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美国招架不住经济危机
政府自己丧失信心却要人有信心
汽车工业生产严重过剩将再解雇三万工人
新华社20日讯 纽约消息:“华尔街日报”4月11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竭力向工商界和消费者推销“信心是结束经济衰退的主要办法”这样一种思想,但是,就是政府中的高级官员们都还没有完全“买进”这种“产品”。它指出,目前赞成和反对这种“产品”的人正在政府内部展开冲突。
文章说,政府预测,经济衰退的“结束”阶段即使还没有开始,也快要到了。它还认为已经在实施的政府计划将有助于刺激企业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升。但是在私下,官员们并不能肯定经济衰退不会进一步恶化。甚至政府的高级顾问们现在也认为,即使生产不继续下降,在1959年以前也完全有可能在几个月内保持在最低点上下。他们承认,“衰退趋势”目前仍然在蔓延。
文章接着谈到,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与“信心”相矛盾的现象。文章指出,一方面,总统说他认为衰退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是另一方面白宫又仍然几乎每天都拿出目的在于阻止经济下降的新计划。同时,在政府要求人人“有信心”的时候,在政府在制止经济衰退方面倒底应该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上却仍然“缺乏明确的一致”。副总统尼克松提出保证,表示政府不会让衰退发展下去。但是财政部长安德逊警告人们说,联邦政府在经济方面只能起次要作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主。有些高级官员甚至警告说,政府采取太多的措施只能被人认为政府对经济缺乏信心。而政府过多地强调“信心”,也许也只能把企业界吓得更没有信心。
美国的汽车工业下星期将再解雇三万工人以减少汽车生产。
本星期全国已经有二十四个汽车工厂整个星期停工,使得六万工人无工作可做。
据美国联合汽车工人工会估计,美国汽车工业目前的雇用的工人数比去年秋季大约减少二十万人。
美国汽车工业老板目前正竭力从减产和加强推销两方面来对付汽车生产的严重过剩。目前美国汽车存货共达八十五万辆,超过正常存货量约二十五万辆到三十五万辆。
汽车工业老板们发动的“现在就买”运动正在热闹地进行着。在底特律,电台和电视台两个星期来已经上千次叫叫嚷嚷地广播了“购买曲”,报纸上登着通栏标题的推销广告。汽车经销商在许多城市的闹市区举办大拍卖,免费招待参观者吃咖啡。
尽管推销运动如此热闹,汽车市场却冷冷清清。据悉,4月份头十天汽车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低27%。
汽车公司还打算用换式样的办法来吸引顾客。通用汽车公司打算提前在7月下旬生产1959年式汽车,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到9月中旬再换式样。克莱斯勒公司也打算提前四到六个星期换式样。


第6版()
专栏:

上面的图片是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期间的情景。(左图)失业工人挂着标志自己行业(厨师、油漆工人、消防队员等等)的招贴在街头游行。帽子上缀着“每周1元”的字样,表示他们愿意接受报酬极为低微的任何工作。(右图)虎视眈眈的警察监视着街头的失业工人群众。


第6版()
专栏:

赛尔文号召法国人民一致行动
争取停止阿尔及利亚战争
新华社20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讯:法国首都的共产党员18日在巴黎集会,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马赛尔·赛尔文在会上作了关于当前形势和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他指出,在议会讨论阿尔及利亚战争及其政治、经济后果的时候,发生了政府危机。属于左翼政党和集团的议员在促使盖伊阿政府垮台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赛尔文指出,英美两国“斡旋”代表企图使美国正式建立对突尼斯和整个北非的统治。他们建议突尼斯的飞机场由美国和英国的军队来控制,这就是明证。
赛尔文着重指出,现在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战争以及屈从于美帝国主义这种政策同法国的利益以及同要求迅速在阿尔及利亚实现和平的政策的人民之间的矛盾。必须停止阿尔及利亚战争。这个任务应当成为一切民主爱国力量在目前发生政府危机期间展开活动的基础。
赛尔文号召劳动人民一致行动,并且呼吁一切民主爱国力量联合起来,以便结束政府危机。同时,他强调指出,社会党的态度在妨碍左派多数的建立和左派政府的成立。因此,必须争取使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采取一致行动。


第6版()
专栏:

美国要在阿尔及利亚插手
趁着法国政府危机进行胁迫
新华社19日讯 巴黎消息:在法国发生政府危机的第三天,突然风传美国要迫使法国同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谈判。这个消息在法国统治集团中间引起了很大震动。
巴黎下午出版的报纸在昨天说,这个消息是美国“斡旋”法突纠纷的代表墨菲透露出来的。他17日在离开巴黎之前,举行了一个不公开的记者招待会,随后在巴黎的美国新闻记者就发出了这个“爆炸性”消息。这个消息说,美国在“斡旋”期间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法国自己不可能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成为国际问题。因此,法国必须同“阿尔及利亚解放委员会”谈判,这个解放委员会据说可能在预定4月27日举行的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代表会议上成立。消息还说,美国人认为,所以要同阿尔及利亚人谈判,是为了要使他们同西方友好,而同中东民族独立力量疏远。
上述消息传出后,法国“看守”政府的外交部长比诺在昨天上午就召见了美国驻巴黎大使阿莫里·霍顿,要求他“澄清”美国对阿尔及利亚问题的态度。当天下午,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国用这种方式来表明它对阿尔及利亚问题的看法这是“叫人吃惊的”。
同一天,显得烦恼的法国驻华盛顿大使阿尔芳还奉命去见美国代理国务卿赫脱,同他谈了大约一个钟头。会谈后国务院发表声明说,对美国的阿尔及利亚政策的猜测是“没有根据的”。公报还说,美国“非常关心”阿尔及利亚冲突,并且认为很有必要求得一个“和平、民主和公正的解决办法”,但是它希望法国自己能够找出这样一个解决办法来。
但是,美国的声明并不能平息在法国右翼人士中间重新掀起的反美浪潮,这些人对美国在北非的野心非常敏感。右翼报纸“巴黎新闻”说:“不管美国发表什么叫人安心的声明,过去提出过什么否认,而且将来还要提出什么否认”,上述消息已经表明“美国外交的实质是什么”。“解放了的巴黎人报”说,美国干涉阿尔及利亚问题的行动比以前任何时候的干涉行动更加粗野,更加令人不能忍受。
据巴黎政界人士预料,关于美国胁迫法国同阿尔及利亚方面谈判的消息将使得法国的政治危机加深。


第6版()
专栏:

秘密试验 公开失败
美又一颗洲际导弹完蛋
新华社20日讯 卡纳维拉尔角讯:美国空军1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导弹试验场试射“雷神”式洲际导弹又遭失败。试射的结果只是换来了导弹爆炸的一声巨响。
据目击者谈,导弹发射后只见一团浓烟冲向天空,紧接着就是一声声震数十里的巨响,就这样,又一颗“雷神”式导弹完蛋了。
主持试验的美国空军当局说,试验失败是由于“技术困难”。
这次导弹试验是美国在连续两天中进行的第二次“偷偷的”试验,在18日试射的一颗中程导弹也失败了。


第6版()
专栏:札记

“愚蠢的精明”
马上就要卸任的盖伊阿内阁的国防部长沙邦—戴尔马还在吹嘘他的改组法国武装部队办法。他谈到了采取这项措施的几个目的,其一是“长期保证法国在海外的势力”,其二是“更有把握和更多地从我们的盟国那里得到……武器”。
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那就是:法国要把殖民战争坚决打下去;武器不够就向“盟国”——当然主要是美国——要。这个算盘是打得颇为精明的。可是,沙邦—戴尔马似乎忘了眼前的事实:美国供给法国武器打殖民战争决不是为了法国的利益,而是为了制造机会来取代法国的地位。盖伊阿内阁之所以垮台,不正是这个缘故吗?
沙邦—戴尔马洋洋得意地表现自己的“精明”,而人们在他身上看到的却是“愚蠢的精明”而已。


第6版()
专栏:札记

“稳健的进化”
美国国务卿特别助理朱利叶斯·克·霍姆斯在提到美国打算增加对中非各国的经济“援助”时,说这是美国必须用来帮助民族主义按照“稳健的进化”方针发展的一个办法。
霍姆斯所讲的“稳健的进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请看他的注解:所谓“稳健”就是“美国不想在非洲取任何欧洲国家的地位而代之”;所谓“进化”则是“不想促进那里的不成熟的独立运动”。其实,第一句话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中非各国为英国等老牌殖民者的地盘,美国以
“援助”手段渗入,自然是要取而代之。至于第二句是比较容易明白的,那就是随时可用“不成熟”为借口,反对民族独立运动。总之,一手镇压民族独立运动,一手排挤老牌殖民国家,这就是美国的“稳健的进化”!


第6版()
专栏:

不满美国杀价政策
智利要联合国稳定铜价
据新华社20日讯 圣地亚哥消息:智利17日要求联合国国际商品贸易委员会成立专门机构,设法稳定铜价。
智利是世界上的重要产铜国家,每年出口铜四十多万吨,占它国民收入的60%左右。它的铜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美国。由于美国一再压低铜价,并且准备在最近恢复铜的进口税,这就给智利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困难。


第6版()
专栏:

争取建立民主政府结束黑暗政治
日共号召在大选中取胜
岸信介迫于形势准备解散国会
据新华社19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8日发表呼吁书,号召日本人民为争取在即将来临的大选中取得胜利,立即开始行动。
呼吁书号召以工人和农民为主的全体日本人民在大选斗争中,集中力量打倒岸信介政府,以争取结束日本现在的黑暗政治。日本共产党坚决表示,它将在大选斗争中竭尽全力,为增加日共在国会中的议席和民主力量的胜利,为争取建立民主政府,转变日本的政治方向,以走上独立、和平、繁荣的光明道路,为阻止原子战争,实现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而奋斗。
呼吁书指出,为了实现全体日本人民这样迫切的愿望,共产党和社会党必须携起手来建立包括所有民主力量的统一战线。同时,必须先加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日本共产党的力量和它在国会内的议席。
据新华社19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社会党已经决定在4月24日向国会众议院提出不信任岸信介内阁案。岸信介今天对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日本社会党按期向国会对他的内阁提出不信任案,他就准备在众议院讨论这个提案的4月25日解散国会。
岸信介内阁自去年2月组成以来,加紧执行亲美和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政策。它的这种反动政策违反了日本的民族利益。日本公众以及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都一再要求早日解散国会,重新举行大选。这种形势迫使执政的自由民主党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第6版()
专栏:

盖次克尔作不平之鸣
要美对英平等相待
据新华社20日讯 纽约消息:英国工党领袖盖次克尔今天发表了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约瑟夫·哈希的电视谈话。他说:“我们现在并没有像我们往常所有的那种合伙地位。我们党内——而且不仅在我们党内——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们想得到稍为平等一些的待遇。我们不想被当作附庸,我们想做一个合伙者。人们不时感到:美国国务卿到处发表或多或少表示西方联盟的态度的即席谈话和答复问题,却显然从来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觉得等待,总得同人家商量,等等。”


第6版()
专栏:

历史会重演吗
张振亚
经济危机的黑云在华盛顿上空越聚越浓密了。八个月来,美国工业生产下跌和失业人数增长的幅度已超过1948—1949年和1953—1954年两次局部性的危机。美国总统的乐观论调低沉了。白宫经济顾问们的神色沮丧了。美国人惴惴不安地在竞相走问:1929年的危机是否会在1958年重演?美国人这样惊慌不安绝不是没有缘故的。人们如果重翻一下1929年的历史,就会发现美国今天的经济危机无论在它发生的背景上或是在华盛顿对待危机的方法上,竟有点像在重演二十八年前的故事。
从1921年开始的长达近十年的固定资本投资景气是导致1929年大危机的物质基础,正像二次大战后近十二年的固定资本投资景气是这次危机的物质基础一样。当时也是在西欧各帝国主义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情况下,美国海外投资和贸易迅速扩充,大公司利润年复一年地创造新纪录。国内固定资本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投资景气带来了充分就业,全国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汽车、钢铁、住房建筑……正像这次战后一样,在信贷膨胀的基础上成为支持经济繁荣的支柱。1926年美国新汽车的总销售量中有三分之二属于分期付款赊销,情况正和这次相同。
当时,美国大企业主和资产阶级辩护士们也像不久以前那些“美国资本主义例外论”者一样地欢呼:“美国已找到永久繁荣的道路”。当年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在1929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宣称:“美国人在历史上已比任何国家更接近于最后战胜贫困。”但是七个月之后,由纽约股票市场价格狂跌所触发的经济危机大风暴就把这些话作为历史笑料吹得无影无踪了。
长久孕育着的危机以雷霆万钧之势袭击了美国。1929年10月24日开始的纽约股票市场抛售股票浪潮在10月29日达到最高峰。那天市场上竟有一千六百多万股股票愿意以任何价格脱手(纽约股票市场平常每天平均只交易二百多万股)。于是股票价格一夜之间就宣告崩溃。那些由于利润上升拚命以借贷来从事股票投机的商业银行、公司和私人由于手中握有大量股票而破产了。接着而来的是遭到生产过剩危机和信用危机双重打击的银行、公司、商号大量倒闭,跟着大量失业队伍也出现了。
在那次危机最重严的头四年中,约有五千七百六十多家银行倒闭;铁减产79.4%,钢减产76%,汽车减产80%……。工业生产总值从七百亿美元左右下降到三百一十亿美元。失业人数则从二百六十万人增加到一千七百万人(等于当时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在这段时期中,由于资本家乘机压低工资,全国工资的总数从每年一百一十五亿美元急剧下降到五十亿美元。千百万工人生活在饥饿线上。许多没有工作的人饿死了。成千成万的男男女女和儿童,被迫住在地洞和洋铁皮的棚屋里。另外一些人则沿着铁路线作毫无目的的旅行。粥厂和候领救济面包的队伍则遍及全国……。在这四年中美国国民经济的损失达两千六百亿美元,等于经历了一次战争的浩劫。
正和这次危机爆发前一样,在那次大危机爆发以前的一年多,信贷的过度膨胀、市场的萎缩和企业存货过多的迹象就已经出现。作为那次危机的先行的强大资本货工业部门生产的下降,实际上在1929年春天就已开始,正像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资本货工业部门的生产早在去年危机爆发前八个月便开始下降一样。
觉察到这种危险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当时也像它在这次危机前两年所采取的行动一样,在1928年便开始紧缩信贷来防止信贷过度膨胀。但是效果也正同近两年这一政策在美国经济中实施的结果一样,是失败了。到1929年危机前夕,美国公私债务竟扩大到等于当时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国民收入的217%(从1956年底到现在,美国公私债务大体上也保持于超过国民收入一倍的水平)。
由于长期投资景气所造成的生产力过度扩张和财富的愈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因此萎缩的市场就越来越依靠人为的信贷来维持。但是当信贷膨胀到一定的饱和点不能再继续下去的时候,无可避免的危机就爆发了。而这正是导致这两次危机的共同原因。不同的只不过是1929年的危机带有更严重的投机性质,因此所表现的规模和猛烈程度就格外可怕罢了。
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谈话,并采取了应付危机的对策。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谈话和对策竟和艾森豪威尔今天的作为如出一辙。
胡佛和他的国务卿梅隆同样发表了乐观的预测,在危机爆发之后仍说:“美国经济基本上是健康的”,并同样预言:“一个大规模的繁荣就在眼前。”
当现实情况同胡佛的预测越来越背道而驰的时候,这位“饥饿总统”(胡佛因这次危机而获得的绰号)也像艾森豪威尔一样向美国人民打出了保票:“经济危机在3月份就会回转,再过六十天以后(即5月底)就会过去”。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梅隆也装模作样地说,他“看不出经济中有任何值得人们悲观的地方”。
胡佛当时所采取的应付危机的对策,除了扩军备战一项之外,也正是今天艾森豪威尔所已采取的和准备采取的办法。从危机爆发时起,胡佛就命令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宽信贷,降低利率,并在那年11月实行了减税,以后又要求国会拨款来兴建公路、公共建筑、防洪、修建机场,特别是组织了一个“复兴金融公司”集中力量对那些行将倒闭的铁路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大企业进行救济。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对危机的发展都不发生作用。而联邦政府的财政却因财源枯竭和各种源源不断的救济支出濒临破产境地。1932年的联邦财政收入甚至只达到支出的50%。在出现这种惊人赤字以后,国会的议员们又惊呼必须先平衡预算。于是在实行减税之后,胡佛又在1932年6月慌乱地签署了一项增税法案。但是在债台高筑和国库利息负担过重的情况下,要想平衡预算实际上已不可能。尽管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来挽救已趋崩溃的财政,但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仍然继续上升。到1936年6月30日,美国国债就高达四百亿美元,已比胡佛上台时国债总额高出近一倍半。
在这段时期中,罗斯福进行了各种大规模公共工程和救济计划,其开支数字远超过今天艾森豪威尔的开支规模,但是失业人数始终保持在一千万人以上的水平。到1937年下半年,一次猛烈的经济危机又袭击美国。于是稍见复原的美国经济,再次跌入危机的深渊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时景气才使美国的经济从长期萧条中摆脱出来。
今天华盛顿的决策者基本上仍是在沿用胡佛和罗斯福用过的旧武器来同新危机作斗争。由于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的加强,因此这次危机的发展和表现形式已同1929年的危机有所不同。但是从危机的成因来说,两者在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艾森豪威尔政府是否会重踏胡佛的复辙,看来连白宫的决策者也毫无信心。面对着已为军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联邦财政,艾森豪威尔在减税问题上举棋难定不正是害怕重演二十八年前胡佛的减税又加税的故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