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建筑技术上的重大革新
太原钢铁厂试制成功特殊干硬性混凝土
又省水泥 又省木材 又能加速工程进度
本报太原16日电 一项既能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又能加速建筑工程进度的混凝土——二百秒到三百秒工作强度的特殊干硬性混凝土,已在太原钢铁厂联合加工厂试制成功。
7日到12日,这个厂的职工们用这种混凝土,为正在大规模施工的太原钢铁厂初轧车间制成了第一批长达十四公尺的工字形钢筋混凝土柱。经过鉴定,这样制成的柱子表面平整、光滑,内部空隙少,抗压力也比普通干硬性混凝土构件高,完全合乎质量要求。
特殊干硬性混凝土比普通干硬性混凝土含水量大大减少,因此增强了混凝的密实性,强度增长很快,可以大大缩短养生时间并节约大量水泥。如果同我国目前通用的工作强度为三十秒的混凝土比较,每立方公尺特殊干硬性混凝土可以少用水泥七十公斤到一百公斤,即减少22%到31%;养生时间可由十四天减到七天。这种混凝土凝固快,灌浇完毕后当时就能撤模板,因此可以节省大量木模板。同时,冬季利用这种混凝土制作也可以不用蒸气养生、电气加热等特殊的养生设备。
试验证明,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中可以广泛采用这种混凝土;在现场浇灌的混凝土结构,也可以选择采用。在我国目前水泥缺少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水泥是又快又好地进行建设的最好途径。
这种特殊干硬性混凝土试制成功,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重大革新。过去许多人认为我国现有的震捣和搅拌设备不可能生产更高级的混凝土。太原钢铁厂联合加工厂学习炼钢工人试验三槽出钢的精神,工厂厂长、党委书记、工程师同预制工段职工一起,研究改进设备和操作方法,并且采取了“分层分段”震捣法克服了水分少硬性大带来的操作困难,同时创造了附着式震动器,因而提高了这种混凝土的质量。


第3版()
专栏:

欢迎“现场论战”
吴滤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现场论战”,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新的生动活泼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工矿企业中的新的运用。
现在,大字报盛极一时。随便哪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字报都是数以万计的。“西瓜”也端出了不少。然而,有些“西瓜”一下子很难抱动。这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条却是不能不承认的:“西瓜”越大,牵涉的方面越广,常常是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都牵连在里面了,因而问题也比较复杂。像这样的“西瓜”要抱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若是只用大字报这一种武器,就嫌不够了。“现场论战”是个“抱西瓜”的好办法。它把矛盾的双方或几方组织在一起,短兵相接,当场论战,是非比较容易分清,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现场论战”是大辩论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大辩论。一般的大辩论,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谈思想的方法来解决思想问题的。“现场论战”也是要解决思想问题,但方法不只是摆事实、讲道理,还加上拿出物证和做出样子等等,因而是既“务虚”又“务实”的。“你要不服我的话,可以看看物证”,“你要不信我的建议,当场做给你看看”。这种既有思想又有实际的辩论方法,比一般的辩论更加形象,更加具体,也更加生动活泼。它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吸引了广大的职工,显然不是偶然的。
前一阶段的整改,整出空前未有的革命干劲来。一声大跃进,万马奔腾。提指标、订规划、轰轰烈烈、遍地开花。那时候,形势逼人,领导上还没有来得及抱尽“西瓜”,就不得不抽身到跃进的行列中来,领导群众大跃进。后来,借着群众锐不可当的革命志气,在大跃进中也解决了一些“西瓜”问题,特别是“双反”的烈火烧得很是猛烈,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但这一段,毕竟主要是反保守、反浪费、大跃进,也还留下一些别的“西瓜”。现在,指标、规划等等,大体都有了,重要的是制订措施付诸实现。这措施,也简单也复杂。说简单,无非是些具体办法而已;说复杂,任何一个具体办法的制订和实现,都同更具体的、更复杂的思想问题连在一起,其中“西瓜”多得很。因而找措施,大跃进还需要“抱西瓜”,怎样把大整、大改同大跃进结合起来,一方面破掉旧的东西,一方面立起新的东西,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场论战”正是破旧立新的好办法。一场论战,是非分清了,好坏明白了,措施也就出来了。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喷水式机动船
一艘由抽水用的水泵连同引擎试装成功的“喷水式机动船”,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艘船是由浙江海门的浙江水泵厂等单位的职工,在党委的号召下发挥集体智慧,苦心钻研试装成功的。它是将水泵连同引擎装在人力船上,把吸水管串通船底,出水管架在船尾,以机动和射水为动力进行行驶,4日试驶结果每小时速度有二十多里。群众称它为“喷气式船”。它不但可以运输,流动抽水,而且还可用来打米、打糠等。由于抽水机是农业社已有设置的机械,只要花些安装费用就行了。现在他们提出要在4月份装好二百艘支援农业上迫切的运输需要。(敏文)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想知道电线在哪里出毛病吗?
五分钟就检查出三百五十公里内电线发生障碍的地点的一种仪器,最近已在天津市公私合营电子仪器厂试制成功。这种仪器——七三二型线障脉冲测试器,经邮电部长途电信总局组织有关单位试验的结果,性能良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杠杆螺旋式千分表
国营南京有线电厂工具车间,试制成功杠杆螺旋式千分表,这是一种工业生产中的精密量具。它是用在比较测量和绝对测量尺寸和几何形状;特别适用于机床上被加工之工件及校正和检验畸形工件。测量方向可以在一百八十度之内任意旋转和改变,可以测量平面,也可以测量圆的外径和内径,这种表还备有一种轻便的换向机构,量头也可以转动。这种表的主要轴承是用玛瑙做的,比钻石耐磨。
(陶子平)


第3版()
专栏:

现场大辩论 当面分是非
沈阳第一机床厂职工思想活跃解决问题深透
本报沈阳16日电 沈阳第一机床厂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展开“现场论战”,又快又好地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促使生产、思想、领导作风全面大跃进。中共沈阳市委和辽宁省委都认为这是又快又好处理群众在双反运动中提出的数以万计的意见的好经验。3月中旬和下旬,辽宁省委先后在第一机床厂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各市委、地委和一些厂矿的书记、工业部长去学习他们的作法。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现场论战”,创始于三车间与检查科间的大辩论。1、2月间,三车间做的铸铁套,都被检查科判定为废品。车间工人都认为同样的部件,在去年合格,今年就打废,不合理,虽然几次与检查科说理,但是,都没解决。在双反运动开始后,工人把这些“废品”展览出来,下战表邀检查科到车间来辩论,并请厂长、总工程师和有关科室参加。经过三个回合论战,检查科提出的各种作废理由个个被驳倒。检查科不得不当场撤消原判,并检查了严重的权威思想和说了就算的十足官风。经过这场论战,职工们看到这个方法真能解决问题,也都提出本单位感到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向有关科室或车间下战表,许多群众性的“现场论战”,迅速的在全厂展开。
沈阳第一机床厂“现场论战”的最大特点,是紧紧结合实物、图表、漫画、表演、试验、摆事实、讲道理,生动活泼,解决问题。“浅孔套料”节约钢材的经验,在一A六二车间一两年没有推广。这次工艺科主动要求和一A六二车间辩论:车间为什么不推广“浅孔套料”经验?工艺科在舌战不能说服车间后,当场把机床开动起来,用有力的事实驳倒车间的理由,使一项一两年没有推广的经验,一下子全面推广了。辩论的问题不是领导上提出的,而是职工群众自己找出阻碍生产跃进的重大问题,下战表要求有关部门辩论解决。由辩论、揭发事实开始,逐步明确归结到思想作风上去,问题搞得深透。
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展的每个“现场论战”,都在生产、思想、领导作风上有不少的收获。2月份,三车间工人平均只完成新定额80%,与检查科辩论后,3月里,很多工人都积极改进工具和操作方法,突破新定额20%到50%。工艺科和一A六二车间经过辩论,不仅一A六二车间推广了“浅孔套料”经验,把钢材的利用率从过去的49%提高到56%;工艺科的技术人员也检查了只要求车间推广先进经验,却很少帮助工人解决困难的脱离群众作风,立即行动起来,和工人密切合作,几年没有试验成功的“深孔套料”经验,现在已试验成功推广了。 (赵春烈 王殿学)


第3版()
专栏:跃进榜上,今日谁家领先?

全球最快的速度
上海发出的国际电报传送速度
比伦敦快三倍
比巴黎快五倍比日内瓦和大阪快一倍
据新华社16日讯 从上海发出的国际电报的传送速度,不但远远胜过国外对方局,而且还突破了目前国际电报传送速度的最高时限标准。邮电部在15日特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邮电部门发出通报,对上海市电报局国际报务室工作同志在大跃进中取得的这一卓越成绩,予以表扬。
上海电报局3月11日到20日的统计资料表明,从上海发到伦敦、巴黎、日内瓦和大阪等地的普通电报,平均每份需要的时间缩短到十一分二十二秒到十二分五十三秒。同国外对方局在同一统计时间内发来的每份电报需要的时间比较,上海的速度比伦敦快三倍,比巴黎快五倍,比日内瓦和大阪快一倍。
目前,国际电报传送速度的最高时限标准是:从发报局所在地点发出的电报应有75%在三十分钟内传送到收报局。而从上海发往上述几个地方的国际电报,有94.8%到100%是在三十分钟内传送到对方局的;其中有74.6%到82.3%的电报是在十五分钟内就传送到的。
上海电报局在国际电报的正确性方面,也做得很好。如3月份来去的国际电报总共达十一万零八十四份,一次差错也没有。
上海回复伦敦的查询电报的迅速,使伦敦报务员们大为惊奇。最近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工会大阪电报支部写给上海电报局国际报务室全体报务员的一封信说,在大阪电报局的十六条国际电路中,在正确、迅速和技术方面,上海是最好的一条电路。


第3版()
专栏:

领导阶级的风格——公而忘私
上海电机厂工人主动压缩工时定额24%
据新华社上海16日电 国营上海电机厂计件工人最近坚决踢掉跃进中的“绊脚石”——落后的定额,订出了先进的新定额。
上海电机厂职工今年决心在不增人或少增人的条件下完成增产一倍多的任务。这使照老定额拿工资的计件工人,处于又光荣又为难的地位。光荣的是:他们在今年的增产任务中,可以多出一分力;为难的是:现在的落后定额早已使他们月月拿到20%到30%的超额工资。如果超额更多,不仅国家要支出更多的工资,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在计件工人和计时工人之间,这个厂的和那个厂的工人之间,也会产生待遇不合理的现象。
觉悟的工人对领导上迟迟不修订已经到期的定额,表示不满意。有的工人批评领导说:“我们亲手订出了跃进的生产指标,不能让落后的定额来拖后腿。”汽轮发电机车间老工人杨林根批评领导人员说:“你们天天讲生产大跃进,但定额不修改,工人坐拿超额奖金,多拿了难为情,生产一百四十台汽轮发电机的跃进指标就会实现不了。”有的计件工人主动把工时记录找出来,研究能够压缩多少工时,有的已经在动脑筋、找窍门、创造新纪录,为修订定额准备条件。
厂的领导方面决定让群众自己搬掉“绊脚石”,把定额交给工人自己讨论。这个厂五年来经过八次修订定额,原来以为比上海一般的电机厂先进,如其他厂制造一只小型发电机定额是一百小时,这个厂只有五、六十小时,但这次经过群众讨论,定额订得更先进了。汽轮发电机车间老工人汪伯芳、魏根宝修订定额时,找出四项改进操作的措施,把精车七百五十——一千五百瓩汽轮发电机风扇定额,从十二小时压缩为四小时,比目前实际做到的工时还少两小时。老工人杨林根也打破操作上的陈规,把定额从五十八小时压缩到三十三小时左右。
在工人自己讨论新定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了工人们的领导阶级责任感,工人之间展开了诚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生产中出现了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新气象。许多老工人都帮助青年工人做工具,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快速切削等技术。计时工资制的辅助工人,用心做好车间场地清洁工作和材料供应工作;车间技术员也主动帮助工人画改进工具用的草图和进行工艺分析。汽轮发电机车间全体职能人员向工人提出保证说:“你们是前线英雄,我们争取做后勤好汉,全力支援你们突破新定额”。
现在全厂十多个车间都已经修订了定额,估计全厂定额平均压缩了24%。现在,创造新纪录、突破新定额的竞赛已在各处展开,一个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正在形成。汽轮发电机车间青年铣工沈志发,在技术员配合下,改进了铣刀,只用一小时半就做完了原来需要四小时半的工作。老工人王昌发,在十天内提出了八条合理化建议。另一车间的工人在十多天之内提出了四百多条合理化建议。他们在车间里成立了技术革新研究站、各工段里成立了技术革新研究组,准备迅速及时地把来自群众的合理化建议迅速用到生产上去。


第3版()
专栏:

黄鹤楼六月重建
本报讯 在4月6日举行的武汉市人民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重建黄鹤楼。重建黄鹤楼的地点在武昌蛇山了望台,建筑式样采取群众所熟悉的清代样式。重建工程将在今年6月间开工,争取在10月份完成。除建筑黄鹤楼以外,还要修复或修建白塔、抱膝亭、禹碑亭、古碑亭、涌月台、汉阳晴川阁等文物古迹。


第3版()
专栏:

小的也建设 大的也建设
广东新建三十六个限额以上工程
内蒙四十座小高炉七月投入生产
据新华社广州16日电 广东省在大力发展中小型厂矿的同时,正在兴建一批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大型厂矿。今年内新建和已在建设中的限额以上的项目共有三十六个。这些工程建成后,将使一向以轻工业为主的广东省,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开始改变过去工业基础薄弱、残缺不全的面貌。
这三十六个建设项目,绝大部分是广东省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其中有正在建设中的茂名页岩油联合企业,有炼油厂,有煤矿,有钢铁厂,有水电站。今年内动工的曲仁煤矿,建成后每年可以产煤三十万吨,年底就将部分投入生产;正在建设的广州钢铁厂,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就可年产生铁十四万吨,钢五万吨,钢材四万吨;规模巨大的新丰江水力发电站也将在5月份动工,建成后对解决省内电力供应不足和发展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化肥工业基础异常薄弱的状况也将在今年内有重大的改变,新建的广州氮肥厂和湛江磷肥厂建成后,每年可以生产硫酸铵二十一万吨,过磷酸钙二十万吨。此外,还将扩建年产五十万吨的西村水泥厂等。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6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正在筹建一批小高炉,其中有四十座在今年7月份就可以建成投入生产。
内蒙古铁矿资源丰富,分布也广。据地质部门初步普查,仅苏尼特右旗和苏尼特左旗一带的铁矿储量,就可以供一座年产十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开采五十年。


第3版()
专栏:

湖北两个专区集资开磷矿
本报讯 湖北省襄阳专区和荆州专区集资合作开采锺祥县的磷矿。开采的地点在锺祥县的朱堡埠,这个地方的磷矿品位很高,不经过选矿就可以制成磷矿粉直接肥田,并且适合露天开采。目前这两个专区已抽调四百多职工在大规模开采,计划今年开采三万到四万吨磷矿,这些磷矿一部分采取机械磨碎,一部分将直接交由农业社自己磨碎制成磷矿粉作肥料。
锺祥县的磷矿是一个巨大的磷矿,估计磷矿储量有六亿到七亿吨,磷矿品位高,矿区交通便利。中央化工部和湖北省已确定在这里兴建两个磷矿进行大量开采,供应全国化肥厂制造磷肥的需要。  (张冠五)


第3版()
专栏:

农民喜爱的小工厂
家当虽少 作用很大
北京郊区张家湾铁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受农民爱戴的小工厂。一个七点五马力的锅驼机带动着两台破旧的六尺皮带车床,一台老式钻床,一台砂轮磨床,一个日产一吨铁水的熔铁炉,五盘烘炉,这就是这个厂的全部家当。靠这点点家当,工人们承担了方圆三十里内、五六十个村子小农具的生产、修理和农田水利机械的修配任务。两年来,它为农民制造了犁头、冰镐、铁锨等各式小农具近八万件,手摇式水车一千二百多台,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这个厂原来只是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自行车修理组。这里的农民添个锄头,修把洋镐,总要跑上十来里到通州去,非常不便。1955年县委才决定把这个小组转向为农业服务。从别的镇上调来了几个黑白铁匠,打起来了几盘烘炉,这样,一个为农业服务的小铁工厂就诞生了。起初,它给农民修理些农具,焊焊洋铁壶,还做点很简单的生活用具。随着新式农具的推广,小型水利事业的发展,它所承担的任务,就不再是几盘烘炉所能应付得了的了。于是决定把厂子进一步扩大。
拾旧捡破 扩大生产
为了扩大生产,他们到城里买来几台快老到掉牙的皮带车床和一个熔铁炉。他们就利用这点破旧的老式机器建立起简陋的机械加工车间和翻砂车间。这样,这个厂就发展成为一个小具规模的农业机械修配和农具制造工厂。职工也由三人增加到五十五人。“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这个厂除了黑白铁匠以外,还有翻砂工、车工、钳工、气焊工……这些技术工人的成长,是依靠了一个几年前被私营铁工厂解雇了的老技工周士清慢慢地培养出来的。
方便、灵活、农民喜欢
为农业服务,这不仅表现在这个厂的生产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它的经营特点上。在日常生产中,他们一方面在厂里进行农具的整批生产和农业机械的修理;另一方面,经常派出小组,带着简单的材料、工具,巡回各乡各社,就地给农民修理和再制各种农具。遇到农业机械发生小故障,各乡、社只要打个电话,捎个口信,他们就马上派人去修理,做到“随叫随到,随到随修”。这个厂还是农业社的技术指导站,在农业机械的安装、使用和保护方面,他们都认真负责地给各社以帮助和指导。厂的劳动时间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而转移,在农忙时节,职工就不辞劳苦昼夜不停地赶工。
这个厂在农村中已经扎下了根,受到农民的衷心爱戴。农民把工人看成自己人,工人走到哪里,哪里的农民都给以热情的招待。农忙的时候,农民常常扛着损坏了的农具,半夜三更敲门来修。一次,当工人们点起小油灯,连夜把农具修好的时候,一位老农民感动地说:“工农是弟兄,我不谢你们了。有了你们,才真看到工业化对庄稼人的好处啦!”的确,简陋的机器装备加上少数的技术力量,就可以对农业生产发挥巨大的作用,给农民带来很多好处。张家湾铁业生产合作社为我们作出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厂长
本报记者 雷普
公私合营福州橡胶厂的职工们,哪个都对女厂长林玉怀着钦佩的心理。只要和他们谈起林玉来,他们都会亲切地称呼她为“我们的厂长”。
(一)
1956年春天,林玉被派到橡胶厂来。那时,这个工厂实际上是个破烂摊子。从私方接收过来的唯一可以使用的就是一个竹篷厂房,又狭又矮,篷顶上满是破洞和漏洞。遇到雨天,工人要撑着雨伞做活;遇到刮风天,全厂要停工抢救厂房。但是,就是它,成了合营以后八家厂六十八个工人的厂房。工厂接收过来的机器,大部分是些零零星星的手工工具和废铜破铁。机器残缺不全,再加上工人技术低,产品卖不出去,原料又供应不上,工厂只得做半天歇半天来维持生产。
林玉在到厂的第二天,就碰上没有钱,发不了工人的工资。工人当着她的面埋怨:“公家欺骗我们,合营有什么好处呢?”资方人员更不要说了,他们常常在背后嘟嘟喃喃,说什么“合营不如不合营”,“嘴吧讲的好,做起来就不一定”……。工厂里没有一点规矩,谁也管不了谁。还不到上午十点钟,有人就下班抢着排队等吃饭。晚上,工人没有住宿的地方,有的睡在车间,有的睡在露天,还有的睡在桥上或者大树底下。林玉和生产管理人员们常为工人的健康耽心。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分头四处里往回叫,碰见一个,拖回一个。遇到这种场合,工人们总是满肚子怨气,埋怨没有房子住。林玉也感到内心有说不出的歉疚,她应该关心工人,但又不敢面对事实。
这些困难使得她像背上了几千斤重的包袱一样,她找过市工业局的领导干部,向他们诉过苦,表示她没有信心把这个烂摊子维持下去。当时,市工业局的负责同志也感到非常棘手。因为橡胶厂的原料是国家统筹物资;厂又是破破烂烂的,钱也没有,人也没有,拖下去就是废铜烂铁也要吃光。所以有很多人主张关厂、动员工人转业。林玉也是属于“关厂”派的。她曾经接受任务暗暗地把工人的名单排了队,劳力强的准备动员上山开荒,弱的准备另外介绍其它职业,干干脆脆走一条不了了之的道路。最后,还是副市长张继中拒绝了,才没有实现这个打算。
(二)
林玉是一个坚持过地下斗争的老共产党员。她为这个伤脑筋的问题作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常常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着难受。她觉得自己“向困难低头了”,这样是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的。
困难是客观存在,遇上懦弱的人,它像一把利刃似的碰不得,但碰到坚强的人,它是很容易驯服的。林玉下了决心以后,就向管理人员提出节省一切开支支援生产。她自己首先带头执行,她不添置办公用具,甚至连医药费等必要的开支也首先从自己开始降低下来。职工们想让她向市工业局开口要一些钱来,她说:“生产搞不好,国家投了钱,就像用石头填大海一样,有去无来。国家这样大,用钱地方太多了,不能老向国家要钱。”产品销不出去,原料供应不上,她便亲自背起包裹到处跑,向先进厂去学习先进经验,征求顾主对产品的要求。为了解决原料来源,她曾到过北京;为了改进技术,她也到过上海,四面八方她都挂了钩。职工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办公、没有地方做仓库,她便把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工人在竹篷里睡觉,她常常深夜里蹑手蹑脚去为他们盖被子,她和工人一样住、一样吃、一样工作。
她的许多决心和忘我的精神,都一次一次地印在工人的眼帘里。像压出车间工人萧明清,是一个性情非常爽直的人,他操作的热压压出机是生产电线的关键工序。这架机器在私营时,是没有人敢操作的。当时电线所以质量低,也主要是没有解决这台机器的操作问题。有一次,萧明清病了,林玉非常关心他,使他很感动。从此,他就在机器上下起功夫来。林玉坚决支持他,到机器旁边去陪他试验,常常深夜十二点还不睡觉。萧明清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试验失败的时候,急得满头大汗,一句话也不说,林玉总是鼓舞他,试验坏了再来,再坏了再试验。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出彻底改变电线质量的一套完整的经验来,并且生产出了第一批耐压一万五千伏以上的电线。
林玉领导工人们经过许多曲折的艰苦的斗争,终于提高了产品质量,打开了销路。现在,这个厂里的新产品已经行销全国,过去求上门人家都不要,现在是找上门来应付不了。
(三)
林玉不仅是一个勤俭办厂的能手,而且是一个刻苦钻研技术,肯向群众学习的好同志。她把许多有技能有作为的老工人团结在自己周围,靠大家办好了工厂。她对每个车间的机器性能、操作方法、成品规格都懂得。她原来进厂的时候,一窍也不通。在前年最困难的时候,厂里就成立了技术研究小组,把技术最高、最肯干的工人全都吸收进来。林玉直接领导这个小组,研究技术,下厂实验,她都亲自参加。她还参加每个工序的劳动,起初是当助手,以后大胆起来,像压出机的操作也逐渐敢去试一试了。怪不得工人们这样讲:“我们的厂长就是技术员”。
厂里有个技工叫吴致云,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一个字也不识,脾气骄得骇人。可是他有一套技术,厂里的机器,不管大小,他都能修理。他还有一个长处,爱护国家的财产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一年多来,他利用废铜烂铁给厂里设计了好多种新机器。林玉很尊重他,常常和他一道研究技术,一道实验,两个人处得像师徒一样。他对林玉也非常尊敬,和她无话不说,常常帮助她解决许多疑难的问题,替她考虑许多她想不到的问题。
(四)
现在福州橡胶厂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去年生产电线三千八百四十公里,相当于私营时的十五倍以上。去年生产了十五万二千六百六十双胶底,相当于私营时的三十倍以上。电线、胶底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许多原来不能制造的现在能制造了。前年和去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三十二万多元,等于资方原来投资额的十倍。职工人数由六十八人增加到二百七十多人。但是,林玉仍然坚持着原来的简朴的作风。一年多来,办公室只买了五只坐椅,大部分用具都是旧的。有人想多买一点,林玉坚决不同意。她说:沙发谁也爱坐,弹簧床谁也爱睡,不过,跟生产比较起来,要它不要它都可以。”
但是,林玉对工人的福利却非常关心。她认为:爱护工人最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帮助,和在生产上解决工人最迫切、最重大的困难。工人生病、家庭困难补助和饮食等都是她注意的重要方面。
“我们的厂长”就是这样取得了人们的爱戴。


第3版()
专栏:

改进施工工具 减轻体力劳动
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创造了六十多种小型机具
本报讯 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在维修宝成路和陇海路郑洛、洛陕复线和改建宝兰线的工程中,已有80%以上利用小型机具施工。他们根据不同工程,创造和推行了六十多类各式各样的小型机具。
在土方工程中,有爬坡车、循环翻板车、两翼倒土车、垂直和联动打夯机,扒杆、滑筐、自动水力绞车……等;在隧道、桥涵施工中,有活动平台、铁皮活动模型板、风钻改进的锻钎机。这些工具的好处是:省钱、省力、制作简单、工效高,工人很快就可以学会使用。
这些小型机具不仅在铁路新建单位可以推广,在其他建筑工程单位也同样可以推广。有很多还可以在农村兴修水利和引水上山时使用。例如自动水力绞车就是引水上山的一种很好的机具,它每天可以把十四吨水送到几百公尺的高山上去。 (柏成林)
(附图片)
右图:滑筐运土适用于较短距离的下坡运输,效率比人工高一半多。 (李向光摄)
上图:水力绞车能自装、自卸、自运,把水送到高处去,每天可以运十四吨多。它也可以往高山上运料石。中图:立式绞车也可以把水和片石由低处运往高处,效率比人力高一半。右图:木制扒杆是最简单的一种起重工具,起重高度达二十公尺,能旋转一百八十度,每次能载重二百公斤,效率比人力高一倍到一倍半。(柏成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