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边建厂边训练人才边生产
云南地方工业开始提炼石油
据新华社昆明6日电 云南省采用边建厂、边训练技术人才、边生产的办法,正在大力发展地方石油工业。榕峰等九个县的初步计划,今年要产油一万吨到一万五千吨。
现在,禄劝等县正用比较简单的低温干馏法和成堆干馏法从油母页岩、褐煤、烟煤中提炼原油,再由原油中分馏汽油、柴油和沥青。开远县小龙潭煤矿、宜良县凤鸣村煤矿和禄劝县等六个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都已经炼出油来。
云南省人造石油原料很多,绝大部分县都有条件办小型炼油厂。


第3版()
专栏:

采煤技术大革命
煤炭工业重点推广水力采煤
据新华社讯 我国煤炭工业今年将有重点地推广一项新技术——水力采煤。在开滦唐家庄和峰峰羊渠河两矿各建立一对年产二十万吨煤炭的全部用水力进行采煤、运输和提升的矿井,并将在全国各矿建立二十个到三十个水力采煤的采区(只用水力采煤,不用水力提升),作为将来普遍推广的试点。
现在,这些矿井和采区的准备工作都已开始。两对矿井正在施工,预计在8月份可以投入生产。
水力采煤是现代采煤技术上的一大革命。由于它采用高压的水流落煤,再利用溜槽无缝钢管和煤水泵把煤运输和提升到地面,设备和工序都很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不像机械化矿井那样需要许多复杂机械设备。因此,利用水力采煤不但可以提高采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和缩短建井时间。特别是因为工人操作时离开工作面很远,可以根本改善矿井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完全避免采用普通采煤机器时会发生冒顶、落煤等事故。一般机械化矿井容易发生的瓦斯事故,也可以大大减少。


第3版()
专栏:

甘肃全民大建设 三月集资一亿多
一千多个新厂矿投入生产 八百多万亩水地修好
大批新旧工厂向联合工厂发展 同时经营多种业务
本报兰州7日电 记者郭汾祥报道:甘肃省依靠群众集资大办地方工业,大兴水利事业,体现了全民办工业兴水利的精神。三个多月来,全省群众报认集资已达一亿一千万元以上,几乎等于今年国家对甘肃地方工业和水利建设总投资的三倍,足够用来建设今年计划中的三千多个小型厂矿和一千万亩水地,以及九百里长的引洮灌溉工程。
现在,甘肃省已经有一千零十五个新建厂矿投入生产,水地也已修好八百多万亩。
甘肃省过去地方工业基础薄弱,水地不多,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所以展开群众性的集资马上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有的人把祖上埋在地下的黄金、白银挖出来,兑换后认购集资。有的人除拿出现金外,还拿出木料、旧铁器来。兰州市计划二个月集资一千万元,到现在只不过二十多天,就已经集资一千一百多万元。有些老汉把自己的寿衣、寿板也拿出来折价投资。他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建设幸福生活,可以延年益寿,而寿衣、寿板暂时还用不着。
各地党委确定集资数额的时候,既考虑了保证工农业的跃进速度,又考虑到群众的能力。在开展集资运动中,都注意进行充分的宣传动员工作,用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事实教育群众。此外,还注意照顾群众的眼前利益。一般规定群众集资在五年内依靠所投资厂矿的盈余和积累,取采抽签方式,逐年还本付息。
本报兰州7日电 记者郭汾祥报道:甘肃省决定今年新建一百个以上经营多种业务的联合工厂或综合工厂;旧有许多经营单一业务的工厂,也正在逐步发展为经营二、三种至六、七种业务的新型工厂。
现有的二十个榨油厂和制酒厂已决定添置少许生产设备,不增加人力,今年就能为农村生产十万吨混合饲料。电力、纺织、面粉等一些工厂,也将增加亚麻加工、饲料加工、修农具和制造机械等业务,变成联合工厂。正在筹备中的甜菜制糖厂,计划利用甜菜制糖,利用废丝酿酒,剩下的酒糟自己喂猪、喂牛。今年全省每一个县都要兴建一个综合性的机械制造和修配厂,这些厂要担负起三个任务:制造和修理小型农具和排灌机械;制造和修理较简单的工业设备;制造和修理民间运输工具。徽县广大农村中的一些水磨,也已经改装成为水力发电、磨面、榨油、碾米、弹棉花等多种业务的小型联合厂。
几年以前,甘肃省就兴建了西峰镇联合工厂、固原油电面厂、吴忠电油厂等一批多种经营的工厂,这些工厂只建设一套办公室和生活福利设施,比分散建设几个单一生产经营的工厂,既可节省投资,又能节省管理干部,能连续生产,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和劳动力。西峰镇联合工厂过去经营发电、磨面、榨油、翻砂、机械修配五种业务,现在正根据农村需要进一步挖掘人员、设备的潜力,只需增加一些徒工和一些设备,就可以再增加五种新业务:加工小米、烟叶、亚麻,制造骨肥,并利用油饼、小米糠做混合饲料,成为面向农村的万能工厂。穷地方能办到的富地方更能办到
在短短的三个多月内,甘肃省群众集资达一亿一千多万元,解决了今年新建三千多个小工厂和新修一千万亩水地的资金。这个事例再一次证明:只要依靠群众,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甘肃省只有一千二百万人,又是一个比较穷困的省份。解放初期,人民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经过解放后这几年生产的发展,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生活已有很大改善。但是,甘肃农民的家底比起其他省份来还是很薄的。现在这个比较穷的省能够从群众中搜集起那么多资金,可以想见,其他比较富遮的省份,一定可以搜集到更多的资金。
大家都来学习甘肃的经验吧,让地方工业的花朵开遍全国!


第3版()
专栏:

无锡的纱最好
郑州、西北的布最好
纺织工业部最近在青岛召开的全国棉纺织生产大跃进会议,经过检验纱布样品和进行了充分讨论,评选了各支条干优级纱和疵点最微少的棉布。评比的结果,纱的质量以江苏地区为最好,其中无锡分别在四种支数纱的评比中,获得三个第一;布的质量以郑州和西北地区为最好。评比的结果,打破了“只有国营大厂才能生产好纱好布”的迷信,给予某些国营大厂的骄气当头一棒。因此会上掀起了一个学无锡、郑州、西北和赶无锡、郑州、西北的热潮。上海代表和青岛代表都准备前往无锡参观学习。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共同促进生产发展
天津工业 商业 储运 银行 税收全面协作
本报天津7日电 天津市工业和商业部门之间的协作,正进一步扩展为工业、商业、储运、银行、税收之间的全面协作,共同为工业生产大跃进而努力。
自从今年2月中共天津市委召集了工商部门的负责人举行协作会议以后,工商部门的领导干部都走出了办公室,互相访问,面对面地协商解决问题。商业部门提出“工业生产多少、收购多少”,“需要什么原料,就供应什么原料”。工业部门也纷纷提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过去,有些产品市场很需要,但工业部门不愿生产,现在大都恢复了生产。商业部门的业务人员过去在收购工业品时,往往单纯抱怨工厂产品不好,验收时过于挑剔,一旦市场供应紧张,或是月末未完成进货计划的时候,又放松了检验,把一些真正不合格货物收下来;很少去具体协助工厂提高产品质量、改进花色。现在各个采购站已经分别从上海、青岛、济南等地和国外,收集了二千多种先进产品的样品和一些产品的图纸、资料,供给工业部门参考,并把消费者的意见,分别整理成资料送给有关工厂。
过去采购站进货手续繁多,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延长工厂收回货款时间。现在各个采购站都实行了验收员下到工厂车间,实行随生产、随清点、随开票等办法,把货物从工厂直接发送各地,不但密切了工商关系,还为国家节约大量运费。工业部门也实行了固定交货日期,均衡交货,主动协助商业部门克服供应计划、运输计划落空的现象。为了及时解决问题,许多经理、厂长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
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共同跃进的新形势,促进了储运、银行和税收部门。储运公司的职工以提高仓库容量的实际行动,支持商业采购供应部门的大购大销,提出了“多存快运”的口号。现在,这个公司所属各仓库的职工们,保证消灭商品霉坏变质的事故,并采取库存商品倒垛、并垛等办法,提高仓库容量,保证采购供应站进货多少都有储存的地方。
银行职工对一些不适当而又马上能改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了修改。过去,银行规定星期日不办理向外埠发送结算凭证,如果采购供应站在星期六晚上或星期日向外埠发货,办理结算手续就要拖到第三天或第二天,这样就使采购供应站的货款晚收回一天以上。现在银行为了加速工商业部门的资金周转,降低费用,实行了星期日办理发送结算凭证的制度。同时将外埠电报汇款结算时间,由过去的晚七点,延长到十二点。市内工商部门之间的票据交换时间也有所延长。
全市税务工作人员也在千方百计地改进工作,突破束缚生产力的旧规章制度,简化了手续。和平区税务分局向天津纺织品站征收的一种营业税,过去需要八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现在只要半个小时就行了,大大便利了企业的经营。各区税务分局的代收税款处和办理手续的窗口都延长了工作时间,星期日和学习时间也留人值班办公,作到随来随办、不等不压,便利工商企业。
(黄军、吕素瑄)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第一根巨型工字钢
鞍钢大型轧钢厂在4月3日试轧出我国第一根五五号巨型工字钢。这是我国钢铁工业今年以来试轧成功的一项重要的新产品。
五五号巨型工字钢,是制造货车大梁和建筑大型厂房、桥梁必需的巨型钢材。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生产齿轮的机器
天津第一机床厂最近制成一种J54型插齿机。这种机床是专门生产直齿轮和内齿轮的,如加上附件还可以生产斜齿轮。齿轮,是各种机器转动部分重要的部件。下图是工人在检验插齿机的精密度。
新华社记者 田明摄(附图片)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150吨桥式起重机
一台一百五十吨大型桥式起重机,最近在太原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这是目前我国能够制造的最大的桥式起重机。
这台起重机体重二百三十吨、长三十四公尺、高五公尺。它能将一百五十吨的物件吊到二十一公尺的高度。它的副钩也能起重七十五吨的物件。(新华社)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长江牌的载重汽车和吉普车
重庆建设机床厂和南京晨光机器厂联合设计的中型载重汽车——“长江牌”26型卡车,在3日试制成功。
“长江牌”26型汽车是适应城市、乡村短途运输的需要而设计的。这种汽车不仅马力大,转速高,而且转向半径小,重心低,因此起动非常快。
第一辆长江牌46型吉普车,5日下午在重庆街头出现。这辆汽车是重庆望江机器厂和长安机器厂参考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四种吉普车综合设计出来的。
长江牌46型吉普车马力大(七十五匹),车身轻,引擎小,耗油量少,满载时最大速度每小时达到一百二十公里。它越野能力强,在丘陵地、洼地、无公路的梯形荒野及四十五度的陡坡,都可一冲而过。
(据新华社讯)(附图片)
沈阳市汽车装配厂最近试制成的“工农牌”万能汽车。
(沈阳汽车修配厂稿)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两种拖拉机
贵州农具厂试制的小型万能拖拉机,已在3日试制成功。
这种拖拉机有六马力,体重仅三百公斤左右。很适合山区丘陵地带使用。这种拖拉机,还可用来带动抽水机抽水、带动榨油机榨油、带动磨粉机磨粉,带上拖斗还可作运输工具。(新华社)
广东农业机械厂5日制成一种多种用途的手扶拖拉机。
这种手扶拖拉机操作简便灵活,适合在丘陵地区使用。
利用它的动力还能抽水、脱谷、碾米、榨油、切片、磨粉、压蔗、剥麻或作为农村的交通运输工具使用。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轻便的收音机和扩音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最近制成的“跃进”牌三用收音机,除能收听广播电台的广播和放送唱片外,还能利用它做报告。另外在半径十华里的范围内,它还能带动二、三十个喇叭。
一个牧业生产合作社有这样一部收音机,就可以在大部分蒙古包上安上喇叭。
广州国光广播器材厂试制手提式扩音器成功。
这种扩音器用六个手电池作电源,不用扩声机就能把声音扩大七倍到十五倍。在五百公尺远的地方也可以听到。它的重量只六斤多,可由人提着它边走边讲话。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电流互感器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二十二万伏特超高压电流互感器,在沈阳变压器厂试制成功。这种互感器可以将高压的大电流变为小电流,也可以将高压与低压隔离,便于工业用电。它的试制成功,与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电压互感器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主要设备,标志着我国电机制造水平有迅速提高。
新华社记者 朱瑛摄(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各级工业学校——北京工业的生力军
编者按 北京市组织学校的生产力量参加地方工业生产的经验是很好的。
组织学校生产,不但可以利用学校生产设备能力,而且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它可以很好地贯彻“勤工俭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技术干部。北京市的这种做法,既增加了地方工业的产量,解决了地方工业在科学研究试验、新产品试制上的许多困难,又帮助学校解决了勤工俭学的某些困难,特别是解决了半工半读学生的劳动场所。
现在,许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都还没有很好地加以使用。有关城市可以仿效北京市的做法,加强对于这一工作的领导。
本报讯 北京市正在利用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设备和人力,生产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今年安排的生产总产值约六千四百万元,主要的产品有:锅驼机六千台(其中一千台是和保定市协作生产的;剩下的五千台,占北京市上半年锅驼机总数的一半以上);水泵九千台;四尺工具车床二千五百台;小型水电站设备十套;风力发电站设备三套;农业机械一万多件;汽车零件十五万件;自行车五万辆;电子仪表一千件;手表两千个;收音机十六万部等等。
在北京市的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占有较多的设备,其中不少是进口的、精密度很高的、质量很好的设备,又有许多教授在理论上和科学研究上进行指导,能够生产许多很有价值的工业产品,甚至还可制造本市不能生产的精密产品。据初步估计,每年可以生产的工业品的价值,达一亿元左右。利用这些设备,能够生产农业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等重要产品。利用学校的定时计和其他精密的检验仪器,还能生产质量很好的手表、钟表和其它许多种仪表。高等学校的某些教授,正在结合科学研究进行一些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北京工学院一位教授已经试制成功一种制蓝图用的“间苯三酚”;清华大学正在研究使汽车不用汽油的高能蓄电池;航空学院将试制一种为运输、农业、林业和地质勘察等多种用途的安—二式飞机。这些能力,确是一支生力军,很好地组织参加地方工业生产,会对地方工业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
组织学校生产,得到广大学生、实习工厂中工人和部分教授的拥护。他们的劲头很高。工人耐心地教学生操作,有的到点不下班,星期天也不休息。学生很快学会了翻砂、金属切削等初步技术,生产成绩也很好。矿业学院生产的二千多件锅驼机的铸件,废品率只占3%。尤其在思想上,工人给学生的教育很大。学生反映:“工人教徒弟很耐心,比教授教的好”。学生在实际劳动中体会了工人的优良品质。过去部分教授和讲师认为在学校搞生产会影响教学,现在也改变了看法,不少教授经常下工厂,和学生、工人们一起劳动。


第3版()
专栏:

旅客之家
新华社济南7日电 济南市中区中东旅社,无微不至地为旅客服务,被许多旅客称为“旅客之家”。
不管是什么身份的旅客,一到中东旅社,就感觉像到了家一样的方便如意。服务员们善于根据旅客的身份、工作需要和经济条件等,来分别安排住处。如果旅客是一位带有小孩的母亲,服务员就把她带到最后面一个僻静的院子里,在那里,小孩可以随便玩耍,既不影响其他旅客,孩子又不易跑到街上被车马撞着。假如旅客是回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旅社也专为他们准备一套房间和生活用具,在关照他们的生活中,也注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如果旅客是一个外地来的商业人员,需要了解山东各地的土特产产地行情等,服务员们也积极地予以帮助。甚至旅客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旅社也能千方百计地设法解决。在3月中旬,有一位女旅客乘十七次快车从天津来济南,把围巾丢失在火车上,她非常着急,旅社就立即写信给上海车站客运室,三、四天后上海车站就把围巾寄来了。此外,如代客购买车票、影剧票、提取行李、代购货物等等,这个旅社都能帮助办理。
最使旅客感动的,是一些老弱病伤等有特殊困难的旅客,在这里得到了热情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年多以前,一二四勘探队的袁锺琛折断了一只腿来济南治疗,曾住在这里。服务员除背他上厕所,到院里玩以外,还日夜轮流看护他,给他讲“无脚飞将军”,鼓励他战胜困难,继续为祖国服务。为了坚定袁锺琛的信心,服务员们还特地把来济南开会的一位一条腿的同志请来,让他现身说法,向袁锺琛介绍自己怎样克服困难、现在已和健康的人一样工作的情形。服务员们还常常背着他、或者自己出钱雇三轮车陪同他去看电影、看戏;伤口愈合后,还背他去洗澡,所有这些,常使袁感动得流泪。就这样,袁锺琛一直在这个旅社住了八个多月,和服务员成了知心的朋友。现在他已恢复了健康,常常从工作岗位上写信来报告他的情况。去年国庆节有一位女干部从东北回家省亲,路过济南也住到这个旅社里。不料刚刚住下就要分娩,服务员们东奔西跑为她请来了助产士,很快她就生下了一个娃娃。服务员替她埋了秽物,又忙着为她买鸡蛋、煮挂面,照顾得无微不至。当时连住在那里的旅客都说:在共产党领导下,山南海北都成了一家人!


第3版()
专栏:

沁县的“万宝全”工厂
本报记者  展潮
编者按:沁县联合加工厂是在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厂的领导方面坚持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为农业服务的方向,解决了资金和技术上的许多困难,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可供其他县营工厂参考。
汽车离开了太原市,沿着白(圭)晋(城)公路直奔东南,前面耸立着一溜山脉,那便是太行山了。
我们通过抗日战争时著名的子洪口,进入来远沟,翻越分水岭,便来到了太行区西北部的沁县。
沁县过去以城门高大著称,有所谓“襄垣的城,沁县的门”的说法,那城门确实是山区其他县份所少有的。但是今天沁县吸引人的却不是这些历史的遗迹,而是它由小到大、由无到有、朝气蓬勃的新型地方工业。
当我到达沁县的时候,碰巧遇上中共山西省委会和省人民委员会在那里召开“现场会议”,就地总结、推广沁县地方工业的经验;同时,河南、河北、陕西乃至黑龙江等许多省份都派了代表团,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作为县地方工业基点的联合加工厂,便成为大家参观访问的中心了。“官厂”变成“万宝全”
提起沁县联合加工厂,农民都亲热地叫作“万宝全”工厂,足以证明它和农村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了。
这个工厂原是长治专署经营的一个蛋厂。1956年2月管理权下放到县后,改成六种业务,但是因为经营思想不对头,工厂一直在走下坡路,闹得月月赔钱,买不上材料、发不了工资,年终结账总共亏损三万多元,另外还欠银行贷款六万多元。工人们痛心地说:“一年辛勤苦,赔钱三万六千五!”领导干部不安心,一般职工想跳厂,自上到下思想都很混乱,有人编了一首歌谣说:“钢磨吃不饱,电力没人要,泥炭垮台了,印刷没原料,油籽加工少,修理不可靠,完了!算了!钱串断了!”
当时工厂的业务和经济情况都很糟,但是在管理上却耍阔气、讲排场。全厂一百四十个工人,就有二十七个专职管理干部;各工段之间吆喝一声就可以听见了,却安了五部电话机,厂部里还有收音机、麦克风和大喇叭筒,大门口一边是收发室、一边是传达室,门前站着两个门警,墙上挂着一块“奉上级命令谢绝参观”的牌子。农民见了说:“这不是工厂,是官厂!”
正当沁县联合加工厂路越走越窄的时候,1957年2月,中共长治地委召开会议,确定县营地方工业的方针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既作整批大活,又作零星小活,面向农村,积极为农村经济服务”。沁县县委再根据这提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农业”的奋斗目标。这时,工厂的负责同志开始检查自己的经营思想,一方面组织下乡访问,一方面在厂里以工农关系和县营工业方向为题展开大辩论。
第一次下乡访问,没有负责干部带领,工人随便走到一个地方问农民说:“你们对工厂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产品?”农民回答说:“你们先把产品拿出来看看再说!”工人碰了个钉子回去了。第二次下乡访问,厂长亲自带领,三十七个人分成七个小组,总共下了四趟乡,访问了一百八十一个农业社。当他们在郭村的时候,看见了二十五部水车闲搁着、许多新式步犁变成了“挂犁”,问农民是什么原因。农民说:“这都是你们工人老大哥干的好事,管卖不管安装!”访问组听了,马上动手把水车安上,把新式步犁的零件修理好。农民们高兴的说:“工人老大哥就是行,你们动手就解决了积压一年多的老问题。”经过这样的访问,工厂和农业社的关系建立起来了。
他们一面访问农村,一面在工厂里进行群众性的大鸣、大放、大辩论。有人说:“农业种他的地,工业生咱的产,为啥要为农业服务?”又说:“为大厂矿服务光荣,气魄大!工业化油水大,离开农业也不怕!”说这种话的人,错误地认为给大工矿企业加工,活成批,好经营,赚钱多,前途大;和农村打交道,市场狭小,农民购买力低,油水不大,说什么:“三个螺丝钉、两个犁铧片,费上半天劲,赚不下几毛钱!”“支援农民是三个核桃两颗枣,好比麻雀腿上生连疮,没有多大脓水!”但是一些老工人,特别是下乡访问过的工人,纷纷起来反驳。老机工陈廷彦说:“只要机器转,不怕没饭吃,一天镟上二十多个螺丝,就会有十五块钱收入,换了新螺丝,农业机械也能开动了,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却让机器睡大觉呢?”老钳工刘纯山说:“工农联盟绝不是每年正月十五联欢一次就够了,要是没有农业生产,咱们工厂能开工榨油、磨面吗?咱们吃穿从哪里来?”
经过下乡访问和大辩论,澄清了职工中许多错误的想法,在全厂范围内树立起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正确思想。这时候,工厂党支部提出了“以业养业,以组养组,以人养人”的口号,通过查生产漏洞、查管理漏洞、查浪费、查事故的“四查”,以及出题悬赏试制玉米轴粉碎机、碾米机等新产品的办法,在职工群众中展开了“献百计运动”。结果从4月到6月,职工们总共提出了一百三十七条合理化建议,许多过去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工厂管理人员由二十七人减到十三人,厂长和党支部书记分片包干,工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都是兼职的,电话减成一部,门警撤销了,“谢绝参观”的牌子摘掉了,他们新的口号是:“随到随修,随叫随到。”不论是下班或是假日,只要农村有活送上门来或者请去修理,都是“有求必应”。
路走对了,沁县联合加工厂的业务就飞跃地发展起来了,在1957年一年内,他们已经实现了县委“以厂养厂、自给自足”的指示,并且有了盈余。职工们干劲越来越大。他们时刻都在考虑怎样适应农业生产大发展的需要。去年一年里,工厂的产品就由原来的十三种增加到五十多种,从小的“土螺丝”起,到农户粮食和饲料加工用的“土钢磨”、“土玉米轴粉碎机”,一直到水利建设用的“土水平仪”、“土钻探机”、“土闸门”等等,真是要啥有啥,很受农民欢迎,因此农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万宝全”工厂。
技术支援队
农业生产要大跃进,就需要进行许多基本建设,其中最繁重的任务是水利建设,这许多工程都需要技术力量支援,于是沁县联合加工厂便组织了一支“技术支援队”,支援农村水利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工作。
技术支援队由老工人刘纯山等十三个人组成。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支援“迎春水库”的建设工程。这个水库方圆一千亩,蓄水三百三十万立方,渠长二十里,是沁县有史以来第一次修建的大水库,要经验没有经验,要东西没有东西,摆在“技术支援队”面前是重重的困难,但是他们都一个一个地克服了。
开始,因为要选择水库库址和进行技术设计,就需要测量、钻探。但是没有工具。技术支援队的工人们便试制了一架简易水平仪、一部手摇地层钻,送到工地上大受欢迎。测量、钻探的困难解决了,又碰到坝基积水排不出去。技术支援队派了四位工人去,用机器昼夜排水,使水坝建设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后来,技术支援队又试制了一个带滚珠的三吨重的大石滚,派工人到工地上安装电灯,保证水库建设工程提早在雨季前全部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技术支援队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试制控制和调节水量器械的小组,派老工人陈廷彦到长治“幸福水库”去参观,画了一张图回来仿造,返了好多次工,终于在6月下旬做成了四吨重的起闸机、高压水闸、冲沙闸、预备闸和拦鱼网等全套控制和调节水量的机械设备。
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技术支援队”的作用是愈来愈大了。后泉农业社和县供销社合办的小型水力发电站,故县农业社和手工业社合办的小型火力发电站,都是在支援队的帮助下建设起来的。后泉水力发电站的水轮机、水轮调速器、天轴、地轴、起闸机等整套设备,也是他们帮助制造的。此外,还派了电机工人去给这两个农村电站培养技术人才。
现在,这支农村的技术突击力量,正活跃在全县新建的一个最大的水库——圪芦河水库的工地上。
流动检修组
除了支援农村重大的建设工程外,沁县联合加工厂还成立了一个“流动检修组”,经常下乡上山,帮助农业社和农民修理各种大小农具。
流动检修组是由六个工人组成的。他们从1957年4月到11月,总共下乡一百三十次,修理好各种农业机械、零件等一千八百件。天旱的时候,组长陈廷彦跟徒弟张云孩两人骑上自行车,不停地帮助农业社修理农具,在七天里跑了七百多里地,使工人和农民的关系愈来愈深厚了。
一天,老工人陈廷彦刚把固亦村的一部锅驼机修理好,又接到电话说任胜村的锅驼机坏了,他马上骑着车子赶去。这时候农业社有些社员冷言冷语地说:“开机器还不如人干得快呐!那不是锅驼机,是气肚机,修了也白搭!”老陈听见了也不作声,心里暗暗地想:“我非要把这部机器修好不可。要不,咱这工人的脸往哪儿搁!”他饭也顾不得吃,整整修理了两个钟头,还是开不动;老陈又仔细检查所有的部件,终于在深夜一点多钟把机器修理好了,农民都很感动。
现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里的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不断地增加,光靠检修组的几个工人去检修是不行了,必须在农村里培养一批技术人才。这个担子便落在了“流动检修组”的身上。老工人陈廷彦、青年工人樊小红现在在农村里都有了自己的徒弟,他们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签订了师徒合同,双方保证在半年或者一年内,教会、学好一种或几种农业机械和新式农具的检修技术。这种师徒合同,现在已经发展到八十多份。(附图片)
这个容水量三百三十万立方公尺的水库,全套技术设备都是由沁县联合加工厂制造供应的。   展 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