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敢想、敢说、敢做!

织布不上浆
上海国棉十四厂用化学原料处理经纱
据新华社上海24日电 上海国棉十四厂试验成功了一种用化学原料处理经纱的方法,可以根本废除棉纺织厂几十年来沿用的浆纱工序。这是棉纺织工业中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
过去,棉纱在织布之前都要经过上浆。制作浆料的主要原料是面粉中的淀粉。棉纱经过上浆以后可以增加强力,织造的时候不易断头,织出的布光滑挺括。这些浆料一经下水就随水脱去,对棉布质量并无好处,印染厂在印染布匹前,必须用蒸汽和烧碱退浆。每年单是上海大型棉纺织厂消耗的面粉就有三千多万斤。解放以后,各厂为了节约粮食,曾经千方百计减少上浆,曾经采用木薯、玉蜀黍、山芋、白芨、石蒜粉等杂粮和其他非食用的淀粉做代用品,但每年仍然要消耗一千四百多万斤面粉。
上海国棉十四厂试验成功的这个办法,完全不用淀粉上浆,只须把棉纱在织造以前经过1%的羧基甲基纤维素(简称C·M·C·)溶液浸润处理,棉纱就变得光滑耐磨,用来织布不会断头。第一批织出的布已经经过仪器检验和印染加工,证明完全合格,质量丝毫不受影响。
采用这个办法,不仅可以节约巨大数量的面粉,还可以节约整个浆纱过程中所使用的煤、电和化工原料,简化了生产过程。用C·M·C·处理过的棉纱,在织造的时候不受车间温湿度的影响,因此,女工可以在自然空气条件下进行生产,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C·M·C·易于溶解水中,因此印染的时候,不须再用蒸汽和烧碱退浆。


第3版()
专栏:敢想、敢说、敢做!

售粮用机器 买粮不排队
宋克臣创造售粮器 周润生制成称米机
据新华社合肥电 只读过半年书的安徽省粮食厅工作人员宋克臣,创造成功一种能自动计算粮价、累计账目、磅称粮食的售粮器。使用这种售粮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排队买粮的问题,还可以把售粮员从发粮、装粮的笨重的体力劳动和繁琐的结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为粮店实现机械化操作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售粮器由一架磅秤、一个计算盘、一个累计器、一只控制器和一只改装过的大木箱等十三个部件构成。售粮时,手转动一下机器的摇把,计算盘上顿时就露出售米的粮价;接着手拉一下控制器,脚踩一下机器的脚踏,要售的米就从出口处流了出来,同时自动地累计售米的数量。它只要一人操作,每分钟能出售粮食两三笔,一天能出售粮食两万多斤。
这种售粮器计算粮价、累计粮食数量和磅称粮食的重量,都百分之百的准确。它的造价只需二百元左右。现在安徽省粮食厅决定在全省推广。
本报讯 杭州市笕桥区粮食管理所业务组组长周润生和全体职工,经过半个多月的苦心钻研,利用原有的磅称,试制成一架用电操纵的自动称米机。
使用了这架电动称米机,出纳员只需揿动电钮,便能够计算出顾客所需品种数量的货价,顾客付款以后,电铃、电灯信号会通知顾客取粮;顾客将米袋放好,机器就自动把米称给顾客。
这种电动称米机,每架成本还不到二百元。使用这种称米机,能消灭差错,消灭零售损耗,而且能使售粮员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
(袁安)


第3版()
专栏:敢想、敢说、敢做!

连续创造二十种机具
本报讯 焦作煤矿基本建设修理厂钳工宋锡山,最近连续创造二十种机器和工具,一年可以完成四十多年的工作量。他创造的“多用电动冲床”、“旋螺丝机”等,把钳工车间许多繁重的手工操作变成机械化生产,劳动效率提高四十至一百一十倍。
右图 宋锡山和他创造的“多用电动冲床” 刘同贵摄(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群众的建议由群众来鉴定
太原钢铁厂开展技术大辩论
本报讯 记者马明报道:太原钢铁厂在技术革新运动中,采取群众性的技术大辩论,处理广大职工提出的越来越多的技术革新建议。
这个厂的技术大辩论,是在技术革新运动深入开展以后展开的。5月份,这个厂的技术革新运动蓬勃开展,职工们提出了三万五千多项技术革新建议。许多工人在大字报上绘画改进设备、工具和操作方法的图样,并且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些技术改革的建议和解决实现今年跃进计划的生产关键是休戚相关的。广大职工这种为实现技术革命的迫切心情,促使领导上考虑到,目前已经不能慢腾腾地处理大跃进中的技术改革合理化建议了。把处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革的权力,除了一些重大的技术问题以外,应该下放到工段。这样做以后,许多基层单位成立了技术革新委员会和技术革新小组。他们对职工提出的技术革新建议在进行初步的研究以后,从这些建议中再挑选需要辩论的技术课题,分别召开技术辩论会,发动职工群众讨论。
从最近全厂经过辩论的二百零九个较大的技术课题来看,参加辩论的人达三千人以上,技术辩论会的形式,大体分三种类型:第一是由中层生产单位的技术革新委员会主持,吸收有关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新老工人参加对某一项较大的技术改革建议的专题辩论;第二种是由领导上根据完成今年生产任务的需要和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出关系到各个单位之间共同性的技术课题,发动全体职工展开辩论;第三种是以基层生产小组为单位,对本单位职工提出的大量日常具体操作方法和小工具改革建议,采取“边提出、边讨论、边解决”的办法随时加以处理。
太原钢铁厂技术辩论会的课题,绝大部分涉及到对技术管理制度、工艺规程的修改和对设备、工具的改进,而且往往在一项技术改革上存在有几种不同的方案和见解。召开技术辩论会,可以集思广益,是依靠职工群众又快又好地慎重处理这些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良好办法。如薄板部过去有两个板坯加热炉,每个炉供应一个轧机使用,为了保证增加轧机后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板坯加热炉的情况下增产全国急需的硅钢片,工人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二十多种建议。经过争辩、算账、比较,确定只要把原来的板坯加热炉延长一公尺,另增加一些临时的简易设备,便可以提高硅钢片产量30%。在这次辩论中并且批判了那些追求增加自动化设备、要求国家增加巨额投资的观点。
许多技术改革建议,经过群众性的辩论鉴定后,不仅贯彻执行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而且在讨论中充分发扬了职工群众对实现改革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产跃进计划的实现也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动力部六吨炉工人在讨论加强设备养护延长检修时间的建议以后,改变了过去六吨炉检修时检修人员忙不过来,而运行人员却没有事干的现象。运行人员提出今后要学习多种技术,积极参加检修工作。经过技术辩论,还使工人们增长了许多科学技术原理知识,并且使工人热心掌握新的操作技术,改变了过去有些技术改革仅由少数技术人员试验的现象。
技术辩论会又使这个厂的各级领导部门发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宝贵技术改革建议,正在逐步研究试验,并将列入全厂实现跃进计划的技术措施以内付诸实现。


第3版()
专栏:

福建兴建钢铁联合企业
遵义钢铁厂破土开工
据新华社福州24日电 福建省有史以来第一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最近在闽北革命老根据地三明县动工兴建。
这座钢铁联合企业拥有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电炉、大小轧钢机、无缝钢管机、厚薄板机等设备,还有热电站、通用机器厂、自来水厂和变电所等。它将生产方钢、圆钢、扁钢、槽钢、工字钢、轻轨、无缝钢管、厚薄板等各种地方工业建设和生产用的钢材。它建成后,将大大促进福建地方工业的发展。
这座钢铁联合企业所需要的铁矿石全部取之于本省。据普查,全省铁矿资源遍布六十一个县,共有二百二十五处,储藏量达六亿吨以上,且多为富矿。
本报讯 历史名城——遵义市的一座年产六十万吨钢的钢铁厂,最近破土开工了。
这座钢铁厂预计全部工程在1960年竣工。今年除为1959年大量施工作必要的准备外,要修建部分轧钢、炼钢等车间;其中有两个轧钢炼钢车间,今年年底可以投入生产。 (赵兴华、余光伟)


第3版()
专栏:

川黔铁路大规模施工
新华社贵阳24日电 贯通四川和贵州之间的交通大动脉——川黔铁路,正在大规模施工。目前,全线正在开挖的路基土石方工程达60%;有四十座隧道、十多座大中桥梁和五十多个涵管工程,也正在紧张建设。工程艰巨的乌江大桥全部桥墩已经砌好。娄山关隧道在最近也可以全部打通。
川黔铁路北起四川重庆,穿过高达一千三百多公尺和一千六百多公尺的凉风垭和娄山山峰,然后跨过水流湍急的乌江天险,抵达贵州省的省会贵阳。这条铁路是未来西南铁路网的主要干线之一。它的北端和成渝铁路相连,南端将和正在修建的黔桂铁路和即将修建的滇黔、湘黔铁路衔接。
川黔铁路工程十分艰巨。全线要修建的隧道有七十座,共长二十七公里。目前我国最长的隧道——长达四千二百七十多公尺的凉风垭隧道,就在这条线路上。要建筑的桥涵有六十多座,还有六百五十多个涵渠。就是一般线路通过的地方,据勘探证明,都要和许多溶洞、滑坡和藻面地带作斗争。


第3版()
专栏:

浦信铁路合肥段开始兴建
据新华社合肥24日电 浦(口)信(阳)铁路合肥段工程,最近已动工兴建。
浦信铁路由江苏浦口起,经安徽省合肥到河南省信阳,全长四百多公里。这条铁路沿线的物产丰富,特别是大别山区一带,不但盛产茶、麻、竹、木、桐油等土特产品,而且还有丰富的矿藏。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对于开发山区经济、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将起巨大作用。
浦信铁路合肥段提前开工,是为了适应合肥市目前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3版()
专栏:

组织起来
北京日报六月二十四日社论
毛主席在1943年针对当时解放区生产运动提出的“组织起来”的方针,对于当前北京工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组织起来”的方针,也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也就是充分发动群众的方针。我们在北京建立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就是在“组织起来”的伟大口号下进行的。只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把一切有利的因素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实行全面大协作,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加快首都工业建设的速度。
为了争取在五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中共北京市委正在根据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的组织协作的措施,包括:发动一个全民支援工业建设的运动;组织老厂用下蛋的办法来建设新厂;把许多修理部门变成制造企业或者修理兼制造的企业;让大大小小的工厂在通盘的规划之下,在产品等级、规模和企业性质上层层升级等。最近市委召开了一系列的协作会议,来逐一组织汽车拖拉机、机床、无线电、化工等工业体系,确定它们的规模和产品方向,明确各有关大中小厂和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这些措施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一组织起来,生产能力就提高了,过去不能做的产品能够做了,过去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也能够解决了,真是“组织起来力量大”。
按照“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来改组北京的现有工业,在今天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要在短短五年内争取把北京变成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这就意味着要建立一系列强大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要掌握现代工业的尖端技术,要能够制造重型的、复杂的、精密的高级产品。而北京目前的工业基础,同这个任务对比起来,却相当薄弱。除了少数部门有了一定的基础(如煤炭、炼铁、无线电、纺织等)以外,多数部门只有一些零散的、技术水平不高的中小型工厂和合作社。怎样在这个相当薄弱的基础上在短期内把北京建成现代化工业基地呢?当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建设一大批大中小型工厂,建立起新的工业部门,特别要建设起现代工业的头脑和骨干。但是,假如完全采取从头新建的办法来建设我们所规划的那些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我们就不可能多快好省地完成这个巨大的任务。因为,要新建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就需要几百万、几千万以至几亿元的投资,几千个技术人员和工人,成百成千台的设备。要建设我们所规划的那么多的工厂,该需要多少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呵!显然,在短期内我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力量来;同时,样样都从头建设,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难题呢?只有采取“组织起来”的方针。北京市有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老厂,还有很多手工业合作社,特别是有很多高等工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有科学院和中央各工业部所属的研究所、设计院。我们只要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通盘规划,分工协作,在建设新的工业骨干的同时,让那些工厂在现有基础上一边生产,一边进行必要的扩建,并且请科学机关、设计机关和高等学校在技术上进行帮助,我们就可能用少很多的投资和快几倍的速度达到目的。
另一方面,从中央提出地方工业大发展以来,北京的工业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城乡到处都在建工厂。很多工厂、合作社甚至学校都在日夜不停地试制新产品。广大群众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很多优异的成绩,推动着北京工业的大跃进。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各个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呢?假如我们采取一种听其自由发展的方针,当然工业也会有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一些工厂都去做同一种产品,而国家急需的另一些产品又没有人去做;两个工厂合作起来本来可以制造比较高级的产品,但是由于“单干”,就只能分别生产比较低级的产品;一个工厂某些设备和材料在闲置和积压,而另一个工厂却因为缺乏这些东西而停工等等。甚至还可能形成一些盲目发展和自由竞争的现象,从而造成浪费,延缓工业发展的速度,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执行“组织起来”的方针,把群众的积极性组织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使一切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力量都充分发挥,使群众的高度积极性和国家的通盘规划紧密结合,使群众的积极性在一个巩固的基础上,得到最充分的持久的发展。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也证明了这一点。原来有八个单位都在同时试制汽车、拖拉机,但是其中有一些型号不是当前最需要的,有一些型号又十分相似,而且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不足,每个工厂本身都很难迅速大量生产;在组织协作以后,简化了型号,互相分工,互相支援,就能够在短期内转入成批生产。
按照“组织起来”的方针进行工业改组,还有更深刻的政治经济意义。在实质上,工业改组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这种分析,同北京工业中的情况也完全相符。在所有制方面,按1957年的产值计算,有60%属于国营和地方国营,23%属于公私合营,17%属于手工业合作社。在实质上这些虽然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但是由于所有制不同,中间就有个界限,而没有实行全面的直接的计划和规划,这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另一方面,即在各经济部门中的生产和交换的相互关系方面,也“还在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逐步建立,逐步找寻比较适当的形式”。比如就北京的各个国营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来说,几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还是很不完善,还没有达到高度组织起来的程度。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业改组,正是要继续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它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对一些公私合营企业和手工业合作社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比如,几个月来,北京已经有一百零八个手工业合作社升级为合作工厂,共有职工一万六千人,年产值占全部手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转厂以后,股金发还,劳动分红改成工资制。二、把一些小企业变成现代化大工业的组成部分。三、在各个同类工厂中进行分工,把一些分散的企业组成合理分工和紧密协作的工业体系。因此,工业改组也是继续完成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这样的改组,就将使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巩固,更加完善,社会生产力必然要得到进一步的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同一切生产关系的革命一样,工业改组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领域上,带来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不过,今天在我们这里,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因此,资本主义残余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斗争,主要的将反映成一场思想上的斗争:斗争的一方是共产主义协作思想;斗争的另一方是形形色色的本位主义、宗派主义思想。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企业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协作精神。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利益的。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协作关系。它跟资本主义协作不同。资本主义也有协作,但它是建筑在利润关系上的协作,那是一种互相利用、尔虞我诈的关系,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由竞争、互相吞并和无政府状态,归根结底是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其结果必然是生产能力的巨大浪费和生产发展的停滞。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有着真正的高度协作的基础,人人同心协力,推动着生产一日千里地发展。北京工业改组的顺利进行,广大职工欢欣鼓舞地支持这个改组,互相紧密地配合和支援,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来成全大局,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社会主义社会最初的阶段里,正如列宁所说的,还存在很多资本主义社会的“碎片”。在一些人们身上存在的本位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就是这些“碎片”的一部分。他们在工业改组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对协作不积极,不愿意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来发展工业。有些人想做现代工业中的“单干户”。虽然在农业中单干户已经为数极少甚至没有了,但是工业中还有人对“单干”有兴趣。他们总不愿和人协作,嫌协作麻烦,嫌协作不够“气派”,想把自己搞成一个全能厂,要万事不求人,要“自成体系”。这种“各自为政”,除了浪费资金、设备、人力,延缓建设进度,造成人为的不平衡以外,还有什么好处呢?还有的人在协作中只愿意当主角,不愿意当配角。就是说,不愿意搞零碎产品,愿意搞重要的产值大的,不愿意搞产值小的等等,当然,人人都想在工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这种想法是自然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只能当主角、不能当配角的想法是不符合逻辑的。其实,当主角和当配角是相对的。在局部范围里当主角的,在全面范围里都是配角;而在全面范围里当配角的,在局部范围里就是主角。在整个工业体系中,既需要主角,也离不开配角,就跟机器离不开螺丝钉一样。至于谁唱主角,谁唱配角,就需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局部要服从全局。任何人都应当照顾大局。
上面所说的种种错误思想在今天并不占统治地位,但是有碍于顺利地组织社会主义协作,有碍于工业的迅速改组,因而也就有碍于工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当统帅,扫除种种不利于协作的思想。


第3版()
专栏:

群众也能做技术鉴定
孔桑
太原钢铁厂用大辩论的方法处理技术革新建议,这是在生产技术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具体作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进行革命斗争要依靠群众,发展社会生产力也要依靠群众,一切都要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共产党的原则。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各种工作中都按照这个原则来办事的。就拿处理群众提出的关于生产技术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来说吧,不少企业就没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来做,而只是交给少数工程技术人员或者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去办。交给少数人去办,往往不是办得不好,就是办得不及时。特别是在生产大跃进的时候,群众提的合理化建议雪片一般飞来,依靠少数人,连登记都来不及,哪里还谈得上处理。于是,有些重要的合理化建议长期得不到处理,生产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领导干部天天讲依靠群众搞好生产,结果仍免不了脱离群众。太原钢铁厂在技术革新运动中,用大辩论的办法处理群众的技术革新建议,是一个真正的群众路线的办法。采用这个办法,不仅可以及时地处理上千上万条建议,而且可以让群众(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在内)把自己对每一个建议的意见摆出来,通过辩论,取长补短,克服某些人的保守思想,发扬先进思想,使群众的建议更加完善。群众看到自己的建议很快被采纳或处理,很快在生产、建设中开花结果,生产积极性就更加高涨。
有些企业的领导人所以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处理合理化建议,主要是思想没有彻底解放,对工程技术人员还有点迷信,认为对技术的鉴定,只能由有书本理论知识的人来做,而不能由一般工人来做。当然,有些工人的合理化建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和补充,但是用不着迷信只有他们才能做技术鉴定,只有他们才能处理合理化建议。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太原钢铁厂的经验证明,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处理合理化建议,不是比起只依靠少数工程技术人员更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吗?
当然,太原钢铁厂组织群众辩论,只不过是在处理技术革新建议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各个企业在实践中,还可以创造出各种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方法来。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要贯彻依靠群众,首先就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第3版()
专栏:

江南最大铁路枢纽
株洲编组站提前兴建
新华社长沙24日电 长江以南最大的铁路枢纽——株洲编组站,最近动工兴建。
这项工程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限额以上工程之一,由铁道部第四设计院根据我国铁路实际状况并参照苏联铁路枢纽的标准设计的。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全部土石方工作量为六百多万公方,铺轨总长度为一百多公里,道岔二百多组,有到达场、编组场、出发场三个主要作业场,并包括白马垅、易家湾、株洲等站及部分湘黔线、京广线的技术改造工作。编组场开始使用以后,不仅能提高广州铁路局的编组能力,并且可以负担其他编组站的任务,能使铁路运输进一步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要求。
这项工程原计划在今年7月1日动工,但由于负责施工的广州铁路第四工程队的全体职工,经过反右倾保守思想,特别是学习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后,鼓足了干劲,打破了常规,同设计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提早施工。今年将完成土石方一百二十万公方和发车线十五公里的铺轨任务。


第3版()
专栏:

打掉自卑感以后
本报记者 赵玉昕
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指示,像一把钥匙,给天津织染厂的职工打开了技术革新的大门。
今年二十三岁,高小没有毕业,举止还带有稚气的青工张彦文,最近忽然向年近半百的技师顾贻荪提出了染布不用火碱精炼的革新建议。这个已从事印染业二十多年的老技师曾十分郑重地对他说:“这种办法不但和书本上的理论直接冲突,同时也违背国内外印染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没有科学根据的想像,叫做胡思乱想。”但是张彦文毫不畏缩地回答:“如果我们试验成功了,科学根据不就出来了吗?”
果然,没出二十天,张彦文这个“异想天开”的革新项目,在天津织染厂的厂长和工人们协助下,试验成功了。是什么力量鼓舞着这位年轻人敢于突破重围向书本的权威和因循的惯例宣战的呢?张彦文说:“听了毛主席的话,胆子就大了。”
不用染料染色的首创人、青年技术员梁树楷,在叙述他的思想解放过程时,曾有如下的一段谈话:“敢想,看来很容易。其实,要把自己的理想敢于当众说出来,这要突破不少的障碍。”在四年以前,梁树楷在石家庄技术学校学习的时候,一次寒假回到了他的故乡——盛产棉花的河北省肥乡县。一个乡亲曾问他:
“你在学校里学的什么技术?”
“漂染。”
“学漂染还要进学校?把白布放在染缸里一涮,就成了兰布,到咱村的大染坊里去学徒就行啦。”
“不,我学的现代化的漂染技术,要用大机器生产,用化学方法配料,这里头的学问很大。”
“学问再大,也要用染料呵!你能不用染料染出色布来,才算学到家咧!”
这段半开玩笑的对话,给梁树楷以很大的启发。从此,他不止一次地想过:不用染料染布会不会成为事实呢?但他马上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违背科学知识的幻想,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想想而已。1955年的冬天,他在天津织染厂化验室工作,一个同学在闲谈中告诉他:某苏联专家曾说过,羊毛纤维里含氮,如果和金属盐、亚硝酸钠偶合,使之“重氮化”,会使羊毛变色。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买了一绺白毛线,趁化验室下班人静的时候,偷偷地在玻璃杯里做了次试验。“重氮化”的羊毛果然呈现出草绿和淡紫的颜色来,他兴奋得几乎叫出声来,以为不用染料染色的理想,起码在毛呢方面露出了一线希望。但是,一种自卑感的阴云立刻又蒙蔽了他的智慧。“我是个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普通的技术员,论知识不多,论经验很少,不要一瓶不动半瓶摇,凭什么能进行科学研究呢?再说,如果有可能的话,外国的科学家们早就实现了,我学习了三年也没有看见书上有过这个办法,那是一定不行了。”于是,他把试验的记录和样品,藏在自己的箱子底下,三年来他没有向任何人谈及过这件事。
今年年初,他被批准下放到染色车间去参加劳动,每天提着染料桶,在染槽和轧染机之间穿行,看看染槽里滚动的丝绸,又泛起了一种新的念头:“羊毛是动物纤维,丝绸也是动物纤维,“重氮化”的方法用在丝绸上,会不会染出颜色来呢?”“我们染丝绸的染料大部分是进口货,很贵,如果研究成功了,能给国家节省多少的外汇?”但是,当想到:“如果提出来砸了锅”,不是更不光彩吗?勇气又消失了。3月份这个厂的职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改进工具、改进设备的革新事迹,不断涌现出来。接着,工厂的共青团委书记传达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决议,传达了毛主席关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指示。毛主席伟大思想的光辉,驱散了蒙蔽在梁树楷心头上妄自菲薄的阴云,使他的腰板挺起来了,胆子壮起来了。在一次共青团支部大会上,他说出了不用染料染丝绸的理想。这件神话般的革新项目,立即引起到会青年的很大兴趣,也引起了工厂领导干部的密切注意。“能不能成功呢?”这时梁树楷还有若干顾虑。但是经过厂长和团委书记的鼓励和支持,经过工人们的协助,4月13日,他第一次在丝绸上染出颜色来了。到4月底他已经试染出十八种不同的颜色,而且坚牢度和耐晒、耐洗、耐磨等方面,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
不用染料染丝绸试验成功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全厂,它进一步打破了技术神秘的观念,动摇了书本上陈旧的理论和法定的工艺规程。工厂的党政工团也把梁树楷的创举作为一面技术革新的旗帜,在职工中高高举起。人们纷纷立下力争上游的志气,下定“登高峰、创奇迹”的决心。
“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冲破了,技术革新的道路是广阔的。由改进工具,到取消工序;由节约、代用原材料,到不用原材料;由改进设备,到电气化、自动化;由解决当前的生产关键,发展到向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攀登。人们越干越敢干,越干越大。从青年到老年,从技术员到技师,人人发明,个个创造。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真理,在这个工厂再一次得到证实。这个厂没有工程师,连技师、厂长在内,全厂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十六名有重大技术革新的“标兵”中,小学程度的七人,初中三人,中等技术学校的六人。从工龄上看:一至五年的五人,六至十年的七人,十年以上的四人,多数是工龄较长的人。这些在旧社会里被称作“卑贱”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当整风运动的潮流和毛主席解放思想的号召,濯去了蒙蔽劳动人民智慧的灰尘以后,好像出土的明珠,大放光芒,好像原子核的分裂发出了难以估计的威力。当他们提出的一千多项革新建议一部分正式投入生产以后,1至5月份已完成了全年跃进计划的43.38%,生产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1%。目前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现象没有了,每天下班后,厂内锣鼓喧天,歌声四起,球场上进行着球赛,院子里扭着秧歌,青年姑娘们在大礼堂彩排着宣传总路线的活报剧。他们生活得是那样紧张、活泼、轻松、愉快。工人万国儒在一首墙头诗上写得好:
我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敢说、敢想、敢干。
上天,请嫦娥伴舞,
入海,迫老龙设宴;
吹口气,高山倒,
动动手,河转弯。
只要拧成一股劲,
赶过英国,
何需十五年。
(附图片)
梁树楷和工人一道试验不用染料染棉布
本报记者 田明摄


第3版()
专栏:

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兰州炼油厂的建设者们,将提前一年完成建厂任务。这是即将竣工的常减压装置车间。
曾珊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