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让轧钢同炼铁炼钢并肩前进
争取三年生产万种钢材
新华社上海23日电 炼铁、炼钢跃进以后,轧钢如何赶快跟上去?冶金工业部预见到这个重大问题,最近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轧钢生产促进会议。
会议认为,轧钢应该用最快的速度跟上去,同炼铁、炼钢并肩前进。要迅速扩大钢材的产量和品种,争取三年内我国能够生产上万种钢材,特别要迅速扩大无缝钢管、钢板、钢轨、线材等几类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的品种。通过增添大量的新设备和原有工厂挖潜力,要使我国无缝钢管、中厚钢板、薄板和重型钢轨的产量明年有一个很大的增长。
会议指出,目前有些地区对发展轧钢生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地区也考虑到发展轧钢,但只考虑到要发展一些方、圆、扁形状的普通钢材。人们对无缝钢管、钢板、钢轨等品种存在有畏惧情绪,认为技术复杂,自己不会;迷信轧钢机只有大设备才能制造,地方工业的设备条件差,造起来很困难。参加会议的代表通过交流经验和讨论,批判了这些神秘观念。他们参观了上海第三钢铁厂用小机床加工薄板机大机架的重大创造,参观了上海永鑫五金厂用土办法轧制无缝钢管,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破除了迷信。
会议要求各地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对本地区轧钢的发展进行全盘的规划。会议特别研究了大力发展无缝钢管、钢板、钢轨等比较特殊的品种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规模。
发展轧钢生产和扩大品种的关键问题是制造轧钢机。会议认为,这是一个很迫切的任务,解决的原则是依靠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自力更生相结合。各地应该像目前上海为华东钢铁工业大发展赶制设备那样,组织机械工业和非机械工业部门的机修力量进行大协作。钢铁工业本身的机修力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制造轧钢机和电动机。鞍钢的代表表示,他们可以挤出机修力量来为各地制造设备。
现有工厂充分发挥潜力,也是增产钢材的重要环节。现有工厂要组织评比竞赛,互相比先进、赶先进;要尽量采用世界上一切新技术,如经济型钢、冷弯型钢、挤压钢材、周期断面钢材等。鞍钢用球墨铸铁轧辊代替初轧机的锻钢轧辊,很值得在全国推广。


第1版()
专栏:

长风社乘长风破万里浪
力争水稻亩产万斤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消息:在湖北省孝感县二十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官木生领导的长风农业社,正在力争创造今年稻谷亩产万斤的高额丰产纪录。17日下午,在这个示范区查看生产的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同志,称赞了他们这种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
长风社的早稻和一季晚粳都长得很好。早稻已经有两尺多高,密而且壮,有的开始打苞出穗,丰收大有希望。社员们还在试验田中进行争取高额丰产的大胆尝试。官木生的试验田规划全年亩产一万零六十斤;被称为水稻姑娘兼棉花姑娘的赵翠云和余小英的试验田规划亩产一万零一百六十斤;青年队长官木堂的试验田规划更高,早稻16号亩产五千斤,双季晚稻亩产六千斤,加上已经收割了的前茬大麦六百一十斤,共为一万一千六百一十斤。赵翠云和余小英的棉花试验田也在这里,指标是亩产籽棉一千五百斤。这几块田相距不远,写着生产规划的大牌子也脸对着脸。他们天天在这片战场上比武,你学我,我学你,你赶我,我赶你。稻苗长得一样好、一样齐,不到收割打场,很难分高低上下。
王任重同志看到这些试验田时说:稻谷亩产万斤,这就是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既然小麦能够亩产四千多斤,为什么稻谷不能够亩产万斤呢?事情总是这样: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当然,这“想”,并非胡思乱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即所谓理想。这些青年、姑娘们的“想”,都有具体措施作保证,认真实行这些措施,就完全有可能亩产万斤稻谷。
临别的时候,王任重同志还向官木生同志说:“老官哪,你要指导那些青年、姑娘们的试验田的庄稼都比你自己的试验田的庄稼长的好。长风社光你一个人的试验田高产,不能算好,全社的田都高产,甚至都比你的试验田高产,那才算你领导的好。”官木生同志回答说:“对,我一定照着你的意见办。不但我们社要大面积平衡增产,我们还要和别的社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大家一同跃进。”
在查看这个示范区水稻生产情况以后,王任重同志等认为,只要继续努力,战胜干旱,大搞积肥,这二十万亩高产示范区亩产二千斤的规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1版()
专栏:社论

搞技术革命一定要发动群众
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口号鼓舞之下,目前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群众性的技术改革和发明创造正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农民和小知识分子,正在创造着惊人的奇迹。
面对着这个全民技术革命的浪潮,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去领导它?只是冷冷清清地让少数人空忙呢?还是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今天本报发表的天津织染厂开展技术革命运动的经验,给我们作了明确的回答:对于技术革命的领导和对其他工作的领导一样,根本的方法就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发动每一个工人、技术人员投入这个运动。天津织染厂全厂没有一个工程师,没有一个大学生,但是因为充分发动了群众,三个月中就出现了一千二百八十多项技术改革的建议,其中有几项是过去全国织染行业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得到解决了。这个工厂调查了十六名有重大技术改革成就的工人的情况,其中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程度的七人,初中程度的三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六人;从年龄上看,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的八人,二十五岁以上的八人。这个情况足以说明:只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普通的工人和小知识分子也能够创造新的技术,促进生产的巨大发展。
要在技术革命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首要的一环是企业领导者自己必须破除迷信。在企业领导干部中要破除哪些迷信呢?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开展技术革命,只能依靠少数专家、技术人员,对群众性的技术改革抱着怀疑和轻视态度,对群众的发明创造,总是评头论足,泼泼冷水。很显然,这是错误的。我们不否认专家、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在技术革命中必须把他们动员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迷信专家、技术人员而不去发动群众,那末,技术革命就丧失了群众基础,就不可能取得重大的成果。还有一些工厂企业的领导干部害怕技术革命会打乱原来的生产秩序,影响生产。他们不了解工人群众同样是非常关心生产的。工人提出的许多技术倡议,正是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发动工人群众不但不会妨害生产,相反的,只会使生产搞得更好,得到更大的成绩。至于还有一些同志害怕职工的技术改革出了“框框”,会影响对当前本厂生产关键问题的解决。这更是不必要的顾虑。事实上,职工们一般地都是围绕生产关键问题来进行技术改革的。即使有的不是生产关键,也应该予以支持。有些技术改革虽然不能立即解决当前本厂的关键问题,但是从长远看、从大的范围看,这些技术改革往往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例如天津织染厂技术员梁树楷研究成功的不用染料染丝绸的方法,虽然不是该厂当前主要的关键问题,但是这个重大的创造,为我国印染工业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无论如何是值得重视和奖励的。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解放思想,目光远大,坚定地信任群众,依靠群众。这样,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才能够迅速地开展起来。
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还必须向广大职工进行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反复宣传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不断地启发群众的自觉。要知道,一切纲领和政策,不论怎样正确,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直接的拥护和坚持到底的奋斗,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反复地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投入技术革命中去。天津织染厂的党组织采取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通过各种活生生的事例,反复宣传技术革命的政治意义,有很大的实际效果。他们特别注意启发那些处于中间状态和落后状态的职工的自觉性,并且紧紧抓住一些具有首倡精神的创造,大喊大叫地扩大宣传,将红旗插遍全厂各个角落。这样,使工人意气振奋,人人敢想、敢说、敢做,连少数落后的职工也自觉地投入了技术革命的浪潮中。
天津织染厂的经验充分地说明:在技术革命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领导者对于新生事物的高度政治敏感和热情支持。天津织染厂的领导者,正是用这种热情的态度,对待刚刚萌芽的新生事物。他们一发现职工中有一些新的创造的时候,就大力予以支持。工厂的领导者对其他地区工厂的先进经验,也如饥如渴地注意学习。对于报纸、杂志上一条简短的消息,他们都不轻轻放过。这种对于新鲜事物的敏感,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要正确地指导技术革命,除了放手发动群众以外,还要强调一切经过试验。一方面,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有革命的气魄。技术革命就是向自然界斗争,必须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大胆地支持职工的新创造。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把这种革命气概和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放手发动群众和一切经过试验是不可偏废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早已指出:“要想解决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更困难任务的人们,也就应该具有坚忍精神来试验几百以至几千种新的斗争方法、方式和手段,直至从中制定出最适当的办法时止。”政治斗争是这样,技术革命同样是这样。天津织染厂对于职工的革新倡议,都分别进行试验。一般零星倡议,由小组负责试验;比较重大的,由车间试验;涉及全厂性的,由工厂领导上主持试验。在试验以前,工厂的领导干部对于成功和失败的两种可能都作了充分的估计。试验失败了,也不灰心,而是鼓励职工吸取教训,继续进行试验。这种方法,是符合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因为一时失败就放弃了对职工群众创造性的支持,那末,必然会挫折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使一些可能试验成功的重大改革流于失败。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是我们领导技术革命的正确方法。只要我们企业的领导者用群众路线的方法,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的创造,领导这个技术革命运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像领导其他工作一样取得伟大的胜利,就能够将群众性的技术革命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峰,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第1版()
专栏:

职工敢想敢干 领导全力支持
天津织染厂掀起技术革命高潮
新建议新创造大胆试验大部成功 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
本报讯 天津市织染厂在共产主义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上,到处大插红旗,为新生事物大喊大叫,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使工厂生产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到6月12日为止,这个工厂的职工提出了一千二百八十多项革新技术的建议,其中70%以上已经实现。原来是全国第一流的产品,仍可保持全国的首位;原来次于上海的安安蓝布已经越过上海;漂白府绸的质量已经超过了日本。5月份的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了21%。上半年可完成全年产值计划53%。
织染厂共有职工一千一百多人,只有四个技师,没有一个工程师。在技术革命运动中,有重大创造发明的十六人。这十六个人,在文化程度上是:小学七人,初中三人,中等专业学校六人。他们的工龄是:一到五年的五人,六到十年的七人,十年以上的四人。他们的年龄是:二十一到二十四岁、二十五岁以上的各八人。这一事实说明,能够革新技术,发明创造的就是这样一群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工人、技术人员、小知识分子。
织染厂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主要是由于这个厂领导干部在政治挂帅,思想大解放后具有高度的对新鲜事物的敏感,重视人的能动作用,对于群众提出的革新技术建议采取了大力支持的态度。
织染厂领导干部在重视先进思想的萌芽的同时,也善于抓先进事物的苗头,无论是小组会上谈到的一条革新技术的线索,无论是大字报上提出的改进技术问题,也无论在报纸书刊上看到的先进技术,或者是兄弟工厂介绍的先进经验。那怕是一点点苗头,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他们都十分重视,积极给以支持。如今年3月底的一次碰头会上,有人在发言中顺便提到说梁树楷讲了句“神话”,他想不用染料染丝绸。染东西要用颜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可是,这个厂的副厂长张田和却不这样看,他十分重视这个想法,认为“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值得试试”。于是他马上找到梁树楷,给他各种试验条件,使这个青年的大胆设想,很快地成为现实。
他们在新事物刚一露苗头的时候,就实事求是而又十分充分地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以肯定,这对于群众的技术革新活动,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当工人创制出第一个自动化设备——三效蒸馏水自动控制的时候,他们经过研究,认定这是印染行业技术革命的方向之一,于是在群众大会上,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自动化”的好处。创制 “自动化”设备的人听了以后很兴奋,马上又提出新的“自动化”建议,别人也动手搞起来,很快地在全厂出现了二十二项“自动化”。接着,老工人袁恩德建议取消拉宽机成功,领导上又作了研究,于是又召开大会,夸奖取消拉宽工序。这种作法,推动了工人们的思想解放。
织染厂的领导干部,对于职工提出革新技术的建议,总是满腔热情,全力支持,帮助职工实现。他们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担责任,让职工大胆试验。领导上表示担责任,不仅是在技术革新的建议刚提出来的时候,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重大波折的时候,领导上也是首先把责任担当下来。鼓励职工继续进行试验。
二、给方便,让职工安心试验。实现一项技术革新,特别是一项重大的革新,是需要一些时间、设备和人力等等条件的,织染厂的领导上给了他们种种方便。厂里的革新者都这样说:“只要我们的建议被厂里知道了,种种支持就都来了!自己就只剩下一个心思,如何使试验成功。”
三、亲自抓。一是抓思想。在试验焦炭烧毛代替铜板烧毛的时候,连续试验了多少次都没有成功,连提意见的工人刘恩亭也泄了气。参加试验的厂长就跟所有试验的人讲了:试验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试验失败了,可以找到教训,使继续试验少走弯路,不能才试验几次就泄气。刘恩亭接着又试验起来,终于成功了。一是抓协作,有些重大的技术革新,牵涉到厂内的各个部门,因此加强协作、特别是辅助部门与生产部门、工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这个厂青工张彦文提出的练布不用火碱,是在技术员王耀庭、王树熙两个人协助下共同研究试验成功的。
织染厂的领导干部,还用插红旗,树标兵的办法推动技术革新。机动车间铁工部的工人姚国良,看到工人用锉刀锉大梭棍上的螺丝,又慢又累,他就用“双刀车扁”的办法,使机器代替了人工操作,产量立刻提高了六倍半。这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但是这个厂的领导干部认为它对当前的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工人们开动脑筋、改进技术的新方向,就决定把它当作一面旗帜高高举起。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公布了姚国良的事迹,当时就轰动了全厂。不少工人体会到姚国良革新技术是每个职工今后努力的方向,他们提出了“干劲必须加钻劲,人人都来动脑筋”的口号。电工部的工人们当天就跑到染色车间去问染布工人生产上有没有需要电工帮助改进的问题,访问回来以后,他们就日夜研究,陆续实现了消灭磨白次布等十多项技术革新。工人们编了这样的歌谣歌颂技术革新:“人凭智慧虎凭山,保质保量大生产,不费力气轻又快,计划超额往上翻。”厂里就这样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富有独创性的革新。
织染厂的领导干部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他们一心一意,力争上游,决心要把工厂办好。他们采取按月按季和同类型工厂和产品进行比较的办法,寻找竞赛的对手,看到别人有一点先进的地方,就比,就学,就赶。他们认为在这个大跃进的时代,自己再先进也会有落后的地方,落后的单位也会有先进的地方,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他们总是看着别人先进的地方,看到自己不够的地方,防止了自满和保守,革命的干劲越来越足。
这个厂根据不断革命的精神,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推动技术革命不断向前发展。今年初,他们提出,干劲加钻研,革新千千万,苦战二十天,质量赶国棉,色布“五一”越上海,产量日产廿五万(公尺)的口号。在质量超过上海,染布日产量达到二十五万五千公尺以后,他们又提出“敢想敢干争上游,质量‘七一’越常州(全国第一),产值全年八千万,成本降低19%”的口号。最近,这个厂总结了前一段技术革命开展的情况,更高地举起了技术革命的大旗,提出了开展技术革命的长远目标,要求设法增加布的强力,进一步缩短工序、自动化和采用新技术,目前已有“耐洗浆料”、“低温精炼”、“松式平洗”等几项重大革新正在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这个厂还提出了“树脂上浆”等九个课题,已全部被职工抢去,现在这个厂每天都有新的技术革新出现,报捷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一个技术革命的高潮正在这个工厂中掀起。
(附图片)
青年技术员梁树楷(中)在化验室的李树齐(左)和王树文等协助下,试验不用染料染丝绸棉布成功。这是他们正在进行小麦试验。 新华社记者 田 明摄


第1版()
专栏:

依靠地方积极性兴建大型水电站
大理西洱河电站作出榜样
据新华社讯 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采取同大理白族自治州协作兴建西洱河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办法,为依靠发挥地方积极性加快工业建设速度提供了新的经验。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下关市郊的洱海出口西洱河,落差高达六百多公尺,有洱海作为天然水库,在这里可以建立发电量达二十万瓩的水电站,作为云南西部的电力枢纽之一。
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在兴建这座大型水力发电站中大胆打破常规,改变过去“孤军作战”的状况,采取了同地方充分协作的办法。根据协议:工程的投资、设备、材料和技术骨干力量,由水力发电工程局全部负责,而工程需要的全部管理人员、劳动力,则由自治州负责调配。在施工过程中,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除为自治州把一般工人提高到初级技工水平外,还要负责将其中的五百多人训练为中等技术工人,使工地变为自治州培养电力工人的学校,为自治州培养起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电站建成后,将改变以往不向地方供应电力的规章,而规定自治州首府下关市地方工业所需的电力由电站供给,用以支援地方工业的跃进。
由于这种协作的办法对地方大有好处,所以地方对兴建电站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大理白族自治州已选派副州长去担负工程处长的职务,并经过自治州党委统一安排以后,工地所需的二千多个劳动力可以全部得到解决。
云南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共要修六座大型水电站,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已决定继续运用这种同地方协作的办法,使电站的基建和生产得以跃进,赶上全省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1版()
专栏:

农民自己动手建立小水电站
北大荒的“夜明珠”誉满黑龙江
据新华社哈尔滨22日电 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安合作社农民自办的小型水电站,已经成为全省实现农村电气化的典范。省水利厅最近举办短期训练班,训练一万名技术干部,深入农村推广这项经验,要求在全省农村里一年实现动力化,三年实现电气化。
宁安县西安合作社的小型水电站,是当地群众几年前用“土办法”办起来的,深受群众爱戴,被称为北大荒里的“夜明珠”。这个水电站的优点是:简单易用,花钱少,起的作用大。来到水电站,既看不到高大的拦河坝,也看不到雄伟的厂房,只是从村旁海浪河里引出一股水,沿着渠道流向电站,厂房是两间普通的草房。利用渠道的自然落差,水冲击着“双击式”铁水轮,带动了十五瓩发电机,发出电流。这个水电站,从勘查、设计、施工到机器安装、生产,都是群众自己干的;除了发电机外,全部设备也是群众自己制造的。建设这座水电站投资一万多元,它发每一瓩电的成本费比邻县建筑的比较大的电站低一半以上。
简陋的水电站给西安合作社的非田间劳动带来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水电站一方面以水轮作动力,使粮米加工、弹棉和火锯等作业机械化,另一方面,利用电力带动打场机、脱谷机和铡草机。
有了电以后,群众的生活和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许多青年不安心农村工作、向往城市的思想有了改变;一些农民打算搬到牡丹江市郊区种地的想法也打消了。
这个水电站一年有七个月(5至12月份)的运转时间,这段时间恰值农忙季节,劳动力特别紧张,用电力带动了非田间耕作机械化后,就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恰恰适合黑龙江省地多人少、劳动力不足的特点。在不能用水力发电的五个月中,他们用柴油机作动力。水电站每年供应用户电灯所收的电费,就可以补偿柴油机燃料费用而有余。
这些天来,许多地方派干部到这个水电站参观学习,省的领导部门将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议。


第1版()
专栏:

把零散工厂组织起来 对重点企业实行扩建
首都建设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
新华社23日讯 一个汽车、拖拉机工业体系的建设已开始在首都进行,并且将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完成。
首都建设这种工业体系,是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方针的指导下,把一些零散的汽车修理、装配、附件制造和配件制造等工厂组织起来,在充分发挥旧有企业潜力和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重点扩建,从而组成这种现代化工业的体系。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指定的专门小组提出的初步规划方案,这种工业体系将在下列七个方面的现有企业的基础上迅速组成:一、以第一汽车附件厂等工厂为基础,建成一个年产几万辆汽车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二、以北京农业机械厂等工厂为基础,建成一个年产几万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工厂;三、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摩托车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摩托车制造厂;四、在无轨电车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公共汽车的装配厂;五、以运输局修理厂等工厂为基础建成电瓶车制造厂;六、在现有若干性质相近的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成附件厂、齿轮厂、弹簧厂、电器厂、仪表厂、轮胎厂、塑料厂、座垫厂、随车工具厂、油漆厂、锁厂等十多个专业性的工厂;七、把分布在全市的其他修理厂、修理站更好地组织起来,以适应工业和市民零星的和大量的修理的需要。这样,除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农业机械厂要进行较大的扩建外,其余的制造厂、专业厂只须在现有若干工厂中略加扩建和改组就可迅速建成,这就大大节约了国家的投资,并且争得了建设的速度,缩短了建设、试制和投入生产的时间。
这个体系建立后,不但要使首都运输机械化、郊区农业机械化,还将有力地支援全国。
现在,这个初步规划方案正在一面实施,一面在进一步研究和修正。其中汽车和拖拉机生产协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汽车制造厂和拖拉机制造厂的扩建工程正在迅速进行。随着红旗牌万能底盘拖拉机、万能拖拉机、巨龙牌拖拉机和井冈山牌小轿车的试制成功,首都的汽车、拖拉机制造将在几个月内转入成批生产,两三年内就可以生长为一个年产几万辆以上的汽车拖拉机制造中心。
北京过去只有一个汽车附件厂、一个农业机械厂和一些零散的汽车修理装配工厂。在今年的生产大跃进中,鉴于首都有大量生产汽车、拖拉机的迫切需要,广大职工群众敢想敢干,说干就干,有八个工厂同时开始试制汽车和拖拉机,并且把试制成功的预定期限一再提前。
在这种国家迫切需要、客观条件可能和职工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怎样由试制转入成批生产,就成为首都发展汽车、拖拉机工业的一个迫切问题。现在在北京有三种办法可以采取:一种办法是新建大型的汽车厂和拖拉机制造厂,但这需要几亿元的投资,几年的建设期限。另一种办法是让现在搞试制的各厂各自独立发展;但这些工厂搞样品试制和小批生产还可以,要转入大量的生产就会碰到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很多困难,而且由于力量分散,会把成批生产的时间推迟。中共北京市委研究了国家的需要和全市的工业生产能力之后,决定采取第三种办法,即现在所实行的,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方针的指导下,把有关的旧厂组织起来实行全面协作,一面进行生产,一面进行改组和扩建,以迅速地发展首都的汽车制造工业和拖拉机制造工业。
(附图片)
首都红旗牌万能底盘拖拉机正在用装配式直流谷物收割机进行收割小麦试验。新华社记者 傅 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