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打麻雀
谢觉哉到处竹鞭挥,许飞不许落。原野虽然宽,没你立足处。又累又饥渴,不死也易捕。除非你有劲,飞到美国去。
这是在成都看打麻雀的诗。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洞庭湖里的麻雀,是经历过风浪的”。这是说麻雀这家伙,颇机灵、不易对付。农民缚个草人骇麻雀,挂个风吹动响的金属器惊麻雀,开始有点效,很快它就知道是假的,仍然无所顾忌地找它吃的东西。我小时候担任过赶麻雀的工作,那是打晒稻麦的时候,你在这边赶,它在那边吃;你到那边去赶,它又在这边吃。如果麻雀很多,那它简直欺负小孩子,尽管你吆喝,它不理,除非你的鞭子快要落在它的身上。在平时,我们用小棍支着筛子去罩麻雀,结果常常是落空,反而送给它饱餐一顿。
麻雀是有一套战术的,它营巢在接近粮食的地方,如屋檐空隙、宅旁灌木或杂草里。见那里有粮,就到那里去吃,人们那一瞬间疏忽,它就在那一瞬间光临。当人民还是“单干”没有组织起来的时候,对付麻雀的办法是很少的,有也是被动的。你有点粮食,老鼠背着你偷,麻雀当着你抢,它们是地主阶级的帮凶,而又是离开地主阶级而独立作恶。
自农业发展纲要提出消灭四害以来,我们对麻雀的战果是很大的,麻雀已处于很不利的境地,但离消灭还远。因为我们的战术还是一般突击,而不是布置了天罗地网。麻雀这家伙,见到那个角落围剿不严,有空子可钻,就去那里“躲风”;或者就潜伏在你的身边(屋檐里和草丛里)等待机会。因此必须像成都那样的作战、像北京市那样的作战,人人动员、处处吆喝,使麻雀无处立足休息、喝不到水、吃不到粮,麻雀飞翔的本事又差,这样,才能制它的命。我们还要“掏窝”“捣蛋”,使“无俾遗种”。
这办法,现已在全国推行,麻雀这家伙,很快将只能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上看到。


第4版()
专栏:

一个老人说的
而东
古时候有个皇上,有一次穿便服走过一个村边,看到许多麻雀聚集在一块早出穗的小麦地里大餐。后来一个庄稼人出来费了好半天力气把麻雀都轰走了,可是鲜嫩的麦粒已经大部分被雀子啄出了水,不能收麦了。那个农民气得蹲在地头上久久地一声不响。后来站起来忿忿地骂道:“皇上老儿金口玉言,也不下个令叫这些雀子绝种!我以后就不种粮食,看他老儿吃什么!”
皇上听得吃了一惊,眼看着农民走远了,才回过头来。眼前是一条村边小河,河心有一潭清水。那些吃饱了小麦的雀子正在潭边饮水,尾巴一翘一翘,十分高兴。
皇上这时龙心震怒,冲着麻雀们骂道:“小小麻雀,你们倒怪自在的,可是我的百姓却叫你们弄得不想种粮食了,我的江山怎坐!”他忿忿地回到皇宫,马上就下令说:“从此时此刻起,世上不准再有一只麻雀。”四方八界的神灵一听皇上动怒,马上就撒下天罗地网,把世上所有麻雀都网走了。可是,当人们正在高兴的时候,大白天忽然暗了下来,对面不能见人。世上一切劳动通通都停止了。皇上急忙向玉皇大帝请教,问是怎么回事。回答说:“缺一物不成世界。世上没有麻雀不行。”于是皇上赶快又下令恢复麻雀的生存权和行动自由。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敢惊动它们。
麻雀的生存权和行动自由恢复了,皇上坐在他的宝座上,并没有麻雀来扰害他,慢慢地也就忘了这回事。可是百姓却不能不种粮食。种粮食,就不能不受麻雀的气。谁家的黍子和谷子种早了几天,穗出得早了几天,麻雀发现了,就吃个穗子朝天(没份量了)。谁家的麻种晚了几天,孤零零一块麻苗最后出土,带着籽皮,麻雀不等麻苗吸上几口新鲜空气,就把它们都啄死了。河滩地的玉米、高粱晚熟,坡上收割了这里还没收割,也就成了雀子的集体大饭堂。
庄稼人没办法,只好要下种一齐下种,以便各家的庄稼一齐出穗,平均摊派给麻雀的贡赋。河边地庄稼迟熟,就不管熟不熟跟着别人一齐收割,免得喂了麻雀。
多么淘神啊!可就是没有办法。
可没想到,竟是合作社和社会主义能够消灭麻雀。比皇上的金口玉言还厉害。1956年高潮,我们乡下闹除四害,男女老少齐下手,打的打,扣的扣,摸窝的摸窝,下毒的下毒,硬是把麻雀子弄得没有了。这一年的庄稼,就是门边上的给鸡啄了几根,可鸡还投了许多蛋呀!给雀子的那一份呢?都归了人。
共产党办过不少的好事。依我说,灭雀子也算一件大好事。这得要给共产党记一大功。·街头剧·


第4版()
专栏:

不要随地吐痰
房子
街头剧“不要随地吐痰”,是杭州话剧团为了配合杭州市的爱国卫生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排演出来的,曾在杭州、上海等街头演出过十几次。这次杭州越剧团到北京来。从16日起,曾在天安门广场、前门车站广场、和剧院演出过多次。我们现在把它介绍出来,供各地剧团演出。
(少先队员拿着话筒从街头的人群中或剧场的观众席里出来) 少先队员: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最不好的习惯,随地吐痰容易散布细菌传播疾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亲爱的叔叔阿姨,如果你们要吐痰请你们把痰吐在痰盂里,如果到了没有痰盂的地方就请你们吐在手绢里…… 行人:(夹着皮包走过,发出了要吐痰的声音)哼……嗨……啐!
 (把痰吐到了地上)少先队员:(发现行人吐痰赶紧从人群中赶上去,或从观众席里跳上舞台)叔叔,叔叔,不要随地吐痰,请你用纸把痰擦掉吧!行人:小朋友,痰盂离得那么远,你叫我怎么吐啊!少先队员:跑几步不就到了?行人:跑了过去再跑回来,我怎么赶得上公共汽车啊?少先队员:叔叔,你知道一口痰里会有多少细菌啊,干了以后就会传播开来,别人呼吸进去会得疾病的,譬如说伤寒、白喉、肺结核……行人:我没有肺病,痰里根本不会有细菌。少先队员:不随地吐痰是一种公共道德,要是大家都说自己痰里没有细菌,怎么能做到爱国讲卫生呢?群众甲(在人群或观众席里说)快把它擦掉。(这时周围围满了许多人)行人:(有点生气)哼!你要我蹲下去擦痰,我没有时间。再说,我也没有这个习惯。(要走)少先队员:叔叔,叔叔,你不要走,还有话要跟你说呢?行人:我要回家吃饭了,没那么多闲工夫跟你说话。群众甲:你回来!哪有这样不讲理的!行人:我怎么不讲理?少先队员:(掏出纸来)叔叔,请你用这张纸把它擦掉吧。行人:我不擦!少先队员:你怎么可以不遵守公共道德呢?行人:你还来教训我?(这时有的演员在人群或观众席里站出来说话,有的跳上舞台)群众:怎么?你还想要态度吗?不要和他讲了,去叫民警来吧!民警!民警同志!行人:我不擦,我下次不吐好啦,群众: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行人:你管不着。群众:我怎么管不着?不遵守公共道德,大家有权利提出批评。民警:(上)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群众越来越多了)群众:他随地吐痰,还不接受批评。小朋友们监督他他都不听。这么大个人连小朋友都不如,还是个干部咧!准是个促退派?民警:好吧,知道啦!(向群众)同志们!你们说说看,对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群众:应该受批评,罚款。应该贴大字报,应该把他画下来贴在街上让大家看。应该上派出所。民警:好吧,你不擦,我来帮你擦。不过请问你是哪个部门的?行人:这个……(这时有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在找人)妈妈:小英!小英!少先队员:唉!妈妈。妈妈:唉!紧等你慢等你都不来,饭早就凉了,还不快吃饭去?少先队员:我工作还没完哩。妈妈:工作?什么工作?少先队员:有个人随地吐痰还不接受批评,他不把痰擦掉,我就不让他走。妈妈:(看见行人)啊呀!这不是陈同志吗?行人:喔……嗯,王老师!妈妈:小英,谁不接受批评呀,少先队员:妈妈,喏,就是他!民警:(向妈妈)同志,你知道这位同志是哪个机关的么?妈妈:他是棉织厂的会计。陈荣发同志。民警:好,谢谢你。(向行人)我看只有一个办法,(用粉笔把痰圈了起来,准备写上他的单位和名字)行人:(急了)同志,你别,你别把我的单位写上啊!(向大家)同志们,小朋友,请原谅我这一回吧,我的名字可以写上,千万别把我们厂的牌子也写在上头,我们厂都已经报了六无订了爱国卫生公约了!民警:六无厂还有你这么个破坏公约的人?行人:我擦,我擦,我下次一定不干了。少先队员:喏!把纸拿去,(行人蹲下擦痰下,众哗然纷纷离去)民警:(向妈妈)同志,你的孩子真是一个好少先队员。除七害讲卫生的小英雄。要是人人都能像她一样认真的来除七害,讲卫生,我们的城市、乡村就能够早日七无,疾病就可以大大的消灭,人民身体就会更加健康,国家就会更加富强了。妈妈:(上)小英,快回家吃饭吧,饭都凉了。少先队员:妈妈,中队长还没来呢,等他来接我的班,我再回家吧。妈妈:好吧,那我先回去热饭啦!少先队员:(拿着话筒继续说着,走向人群或观众席)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最不好的习惯……


第4版()
专栏:

捉麻雀
刘小亭 诗 滕凤谦剪纸皮弹弓小线网带在身上当大枪。沉住气,不声响,看准目标把枪放。弹弓打,线网装要叫麻雀见阎王。妈见了好欢喜爹见了很夸奖谁说孩子年纪小,消灭麻雀真在行。
(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天罗地网捉麻雀 钟一鸾


第4版()
专栏:

发动群众,势如破竹!
朱确
昨天起,北京市展开了一场围剿麻雀的大战。全市男女老少,工农兵学商,一齐动员,统一行动,向麻雀大举进攻。人们立下誓言:要在三天之内,采取轰、毒、打、掏的综合战术,把麻雀基本上消灭干净。大街小巷、院里院外、楼顶、树上……,到处陈兵布阵,金鼓齐鸣,竹竿、彩旗一齐挥动,一片喊“打”之声。那受惊的麻雀,四处逃窜,无一时喘息机会,无一处栖身之地,真是走投无路,有翅难逃。筋疲力竭之后,不得不敛翅就擒或者饿死累死。再加上火枪、弹弓袭击,施放毒饵,夜间掏堵,最后,这“老家贼”的“户口”就一笔勾销了。
置身在围剿麻雀的战斗行列中,使人不能不有感于这群众力量的强大。前不久,不是还有人在说“麻雀飞的高,怎能消灭掉”、“除麻雀,何必小题大作,兴师动众”的吗?这些人无非是想说明麻雀是不必消灭或者不能消灭的。可是,北京市四个月来消灭麻雀一百七十多万只(昨天的战绩还未计在内),四川温江专区十七个县苦战三天,消灭麻雀一百多万只,这数字就是回答。对此,我不想多说。倒是这“兴师动众”的问题,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气魄和工作方法。
“兴师动众”,这真说对了。共产党从来讲究的,就是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许多事情办不好,归根结柢,常常是因为没有想到“兴师动众”,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一旦冲破了保守思想的框框,大刀阔斧、放手发动群众,就会势如破竹,奇迹也跟着不断出现。就拿打麻雀来说,以前虽没有什么一定的作法,但不外是用捕、打等办法分散作战,个别袭击。这作法也能收效,可总还是捕一漏万。“轰”的办法也有采用的,那只能把麻雀轰跑,却不能把麻雀轰“死”。现在人人动手,群起而轰之,麻雀不能不自投罗网。这就是群众威力的所在。不信,对那漫天乱飞的麻雀,一个人或少数人去轰吧!就是你插上翅膀,恐怕也难以把它轰下天空来。
“兴师动众”捕麻雀,岂止是相信群众的冲天干劲和革命气魄而已。还表现了善于采取群众性工作方法的独创精神。认真地“兴师动众”,也就不会盲目蛮干。这全民动员围剿麻雀的办法,好就好在对敌情作了充分的研究,抓住了麻雀的弱点;好就好在采取各种各样适合不同群众的方法,充分利用群众力量,对敌人一举而歼之。围剿麻雀的战斗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上阵,没有一个闲人,每个人都能够各显其能投身到斗争中去。如此知己知彼,哪能不百战百胜!
三天之内基本上消灭麻雀,这是有史以来不曾听闻过的举壮。一番苦战下来,我们得到的收获,不仅是除了一害,而且也学到一条经验。那就是:在工作中只要依靠群众,用大胆革新的办法把广大群众的劲头拧成一股绳,任何困难都要向这力量低头。有些人在小小的麻雀面前唉声叹气,认为灭它不了,那只是把麻雀和个人的力量作了比较。麻雀有何本领?它无非是生了一双翅膀,而这群众力量,何止生长着成千上万的翅膀!
发动群众,消灭麻雀,这只是我们征服大自然的开始。我们还要发动更多的群众,永远保持着破竹之势!


第4版()
专栏:家常话

这事帮不了忙
杨萱
二十四号里的梁大妈老是那么一副热心肠,街坊们有啥事求她,没有个不肯帮忙的。前两天,她又张罗着给一位年轻的大嫂找工作,还托我说:“杨大姐,您要是知道谁家要找保姆,给那位胡大嫂介绍介绍吧!”我仔细一打听,原来胡大嫂去年就从安徽乡下来北京了,一直没有报上户口,总是在东家凑合十天半月,又到西家去打几天短工,派出所的同志一催她回家,她就设法“转移”。就这么着,在北京混了大半年。听说她家里也写信催她回去,可她贪图城里生活,硬是不想回乡。
这件事,我可不能应承梁大妈的托咐。政府正在动员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口还乡生产,咱们应该按照政府的政策办事,能为了作个人情就违反国家政策吗?
说到政府的政策,大家都会说现在的政府办事都是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拿让那些该回农村生产的人回乡来说吧,不也是这个道理?
农业生产正在大跃进,社员们个个都在起早贪黑地修渠筑坝,人人苦战,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设若那些年轻力壮、原来就熟悉农活的人也都能回去,不是给农村增加了一大批劳动力吗?这些人老呆在城里,也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什么粮食、蔬菜、住房……都要国家额外费一些劲来供应他们。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一时找不到正当的职业,就干起投机、偷盗的事儿来,影响了社会治安。
回乡生产,对自己的好处就更大。国家办事都有计划,哪能从农村来一个人就给安排一个工作?没有工作,只得投亲靠友,寄食于人,要不就像胡大嫂那样三天两头地为工作发愁,生活不安定,收入也是有一天缺一天的。如果回乡生产,既可减轻亲友负担,又能保证自己的收入,于人、于己、于国家都有利。一举数得,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第4版()
专栏:为什么

睡觉打“呼”
从物理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引起的。
我们的口腔里,有一个悬雍垂(俗语叫小舌头)平时并不振动,当人们用力吸气的时候,比如用力把鼻腔里的鼻涕往后吸,小舌头振动了,就发出声音来。
睡觉的时候,如果鼻子畅通,从鼻腔进入的空气打不动悬雍垂,因此没有声音;如果鼻子不通,用口呼吸,大股气流进出于咽喉,这就会使悬雍垂振动起来,因而发出鼾声。这种情况多见于有鼻病以及习惯于用口呼吸的人。
有时,鼻腔有鼻涕或喉间有痰,那末在气体出入的时候,痰液滚动或振动,也会使人打“呼”。
(风)


第4版()
专栏:

麻雀的娇气
郑幼德
麻雀是又懒又馋、损害庄稼的坏东西。虽然它总是到处飞踏,似乎很“神气”,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娇气。
麻雀的两翅短小无力,不能远走高飞,平时活动的范围一般在四、五里以内;飞行高度一般在一、二十公尺。但就是这么一段路程,它也得飞一会、歇一会,如果不让它停歇,逼它连续飞行一小时以上,它就会疲惫不堪,甚至自行坠地而死。
麻雀的娇气还表现在不能耐饥。如果它在一昼夜内吃不到一点食物,也就会饿死。另外,它的神经很脆弱:听不得大声音响,看不得红色的东西。一有什么响动或者见到红色东西,就要赶快逃避。一到夜晚,麻雀就要回巢休息。黑夜里,它什么也瞧不见。
软弱无力、不能耐饥、害怕嘈杂、黑夜失明,麻雀集其娇气之大成。我们用轰、打、毒、掏的办法,正是针对它的弱点,置它于死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