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新会县的人们懂得运用辩证法
变大量废物为社会财富
无用变有用 一用变多用 破旧变崭新
本报广州8日电 记者杨伟群、特约记者云风报道:广东省新会县近年来发动全县人民广泛地经常地开展利用废物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原材料不足的困难,通过收购和加工利用废物,对于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也起了很大作用。
从去年年底开始,新会县利用废物还做到“三变”(无用变有用,一用变多用,破旧变崭新)、“三化”(节约用材化,经济化,美化)和三个“结合”(结合当前生产发展,结合群众生活需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使这项工作来了个新的跃进。
新会县用事实证明:废物用途广阔,潜力无限。这个县的粮食部门近几个月来创造和推广用稻草、蔗渣、茨藤、蚬壳等制成十四种饲料新品种,使全县今年养猪的计划指标从去年养猪实绩二十三万头跃进到五十万头。新会植物油厂去年试用桔皮、橙皮、羌皮、松针、桉叶、乌桕子等制成各种工业用油,为国家创造了二万多元财富;今年产值要达到二十万元。新会酒厂也开始利用荔枝核、龙眼核、木茨渣、茨莨渣、黄狗头等制酒。如果全县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来制酒,每年可节约粮食六百万斤、增值二百六十万元。藕尾、葛尾、马铃渣、荸荠渣、烂桔、野芋头等也被利用来制饴糖、酱色、白酒等。葵叶尾编织成葵帽、葵篮,轻巧美观,群众喜用,还远销国外。废蕉树皮制成工业用麻。死水松根制成航海救生圈。从山野上的石子、沙、泥中,也发掘出十多种工业原料。许多废物被反复利用:稻草蒸酒后再制棉花,剩渣又造成纸;蔗渣蒸酒后,又用来制纸。许多废品加工翻新后提高了效用:旧报纸刷上掺猪血料的灰水,变成美术纸;烂棉胎经过浸煮、漂白、弹松,变成新棉。还有旧衣翻新,旧家具翻新,等等。在建筑工程方面也有很多废物得到利用。到过新会县城的人,谁都赞赏这个县的市政建设。这里新建人民礼堂、人民医院、人民公园、游泳池、儿童游乐场、幼儿园等大小三百四十五座,采用的建筑材料中有86%是废旧材料。其中人民礼堂,可容三千多人,有楼座,但是没有用国家半根钢筋,也极少用水泥,造价只有四万六千元。新会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市政建设,为国家节约建筑材料总值近八十三万多元,建筑物也很坚固美观。利用废旧建筑材料,不限于县城,各区的墟镇和村庄也很普遍。
新会县的废物利用,通过商业部门收购得来的一部分就有一百八十六种;今年要增加到二百八十六种。几年来已经收购了废物一百四十多万担。收购起这些废物,为国家提供了原材料,在相当的程度上,解决了县内生产跃进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同时还增加了人民的收入二百一十一万元。
新会县的废物能够做到大规模利用,根本原因在于党委的领导。去年年底,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县的中共党代表大会决定要把所有废物充分利用起来。接着县人民代表大会号召全县人民人人动手清理和利用废物,并成立了全县的废物利用工作委员会。几个月来,各区的墟镇都开设了废物利用加工的综合商店,通过组织小商贩和农业社的力量把各种废物收购集中,尽量做到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出售,就地使用。同时,结合清洁卫生工作,这些商店经常派人到村帮助清理废物,粉饰房屋,美化家庭。这样的做法很受群众欢迎。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收购的废物,接近去年全年的收购总值。现在,废物利用委员会做出了1958年度废物利用的规划:全年收购废物价值要从去年的五十一万元增加到一百七十四万元,废物利用的总值要达到七百三十三万元。还要新建和扩建八个加工厂。
新会县的经验说明:推行废物利用的穷办法,关键在于反右倾保守、反浪费,对只伸手向国家要物资的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新会县罗坑区去春兴修水利,当时水泥供应紧张,中共区委会提出挖取粘土烧成土水泥。右倾保守的人议论说:“共产党真是无所不想!如果能做成土水泥,水泥工厂早该关门了。”但是结果烧出土水泥,混合少量水泥用在两座大型水闸上,工程质量很好。可是到了夏季,右倾歪风又起。土水泥库存销不出去,就有人主张把产品送掉,由于这种影响,烧土水泥的厂房被风雨吹坏没人理,烧窑也倒塌了。后来,经过全民整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认识有了转变,才恢复和扩大土水泥的生产,并且把这个穷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起来。(附图表)
新会县1958年废物利用跃进规划


第1版()
专栏: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进行大会讨论
代表们热烈讨论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的报告
新华社8日讯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今日下午继续举行。
今天的大会就刘少奇同志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的报告,进行了讨论。
在6日和7日两天的小组会议中,代表们热烈地讨论了刘少奇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报告。


第1版()
专栏:

“试验田”在沈阳水泵厂结出累累果实
改善相互关系生产猛进
本报沈阳8日电 记者鲁牧农报道:沈阳水泵厂通过“试验田”改进领导作风一个月以来,不断地掌握到全厂生产、思想和中心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把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拿到“试验田”来试验,集中群众智慧,大胆革新,一个接着一个地解决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不投资和不增人的情况下,使水泵的月产量由五百台跳到一千多台,等于给国家新增加了一个水泵厂。
领导干部和科室人员转变作风,搞“试验田”以后,很快就发现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党委第一副书记郭余九在“试验田”劳动的时候,发现工人同检查员的关系很不协调,工人常用讽刺的口气对检查员讲话,相互之间常因一些和产品质量无关的细小问题争吵不休,造成不应有的间断工时。这位党委书记觉得过去经常听到“工艺扯皮、检查把关”这类事,都不如这次亲眼看的体会深,同时,他也发现了检查人员事情不多。经过党委会研究和“试验田”试验,决定把检查员全部交车间领导。各车间经过合理安排和使用,提高了检查员的积极性,加强了工人和检查员之间的团结,对控制废品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检查员李文祥主动协助工段举办班前质量检查会,并且和工人订立质量“互保”合同。因为检查员都是技术高的工匠,工人保证生产上有困难就向检查员勤问勤请教;检查员保证勤检、勤指导。这样,李文祥所在工段的水泵废品率第一天就由5%压缩到零。
在打破束缚生产的规章制度以后,工人生产热情高涨,纷纷突破定额。但是开始绝大多数工人的干劲表现在单纯“拼体力”上,以致有的工人累得上不了炕。在二车间搞“试验田”的领导者和工人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必须把工人的这种干劲引导到技术革新上来。“试验田”研究了一贯保证产品质量好和效率高的阎荣堂的经验,凡是从他手边过去的活,都挖一挖潜力,从中找出“长处”和
“短处”,总结和丰富了阎荣堂的操作方法。领导干部向工人介绍这个经验,引导工人革新技术。一个晚上,这个车间的工人和“试验田”的成员一起就提出了近四百条建议。
工人们的不少技术革新,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帮助丰富和提高。“试验田”的成员、副总工程师就很快组织厂的和车间的大批技术人员参加,同工人一起来搞,使技术革新热潮很快在全厂形成。三天之内就提出六千七百六十七件技术革新意见,其中有一半被采纳,还有许多被工人和技术员自己实现。在已经实现的技术革新中,有不少使产品百分之百地保证了质量,使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二十倍甚至五十倍,解决了许多生产关键问题。
工人的技术革新热潮,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平衡。各个加工等车间的生产能力都突然提高一倍多,而装配车间适应不了这一新的情况。这个车间既缺工人、缺设备,又缺一千多平方公尺作业面积。怎么办?在第三加工车间搞“试验田”的领导干部、工程师和工人经过研究和试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要增添,只要改变一下工序就行了。他们从“试验田”里体验到这个加工车间的潜力还很多,经过考察证明,车间加工出的部件不必送到装配车间去装配、喷漆和包装,本车间就可以直接交出成品来。这个办法经决定实行后,装配车间作业面积不足的局面缓和了。现在,好几个加工车间都在试验由本车间装配的办法。不久以后,这个庞大的装配车间也将改变成为加工和装配的制造车间,给国家生产更多的水泵。(附图片)
沈阳水泵厂厂长兼工程师车振同(右二)和车间技术员一起帮助工人庞天海(右一)、吕世滋(右三)解决车间关键问题——精密车床不够问题。他们将废车床改装成一台能加工深井泵大管子的专用设备。解决了车间这方面生产不平衡的问题。 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朱瑛摄
沈阳水泵厂第三车间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工厂领导正在试验一种铣床上的新工具——“飞刀盘”。使用了这种“飞刀盘”可使铣床效率提高二十四倍。  新华社记者孙丕永、朱瑛摄


第1版()
专栏:

天然气开动柴油机
李光进打破过时理论创造成功经验
新华社重庆8日电 隆昌气矿技师李光进在柴油机上试验用天然气代替柴油作燃料成功,打破了许多人认为柴油机不能直接用天然气做燃料的过时理论。
李光进所试验的柴油机是石油勘探工地上使用的。目前我国石油勘探部门的柴油机都是用柴油做燃料。一方面消耗的油量很大,同时勘探工地很分散,国家要用很大的运输力量把油料运到边远地区;另一方面,几乎全国所有的石油探区都有天然气没有很好利用。隆昌气矿根据李光进意见,用天然气做燃料后,每个钻井队每月只用天然气三万五千立方公尺,价值仅二百九十四元;而烧柴油每月却要二十八吨,价值高得多。现在四川石油勘探局正在组织力量积极推广这一新的技术经验。如果迅速将李光进这一创造在全国加以推广,每年就可以节约更多的柴油。
李光进创造的用天然气代替柴油发动柴油机的方法很简便,只是将柴油机上的输油系统改为输气系统,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送入柴油机气缸,另外在柴油机内增加电路点火设备。他改换设备和零件全部只花了二百元钱。工人们给他改装后的机器评定了几大优点:(1)为国家节约了柴油;(2)能力大,过去烧柴油时三百马力的柴油机最高只能发挥出二百八十马力的能力,现在烧天然气已经达到了四百五十马力,大大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能力;(3)机器运转平稳,事故少,非生产时间少;(4)操作方便省事。此外还节约了烧柴油时所需要的高压油泵、喷油嘴等贵重器材。
李光进十六岁就到工厂当学徒,今年五十一岁,过去没有上过学。他在开始作这一试验时,有些工程技术人员认为缺乏“理论”上的根据,不相信这一试验能够成功。但是李光进认为“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只要开动脑筋,什么东西都可以创造得出来”。他在隆昌气矿党委的支持和工人周代银、朱大禄等的帮助下,前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最近创造成功。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废物”不废
物对人有用无用,不决定于物本身,而决定于人。不善于利用,有用之物也会无用,善于利用,无用之物就会变成有用。广东新会县群众几年来利用废物的生动事实,使这个道理变得更加明白了。
废物利用是人改造自然的一部分,人在改造自然这个斗争中的创造潜力,只有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现在的问题是:要像新会县那样,做思想解放工作,走群众路线,打破人们对待“废物”的僵化观念。让大家懂得这个辩论规律:“废物”不但可变为有用之物,还能小用变大用,一用变多用;从而人人动手、动脑,搜集废物、改造废物。群众的无穷智慧能够创造一切,也就能够使“废物”不废。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刘委员长、周总理
电贺捷克斯洛伐克国庆
陈毅外长电捷外长瓦·戴维祝贺
新华社8日讯 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今天致电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安·诺沃提尼,国民议会主席兹·费林格,总理威·西罗基,祝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庆。电文如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安·诺沃提尼同志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民议会主席兹·费林格同志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威·西罗基同志:
当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庆十三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我们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向你们,并且通过你们,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人民致以衷心的热烈的祝贺。
中国人民非常高兴地看到:兄弟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特别是在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对于巩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和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最近一年来,我们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互助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已经更加巩固和加深。
祝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日益繁荣和富强。
祝中捷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日益巩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一九五八年五月八日
新华社8日讯 外交部长陈毅今天致电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外交部长瓦·戴维,祝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庆。电文如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外交部长瓦·戴维同志:
当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庆的时候,部长同志,请接受我热烈的祝贺。
祝你在执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面,在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祝中捷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巩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 一九五八年五月八日


第1版()
专栏:

西子湖畔荡漾着红色歌声
  在春光明媚的杭州市,社会主义歌声到处飞扬,近日来有十二万人参加了经常性的歌咏活动。一般群众都已学会了“拿出革命干劲来”、“生产大跃进”、“赶上英国”等三个歌曲。
杭州棉纺厂、浙江麻纺织厂、浙江印染厂等工厂工人,创作了“一年赶上国棉十五厂”、“学习俞凤英”、“纺织优级纱”等十多个歌曲。全市大中学校都建立了合唱团,班班都建立了歌咏队(组)。城市居民中也组织了歌咏队,队里还出现夫妻同唱、父教子学的新气象。
杭州市郊笕桥区已经有二万农民参加歌咏队,一般都已经学会两三只歌。 (新华社)


第1版()
专栏:

千人演 万人看
广州市职工3日晚上在广州第二工人文化宫举行了一个千人演、万人看的文艺大会演。
参加演出的单位有二百多个、二千多人,其中千人大合唱和五百人的广东音乐大合奏规模之大都是过去少有的;二百多人的粤曲合唱也很新颖。
同日晚,在中山纪念堂还举行了“红五月音乐会”,其中二百多人演唱的“珠江大合唱”把音乐会引向使人激动的高潮。


第1版()
专栏:

民族歌舞团在广西
中央民族歌舞团在参加了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演出后,在3月中旬分成两个分团,分别深入山区、农村、工地、厂矿、市镇、连队,巡回演出四百多场。第二分团在百色专区时,曾经爬山越岭到韦拔群烈士的故乡,为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和水库工地民工们进行慰问演出。
在紧张的演出活动中,歌舞团团员们表现了高度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热情。最受群众欢迎的维吾尔族舞蹈家米娜娃曾经一天连续演出五十六次,观众称赞她是“不知疲劳的人”。
(新华社)


第1版()
专栏:

安徽第一部纪录片
安徽省电影制片厂筹备处成立后,已摄制完成第一部影片——“安徽新闻”第一号。这部纪录片已在5月1日首先在合肥市放映。现在,筹备处积极筹备建厂,准备明年开始拍摄故事片和舞台艺术片。 (新华社)


第1版()
专栏:

前往吉林省长春市巡回演出的辽宁歌舞团,到市内的小茶馆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演唱拿手好戏——山东琴书“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第1版()
专栏:社论

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中曾经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要求精简机关,下放干部,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回到生产中去,就是克服这种危险倾向的一个方法。”5月5日在北京开幕的安徽省财贸系统下放干部生产成果展览会所展出的下放干部在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方面获得的丰硕成果,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的英明和正确。
下放干部到生产中去劳动锻炼,加强生产战线,是党的一项重要的革命措施,是党的干部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这次整风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一个时期,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特别是在一些没有经过生产劳动锻炼和实际斗争考验的青年知识分子干部中间,曾经滋长着一种只能为“官”,不能为“民”的错误思想倾向。要他们到生产中去劳动锻炼,就感到有伤体面,大材小用,没有前途,怀疑多端,顾虑重重。这些顾虑实质上是一种剥削阶级轻视劳动、轻视工农的思想反映。安徽省财贸系统下放干部用自己亲身的体验,用一年中在思想上、生产上所取得的成果,彻底批驳了上述种种不正确的看法和顾虑。
安徽省是下放干部工作做得最早的一个省,他们从去年2月就开始大批下放干部到工农业劳动战线上去。开始,干部中间也有很多顾虑,但经过思想斗争,经过说服教育,觉悟提高了,信心增强了,情况于是大变,人员从减不下来到可以减一点,到可以大减;从不好安排到可以安排,到大有办法。几个月的时间内,全省仅财贸系统就下放了三万多人,今年还准备再减二万五千人。下放干部经过一年的生产劳动实践,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都起了深刻的变化。有些原先认为参加生产没有出息、没有前途的人,现在已经亲身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伟大,深切地认识到劳动创造一切的实际意义,从把参加劳动锻炼视为畏途转变到积极地从事生产劳动。这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不只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分子,置身于劳动人民当中了。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学而优则仕”的鄙视劳动的观念已经被打破,共产主义思想正在成长。这是一个有伟大意义的变革。许多人过去是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书生”,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些生产技术。有些人已经成为生产能手和劳动模范,有的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经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些认为下放干部能红不能专的论点,在事实面前也被打破了。事实证明,只要肯为人民的事业尽心出力,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内行。个人的钻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结合起来了。另外,大批干部下放参加生产劳动,在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变化。下乡上山正成为社会风气。那些过去不安心农村工作的人现在也安心了。有些下放干部在向农民学习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积极地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文化水平,不仅对促进当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也大大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党的下放干部政策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政策。
下放干部参加生产的门路是多方面的。到农业社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学习又给农民以帮助,这是在目前条件下下放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为了便于使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同时因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要求有一批干部去支持农业生产大跃进。但在条件许可、事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下放干部开办工厂、农场,集体进行生产。这同样可以达到锻炼和改造干部的目的,对促进生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安徽省财贸系统下放干部除了参加农业合作社进行生产劳动以外,还根据投资少、收效快、不与民争利,与本部门业务相结合的方针,举办了三百八十多个生产企业,总共投资只有七百八十万元,到去年年底就创造了财富二千三百多万元。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是正确的。供销社系统筹办的很多生产单位,都是用自己收购的农副产品和废料废物进行生产的。商业系统开办的一些小型日用杂品加工厂生产的纽扣、丝绸、藕粉等等,也都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发展了地方工业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供销系统本身业务的开展,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把下放干部的生产组织好,使他们在劳动中充分的发挥作用,作出成绩,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最重要、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安徽的经验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安徽省财贸系统下放干部中原来也有不少人不愿劳动或是轻视劳动,认为干部搞生产是“得不偿失”。但是,由于及时地对下放干部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上和生活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定期总结经验,组织评比,奖励先进,树立旗帜,鼓励落后的赶上先进,对于个别不安心生产的人,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经过了这种种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后,下放干部的政治觉悟大为提高,进一步认识了党的干部政策的正确性,并且感到党对他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因而绝大部分人情绪饱满,劳动积极,不少人已经打算在农村长期安家落户。安徽的经验还说明: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不仅在干部下放时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干部下放以后,在整个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都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各地党的组织应该注意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几年来,各地财贸部门的干部增加很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况相当严重。目前全国财贸系统已有大批干部下放参加了生产劳动,今后还将有更多的人走上生产战线。安徽省财贸系统下放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财贸部门如何改进本身的业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生产、为消费服务,摸出了一条道路,其他地方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而安徽省财贸部门下放干部的劳动热情、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是值得所有下放干部学习的。全体下放干部,都应该下定决心,在劳动中同农民、工人结成一体,打成一片,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使自己红透专深,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