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刮去铜绿
臧克家
厚古薄今,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旧社会里的文人,“诗必盛唐”,“书不谈秦汉以下”,在今天社会主义的时代里,也有为数甚多的人对于古代的作品,推崇备至,对于当代的东西,则闭起眼睛,硬说它不行。谈古,头头是道,兴味盎然;道今则张口结舌,卑睥之态可掬。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空气中,却教导青年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厚封建主义之古,薄社会主义之今。厚薄之间,表现出来的精神与时代背道而驰。我们承继文艺传统,与迷恋骸骨迥乎不同。在这里,毛主席给我们竖立了标尺。迷恋骸骨,是叫死人拖住活人,批判接受,是叫古人为现代服务。
记得鲁迅在“题未定”草之七里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土财主,买了一个古鼎,把它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二净,放在厅堂里,闪闪发着铜光。客人们看了,无不暗笑。鲁迅对着这放亮的古鼎,笑过之后,“得了一种启示。这启示并非‘哲学的意蕴’,是觉得这才看见了近于真相的周鼎。”他还说:“鼎在周朝,恰如碗之在现代,我们的碗,无整年不洗之理,所以鼎在当时,一定是干干净净,金光灿烂的,换了术语来说,就是它并不‘静穆’,倒有些‘热烈’。”这精辟的见解是足以令人深思的。如果把古鼎不仅仅当作古董,不刮去铜绿,又将如何鉴识它的本来面目,表现出它的科学研究价值呢?
我觉得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意义。试想想看,有多少人(何只百千!)把中国的古典文艺当作绿色斑剥的古董玩赏?如果刮去它的铜绿,叫它为今用,又有多少人不只暗笑而且心痛呢!
“诗经”里的“国风”,我们爱它,因为它是两千多年前来自民间的诗歌。它表现了那个时代环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况。现在,大跃进中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民歌,从中可以听到社会主义时代劳动人民的豪迈声音。我们决不能捧“国风”为至宝,对于这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国风”,则鄙薄它,以为不足以登文艺的大雅之堂。今以承古,古为今用。长江黄河,也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艺的传统也应该像长江黄河。神话中的神女,在巫山上呆了两千年了,今天,她忽然出现在毛主席的词里,如果有知,我想她一定满心欢喜。
“不薄今人爱古人”,在今古之间,杜甫脚踏两头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社会主义时代的土壤里开放着新鲜的花朵。我们要欣赏,重视这些鲜花。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我们要刮去它的铜绿,叫它为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大放光明。


第8版()
专栏:

麻雀的天堂(拟童话)
崔奇
1958年的春天,中国开始了一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战争:六亿人民向麻雀宣战,要把这些害鸟从中国的土地上全部消灭。中国人民可不是说空话的;他们说到做到,而且,做的照例比说的还要多,还要好。从城市到乡村,整个中国布下了天罗地网,麻雀们真是有翅难飞。它们的末日来临了。
这时候,有一群麻雀,逃到一座森林里来。可是,它们马上发现那里也不是安全的地方。这可怎么办?麻雀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一只年纪最老的麻雀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大声说:“我建议搬家!”
“搬到哪里去呢?”年轻的麻雀们一齐问。
“孩子们,我从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叫做美国的地方,那里的政府对中国人民是敌视的,而对美国人民的生活又是漠不关心的,如果我们搬到那里去,也许还可以过好日子。”
“可是那个国家在什么地方呢?”
“听说就在海的那边。”
于是,这一群麻雀一致决议:搬到海的那边去!
它们飞呀飞,飞过大洋,终于飞到了美国的上空。下边是一片茂盛的庄稼。
“你们看,这里的庄稼倒是同中国的差不多呢。”一只麻雀说。
它们继续向前飞,发现一些奇怪的光景。有许多田地用木板围起来,里边长满了荒草。还有不少田地上插着木牌,木牌上写着:这里要开辟大草原……。
“这是怎么回事?”年轻的麻雀们实在不懂。
老麻雀告诉它们说:“这是美国政府的命令,要减少耕地面积,有人曾经建议破坏一千万公顷耕地,让它撩荒着,变为草原。”
“为什么呢?”
“为什么?据说是因为粮食过剩了,所以政府告诉农民不要再种那么些地了。”
“啊,好地方,粮食吃不完……。”
“不是吃不完,是过剩!”老麻雀纠正说。“现在美国有成百万的人失业,有上千万的家庭还买不起足够的食物。至于农民,他们的日子也是不好过。”
“这样说来,我们到这里来,岂不是要挨饿吗?”这个问题真的使麻雀们发起愁来了。
它们怀着渺茫的心情继续向前飞。下边出现一座大城市。
老麻雀心里想:如果能弄张报纸来看看就好了。果然,它们拾到了一张“芝加哥每日论坛报”。虽然这张报纸已经旧得发黄了,可是说来也凑巧,那上边恰好有一篇关于中国麻雀的社论,并没有过时。下边就是这篇社论中的一段话:
“美国政府也许可以同共产党中国作一笔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易。共产党不要把麻雀消灭掉,而把它们捕捉后活活送给我们。然后可以把这些麻雀放出,以便让它们去处理(!)美国的剩余农产品。它们在田里吃掉每一穗谷物,都将有助于减少政府必须以补助价格收买然后再以相当大的费用储存起来的农产品的吨数……。”(注)
这简直就是美国对中国麻雀的一段欢迎词。当老麻雀读到这一段话时,快乐极了,它马上把这个福音告诉给同伴们,麻雀们真是“雀跃”起来了。它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自由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注)引自1956年1月24日“芝加哥每日论坛报”社论。


第8版()
专栏:

日出(外一章)
一个下放干部的手记
冯健男
日出构成奇景,常引起诗人和画家的惊喜和欢呼。例如海上的日出,泰山的日出,就都是的。我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宁愿歌颂田野间的日出。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人的常规。我们是“两头不见太阳”——日未出已先作,日已入仍不息。因此,我们有福每天观赏“东方红,太阳升”的美丽、宏伟的景象。我们是以劳动、以跃进来迎接日出,来歌颂日出的。每天天刚亮,钟声就响了,我们就出动了,下地了。这时,太阳还没有露面,但已在东方放出了曙光,随后,就吐出了红色的火焰,射出了金色的光辉;这把火愈烧愈红,这道光愈射愈烈,我们的劳动歌声也愈来愈嘹亮,我们的跃进步伐也愈来愈急速。但最动人的还是太阳跟我们最初见面的一瞬间。它一跃而露出在东方的山头之上,笑容满面,问我们早安,然后就愈升愈高,有如明镜,照耀着我们前进。于是我们的劳动热情就更加强烈地燃烧起来。
到了“日高三丈”,钟声又响了,是吃早饭的时候了。我们从田野向村庄走去。村庄由于实现了“四无”而焕然一新,在清晨的阳光里更令人觉得清新可喜。这个普通的村庄整洁得出奇;街道、院落、炕头、锅台,看来都一尘不染;白墙、黑门和绿窗色彩调和,互相辉映。我们唱着歌,走进来了。呵!多么可爱的田野!多么可爱的村庄!多么可爱的早晨!
月夜
在洒满了月光的田野里,人们一字儿排开,齐头并进地在翻地。什么在发亮?是人们的明亮的眼睛,和他们手中的锐利的铁铣。什么在发响?是铁铣插入泥土的沙沙声,是铁铣翻倒泥块的卜卜声。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精耕和竞赛上面,都无心说话,只有队长不时发出警告:“注意质量!挖够尺寸!”
在村庄里,家家门前都有孩子在挖坑坑,栽杨树。这是突击绿化村庄的最后一项活动。每家门前两棵树,左边一棵,右边一棵,该有多美呵!月光射进了村庄,射进了街道,温柔地照着孩子们把杨树枝栽入坑中。
夜愈深,月愈明。地里的人们夜战归来,酣睡了,她还在照射着静静的田野和村庄,一直到东方红,太阳升,她才淡下去,淡下去。这时,田野和村庄又该沸腾起来了。


第8版()
专栏:

奇妙的事实
蜜蜂的翅膀,每秒钟振翼两百次,因此它能发出嗡嗡的声音来。
蚂蚁能搬运比它本身重一倍到四百倍的东西。


第8版()
专栏:

和平和友谊的颂歌
程光锐
看了苏联彩色纪录片“我们在莫斯科建立起友谊”以后,去年7、8月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动人的景气,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请看那开幕日幸福路上观看各国青年代表游行的人山人海、大会会场中一百多个国家青年代表的会师、奥斯坦金诺公园的各国青年同殖民地国家青年团结的晚会、练马广场上五十万人的和平大示威……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
当然,联欢节的节目远远不止这一些。有人估计,如果一个人要从头到尾把联欢节全部的节目看完,大约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每一个有机会躬逢其盛的人,都不能不因为无法看到联欢节的全貌而感到遗憾。然而,“我们在莫斯科建立起友谊”这部影片,却弥补了这种遗憾,影片的编导用十分巧妙的手法,概括而又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联欢节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影片不仅向观众介绍了在莫斯科节日中发生的事情,而且介绍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与联欢节有关的动人的事情。例如,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各国青年准备参加联欢节的情况:非洲青年初次参加联欢节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锡兰人力车夫支援联欢节参加者的慷慨捐献,日本青年争取参加联欢节同日本当局进行斗争,等等。看了这些你就可以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而是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一次重大事件。
“和平和友谊”,这是联欢节的思想,这部影片处处都表现出了这个思想。
请看:在奥斯坦金诺公园的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各国青年和殖民地国家青年一起燃起了争取和平和民族解放的火把;在各国青年争取和平大会上,那只白鸽久久地旋飞在莫斯科和平的夜空;在莫斯科的医院里,又有多少个婴儿在和平的环境中诞生……。这些镜头都给了我们十分深刻的印象。然而,影片的编导在这些镜头之外,又插入了几个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联欢节开幕日苏联青年表演集体舞,在一颗巨大的炸弹上打上“×”号;阿曼青年愤怒地阅读登载殖民主义者滥炸阿曼的和平土地的报纸;为人类幸福牺牲的苏联英雄卓娅的纪念像揭幕……。这些意味深长的镜头都告诉你说,要争取和平就要坚决地反对战争。
“我们在莫斯科建立起友谊”!是的,一百三十一个国家的三万四千青年,在莫斯科联欢节期间建立起了可贵的友谊。看吧:开幕那天,各国青年代表的车辆因为载了过重的友谊而耽误了开会的时间;东德和西德的青年、美国和日本的青年为了友谊开怀倾谈;阿根廷歌手为莫斯科人弹琴歌唱;苏联纺织女工、中国女学生和非洲青年共同植下了友谊之树……真是人人是朋友,处处是友情。


第8版()
专栏:

要了解孩子
吕方
我听到过这样一件事。
张小真三周岁了,个性强,好单独行动。叫他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他不肯;叫他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他也不乐意。
一天,小真正聚精会神地在搭一个房子,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阿姨”。这是希望阿姨去看看他工作的成绩。教养员走过来说,“搭的真好”,同时向小朋友们提议,大家鼓掌,祝贺这座新房子的建成。从此,张小真更喜欢搭积木了。他独自搭积木的时候,教养员站在他身旁观察,或者和他一起搭,有意识地和他谈到和小朋友们比赛搭积木的事情。张小真高兴地答应了。终于他逐渐习惯于和集体相处。
从这个小小的事例里,可以得到不少的教益。
首先是要关心孩子。我们都知道,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许许多多的困难,往往发生在不了解孩子每天在想些什么,喜欢些什么,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在那里。
了解孩子是以爱护孩子、关心孩子为前提的。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就是整天和孩子在一起也是不了解的。特别是在有些父母的眼里,总是希望孩子安安生生的,不扰乱大人,所以,也自然会以为他不需要什么了解和教育。
父母能够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思想,感情范围,这样就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正确地进行教育。
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经常细心地观察孩子。张小真的毛病是不喜欢集体,要想改变他对集体的态度,不是几句话能说服的,重要的是要和他建立个人之间的联系,注意他的成长和发展,细心观察他的举止和行动,开始消除他对于集体的某些疑虑,使他愿意和集体接近。
对待孩子的行为要敏感,及时抓住在萌芽状态时的优点和缺点。小孩子作了有趣的事情后,总希望急忙地告诉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任何冷淡的态度,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教养员很敏感地发现了张小真喜欢搭积木的特点后,便迅速地抓住这个特点,耐心地帮助孩子发展这个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了解孩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困难。只要每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对祖国负有教育儿童的责任,真诚地、热情地对待孩子,经常地、细心地观察孩子,就能了解他们,找到正确地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8版()
专栏:

播种传单
(街头诗五首)
田间
献给诸葛亮会
前几天,怀来召开一次抗旱播种誓师大会。会上,乡和社的干部提出很多具体措施,并保证坚决实现省委、地委的号召:“春不下雨保全苗,年不下雨保丰收。”
这是一次誓师大会,也是一次诸葛亮会。在各项工作中,在县和乡、社,多召开“诸葛亮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写了下面这几首街头诗。
千人出主张,
盆罐当池塘。
男女齐出征,
泉水变海洋。
今日诸葛亮,
要和天打仗!
挖泉谣
山边一条泉,
长年不出水。
一座观音庙,
压着这条泉。
搬掉观音庙,
泉水流上天。
〔附记〕外井沟乡水头村社干部,在县的会议上表示这样的决心,要从观音庙下面挖出泉水。
引水令
我们是新盘古,
要锄云要犁雾;
要给水来架桥,
要给水来造路;
要叫河水上山头,
年不下雨保丰收。
兄弟社
西榆林,南水泉,
我们是兄弟社。
树连树,沟连沟,
山连山,水连水,
要战胜老天爷,
用水要不分界线。
千棵树一座花园,
开了花是一大片。
播种量
村头锣鼓喧天,
地里盆罐点水。
汗水好似雨点,
决心好似劈雷。
〔江帆插图〕(附图片)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风度”哪里来?
穆志
在铁道部反浪费展览会上,展出了两件完好的衣服。一件是价值十八元的蓝色青年呢制服,另一件是价值七十多元的灰色派力斯制服。这两件衣服,都是铁路文工团在话剧“同甘共苦”中,让饰演华云的演员穿的。不同的是,七十多元的那一件是去年3月以后新做的。
为什么华云非要换衣服呢?
原来,在去年3月,饰演华云的演员穿着那件蓝制服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有的观众反映说,华云是处级干部,但是演员的风度表现的不够。过了几天,这位演员就请领导上批准她做了那身七十多元的灰制服。据说,贵重的衣服能让她更好地表现处级干部的风度。但,高贵的服装,并没帮助她表现角色,以后她还是穿上了原来的服装。
剧中人的风度,是演员怎样体会角色的思想、感情的集中表现。这位演员听到批评,不从自己对角色的创造上去考虑问题,反而去追求角色的衣饰,这简直是本末倒置。在她看来,来自群众的领导干部,衣饰应该同职位成正比。职位越高,衣饰就应该更高贵。这就难怪她在穿上高贵的外衣后,依旧表现不好领导干部的风度了。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希望联合公演“关汉卿”
我一口气读完老剧作家田汉同志发表在“剧本”五月号上的新作“关汉卿”,深深地被这位元代杰出戏剧家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可贵的不屈性格所感动。这个对中国戏曲发展有着很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田汉同志热情洋溢、富有浪漫色彩的笔底下,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关汉卿是今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田汉同志在这个时候写出这个剧本来纪念这一代伟人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七百年前关汉卿进行戏剧活动的大都——今天的北京来上演这出戏,更有它特殊的意义。
如今,首都聚集了不少优秀的戏剧人才;我希望这次“关汉卿”的演出,能够继承我国进步戏剧运动的良好传统,更好地发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一切困难演出“保卫芦沟桥”
“戏剧春秋”等剧的团结合作精神,由首都各剧院再来一次联合大演出。这样,一定会有力地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繁荣发展的新面貌,也无愧于戏剧界今天来纪念这样一个值得学习的前辈。在全面大跃进中,我相信首都的戏剧家们是不会令观众失望的;希望中国戏剧家协会来促成这个盛举的实现。
北京海淀区居民吕业明


第8版()
专栏:为什么?

刮舌有害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好习惯。但是有些人同时有刮舌的习惯,这对身体健康是有害处的。
舌头的表面有着纤弱的乳头,这是人们所以能够品尝出食物的各样味道的神经末端装置。刮舌会损伤乳头,长期地刮更会使乳头萎缩,司味的机能就要变弱,食欲也就随着减低。甚至因器械的长期刺激,还有生“舌癌”的可能。
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给一只兔子每日刮舌一次,不到一星期,这只兔子因食欲消退、不思饮食就死去了。 (广义)


第8版()
专栏:

北京西郊风景〔油画〕 刘自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