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8-05-28

1958-05-28新闻联播 文字版

要多想,多讨论!

第8版()<br/>专栏:<br/><br/> 要多想,多讨论!<br/> 谭清露<br/> 陕西的青年农民王保京当了科学研究员。<br/> 所有的农民都应该想一想,讨论一下。王保京是个农民,为什么又成了科学研究员?他是个普通人呢,还是个不普通的人?他首先是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贫苦农家出身;没有读过什么书?现年只有二十七岁,除了在一个乡村小镇的店铺中,当过几个月的店员(关中人称这作相公娃)以外,一直是做庄稼活。但他确实又不普通。他比一般的人更敢想,敢说,敢作。解放前,十几岁的孩子,他敢把党的传单带进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咸阳城里去散发。到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他把敢想、敢说、敢作的精神,全都投放在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上。哪里有了新农具,他要设法弄来试用,哪里有了新品种,他要设法弄来试种。他研究,他创造,他打破陈规,不放过新的东西。因此,他们培育出来了七八种优良品种的小麦、玉米、棉花;正在试种的小麦还有一百多种。因此,他们解决了麦棉一年两熟的问题。因此,他们全社培养了二十五名具有一定技术知识的社员;一般都学会了各种栽培技术。因此,他们全社的粮食总产量超过了解放前两倍。因此,他成了著名的劳动模范,因此他当了科学研究员。<br/> 想了,讨论了,就会明白:王保京的底子,同我们原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他更敢想、敢说、敢作。只要敢想、敢说、敢作,普通的农民就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员。所有的地方都可能培养出优良品种。所有的社都可能使粮食总产量提高两倍、三倍……。王保京已经作到的,别的人有什么道理作不到呢?<br/> 所有立志向科学进军的青年知识分子,也都应该想一想,议论一下王保京的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什么?他的研究活动,就是农业生产上的创造性劳动;他的创造性劳动,又都包含有科学研究的因素。因此,他们在产品丰收的同时,也获得了科学研究的成果。这是一条现实的、生动的、活泼的科学研究的道路。那末,那些大喊要攀上科学的高峰,而实际上只是想钻在象牙之塔里的研究者,对不对?他们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训,要不要去同实践结合?在同样的年岁,用了同样的时间,王保京实际上跨在了一般人的前头。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的方向对,道路走得对?<br/> 所有下放到农村去的干部也要想一想,讨论一下。王保京身在农村,能获得科学研究的成就,当了科学研究员,那么,那些认为在农村只能红不能专的看法到底对不对?那些抱着“咬牙在农村红两年,然后回城市里去专”的打算对不对?能不能够和应不应该红在农村也专在农村等等。<br/> 好事千千万,坏事也会有。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启发我们思想的钥匙。不放过一件好事,也不放过一件坏事。多想和多讨论,是一种解放思想的手段,也叫务虚。只有多想多讨论,才能帮助我们认明方向,才能帮助我们放开脑子大想,放开口大说,放开手大干。<br/> 朴实并不是沉闷,但只务实不务虚,容易走向沉闷,沉闷首先是不够活跃,继而是迟缓,是停滞,久之也便会沉陷于落后了。

两张大字报

第8版()<br/>专栏:跃进之歌<br/><br/> 两张大字报<br/>  吉学霈<br/> 5月3日上午,我随湖北均县习家店区区委组织的春耕生产检查团,来到了黄莺乡星火二社检查春耕生产。<br/> 这里是山区。到处是红橙橙的山梁子。过去因为没有水利设备,山梁子上是什么也不长的。现在呢,这个乡里修了一条过山大渠,渠有六十五里长,穿过大小三十七座山,已经把水引到山梁子上来了。<br/> 我们来到山梁子上的时候,社员们正在改水田。他们改田的办法很巧妙,随山就势,能改多大就改多大,不图大方好看,只图省工增产。目前,他们已经把三座山梁子快改完了,只等将来稍加整理,就可插秧。<br/> 检查团的团员们对他们的干劲十分赞赏,于是就编了张大字报。大字报上写着:<br/> 星火二社真能干,<br/> 随山就势改水田,<br/> 只图省工、增产,<br/> 不图大方、好看,<br/> 大的一块一亩多,<br/> 小的像个大竹篮,<br/> 论形状,更新鲜,<br/> 条条田,方块田,<br/> 尖尖斜斜刀把田;<br/> 月亮田,茄子田,<br/> 圆圆周周西瓜田,<br/> 往上看,田套田,<br/> 往下看,田罗田,<br/> 单等秋后稻谷黄,<br/> 金金闪闪一座山。<br/> 编好以后,用一张大红纸写起来,贴到他们社办公室外面的墙上。这可把社员们乐坏了,一个个笑的合不住嘴。特别是他们的社主任尚全扬同志,一边笑,一边直咂嘴:“啧啧!值不得,值不得!”<br/> 可是检查的结果,他们也有缺点:红薯地扒堆扒的慢了些。(这里土质硬,种红薯的时候,需要将地扒成一堆一堆的)他们原计划种五百亩红薯,但是现在只扒了三百亩,还有二百亩红薯地没有整理。<br/> 关于这一点,检查团给他们提出了批评,希望他们快马加鞭,赶上季节。<br/> 社主任尚全扬说:“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跃进一下。”<br/> 检查团离开星火二社,又到黄莺乡其他社作了检查。随后又到蒿坪乡、青塘乡……5日下午,检查团回到了习家店区区委会。<br/> 6日早晨,区委会的电话铃响了,接电话的人跑出来喊着要找乡党委书记。陈书记抓起听筒问道:“谁呀?”<br/> “我——尚全扬。你是陈书记吗?”<br/> “是呀!”<br/> “陈书记,请你告诉检查团的同志们说,我们的二百亩红薯堆全部扒完了……”<br/> 陈德明同志抢着问道:“这两天没有改田吗?”<br/> “改着呢,山梁子已经消灭光了。”<br/> “可是……”陈德明同志又高兴又诧异的问:“你们的劳动力怎样调配得开呀?”<br/> “我们突击呀!”停了停,尚全扬兴冲冲的说:“白天改田,晚上扒红薯堆。我们一共调动了一百四十个劳动力,两个晚上就突击光了。”<br/> “好!有劲头!”陈德明同志笑起来,向电话里喊:“我一定把这件事转告检查团。另外,也请你转告社干部和社员们,乡党委对你们这种干劲,非常满意,希望大家保持下去。”<br/> “一定,一定!……”<br/> 陈德明同志把这件喜事随即就告诉了检查团。检查团的成员们一致认为:这个只有一百五十一户的小社,有如此的干劲,是值得表扬的,大家决定再给他们送张大字报。<br/> 于是,一张红艳艳的大字报又写成了。……<br/> 1958、5、7日

生动的活报剧“排戏”

第8版()<br/>专栏:<br/><br/> 生动的活报剧“排戏”<br/> 张季纯<br/> 看过“北京市群众文艺创作演出会”的节目以后,许多同志都称赞兴平机械厂工人同志们创作和演出的“排戏”,是一个有意思的活报剧,是相声和戏剧的巧妙结合。<br/> 的确,“排戏”是一出好戏。<br/> 它的题材紧密结合了整风运动第三阶段,对于群众性的大量大字报的处理问题。它直率地指出,有的人在处理大字报时不是虚心采纳群众提出的意见,而是推诿塞责,把自己应该办的事,推出去就算完了。这个戏对于这种人的批评运用了剧外人和剧中人同时出现的办法,通过剧外人对剧中人的行为所发表的观感,暗示出在当前激流涌进的时代中,这种态度是和伟大的社会主义大跃进的脉搏不相称的;必须改变这种缺点,增加一把力量,才能追上去,赶上去。<br/> 剧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科长。时间是在大字报高潮以后。这位科长和他的一位科员为了和别的单位展开竞赛,正在辛勤地统计大字报的数字,时刻惦念着处理的指标如何达到80%以上,才不致于落在别人后边。可是问题却出在是老老实实、谦虚慎重地处理群众所提的意见呢?还是敷衍了事地蒙混“过关”呢?这两位剧中人正是在这样的问题上没有辨别清楚。<br/> 这出戏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位心直口快的剧外人,把他对剧中人处理大字报时的漏洞,随时都毫不留情地揭发出来,因而发生了剧中人和剧外人的矛盾,把那种表现思想过程的沉闷场面,变为活泼生动、富于戏剧性的效果了。当剧情发展到最后,那位科长受到剧中群众的指责时,剧中原来存在的矛盾便豁然开朗、是非分明。<br/> 这出戏一开头非常平易,先是一个人走在幕前,向观众介绍他要排戏。接着上来第二个人,询问第一人:“排什么戏?”回答说:“排戏,就是排戏。”……这样一问一答,观众还以为是表演双人“相声”。接着,第一人给第二人和他自己在舞台两角安排好各人的座位,并且说明要静坐下来看排戏。再接下去是拉开幕布,显露出舞台面,人们才明白真是要演戏了;已经出场的两个人,原来是一位导演和一位观众。他们看的就是那位科长和科员演的戏。这种戏外有戏的手法,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好处。<br/> 我认为像这样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短剧,特别是演出条件又简便,是有利于普及和推广的。同时,更表现了工人同志们珍贵的业余创作劳动。

能起死回生的扁鹊

第8版()<br/>专栏:<br/><br/> 能起死回生的扁鹊<br/> 扁鹊是战国时代(约公元前五百年)的民间医生,也是当时远近称道的名医。他不仅有很好的医疗技术,而且有一套科学的医学理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就是他首创的。这种方法,直到今天还为中外医生重视。<br/> 扁鹊曾用切脉的方法判断出已昏迷了五日的赵简子实际并没有死。他还用针灸和热敷的办法把假死的人救活过来。<br/> 当时,扁鹊已能分科看病,除内科外,他还诊断过小儿科、妇科,耳目科。他具有病是从内到外发展、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为主的科学的思想,反对迷信。他曾提出过六不治理论,其中最不可治的便是“信巫不信医”。

童养媳改革了纺织工具

第8版()<br/>专栏:<br/><br/> 童养媳改革了纺织工具<br/> 旧社会,人民群众要创造发明谈何容易。但是在六百多年前,一个名叫黄道婆的童养媳,却在自己长期的劳动中,革新了我国的纺织工具。<br/> 黄道婆出生于宋末元初时,松江府乌泥泾(今江苏省内)人。由于生活困苦和为了反抗公婆与丈夫的虐待,黄道婆便逃离了家乡,流落到崖州(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那里向黎人学会了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在1296年返回了故乡。回乡以后,把弹花、纺织、织布的工具“捍、弹、纺、织”等传给家乡群众。<br/> 黄道婆回乡以前,松江地方人民因为工具和方法不良,生产技术低劣,产品粗粝。因此人民生活很贫困,由于黄道婆革新了纺织技术,建立了从去棉籽到织布过程的一套新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有力推动了松江、青浦等地的纺织手工业,使我国棉织业在江南地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第8版()<br/>专栏:<br/><br/> 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br/> 唐朝时发明了木板印刷术,但是木板印刷术仍有缺点,当一部书印完以后,辛辛苦苦刻出的木板也就放置一旁没有用了。<br/> 毕升是宋朝时的一个普通平民,他看到木板印刷术的缺点,决心加以改良,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成字块,再在火中烧硬,要印书的时候把字一个个拣出排好,四边用铁圈紧紧围住,字块下面用熔化的松香和蜡粘牢在铁板上,就可以印刷了;印完把铁板烧热,又可把字块拆下来重新加以利用。今天印刷上用的铅字正是从泥活字演变而成的。

多给孩子们写些好诗——序“为孩子们写的诗”

第8版()<br/>专栏:<br/><br/> ·给少年儿童介绍的好书·<br/> 多给孩子们写些好诗<br/> ——序“为孩子们写的诗”<br/>  臧克家<br/>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就把这本诗集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全国的小朋友们吧。<br/> 这本诗集,一共收了四十几首诗,全是近两年多来诗人和作家们的产品。这是从许多的创作里挑选出来的一部分。<br/> 这几十首诗,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其中不少作品就以儿童生活作为题材。诗人们,用了高度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中苏友谊和人造卫星;用了愤慨的诗句,描写了美国儿童悲惨的命运。<br/> 这些诗,在小朋友们面前展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美丽的想像带着一颗颗小心飞上了火星,飞遍了祖国,飞到了苏联,飞到了童话世界里去。<br/> 我想,小朋友们读了这些诗,会为飞上火星惊奇地瞪大眼睛;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美景所陶醉;会为一些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感动;会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儿童们的遭遇流泪,不平……。<br/> 我相信,对于小朋友们,这是一份有益的礼物。送给你们一包糖,吃过后,只甜一阵子;送给你们一件玩具,玩一阵子也就腻了。送给你们这一本诗集,情况就不一样。读过以后,它会给你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会使你们懂得更多的东西。如果它有魅力使小朋友们念一遍还想再念一遍,一直能够背诵下来,那就更好了。<br/> 这本诗集的作者,多半是知名的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在形式方面,有格律体、民歌体,也有散文诗。小朋友们,你们各人就凭着自己的喜爱去读它们吧。你们是它们忠实的读者,同时也是最好的鉴赏家和批评家。<br/> 这些年来,儿童文学的作品,产量不多。二年前,中央号召我们多为孩子们写东西,“人民日报”为了这还特别发表了社论。作家们振奋了,把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看成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二年,作品多起来了,过去没有为儿童写过东西的,也热情地响应中央的号召动手写起来了。在儿童诗歌创作队伍里,我们有前辈诗人和青年儿童诗歌专家。我们也已经有了不少的收获。这本诗集,就是其中的一份。<br/> 可是,我们必须跟上一句,儿童诗歌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千千万万如饥似渴的小朋友们的要求。读完了这本诗集以后,作为它的作者之一,我觉得有点不足。总的说来,诗人们所写的题材,范围还是比较窄狭。现实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其中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它们对于孩子们又是多么富于吸引力呵。这一些,在这本诗里很少得到反映。我觉得,儿童诗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不能把它限制在写儿童的小圈子里。我们应该用诗歌给他们展开各种生活的情景,使他们了解它,热爱它。在社会主义大跃进的时候,儿童们也在跃进。我看到过十三四岁的少先队员,在水库工程中挖泥挑土;我看到过六七岁的小孩子们,自动的组织“除四害小组”,每天早晨偷偷的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怕大人发现……。孩子们对各种运动、多种多样的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想,他们也一定喜欢读到反映祖国建设和世界重大事件的诗歌。可惜,我们还不能够满足他们。<br/> 写给孩子们念的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是要有特点的。不然就和一般诗创作没有分别了。孩子们的智力还在发展中,他们的文艺修养也比较浅,他们所喜见乐闻的是朴素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民歌体的诗。过于深奥或散漫、冗长的诗,都是不适合小朋友们的口味的。<br/> 这集子里,有些诗,不是专门写给儿童读的,当然,儿童也可以读懂它们。我想儿童们一定更喜欢专为他们写的诗歌。这样的诗歌,可以写儿童本身;但更要推广开来,写儿童所愿意知道或对他们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题材。儿童们喜欢故事性强的,形象鲜明的,语言活泼生动、节奏明快的诗歌。儿童诗,对儿童必须有感动力量。这不是仅仅在诗句方面叫他们读了能懂就办到的。这联系到诗人和现实结合的问题,诗人和儿童心灵沟通的问题,也关系着诗人的艺术修养问题。给儿童写诗歌,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是一件快乐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件艰难的工作。要写出来的作品为儿童所喜爱,首先得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要自己的歌声打动儿童,必须先了解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这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心灵上,情感上一脉相通,起着共鸣。<br/> 给孩子们写诗,诗人自己要有一颗“赤子之心”。<br/> 要给孩子们写好诗,艺术水平高的诗。仅仅用一些浅显字句去说明一些教育条文,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儿童诗,首先必须叫儿童受到感动,精神上有所获得,有所提高。<br/> 盼望儿童诗歌的作者们,多多为孩子们创作优秀的诗歌出来,使它们不但印在书本上,还传诵在千千万万儿童的口头上。<br/> 今年儿童节,我们赠给小朋友们这一本诗集作为礼物,希望来年的赠品更加丰富,更加厚重一些。<br/> 〔“为孩子们写的诗”已由天<br/> 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你知道吗?

第8版()<br/>专栏:<br/><br/> 你知道吗?<br/> 血液在体内循环的速度,是每秒钟走一尺半到二尺,循环全身,也只用一分钟左右。

新会小景

第8版()<br/>专栏:<br/><br/> 新会小景<br/> 韩北屏 诗 郁风 画<br/> 广东省新会县的各项工作,都做出成绩,吸引各地的人去参观。我们去访问时,也受到感动,希望从几个平凡的侧面,反映出它的新风貌,于是产生了这一组小诗和画。<br/> 织葵席芭蕉绿,橙子黄,桄榔冲天菠萝香,姑娘家住在小河旁;儿时种下小葵树,如今葵叶尖来葵叶长。摘下葵叶作扇子,暑天六月送风凉;织成席子寄远方,图样好,情意深,一片殷勤藏在席中央。(附图片)

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

第8版()<br/>专栏:读者·作者·编者<br/><br/> 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br/> 最近人民日报连续刊载的一些省、市、县委书记的文章,充满了深刻的群众观点,实干的精神,无产阶级的风格和气概,充满了革命的辩证法,篇篇称得起是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的报告。作者们以丰富的材料,鲜明的观点和逻辑,热情地生动地描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作为,色彩绚烂地画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图景。这是社会主义的颂歌,人民群众的颂歌,党的颂歌,东风的颂歌!这些文章给人带来政治上、思想上、方法上的丰富养料,使人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充满信心地为了更好的明天而高歌猛进。<br/>  郑艺青

哲学并不神秘

第8版()<br/>专栏:读者·作者·编者<br/><br/> 哲学并不神秘<br/> 4月18日第七版上刊载的潘梓年同志写的“大家来学点儿哲学”是一篇好文章。讲哲学的文章很容易写成干巴巴的,而潘梓年同志的文章一气呵成,很少用术语,大量地运用了浅显易懂的口语,使人读了好像是作者在对你亲切地谈话。<br/> 文章的内容也很扎实,很有份量。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和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与哲学联系起来了。这就不能不令人深信:我们现在确实是生活在一个“出哲学”的伟大的时代里。<br/> 希望科学家们、学者们多写些这样的文章,也希望人民日报今后多登些这样的文章。这对改进文风,科学理论通俗化都有莫大的好处。 江西波阳中学 沈昉初

多用革命英雄的事迹鼓舞群众

第8版()<br/>专栏:读者·作者·编者<br/><br/> 多用革命英雄的事迹鼓舞群众<br/> 在报刊上常常看到人们用武松、赵子龙、黄忠、诸葛亮、穆桂英等古人来比拟大跃进中的群众的干劲、智慧和决心,很少提到近代的特别是自党领导人民革命以来的例子。我当然不反对用以上古人的事例来鼓舞广大人民,但我认为更要用现代的革命英雄事迹来教育和鼓动大家。比如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决心,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勇气,刘胡兰的意志……简直不胜枚举。这些难道比古人的事迹逊色吗?<br/> 内蒙古突泉读者 邢国才

三张好照片

第8版()<br/>专栏:读者·作者·编者<br/><br/> 三张好照片<br/> 报纸最近登的三张照片很好。一张是艾森豪威尔关于美国经济问题答记者问时的愁态,标题是“问君还有几多愁?”另一张是尼克松在委内瑞拉挨打的照片。第三张是艾森豪威尔发怒的神态。照片刊的很及时,给人的印象很深。通过这些新闻照片,人们形象地看到了美国统治集团在东风压倒西风形势下的窘态。希望以后能配合消息多发表这类照片。 甘池

一个建议

第8版()<br/>专栏:读者·作者·编者<br/><br/> 一个建议<br/> 报纸是向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工具。可是工人农民,甚至有些合作社和单级小学,要订份报纸看看,也并不简单。我想到:机关、团体、学校,订的报纸比较多;阅后,除保存一两份外,一般都作废纸卖掉,甚或糟蹋掉。我以为满可赠给合作社、单级小学去看,或张贴在附近墙上,给居民看。这就可以大大发挥报纸的作用。<br/> 浙江绍兴师范学校 张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