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所谓“浓茶”和“白水”之争
敢峰
在社会科学界,特别是在文史方面,流行着一种论调,叫做“浓茶和白水”。有人将古代的东西比为浓茶,津津乐道,其味无穷;而对近代和现代的东西,就觉得索然无味,如同一杯白水。仿佛他们之所以“厚古薄今”是简单地由于兴趣所致。乍看起来也好像有理,实际上这是一个弥天大谎。他们就正是希望在“浓茶白水论”的掩盖下,偷换“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之争是两条道路之争的实质,降低“厚今薄古”的重大意义。难怪在提出“厚今薄古”以后,有人就高唱“厚今何必薄古”的论调,你可以“厚今”,我也可以“厚古”,浓茶白水各有所喜,何必强求一致呢?
“厚古薄今”,果真只是简单地由于他们喜“浓茶”而薄“白水”的兴趣主义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到“厚古薄今”这个迷雾笼罩的古洞里去看一个究竟。
首先,“厚古薄今”的大师们是靠死人吃饭,靠死人发家的(实际上还是要靠活人种粮食给他们吃)。他们靠死人发家的道路主要有二,一曰“钻冷门”,二曰“附骥尾”。“钻冷门”就是去研究离当前需要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去研究的问题,比如“中国赌博史”、“司马迁受的是宫刑还是死刑”、等等。别人不去研究只有他一个人去研究,当然在这一门内他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名来了也不愁利不来。“附骥尾”就是研究古代的某一个大名人或某一部大作品,一心一意想在死人身上搞出一点名堂,好随这位大名人或这部大作品而得到不朽,而且死人不会说话,任凭你如何摆弄。搞现代的学问,那可不能这样,一则与当前阶级斗争的关系密切,二则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少也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偷不得巧。难怪“厚古薄今”的大师们说,近代和现代的东西,政治气味太浓,“荤味”太重,他们吃不惯这碗“荤饭”,而要吃没有政治气味的清淡的“素饭”。表面看来真好像是一个虔诚的吃斋的老太婆,而实际上对名利的贪馋,却简直像一只饿狼一样。因此,一提“厚今薄古”,就好像打碎了他们的如意饭碗和抢走了他们的衣食父母那样心痛。
其次,在政治上,“厚古薄今”的大师们主要是逃避现实,有的人甚至是以古抗今。他们对革命的现实不满,因此只好逃到古代去“避难”,企图凭据自己在古代学术阵地上的本钱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来平分秋色。有人说“宋代的农业生产比现在还发达”,意思就是指我们今天的合作化并没有什么优越性;说“伃家要作官是为了行道,但理想实现了,则应隐退”,影射之意就是要共产党下台。有人给学生讲“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说:“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倒像知识分子的要求”,讲“三国演义”时大讲“三顾茅庐”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封建气节。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倒是很会用其学术来为资本主义的政治服务的。
第三,在精神领域和文化生活里,他们鄙视现实,对周围的一切看不顺眼,“孤灯一盏,浓茶一杯,古书一本”,到古书中去找寻精神和文化生活上的寄托。
历史科学这一门阶级斗争的学问却比不得茗饮,而是要为一定的阶级与政治服务。搞古代史也是为政治服务。历史研究用古史和今史来区别有无政治性,只是一种障眼法,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罢了。这些人实质上是用古史来为资产阶级服务。因此,“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之争绝不是什么“浓茶”与“白水”之争,而是不折不扣的两条道路之争。
我们要社会科学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厚古薄今”的大师们是要古人为他们的个人主义服务,归根结底是要社会科学为资本主义服务。如此而已,岂有他哉!我们千万不要为这种“浓茶白水论”所骗。


第8版()
专栏:

含有毒素的“雾海夜航”
贾霁
1955年4月间,“民主三号”客轮在从上海至宁波途中触礁遇险。这在新中国的海运事业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事故。这次事故发生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英明的措施,人民空军、海军的及时救援,和乘客自己的沉着坚毅,尤其是其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英勇忘身的行动,轮船上的一千多人无一伤亡,全部脱险。这件事情充分显示了我们时代社会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们人民高度的道义上的团结一致。这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应该大书特书的事情。
然而右派分子却借此无事生非,想趁着大家都注意的机会,施展他那“旁敲侧击、歪打正着”等等鬼蜮技俩,以便再一次地做反面文章,使人们得出和事实恰恰相反的结论。
影片“雾海夜航”的编导就是怀着这样恶毒的意图来创作的。当然,这部作品在拍摄过程中,该片演员有自己的一些正确的阐释;拍成以后,又经过制片厂删改;所以,某些个别场面,还比较地动人;而有些最坏的东西又剪掉了,也就相对地减轻了一些毒害。但是,尽管如此,现在的成品中,毒素仍然是随处可见的。
原来,在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尽人皆知,党的领导是一条主线,是决定性的因素。影片的编导却千方百计地耍花招,要抹煞这一点;他最恶毒的手法就是:抽去了对党的领导的具体的描写,把党的领导、党的力量不但表现得十分空泛,并且肆意加以歪曲和丑化。例如:当时“民主三号”客轮出事之后,船上政委原是召开了党支部的紧急扩大会议(当时在船上的海军某部某政委是被邀请参加的),具体指导着轮船上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自救活动。正由于这样,船上抢救工作一直进行得有步骤、有秩序,达到惊人的镇定。但是,在影片里的“海燕号”上,船上政委、这个真实的有极大说服力的人物,却根本不存在了,从而党组织的活动、党的领导作用,也就一点影子都不见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把在船上的某政委这一真实人物篡改得面目全非,把他拉出来出洋相。观众看不见他的共产党员的自觉性表现在哪里,只见他单人独马地干起来,他竟然不依靠党的领导、跟船上的党组织不发生什么关系,他依靠他咬牙拼命、仿佛正是他个人在起一切决定性的作用!在所谓盲教授面前,他又显得那么精神不振、庸俗不堪:既对盲教授“摆”他自己的创伤,又大大地恭维教授一番,还接受委托去给那个女学生找对象,并且就找上了下级军官周大海。难道这是“歌颂”?这是彻头彻尾地在进行玩弄、诋毁和污蔑!
说到周大海这个人物,则是一个色情狂:一见那个女学生就神魂颠倒,以至于在为求援而上小艇的最紧急的当儿,他唯一的行动是给女学生送上情书,简直是荒唐透顶,同样荒唐的,还有一个复员军人刘排长,在影片中轮船出事之后,竟表现得那样伤心绝望:哇哇地大哭大叫:“祖国!祖国!你听见了吗?你的儿女们在呼唤你!”从这些恶意的渲染里,我们能看得出我们人民解放军战士们一点点真实的东西吗?矛头不单指着解放军,同时也指着所有的人民群众。这就是他对影片中所有的人民群众充满敌意的描写:老女工成了一个守财奴,一直叨念着“四个箱子”;女工——新娘子成了一个“恋爱至上主义者”,一个劲地盯着未婚夫的照片;她的胖姐也是一个女工,却总是哭哭啼啼地根本不像个工人;一个“小辫子”更是哭笑无常,十分幼稚;至于那个女学生,本来是新时代的青年,却被描写为封建道德十足,居然要为侍奉老师而终身不嫁,然而却也怪,一见周大海,她也顷刻之间心猿意马,谈起恋爱来……
说到这里,要指出编导者心目中有着一个超乎一切之上的“英雄”,这就是盲教授、一个资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这个形象的寓意和作用是什么?这就是:教授是被逼迫得害了病、瞎了眼的,就是说被我们社会“损害了”的;但是,看吧,就是这个人,最后还是那样镇静、那样才华焕发:在轮船渐渐下沉、海水漫上船来的时候,完成了他那救人命的医学理论著作!这不是奇迹吗?并且,相形之下,那些共产党员,那些解放军指战员也不是都不如他吗?更不用说那些工人农民群众,他们算什么!由此可见,盲教授这个蕴藏着很深的敌意的形象,正是编导者最拿手的一个好戏;而他的恶毒的右派伎俩至此也就完全暴露了。


第8版()
专栏:

勤劳的素描大师
——介绍门采尔素描选集
邵宇
德国十九世纪绘画大师门采尔,是一位十分勤劳的画家。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既描写了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同时也广泛的描写了他接触的各种事物。在他的笔下,能把一个普通对象,赋与令人难忘的印象和艺术光辉。
这本选集中的一百九十幅素描,都是1956年在我国展览过的。这只是他素描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是多么热爱劳动者和关怀普通人的生活。当门采尔由于其创作的巨大影响,使当时统治者也不能不授予他勋章和称号的时候,他仍小心的保护着自己做为一个平常人的独立人格而面向着广大人民。门采尔创作的轧钢工人,是一幅最早的以重工业工人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笔下的十九世纪产业工人的形象,是那么坚强有力,恰当的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气质。他歌颂劳动,他认为:劳动是大量施展人类力量的方法。这种认识和观点,对当时的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
门采尔以非常强烈的热情和敏锐的观察力来对待生活。透过他这种非常细腻深刻的观察,来创造生活里的典型艺术形象。他善于在人们的无意中把他的精神状态刻划出来,正如人们所说的:“门采尔的素描是引人入神的和现实生活的窃窃私语”。例如画集中第二十三幅是描写一个依靠他的磨刀经验和手指敏感来检验刀锋的人;第八十二幅则是描写一个近视眼在看书。虽然都是生活的细节和片断,但又是多么深刻的形象刻划,而这种表现,活活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门采尔的素描生动的说明了:只有通过这种细致观察的典型描写,才能克服艺术表现上的一般化,门采尔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发掘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奥秘,探求着人的灵魂。
门采尔一生中,除其他创作外,创作的素描,已经知道的就有七千多张,题材非常的广泛,他狂热的进行着创作劳动,在各种不同场合中,人们常常可以发现门采尔在精力集中的画着素描,他就是用这种不知疲劳的劳动,到处去捕捉那些生活中令人难以捉摸的一刹那;即或是寥寥几笔,他都采取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看了他的素描集,不难明白为什么他可以成为那样一个具有熟练技巧的创造艺术形象的巨匠。(附图片)
门采尔素描之一:检验刀锋


第8版()
专栏:

归途中
孟广岷
街里连个问路的人都碰不到。对!到供销社去碰碰看。我走出供销社,心里美嗞嗞的,我真想照照镜子看一看自己脸上的笑容。我带着一种过去回家从未有过的愉快心情,踏上大道,一直向南奔去。
我每年都回一次家,但每当回家途中总会有一段不快,这就是下火车后的三十多里路给我增添的烦恼。这一带是混河(永定河)灾区,十年九闹水,路非常难走。过去我家住在外号叫“倒霉窝”的孔洼村。别的地方旱,我们这儿却涝;有点小水就闹大灾。每当河水泛滥时,水往我们这一带流得就像灌大坑,淹地倒房,不知吞下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解放后政府修了官厅水库,节制洪水。但因我们那儿地洼却每年要沥涝。政府为了帮助这带灾民度日,组织了移民。我家才搬到了西安庄。
从丘张庄下火车,一定要过这个灾区,因常年有水,这一带根本没正式的道路,只能白天看着太阳辨别方向走。三十几里路要问十几次道,就这样还免不了跋泥涉水,七绕八绕的走差不多一整天。有时路上还会遇到一种叫唆沙的东西,你要是失脚陷下去了,必须马上躺下打滚出来,否则就会拔左脚陷右脚,越陷越深,如果没有过路人甚至会丧命的。所以,很多人都怕走这段路,有的人干脆就直奔天津,然后坐汽车绕一个U字形回家。
这一天我又抱着一种归家甚喜、走路甚怕的心情下了火车。谁想到了供销社一问,售货员却告诉我:“一直往南,上公路再一直走。”我深怕自己耳误或售货员口误,又追问了一句:“我是往西安庄。”“对呀,没错。”这就是我走出供销社欢喜的原因。
公路是新修的,它的西边是一条大渠。看样子是当地人民用既修沟渠又成路一举两得的法子修成的。四周眺望也不再是我一年前看到的荒地了。
路上很少见人,过了永清以后看到几个妇女和小孩正在往地里送粪。快到家了,又在眼前撞上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堤,一阵歌声荡入我的耳中:
“疯河啊,疯河!疯河年年发疯性啊,闹得百姓没法活。……”
这首歌是当地灾民编的,也是我小时候常唱的。歌词的来历是因为这儿有一条河,年年闹水。人们过去为了治这条河给国民党捐钱拿粮,但河水依旧泛滥,于是有人主张请神仙恩赐,请来仙姑向天祈祷,仙姑念了佛说,龙王爷讲了,如果每月初一、十五上供就可以不发水啦。结果每逢初一、十五酒肉供品一齐抛入河中。仙姑说,这条河要改凶为吉了,还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凤河”。两年,三年,人们供总上,河水也总泛滥,渐渐人们不相信仙姑了,有人还去质问过她,打这以后也看不到再来上供的人了。人们又把“凤河”说成“疯河”。
大堤慢慢向我移动,方才那个小孩的歌声又从新飘过来,听起来好像和前边相接,可是词变了:
“神仙医不好你疯河的病啊!
落入你疯掌的人们可怎么活。
来了救星共产党哟,
领导咱穷人治疯河。
药方开的是组织合作社,
要想医好疯河服的劳动药丸就得多。
人多劳动的药丸力量大哎
医好了‘疯河’变‘凤河’。
凤河吐出了口中的银珠水哟,
水浇麦地产麦多。”
我紧走几步上得堤来,想看看这是谁在唱歌。瞧!他就在河的对岸,看来有十三、四岁,他还正想往河这边走呢。我深深地吸一口气,也想跟他大声唱起来。


第8版()
专栏:家庭教育随笔

怎样对待淘气的孩子
吕方
小孩子学会走路了,会跑了,无论是在院子里,或屋子里,看见什么都是新奇的,东摸摸,西看看,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永远是那么好动。俗话说:“周半,周半,不是摸盆,就是摸罐。”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一岁半的小孩好动的情景。
小孩子天真活泼,这本是好的。可是,有些做父母的看到小孩子活蹦乱跳时,往往?喝他,责骂他,仿佛好动就成了孩子的过错。这样教育的结果,不是培养孩子的生动、活泼和勇敢的精神,而是训练他们呆若木鸡,虽说很“乖”,就是没有一点独立生活的能力。
也有些人,当他们看到小孩子胡打乱闹时,常常在一旁纵容他、逗他,说什么“小孩子不怕淘气,越淘气越有出息。”这样纵容和娇惯的结果,也养成了小孩子任性、固执等许多坏脾气。
再有一种人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他们是介乎二者之间,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是如此可爱,以致无论怎样淘气都使他们高兴;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把孩子从房间里轰出去,企图“眼不见心不烦”,让孩子们到街道上“造反”去。等孩子养成一些粗野等坏习气后,又归之于天生的脾气坏。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淘气”呢?
要知道,小孩子是有主动性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某些所谓淘气的孩子,他们也不过是比一般的孩子在生活中、活动中更多一些主动性。显然,对于这种主动性,不仅应该珍视,而且应该善于发扬孩子可贵的主动精神。
有时候,小孩子淘气主要是因为不懂事,不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例如,两岁的多多把泥娃娃放在水盆里洗澡,他一片好心帮忙,结果弄得一榻胡涂。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大加申斥,或痛打一顿,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小多多只觉得好玩,并没料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时大人虽说有点生气,但也只能耐心地告诉孩子:娃娃是泥的不能洗,一洗就坏了,以后不能再这样乱搞。
当然,对于孩子真正淘气的行为,并不是一律不能加以申斥;同时也不能错误地认为,孩子犯了错误,事先事后不必进行说服教育,而净等孩子的自觉。例如,小孩子随便玩火,大人看到了,不仅当时应该严加制止,更重要的是结合日常生活把玩火的危险性事先告诉孩子,使孩子们有所警惕,避免少犯错误。
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对待淘气的孩子更要有耐性,一方面注意观察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另一方面注意研究造成淘气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研究教育的方法。
通常在这个工作上,我们作的往往是很差的,一是不了解孩子,不清楚孩子本身究竟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二是不理解造成孩子淘气的原因是什么。看见小孩子淘气,就心烦意燥,因而对淘气的孩子另眼看待,恶语相加,结果使孩子形成一种特殊的感觉——反正我就这样了,总是我不好。
其实,形成孩子淘气的根本原因,就是小孩子的精力充沛而时常无处发泄。常说:“小孩子是手不闲脚夹”,总想玩点什么,干点什么,而且鼓起全副精力来作。有经验的父母常常是发展和支持孩子们这种主动性,并指导他们的活动合乎教育的目的。例如,四岁的小方爱动极了,对什么都好像有兴趣,母亲时常提醒他:“吃饭了,洗洗手,把筷子发给大家”;睡觉了,还指导他整理好床铺。平时还帮他想出了其他形式的一些活动,如请他搭个“大火车”;叫他帮大人拿点东西;让他唱歌给大家听等等。总之,是利用一些合理的活动充实他们空闲的时间。
对待淘气的孩子,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珍视孩子们的主动性,根据教育目的指导儿童的活动,这是对待淘气孩子的重要方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抑制儿童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就成为教育孩子经常应该考虑的一个中心问题。


第8版()
专栏:

寄嫦娥
王昆仑
苏联第三个人造卫星上天,曾以诗志喜。今科学家又指出月球有着陆点。诗寄嫦娥,先致欢迎之意,用前韵。
人间温暖胜寒空早备云銮下月宫为我安排着陆点请君来看革新风药科玉兔建专厂林业吴刚植万松妙舞更烦街上演白鹅试共竞先锋〔注〕
〔注〕北京舞蹈学校已学成“天鹅湖”芭蕾舞。


第8版()
专栏:

笑死俺
河北邯郸民歌
赵瑞椿插图桑木扁担弯又弯,姑娘担水不换肩。姑娘担水前边走,小伙子跟着后面撵。“姑娘姑娘等等我,知心话儿咱谈谈。”姑娘说:“看看你脸上那些汗,笑死俺;妇女挑水都跟不上,还有什么值得谈。”(附图片)


第8版()
专栏:舞台和银幕

儿童片“兰兰和冬冬”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最新出品“兰兰和冬冬”,是一部描写新中国儿童幸福生活的影片。北京市将在6月1日起上映。
影片内容是:两个小孩子——兰兰和冬冬,从上海坐火车回北京,无人伴送,但一路上却受到铁路员工和乘客的亲切照顾,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气的成长。(袁心)


第8版()
专栏:舞台和银幕

“灰色的凶手”
这是一部苏联彩色儿童科学教育片,内容是叙述可恶的狼群给畜牧业带来的危害,和人们围捕狼群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里,你可以看到狼的一般生活和它们狡猾、凶残的习性。当我们看到一只只可爱的雪白的羊被它们咬破了喉咙的时候,我们也不禁想立即去消灭这些可恶的灰色凶手。
影片故事情节虽比较简单,却很新颖有趣。 (之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