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解决指标先进和措施落后之间的矛盾
甘肃要开展现场评比检查运动
中共甘肃省委两次常委扩大会议提出办法
本报讯 中共甘肃省委最近先后在庄浪、武威举行了两次常委(扩大)会议,提出“比苦干、比措施、比进度、比实效”的战斗口号,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四比为中心的群众性评比运动,要求把整风、生产两套锣鼓都打好。
这次会议首先检查、研究了思想问题和工农业生产问题。会议认为:去冬今春,全省各项工作出现了全面大跃进,劳动人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这个跃进和解放目前还以万马奔腾的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着。截至4月17日全省完成水利工程一千零二十二万亩,完成水土保持工程两万三千余平方公里,植树造林二千三百五十余万亩,出现卫生工作作得特别好的四个县市和五千多个单位。新办的地方工业投入生产的二千一百四十余个。三百五十余万文盲,已有二百多万进了扫盲学校。特别是由于广大群众的情绪高涨,思想解放而出现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更是万紫千红,灿烂夺目。这样伟大的成绩和活跃的现象,过去想像也不敢想像,但今天已经变成生动的现实,这也是毛主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辉煌胜利。但是应当看到工作发展不是平衡的,有不少县在某些方面跃进,在某些方面落后,至于指标先进,措施落后,有措施而贯彻措施的方法不好,或缺乏方法的现象就更普遍了,因此普遍进行一次评比,用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克服先进指标和落后措施之间的矛盾,推动全省工作,就十分必要。庄浪会议明确指出:事物的矛盾是有阶段性的,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是先进指标和落后措施的矛盾。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则是落后指标和先进指标的矛盾。经过广大群众的斗争,保守思想受到打击,先进指标确定下来了,主要矛盾便转化为先进指标和落后措施的矛盾了。保守和先进的斗争也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这个矛盾在我省许多地方实际上没有解决,先进的指标必须有先进的措施,这在一部分地方已经作到,而许多地方措施却赶不上。有些地方计划指标停留在社队,还没有做到措施到地,责任到人,有些措施还不算先进,个别地方还没有措施,这就不能保证实现跃进指标。因此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做到指标加措施,措施加干劲,干劲加方法。为了防止意外灾害,还需预备措施。谁要忽视这个问题,谁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增产计划就会落空。
会议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完成这一任务的中心问题,是抓思想工作。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次会议突出地研究了思想问题。根据会议分析,当前思想斗争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问题上,是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呢?还是少慢差费、冷冷清清甘心落后呢?会议指出,多快好省是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犹如树干,只要把树干抓住,方向就对头了,就不会在根本上犯错误,枝节上犯了错误也不会影响大局。因此要认真进行辩论,在目前应以当前生产为中心,结合双反,检查四比。在最近抽出两三天时间,让群众进行休整,利用休整时间,进行一次比苦干、比措施、比进度、比实效的大辩论。辩论中要提倡群众说心里话,写大字报。在群众大辩论时,也应该在县区干部中进行一次双反大辩论,着重批判少、慢、差、费的建设路线。通过大辩论也要打击地、富、反、坏和其他反社会主义分子破坏活动。这是当前工作的纲,必须紧紧抓住。
为了迅速把生产跃进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武威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方面从县到社、队,从厂矿到车间、工段,都必须于最近普遍开展一次群众性的互相检查、现场评比运动。运动要求是整风、生产两套锣鼓都打好,具体内容是比苦干、比措施、比进度、比实效。方法是相互检查、现场评比、推广先进、带动全面。对象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同时包括其他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路线。在评比中领导要特别注意启发大家畅所欲言,以求全面准确地衡量成绩缺点。
这两次会议还研究了改良农具改进农业机械制造、实现沼气化和在农村开展大辩论提倡出大字报等问题,首先全省的农具改良必须坚决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技术人材要在群众中去找,对群众的发明创造要积极支持鼓励。农具改革当前着重抓运输工具、耕作工具、基本建设工具、排灌工具和农药机械等。各县应有计划地建立起一些农具制造、修配厂、站,形成修配网,以解决群众农具修配问题。根据其他地区利用沼气的经验,和本省平凉、天水等地的试办经验,用沼气照明煮饭、作动力,既能大量节约燃料,又可以大大提高肥效,同时还可以促进卫生运动,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要争取今年9月底以前,全省大部分农村和城市基本实现沼气化。


第4版()
专栏:

首都文艺界组织慰问团
慰问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者
三十多个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团体将轮流到工地进行慰问演出
新华社20日讯 首都文艺界组成的一支二百多人的慰问团,今天来到了十三陵水库建筑工地,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近十万义务劳动者和工地工作人员进行了热烈地慰问。慰问团的大部分人并将留在工地参加工作、搜集材料,通过小说、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各种文艺创作,来反映这一社会主义建设工程的雄伟面貌。
这个慰问团是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组织的,参加慰问团的有首都文学艺术界著名人士郭沫若、许广平、阳翰笙、叶圣陶、老舍、田汉、马思聪、吴作人、萧三、刘开渠、艾芜等和首都的作家、诗人、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摄影工作者。
慰问团在参观十三陵水库拦河大坝时,慰问团团长郭沫若等沿途向修筑大坝的人们亲切问好,不断称赞和勉励大家。在下午举行的慰问大会上,郭沫若代表慰问团,向建筑十三陵水库的九万多义务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慰问,郭沫若在会上说:“十三陵建筑工地应该说是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战场,同志们都在英勇作战,在同洪水斗争。看到十三陵水库建筑工程惊人的进展速度,相信在多快好省的方针下,凭靠人民的高度革命热情,一定能赛过洪水、拦住洪水,和时间赛跑。”他当场诵读了自己在参观工地后激动写成的诗句:“苦战十天,享福万年,让时光老人向我们献花,让洪水妖怪在后面摆尾巴。让龙王老爷当听差:我们叫他做啥,他就不敢不做啥。”
十三陵水库总指挥部政治委员赵凡,在大会上代表工地建设者感谢慰问团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
在今天的大会上,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杜近芳、李少春、袁世海等演出了“牛?招亲”、“拾玉镯”、“闹天宫”等剧,慰问参加十三陵劳动的人们。
新华社20日讯 首都和外地在京演出的三十多个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团体,从本月20日起将有计划地轮流到十三陵水库建筑工地进行慰问演出,直到工程基本结束为止。参加慰问演出的有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乐团、中国京剧院、北京市京剧团、北京市评剧团、浙江省绍剧团、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中国杂技团、北京曲剧团等演出单位。著名话剧演员金山、舒绣文、刁光覃等和著名的京剧演员杜近芳、李少春、袁世海、赵燕侠、吴素秋等都将参加慰问演出。带到工地的节目有各种短小精彩的节目也有“红色风暴”、“刘介梅”、“智擒惯匪坐山雕”等大型剧目。参加慰问演出的团体根据工地分散和日夜施工的情况,将在不同场地日夜轮番演出,使工地的建设者都能看到戏。


第4版()
专栏:

在十三陵水库工地(速写)
   阿老
谁说姑娘们不能挑满筐
吃过了中饭


第4版()
专栏:

谈“取经”
  曾志
一个比较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他善于坐在办公室里想办法、出主意,而在于他善于集中和运用群众的智慧、经验。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善于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要集中和运用群众的智慧,就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而这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发现群众中好的意见、好的经验,加以研究、提高,然后在群众中加以推广的做法,就是现在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的领导方法。
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这个走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虽然党和毛主席早就一再指出过是我们“基本的领导方法”,过去,也有不少好的领导者掌握了这个领导方法,但是,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能够成为这样普遍的风气,却还是经过整风打掉了官气以后才出现的新气象。
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领导干部就可以克服过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缺点,使领导干部听到、看到一些过去坐机关所无法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还可以消除上级和下级、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隔阂,大大加强上级和下级、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联系。
好处主要在于“取经”。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群众中蕴藏着不知多少好的意见、好的经验,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加以研究、提高,再推广到更多的群众中去,就可以大大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促使它们加速地发展。不但如此,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还可以丰富领导思想,提高领导水平。有些本来领导干部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事,群众不但想到了,而且做到了;本来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群众不但设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很好。领导干部下去发现、集中群众中的这些好意见、好办法、好经验,对自己的领导水平就是一次提高,对自己的领导思想也是一次解放。这一点,冶金部的领导干部就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冶金工业中,过去有人一直认为铁矿精选粉含铁量达到61%,金属回收率达到80%到81%,就不能再提高了,因为在技术上提高铁矿精选粉含铁量和提高金属回收率的矛盾解决不了。但是,这次在本溪召开的现场会议上,南芬选矿厂就解决了这个矛盾,提供了精选粉含铁量达到65%和金属回收率达到90%的经验。南芬选矿厂这个经验,就解放了领导思想,充实了领导本身,冶金部的领导干部就可以用南芬的经验,有力地推动其他选矿厂改进工作。第二商业部从总结四川三台县和河北无极县利用野生纤维和废品利用的经验中,找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也是一个好例子。这样的例子,在领导干部已经深入下去取过“经”的机关,还可以找到很多。
这些例子都说明,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取经”是个好的领导方法,值得大大提倡。


第4版()
专栏:

长在松花江畔的朝鲜之花
——访吉林市朝鲜人遗子女学院
本报记者 李德天
在松花江畔吉林市风景秀丽的北山脚下,有一所整齐地排列着十来幢新建筑物的学校,这就是朝鲜人遗子女学院。这个学院中,抚育着五百五十三名朝鲜战灾孤儿。
学院操场中心,矗立着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元帅从事抗日游击战争时的铜像。记者来到这个学院访问时,学生们正在上课,操场上有几十个穿着制服的学生,由老师指导着做跳木马的运动锻炼。他们一个个都是黑呼呼的,身体结实强壮,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
这所学院是在1952年10月建立的。当时美帝国主义在朝鲜进行着疯狂的轰炸屠杀,使千万个朝鲜儿童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这个学院的几百个孤儿就是在那时和其他许多朝鲜孤儿一起来到中国的。当他们乘着专车来到吉林市时,市的党、政领导人都到车站迎接,把孤儿们一个个从火车上抱下,送到住所去。那时,这些孤儿中,最小的才四岁。
这些孤儿由于受到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的摧残,绝大部分都衰弱多病,营养不良。当时,吉林市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医生普遍进行体格检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加强营养。几个月后,战灾儿童们的健康迅速恢复,体重普遍提高,有的在半年中就增加了六公斤。
同时,政府又拨出巨款,在北山脚下按学院的需要,设计修建了七、八幢校舍。市人民政府建设局长亲自到工地担任工地主任。建筑工人知道这是为朝鲜战灾孤儿修建的学校时,马上日夜赶工,结果只两个多月就全部完工,使朝鲜孤儿早日迁到新校舍学习。新校舍里有教室、礼堂、实验室、音乐室、宿舍、食堂、医务所、浴室、理发室等等。另外,还有一个播音室,并在各宿舍里安装着喇叭,他们可以每天收听到朝鲜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
学院的教学设备也很齐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中,都有足够学生应用的实验设备,其中还有比较贵重的矿物分析器、显微镜等。学院中还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气象观测站。学院指导员廉泰玉高兴地对记者说:“由于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怀,我们的儿童迅速成长起来,去年已经有二十五名学生第一次从这个学院毕业,他们大部分都已经回国进入大学深造,或者参加祖国的建设工作。”
朝鲜孤儿在这里处处感到温暖。吉林市党、政领导人经常带着各种礼品到学院里来看望他们。去年7月,学院学生们到永吉县口前区野游时,附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们给孤儿们送来了锦旗、镜子、三百多斤朝鲜打糕、大肥猪和大量汽水等。有一个七十岁的老大娘带了礼品走了八十五里路赶来看望孤儿们。她的一个儿子在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朝鲜。当她看到孤儿们时,笑着流下泪来,她说:“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儿子一样的高兴!”
朝鲜人遗子女学院学生们和吉林市很多中国学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最近传来了朝鲜战灾儿童即将回国的消息后,两国学生都依依不舍。前些天,学院的五百多名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来到北山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围绕着纪念塔植树造林。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朝鲜学生合栽一棵松树,他们还在树下用石子铺成“中朝友谊”字样。两天内他们一起栽植了近二千棵树,并且把它命名为“中朝友谊林”。学生们分别时都紧紧握手、拥抱,记下了对方的通讯地址,并且互相勉励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4版()
专栏:

北京市委负责人和来自莫斯科的贵宾座谈
互相介绍两大城市情况
据新华社20日讯 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和市委其他负责人,今天上午和以波布罗夫尼科夫主席为首的莫斯科市劳动者代表苏维埃代表团人员举行了座谈。
座谈中,波布罗夫尼科夫主席介绍了莫斯科市的组织机构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情况,特别是住宅建设和商业服务事业发展的情况。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也向贵宾们介绍了北京市的社会主义改造、整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情况。
莫斯科市劳动者代表苏维埃代表团人员在座谈结束的时候,向北京市赠送了有关列宁在莫斯科、莫斯科的历史等书籍和画册。
下午,莫斯科市劳动者代表苏维埃代表团人员游览了故宫,晚上参加了北京市长彭真举行的欢迎晚会。


第4版()
专栏:

缅甸两院议长在北京参观游览
据新华社20日讯 缅甸联邦国会民族院议长萧恢塔和夫人、代表院议长波木昂和夫人以及他们的随员,今天先后游览了天坛公园和故宫博物院,并参观了国营北京电子管厂。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委员高崇民、副秘书长刘贯一等陪同贵宾们游览和参观。
晚间,全体贵宾们出席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市市长彭真举行的晚会,观看了晚会上演出的杂技和京剧。


第4版()
专栏:

黑龙江省各界举行大会
欢迎朝鲜贵宾
朝鲜代表团授予王丕年等勋章奖章
据新华社哈尔滨20日电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各界一千七百多人,今天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大会。
黑龙江省副省长于天放在欢迎会上致词说,从1952年10月开始,黑龙江省接待了七千一百三十四名朝鲜战灾孤儿,现在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可以为建设自己的祖国服务了。中国人民把培养和教育朝鲜战灾儿童看作是光荣的国际主义的义务。
许贞琡团长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她向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全体人民转达了朝鲜人民兄弟般的问候,并且感谢黑龙江省人民在抚育朝鲜战灾孤儿方面的功绩。许贞琡团长讲话后,向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赠送了一面锦旗。
会后,由哈尔滨歌舞团为贵宾演出了歌舞节目。
新华社哈尔滨20日电 以许贞琡团长、金天海副团长为首的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今天下午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的委托,授予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政厅长王丕年等九十九名对抚育朝鲜战灾孤儿有功的中国工作人员以勋章和奖章。
金天海副团长在授勋仪式上宣读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关于授予在保护和抚育朝鲜战灾孤儿和烈士子女工作中有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勋章的政令。许贞琡团长把二级国旗勋章佩戴在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政厅长王丕年,卫生厅长罗恕,齐齐哈尔市长高衡,牡丹江市长夏钧,牡丹江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厂长曹国钧和双城县长刘鹏飞六个人的胸前。荣获三级国旗勋章的有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厂长商诚等三十三人,荣获功劳章的有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科副科长洪福万等五十八人。
许贞琡团长在授勋仪式上向荣获勋章和奖章的中国工作人员致祝词。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政厅长王丕年代表荣获勋章和奖章的人员致谢词。


第4版()
专栏:在各地报纸上

在各地报纸上
扛起技术革命的大旗
山西日报近来加强了对工业的报道,14、15两日连续发表了有关工业的评论和新闻。14日一版整版报道全省地方工业的情况。头条是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委召开全省地方工业会议的消息,还发了题为“速度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论,评述当前全省地方工业大发展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个“地方工业百花齐放”的专栏。15日一版报道了英雄的太原市工人阶级万人大会的消息,这次大会要动员开展百万件合理化建议运动,号召全市职工向技术革命大进军。还发表了题为“扛起技术革命的大旗”的社论,号召全省工人不断提高阶级自觉,人人思想解放,个个大胆革新。
17日这一天
17日的新华日报上有许多新鲜的消息。一版有一条消息报道扬中、武进、常州三个县、市签订了夏收夏种协作合同。扬中县、武进县和常州市郊区进入大忙的时间不同,而在大忙期间三地都感到人力、畜力缺乏。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三地除自己挖掘潜力、合理安排外,又通过协商,相互支援,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夏收夏种计划。
二版有两个专栏: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和加速山区建设。前一个专栏里报道了淮阴地区决定今年在盐碱地上发展罗布麻五十万亩和新浦染织厂利用野生植物纤维试制成功三十一种人造棉。后一个专栏报道了中共溧阳县委为加快山区建设,采取“调兵管山”的措施,报纸并就这事发了评论。
三版头条报道:盐城县伍佑区为了满足当地消灭麦田病虫害的需要,发动群众,在五天内使每个农业社建立了农药加工厂,已制出石灰硫磺合剂二万多斤,可供每亩麦田喷洒两遍。
二十一个铜厂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去年连一个铜厂也没有,今年短短的四个月里,就办起了二十一个铜厂,不但能生产粗铜,而且能生产精铜。
12日贵州日报的一篇新闻中说,威宁办铜厂的时候,每个厂先派一两个干部,迅速把摊子铺开,然后再陆续配备干部和工人。接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报技术”的活动,把一些有专长的人组织起来。他们还成立了“土勘探队”,一边勘察,一边就地召集各厂干部和工人开办训练班,做到能识矿,能生产。又组织各厂互相参观,取长补短,先进厂带后进厂,解决技术困难。
贵州日报在社论“办当中想办法”中指出:贵州各地有着丰富的铜、铅、锌、锑等有色金属和钢、铁资源,应该遍地开花,有什么矿藏就办什么厂。解决干部和技术问题,就要走威宁办铜厂的道路,边办边学,以厂带厂。
一所红专的支部学校
基层中的好典型无穷尽。16日江西日报上,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吉水县平湖乡党委会创办“三合一”(政治、文化、技术合一)支部学校的经验,并发表了短评。这所学校从1957年2月创办以来,无论是大忙小忙,始终坚持每月逢十上两次党课、一次文化课的学习制度。教员是从乡党员干部中推选出来的。学员也由党员扩展到团员和基层干部(包括队、组长)。教学方法则做到了“三结合”——结合中心任务、结合思想实际、结合工作需要。因而,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工作和生产。短评中说:这是基层党员、干部又红又专的道路。


第4版()
专栏:

三日三夜流水声
——一个女县长治水的故事
本报记者  金凤
闸上的会议刚一结束,县委副书记张秀彬,副县长许志英、县委委员老马带着工程科的老梁和老归,马上分头出发,沿着南支渠,跟着水流走去。
许志英和老梁一路。和往常一样,她性急地大步大步地走着,使老梁都有些跟她不上。她微微皱起眉头,抿紧嘴唇,满脸是那种下定决心要狠干一场的神气。本来嘛,好容易一个月内突击出一百多万土方工程,修好渠道,准备拉荒洗碱,偏偏水不听话,不好掌握。十万亩准备改种稻子的洼碱地兀自白着脸躺在那里。而千辛万苦培育出的绿油油的秧苗眼看要枯萎。一定要跟住水,寻出整个渠系的放水规律,让南运河的水服服贴贴地流到那等着拉荒洗碱的洼地里去,让河北的青县种起十万亩水稻!
种十万亩水稻,这是青县由穷变富的途径!许志英脑中闪过刘缺屯六十三岁的刘敬山老汉那热烈的言词:“青县一年不改种,一年要受穷;十年不改种,十年要受穷;一辈子不改种,一辈子要受穷!”人民是多么迫切地要摆脱他们贫困的命运!她又记起一个月以前她下乡来时那么多双欢送的充满期望的眼睛:“等着吃你们的稻米!”但是,她也分明看见,那闪过去的几双怀疑的带着讥笑的眼光:“看你们搞出什么名堂!”她那时是发了誓的:“运河以东要种稻成功,就打开青县由穷变富的大门,1958年再去种稻。要种不成功没脸再上运东,只好到运西种旱田去!”现在眼看要拉荒插秧,而他们不会放水!
许志英一路上紧跟着水,顺着支渠,顺着斗渠,顺着毛渠走到田里。她细心观察着水流和地势,记录下各渠所流经的时间。不知不觉她走到下伍村了。
只听得村头节制闸上一片人声喧哗,几个人像在吵架。她走近前去,只见清和庄的副社长张明德脸胀得通红,冲着下伍村的支部书记杨秀林直嚷:“你给不给我提闸?”杨秀林微微冷笑:“你们花钱,你们提闸、你们不出钱,这闸的所有权属于我们!”“你们修闸,我们还挖了渠咧”,穿着一身旧军衣的张明德特别性急,嗓门又粗。他一眼看到许志英来了,连忙说:“许县长来了,快来评评谁是谁非。闸修在他们村上,就不给我们村放水!”许志英知道修渠时清和庄少给下伍村换地,修闸时又不肯出钱,下伍村气不过,才这样憋着不给清和庄放水。
她就笑着给两家调解:“闸和渠还是两家用,过两天去修王家沟时,清和庄多出三十个人去,等于给下伍村换了工。两家不许再出怨言了。”
从下伍走到清和庄,她仔细检查了所有的渠道,当天下午赶回周官屯总闸,和张秀彬他们核对了一下情况,当晚她又和秀彬一起赶到大杜庄去。
他们走到村边,就看到春麦地里有水。许志英说:“水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时,他们又听到洼里老百姓也在乱嚷嚷:“水怎么来得那么冲?”“准是闸上水放大了!”他们只见洼地一片灯火,提灯来回的窜,活像一条条的火龙,老百姓明灯火仗,连夜在赶着拉荒浇地。
许志英发觉水势大得不对头,奔到闸上一看,那苇闸果然被水冲断了。她忙和秀彬一起挺身堵住闸口,一面急急派人去叫社干部来,一面又派人到打虎庄把上面的闸关住。水势才一点点小下来。
“亏得你们来了,要不,一洼全淹没了,还插什么秧,种什么稻哩?!”老百姓这时都埋怨起社干部没有一个在闸上看水。
“你听听,那怕你就守在这里,别到处乱跑腿咧!”许志英批评着气喘吁吁跑来的副社长陈金清。水这么一淹,有一半生产队没有拉荒,反而耽误了插秧。
闹腾了大半宿,天色已经大亮了。许志英跟着水流,到小杜庄看水。下午,她赶五十多里地回到周官屯。
两天一夜,南运河的流水不疲倦地通过七十里长的干渠,三条支渠,几十条斗渠和无数毛渠,浇了娘娘河以南几十个村庄的洼地。许志英也跟着走了两天一夜。她感到腿愈来愈重,眼睛发涩,脑袋滞重。她用凉水洗一洗脸,吃几口饭,又跟着流水,向北支渠的方向走去。
流水淙淙,还是一路唱着好听的歌曲。许志英隐隐头疼,她用劲抹了抹脸,用电棒照了照渠道,水流得缓慢,细弱了。她马上停住脚步,叫看闸员回去查看。
“小杜庄、后王营和前王营在渠道上扒开五道口,他们偷水了!”看闸员回来报告说。
许志英听了微微一笑。真有意思,不久以前,这些村还为了排水打架咧,谁都怕水、厌水,想尽办法把水赶走,不愿要水留在村里。如今,又都这样爱水、想水,还悄悄地偷起水来了。她赶回后王营村,把这个乡的副乡长王德坡和偷水的三个村的村长、社长都找来。
“你们要水,别的村难道不要水拉荒吗?水是有计划按各村的土地、劳力分配的。你们多要了水,人手不够,插不上秧,还不是白白浪费水和肥料,还影响别的村的生产。”许志英耐心地和他们讲清道理。当晚,五个口都堵上了。
流水又愉快地唱起歌曲来了,在黑夜里,在星光下,它顺着新挖的渠道向前奔流着。许志英迷迷糊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着,和瞌睡作着斗争。她强迫自己想些艰苦紧张的事:那1955年的防汛,那一处处的抢险,那一夜数惊的电话;那支援团拜洼的开渠,她带五千民工,那没膝的泥浆,那蚂蚱似的蚊虫……但是,眼皮还是沉沉地,沉沉地粘在一起。和她一起走的老梁落在她后面好远了,她坐在渠边等着他。她刚一坐下,只见眼前一片金黄,青县运东的十万亩稻田丰收了。到处是歌声和笑声;刘缺屯的刘敬山老汉抓起一把黄澄澄的稻谷给她看,笑着说:“许县长,全亏了改种,咱青县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了!”那李家坟缺嘴的老婆婆笑得阖不拢嘴:“俺老婆子也吃上稻米饭,再不吃黄蓿菜了”。那赵辛庄嫁出去的姑娘带着女婿回娘家住:“赵辛庄是第二个小站,俺们就在这安家了。”小杜庄那十几户退社的富裕中农在不断地请求着回社:“单干单干,实在难看”。多么美妙的光景!忽然,一场瓢泼似的大雨,没头没脑浇下来,那十万亩金黄的稻子不见了……许志英只听得扑通一声,吃了一惊,睁开眼睛,只见落在她后面的老梁摔到沟里去了。她连忙走上前把他拉起来。老梁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迷迷糊糊,走到沟里去了!”
现在,这已经是第三个白天了。水流经过刘世印屯、曾官屯直往陈缺屯流去。这里快到北支渠的终点。陈缺屯的老百姓拿着锄耙在地里等着,只见水像一条带子似地艰难地流着。
又出了毛病了,许志英立即返回曾官屯检查。只见斗门闸闭得好好的。她让看闸员赶到总闸,那里水也没有放少。
她抿紧了嘴唇。她想了一回,让老梁脱掉鞋下水去看看,才发现那个闸是二截木板做的。下半截木板抽掉了,水偷偷地直往曾官屯的地里跑去。
曾官屯的村干部的脸都红了,他们的眼睛都不敢看许志英,赶紧堵上闸门。
流水淙淙,轻快地直奔陈缺屯。许志英在后面紧跟着,和这个乡的党委书记张国富一起去看浇地。他们走到三面闸的地方。这儿是妇女们修的渠道,没有检查,她们把引水渠和排水渠连在一起。水正顺着排水渠跑走。许志英用手电棒一照,回头看了张国富一眼,把电棒一撩,就用手按住闸板。张国富一阵心慌,在乡书联席会上他不是说过本乡的渠道统统经过检查、质量优良的吗?张国富啊张国富,你现在怎么向许县长交代咧?但是脸红也来不及了,他抢上一步和社主任吕金定一起先用泥堵住闸口,又招呼跑来的社员把引水渠和排水渠分开,这时候,给伊庄子放水的时间到了,他们只好把闸提起。原定这夜浇七十亩地,少浇了二十亩。吕金定和张国富赶紧向许志英检讨他们没有普遍检查渠道,浪费了水,影响了浇地拉荒。
现在,水流总算奔流到渠道最末一个地方——伊庄子了。三天三夜,许志英随着流水走遍了七十里的大干渠,走遍了另一条七十多里的北支渠,到了渠道的终点。她总算弄清楚了她需要的水流经各乡、各社、各渠的资料,找到了管理用水的钥匙。这时,她突然发觉自己的腿酸软得一步也挪不动。好容易走进伊庄子供销社的大门,她一头倒在炕上就睡熟了。
外面人声喧哗,供销社热闹的劳动日开始了。这个大声要买盐,那个大声要买油,吵吵嚷嚷不可开交。供销社主任嘘了一声,用手朝里间屋指一下说:“快别吵了,许县长看水走了三天三夜没睡觉,才在里面睡着咧。”他的话刚一落音,满屋立即静悄悄地,一桩桩交易都在轻言细语中进行着。那屋外渠道中的流水声却仿佛愈来愈欢畅了。(附图片)
艾中信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