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张北等五县推行“轮荒压青”耕作制度
根本改变坝上低产面貌
大苏计乡大力营造防护林为坝上人民和风沙斗争作出榜样
本报讯 今年坝上张北、沽源、康保、商都、尚义等五县开始实行“轮荒压青”的耕作制度改革。这是中共张家口地委在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根本改变坝上五县农田耕作粗放和低产面貌的措施。
现在这五个县的县、乡、社已将土地按好、中、坏排队,确定“轮荒压青”的“极薄地”和“犯风地”共一百四十五万亩,占五县总耕地面积的15%以上。坝上五县风沙很多,一向又因劳力严重不足(每个劳动力负担近四十亩耕地)成为河北省知名的低产地区。
在过去,这些地一般好年头亩产六、七十斤,少微遇上一些风、旱灾害,亩产仅十几斤,有的甚至连籽种也收不回来。采用“轮荒压青”措施后,就可以腾出大批人工,大量肥料、种籽等集中用在一定的耕地上,作到精耕细作,提高单位产量和总产量。据张北县计算,今年“轮荒压青”的三十万亩土地,按过去平均亩产八十斤说,好像少收二千四百万斤粮食,可是从这些地上省出的九十万个人工(按每亩三个计)和六亿斤肥料(按平均每亩二千斤计),用于其它耕地,就可增产三千万斤粮食,超过这些地总产量六百万斤,同时还节省籽种三百万斤。张北县今年因为采取了这个措施,再加上大水大肥等,平均亩产量可达到四百斤,总产四亿二千万斤,超过去年总产量三倍的跃进计划就有把握实现。实行“轮荒压青”还能便利牲畜的牧放,促进这几县畜牧生产的发展。坝上地区历来就有“轮荒压青”的习惯,所以这里的农民曾有“种地种压青,拿干粮拿月饼”的说法。但在过去个体经营时代,这种经验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只有到今天才使这个新的耕作制度的改革能顺利实现。 (李朴)
本报讯 河北省塞外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尚义县大苏计乡的农民,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造林八千一百八十多亩,在全乡土地上形成纵横交叉抵抗西北风沙的十八条林带(每带宽五十公尺,由杨、榆、杏等树三十行组成),十个村的环村林带和护淖林也已基本形成。目前正突击营造附林带和护路林,争取今年完成二万五千多亩的造林计划。这个事例在祖国内地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每年仅有无霜期一百多天,历来又没有种过树的地区,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
大苏计乡有占总耕地面积60%以上的坡梁犯风地三万多亩,年年春秋两季的风沙灾害,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亩产量因此由百多斤降到五、六十斤。1935年从立夏节起一直刮了四十天的大风,头遍苗刮死,二遍苗也没种成,大片农田闲了一年。风沙使二百多户人家的大苏计村有三十多户逃荒要饭流落他乡。风沙淹没了肥沃的草滩,严重影响了牛羊的繁殖和发展,八义井村有一年因为没有饲草,一次饿死了一百六十多只羊。
解放后,党和政府一直在领导农民和风沙灾害进行斗争,几年来大苏计乡营造防护林二千多亩,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丰收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树林面积小,没能把风沙灾害彻底消除。为了永远摆脱风沙的灾害,中共尚义县委今年提出“林业生产大跃进”的口号,群众发动起来之后,造林进展迅速。 (李朴)(附图片)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轮荒压青”就是有计划地使一部土地休闲一年,等杂草生长到快结籽时,用犁把它翻到地下当绿肥,来年播种。采取这种办法,不用施用肥料,就能改良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力。


第2版()
专栏:

要抓紧检查补植
王振堂
栽了树苗或者播下树种,仅是完成造林的一个工序。栽苗和播种完了,不等于整个造林工作已经结束,更不等于实现绿化。新栽的树是否活了?活了多少?现在需要抓紧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及时补植。这是巩固前一阶段造林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安徽、河北等省检查,今春造林中绝大部分地区注意了质量。但就是在注意了质量的地方,也有一部分栽植不合规格、因此不能成活的树苗。针对这些情况,只有及时加工补植,才能保证更多的树苗成活并且长得快。发现以后早作补救,比起树苗枯死时再重新造林,要节省很多劳力和苗木。有些地方现在不动手,想等秋季再来检查幼林,这是不妥当的。
现在开展幼林检查,最主要的困难是春耕及麦田管理等工作非常紧张。这就要求把幼林检查和当前主要农活作合理的安排,不少地区检查团的检查项目中都有绿化一项,这种统筹安排的作法值得提倡。
春季造林已经开始了好久,现在再来检查、补植,是不是有点晚了?是晚了一点。但是如果能在5月下旬以前,抓紧时间进行一次检查,还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检查补植,与造林比起来,所需的劳力不是那么多,在时间上也不要求那么集中。只要在具体做法上安排得机动灵活一些(如顺路检查,发动青年利用空余时间或组织辅助劳力做这工作等等),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安徽、河北等省在造林检查中结合进行评比,这种做法值得提倡。经过检查发现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可以推动大家向先进看齐。发现做得不好的,就督促他们加紧进行补植和加工。在大规模造林的问题上,我们同样应该提倡促进的精神,这就是:做了工作勤检查,发现缺点立即纠正,力争赶上先进!


第2版()
专栏:

提早准备夏收分配工作
临沂地委要求各级干部注意生产中的新情况
据新华社临沂7日电 中共山东省临沂地委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忽视夏季分配工作的种种思想问题,为做好夏季分配进行充分准备。
目前距小麦成熟期已经不远,夏季分配的准备工作急待进行。但是根据临沂地委在部分农业社的摸底和各县汇报的情况看来,许多农村的基层干部存在着忽视夏季分配的思想。他们有的认为夏季分配一年一度,过去已有经验,当前生产任务紧迫,迟些搞没啥;有的认为今年小麦生产计划那样高,就是制订了分配方案也脱不了“放空炮”,不如以后再说。总之是认为分配准备工作宜迟不宜早。
中共临沂地委经过深入的调查,对今年的夏季分配工作条件作了分析。地委认为,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广大社员社会主义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社经营管理水平跃进了一大步,特别是三类社大都已改变原来的落后面貌。这些,自然是今年做好夏季分配工作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也给分配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例如农田基本建设投资普遍增多,社内公共积累需要大,社员的劳动强度增高,劳动工日倍增,他们又要求夏收中多分粮食,劳动定额怎样达到合理,怎样把小麦产量估计得更接近实际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被一些基层干部忽视夏季分配的种种思想淹没了。
中共临沂地委为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教育广大干部,认识作好今年夏季分配工作对进一步推动生产和巩固农业社的重大意义。


第2版()
专栏:农业高产志

小渭社丰产地亩产花生1505斤
河南延津县小渭农业社去年种植的一百一十四亩花生,平均亩产四百二十斤。其中二亩丰产地平均亩产一千五百零五斤,创造了全国花生单产最高纪录。
选用良种是这个社创造高额丰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播种以前,对种子还进行了粒选、浸种、拌种(用根瘤菌拌)。


第2版()
专栏:

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活一片
各地检查幼林补植树苗
本报讯 大跃进的春天,全国造林运动有了飞快的发展。各地为了实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活一片”的口号,正在进行造林后的检查评比。河北、河南、安徽、湖南、甘肃、贵州、广东等省已经组织检查组和相互评比组,深入乡、社开始春季造林工作的幼林检查。造林季节较迟的黑龙江、辽宁、山东等省,已经做好检查评比的准备。
根据各地反映,检查后,需要加工、加密、补种、补植的,一般要占造林面积的1%—5%。河北在推动检查评比中提出的口号是:“开展查补运动,负责到底,保栽、保活!”大名县还发动全县人民,将今春在“四旁”植的树,普遍浇了一次水。保定专区开展了互查和结合农业生产的幼林大检查。清苑县通过检查、评比,已经评出三个先进乡、八个先进社。泊头市开展了绿化运动中的“三级验收法”验挖坑、验栽树、验浇水。保证了80%的幼林的质量。
各地在互查互比中,开展补植、拥根、培土运动。安徽省在继续深入检查评比的同时,遇缺即补,加工、加密,补种子、补苗木,使成活率可能低的林地,大大提高了造林质量。仅六安专区就补植、培土一百零八万多亩。芜湖专区已扶育林木四十九万余亩。
(关重尧)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铁路沿线要绿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修通了黎湛铁路之后,又在烈日炎炎的暑天,开展了种树运动,我们要使新中国的铁路穿上美丽的绿色衣裳,要为国家创造财富。
现在不到三周年,重又经过黎湛铁路,看到我们亲手种的树,已经长得有碗口粗,有两、三丈高了,黎湛路沿线已经披上绿色衣裳。再长几年这些树就是人民的一宗大财富,铁路需用枕木也不必到远处去运了。
我建议今后新修的铁路,沿线都种上树;老线也应该逐步实现绿化。因为铁路沿线绿化有三大好处:第一、铁路美观,空气新鲜。第二、保护路基质量;第三、为国家创造财富。
广进武


第2版()
专栏:

由“插秧船”想起的
何卓
稍为熟悉农事活动的人都知道在种植水稻当中,插秧活是最艰苦的劳动。这次我在全国农具展览会上看到了广东新会县农民创造的“插秧船”,制作很简单,每只造价不过四元;农民坐在上面插秧再不用整日手脚在地、背朝天地干活。船上还可张起布篷或插上雨伞以避免雨淋日晒,有些妇女还把小孩放在船上,一面插秧一面照看孩子。一言以蔽之,艰苦的插秧活同过去大不相同了。这真是再好不过的事。
走到综合馆里,我从展出的画片上意外地发现早在我国宋代就曾出现过“插秧船”,不过那时叫“秧马”。明人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记了一段苏东坡关于“秧马”的话: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棘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复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从这段话看来,“秧马”制作是讲究的,连船底船背的木料都作了不同的处理,足见改善插秧劳动的条件是古今农民共同的愿望。
但是,这种“秧马”没有推广开来,而且终于绝迹了,就是苏东坡说的武昌农村也没有了。
我算了一算年代,苏东坡所看见的是北宋嘉佑年间农村的事,距今已经九百年。农民改善插秧劳动条件的愿望真像是昙花一现,转眼消逝。从此以后,广大农民又是手脚在地背朝天插秧,一百年,两百年……
 然而,今年春天只不过一个月左右,“插秧船”在新社会出现了,跟着在广东、广西僮族自治区、湖南、福建广大地区推广开来。昨日本报登的浙江消息说:“坐船插秧在杭嘉湖地区和浙东沿海平原地区到处可以看到。几万只插秧船像鸭子一样在田野里浮动着,坐在船头的男女社员轻松愉快地插秧。”
看到这些,回想过去,便不由引起人思索:为什么九百年前农民创造的“秧马”和今天农民创造的“插秧船”遭遇悬殊,一个是默默无闻,自生自灭;而另一个却是一帆风顺,遍地开花。
人们也许有着许多的答案。但是,小小“插秧船”的历史变化却向我们说明了在旧社会制度下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代,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是从来不被注意的,农民的微小的合理愿望是没有条件实现的,即使农民自己稍有改进也是得不到支持的。而在今天,事情却完全变了样: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秧马”,又以新的形式——“插秧船”被创造出来了;任何能够改善劳动条件的工具一旦出现,便立刻受到党的支持和关注,且迅速地推广开来,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啊!(附图片)
插秧船
秧马


第2版()
专栏:

组织夏收夏种问题大辩论
河南日报五月四日社论摘要
自从去年秋季胜利完成抗旱种麦任务以后,河南省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兴修水利和积肥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运动,各项工作获得了巨大成绩。现在,八千多万亩夏收作物生长良好,丰收在望。如无特大自然灾害,全省小麦跃进计划完全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面对着这种可喜的景象,人人心花怒放,一方面继续加强麦田后期管理,一方面又决心以更大的劲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迎接夏收夏种,以便又快又好地完成夏收夏种任务。
搞好夏收夏种工作对于实现今年全省农业大跃进指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夏收方面来说,它是去冬今春各项工作的大检阅、大总结,搞好了,就可以充分显示以水利建设和积肥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成绩;它又是千百万人民夜以继日辛勤劳动的结果,搞好了就可以获得丰硕的果实,支援国家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更其重要的是,全省人民将因此更加相信“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更加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可以征服自然,创造奇迹,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农业生产大跃进,从而鼓足干劲,热情蓬勃地争取秋季大丰收,实现今年的跃进规划。从夏种方面来说,保证全年农业大丰收的几种高产作物,如红薯、水稻、玉米等大都在夏季播种,适时而良好地下种和插秧,就为秋季大丰收打下基础。
夏收夏种是一年生产中最繁忙最紧张的季节,今年又与往年不同,其突出特点是:任务大,要求高,时间紧。由于夏收作物的普遍丰收,收获工作量比往年大为增加。一千五百万亩改种水稻的任务,多为麦茬稻,需要在割麦以后立即进行大田整理、放水泡田和插秧。红薯、玉米地要普遍深耕,施足底肥。在夏收夏种期间,还要作好棉花和其他春播作物的苗期管理,除治虫害。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即任务大、要求高、时间紧和劳力畜力不足的矛盾。及早动手大力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搞好夏收夏种的关键所在。
最近,中共商丘地委提出了搞好夏收夏种的十项措施,决定发动全民展开夏收夏种问题的大辩论,这种做法是适时和必要的。我们认为就夏收夏种问题开展群众性的大鸣大放大辩论,扫除思想障碍,是胜利完成夏收夏种任务的保证。我们建议,在全省范围内结合整风整社工作迅速开展全民性的夏收夏种问题大辩论;在整风整社已经结束的社,也应该拿出一段时间进行大辩论,以便把千百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到夏收夏种方面来,组织夏收夏种工作大跃进。
开展夏收夏种问题大辩论,首先要辩论搞好夏收夏种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查算对比,提出问题,克服部分干部和群众的麻痹等待思想,提高思想自觉,鼓足干劲。在辩论过程中,提倡大胆设想,号召人人献计献策,引导群众着重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想尽各种办法,尽快地创造、仿制和推广夏收夏种的各种工具。第二,发扬共产主义的精神,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乡乡社社互相协作,共同跃进。第三,合理调配劳、畜力,充分发挥劳、畜力的潜在力量。第四,妥善安排各种农活,分清先后缓急,建立生产责任制。最后,制订出夏收夏种计划。
夏季分配工作和夏收夏种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夏收夏种大辩论的时候,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夏季分配问题的大辩论。辩论中响亮提出“苦战三年,扩大公共积累,扩大再生产,多搞储备粮”的口号,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夏收夏种工作。


第2版()
专栏:

求“跃进宝”结“友谊心”
民族参观团参观农具展览会
据新华社讯 包括三十多个民族成份的七个民族参观团昨天参观了农具展览会。
各少数民族团员们对各种各样的新式农具和适用山区的运输工具,特别感到兴趣。在四川参观团的行列里,泽西(藏族)走到每件新式农具面前时都舍不得离开,她一面做笔记,一面用藏语向同伴解说。贵州惠水县的中共县委副书记王思明(布依族)的笔记本上已经画满了图样。他说他们到北京来有两个愿望,一是求“跃进宝”;二是和各兄弟民族结“友谊心”。广西僮族自治区大瑶寨区的黎明华(瑶族)是个从没走出过大瑶寨的农民,他走到每一种拖拉机面前都要摸一摸。他说他这次到北京有两件事是他一生难忘的,一是见到了毛主席,当天晚上兴奋得没有睡着觉,再就是今天看到先进的汉族老大哥做出这么多的机器。他说:“我回去后更要加劲地干,我们少数民族要进步,除了自己努力干,还要靠汉族老大哥的帮助。”
这七个民族参观团来自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甘肃和广西僮族自治区等地,共三百多人。


第2版()
专栏:

力争保持棉花最高产量纪录
慈溪县棉农鼓劲苦干
本报讯 1957年获得亩产皮棉一百零五斤的全国棉花最高产量县的浙江省慈溪县的棉农,正为实现今年计划指标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保持全国棉花最高产量县的荣誉而积极劳动。
改造低产棉地是今年全面增产的一个突出行动。这个县的沿海地区有约二十万亩冲积土地,咸淡程度不适宜棉花生长(淡性地结铃少),每年每亩产量较低,在五十斤与九十斤之间,与这个县的其它棉地亩产一百二十斤到二百斤以上相差甚远。因此,今年进行了咸改淡、淡改咸的改良土壤工作,到现在已有80%完成了改革。在这个县的西部地区,还推行了狭畦改宽畦的工作,每亩可以增加一千株棉花,总计起来等于扩大了三万亩棉田。以推行营养钵育苗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已经出色地获得成绩。过去慈溪县是不用营养钵育苗的,今年中共慈溪县委派人到湖北省麻城县参观以后,经过研究分析,决定学习和采用这一先进栽培技术。现在,棉地播种工作已基本结束,四十八万多亩棉地有80%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季节比往年提早了二十天到一个月。
(李新瑀)


第2版()
专栏:

中共青海省委指示农业区各县
修水利不能放松田间管理
本报讯 为克服当前存在的只注意兴修水利而忽视田间管理的倾向,中共青海省委于5月3日晚召开了电话会议,指示农业区各县立即把查苗、补苗、浇水、除草和晚田播种等田间管理工作抓起来。
中共青海省委根据最近检查的情况看,农业区各县对兴修水利劲头都很大,但有不少县份和地区有放弃田间管理的倾向。如民和县兴明乡三千三百多亩地,缺苗的就有一千一百亩;西宁郊区的傅家寨一等麦田每亩有二十五万到三十万株苗,而三等田只有十二万到十三万株苗;有不少地区的麦田草苗一齐长,还没有组织劳动力进行拔除;对于胡麻等晚田作物也有所忽视。
会议要求县、乡各级领导具体安排劳动力,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必须把田间管理工作搞好。 (光远)


第2版()
专栏:

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农具展览会农田灌溉排水机具馆介绍之一
本报记者 顾也是
去冬今春全国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二百七十亿公方,这是一个奇迹。农田灌溉排水机具馆展出了大批的工具,参观了这些先进工具,我们就知道了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在这个馆的东边场地上,安装着二百多件运土工具、夯实碾压工具、打井工具、水泥代用品和木制简便仪器等,真像聚宝盆里一宗宗的宝贝。这些工具几乎全部是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发明和改良的。
在平地运土车中,受到观众们注意的是河南省方城县唐庄乡群众创造的木制重力滚车。用重力滚车运土,一个劳动力就能推动八百斤到一千斤土;卸土时,只要把木斗上的铁钩挂住轮撑上的铁环,木斗就随着大车轮转动,自动卸土。安徽省展出的双轨滑车,车斗不但可以自动卸土,还可以自行关好底板。浙江省产竹子较多,他们用原竹铺成轨道,让木轮车滑行。云南省山区还设下了高脚木轨自动卸土平车,可以通过高低不平的地方或跨过河沟。河南省的鹞子翻身木轨推土车、二马分鬃快速运土等,山西省的木轨土火车等,都受到了群众们的赞许。
沿着新翻过土的一片田地旁边走去,在一条深沟的岸上和沟底之间架着许多天线,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运土的吊斗一上一下地在天线上来往。这就是群众称道的“天上飞”。观众们最喜欢看的是手摇自动回转运土机。这是河南省唐河县孙庄乡红星农业社社员贺亭创造的。自从展览会开幕以来,贺亭已经为观众们表演过无数次了,有的人还要求亲自动动手。这种运土机最适合于挖塘时由下往上运土,比人工挑土提高效率八倍,还可以利用半劳力参加工作。有的观众还请贺亭介绍他创造的经过,并对他的刻苦钻研改革工具的精神表示钦佩。浙江省瑞安县群众创制的链斗式送泥机,在南方坡度不大的地方都可以采用。云南省寻甸回族自治县的竹溜绳运土、河南省的鸳鸯对斗自动倒土机、弓型运土机等,都是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的好工具。
水利施工中还有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压实。农民们也想出许多好办法改进了打夯、打硪和碾压的工具。云南省曲靖县展出了一部脚踏跳式自动打夯机,适合于小面积的夯压。湖北省当阳县新龙社创制的打硪架,可以节省九个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二倍。河南省鲁山县程村乡红星社社员赵长治创造了木制空心灌沙羊角碾和棱子磙,利用这种工具,在一次上土三公寸厚的情况下,前面用羊角碾,后面用棱子磙,套着碾压,每天可碾压三丈宽一里半长,较原来打硪夯压提高效率十七倍。
在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中,各地水泥和测量仪器的供应都十分紧张,群众就一边修,一边想办法,试制成功了不少水泥代用品,还创造和仿制了不少简便实用的测量仪器,保证了工程的完成,也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在这个展览馆里,我们可以一一看到。
在这个馆里还搭着两个井架,比较了新旧打井的方法。打井下泉工作是我国北方农田灌溉和广大牧区用水的主要措施之一。现在全国已打有各种灌溉用水井一千多万眼,能灌溉近两亿亩农田。展出的实物中,还有抓泥机、打横管等挖筒井的先进工具,以及各种钻探工具,锥井下泉用的跃进锥、滤水管等。跃进锥是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井泉技师陈法田等人创造的。这次他们要在北京推广跃进锥,前几天已到农业大学农场传授新法打井技术。内黄县副县长李恒方、井泉技师胡金桥等人还试验成功了一种苇砖泉,是群众智慧和苏联先进经验相结合的一个范例。他们用苇篾代替供应不足的棕片,用砖渣等代替砖石,把泉管由底到顶全部留上进水眼,能增加进水层深度,可以提高出水量五倍到十倍。
把这个展览馆的展品看完后,我们就不难想像广大农民群众为争取提前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具有多么大的革命干劲和创造精神。


第2版()
专栏:

群众智慧无穷无尽 工具改革遍地开花
①四用耘锄
 河北武安县农民创造,可用来进行中耕、除虫、播种、施肥。二人一畜,每天可耘地十五到二十亩。
 ②木制三齿耘锄
 山东济南农民创造。
 ③木制锄草耘锄
 山东掖县农民创造。
④人力收割机
 可用来收麦和收牧草,两人拉或用一头耕畜曳引,每小时可收割两亩。
 ⑤摇臂式收割机
 用二到三头耕畜曳引,北京农具厂造。
 ⑥拉麦机
 遇到自然灾害时用来抢收小麦。江苏启东县农民创造。
 ⑦剪麦机
 适用于小块土地,每次剪一行,比人工效率高一倍。四川遂宁农民仿造理发剪的原理制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