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中央各财贸部门发动群众大鸣大放
  系统进行规章制度总检查
有废有存、有破有立,表报手续大大简化
新华社14日讯 中央财贸各部门正在认真地、系统地改进现行各种规章制度。截至目前止,已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粮食部、第一商业部、第二商业部、对外贸易部、水产部对过去制定和实施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次总检查。从初步研究和审查的八百六十六件规章制度看,其中基本适用的占21.5%,需要修改的39.1%,需要取消的28.88%,需要下放的5.2%,建议有关部门修改或废止的4.2%,准备进一步研究的11.2%。
根据上述各部门的分析,财贸系统的规章制度包括各种“法”、“规”、“条”、“则”等,名目达二十六种。经过审查,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当时基本上是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的,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如财政部自建国以来所制订的三百六十八件规章制度,对于组织国家的财政活动,并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改造,以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商业部的规章制度对稳定物价、促进商品流转、保护国家财产、增加国家积累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情况下,其中有一部分已经不适用了,也有一部分原来就不大切合实际,需要加以修改甚至应该取消的。还有一部分直至现在还是适用的。
财贸各部门这次对规章制度的检查,是根据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发动群众用大放大鸣的方法进行的。群众在批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经过群众修改的规章制度,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切表报和手续大大简化了。财政部过去制定的地方预算科目非常复杂,初步改进的结果,种类已由过去六十二种简化为十种,科目由一百六十项简化为三十项,表格中的指标由三万个简化为七千个,需要的工作时间由二万小时减到三千小时。中央各企业部门向财政部报送的企业会计报表(月、季、年度),由七十三张改为三十一张;各种报表内的指标由九千多个减少到一千多个。对外贸易部群众制订的一种新的会计制度,由于简明易懂,切合实际,仅文字一项就节省了三十万字。
对一些根本不起作用,浪费大量人力,对生产又不利的规章制度,群众都要求大胆地废止或只保存其中极少的合理的部分。这些不合理的制度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主义,制订时就没有经过群众讨论;另一种是生硬地搬用书本上的。粮食部为了储粮安全和防治粮食霉坏,曾规定一种报表,内容包括储粮的水分、虫害情况、捕鼠数字等,要各地按月上报。但粮食水分和虫害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等到从基层粮库或粮站经过县、专署层层汇报到粮食部,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在部里看到报表上的情况时,早已与实际的储粮情况不同了。这种制度实际上如同虚设,现在已被群众取消了。第二商业部曾根据教科书里“批发商品要用数量、金额核算”的说法,规定批发环节使用这种会计帐簿,结果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现在已经作了修改,工作量节省了90%以上。
有些规章制度的修改与减少是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即随着权力的下放而下放了。目前财贸各部门基本上已做到凡是能够下放的规章制度都下放。商业部过去规定各地一级批发站和二级批发站,每旬每月都要向商业部报告六百多种商品的收购、销售、进口、库存情况,随着商业体制的下放,现在除了主要的商品需要向商业部汇报外,其余一般商品的经营情况都由各地商业部门自己掌握。财政部在预算管理方面,过去长期采取“条条”分配的办法,使地方不能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调剂平衡。预算拨款处处强调“专款专用”,买驴子的钱不许买马,打油的钱不准打醋。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现在已准许各部门在总经费的范围内自行调剂。


第4版()
专栏:

长春市委领导干部
  坚持学理论两年未间断
书记带头 亲自领导 联系思想 结合实际
本报讯 中共长春市委领导干部两年来坚持理论学习,从未间断。这些领导干部从1956年春季组织学习小组,其中包括市委书记、常委及各部部长等共二十一人,每周定期集体学习一次(中间有一段时间每周两次)开讨论会或阅读文件。即使在去年整风运动最繁忙的时期,除个别成员因去北京或省委开会,很少有人请假,绝大多数同志已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
长春市委领导干部能长期坚持理论学习,首先在于他们的学习是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结合工作和干部思想上的重大问题进行的。比如去年春天他们学习唯物辩证法时,不是从已有的哲学教科书出发,而是着重学习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消费与积累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和体会,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统一的规律。在反右派斗争中,在检查政法部门右倾思想时,他们又结合工作学习了“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等著作。这样有目的地读书,既提高了认识,又推动了工作。此外,对近两年的重大文件,如“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莫斯科会议的两个宣言等,他们都划出一段时间来进行学习。
长春市领导干部之所以长期坚持了理论学习,还在于书记带头亲自领导。市委的几位书记(首先是第一书记)都是学习的积极分子;其中一位书记是这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他们把搞好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当作一项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根据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什么,解决什么。这个学习小组的背后有个书记处会议,他们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书记处会议提出来的。书记处发现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志思想上,工作上存在什么问题,就提出来在星期三的学习会上谈谈。像去年春季听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传达报告后,就有不同的理解如对打击刑事犯罪分子问题,最初,干部中的认识也不一致。这些,都通过理论学习,统一了思想。他们认为想做好工作就要统一思想,否则拉不开弓。
每一段新的学习开始,学习小组都订出计划,确定怎样学法,要解决什么问题,抓哪几个中心,讨论几次,学多长时间。有时还拟定几个专题,确定主要发言人、补充发言人。并规定了必要的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因此,他们的理论学习就经常坚持下来;而且由于联系实际,大家掌握的情况多,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充实,同时也学习得活泼、热烈,能展开争论,使大家都感到有所收获。前年,这些干部学了“八大”文件以后,还向全市干部做了报告,少的两次,多的七、八次。对全市的干部学习也起了推动作用。
现在,中共长春市委根据党中央最近的指示,为适应当前加强理论队伍,适应干部开展学习的需要,正酝酿使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踏上一个新的阶段。 (李德天)


第4版()
专栏:

  学习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甘肃定西专区采取四项主要措施
本报兰州13日电 甘肃省定西专区,在培养社会主义理论工作队伍中,以当前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为中心来学习马列主义,把学习理论与指导当前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定西专区到3月初,已经配备了近五百名专职和兼职理论教员,一千多名理论学习辅导员,全区十个县都成立了讲师小组;每县都有五至七个专职讲师,有二十五个到三十个讲授站。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学习已于3月初全面开始。
经过整风运动以后,这个专区培养理论工作队伍的最大特点,是理论学习与指导当前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全区在这方面已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将专区讲师团和县的讲师小组的专职教员,除留少数人在专、县机关担任教学以外,全部下放到生产和工作单位,使他们深入农村,参加实际斗争,做到边做边学,边教边学,既当先生又当学生。二、建立理论工作的“试验田”,以便创造如何使理论教员作到理论与实践相一致,既会讲课,结合实际宣传马列主义,又有改造思想的经验。现在每个县都已建立一个到两个这样的“试验田”。三、各级党委负责干部和专职教员共同组织“论文小组”或“社论小组”,结合当地实际,定出运用马列主义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专题,经常为省报或专区报纸写文章、论文、社论或工作经验总结等。全区计划今年完成三百个题目,现在中共定西地委,已按政法、工业、交通、财贸、农林水牧、文教卫生五个方面,组织了五个“社论小组”参加的主要负责干部已有三十多人,第一批五十多个研究专题已经提出,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问题、技术革命问题,以及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绿化等各个方面。专区讲师团并组织了九个理论专题研究小组,分赴各县,通过参加实际斗争,参观先进事物,考察工农群众的革命干劲等活动,进行专题研究的实际调查工作。四、要求各个工作部门的干部在汇报工作情况时,要首先谈思想、谈理论,进一步推动全体干部重视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两年全区三万多名干部中,有三千多人达到中级理论教员的水平,现有四百多名兼职理论教员,都具备五门课程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现在全区已经开始掀起联系实际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高潮。全区农村干部已有两万多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学习。各级党委负责干部,都亲自担任理论教员或辅导员,并亲自抓干部的理论学习工作,亲自动手写讲稿和帮助理论教员修改讲稿。各地理论教员在备课方法上,也纠正了过去“关门备课”和“教学不教人,管教不管学”的偏向,普遍采取群众路线的备课方法、先举行学习辩论会,让学员大鸣大放大辩论,教员和学员一起参加辩论,从中发现问题,进行辅导,解决问题,最后作讲授的总结发言。
(王得温)


第4版()
专栏:

  观花和种花
易槐
大连机车车辆厂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车间种了一阵“试验田”以后,对人说:“走马观花不如下马观花,下马观花不如亲自种花。”这位副厂长的话很对。在跃进的道路上,新问题必然一个连一个的出现,如果领导者只是用观花的办法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好经验,是不够的,有些问题就一时无法解决。像大连机车车辆厂的副厂长那样有目的的亲自“种花”,就能弥补“观花”的不足。这的确是好办法。
种“试验田”自然是一种“种花”的好办法。领导者可以从播种到耕耘到收获取得成套的经验。可是,从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深入下层的报道(见人民日报12日第四版)中说明了,到各地去“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的同时,领导干部也同样可以“种花”,一边观花、评花,一边充当园丁,为花木的成长繁茂出力流汗。实际工作中的好经验,并不像公园中的名贵花卉一样,被园丁们修整得枝叶繁茂而且插上标签,安放在花房中任人赏玩。当这些“好花”还没有被人发现的时候,往往是和普通的“花”和“杂草”混在一起;或者虽然已被人认出是“好花”,但因为护理和培育不当,生长得并不繁茂茁壮;或者因为园丁的思想上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而不敢大胆培植……。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如果在“观花”的同时也动手“种花”,为这些“好花”整枝打杈,剪去枝蔓,除去杂草,捉去害虫,施足肥料,就能使它们生长得更为茂盛,使大家一眼都能看出它是真正的好花。事实正是这样的,到各地去“观花”的领导干部,不少人已经这样做了,因此,好经验好创造就层出不穷。冶金部的地质局局长到武安检查工作,发现那里的地质勘探工作者在技术上有严重的保守倾向,不敢肯定武安有大量的铁矿储量。这位局长就帮助大家打破保守思想,肯定了武安的铁矿储量不是几百万吨而是几亿吨。这位局长根据这一情况写了一篇有根据地评述打破地质探勘工作中技术保守倾向的文章,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证明,虽然走马、下马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只要领导者具有促进派的精神,同样也能种出好花来!


第4版()
专栏:

  总政治部指示全军开展五好运动
据新华社14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最近指示全军各部队在连队中开展“五好”运动。
指示中说,经过整风和双反运动,部队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广大官兵的革命热情非常高涨,比干劲、比先进已是普遍现象。为了把群众的这种热情和干劲引导到正确方向,并使它巩固持续下去,在连队双反运动告一段落后,应把出席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军队代表所提出的“五好”(一、努力学习;二、爱护武器装备和一切公物;三、消灭事故;四、节约生产;五、锻炼身体)作为目标,在士兵中开展一个比较持久的群众运动。


第4版()
专栏:

  吉林省、长春市各界举行大会
  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
朝代表团授予何克等九十九人勋章和功劳章
新华社长春14日电 吉林省和长春市各界人民一千五百多人今天下午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大会,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
以许贞琡团长、金天海副团长为首的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以及内务部副部长王一夫,吉林省副省长徐寿轩、王奂如,中共吉林省委副秘书长赵天野,吉林军区副司令员锺明彪,长春市副市长李承锟等参加了大会。
吉林省副省长徐寿轩在会上致欢迎词说,中朝两国人民在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就像鸭绿江水一样,长流不息。尤其是吉林省人民,和朝鲜人民一江之隔,邻里相望,休戚相关。中朝人民这种亲密无间的友谊,是任何侵略势力所吓不倒的。
徐寿轩说:1952年10月,吉林省接待了将近一万名在美国侵朝战争中变成孤儿的朝鲜小朋友。几年来,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学习都很好,并且已经很快成长起来。吉林省人民把帮助朝鲜人民抚养战灾孤儿,看作是一项国际主义的义务,并且为此感到光荣。
许贞琡团长的讲话受到了全场的热烈欢迎。她说:代表团以有机会到这个到处都有朝中两国人民的革命历史遗迹的吉林省访问而感到无限喜悦和激动。许贞琡说:吉林省人民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女一样地抚育了朝鲜人民的烈士子女和战灾孤儿,并且使他们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可靠的生力军。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活的榜样。许贞琡最后表示朝鲜人民要加强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团结,继续发展朝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许贞琡讲话后,向吉林省人民委员会赠送锦旗一面。会后贵宾们欣赏了文娱节目。
上午,贵宾们曾到长春市市郊革命烈士陵园献花圈。晚上,贵宾们出席了吉林省副省长徐寿轩举行的宴会。
新华社长春14日电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今天在长春市举行授勋仪式,由代表团团长许贞琡,把二级、三级国旗勋章和功劳章授给吉林省民政厅厅长何克等九十九人。
在授勋仪式上,金天海副团长宣读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的政令。荣获二级国旗勋章的有吉林省民政厅厅长何克、卫生厅长贺云卿、吉林市市长张文海等七人。荣获三级国旗勋章的有吉林市民政局长吕天等三十四人。荣获功劳章的有吉林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周连贵等五十八人。
代表团团长许贞琡在会上致祝词。吉林省民政厅长何克代表荣获勋章奖章的人员致答词。


第4版()
专栏:

  日本两个访华代表团负责人发表谈话
  抗议岸信介破坏中日贸易协定
据新华社香港14日电 日本爱知县和平代表团团长森健今天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抗议岸信介破坏日中第四次贸易协定的措施。
森健说,岸信介破坏日中贸易的措施是日本人民不能满意的。对于岸信介纵容日本暴徒在长崎侮辱中国国旗的事件,森健认为,日本大多数人民的意见是,如果岸信介以二十年前的眼光看待现在的中国,以二十年前的方式来处理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一定得不到结果的。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访华代表团副团长平冢信介也对记者表示他们不满意岸信介政府敌视中国的态度。他说:“可以断言,岸信介的态度不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来处理中日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如果采取平等态度的话,尽管最近发生了一些事件,也能够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第4版()
专栏:

  日本东京都议会代表团团长谈中日关系
  岸信介政府违背日本人民的愿望
据新华社香港14日电 由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议员长濑健太郎担任团长的日本东京都议会访苏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六天的访问后,已经在13日从广州到达香港。
长濑健太郎在当天晚上就中日关系问题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岸信介政府承认台湾蒋介石集团而不承认代表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对日本是没有益处的。他谈到中日关系最近发生恶化一事说:岸信介对待中国所采取的态度完全不是放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这种态度应该改变,因为这同日本人民的愿望是不相容的。
长濑健太郎认为,岸信介破坏了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后使日本经济受了很不好的影响。他说: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不能实施对中国经济并没有不利的地方,因为这个协定主要是解决日本的经济问题。


第4版()
专栏:

  农具改革运动形成全民性的高潮
  中共河南省许昌地委书记 赵天锡
许昌专区在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全面大跃进中所出现的农具改革运动,已经形成了全民性的高潮,目前这个运动还正在普遍深入的发展着。各种农具的创造、改制和推广,普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并有力的推动着各项增产措施的迅速发展。全区到4月底已经创造、改制与推广各种先进农具一百二十二万七千八百四十件。这些工具可分为下列五类:一是水利基本建设中的快速运土器、轻便夯实器和劈石破土器等,共八万二千七百六十六件;二是各种快速轻便提水工具,包括风力、水力、人力与火力的,共七万七千三百二十六件;三是包括犁、耙、播、收、打等各种田间耕作的工具,共七十八万九千八百六十八件;四是运输方面各种车辆的创制与改装为钢套、钢子的,共一十八万六千七百零五件;五是农副产品加工方面的磨与粉碎机等工具,共九万一千一百七十五件。这些工具的主要特点是:制造简单,使用轻便,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效率高,用途广。在制造上完全符合多、快、好、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如在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所使用的快速运土器、空中运土器、木制木轨运土车等,其工效都比单用人力提高数倍,以至数十倍。这些工具都是农民自己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制造简单到人人见了就会作、会用,原料除少数的铁丝外,全是社社都有的麻绳与木材。在提水工具方面,当群众起来后,首先解放了解放式水车,拆除了原来的机架与大小斜轮,只用链轮、链子与管筒,另外加上木轮,改制成单轮单筒或双轮四筒手摇脚蹬水车,比原来的解放式水车提高效率四、五倍,每部还可节约生铁八十三公斤(原来的解放式水车是一百四十七公斤,新水车比它节约生铁百分之五十六点五)。群众称之谓“气死锅驼机”。有的干脆铁链子也不要,制成两个小孩就能操作的跳板式唧筒抽水器。在田间耕作方面。西华县改装的七改双铧犁,其拉力减轻了四十六公斤(总拉力由原来一百七十六公斤减到一百三十公斤),只需两头壮牲口一天可犁地八至十二亩。为了深翻土地,改良土壤,长葛县增福庙乡王水旺,创造了双层双铧犁,构造简单,成本只需七元,能翻地一尺五寸深,两头牲口一人操作,一天可翻地三亩,比用人工翻地(一人一天翻二分),效率提高十五倍。在运输工具改良方面,主要是创制与推广了钢套滚珠改造各种车辆,用钢套滚珠改造一辆小车,其成本只需一元,改造一辆大车只需七、八元,改制后拉力可减轻三、四倍。过去认为钢套滚珠是大工厂才能制造的,但自长葛县铁工厂试制成功后,现在不但全区各县的铁工厂能够制造,甚至连不少农业社的铁业小组也能大量制造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主要是推广长葛县大马乡生产队长陈合昌所创造的快速手摇磨。这种磨是在解放式水车改装后所不用的机架与轮子上面放石磨,再增安个木轮用手摇动,即可磨面(带罗自动罗面),二人操作每天可磨面七百斤,比原来的旧磨效率提高十倍。宝丰县试制成功的土造小钢磨,一人操作一小时能磨面一百二十斤,成本只有五十来元。磨面问题解决后即解决了农业社里生产与吃面的矛盾,解放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减轻了妇女推磨的劳累。
由于广大人民经过了整风,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加之大量新式工具的改革与推广,从而在去冬今春取得了各项增产措施上的大跃进。在水利建设上,至4月24日,全区已完成土、石方十三亿二千五百万公方,能蓄水二十亿一千八百万公方,可控制一次降雨二百公厘雨不发生径流,灌溉面积达到一千四百七十八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84.2%。如再加上汛期前(6月上旬)的工程,即可作到一次降雨三百三十公厘(汛期共五百五十公厘)不发生径流,灌溉面积达到一千六百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90%。并要求做到塘塘相通,塘库相连,库河相接,渠道成网,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蓄水灌溉网。五个月来,全区已积各种肥料三千七百二十四亿多斤,平均每亩二万斤(计划每亩三万斤)。深翻大秋地三百六十万亩,占大秋地面积的86%;一般深翻到一尺五寸左右,部分种红薯地与试验田翻到三尺深(今年计划翻九百万亩,占总耕地的二分之一)。全区共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亩大小麦,全部施了追肥,平均亩施一万五千斤。并在雨量小的地区灌溉麦子三百四十万亩。
许昌专区的农具改革工作,是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在农活多、要求高与劳力不足的矛盾下发展起来的。在去年冬季农村中即出现了水利基本建设、季节生产(麦田管理与深翻土地等)与生产救灾(开展副业生产与多种经济)的矛盾。矛盾的集中点表现在劳力的不足上。当时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办法是在群众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以增加劳动强度,来解决这个矛盾。当时的口号是“大干、苦干、拼命干,男女老少齐动员”,“五更起,半夜眠,两天活一天干”,“不怕风和雪,不分昼夜来苦战”。当时除男女整半劳力全部出勤外,连年幼儿童、年迈老人,与二万五千名瞎子残废人等也都一股劲的参加了各种劳动生产。到处是“干在田间,吃在工地,宿在棚里”,“白天干一天,晚上干半夜”,“下雪地冻不休兵,过年过节还出征”的动人景象。广大干部和群众征服自然的这一股可贵的干劲和热情,确实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拿工作的进度与要求来对比,仍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一来任务多,要求高,又都非作不可;二来人的劳动强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着人们动用脑筋,想新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因而,去冬即有部分地区为提高工效创造了先进工具。自从中央与省委指示搞技术改革后,我们的指导思想才明确了,并积极的行动起来抓这一工作。地委在元月下旬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即提出“改进工具,创造速成法”来完成各项艰苦任务,并举办各种新式农具展览会,自上而下的建立由第一书记为首的技术改革委员会,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由此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深入的开展起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在农具改革运动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扫清思想障碍,正确认识农具改革的重要意义,是运动迅速发展的首要关键。
在农具改革运动的初期,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农具改革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因而在全面大跃进的形势下,对出现劳力不足的矛盾,大体上持有下列四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瞧不起农具改革的作用,坐等机械化。他们认为改良农具不解决问题,只有国家供应机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的认为一、二年即机械化了,何必大刀阔斧搞农具改革,多此一举呢?有的认为再改良也不像个机械化的样子!由于存在着这些思想,有的消极等待,有的对积极创造者采取讽刺打击的态度,如说积极改造工具者是:“翻穿皮袄爬寨墙,净装洋(羊)哩!”“你要能造机器,工厂就该关门啦”等。二是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来解决问题,不主张改革工具。他们认为改良农具既费事、又麻烦,不如拼命苦干来的快。因而提出:“腿使断,手磨烂,绳子捆住还要干”。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不能持久。三是要求减少任务,推迟完成任务的时间。他们认为工作多、任务重,群众已在昼夜不停的干,除推迟任务外,再无其他办法了。四是提倡干劲加办法。除苦干外,还要改进工具,提高工效,完成任务。以上四种不同的态度,发生着尖锐的斗争,这就是先进思想与保守思想的斗争。为了推进农具改革运动,我们根据上述思想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个以大跃进为主题,以解决劳力不足的矛盾为内容的大鸣、大放、大辩论,着重的辩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在目前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劳力不足的矛盾如何解决?是坐等机械化呢?是不断增强劳动强度呢?是减少任务呢?还是改良工具、提高工效呢?四者相比,哪种好?(2)改进工具有哪些好处?(3)依靠谁来改?改什么?如何改?讨论中通过反复对比、算账和参观,大家的思想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认识到坐等机械化是消极的,增强劳动强度是不能持久的,减少任务是促退派的想法更要不得,因而主要的办法必须是改进工具,提高工效;同时又以深翻犁与铁铣翻地对比,改良的快速磨与土磨对比,新式运土器与挑担对比,“气死锅驼机”与老牌解放式水车对比,都显示了改良的工具比未改的工效要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经过算账、对比、参观,广大干部与群众对改良工具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
(二)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参观评比,迅速推广。
在广大干部与群众认识到工具改革的积极意义之后,就必须进一步开展人人献计策,个个出主意的献计献策运动。这个运动就是群众性的技术革命的开始,也只有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才能使工具改革的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提出改进工具的意见一百零四万七千五百一十五条。由于广大群众参加了工具改革的行列,因而在短时期内就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如商水县杨河乡一天一夜即创制新式工具一百多件;高庄乡两天两夜创制了三百九十件。长葛县十一岁的小孩张狗丢也创造了一个一轮一筒水车;叶县宋庄乡六十六岁的老婆婆卢均也想了个三轮运土车,并说:“这车子老婆婆们推着得劲,不翻车”。不少地方都出现母催子、子催父,互相督促改制农具的生动事迹。禹县反映群众的情绪是:“拿起工具就想改,时时刻刻想发明”。有的地方群众还提出了“要一切工具变样,向先进工具要粮”的口号。
在群众中有了创造与发明后,就要适时的开展览会,组织参观,加以推广。那怕改制的东西是初步的,不完整的,展览了也有好处。事实证明,展览、参观是推动工具改革的有效办法。在专区第一次举办的展览会上,对参观的人采用了一看(参观各种新式工具)、二试(实际操作试验)、三评(大家评论那种最好,还需要如何改进等)、四学(仿制经过评议后的最好工具)的办法,效果很好。对农具改革,我们采取了普遍提倡,重点推广,凡是群众的创造与发明,都加以鼓励,但在推广时要加以选择,选择其中最好的推广,并在推广中再创造、再提高。不可一下要求过高,使新生的东西被压制推广不起来;在推广改新的工具时,还必须解决技术跟不上去的问题。如七改双铧犁,掌握不好即推广不开,因犁的深浅、吃土厚薄都有关系。创制、推广新工具还要与季节生产密切结合,以便有力的推动当前的生产运动。
(三)要搞好社会主义大协作,以顺利的推动运动的大发展。由于农具改革是个群众性的全面的技术革新运动,是在技术不足、材料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必须搞好各方面的协作,来解决技术、材料与工具等方面不足的困难,才能使运动迅速普遍的开展起来。主要的:
(1)是要社社互助,乡乡协作,以师带徒,开训练班,来解决技术力量的不足与工具、材料方面的困难。(2)是个人创造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用大家的智慧,互相补充,共同提高。(3)是县营工厂、手工业社经济部门与农业社的铁木业组协作。铁木业组对技术性高的工具不会制造需由县工厂帮助解决。农业社里把技术高的人员与碎钢铁供给县工厂,这样就解决很多问题。手工业社帮助农业社的办法是组织技术辅导组到技术缺乏的社去进行辅导,或抽出一定力量到技术薄弱的社去设点进行加工。经济部门积极采购本地缺乏的材料,以保证供应。(4)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协作。这不但使科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改进工具,而且也改造了知识分子轻视工农的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5)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在生产大跃进中,许多农具的改革,都是领导上从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号召群众并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的。
四、建立专门机构,加强领导。组织技术队伍,成为骨干力量,也是技术改革的重要关键。我区县、乡、社都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建立了以第一书记为主的技术改革委员会,吸收有关部门与有技术的人员参加,以加强运动的领导与积极支持。并在同级党委中,抽出一人专门负责进行具体工作。在各级技术改革委员会下设技术研究创制组,或把铁木匠集合起来建立成加工厂。这样作的好处:(1)便于研究试制领导和群众所提出的新工具。(2)便于铁木工人互相协作,克服技术上的不足。(3)自己可以大量制造新工具,省工、省料,又便宜,现在全区已组织技术力量十五万三千人,作为研究、试制与推广新工具的力量。


第4版()
专栏:

  建设山区的尖兵
江西省级机关下放到大茅山建立江西农、林、牧综合垦殖场的七百多名干部,开垦了荒地八百多亩,积肥一百七十七万多斤,修整山林一千六百五十五亩。
新华社记者 漆荒诗摄
  (附图片)
右图 在新开的荒地上,马铃薯已长得很高了。
右下图 下放干部在星期日大扫除,做环境卫生工作。
下图 江西省委书记方志纯同志的女儿方国华正在做修林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