中间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最初,许多高级医生受外国医学文献的影响很深,认为伤者的病情如此严重,无法挽救。广慈医院党总支发现这一情况后,一面邀集院外专家来院会诊,一面召集医师会议,讨论这件事情。总支书记兼院长在会上说,在资本主义国家,豪门贵族养尊处优,不会被烫伤的,只有劳动人民才会遭遇这种不幸。同时,那里的医学家是不能为抢救劳动人民的生命用尽一切学识和智慧的,因此在那种情况下作出的统计材料绝对不能认为是科学的。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医务人员的崇高责任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因此对病人就应该千方百计地进行抢救。在场的医生们都为这段分析所激动,找到了方向,加上丘财康的崇高表现给他们的教育,于是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研究治疗的办法。他们终于首创了医学史上所没有记载的奇迹。
目前,丘财康的伤势已逐渐好转,脸上、背部和胸部已长出新肉和嫩皮,有关方面和医务人员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他早日恢复健康。


第2版()
专栏:

辽宁农村大办托儿所、缝纫组、碾磨坊
妇女劳动力获得解放投入生产
新华社沈阳28日电 辽宁省农村的三百二十万名妇女劳动力,在大量兴办托儿所、缝纫组、碾磨坊后,普遍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了紧张的夏锄生产运动。
今年,辽宁省的春耕播种进度快,时间集中,小苗齐出齐长,改革耕作制度后水田面积增加,加上大量兴修水利,农村劳动力普遍感到不足。发动妇女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各地党政组织在发动妇女参加夏锄生产的时候,对她们进行了保证实现农业增产指标同妇女切身利益的关系的思想教育;批判了某些干部嫌“发动妇女麻烦、困难多、作用小”的保守思想;认真帮助妇女解决参加生产的具体困难,普遍地建立起托儿组、缝纫组、碾米组等,使妇女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平均每个农业社已有近五个托儿所、二十多个幼儿园和托儿小组。朝阳一个县就成立了五百多个缝纫厂和缝纫小组,建立了一千六百多个粮米加工厂和碾磨坊。西大营子乡在大量举办托儿所、缝纫组、碾磨坊以后,参加田间生产的妇女已由春耕时期的70%增加到90%以上。
辽宁省今年夏锄中,生产项目复杂,技术性比较强,各地在夏锄开始时,就注意组织妇女学习农业技术,成立了许多技术小组、技术夜校。妇女们有的买了农业技术课本,有的拜老农为师。凤城、盖平、凌源、建平等十个县共培养和训练了八万四千多名女技术员和技术手。朝阳县的农业社中,平均每个生产队都有三名女技术员。成千上万的妇女不仅同男人一样铲地,而且还担负了追肥、查苗、补苗、水稻插秧等劳动。北镇县今年参加铲地的妇女比去年增加五倍,并且有七十名妇女学会了扶犁。
广大妇女劳动力参加夏锄生产以后,不仅大大缓和了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状况,提高了田间作业的质量,并且使全省提前十五天完成了头遍的铲趟任务。朝阳县联合乡80%大田的第一二遍铲趟任务,都是由妇女完成的,作业质量很好,受到男社员的称赞。


第2版()
专栏:

“七一”前夕,辽宁京剧团大胆尝试地赶排了现代题材的剧目“革命母亲夏娘娘”。这个剧是根据黄钢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主要是歌颂革命母亲夏娘娘,在白色的恐怖下坚持为党工作,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品质。
左图:革命母亲夏娘娘(张筱贤饰)在女儿夏之栩(王美君饰)的影响下,懂得了革命的真理,和女儿一起参加了革命工作。母女俩为自己担负了这一光荣任务而感到自豪、兴奋。 新华社记者 张玉同、朱瑛摄


第2版()
专栏:

在监狱里,国民党威胁利诱,要夏娘娘谈出有关党的情况,但这一切都遭到了夏娘娘的严词拒绝。夏娘娘表现了共产党员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李文亮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新疆各族人民声讨地方民族主义分子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7日电 以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为中心内容的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扩大会议闭幕以后,自治区各地的各族各界人民纷纷集会座谈和写信给新疆日报,对地方民族主义分子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反动言行表示极大愤怒,一致拥护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的决议,决心同地方民族主义分子斗争到底。
在乌鲁木齐市,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和学校中的本地民族干部、职工和师生在座谈时,一致认为地方民族主义分子是少数民族中的败类,是各族人民的公敌,只有把他们从人民的队伍中揭露出来,清除出去,才能在自治区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许多人并列举事实驳斥了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反动言行。十月汽车修配厂工会副主席托乎地沙那尔(维吾尔族)说:我们厂在短短的几年中,从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工人到今天已培养出维吾尔、哈萨克、回、锡伯等民族工人六百多人,其中有些人还被提拔成为厂和车间的负责干部,这充分说明没有党的领导和汉族工人的帮助,我们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上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巨大的发展。自治区教育厅干部热吾甫列举了自治区的中学生由解放初期的五千多名发展到目前的六万多名,由没有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发展到现在有五所高等学校的事实,来驳斥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谰言。他说:要不是党的领导和汉族人民的帮助,自治区的教育事业决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禾加尼亚孜阿吉(维吾尔族)说: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和祖国的关系,像树枝同大树一样永远不能离开,新疆历来就是、今后也永远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治区各地的各族人民也都先后集会声讨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罪行。阿克苏专署民族负责干部赛买提阿西木说:我们经常收到农民表扬生产建设兵团支援地方农业生产的来信,生产建设兵团和当地农民的关系就像血和肉一样,我们决不能容忍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对生产建设兵团的污蔑。和阗县宗教界二百一十六名代表一致认为地方民族主义分子不过是一小撮蝙蝠,永远遮不住社会主义的万丈光芒。他们表示要永远跟着共产党。


第2版()
专栏:

北京二千多青年集会
欢迎苏联青年代表团
新华社28日讯 北京市二千多名青年今天晚间在政协礼堂集会,欢迎来自伟大盟邦的苏联青年先进生产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团全体人员。
八时,代表团在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克实、项南、梁步庭和北京市团委第一书记王照华的陪同下来到会场。这时会场上响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热情掌声。
大会开始后,王照华首先代表北京市青年向苏联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苏联青年代表团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市青年技术革新运动走上一个新的高潮。北京市青年将努力学习苏联的各种先进经验,让中苏的友谊再一次结出丰硕的果实。
接着,梁步庭也致词说,中国青年一直把苏联青年那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怕艰难困苦,永远和全体人民战斗在一起的优秀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中国青年将永远和苏联青年一起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而坚决斗争到底。
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青年工人翟鸿祺在会上代表全市青年表示要好好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科学技术经验,把生产提高一步。他并向苏联青年朋友们介绍了北京市广大青年工人们在总路线的照耀下,用冲天的干劲建设首都的英雄业迹。
今天在北京电子管厂作操作表演、并帮助这个厂的工人提高工效六倍的明斯克汽车厂切削实验室旋工杰米多夫,在会上特别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他在热烈的掌声中向到会青年讲了话。他说,让我们微小的劳动投入到你们伟大的劳动中去,让它在实现你们总路线道路上起一点作用吧。
代表团团长洛基诺夫对到会青年的热情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祝中国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获得巨大成就。
会上,代表团给到会的主人赠送了一架最新型喷气式飞机的模型。
苏联驻华使馆参赞魏立夏金也参加了今天的欢迎会。


第2版()
专栏:

团中央写信给苏联共青团中央祝贺苏联青年节
新华社28日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26日写信给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祝贺第一次“苏联青年节”的举行。贺信说:
在第一次“苏联青年节”到来的时候,我们谨代表全中国青年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苏联的共青团员和青年致以兄弟般的敬礼和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为苏联青年在建设共产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并且衷心祝你们在实现苏联共青团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青年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中,在实现苏联共产党向苏联人民提出的在短期内在工农业生产上超过美国的伟大任务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中苏两国人民和青年的伟大友谊正随着我们共同事业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巩固。今天,在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再一次显示出我们两国人民和青年磐石般的团结和坚不可摧的友谊。让我们更紧密地手携着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旗奋勇前进。


第2版()
专栏:

创造新农具 扁担改索道 肥料坐飞机
湖南七万手工业工人大搞工具改革
上海手工业向机械化迈进成为大工业的有力助手
本报讯 记者黄驭白报道:湖南省三千多个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铁、木、竹手工业社、组,已成为农业技术革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即有七万二千多个手工业工人为农具改革提供了七千五百多项创造发明,试制、改制新式农具、农械和农副产品加工工具等四百多种,同时还供应了农村各种新式农具、农械和农副产品加工工具等二千四百六十余万件。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湖南各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铁、木、竹业合作社在深入开展整风、整社的基础上,掀起了一个创造新农具、革新旧农具的新高潮。平江县由于采取技术交流、访问老农和实地参观评比以及培训技术工人等办法,制成了各种新式犁八十七种,造肥工具十八种,散粪、插秧箱等农具三十种,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二十四种,避雨工具十六种,几乎是路上跑的,田里使的,水里动的,山上钻的,应有尽有。据估计,这些新产品的推广,全年可为农民节省六百万个劳动日,还能节约农具和肥料投资二百四十余万元。道县道江白铁生产小组试制的简易抽水机,结构简单,适用于高坡田的灌溉,较一般水泵工效提高二倍。新邵县龙溪木器社社员周云阶只凭锯子斧头,经过五次试验修改,试制空中运肥索道成功。这种索道用两个人操作,可以从五百公尺的高山上,每天运五百担肥料下山。在春耕运肥紧张时期,全专区十二个县都普遍推广了这个新的创造。群众反映:“人民政府真正好,肥料坐飞机,扁担换索道,祖辈手上没拿到手的肥料,这次也取下来了。”
目前全省手工业工人正在抓住支援农业跃进的同时,进行手工业本身的技术革新。部分手工业社、组在改革旧工具、创造新工具中,已经初步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生产。
本报讯 上海市二百二十个五金、铁器等手工业合作组织,生产过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已经占到75%以上。目前,他们正在为大工厂制造一千多种机器零件、设备和小型工作母机,成为大工业的有力助手。
这些手工业社的社员,过去大都是铜匠、铁匠等个体手工业劳动者,一般只有一些鎯头、锉刀等小工具。合作化以后,他们依靠自己生产发展积累起来的资金,使合作组织拥有四千八百多台机床和电机设备,从手工操作走向机器生产。他们拥有的机器设备中,大部分是大工厂替换下来的。
手工业工人对实现生产机械化的劲头很大。有些社利用旧工具、旧材料拼拼凑凑装配机器。翻砂、锻铁和机械制造等合作社相互协作,生产简单的机器设备;没有图样,就到工厂中去描摹仿造。许多旧机器原来在工业部门已经超龄报废,经过他们巧妙的双手,也变成了有用的装备。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些手工业合作组织的生产面貌大大改变。白铁和黑铁行业的合作社,由原来制造普通家庭用的洒水壶,改变为生产工业部门需要的鼓风机、机器防护罩、变压器铁壳,有的还承制小型的锅炉。今年,部分技术力量较强和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和合作工厂,还开始为上海和外地的中小型工厂与手工业社制造小型车床、锯床、刨床、电钻和电动机等十多种技术要求较高的机械。


第2版()
专栏:

东风送来及时雨
“活鲁班”制成深翻犁
本报讯 据陕西日报消息:正当陕西农村中大闹深翻土地运动的时候,东风送来及时雨,“活鲁班”刘恒杰创造了一种深翻土地的工具——双铧单行深翻犁。
这种犁是用双轮双铧犁改装成的。一天两晌一个人、两头牲畜可耕地三亩二分,比人用铁锨翻地快十二倍,可耕一尺至一尺二寸深,和一般用铁锨翻地深度一样。拉力也比原来的轻三分之一。
当渭南县双王乡罗刘农业社的夏田作物刚一上场,刘恒杰就苦苦思索如何改进深翻土地的工具。他想铁锨翻地虽然简单便利、质量很高,但是一个人一天只能翻二分多地,效率太低。因此,他就试用双轮双铧犁改装。把双铧犁原来的沟轮、右犁铧、牵引杆、牵引梁等零件卸掉,在左犁梁上安装一个可耕四寸深的单铧犁,和后面原来的左犁尖相距七寸,成一直线。结果用了两天时间这部深翻犁创造成功了,经过试验效果很好。
(附图片)
双铧单行深翻犁
1、升降器 2、手把 3、后轮 4、犁头 5、地轮 6、老铧 7、前 轮 8、拉杆 9、犁架 10、相距七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