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再来一个造林高潮
全国林业会议决定秋季造林二亿亩四旁植树翻一番
本报讯 我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造林十八亿亩,完成四旁植树一千三百亿株,五年基本绿化全国(除边疆地区而外);争取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我国林业生产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以充裕的木材生产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林业部最近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总结了八年来的林业工作,交流了经验,并初步决定了上述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任务和1959年的规划指标。
会议认为,八年来林业建设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成绩是主要的。在绿化方面,截至今年5月份,完成造林五亿亩,采伐木材一亿多立方公尺,基本上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需要。但是,林业工作中存在着马鞍形的深刻教训。1956年生产高潮时,完成造林七千五百多万亩;1957年仅造林五千八百五十万亩;1958年春季造林已达三亿一千五百万亩,四旁植树达一百三十三亿株。在右倾保守思想的影响下,在发展林业建设中,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也是不够的,对农业生产合作社造林也能供应国家用材,抱有怀疑态度;对国营林场不恰当地强调营造单一用材林;把经营森林和利用森林对立起来,片面地进行森林管护,而对全面利用森林资源则抓的不够。在木材采伐和管理上也不敢大胆革新技术,对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不够。还有些规章制度过分死板,限制了群众积极性。
会议听取了三十多个典型报告,介绍了先进经验,丰富了林业内容,指出了林业建设关系到整个山区发展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林业起了极大作用。
会议认为,各级林业工作部门,必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总路线,结合中心任务,组织林业建设新的高潮。今年是林业建设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春季造林运动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雄伟的力量。会议决定秋季再掀起一个更加广阔的造林高潮,争取再造林二亿亩,四旁植树再翻一番。在大规模造林运动中,要大力开展工具改革和技术革新运动,普遍推广种试验田的工作方法。重视群众的创造和先进经验,并且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开好现场会议,组织参观评比,鼓舞群众,力争上游。目前要抓紧幼林抚育工作,让新生的一代幼苗健康地成长起来。(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浙江春花作物增产近倍
福建颜厝乡创造早稻亩产1390斤的纪录
据新华社杭州20日电 浙江省一千零五十万亩小麦、大麦、蚕豆等春花作物全部收割完毕,总产量达到二十三亿九千二百万斤,比去年增产近一倍。
全省有二十二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有二十六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量都在二百斤以上。最高的瑞安县达到三百四十二斤,比去年增加两倍半还多。丽水县丽兴社有三亩九分小麦,平均亩产一千四百斤。瑞安县爱国社三十二亩小麦,亩产一千零二十斤。一向被认为土地贫瘠、多雨低温、自然条件较差的定海、普陀、岱山等海岛县,今年小麦的亩产量都跃进到二百二十斤以上。去冬还被列为后进的平阳、龙游等县,春花作物产量也有了很大跃进。平阳县今年小麦亩产量一跃而达到二百八十斤,比去年每亩九十七斤增产188%。衢县今年小麦亩产一百八十八斤,也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
中共浙江省委在去冬今春把培育春花作物作为组织农业生产高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12月,省委农村工作部和省农业厅及时举行春花作物现场会议,组织四十八个县、市的代表到绍兴县实地参观,进一步鼓起了打好大跃进第一炮的劲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保证全苗、开沟排水、培土施肥的增产热潮。今年4月,省委组织的农业生产第一次大检查,又把培育春花作物列为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这次检查,鼓舞群众加强了收割前的最后培育工作。在此期间,各地党委又组织干部和社员辩论,克服了春花作物生产已经“定局”的思想,为争取丰收打下了思想基础。
新华社漳州20日电 福建省龙溪县颜厝乡乡长曾清溪种植的一亩二分二厘早稻试验田,创造了亩产一千三百九十斤零二两的纪录。17日,这块试验田由各生产队长、老农和龙溪县农业局干部等参加收割,单打单晒,在18日过秤的结果,总产达到一千六百九十六斤。
这块试验田的土质是颜厝乡最差的一块,去年早稻亩产只有五百三十斤。但是,曾清溪在这块试验田中大胆实行技术革新,使低产变成了高产。他的主要措施是:熏田由过去一次增加到两次,增高地温,促进早稻生长;土地深犁七寸,又复盖了二寸厚的河泥,每亩下基肥九百多担,改善了土质;全部改用陆财号良种,比往年提前十五天插秧,株行距比过去缩短了;适时中耕、烤田和合理追肥、排灌。结果每亩有效穗数达四十万穗以上。


第2版()
专栏:

林木高产志
杉木
福建南平县溪后乡和平社共有杉木林一千三百五十多公顷,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达六百立方公尺左右,创造全国杉木林大面积丰产纪录。在我国南方,一般杉木成林每公顷仅能产木材二百到三百立方公尺。
和平社杉木林中有一片五十多亩三十八年生的杉木林,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达一千一百七十四点五立方公尺,在国内数第一,世界上也少见。
马尾松
浙江省建德林场有一片三十多亩三十七年生的马尾松林,每公顷蓄积量达七百二十三立方公尺,比一般同龄林的蓄积量高三倍,是目前全国马尾松林蓄积量的最高纪录。


第2版()
专栏:

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经验
本报讯 安徽省淮北平原的灵壁县多快好省地植树取得的成绩,给平原区提供了大规模造林的经验。这个县去冬今春在百日内植树二十五亿一千多万株。按全县六十四万多人平均,每人植树三千八百八十九株;按日平均,全县每天植树二千五百多万株。经过省、专区、县三级检查和全县各区、乡、社群众性的逐段互查评比,造林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
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首先要解决苗木不足的困难。灵壁县造林的树苗绝大部分都是群众自筹解决的。中共灵壁县委根据因地制宜,有什么树栽什么树的原则,大力贯彻“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发动群众挖掘潜力,全县栽植的二十五亿多株树苗绝大多数都是依靠群众自筹解决的。全县各农业社都成立了找苗组,到荒山野外树木密生的地方,利用分根、分棵、挖野生小树和采集当地的柳、拣树种来造林。各地以用物交换和记工分的办法收购群众的树苗,很多群众还纷纷自献树苗或作为向社投资。各农业社互通有无,调剂苗木。群众还集资向外地购买一部分本地没有的果树苗。
平原地区没有大山,大规模造林究竟栽在什么地方?灵壁县在这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经验。灵壁县土地总面积三百六十多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占二百九十三万多亩,山地只有十一万多亩。全县除在山地上营造十多万亩成片林外,河道植树一千五百多里,沟渠植树一万九千多里,农村道路植树一万八千多里,并依附沟渠、公路、河道全面营造以柳树为主的小型农田防护林一百六十五条,全长五百九十一里。这些事实说明:平原虽然山地少,还是可以大规模造林的。
植树造林能不能又多又快?灵壁县采取造林突击队和紧密结合农业生产造林的办法,收到了多快的效果。全县共组织了造林突击队、组二千五百多个,参加人数达三万七千多人,做到社社有突击队,生产队有突击组。杨町乡在今年3月15日还是造林工作的落后乡,通过五天五夜突击造林苦战,共植树一亿二千多万株,每人平均六千三百二十四株。这个县造林还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如在开展兴修水利运动中,发动群众兴修一处,就在那里植树。
平原地区过去没有大规模造林的习惯,如何保证造林质量是个大问题。灵壁县首先分区、分点,结合苗圃参观实习,训练了大批林业员。全县从栽树开始就在农业社实行了包时间、包任务、包质量、包工分、包成活、包管理的六包制度。为了保证栽一株活一株,县委成立两个巡回检查组进行普遍检查;各区、乡、社普遍成立了检查组,结合农业生产逐社、逐队、逐段进行检查,对不合规格的都培土或重栽。到目前为止,已培土两到三次的有十七亿九千多万株,浇水达二亿二千五百多万株。同时,广泛开展了施肥工作。全县农业社都建立了护林队,制订了护林公约,在沟、河、路、山场普遍插护林界牌。由于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质量,全县各地栽植的树木,一般都做到栽的直,培土紧,灌溉足,成活率在90%以上。


第2版()
专栏:

黄土高原也能四季造林
本报讯 记者翟其寅报道:全国造林模范县——秦安县人民以敢想敢干的首创精神,打破常规,最近又开展了夏季造林运动,树立了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上“四季造林”的典范。该县过去几年,只利用春秋两季造林,进度缓慢。去年冬季以来,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鼓舞下,该县人民先后进行了冬季、春季和夏季三次造林突击运动,共造林约八十万亩,平均每个劳动力造林五亩。其中去冬一次突击造林四十多万亩,春季造林二十二万亩。目前正在完成夏季造林十七万亩的任务。截至现在全县出现的万亩林社有十一个,五千亩林社八十五个,荣获全国造林模范县的称号。
秦安县冬季栽树采取的办法:(1)土壤倒置,肥土压根,生土盖顶;(2)短杆斜插,深埋踏实;(3)枝头盖土两寸,避免受冻干枯;(4)一窝两苗。夏季栽树,除采取上述几项办法,还要边砍、边剪、边栽;选择水多耐旱的二、三年生的嫩条,剪去绿叶,避免水分排泄;隔五、六天浇水一次。
秦安县“四季造林”的创举,具有重要意义。春秋两季是农村生产繁忙季节,加之劳动力缺乏,解决了冬夏两季栽树的问题,就开辟了大规模造林的广阔途径。


第2版()
专栏:

油菜籽跃过千斤大关
麻城县出现亩产1146斤的最高纪录
新华社武汉19日电 湖北省麻城县闵集乡第一农业社青年试验组的两亩一分油菜地,总产量达到了二千四百零八斤十一两,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四十六斤十五两九钱,超过了应城县劳动模范曾开采创造的亩产八百零六斤的丰产纪录。
这块油沙土质的油菜试验地,是社共青团支部书记、青年试验组组长邹公发和三个团员一道培育的,播种前曾经两犁两耙两耕,还分层施了底肥。这块地的油菜一直长得特别好,平均长有五尺高,每亩有五万五千株,每株结荚一千六百个,每个荚子里约有二十二到三十粒菜籽。
中共麻城县委书记赵金良和闵集乡支部书记查国良等,都参加了这块油菜地的验收。邹公发和青年们现在正总结油菜丰产经验,争取明年获得更高的产量。


第2版()
专栏:

湖北人民决心不让旱死一蔸秧
山东在抗旱中加快了水利建设速度
本报讯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推动和鼓舞下,已经获得夏季大丰收的湖北省的农民群众,正为确保秋季的更大丰收向旱象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到目前止全省投入这一斗争的已有几百万人,他们提出的响亮口号是:不让旱死一棵苗,不让旱死一蔸秧。
5月底6月初,湖北省大部地区由于久晴不雨而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象,部分地区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左右。为了战胜旱象,确保秋季大丰收,各地发现上述情况后,即先后发动群众开展了抗旱斗争。全省到目前止先后投入抗旱的已有几百万人。各地动用来抗旱的各种水车和其他提水、担水工具等共达百万件左右。
由于学习和讨论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斗争中又用算账对比的方法使群众认识了抗旱对保证丰收的重要性,加以各地干部和群众一道行动,从而激发了群众的高度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洲县白渔乡跃进一社在6月5日学习了总路线后,有三百七十多个社员连夜车水抗旱,直到鸡叫二遍才收工。跃进八社学习总路线后,立即把全社的水车、粪桶、水桶都出动抗旱。由于全乡大动员的结果,六千多亩受旱的棉苗在七天内就全部灌了一次到两次水。
今年抗旱中一个重大的特色是:各地为了解决劳力、工具、水量不足的困难,组织了共产主义的协作,效果很好。仅据黄冈专区的统计,参加协作的即达十五万多人。这个专区的麻城县提出的口号是:“少帮多(活路),快帮慢,互相支援,共同跃进”。企亭乡有七个社,其中四个社水利条件较好,未发生旱象,但另外三个社旱象较严重,有三百多亩棉苗眼看就要旱死了。组织协作后,四个有水社就用水支援三个缺水社,使这三百多亩棉田都得了救。
到目前为止,湖北各地农民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抗旱斗争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仅荆州、孝感两专区即有百多万亩的稻田和棉地从将要旱死的情况中抢救了出来,但是,由于各地至今仍未下雨,不少原来未旱的田、地也开始呈现旱象,抗旱斗争正在进入更加艰巨的时期。为此,中共湖北省委要求各地继续组织群众抗旱,并扩大斗争的规模,坚决作到:不让旱死一棵苗,不让旱死一蔸秧,确保秋季大丰收。
省委还通知各地,在抗旱斗争中要大力组织协作,并且要用去冬今春水利高潮中改革工具的干劲,大搞工具改革,来提高劳动效率,以便一面抗旱,一面加强田间管理,克服在同时进行上述工作时存在的劳力不足困难。 (方堤)
本报讯 巨大规模的突击抗旱运动,全面地加快了山东省水利建设的速度。到目前为止,全省有水利设施的土地已达八千多万亩。仅最近十几天的时间,全省水浇地的面积就又扩大了二百万亩以上,同时并创制和推广简易提水工具十万多套。
在群众性的抗旱斗争中,许多平素看来似乎难于克服的困难,都被群众逐一突破了。特别是部分地区的水源缺乏问题,通过广大群众人人出计、个个献策,把丰富的地下水源挖掘出来。莱阳专区的荣成、黄县、文登、即墨等四县,仅十天的时间就挖出山泉三万多个,掘深河底截住潜流四百一十九条,并打机井六百多眼。山区人民更是千方百计,踏遍每一处山岭,把一切水源都找出来,加以利用。与此同时,有些未加平整的土地,在抗旱斗争中,也得到了平整。


第2版()
专栏:

把副业生产抓起来
纪希晨
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中,如何使农村副业生产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当前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地方由于忽视全面发展农村生产,有些副业已经在跃进中掉下队来。
农村副业发展很不平衡。直接与农业增产有关的养猪业,在各级党委和农业社的普遍重视下,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截至5月20日,四川生猪总数已达三千二百多万头,比去年年底增加了七百多万头。但是农村中的其他副业生产却普遍减少了。在农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禽业,不少地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0%—50%。隆昌县鸡鸭由四十多万只减少至十多万只,江津县真武乡三十一个农业社减少了34%。一向以孵产小鸭出名的罗江县新华一社去年抱房出鸭二十万只,今年孵了一万多只也卖不出去。其他家庭手工业以及与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小土产也有减少。棕片是四川的特产,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很需要,又是北方农民打井的必需品,但全省的收购量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多。由于副业生产减少,不仅影响到市场副食品的供应和社员经济生活的活跃,同时也影响了国家收购计划的完成。
农村副业减少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在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对副业生产缺乏全面的安排和计划,放松了对副业生产的领导。加以有的地区对资本主义活动和正当副业生产的界限没有正确地区别,致使一些为国民经济所必需的土产和手工业品,也受到了限制和批判。在保护庄稼免受糟踏的正确愿望下,有的地方却对社员的家禽采取了“捉、杀、打、罚”的错误办法,群众虽愿发展副业,也不敢养鸡养鸭了。
要发展农村副业生产并不是困难的事。经验证明,只要各地党委和农业社,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对集体经营的副业和社员的家庭副业在生产计划和劳动力组织上加以规划和安排,认真把副业生产抓起来,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制度,问题就可以解决。


第2版()
专栏:

引洮河上山工程正式动工
据新华社兰州18日电 可与我国运河比美的甘肃省引洮(河)上山工程17日正式全面动工,一万二千多人在岷县古城村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从工程局和十个工区来的民工、行政干部、技术工作人员的代表,高举着决心书、保证书、挑战书,携带着他们创造和改制的先进生产工具,来向大会献礼。
十时正,开山炸药接连轰鸣,代替了礼炮,大会在“东方红”的歌声中开始。会上,引洮水利工程副主任委员李培福致词,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甘肃省省长邓宝珊等相继讲话。民工代表常永福和工程技术人员代表杨子英分别代表全体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表示坚决完成工程的决心。最后由引洮水利工程局局长张建纲宣布了施工计划。
接着,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和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以及省级各单位的一百多名党政负责人,都参加劳动,为引洮工程挖土。
洮河发源于甘肃省南部岷山的北麓。引洮河水上山的工程,就是在洮河上游海拔二千二百五十公尺的岷县古城村,把洮河水拦住,使它转北向东,流到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庆阳县境内的董志塬,长达一千一百多公里,这样就可把洮河水充分利用起来,能灌溉一千五百万亩到二千万亩的土地,估计可增产粮食四十五亿斤;同时,还可利用它的八百五十公尺的落差水,发电三十多万瓩,实现农村电气化。


第2版()
专栏:

卫星社放“卫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方徨
6月11日,奇迹出现了——遂平县卫星社放出了第二颗高产“卫星”,亩产小麦三千五百三十斤零七两半。
记者怀着兴奋的心情访问了卫星社,现在只把亲眼看到和听到的几件小事介绍给大家。
不是割麦是“砍”麦
收割二大队二分队队长那块丰产试验田的麦子的三十五个妇女和七个男社员,大部分都是富有割麦经验的老手,而且每人都带了两张镰,又是趁夜晚天气凉爽开割的,可是没割几镰,就没力气了,大伙只好一小把一小把的“砍”,而且每隔十五分钟就得磨一次镰刀。就这样子,四十二个男女,汗流夹背的干了一夜,第二天又干了一上午,才把那创造奇迹的二亩九分地的麦子“砍”完,平均每个人割了半分多地。这是这儿农民史无前例的割麦最“慢”的纪录!
整整打了三天场
五十三岁的老饲养员陈甲勋负责运这块丰产地的麦子。一谈起这桩事,他就喜笑颜开地说:“我一辈子没见过在二亩九分大的一块地里,能拉出几十车麦子来。解放前,一亩小麦一担挑完;解放后这几年,最好的年成一亩地也只挑七、八担。这一回,我算服了,这二亩九分地一连运了四十二车!”和陈甲勋一起运这块地麦子的还有曹庭章、杨林生、赵国荣、曹玉明等四个人,他们套了五辆大车,也是拉了一夜搭半天,才把二亩九分地的麦子全部运到场上。
负责领导垛麦和打场的是试验小组的组员陈根,他是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他眉飞色舞地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说:“垛麦场上像打仗一样,七个青壮年专门负责垛麦,二亩九分地的麦秸整整占了二亩地大的麦场一条边。为了节省地方,麦子垛得和场边一颗老槐树的树稍一样高,一个梯子不够高,就把两个梯子架接起来垛垛。”打场的时候,把二亩地大的麦场,整整铺了二尺多厚,套了十二头壮牲口,拉六个石磙,头场整整压了两天,二场又压了一天,还没有压完。
一场风波
10日上午,社员们正在压二场麦的时候,记者闻讯赶来。打麦场上尘土飞扬,十多个女社员正从三垛高大的麦堆上,把麦子翻下来铺场。记者们一看有三个麦垛,就惊住了,二亩九分地能有高到二丈多的三个大麦垛吗?为了慎重起见,便问正在场上的二分队队长、试验田负责人陈世俊,并且建议他再查对一下。他不很情愿地问了正在翻垛的女社员,没想到竟因此引起一场风波。队长话还没有落音,女社员们就像被激怒的喜鹊一样,吵闹开了。女社员朱秀英挥着忙杈,隔着麦场向记者叫喊着:“同志!你们是不是有点‘保守’?别不相信群众的创造呀!不知道小麦生长得啥样,你又咋会知道没有这三垛麦呢?”别的女社员也接着说:“我们是亲手割麦、垛麦和打场的人,相信我们吧!”记者让她们批评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老保守”变了
在打麦场上,经常看到一个穿着蓝布衫,须发银白的老年人在转来转去。人们告诉记者,他就是七十岁的曹文章老人。曹文章过去是社里有名的“老保守”,今天,他也变成促进派了。去年,当分队干部选择这块地当试验田的时候,曹文章就不同意。他说:“这是块有名的种一斤打一瓢的地,你们能打一斤就算不错了,还想打双千斤呢?”他看到干部在试验田里一亩地下三十斤麦种,更是反对。他说:“我种了几十年的地,从来没见过下这么多种。你们真像胡闹!”可是,麦子长得越来越好。3月里,麦子拔节的时候,已经有四尺多高了,吐的穗儿又胖又大。别的麦地里,风一吹,行行麦秆随风摆倒,唯有这块丰产试验田的麦子只见风吹穗儿摇,不见麦秆动。这时候,曹文章才转变了态度——过去他连看都不看这块麦地,从那时起,他一天起码要转三次。割麦的时候,他拿起镰刀去割麦;麦子运到场上,他也跟到场上。曹文章有一次对社主任锺清德说:“我这个老保守,赶不上‘跃进啦’,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样好的收成是古来没有的。我算佩服了毛主席的好主意!”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松杉针叶含有大量营养素
小兴安岭林区带岭林业实验局,从今年5月开始养了三千多只鸡雏,他们特意用云杉、松树的针叶混拌饲料。现在试养的这几十只鸡已长到一斤四两多重,比用一般饲料饲养的鸡都大。这是因为针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胡箩卜素、珍贵的维他命E和能以预防动物、禽类肠胃病的植物杀菌素。饲养的方法是将针叶干燥后磨成针叶粉,在饲料中混拌3%到10%。
现在带岭林业实验局准备将现有的三千多只鸡全部用这种混拌饲料饲养,并准备在牛羊饲料中也试行推广。


第2版()
专栏:

“十月”农业社的食堂
南京步兵学校 曹尊标
走在南京市郊“十月”农业社的田野上,你会感觉到,这里处处充满着活力。金色的麦浪随风滚动;葱绿的秧苗一片一洼;这边传来小伙子们赶牲口的?喝声;那边送过女社员们嘹亮的歌唱声。
在“十月”社,不论你走进大庄、小村,总看不到鸡屎、牛粪。从街心到广场,到每一个墙角,都打扫得一干二净。
听说“十月”社的“新合”分社有四个生产队都办起了食堂,我们是特意来参观的。我们找到社主任王振生,说明来意后,他详细地介绍了社办食堂的情况。
第一季度,进行了一次生产大检查,发现杏家塘生产队缺勤很多。原因主要是各家烧饭迟早不一,社员们受家务牵扯,上下工时间很难统一,因此耽搁了功夫。这时,队长谢家贵就找党员们商量,提出了办食堂的事。这一提,不光党员赞成,社员们也一致拥护。其余几个队听到办食堂的消息,也跟着要办。谈到这里,王主任敲敲自己的脑袋说:“这一下我慌了,这还了得!弄不好全队一停伙,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这也会形成‘吃大锅饭’的思想,糊里糊涂一锅煮,到头来没有好收场。开始,我想用压的办法,不拨给他们做灶用的砖,可他们还是要办。去请示区委,经区委研究以后,说群众有这种要求,就应当积极支持,从中总结经验。”王振生停了停,说:“事实证明,是我的思想太保守了。从5月1日起,已经半个多月了,这四个食堂都很好。还有几个队也预备开办。”我们问:“产生了‘吃大锅饭’思想怎么解决?”他说:“这种顾虑是多余的,食堂搞得有条有理,按每人的计划量发粮票,根本不会发生混乱的。”
随后,我们来到了杏家塘。一进村,就见一座草房顶上高高立起一个白烟囱,这就是食堂。进去一看,宽大的墙壁上贴着两条标语:“参加食堂好处大,便利开会学文化”、“参加食堂好处多,节省人力又防火。每天按照计划吃,保证月月不超过”。草屋正中悬着扩音器,正在播送优美的歌曲。我们来时,正赶上开饭。长柜台上摆满了一碟碟菊花菜、莴笋等小菜。
社员夏仕鹏一家,两个大人、五个小孩,占据了一桌,正在吃稀饭。我们问他食堂办得怎么样,他连连点头称赞说:“很好!很好!过去我家就靠这个女孩子做饭,她年纪小,不是烧伤就是烫伤,弄得我们在地里劳动也放不下心。干活回来还得去挑水,劈木柴。……”这时,邻座七十多岁的罗德本大爷插嘴说:“我是个孤老头子,给社里放牛。过去总是吃冷的喝冷的,现时我餐餐都能吃热的了。”除了就座的人以外,还有些人提着家具来打饭回去吃。大家都依先后为序,一点也不紊乱。
柜台上有干饭、稀饭、菜饭三种。菜从五分钱到一分钱的都有。墙上挂着一块“饭菜一览表”的木板。你想吃什么,就把自己的姓名牌挂在木板上,食堂就会照做。到时候,用饭票、菜票去买。
食堂由生产队副队长夏士燮直接掌握。据他介绍:食堂要供给本队一百六十八个人吃饭,可是只有三名工作人员。一个是司务长兼炊事员,一个是招待员兼炊事员,一个是会计兼炊事员。这样一来,队里原先许多只能烧饭的半劳动力便节省出来了,现在已经把她们组织起来,办托儿所,或是从事编草鞋等副业生产。同时,由于食堂掌握全队粮食,统一调配,还解决了由于不会计划而月终缺粮的问题。社员夏仲堂、王学青过去吃粮无计划,总是紧张。现在,他们参加食堂,按发给的粮票有计划地使用。吃超过了,要在工分里扣除。这样,他们生活便有保证了,再也不至因此情绪低落,而影响出工了。我们问夏士燮同志“如果谁家来了亲友,想做点好的吃怎么办?”他说:“除了应分得的基本粮票以外,每人还有工分粮票,可以用来待客。要是你休假,或是生病,不想在食堂吃饭,可以拿粮票换粮食回去。”接着,他又说:“现时,我们的食堂是‘自由食堂’,社员们私留地上的菜可以卖给食堂。到明年,我们想逐步变成‘集体食堂’。取得社员们自愿,把私留地、养猪都集中起来,把老人和半劳力全组织起来种菜、养猪。到那一阵,我们食堂就会办得更好!”……
天晚了,我们的访问也结束了。归途中,我们兴奋地交谈着,我们衷心地向农民兄弟祝福。


第2版()
专栏:

周末晚会
刘佩衡
在初夏的一个周末夜晚,我参加了北京市昌平区永丰屯乡宏丰农业社经常举办的“周末晚会”。
在一棵苍松下悬挂着一盏汽灯,照亮了这个“会场”。歌咏队员们忘掉了一天劳动的疲劳,响亮地唱着自编的“出勤歌”。
晚会上,社员王永顺独唱了自己编写的歌曲“传来总路线心里好喜欢”。在农业中学半工半读的学生们也把他们每天学习、劳动的幸福生活编成舞蹈——“一天的生活”在晚会上表演出来。当第七生产队的歌咏队演唱扫盲歌“他要识字该多好”时,一个五十多岁的姓范的老太太和她的儿媳也在一边起劲地唱起来。这位范老太太不仅是生产、唱歌的能手,也是扫盲的积极分子,她每天都坚持学习,现在已经学会了五百多字,并且决心和全乡的文盲一道要在一百八十天摘掉文盲帽子,做个有文化的新农民。幼儿队的孩子们的表演更令人兴趣,梳着两个小辫的王小三,刚七岁多,她不慌不忙地挥着小拳头,有强有弱地指挥着小朋友唱“小鸡小鸭”的歌曲。
社员们要求演唱的一个接着一个。他们演唱了短小精悍的快板、相声、歌曲等三十多个节目,歌颂了总路线,也唱出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翻身的舒畅心情。
在这个合作社,生产队就是歌咏队,已有四百多人经常参加歌咏活动。不论年纪老少,在田间或街头都笑容满面地歌唱。每天练歌的活动,从不间断。
(附图片)
(苗 地插图)


第2版()
专栏:

闽江畔的农民公园
景色秀丽的闽江畔,新近修建起十六个农民公园。这些公园是福州市郊区阳岐、新安、浦口等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义务开辟出来的。
公园环境恬静幽美,有的修建在绿树成荫的果园内,有的建立在河旁的小山坡上。内有花圃、石椅、石桌、石狮、假山和金鱼池。园里还有小亭,亭内放置着象棋、康乐球等供游人玩乐。装置在公园里的扩音器、黑板报、图片宣传栏和贴报处,时常吸引成群的游人。现在,正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季节,园内花圃里一丛丛海棠、芍药、蔷薇、月季、玫瑰、五彩石竹,开放着红、白、紫各色花儿,播散着馥郁的香气。中午、夜间这里到处呈现一片热闹景象。农民们在劳动后,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汇集到这里来欣赏公园景色,收听那优美动听的歌曲和时事广播。
近日来,公园像庆祝节日一样热闹,每个晚上都是人山人海,观看农业社俱乐部的总路线文艺宣传队的文艺表演。公园是农民散步、谈心、欣赏景色的地方,也是总路线宣传活动的场所。尚保农业社社员黄占鎏编了一首赞扬公园的诗:“从前这里一块荒坡地,现在变成美丽小公园,周围种满玫瑰花,奇花异草栽边缘,石狮、石椅和石桌,假山排设真周全,白天勤劳动,晚间娱乐在公园。”阳岐农业社社员陈浩元,今年已七十三岁了,他自动向农业社要求义务管理公园里的花圃。他说,过去从没听说过农村要修建公园的事,只有今天的社会才能办到。他还说,农村好比城市,城市有公园,我们农村也有公园了。 
(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