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谈“弄斧”
洪林
看了最近许多农民发明家创造的改良农具,不禁想起古代的巧匠——鲁班,也不禁想起“班门弄斧”这句话。
“班门弄斧”这句话出自梅之涣的诗。梅之涣在“题李白墓”诗中写道:“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是他走到死人面前,心有所畏,自愧不如,而发抒的感慨。
梅之涣的诗是被人忘记了,而“班门弄斧”这句话却流传下来。当有人要在过去什么专家大师名流学者之前,略抒己见的时候,便会听到这样的话:“别在此地班门弄斧了。”而想发表意见的本人,也确是有些自卑,即或要说什么,也得拖上个谦虚的尾巴:“我是在这里弄斧了。”
“班门弄斧”这句话把“班门”抬得很高,使人望而生畏;而对于一些学识不足、技能稍低的人,则是让他们老实些,别轻举妄动,不自量力。要他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在什么人面前?自己有多大本事?如此这般地三思以后,就连斧头碰也不敢去碰,别说是去舞弄了。于是,写文章下不了笔,谈理论开不了口,办事情动不了手。
看来这句成语影响不小。即使在现在,有人到了“班门”之前,也还是有些缩手缩脚,明明有不同的意见,亦是嗫嚅难言,这情形再发展下去,就是不在“班门”之前,也不敢“弄斧”了。
这里且不说那些被认为“班门”者,是否真够得上“班门”。只就“弄斧”一点而论,应该是人人可弄,随处可弄的。陕西省渭南县的刘恒杰是农业社的普通社员,他一下子创造了开沟犁等好几种农具。由于他这样大胆地弄了斧,人们称他为今代的“活鲁班”。其他如河南的王玉振,广东的周岳安,以及许多农民发明家,也都没有上过什么专门学校,更没有出洋留学,但他们果敢地拿起了大斧,创造了许多前人所不敢想、不敢试的新农具。他们没有受那句成语的约束,他们没有以为:“这样技术上的大事,得请教那些技术专家,咱干不来。”因而他们倒成为真正的“鲁班”。
“班门弄斧”这句话束缚了多少人的思想,使他们自卑,使他们畏缩,使他们失去创造性!如今,我们要让成语进历史档案了。不管在科学技术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在文学艺术方面,都不妨大胆弄斧,多多弄斧。新的语句应当是:弄斧之中出鲁班。


第8版()
专栏:

“王保京式”的思想公式
敏宜
人们在思考任何问题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公式。一种是:“不能办——不去办——办不到。”另一种是:“能够办——马上办——办得到。”在前一种人的眼里,前人办不到的事情就不能办,因而也就不想去办,最后当然办不到。这是促退派的思想公式。在后一种人眼里,任何事情是能够办到的,他们积极去办,结果办成功了。这是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思想公式。
陕西省烽火农业社主任王保京,是后一种思想公式的典型代表。
在王保京的眼里,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一块地里,一年种一料麦子一料棉花,过去为什么办不到?有什么困难?经他一试验,找出了原因,困难克服了,一年两熟就办到了。在王保京的思想里,没有半点儿迷信成分。事情都是人作的,为什么大学教授能作,农民就不能作?果然,一些原是普通人不敢想的事,在他手里作出来了!
我们的农民是勤劳勇敢的农民,他们的思想一经解放,便会创造出连大学教授、专家们也无法创造的奇迹!


第8版()
专栏:

开学的晚上
黎铿
暮色苍茫中,我给花草田挑完最后两担烂泥收工回来,脸也没洗,匆匆地喝了三碗元麦粥,把临时课本揣在口袋里,便赶忙往河东跑去。远处,打了几声闷雷;天,压得低低的,路也很黑。
我刚一走进原是农业社会计室的房间,围坐在两张方桌旁的二十多个小伙子,倏的一下站起来,热情地向我喊道:“老师好!”我脸上忽然感到一阵热,立刻回答:“同志们——同学们好!”从现在起,我将白天是农民,晚上当教师了。
就在他们把课本打开的瞬间,我环视了我的学生们。这里有在田里教我打号子的小祝、见了我就叫我“大西瓜”(我曾给他们唱过这支东北民歌)的广林、把我的名字故意写成“泥坑”的小袁……他们,白天都是我的老师,细心地教给我挖泥、挑土、捆棉杆、踩水车……,现在呢,一个个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睁大眼睛看着我。他们的手上脸上还有泥巴。他们出奇地安静,甚至有些拘束,但他们的眼神里,充分流露出心底的兴奋——从现在起,他们当上中学生了!
我们这仅有两百来户的小庄子,居然成立了农业中学,今晚正式上课。由我们四个下放干部包教。半个月前,兴化县才只有两所普通中学,但,经过几天功夫,光我们一个乡,就一下子成立了九所农业中学了!
学校的设备十分简单。不用说,这里还没有礼堂,没有球场,没有教务处……甚至没有正规的课堂。我们的中学,总共就只有一个不大的房间。新刷的白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纸制的国旗,一条醒目的标语:“生产、学习齐跃进,粮食、文化两丰收”。旁边挂着一块褪了漆的小黑板,屋梁上吊着两盏煤油灯,在我面前的两张方桌和板凳,全是学生们自己带来的。
开始讲课了。学生们不太懂普通话,我尽量说得慢一些。我讲的第一课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写一个新社员战胜了种种困难,创造了三用播种机的经过。讲到他每天深夜做研究试验,受到母亲的阻挠时,忽然,从我背后传来了低低的一声:“唔,他妈妈不对!”学生们忍不住一阵哄笑。我转过头去,发现“教室”门口站了好些个“旁听生”,有老爹爹、老奶奶,有中年农民,还有红领巾。刚才插嘴的,是一个鬓发斑白的奶奶。在我面前的小祝轻声地给我介绍:她是沈瑞龙的母亲。呵,我马上想起沈瑞龙在入学考试的作文中,写他父亲过去遭到地主的毒打、他母亲抱着他痛哭那感人的一段。我问她:“老奶奶,怎么你也来上课了?”她笑了:“唔,来看瑞龙上课,听你讲课。”我说:“瑞龙上农业中学了,好不好?”“好哇!光荣啊!”她兴奋地回答:“我们家劳动力不足,瑞龙小学还差一年没念完,就回家生产了,现在有了农业中学,他考上了,当了中学生,真是光荣啊!”“光荣”这两个字她说了两遍。站在她身旁的老乡们也都插嘴说:“对啊,光荣啊!我们那时候谁敢想进中学!”这些“旁听生”的插话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了。
今晚连上两节语文课。才上了一半,闪电的光亮划破了漆黑的夜空,一连几声霹雷把大家的视线都引向窗外。马上要下大雨了。我知道大家都没带斗笠或雨蓬来。“怎么办?”我征求大家的意见。“不要紧,你讲下去,学习重要啊!”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其中唯一的一个女同学——十七岁的周安芬,她用焦虑的目光看着窗外,轻轻地嘀咕了一句:“我家在河西,要走一里地呢!”但立刻有两个小伙子答了腔:“没关系,我送你回去。”
果然暴雨哗哗地倒下来,天骤然变冷了。雨水透过窗户的缝隙往里泼打。学生们把桌子往前移动了一次又一次。在这有着良好的“通风设备”的房间里,煤油灯被风吹得一眨一眨的,红光在学生们的脸上跳动着。但他们的情绪却始终那么贯注,那么饱满。这时候,我发觉我也不像刚上课时那么紧张了。我心里显得特别舒畅,课文也讲解得特别有劲儿了。
(附图片)
〔盛此君插画〕


第8版()
专栏:

八百里水车连夜转
李晓白八百里水车连夜转,八百里浪花向天边,八百里明月一盏灯,八百里人影似飞箭。解放式水车如号角,铁斗子水车像鼓点,东边的歌声涌出潼关外,西边的口哨飞过终南山。推水车就是推时代,我们降服了大自然;推得那月儿掉了队,推得那日头瞪起眼!


第8版()
专栏:

百花齐放
郭沫若
88 美人蕉有人说我们是所谓生花的笔,但是,要由执笔的人用血来写。不呕出心血的诗决不是好诗,做诗好像容易,实际并不容易。老百姓有的叫我们为状元红,怎样才能出状元,老百姓最懂。他们总是呕心喋血地从事生产,谁学得这种精神,谁就是好汉。
89 柳穿鱼是谁说,一条柳枝穿上一串金鱼?(注)却怎么并不是下垂,而是直竖?倒不如说,一群金鱼窜进了水藻。这形象岂不是更要生动而佳妙?总之,比成金鱼我们是非常惬意,但金鱼是活动的,花朵周年不谢;金鱼同志昨天却带了个口信来:“河水都上了山,不愿长住在水里。”
(注)日本人称柳穿鱼为金鱼草,以花形似金鱼。
90 扫帚梅我们是秋天开花的一种蒿草类,外文名是宇宙花,中文名扫帚梅。(注)蒿草要代表宇宙,未免太不自卑,扫帚可以扫除污秽,倒合乎口胃。我们纤细的蒿体有时比人还长,由于是集体成群,就显示了力量。我们集体地开花,粉白、粉红、深红,简简单单的七瓣,娉婷啸傲西风。
(注)外文为Cosmos,即宇宙之意。中文名或称为大波斯菊或者秋樱。
91 僧鞋菊学名叫阿科尼同,不要见怪,(注)紫碧色的花朵在秋季盛开。中国的庭园中爱栽培我们,根据花形给了个怪名——僧鞋。我们有毒,但我们的用处很大,根可医瘰疬、肿痒,脚气及其他。可以利尿、杀虫,还有麻醉作用,经过辩证统一,毒草变成香花。
(注)Aconitum,其中所含毒素即名Aconitin,(阿科尼丁)。
92 绣 球提到绣球就一定要联想到狮子,提到狮子也一定要联想到绣球。今天的人民中国是醒了的狮子,我们绣球也就一定要鼓足劲头。花色能有七变,花期又十分长久,不择地位,可以种植在阴辟墙坳。阴干的叶子,煎服,可以医治疟疾,只要能服务人民,名利于我何有!
93 洋绣球我们的原产地是南部非洲,名称叫天竺葵或者洋绣球。我们来到中国很受到爱好,凡是有花的地方,到处都有。和绣球并不同科,但不要紧;加个洋字或天竺也不关心。请注意,叶心都有个马蹄痕,那是要大家万马奔腾,鼓劲。
94 千叶石竹我们和剪春罗、剪秋罗是姊妹,茎有节而中空,叶和竹叶相类。花瓣千叶,花色多样,花香清微,梗长耐旱,怕听骚音,听久会萎。北京的花房爱在蛇身上加腿,要替我们染色,真是令人受罪。着色的象牙雕像也常常看到,你们以为美吗?一点儿也不美。
95 桔梗花桔梗在中药中是常见的药名,伤风、咳嗽、消化不良,都用我们,朝鲜朋友还把我们当成食品;可是看过花的,怕就没有几人。花有单瓣,有双瓣,是五裂钟形,日本人说紫色就代表以桔梗。我们是在向阳的山地中野生,为了人民健康,深愿献出生命。
96 大丽花有人又叫我们是天竺牡丹,种类之多连我们也难分辨。我们的球根很有点像番薯,我们的花倒和菊花不相远。自到中国来就在这样作想:假使我们的根能成为食粮,那吗我们就可算经济植物,岂不对六亿人民更有用场?


第8版()
专栏:

草原林场
邵宇箩筐运到工地去,改良农具到农庄,行行风林无边际,不知身在草原上。(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推荐现代题材戏曲剧目
看楚剧“刘介梅”
李啸仓
从题材上说,“刘介梅”是反映农村中两条道路斗争的戏;如果从剧本所提出的问题、从刘介梅这个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来看,那就不仅仅是农村的事了。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时代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难道不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吗!所以,看过楚剧“刘介梅”以后,我觉得它不仅使我们历历如绘地看到农村中这种斗争、变革的情景;而更令人深思的是,刘介梅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显然,这个答案是关系到每个人的。楚剧以戏曲形式,通过刘介梅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的描写,在这一点上是表现得相当好的。
为了个人发家致富,本来扛革命大旗的刘介梅,在分得土地当了干部以后,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他挨过地主毒打的周大青,成了他的剥削对象,几乎被弄得家败人亡。图享受、讲排场、热衷于剥削行为,自然就会受到农村中资本主义势力——如曹老七、朱八爹等一类人物的拥护和捧场,就会被这些人利用。其结果,不仅是利己而是大利于资本主义;不仅是损人,而是有损于社会主义。剧本通过刘介梅、张仙梅与社主任、党支部书记刘敏三的关系,与父亲刘朗成的关系,与周大青、曹老七、七娘、朱八爹的关系,形象地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实质。这是使观众感受得最强烈的第一个地方。
在刘介梅这个人物的描写上,剧本也有独到之处。虽然他的个性还不够鲜明,然而重要的一个环节却是被作者牢牢地抓住了。那就是一个人当被资本主义思想支持着自己行动的时候,他是看不到任何事物的真象的,他会永远颠倒是非。刘介梅的所谓“好心”“有理”和“保护农民利益”,实际上是与追求个人利益——发财致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后来他甚至于十分怨恨统购统销,说合作化坑了农民。刘介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当中总有一个思想支持着他。剧本在这一点上挖到了他的灵魂深处,并且也有力地揭示了它的危害性。我觉得这是使观众感受得最强烈的又一个地方。
楚剧“刘介梅”有不少动人场面。比如描写刘介梅转变,他父亲刘朗成把从前的破烂衣物和解放后所制的新衣等挑上来的一场,就是一例。拿着这些衣物,刘朗成和刘介梅好像短兵相接似的对白;“人忘本、树忘根哟,无舵的小船随水流,资本主义是绝路,茫茫苦海快回头。”一段群众合唱;众人下场后,舞台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刘介梅,他的一段独唱,和回想旧社会生活的场面;都是很有艺术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是体现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和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的。剧本和演员的表演正是生动地体现了群众的这种心声、这种感情,因而它才取得了震动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里所运用的戏曲传统表现手法的歌唱表演,刘朗成挑衣服的处理方法,群众合唱的采用等等,都是做得相当成功的。无疑地这是一些新鲜的、美好的东西,是在艺术创造上很可喜的收获。
楚剧“刘介梅”也不是没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如:刘介梅的转变主要由于党对他的挽救和教育,这一点还未能鲜明生动地以艺术的力量体现出来;如:刘介梅的个性和他的性格发展还没有写得更突出;如:在编剧方法上还没能很好地运用传统戏曲的编剧手法等等,就都是使人感到有些欠缺的。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农村车子化,扁担齐放下
——车运为什么比肩挑省劲?
王虹
几千年来,我国广大农村中的运输,主要是靠两个肩膀一根扁担,费力大,效率低。如今在农业技术改革中,各地都掀起了车子化运动,把肩挑改成车运,费力小,效率高。
为什么肩挑改成了车运就能省下很多劳动力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从物体的重量谈起。
物体所以有重量,那是因为地球对它有吸引力的缘故。这个引力的大小,是和物体本身的质量成正比的。物体本身的质量愈大,它受到的地球引力也愈大,它的重量也就愈重。
要把一件东西提起来,就得花力气,这个力气就是用在对抗地球对它的引力上的。我们能提动一件东西,那就是说,我们用的力能胜过地球对它的引力;一件东西过重提不起,那就是说,我们用的力胜不过地球对它的引力。用肩挑东西,都得使东西离地,我们使的力必须胜过地球对这件东西的引力,这是硬碰硬,一点巧都讨不到,所以是费力大,担不多。
提不动的东西如果改用平拖往往就能把它拖动。那是因为物体没有离地,它的重量自有地面把它托住,用不着由人力来负担。我们花的力气只须对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而摩擦力却要比它的重量小得多。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在劳动中体会到了这个经验,就会把东西放在木架上拖着走。
如果有口大缸,提固然提不动,拖也拖不动。但是只要把它侧过来滚着走,就能把它移动了。为什么滚着走又比拖省劲呢?这是因为改变了摩擦的形式。
拖东西用的力气是用来对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滚东西用的力气也是用来对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不过,摩擦力的大小又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相互接触面大的,摩擦力就大;相互接触面小的,摩擦力就小。把物体平拖的时候,和地面的接触面就大,当把它改成滚的时候,就大大地减小了和地面的接触面,因此,用的力气也就小了。通常我们把平拖时的摩擦形式,叫做“滑动摩擦”;把滚动时的摩擦形式,叫做“滚动摩擦”,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省劲。
肩挑是用来对抗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车运是用来对抗地面对物体的滚动摩擦力,一个是硬抗硬,一个是讨了巧又讨巧,当然就无法相比了。
能不能让滚动摩擦力减得更小呢?还能。只要使它们的接触面更平滑,就可以又省去好些力气。因此,在改良和改革运输工具时的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首先就是把各部分所有的摩擦形式都设法改成滚动摩擦;其次就是在有摩擦的地方多加滑润剂,使接触面平滑。比如车轴上加滚珠,就是把轴和轴承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的一个办法;再在滚珠里加油,就是使接触面平滑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