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解放思想没有边 破除迷信没有底
江苏省委会议充满不断革命精神
本报讯 中共江苏省委第八次全体会议(扩大)9日到13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所作的关于“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的传达报告后,进行了四天的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最后由江渭清作了总结。
参加会议的人深深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正确性。大家认为:去冬以来各项工作大跃进,夏熟作物丰收,思想已经初步解放,但今天看来这还是“小解放”,这次学习了总路线,才进一步体会到“解放思想没有边,破除迷信没有底”。
整个会议洋溢着蓬蓬勃勃的革命朝气,敢想敢作的英雄胆略。全省各地、市、县委和省级各部门提出了新的跃进规划。在农业战线上,提出要力争今年秋熟和明年夏熟更大的丰收。苏州地委第一书记储江发言说:苏州专区原来规划今年成为八百斤专区,力争成为千斤专区。现在不少县、乡、社向地委表示力争稻子亩产一千五百斤甚至二千斤。江阴县委第一书记戴心思说,他们的口号是“水稻亩产双千,名列全省第一,争取县乡社三级同时上北京”。淮阴地委第一书记孙振华提出这个专区各县除了全面赶先进外,力争各单项作物产量超先进,泗阳县要夺取全省棉花冠军、宿迁县要夺取全省山芋冠军、灌云县要夺取全省大豆冠军、涟水县要夺取花生冠军,各县并规定挂帅作物由第一书记挂帅。南通地委第一书记谢克东提出南通专区今年要力争棉花产量全省第一。
在工业战线上,许多地、市、县委书记都提出要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全党全民大办地方工业。徐州地委副书记梁如仁说,徐州专区地方工业要建立五个网,即农具机械制造修配网、土化肥网、水泥制造网、食品加工网和动力网。现已基本建成农具修配网。镇江地委第一书记陈西光说,镇江专区不仅要县县、乡乡、社社办工厂,而且农业社的生产队也要冒起工业烟来,由小到大,遍地开花。大家一致认为地方工业要紧密为农业生产服务,首先要为大兴水利、大搞肥料、大搞土壤改良、深翻土地和秋收秋耕秋种服务。
在科学文教战线上,参加会议的人一致表示要打破常规,破除迷信,发动全党全民大办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各专区、各市和县,今年都要办新的大学,并建立科学研究所。许多地、市、县委书记都准备接受担任科学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接受学校的邀请,到学校讲课。各县都计划大办特办业余文化技术学校,吸收达到扫盲毕业标准的成年农民继续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都计划在今后几个月内组织几次大的突击行动。
会议一致认为,要促进全省大跃进规划的实现,首先要结合整风和生产,开展宣传总路线、学习总路线的运动,目前宣传总路线,要发动群众鸣放辩论:要不要多快好省?能不能多快好省?敢不敢多快好省?怎样才能多快好省?同时在全体共产党员中掀起一个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第二、实现大跃进规划的根本问题在于大搞群众运动,而大搞群众运动,必须真正相信群众。相信群众的标准有三:能不能遇事和群众商量?能不能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能不能以平等态度对待群众和参加劳动?第三、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要紧紧贯彻“政治挂帅,以生产为中心,带动各项工作一道前进”的原则,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中心,妥善安排各项工作。只要做到上述三点,今年就一定要出现大跃进,明年就会出现更大的跃进。


第4版()
专栏: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好办法
江西省委宣传部在农业社举办理论教员训练班
本报讯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举办“三员五好”训练班的经验证明:采用体力劳动、基层工作、理论学习三者结合的办法,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举办训练班,是培养工人阶级理论队伍,使理论工作者达到又红又专的有效途径。
经过整风运动,江西省的理论工作者政治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但在理论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理论工作者中大部分都是没有参加过基层工作和体力劳动,出身于非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轻视体力劳动,工作和学习上是关门读书,关门备课。江西省委宣传部根据这种情况,今年4月组织了四十多个理论教员在永修县永兴、仙洲两个农业社内举办“三员”(社员、工作队员、学员)“五好”(思想好、工作好、劳动好、学习好、身体好)训练班,使理论教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达到又红又专。
训练班的具体作法是:干部和学员都在农业社内参加劳动,同时都分别担任乡、社党团组织和生产组织的副职,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一面劳动,一面工作。训练班的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劳动、工作二十多天,集中总结学习十五天,再劳动、工作二十多天,再总结学习十五天。在劳动和工作中结合进行调查研究、读报、读党刊、记日记和学习讨论。集中总结学习期间,根据各人的选题写出两篇论文,一篇思想总结。
“三员五好”训练班经过四十天的活动后,受训的学员不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下去以前,许多人认为体力劳动简单,只要有力气就行。但是当他们自己和农民一块劳动时,总是做得不对头。农民插的秧又快又好,不用划行器也整整齐齐,而他们插的秧是深浅不一,弯弯曲曲,三个人一天还插不了三分田。这样,他们才认识到体力劳动中也大有学问。过去,他们大都对农民的认识有着某些偏见,认为农民自私、保守、散漫。但在和农民共同生活后,他们发现具有这些缺点的不是农民,而正是自己。劳动农民的勤劳、朴素、谦虚的高贵品质深刻地教育了这些同志,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理论教员通过体力劳动、基层工作的亲身实践,在理论上也有了过去关门读书时从未有过的收获。第一,树立了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学风。关于目前理论工作者最缺乏的是书本知识还是实际斗争的知识这个问题,在下乡前曾有过争论。但在下乡后,一部分原来认为只要有理论就能到处联系实际的人,结果不能解决一个生产队里发生的问题,这个事实教育了那些关门读书的人。下乡前,有个教员贴了一张“先理论还是先实际?”的大字报,认为“理论教员首先需要解决的不是实际而是理论”,认为“先解决了理论问题,再去接触实际,就可‘驾轻就熟’”;这张大字报在辩论时受了批判,但他没想通。现在,他又写了一篇文章,说“遇到插秧(已完额)和整田(未定额)的矛盾就不知道应如何解决。现在我深深的了解到,理论教员如果没有实际知识,不懂得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那末,这样的理论教员还有什么用?”过去,大家学过讲过“实践论”,但是没有懂得“实践论”,这一次从亲身实践中得到了启发。大家写道:“学政治经济学的,不知道劳动定额,不知道农业社的计划经济。可见,我们懂得的一点书本知识也是残缺不全的”。骄气为之一扫。下乡前,有人认为“在乡下劳动可以改造思想,恐怕学不好理论”,现在真正懂得了:“革命实践,合作化的农村是知识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因此,大家从研究实际问题出发,写出了有关农业社政治思想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四十多篇文章。第二,丰富了感性知识,使书本知识有了实际内容。过去,他们在学习讨论中嗜好争论含义、名词,泛泛的谈主要矛盾。这次下乡后有了感性认识,讨论问题切合实际,有了具体内容。例如过去在机关里讨论“说服”与“压服”的问题,假设了很多情况,争论了很久,还是没有弄清。这次他们用农业社两个生产队在粮食问题上,一个采取大辩论,一个采取查仓的两种不同办法,得到两种效果的事例做对比,就生动地说明了“说服”与“压服”的问题,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只能说服”与“不能压服”的道理。第三,改变了文风。过去写的讲稿长达数万字,但问题还阐述不清。满篇引证,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次他们从研究实际问题出发写出的四十多篇文章,都各具特点,材料丰富,观点明确。
最近,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在永修县召开了“三员五好”训练班现场会议,认为这种形式不仅是培养工人阶级理论教员的良好办法,也是一般知识分子达到又红又专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4版()
专栏:

庆祝十三陵水库竣工
水调歌头
李济深遍地红旗插,插上十三陵。兴筑防洪水库,除害裕民生。灌溉良田万顷,扩展首都名胜,个个表同情;义务争劳动,领袖与光荣。市民们,员生队,工农兵,汇成人海,友邦使节预工程。循着辉煌路线,鼓足冲天干劲,五月庆功成。飞跃创奇绩,从教举世惊!


第4版()
专栏:

福建前线部队参谋长黎有章少将病逝
本报上海25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参谋长黎有章少将,因患急性颗粒性白血病,医治无效,不幸于6月23日上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在上海逝世。已由陈毅、王必成、叶飞、刘飞、苏启胜、唐亮、许世友、彭德清等同志组成治丧委员会。决定于本月27日下午二时假上海市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
黎有章同志是江西吉安县古竹村人,为人民事业奋斗近三十年。历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考验,对党对人民事业忠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近数年来,他又为解放台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了巨大的努力。


第4版()
专栏:

日本花柳德兵卫舞蹈团在京首次公演
花柳团长明确表示反对岸信介政府的政策
新华社25日讯 日本花柳德兵卫舞蹈团团长花柳德兵卫,今晚在舞蹈团于首都剧场举行的演出开幕式上致词说,“我明确地表示反对岸信介政府对中国的政策”,“我们感到有责任同岸信介政府所采取的制造‘两个中国’的政策和阻挠日中两国人民友好的作法,进行斗争”。
花柳德兵卫说,“我们就是抱着日本人民以上的愿望才应邀来华访问的”。他还说,他们在中国“受到了欢迎,我们为这种深厚的友谊所感动,同时,我们也亲身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日本岸信介政府的激愤”。
他说:“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基础上,我们将排除一切障碍为恢复两国的邦交而进行努力。因此,如果今后岸信介政府不把他的政策改变为以真正友好精神为基础的政策的话,不管它是怎么样的政策,我们也要充分地进行监督,坚决地进行斗争,因为这首先是有关日本国民的利益的重大问题”。
在谈到有关舞蹈团的访问演出情况时,他希望通过古典和民间的日本舞蹈的演出,中国人民能够理解这些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人民的生活、希望和他们对和平与友好的愿望。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秘书长陈忠经接着讲话,对花柳德兵卫舞蹈团的访问演出表示热诚欢迎。他说:“中国人民一贯地重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友好关系,也一贯地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敌视严格地区别开来,分别对待”。
在谈到中日文化交流的发展前途时,陈忠经说,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地阻挠和破坏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友好关系的,正是妄图使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东山再起、充满帝国主义欲望的岸信介政府。如果它不根本改正错误,继续敌视中国人民,继续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友好往来就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照常进行,不可能不受到严重影响。中日两国人民如果抱着继续促进文化友好往来的愿望,就必须坚决地同岸信介政府的屈从美国、敌视中国人民、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作斗争,直到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为止。他认为,花柳团长刚才的讲话已经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这必将得到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陈忠经祝花柳舞蹈团演出成功,并且认为他们的访问对中日两国文化界的友好联系和艺术交流都将起良好的作用。
日本花柳舞蹈团今晚演出了“三番叟”、“雪·月·花”、“母子狮舞”等十多个古典和民间的舞蹈节目。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引起了我国首都文艺界人士和一千多观众的很大兴趣。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副会长阳翰笙,在演出休息期间接见了花柳德兵卫团长和舞蹈团的其他负责人,祝贺他们的演出成功。


第4版()
专栏:

柬埔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到广州
新华社广州25日电 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前来我国访问的柬埔寨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一行七人,在团长陈文昌率领下,已经在24日下午经深圳到达广州。广州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到车站欢迎客人。
代表团将在广州进行参观访问。


第4版()
专栏:

一封来信的启示
应麟
上海市有个女工为自己的婚姻问题,到上海东昌区人民法院接待室去了两次。第一次接待她的是一位女同志,还没有等她把话说完,这位女同志就让她回去考虑考虑,她只好含泪而去了。第二次去时,一位男同志热情地接待了她,和她详细地谈了一下,她很满意。这位女工就这件事给法院院长写了一封信,批评那个女同志有官气和骄气,同时表扬了那个男同志的诚恳耐心的工作作风。
经过整风的东昌区人民法院的领导干部,很重视这封人民来信,立即把它公布出来,要求大家就这件事展开讨论。有人认为那个女同志的作风不好,还没有完全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观点,但是也有人认为只是偶尔的态度问题;有的人甚至说,接待工作要人人满意是办不到的;也有人联系这件事检查自己下基层办案,口头上是为了便利群众和照顾生产,但思想上总在考虑自己的方便,甚至认为照顾不照顾应由我决定。经过大字报和座谈会的讨论和辩论以后,问题是圆满地解决了,不但那位女同志认识到,她犯错误的根源是还缺乏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不少同志都承认自己还缺乏坚定的、明确的为群众办事的思想感情和作风。
说起来,这似乎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然而正是这样的小事情给了我们启示。整风运动的伟大成果,不论在东昌区人民法院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可怀疑的。但是,正如刘少奇同志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所说,不可能设想经过一次整风运动,就把所有的矛盾统统解决了。从人们的心理上最后地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一切残余,即一切旧的思想和旧的习惯,这是比在经济上消灭剥削阶级要困难得多的任务。属于这方面的问题,不仅不可能在一次运动中都解决了,而且就是有些已经解决的问题,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又会重新冒出头来,又需要重新加以解决。同时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即使原有的矛盾都解决了,也会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矛盾;只有不断地把矛盾解决,才能使我们的事业马不停蹄地前进。
矛盾既然时时有、处处有,怎么办呢?刘少奇同志在他的报告中也已经给我们指出来了,就是要用整风的方法,即大鸣大放大争大辩和贴大字报的方法,作为改造思想和改进工作的经常方法。要作到这样,就应该像东昌区法院的领导者,善于抓住工作中带有典型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组织群众进行讨论和辩论,继续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彻底的矛盾,并及时地解决新发生的矛盾。能够这样作,我们的机关、企业、农村、部队和学校,就能够经常保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就能够跃进再跃进。


第4版()
专栏:

人真事实 对比鲜明 生动活泼
桑庄乡宣传总路线方法巧妙
本报讯 山东省乐陵县桑庄乡用真人实事宣传总路线,形式生动活泼,群众满口称赞。
桑庄乡为了宣传、贯彻总路线,不久前在西堡村举办了一个展览会。三十间展览棚里,布满了漫画、图表、实物、诗歌、大字报,内容都是本地的真人实事。讲解的人都是本村教员、干部、积极分子,有的就是当事人。参观的社员们,看了活生生的事实,边看、边听、边议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总路线教育。
展览会的第一部分,是十二幅两种人、两种态度、两种效果的漫画。最引人注意的有二幅漫画:一幅是一个满面含笑的社员,眼望着一望无边的丰产小麦;另一幅是一个社员哭丧着脸守着一块块缺苗断垅的小麦。原来这是西堡村孙西顺和孙长恩两个生产队的小麦对比。孙西顺队听党的话,二百多亩小麦,都是宽垅密植,平均每亩最低能产二百斤;孙长恩队存有严重的保守思想,结果下的种子好多都被虫子吃掉了,缺苗断垅,每亩只能收四十斤。全队一百九十五亩小麦,比孙西顺队少收三万一千二百多斤。这笔账惊醒了参观的人们,铁营村队长万长胜说:“保守思想害死人,同样的条件,真有天上地下的差别,不反掉保守思想,今后是没法领导生产的。”
展览会的第二部分,表扬了各个战线上的跃进尖兵。其中光大字报就有七百五十张。表扬的人物有爱社如家的模范社员孙文芹、养猪模范高保万的母亲、劳动好的杨尤家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兰。在这个充满社会主义气息的展览棚里,人们受到了极深刻的教育。许多参观的人说:“都这样爱社,社哪有办不好的呢?”
展览会的第三部分,批评了有的社员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劳动态度不好的事实。这里展出的是三方家村的农具,一部解放式水车,水车帽已不翼而飞,水车筒已五股分尸,齿轮和水车架子已长在一起。另外,还有一部七寸步犁,上面的锈和土有一寸厚。参观的人们当场就编了个快板:“有的社员太心偏,集体个人两样看,展览实物是面镜,都要回去照照脸。”
展览会的第四部分是全乡二十五个村今年的跃进计划。实现这个计划后,这个乡将成为鱼米之乡了。
第五部分是大字报专栏。这里是表决心、亮劲头、提建议、献计谋的地方。
许多人看了展览会后,都表示:要在总路线的照耀下,更加劲地干活,促进生产跃进再跃进。
(附图片)
苗 地插图


第4版()
专栏:

全家学了总路线
妈妈学了总路线,
放下锅铲就下畈;
妇女要和男子比,
夺取红旗插门前!
哥哥学了总路线,
要求队长再包产,
大胆革新苦心钻,
坚决把粮食翻一番!
弟弟学了总路线,
挂着书包扛扁担。
上学放学都拾粪,
一天保证捡两担!
老爹学了总路线,
两眼笑得一条线。
拔腿就往社里跑,
要求去种试验田!
婆婆听得心里痒,
没牙的嘴唇笑得闪。
要听恩人毛主席的话,
一年才比一年甜。
湖北 李祖铭


第4版()
专栏:

百岁老人一席话
沈阳市利群电影院的门前,一辆宣传总路线的卡车被人们包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位解放军中校的演讲。讲话刚结束,一位须发苍白的老人从人群中挤到车跟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中校的手,眼眶里闪着泪花,说:“太感谢你啦,感谢你把党和毛主席的话告诉我们。”
“您老听懂了吧?”
“全明白啦,毛主席要大伙加劲建设国家呀!十五年赶过英国,对吧?”老人说到这里用手帕擦了擦眼睛说:“要不是共产党来了,我这孤老头的骨头早不知道扔到哪里了!”
老人的名字叫王维林,今年已经一百一十九岁了。他七岁就进了戏班子,经历了清朝、伪满和国民党的黑暗年代。但一直到解放后,他才享到了人间的幸福。由于他年纪太大,人民政府曾几次劝他退休养老,由国家支付全部生活费用,但他坚决不依。他说:“咱国家还穷,盖工厂、修马路,都需要钱我还能做些事情嘛。”直到1956年春天,经政府再三劝说他才退休了。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公布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后,这位老人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尽管他走路不太方便,也要支撑着挤到人群中去一次再次地听宣传。他说:“虽然我不能干活了,可我的嘴还能说话,我要把毛主席的话告诉大伙,让大伙使足劲,把咱们国家建设得更好。”
姚明文


第4版()
专栏:

海防前线某岛农业社贫农老社员七十多岁的孙嘉仪,在听完总路线宣传后兴奋得当场就编出歌来:毛主席又为咱们出了好主意,我老汉心里亮堂堂,我虽今年七十多,还要争取活到一百上,看看共产主义的好时光。
张友林摄


第4版()
专栏:

军民一家 共同跃进
——记海防前线一个连队和农业社的关系
廖全我
驻在福建省晋江县龟湖乡湖光社的九一六七部队九连官兵,积极帮助驻地乡社工作,在短短的期间内,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社改变成有声有色的先进社。因此,干部群众十分感激他们,向省长写信要求让这个连队长期驻在他们社里;社员们并一致推选连队政治指导员为政治副社长。
湖光社是一个政治空气比较薄弱,生产也搞得很不好的三类社,一共有六百多户人家,是晋江县沿海的一个侨村。当九一六七部队九连移驻这里时,有的社员不让士兵们到楼上晒衣服,有的人不愿借房子给部队住,甚至还有人故意弄脏部队刚打扫干净的场所。面对着这种情况,这个连的政治指导员崔友三同志和几个领导干部作了研究,下决心帮助这个社搞好工作,并争取用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来影响群众。官兵们讨论了发扬部队光荣传统,参加劳动,带头做好所在地工作,搞好军民关系,用自己行动来影响群众等问题。从那以后,官兵们就采取积极帮助的办法,参加当地的中心运动,热情地从政治上、从工作上来帮助乡、社干部,连的政治指导员崔友三同志经常参加合作社的支部会和社委会,从中了解地方上的工作任务和地方情况,并帮助支部、社委解决困难问题,部队的共青团组织也经常参加乡社共青团的会议活动。由于部队的热情帮助,乡社干部也有了提高,而部队同志由于多次接触和直接参加研究农业社的工作,也很快熟识了生产问题。社里出现了一些好人好事,部队就帮助编快板、写大字报宣传表扬。在宣传贯彻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时,部队即配合支部组织了宣传队,深入到各户进行宣传,打通群众思想,也就是因为这样,有三户单干户被他们说服申请入了社。
积极劳动,做好榜样
在侨乡的龟湖村里,轻视劳动、鄙视劳动是较普遍的,解放后,这种坏的风俗习惯虽然逐步在改变,但是,有些人还没有参加劳动的习惯,因此,九连的官兵就用自己积极劳动的榜样来影响群众。凡是社里的修水利、积肥、改良土壤、割麦、插秧、除四害等工作,九连都参加。大跃进三个月来,九连的同志共出动了八百二十二个劳动日,帮助社里修水利,挖土十四万七千九百多担,清除垃圾五千一百三十担,捕鼠雀一千七百二十五只,积土肥四万五千三百四十担。当社里开展“车子化”运动时,连部又把原来几个会做木匠的战士组织一个木工小组,专门帮助社里修车子。
在九连官兵的影响下,原来“信心不大,劲头不足,出勤率很低,样样落后”的湖光社,随即掀起了一个“赶上部队,向部队学习苦干精神”的群众运动。平整土地时,有一天群众正在吃饭,看到部队已经上工去了,就催着说:“快!快!解放军走了,我们要快些追上去”。几个月来,全社所有群众除了年老体衰和幼小孩子不能参加劳动外,凡能参加干轻重活的人都全部出动参加生产了,出勤率由原来占总人口40%左右增加到88.4%,有些从来不参加劳动的人,现在也呆不住了,他(她)们积极参加了各种生产劳动,有的还干得很出色。从没有下过田的侨眷蔡乌雪,参加了劳动后,一鼓气干了几个月也没有叫辛苦。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劳动惯了就不累。
军民大跃进,落后变先进
在九连官兵的帮助下,湖光社苦干了几个月,生产搞得非常出色。全社耕地已经可以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旱灾了,二千五百零六亩土地也全部进行改良土壤,每亩加土沙七百多担。春耕中积了六十多万担土肥,超额完成任务20%,比去年同期增加二倍多。去年全社只养猪五百三十头,现在已养了一千三百二十头。在除四害运动中,湖光社成了晋江县的第一名。春耕工作比往年早,技术措施也比往年好,落后社的帽子摘掉了,人民重新给他们叫一个名字——红旗村,红旗社。
亲如一家,情同兄弟
九连同志除了以积极劳动、做好榜样来带动群众努力生产以外,还经常注意用人民部队优良的作风来感化群众,带动群众,从不对群众发脾气。如第五、六班住处的房东是一个思想落后的老太太,平时常常从楼上向楼下倒尿泼水,有时部队刚扫干净地就被她弄脏了,有一次还把两个战士淋得一身是水。但战士们并没有发脾气,随后部队把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班长特地请这个老太太来参观,并征求她的意见“扫得干净不干净?”这个老太婆说:“很好,很好”。班长就乘机请她以后倒水小心一点,老太婆受感动了,从此就不再随便泼水了。
群众有困难,官兵们就帮助他们。这个社有八户劳力缺乏的群众吃水,经常是战士们帮助挑的。六班房东徐春娘到外地挑柴买米有困难,战士尤裕珍、王福林就经常帮她到四里地的玉铺去挑柴米;群众的房子被大雨冲坍了,战士们就帮助他们修好。部队的这些行动,大大感动社员群众,有的人自己检讨了过去对部队不热情的缺点,乡里到处都说这是“毛主席的好部队”,说指导员是“没官气的指导员”。群众深深体会到人民自己的部队,对自己的关心是至殷至切的。现在社里的群众经常找战士们谈心,畅叙家常。有些群众白天下田劳动时,就把孩子交给战士们代他照管,有的人连钥匙也交给战士,他们说:“你们要用什么东西就自己到房间去拿,不必客气”。战士洗衣服,房东都请他们拿到楼上披晒。有时战士们出去,天下雨了群众也会把战士的衣服收起来叠好;被子破了,群众会连夜帮助他们缝缝补补。部队有了客人,邻居会将自己住的房子和棉被借给部队。有一天,部队冒雨帮助农场抢收小麦,衣服被雨淋湿了,房东徐春娘马上脱下自己和他儿子身上穿的羊毛衣,给新同志穿,他平时经常对战士问冷问热,为病员送开水,做稀饭;战士们有时也把房东送的东西加上自己领来的菜和他们的邻居一起会餐。
部队和群众就像一家人一样。现在军民正在紧密团结,充分协作的基础上高歌猛进!
(附图片)
李化吉 插图


第4版()
专栏:

广西僮族自治区平乐专区整风后面貌完全改观,各级干部树立了深入踏实的作风,人民生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平乐专区在1956年发生了饿死人的事情,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了严肃的处理。当时,右派分子曾利用这件事,恶毒地向党攻击,有的群众一时受到迷惑,闹分散经营。在全民整风运动中,当地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粉碎了右派的进攻,扭转了混乱局面。广大社员更加热爱合作化了,闹分散经营的恢复了集体经营。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分散经营后的平乐县阳安乡去年丢荒了四百多亩土地,今年在丢荒的土地上长着茁壮的禾苗。这是重新走上集体经营道路的社员在耘田。
恢复了集体经营的平乐县阳安农业社社员在晨雾还笼罩着田野的时候;一天的劳动就开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