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千方百计,兴办地方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中共辽宁省营口市委第一书记 邓仲儒
营口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开港后,即成为帝国主义扩大其商品输出的一个“殖民地”商埠,曾繁荣一时。在解放以前的年代里,酒楼、妓馆、钱庄、代理店满布全市,工业极为薄弱。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又遭到国民党的严重破坏,大批市民失业,城市人口由原来的十九万减少到九万,人民生活极端困苦。1948年解放的时候,整个城市是一片萧条景象。到国民经济恢复后期,全市地方工业仅有六个很小的工厂。在中央和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指示,我们积极的恢复和发展了地方工业,把一个消费城市改造成为生产城市。现在全市地方国营工厂已发展到百余个(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依据勤俭办企业的原则只用了国家投资四百二十六万元),1957年的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加了三十八倍多,职工人数增加了十三倍以上;产品品种由七种增加到一千零二十九种;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几年来,由于地方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失业现象已经消灭,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带动了其他各种事业的迅速发展。
几年来营口市是怎样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快的速度把一个落后的消费的城市,改造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生产的城市呢?
不断开展反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
营口市几年来在发展地方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曾遇到了一些思想障碍。这些思想障碍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右倾保守思想。因此,我们发展地方工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和不断地鼓足干劲的斗争过程。
当地方工业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城市是一片萧条,失业人口很多。有些干部对营口能否建立起地方工业有着悲观情绪。他们认为营口“三面环水是死港(指当时港口不通航,鱼又被鞍钢污水冲跑了),一面靠郊(区)是死郊(碱地不打粮),有条火车道,还是中长路的盲肠(支线)”,“要想不萧条,只有等开港”。他们的结论是营口难以发展起生产事业。我们依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指示精神,不断地批判了单纯“等开港”的“环境论”的消极思想,强调只有发展工业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这不仅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而且也是为全市人民切身利益所必需。于是我们开始从无到有地创办了第一批地方工业。这个时期建立的地方工业有十三个,职工有六千六百七十七人,产品有三百八十三种,年产值达二千一百零九万元。
在营口市必须发展工业这个问题统一了认识以后,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怎样发展的问题。当时有些干部不是根据营口这个沿海城市的具体情况,如何调动起这个城市旧有的潜力,自力更生地发展地方工业,而想靠国家投资搞大的。这些同志,当看到本省各重点工业城市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就产生“到处大规模,营口无规模”等埋怨情绪。市委立即批判了这种思想,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和营口市的具体情况,强调从“小处着手,远处着想”,发展工业必须以小型为主,办法主要是靠自力更生,充分发挥这个城市旧有的潜力。这就使干部端正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从而给贯彻勤俭办工业,全民办工业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建设速度上,也就是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的方针问题上,也经过了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1954年到1955年遇到原料不足、销路不畅的困难的时候,一部分有右倾保守思想的干部就产生了“收摊子”的思想,提出所谓“巩固整顿”的主张。此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十大关系的指示和“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给了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批判了这些错误思想,鼓舞了各级干部和全市广大职工的干劲,因而使全市地方工业有了一个巨大的跃进。全市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较1955年增长了91%。但是经过1956年大发展以后,因为曾一度发生某些原材料紧张和部分产品积压的现象,又有些干部企图否定1956年的伟大成就,指责1956年的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多快”,“冒进了”。我们根据省委指示,反复强调“对于1956年工作中的一切成就必须给以足够的估计,对于干部和群众的热情必须加以珍惜和保护,否则我们将会犯严重错误”,肯定了1956年地方工业发展的巨大成绩。后经过1957年整风运动,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争取在十五年赶上英国的伟大号召,使我们重新鼓起了革命干劲,使1957年的总产值比大发展的1956年又增长了29.7%。
因陋就简,精打细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
在厂房方面,我们尽量利用和修补旧房,租用民房。到1957年止,在地方工业中修补和租用的旧房和民房,占整个生产用房总数的81%。机械厂没有宿舍,工人就和“楞严寺”的和尚订了合同,寄住寺内。食品厂扩大生产时,厂房和宿舍不足,厂长就和化验室挤在一起,支部办公室白天办公,晚上便是女工的临时宿舍;托儿所白天住小孩,晚上就睡大人。油纸厂只用一间破烂房,用旧木料钉了三张桌案子就建起了一个年产十五万张印花纸板的工厂。
在设备方面,我们尽量利用旧设备和代用设备,自制简易设备,少买新设备。根据二十七个厂的不完全统计,几年来调拨来的闲置旧设备和利用废料自制的简易设备,占这些工厂主要设备总数的41%。这些旧设备大多数都是各国营工厂已经报废的拟作废品处理的废物。我们只用很少的修理费,就把这些废物完全变成了有用的机器。有不少厂子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依靠这些破旧设备充实起来的。市机械厂建厂之初,全厂的十六台车床、三台牛头刨、两台钻床和大小铣床,就都是调拨不用的旧设备。
在资金方面,我们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除了由国家投资四百多万元和向银行贷了一部分款外,多半是自力更生。有的是组织群众自筹资金,按银行利率加息还本。有的采取边建厂边生产、自力更生的办法,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1956年2月新建机械厂时,政府仅投资五万元,这些钱只够安装变电所用,虽然干部和工人一齐下手修房子、垫院子、安机床,但是因为发不了工资,工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当时他们就提出:“边生产,边建厂”的口号,在一部分人建厂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借个柴油机,拣些废铁,铸造火炉子、炉条和打火铲子等产品出卖,这样就解决了工人的工资和工厂的经费开支问题,使工厂逐步建设起来。
在劳动力方面,我们采取了地方国营工厂、手工业合作社和家庭副业互相配合协作及就地采用临时工等办法,解决生产忙季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这样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会造成窝工现象。糖果厂每年生产最忙时,需要七百五十名工人,而平日只需要四百四十名工人,如果常年录用七百五十名工人就会造成窝工,他们采取了这种办法,就使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凡可以不集中生产的,即通过组织家庭副业相互协作。如捻线厂,全厂工人仅有四百名,但他们通过街道组织家庭副业组织了二千余人给他们织鱼网、打绳子。最近又有不少工厂和各中学签订了合同,通过勤工俭学的办法,组织学生参加工厂的生产。这种办法使地方工业在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上找到了一个新的途径。
在技术力量方面,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老工人和到外地去学习的办法,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例如计划年产五十万套滚珠的滚珠厂,原来就是依靠两名老工人试制成功了滚珠,后来又经过几次派人到瓦房店、沈阳、哈尔滨等地滚珠厂去学习,使技术上的关键问题都获得解决。
在原材料方面,不少工厂利用废料生产,节约原材料和克服原材料不足的困难。针织二厂1957年利用剪裁绒衣和春秋衣剩余的边角,拼凑成小孩绒衣和春秋衣达八千余打。他们把破碎绒布送到国营纺织厂加工成为混纺纱,用它生产出五千余打绒衣。用废料生产这两批产品,就给国家创造了二十四万多元的财富。
  全党办工业,各级办工业,全民办工业
由于贯彻了全党办工业、各级办工业、全民办工业的方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发展地方工业的形式。除一些重要的和较大的工厂(千人以上的)由市直接经营外,为了把区、街办工业和群众办工业的积极性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起来,实行了放手举办区级联合工厂和街道办事处办小型工厂的方针。现在,各区都有区级联合工厂。以西市区为例,这个区的联合工厂属有二十二个小型工厂,大者二、三百人,小者十余人。这种区办的联合工厂,就是区里的中心工厂,各种各类的小工厂,由它统一领导,把所有的小工厂都挂上钩,互相配合,密切协作,促进生产发展。同时,因为设立了统一的管理机构,负责各厂的供销工作,还可以节省管理人员。区属街道办事处也组织起不少的生产单位。这种工业的特点是小、灵活、生产发展得快。它的房子、设备、工具、资金,都由群众自筹自备。
此外,市人委民政部门还举办了带社会救济性质的生产福利社。这种生产是群众自办,政府扶持,不怕分散,不怕小,根据供销情况,有啥干啥,集中或分散生产灵活结合。因此它既不能牵涉国家精力,又能使有家务牵涉的半劳动力,身体残废尚能从事轻微劳动的人得到参加生产的机会。
手工业联社组织了各种生产社,供销社,生产小组。在职工家属和街道居民中,还组织了大批为工厂为手工业社加工的各种各样的家庭副业。1957年仅参加火柴厂糊火柴盒一项副业的即达四千六百人,全年工资收入达三十六万八千元。几年来我们动员了各个部门,从各个方面,各个岗位上发挥力量支援地方工业,以加快地方工业发展速度,使原来有些部门认为地方工业“破破烂烂,不是要人就是要钱”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热情关怀,大力支持。结果出现了“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支援地方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几年来,全市各个部门都尽量压缩经费开支,挤出钱来支援与发展地方工业。据统计,从1953年到1957年,从市财政预算中拨给地方工业的投资相当于同期国家给营口市地方工业总投资的36.6%。为了发展地方工业生产,市级机关几年来没建过一间宿舍,用节约下来的资金支援地方工业。几年来,市房产部门共给地方工业调整和修补了六万九千八百四十四平方公尺房屋,并以房租收入为地方工业新建了九千零四十五平方公尺用房,有力地支援了地方工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形式,把全市各方面可能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使这个落后的消费的城市变成了繁荣的生产城市。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母鸡下蛋,母厂劈子厂。平地建立一个新工厂,困难是比较多的,但从一个原有的工厂中培植起一个新工厂就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有厂房、设备、资金、技术力量和管理干部,许多困难能够得到及时的克服,比较容易做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由少到多。如汽车部件厂的前身——市联合厂仅仅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分劈出来五个独立的工厂。其中原来只有两口大锅、三个工人的化学油小组,现在发展为有五百人能生产各种化学油脂的化学制油厂。
大厂带小厂。组织市内国营工厂,利用他们闲置设备和技术力量来扶持和发展小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约设备投资,解决技术问题。因此许多小工厂发展和提高也迅速。如民生造纸厂在公私合营前曾因设备陈旧,技术低劣,销路不畅而关闭,后由国营造纸厂帮助几名干部及部分闲置设备,并利用他们的废浆,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厂就由二十六人发展到一百五十二人,月产量由十吨提高到一百一十三点五吨。有些地方国营工厂也带起了一些同类行业的手工业。
逐步升级。把有发展前途,生产性质又适合于国家经营的手工业合作社或福利生产单位,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逐渐地把他们升级为地方国营工厂(福利社升为手工业社,或升为地方国营工厂)。全市福利社从1954年到1956年先后移交给地方国营和手工业社的有二十一个单位,人员达二千四百余人。这些单位在升级以后很短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较大的工厂。
不断培养和发展后备力量。在一部分手工业社和福利社升级的同时,仍积极扩展后备力量,组织新的手工业社和福利社。市手工业社在去年交出六个单位以后,又积极地发展了一批油漆、麻绳等新的行业。其中麻布抽绣社,开始只有一个懂得这种技术的妇女,由于他们积极的组织,仅半年的时间即培养出一百多名生产台布、窗帘等出口产品的熟练工人,根据订货的要求,今年将发展到二千人。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好处是:需要时可以发展,生产有了问题还可以随时收缩,不致给国家造成负担。
营口市的地方工业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由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党中央、毛主席多快好省、勤俭建国的方针,给全市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所获得的。现在营口市经过了1957年的伟大整风运动,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号召后,全市人民的革命干劲更加高涨起来,思想大跃进推动了生产大跃进。全市人民在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总路线照耀下,目前发展地方工业的高潮已经形成,全民办工业,市、区、街道分工合作办工业已在全市开花,1至4月份的地方工业的总产值,比去年同时期又增长了58%。广大职工群众敢想敢干,新产品新纪录层出不穷,技术革新的事迹已遍及各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照耀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今年全市地方工业建设的速度一定会超过解放以来的任何一年。


第3版()
专栏:

  敢想又敢干 小厂出奇迹
  ——记首都地方工业生产跃进汇报展览会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
首都地方工业生产跃进汇报展览会正在举行。这个展览会通过成千种优良产品,反映了许多小厂穷厂在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下,由于把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组织到技术改革中来,因此在生产上出现了很多奇迹,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水平。
北京市地方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的平均速度是23%,今年的计划速度已增长到50%。今年第一季度超额6.2%完成了国家的产值计划。更重要的是许多职工在穷干苦干中打破了对工业技术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敢想、敢干,因此在生产上涌现出不少“奇迹”。这个展览会充分地反映了这种情况。
厂穷志不穷,小厂干大事,展览会上的展品突出地说明了这方面的问题。北京细菌肥料厂在没房子、缺设备、技术力量很差的条件下,现学实干,按照预期计划在春播前试制成功了抗生菌肥料。用这种肥料,每亩地只需费三角六分钱,就可以增产10%到30%。被人们称为破破烂烂的北京市染织第一厂,为了生产畅销国外的“飞利绸”,从丝绸公司找来外国样品,从废料里拼凑机器,到兄弟工厂去学习技术,花费了一百二十元改装了两台旧机器,因陋就简地试制出全国首创的“飞利绸”来。在试制成功以后,他们把办公室腾出作车间,到外厂搜罗破机器作设备,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国外签订的合同,在今年内要生产价值七十五万美元的“飞利绸”。类似这样过去难以想像的事迹,从展览中可以看出是较为普遍的情况。
展览会上的展品还告诉人们:在广大职工群众穷干苦干中,一个群众性的技术改革运动正在形成。展览会上的解释员向观众介绍每种展品时,都着重指出它是广大职工改革技术提高技术的结果。展品中有清河制呢厂的山羊绒,这是世界上的名贵产品,而我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过去由于我国不能把山羊毛中的粗毛分梳出来,只能大量出口原毛。这次清河制呢厂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共同苦战了五十三天,经多次失败,反复改装,用旧机器改造山羊绒分梳机成功了,制出的山羊绒达到了英国产品的标准。会上展出的公私合营朝阳电机厂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在试制过程中,研究半导体的有关人员曾经告诉这个厂的职工说:“按照你们的设备条件,是根本无法成功的。”他让他们趁早收拾雄心,不要冒险。但是在工厂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三个技术人员和一个工人终于把它试制成功了。在展品中还有自制的大如手掌的半导体收音机,质量赶上美国派克牌的北京墨水,赶上从日本进口的金属钠等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又小又穷的工厂里制造出来,雄辩地说明了职工们一旦打破了生产技术上神秘化的大门,就产生出极大的力量。这方面成绩较好的北京化工厂,第一季度中就有三十三种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
展览会上还综合反映了北京地方工业在今年头四个月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展览会展出的1至4月份新产品有七百九十六种,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新产品的总数,有些是国内从未生产过的。手工业合作社社员们,也试制成五千多种新产品和新花样。第二地方工业局所属企业就试制成功了二百六十九种新产品,比去年同一时期多四倍以上,比去年全年还多七十九种。他们经过向全国先进单位学习,还有六十多种产品提高了质量,十五种赶上先进水平。由于产品质量的显著提高,出口品种大有增加。北京市电器工业公司展览室内一张图表标明,他们的产品已经行销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手工业产品第一季达到出口标准的也比往年增加了三倍。这种情况,使人们深信,全市地方工业,鼓足干劲,因陋就简,逐步提高,完全可能在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开创出新局面。
展览会还展出了工业生产上的一支生力军——学校勤工俭学的产品。其中,有清华大学的十来种自制的精密仪器和供给农村小型水力发电站用的木质水轮机。航空学院试制的精密台式车床和祖国牌58—2型应力测量仪器系统。这些产品都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北京电信学校展出了可供农村广播网、电话网和开电话会议同时应用的三用交换机。好多学校还展出了大量与工业企业部门协作生产的机器和部件。北京化学工业学校为了为农业生产服务,师生们正在自己设计自己兴建一座年产一千吨的肥田粉厂,预计5月底可以完工。
参加这次展览会的有北京市各地方工业局所属的几百个工厂,许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二十九个高等工科院校、中等技术学校。在成千件的展品中,有许多支援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产品,有大量工业建设用品、人民生活用品和出口商品,还有许多高级的科学仪器。展览期间,有许多工厂职工、合作社社员和学校师生员工来参观,互相观摩、学习。


第3版()
专栏:

  穷厂干大事
今年4月初,北京细菌肥料厂向全国各省市的三十多个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和大型农场发出了一种肥料——抗生菌肥料,请他们在各地作实验。这是这个工厂今年为农民生产的一种既便宜、效能又大的新产品,在全国是首创。
北京市细菌肥料厂设立在北京城西北角两条偏僻的小胡同里,厂房都是由民房改建而成,全厂只二百多职工。
去年9月间,一本科学杂志上一篇有关抗生菌肥料的文章,引起了这个工厂试制这种肥料的动机。因为这种肥料使用简单,既是肥料又是防病害的药剂,还能促使作物早熟,价钱也便宜,一亩地只用三角六分钱。这个工厂根本没有懂得这方面知识的技术人员,为了很快能试制这种产品,就派了两个技术员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有关抗生菌的基本知识。今年年初试制就开始了。
工厂没有房子,他们在外边借了两间屋子,用纸糊了糊,这就是他们的试验室。很多设备不是借用,就是自己用土办法来代替。用火炉代替暖气,用手工粉碎代替原料粉碎机,把麻纸一卷就代替漏斗。这个工厂只有两架显微镜,三个灭菌锅,因生产任务紧迫,根本不能抽出来作试验用,技术人员们乘星期天或晚上下班后的空隙,利用显微镜和灭菌锅作试验。
物质上的困难一个个地克服了,最难的是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不了。负责这个工作的青年技术员李尔绳、于桂芝常常深夜不眠,在小试验室里和大家一起看书、研究,或者带着自己的难题一次又一次地去请教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有一次已经夜里一点多钟了,小试验室里还亮着灯光,李尔绳一个人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不断低语着“菌苗、菌苗……”。在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尹莘耘面前,他像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笔不停毫地记着教授说的每一句话。他和教授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赶在时间前面,在今年春播前试制成功。
4月初终于试制成功了,当即开始大批生产。工厂从别的部门腾出两间房子,作为生产抗生菌肥料的车间,桌子不够用,他们就把椅子当桌子,椅子前放个小凳子便因陋就简地工作起来。只有两平方多公尺的走廊,变成了搅拌原料的车间。就在这两间小屋子里,每天能生产五百公斤抗生菌肥料。
现在,全国各省市到这个小工厂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订货单从海南岛、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源源而来。
  (附图片)
照片是工人们在廊檐下用手工生产抗生菌
肥料。 (楚英摄)


第3版()
专栏:

  这不是神话
公私合营朝阳电机厂试制“半导体发电器”成功的消息,像长着翅膀一样迅速地在全国许多有关单位里传播着。半个多月来,全国许多城市和农村已经寄来了一百多封祝贺信。
这个根本没有试制“半导体发电器”设备和资料的小工厂,在四十天内如何制成这种技术复杂的发电器?这简直有点像神话。但是,访问了这个工厂以后,才相信这是事实。
今年春节以前,这个工厂三个技术人员和一个工人在科学技术展览会上,看到苏联一张“半导体发电器”图样。它的形状像一个大型的三角架,下面悬着一盏煤油灯,把灯点亮以后,既能照明,又能带动一台五灯收音机广播。它对没有电源的农村建立广播网能起很大作用。这四个人参观回来以后,就常常聚在一起研究这种复杂的产品。他们的想法,被厂里行政和党支部的领导人知道了,在一次党、政、工、团的联席会议上,决定把这四个人调出来专门试制这种产品。领导上积极支持,更加使他们充满信心。
试制“半导体发电器”最大的困难,是这些人缺乏半导体的知识和有关半导体的技术资料。他们买了许多参考书,废寝忘食地阅读,还是不知道从何着手。有一次,他们去访问负责制造半导体工作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听了他们关于这个工厂没有试制半导体的化验设备和机器设备,过去只会生产电器开关的叙述后,连连摇头,劝说他们别冒险,否则会赔掉老本。这种好意的劝说,使这四个人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厂里的其他工程师也笑他们在“白天做梦”。这时,工厂的领导干部一面鼓励他们,一面和他们一起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去请教。这两个单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他们半导体元素的配合方法。电器科学研究院还把自己试制“半导体发电器”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他们回到厂里,就立即设计了两个方案进行试验。
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是没有化验设备和工具,他们用穷办法克服了这些困难。粉碎锌和锑两种金属需要球磨机,他们就用捣碎中药的工具来代替。把粉末冶金压成试块需要压力机,他们到北京市绝缘材料厂去借用。工人们听说是为农村试制的发电器,在休息时间也赶来帮助开动机器。第一块锌、锑合金的试块压制出来了。他们拿着这块试块放在煤油灯上加热,同时用电表测量,电表上的针头在缓缓移动,证明试块里有电,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一个试块是一块发电单元,第一块半导体发电单元里有电的消息,传遍了全工厂。第二天,全厂工人就写了一封祝贺信给他们,预祝他们成功。
一台“半导体发电器”上,需要三千四百块发电单元。这种发电单元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迅速压成。他们最初采用的方法,温度不高,四个钟头才压成一块,效率像蜗牛爬一样。技术人员们经过苦心钻研,提高了模子的温度,一个小时能压成四块发电单元。他们正准备大量压制时,由于发电单元太薄,小心翼翼地压制还难免折断,压制速度又受到阻碍。工人杨学文想出把死模改成活模,减少了折断率,使试制工作顺利地进行起来。
在3月31日晚上,经过整整一个通宵,一连卸装七次,他们终于把压制出来的三千四百块发电单元装配成了一台半导体发电器。发电器带动着收音机响了,彻夜工作的人们为自己的成功欢笑起来。
  (附图片)
  工人们在制造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这种发电器,有的用煤油,有的用木柴。用煤油的每小时只用二到三两煤油。(安康摄)


第3版()
专栏:

  具有无产阶级风格的人们
一个破破烂烂的织棉布的小工厂,六天织成了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丝制“飞利绸”,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一百多台陈旧的织布机,三百多个职工,两个普通的技术人员,这就是北京市染织第一厂的一切。
“想一想,咱们能不能搞出口产品?这能为国家换回外汇。”今年3月的一个深夜里,这个工厂工人出身的厂长王瑜有和党支部书记冯树桢商量,冯树桢说:“好啊,试一试。我也想,光这样按部就班的不行,要跃进,就得要有创造性。”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有关同志一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干!”第二天,王瑜有就带着几个职工,到对外贸易部、丝绸公司找样品去了。
丝绸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说:用土丝织成的“飞利绸”,在东南亚特别受欢迎,现在我们国家没有用土丝织绸的工厂,我们的土丝都大量出口了。日本的“飞利绸”绝大多数是用的我们的土丝。厂长回来向大家介绍了“飞利绸”的情况后,职工们议论纷纷:
“没人织,我们干,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的原料,为什么叫人家织布?咱们非搞成不可!”
“咱也不少胳臂,也不少腿,别人能织我们也能织!”
“有个脑瓜子,没有办不成的事。”
试制工作开始了。厂长召集有关人员开了一个会,订出了试制计划,说干就干了起来。有的买土丝;有的作设备方面的准备;有的研究英国的“飞利绸”样品。向上级要人要钱的事他们连想也没有想。
试制这种产品,既无资料可查,又无经验可循,自己没设备,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人材,唯一可参考的只有两小块“飞利绸”的样品。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职工们的面前。
第一个工序是拈丝。但是他们没有拈丝机,两个职工就带着两包袱土丝,到北京丝线厂加了工,自己也学到了操纵拈丝机的技术。
最难的是染丝。负责这个工作的韩健德在一大堆白色的丝线面前想:“这还能再依靠别人吗?这次靠人家,下次自己还是不会!”浆染工人靳瑞年也说:“不能靠别人,自己试试看,不会向人家请教。”他们骑着自行车到化学染料公司的仓库里去找到了颜色,回来后就守候着染锅,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眼睛里布满了红丝。第一天染一次不成,就再染一次,一连染了二十一次,还没成功。第二天,他们又去找有经验的工程师请教。回来又染,最后终于染成了,颜色鲜艳不褪色。
不会浆丝,厂长王瑜有就领着一些工人到丝厂去学习浆丝技术。他们看到人家用手工操作,自己当晚回来也用手工来浆了起来,因为丝的性能不一样,结果都粘在一起了。这又是个极大的难题。铁工部的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不怕,想法搞个机器来浆丝。”他们知道买部浆丝机要用很多钱,就在废铁堆里找出了一个生满铁锈的破打经机,改装成了浆丝机。络丝他们也没有机器,厂长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又在废铁堆里找了几个破铁架子,拚凑起来,造成了络丝机。两台机器只花了一百二十元。
染整过程的每个工序在重重困难中度过了,织布车间主任丁云和耽心在织的过程中再发生困难,就背着行李从家里搬到车间住宿,日夜守候在机器旁边,直到织成才离开车间。
就这样,经过六昼夜的苦干,我国从未有过的产品“飞利绸”,就试制成功了。样品拿到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出口商品展览会后,受到外国商人极大欢迎。今年即将出口的五十万公尺,可换回外汇七十五万美金。这些美金可买六百三十三台全部自动化的织绸机。由于“飞利绸”今年大批投入生产,这个工厂的产值由四百万元一跃而为八百二十万元。
现在,由试制阶段快进入大批生产的阶段,可以向上级申请补助了吧?不!他们和试制时一样,还是穷干苦干,不向上级要人要钱,凡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没有车间,把大办公室腾出来,管理干部们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办公。没有机器,副厂长石嘉国领着三、四个工人到很多兄弟工厂的废品库去搜罗破机器、破零件,现在已搜罗了一大堆,准备修理改装后,用来大批生产“飞利绸”。
亲爱的读者!这不只是“飞利绸”诞生的故事,这是无产阶级战士的风格和形象,这是伟大的整风运动的胜利。
  (附图片)
  已经报废的络纱机,经过工人们修理,成了一台织飞利绸所需要的络丝机。 (楚英摄)


第3版()
专栏:

  百花齐放的新产品(右图说明)
①公私合营理疗器械厂试制成功的半体导耳聋助听器,可以帮助听觉失灵的人听讲话、听电话、听无线电广播。
②北京航空学院教师、工人、学生试制成功的精密台式车床,它有六级转速,最高转速每分钟一千六百转,可以进行各种普通车削及螺纹车削工作。
③北京电气工业公司中心试验室试制的半导体收音机长度和成年人的手掌相等。用两角钱买四个小干电池,就可收听五百小时。
④北京橡胶一厂、北京皮件厂、北京化学制品厂合作制成的用聚氯乙烯薄膜做的各种颜色的小提包、腰带、雨伞和雨衣。
⑤北京市强声电影机厂生产的小电风扇,只有一斤半重,直径只有八时。这个电风扇上还有一个特殊装置——香水盒,电扇一开,就散发出扑鼻的香气。
⑥公私合营理疗器械厂制的超软线X光机,是研究植物、鱼类、昆虫的生活和病理用的。
⑦北京酿酒厂用葡萄制成的啤酒,味道清香,凉爽可口。
(楚英 安康摄)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