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贵州农民干劲高
——每亩平均积肥一万四
本报讯 贵州省积肥运动飞速跃进。到3月22日止,全省共积各种自然肥料四千六百三十八亿六千一百多万斤,平均每亩地积肥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一斤。积肥数量最多的施秉县,平均每亩达七万七千六百二十斤;台江、雷山、金沙县平均每亩四至六万多斤;剑河、铜仁、绥阳平均每亩三万斤以上;另有水城、兴义等十八个县平均每亩都超过了两万斤。
已积制的肥料的质量,一般也都比往年高。毕节专区圈肥、堆肥的数量占60%左右;黔东南自治州圈肥占30%、堆肥占50%;瓮安县的堆肥、圈肥也约占50%。
积肥多、快、好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干部在整风和整社运动中,坚决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普遍掀起了“赶先进、比干劲”的热潮,大力突击积肥。赫章县2月下旬开展突击积肥运动,出勤率达85%以上,二十天左右,积肥数字由每亩五千九百三十四斤上升到二万二千九百二十五斤。荔波县计划每亩施肥五万斤,全县81.6%的劳力都投入夜战。安顺县城关镇苦战几昼夜,积肥七千多万斤。在运动中,农民群众不仅发挥生产积极性,找出了大量肥源,仅荔波、瓮安等县就已找出五十多种肥源。江口县总结群众积肥经验,大力推广熏土肥、泡田肥、炕土肥,目前全县80%的户都已推广,仅炕土肥一项,每户每年可积三万斤。
但是安顺专区晴隆县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黔南自治州册亨等县积肥数量较少,正在继续急起直追,大力突击积肥。


第2版()
专栏:

湖南跃过二百亿担积肥指标
本报讯 湖南全省已积各种肥料二百二十亿担,平均每亩水田达四百七十一担,比1955—1957三年施肥总和还多二十亿担,超额完成了省委提出的在插秧前积肥二百亿担的任务。
今年的积肥运动的特点,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干部发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干劲和钻劲,千方百计地广辟肥源,打破常规,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创举。全省普遍推广了醴陵“四勤八有”的积肥保肥经验。各个城市工人群众还大力支援农民兄弟积肥。现在,火土灰窑、牛尾灶、两用灶和颗粒肥料厂已在全省普遍开花,湖区的湖草和潮泥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常德专区还培植了二十多万亩肥质好、产量高的万年肥——芍草。
今年的肥料不仅比往年多,而且质量也比往年好。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肥料质量。全省共收集了家肥十六亿多担,郴县专区的精肥占20%。安化县普遍发动群众搜山洞积肥,复兴社找到十一个山洞共积禽兽粪五万余担;南县普遍推广了均和社吊桶积牛尿的办法,估计可解决一万多亩田的肥料;对于未沤熟的氹粪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南县提出了“翻匀”、“翻平”、“翻透”、“翻活”的质量要求。沅江县采取了加茶枯、骨粉、硫酸铵的办法,加速氹肥的腐熟。


第2版()
专栏:

人人开动脑筋 个个献计献策
长葛县改制工具三万余件
本报讯 河南日报消息:全面大跃进的高潮带来的工具改革就是农业技术革命的萌芽。长葛县改良各种旧有工具,推广、发明创造各种新工具,犹如雨后春笋。
长葛县和其他地区一样,在以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全面大跃进的形式下,任务很多,要求很高,时间紧迫,劳力畜力深感不足,因而改进生产技术,特别是改进各种生产工具,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截至3月21日统计,四个月来全县共改制、创造各种工具总数达三万五千七百二十五件。其中有各种提水工具三千八百八十件,各种运土工具共三百四十五件,玉米播种机八百八十四件,人力送粪箱三百一十七件,手摇磨一百七十九盘。这些新工具的共同特点是:制造简单,使用轻便,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效率很高,完全符合多、快、好、省的方针。解放式水车平均每部每天只能浇地三至五亩;和尚桥乡“五四”十四社创造的跃进快速水车(社员叫人力锅驼机),每部每天能浇十五至二十亩地,成本只需三十元左右。大马乡共青团员陈合昌发明的手摇快磨,经过和尚桥乡“五四”十四社青年技术跃进木业组、增福庙乡先进二社刘汉章等的进一步改制,用两个半劳动力即可操作,一天磨面八百至一千斤。这一创造在全县推广后,广大群众拍手叫好,解除了白天下地生产、夜晚回家还要磨面的过度劳累,而这种手摇快磨只需三十至四十元即可造成。增福庙乡创造的深翻土地的双层双铧犁,每部每天能深翻土地三亩,原来用人工深翻,每天还翻不了三分地。全县三十四万亩大秋地,现已基本翻完,为争取秋季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尚桥乡创造的玉米播种器,每人每天可播种三十亩玉米。大马乡共青团员刘清木创造的一种手摇联合颗粒肥料机,六个劳动力一天能造颗粒肥料一万到两万斤,劳力比原来减少一半,效率提高三至五倍。这些先进工具的发明创造,贯彻了边制造边使用的原则,对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的全面跃进,起了巨大作用。
中共长葛县委在领导群众性的技术革命高潮中,不断反对各种各样的右倾保守思想,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各种各样的先进工具的发明创造者,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机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了这一运动。县和各乡建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委员会,社社建立技术改革研究组,到处召开“诸葛亮”会、“能人”会,“新老技术结合”会和“青年老年结合”会,组织“青壮年技术跃进组”等等,发动人人开动脑筋,人人献计献策。每一种先进工具发明出来以后,立即组织全乡以至全县参观、评比、推广,对发明创造者进行表扬鼓励。三个月来全县共组织大小型参观四百八十余次,参观的干部群众达五万八千余人。具体解决了有些人不敢搞发明创造,怕群众讽刺,怕耽误生产,怕造成浪费的思想,使新的发明创造不断出现,新的工具一个比一个先进。
中共长葛县委为了把技术革命推向高潮,在3月26日召开了一千二百人参加的技术革命促进会,有县、乡、社三级干部参加,集中全县所有的发明创造,通过就地操作表演,就地参观评比鉴定,奖励先进、表扬先进,以推动运动。县委还决定建立半月一评,一月一比,一季一大比,一年一总比的定期评比制度,使运动劲头越来越大,群众的革命热情越来越高。(附图片)
跃进快速水车每部每天能浇地15至20亩,成本只需三十元。
李德武 摄


第2版()
专栏:

看种下肥 看田下肥
虹阳社订出全年合理施肥规划
本报讯 新湖南报报道:湖南平江县虹阳社根据合理施肥的原则,制订了今年的施肥规划。
虹阳社共有二千多亩田,按地形土质站队的情况是:(1)深脚烂泥田,长年不干水,保肥力强,肥料分解慢。(2)浅脚田,阳光足,泥热,耐肥力强。(3)沙田,不宜一次多下肥料。
从肥料看:肥效快的有地皮泥、陈墙土、颗粒肥料、人畜粪等;肥效慢的有土肥、草皮等。带凉性的肥料是土肥、塘泥、阴沟泥、陈墙土、灶土、扬尘等;带热性的有草皮、土灰、牛粪、鸡鸭粪泥等。
从稻谷品种上看,也有耐肥不耐肥、秆的硬弱等分别。
按照对田质、肥料和稻谷品种的排队分析,施肥的规划是:
(1)对全社深脚烂泥田,因泥温低,禾根不易发达,施下的肥料冲性不快,决定全种耐寒的粳稻。这种田一般每亩下沙草皮、猪牛粪、骨粉、硫磺。
(2)浅泥壤土田,因温度高,肥效冲得快,这种田以种籼稻为主。需要的基肥一般是泥草皮、土肥、菜园土、地皮、塘泥等。
(3)沙质田保肥力弱,肥料易流失,稻根生长不好。这种田下草皮、塘泥、菜园土加牛粪、骨粉混合制成基肥,改变土壤,增加保肥力。
为了做到按规划施肥,将全社每丘或每片田都插上肥料施放牌子,内容是:什么田,施什么肥,什么时候施,各要多少,由什么人负责。同时,社内成立了评比检查委员会,十天检查一次,各队由队长、老农和技术指导员组成肥料检验组,随时抽查鉴定。对前段施肥不合理的,由全社统一调配,多的调出,缺的照补。


第2版()
专栏:

呼伦贝尔盟
牲畜安全过冬
据新华社海拉尔2日电 一向受风雪灾害威胁严重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牧区牲畜,第一次安全度过严冬。
现在,各族牧民已经作完接羔的一切准备工作,过春接羔所需要的大批饲料饲草已运进供应点和接羔场。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接羔防寒棚圈和水井,劳动力的调配和接羔员的训练工作也已结束。紧张的接羔工作就要开始了。据此间农牧部门负责人说,呼伦贝尔草原今年有把握收获四十万只羔羊。呼伦贝尔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风雪灾害频繁,畜群死亡率很高。去年入冬以来,呼伦贝尔盟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加强了对牲畜过冬工作的领导,有效地战胜了几次大风雪灾害,牲畜死亡率下降到了0.8%。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青海大兴水利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3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大规模的牧区水利建设事业已经开始。今年牧区各项水利工程完成后,可以使二百五十万头牲畜得到充足饮水,并能灌溉一万八千多公顷的饲料基地和草原。
一支备有打井机和水利机械的自治区牧区水利工作队,现在已分成二十个小组分头进入草原,他们今年要给牧民打出四百多眼机井和深水筒井。
内蒙古有七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天然大草原。其中水源充沛、能够经常利用的牧场只有四十八万平方公里,在牧区兴修水利,可以使广阔的草原得到充分利用。
据新华社西宁3日电 在高寒山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各民族农民昼夜大修水利。全长一千六百多里的十六条干渠,在两三天之中全部动工。修渠引水上山和在川水地打井的工作,正在齐头并进。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它位于湟水北岸高寒山区,有男女劳动力八万人,每个劳动力要负担十四亩耕地。这个县为了使现有的七十多万亩旱地能浇上苗水,党政领导机关的一些负责干部都下了工地,按渠包干负责,领导施工。前几天,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张国声曾经到干渠工地进行视察,并且同修渠群众一起劳动。


第2版()
专栏:

一场辩论带来的……
在3月上旬的一个晚上,正当虹阳社开展关于“五到丘”的辩论时,七十多岁的老农李盘明站起来说:“社内肥料积得不少,就是社队干部少了个盘算,山垅深脚烂泥田里草皮铺一层,门前户首畜粪起了堆,只图运肥方便,不管需要。”青年社员李树林接着说:“只要拼命放肥料,不怕不长禾”。李老头不是这样看,他便举出了一个例子:六队团丘一亩三分田,是冷浸田,去年放了七百担草皮,结果底子更深,泥不热,根不长,只收谷四百斤;树丘八分田,也是冷浸田,只放一百五十担草皮,另外放了六十多担鸡埘泥、牛粪和猪粪,去年收谷四百五十斤。树丘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团丘高80%多,就是因为做到了合理施肥。社员们讨论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意义后,举出了目前许多肥料施放不合理的事实,如三、四队大沙洲上的五百多亩沙田,猪粪每亩有了二十多担,而五、六队三百多亩牛皮结板田,猪粪一点也没有,十九、二十、二十一等三个队的田都是深脚烂泥田,目前每亩肥料虽达五百多担,但其中土肥却占80%,牛粪每亩只有三担。……虹阳社这场小辩论,提出了合理施肥问题。那么,这个社怎样根据群众意见,实行合理施肥呢?上面这个消息就是谈的这事。


第2版()
专栏:编后

小会上的大问题
平江虹阳社的一些农民开了一个小小的会。在那会上,老农李盘明和青年李树林的发言提出了施肥方面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今年,各个地方都积肥不少,像贵州有些县平均每亩积肥六、七万斤。有了这些肥料,是不是就可以保证增产呢?不完全,施肥也要讲究科学和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人认为:有了肥,只需要往地里送就行了。这是一种处理肥料的简单的粗率的态度,青年社员李树林的态度正是这样。他说:“只要拼命放肥料,不怕不长禾。”但是老农李盘明的态度却全然不同。他瞻前顾后,把一个生产队在同样的水田采用两种施肥方法获得两种不同结果作了对比,有力地说明必须看土质、看庄稼合理施肥。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施肥问题一如不久以前本报提出的合理灌溉问题一样,水多了,对庄稼也是没有好处的。一切工作必须具体分析情况具体解决问题,才能给生产带来好处,才不致遭受无谓的损失和浪费。


第2版()
专栏:

黄河桃汛流量很小
据新华社讯 黄河今年的桃汛洪峰,在昨天十时过花园口,流量只有一千二百一十秒公方,这是黄河自归人民治理以来最小的桃汛流量。
今年,黄河桃汛流量特别小的原因:是由于去年秋季大旱,冬季的雨雪小,去冬今春大兴水利运动中,又到处截河蓄水,引水上山,减少了黄河水的来源所致。
过去十几年的黄河桃汛流量,一般都在二千秒公方以上。


第2版()
专栏:

春天的献礼
 丁帆
在跃进的春天里,你为农业生产贡献了什么呢?
对此,四川遂宁县城的每一个机关干部、学生、居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都可以骄傲的回答说: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帮助农民征服穷山,驯服洪水,在山野上,为农业大丰收作出了光辉的贡献!
遂宁这座有着六万多人口的县城,周围全是紫红色的山坡和丘陵,每当暴雨袭来,山洪暴发,红秃秃的山坡,全都变成了“水濂洞”,成千成万担的泥土,混杂着草木,被洪水冲下了山沟。“天旱一把刀,下雨一包槽”,本来只有几寸土壤的坡地,一下像被刀刮过似的,冲成了光净净的干板了。
瘠薄的疏松的土地,正如农民所说:“担粪屯不住粪桶,犁地包不住铧尖”,要想收粮食,就得把泥巴挑到坡尖尖。为帮助农民做好改良土壤和水土保持工作,一支由三万多机关干部、教师、居民、手工业者和工商界人士组成的劳动大军,在距城二十余里外,扎下营寨,拉开战线,向山野进攻了。
“攻下山头,打开粮仓”!连绵十余里的山头上,响起了隆隆的炸炮声,开凿岩层的钢钎声,铁锤声,砰咚砰咚的十字镐声。工地上,白天人山人海,黑夜灯火闪闪,到处红旗招展,喊声震天。长征的老战士,中共四川省委委员、遂宁地委第一书记李林枝同志,拖着病弱的身体,走在人群的前面。为着改造山地,他亲自跑遍许多山头,总结了农民改良土壤的经验,如今,又带头上山,开沟、挖石、担土,什么都干。农民感动地说:干部群众一条心,那有黄土不成金?
在这里,前进一寸、一步,都得向顽石作战。尽管一炮只能炸几块块,一镐下去挖个白点点,但是,他们终于以移山倒海的英雄气魄,在十二天内实现了“坡土梯土化,沙土壤土化,旱地水利化,山头全绿化”的目标。在山野上,开出了千百条排洪沟,凿成了七、八十个蓄水池,修出了六、七百个沉水凼,在一块块陡山坡上,砌起了土坎,修成了一台台的梯地,作到水不流失,泥不下山。他们还把几万担泥巴,从山脚担到山尖尖,把九千多万斤肥料,从城里送到田间,使八百多万亩瘠薄的坡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新栽种的四十二万多株树木,绿化了这一带的群山。
如今,披上了新装的大地,舒展着丰满的胸怀,孕育着小麦、豌豆、红苕和棉花,迎接着丰收年。(附图片)
姚有多插图


第2版()
专栏:

利用城市有机垃圾造堆肥
郭斐然
堆肥的方法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社在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环境卫生处的指导下,从1957年7月开始试用城市垃圾和粪稀、马粪堆肥的办法,效果很好。
“堆肥”积肥的具体作法是:用城内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即把炉灰等除去,留下的菜叶、葱皮、菜根、果皮、树叶、鸡毛、肉皮、肠子、脏土等,与马粪、粪稀等混合一起堆肥。堆的办法和堆的大小有二种:一种是每堆长三十公尺、高二公尺、宽二点二公尺;另一种是每堆长二十五公尺、高二公尺、宽二点二公尺。每堆有六层:第一层垃圾上边加一点马粪,上边倒粪稀,直到第六层都是用这个办法。三十公尺长的每堆共需有机垃圾二十四万斤、粪稀二万四千六百斤、马粪二百九十余斤。六层堆好后,用泥抹好,留上通风孔,堆内温度从摄氏四十度一直上升到七十度,然后慢慢冷下来,约需五十天左右即可用了。这些有机垃圾中所含的虫卵在这样高的温度下,都烧死了,所以对于卫生工作也有利。
堆肥的好处
大力推广“堆肥”的办法是解决郊区肥料问题的有效措施。堆肥的好处很多。
过去郊区农民习惯用粪干,而当粪稀在晒晾粪干时,会损失大量肥效。如改用堆肥办法后,粪稀的肥效可以全部保存,而且还可以减少晒晾粪干时风吹、日晒、雨淋的损失。如1956年富强农业社六个生产队,社里都按菜地数拨给粪稀,其中第六生产队是将粪稀与垃圾、菜秧、秽土等拌用,解决了全年的肥料问题。而其他几个队都是把粪稀倒在地上晾粪干,结果所出的粪干用作前茬的底肥还不够。如果将第六生产队的粪稀拌垃圾的办法变为堆肥的办法,效果就会更大。
实行这个办法,可以降低蔬菜成本、减少开支。如按上边所说的每堆长三十公尺的堆法,堆成后每堆可出堆肥约十九万到二十万斤。加上人工,每堆成本约合一百六十三元,每百斤是八分钱;如不加人工,每堆成本是九十五元,每百斤合四分七厘钱。根据群众的经验和化验的结果,堆肥所含氮肥与粪干的比例大体是:五斤堆肥抵一斤粪干,但五斤堆肥加上人工才合四厘钱,而粪干一斤就要二分一厘钱。每亩菜田底肥一般用粪干二千斤,合四十二元,而用一万斤堆肥才合八元钱。
堆肥还可以解决粪稀供应与生产季节的矛盾。城市粪稀的供应,每天就是那么多。但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生产的季节大量需要粪稀;不需要时,送来了粪稀,只好暂时倒在坑里存起来,在夏天时遇上雨涝天,损失很大。但如采用堆肥的方法,什么时候都可以储存,解决了供应上的矛盾。
往年因为郊区农业社到处晾粪干,到处是粪场,影响附近机关、工厂、学校的卫生。改用堆肥办法后,基本上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据有经验的农民谈,除去城市有机垃圾可以用来拌粪稀堆肥外,农村中地里边的菜叶、扁豆秧、豌豆秧、西红柿秧、西葫芦秧以及地边道旁和山上的杂草、树叶和社员家中的垃圾、脏土全可以用来堆肥。
当然在推广这个办法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技术上也应进一步研究。比如到底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利用?在稻田及阳畦中是否可以用?这些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颗粒肥料
颗粒肥料有两类:一类是化学肥料工厂直接制造出来的颗粒状化学肥料,如粒状过磷酸钙、粒状硝酸铵、粒状尿素、粒状石灰氮等。这类颗粒肥料不含有有机质,叫做“无机颗粒肥料”。另一类是利用粉状过磷酸钙和有机质肥料(如厩肥、泥炭等)混合调制成颗粒状的肥料。这类颗粒肥料既含有有机肥料,也含有无机肥料。这种“有机无机颗粒肥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颗粒肥料。
硝酸铵等氮素化学肥料制成颗粒状,可以改善肥料的物理性状,减少吸湿性,便于用机械施肥和集中施肥,也可以避免施用粉状肥料的时候飞散的损失。把过磷酸钙制成颗粒状,除了可以改善它的物理性状,便于贮存和施用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肥效。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过磷酸钙是一种化学磷肥,通常它是粉末状的,所含的磷酸肥分能够溶解于水,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但是,过磷酸钙有一种特性,当它与土壤中的铁、铝和石灰等物质接触的时候,它所含的水溶性磷酸就会化合成磷酸铁、磷酸铝、磷酸三钙等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这种情形叫做土壤的固定作用。这样一来,作物就不能吸收利用那些磷酸肥分,过磷酸钙的肥效也就大为降低。根据试验证明,粉状过磷酸钙直接撒施时,它所含磷酸的利用率只有15%—30%,其余70%—85%的磷酸被土壤固定起来,不能发挥效用。由此可见,过磷酸钙与土壤接触的范围越广泛、越密切,它的磷酸被土壤固定的机会就会越多。如果把过磷酸钙制成粒状施用,可以大大减少它和土壤接触的范围,从而也就减少磷酸被土壤固定的机会,使它能更好地发挥肥效。
这样看来,颗粒肥料并不是一项新的肥料,而是一种处理和使用肥料的方法。
近年来,各地积极制造、推广颗粒肥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由于一些地区乱用各种原料滥制颗粒肥料,也造成不少浪费。例如有些地区,利用含有大量炉灰(煤炭渣、草木灰)的垃圾、泥土(塘泥、河泥、街道土等)和过磷酸钙、硫酸铵混合制成颗粒肥料。炉灰是碱性物质,硫酸铵遇到碱性物质,它所含的氮素肥分就会挥发掉;炉灰中含有石灰,泥土中有铁、铝,也有石灰,过磷酸钙和它们混在一起,变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还有的地方用豆饼、酒糟等做颗粒肥料的原料。豆饼、酒槽等都是很好的牲畜饲料,用它先喂牲畜,然后用牲畜的粪便肥地就更经济。在肥效上,把这些东西制成颗粒和不制成颗粒也没有什么区别。
也有些地方,它们用骨粉、鸟
粪、汤马斯磷肥、磷矿粉等,代替过磷酸钙制造颗粒肥料。这是不必要的。这些肥料虽然都是磷肥,但它们的性质却与过磷酸钙不同。它们所含的磷酸不能在水里溶解,施到地里,要靠土壤中的酸类的作用,使它们的磷酸溶解以后,才能供作物吸收利用。如果把它们制成颗粒肥料,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肥分反而不能很快的分解,肥效的产生也将更加迟慢。
总之,制造颗粒肥料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和科学的依据,滥用原料,盲目地制造,不但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会造成劳力和物质的浪费。 (邓锡鎏)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烟中取肥又一创造
本报讯 广东番禺县钟村乡谢村一社正在兴建二百三十个号称“农家制肥厂”的烟中取氮烟框,预计该社在今年内每户都要建一个。
烟框式的“烟中取肥”是由该县商业局的干部创造的。它是利用泥砖砌成一个框形多弯细长的多层烟窗,吸取烟中氮气,经过六个月以后,砌烟框的泥砖便成了很好的肥料。这样的烟框一年可取到一万多斤肥料,能解决三亩地的用肥。中共番禺县县委会曾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县每户建立一个烟框,一年所积的肥料可以解决全县三分之一耕地的用肥。


第2版()
专栏:小统计

全国市镇每年产多少杂肥?
全国大小城市集镇和工矿区每年可产粪便、垃圾(可供肥料用的)和杂肥约六百四十多亿斤。这些东西所含的肥分,相当于二百五十多万吨饼肥,或六十多万吨化肥(硫酸铵)。从其经济价值估算,约值人民币四亿元。


第2版()
专栏:

长葛县农民创造的四种新式磨
脚踏单轮双盘磨
这种磨是中共南席乡光锋七社支部书记宋土旺创造。磨的材料主要是用两个解放式水车的立轮和卧轮,其他大部分用木料,成本约一百元左右。每小时能出面一百二十斤。操作时两个人在大轮内像走路一样地踏着轮板,使大轮转动带动两盘磨转动。一个人在外面管上粮食和收面。
手摇磨
手摇磨制造人是韩佐乡先锋十五社刘文亮每天可磨面五百斤左右,一个人即可操作。
快速手摇磨
快速手摇磨是和尚桥乡“五四”十四社岳水潮制造的。操作时两个人搅动摇把,一分钟可以转二十四转到二十六转,每天可磨面七百斤左右。罗面是自动的。
手摇脚踏磨
这个磨是增福庙先进二社刘汉章制造的,每天可以磨面六百斤。自动罗面,一个人就可以摇动或者踏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