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大丈夫敢说敢为
曾田家
性情开朗、心直口快的人,总是惹人喜欢的。在我国的古典小说和戏剧中为我们塑造了不少这样可爱的人物。怒鞭督邮的张飞,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鲁智深和大闹忠义堂的李逵,在人民中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人人称颂,正因为他们具有上面的那些特点。他们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敢说敢为,心口如一。而当他们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也能毫不遮掩地承认错误。李逵因为听说宋江抢了良家妇女,坏了梁山泊的名气,手执板斧怒气冲冲跑上忠义堂,砍倒了“替天行道”的旗子,并要砍宋江的脑袋。到弄清楚是自己弄错了事实时,他就负荆请罪,要求宋江砍去他的那颗“黑头”。
这种爽朗的性格,正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本色。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就是敢想、敢说、敢干的人。当黑云压天,恶势力横行的时代,我们的革命先辈就敢于想去推翻它;敢于说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怕种种迫害,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头可断,志不可屈”,许多革命烈士在敌人的监狱中、刑场上表现了崇高的气节,他们在临刑前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相信他们的理想终会实现。
敢想、敢说、敢干是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向就提倡大胆说话,独立思考,要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国解放了,人民掌握了政权,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大胆说话和各尽所能的环境。然而,有些人还是以老眼光看新社会,“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还是他们的信条,他们扭扭捏捏,欲言又止,和党和人民总是若即若离。这无非是患得患失的庸俗思想在作怪。
既然是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在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时代,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尚且能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在今天已有充分民主自由的新社会里,只要自己一心一德为社会主义服务,有话就可以大胆的说;若认为自己的意见是真理,就应该坚持,和错误的意见进行斗争。一时的不如意也许是有的,但是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真理必然会获得胜利。
当然,自己说的话未必都正确,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也未必是真理,但是大胆说出来有好处。可以经过辩论,明确是非,对别人对自己都有教育意义。我们这时代的人,尤其是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应当有这种气魄。难道共产主义者还不能比张飞、鲁智深和李逵更敢说敢为吗?


第8版()
专栏:

第一个春雷之夜
菡子
这个题目是很响亮的,其实我所要记述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事情,只是如实地标明我所记的确是今年春天第一次打雷的晚上,打雷时候我们正在漆黑的田野里。
今天中午有过一阵急雨,我们要耙的地还在六七里路以外,不知那儿下得怎样。队长和驾驶员(我的师傅)都有些犹豫起来了:怕潮,怕还要下。这一阵都是这样淅淅沥沥的,如果听它的摆布,就别想干脆地决定什么,要是拿个“跃进”去对付它,总比等待强。所以考虑不到两分钟,连我在内都迸出一个字:去!马上加油,马上开车!用“三速”、加大油门前进。
要不要说明一下,车子是我开的。我在这部车上(D4)有过三小时的工龄,师傅就坐在旁边,我是应该可以开到“工地”的。从下午三时到七时,我和师傅轮流耙地,每次个把钟头。三十六亩地中也有我耙的十五亩。开始两圈两头转弯的地方我漏耙过五寸至一尺宽模样,这都是由于我的慌张,把协助转弯的脚刹车踩得太死,愈是强制,愈不听使唤;有时也拿不定主意究竟该在哪儿就作大转弯的准备,不是早了就是迟了,一早一迟都可能在转弯时产生驾驶上的混乱;而且在起伏波度大的地方我也不能恰当地控制油门,弄得颠车或是开不动的样子,更顾不上在跨沟时又同时去掌握操作杆了;师傅开的墒子本来很直,但我开着开着就弯弯扭扭的。在师傅开时我静观了一小时,他精力集中神志泰然,在我看来他比机器灵活,操作杆、离合器、油门的把柄在他的手里,像拨弄算盘珠子似的,进退自如恰到好处;当他在平坦的地方急驶前进时,他目光如剑,射到哪儿车子也跟到哪儿。当我第二次执行任务时,我逐渐也能领会他的操作要诀,没有漏耙过地,转弯合格,曲线也少了,一切顺顺当当的。开始在我犯错误的地方还需要师傅详细指点,耙了两圈,他已用不着说什么,后来还在我大转弯以后,说了几声“正好。”毫不掩饰地说,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多少也是我的一点“跃进”。要不是天正黑洞洞地孕育着一场雷雨;而车子还在试验阶段,我们真想耙个通宵。在七时半我们只得往回走了。
大概开出半里路了吧,两道白光泻在绿草如茵的麦地上,机车轰隆隆地开过,漆黑而沉静的大地也显得生动起来,我正在想在哪一个童话片中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可是师傅侧耳细听,突然刹了车,他说排气管中有扑噜扑噜的声音,可能气缸部分出了毛病,我们只得在黑暗里蹲了下来。派了随车的小杨去请队长,本来也叫我跟着回家的,但我想陪着满心焦急的师傅。他自言自语地数落着毛病的所在,希望得到确切的回答,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一阵急雨,我们忙着替车子盖油布,车身就变成小屋似的了,突然钻进两个人来,原来是准备来换班的,师傅和他们研究行车发出的声音。这是多么玄妙的听觉,他们可以分辨机子每一部分在行车时正常和非正常的声音,白天和晚上又不一样,晚上静,声音也复杂得多,对于这些我好像长着两只聋子的耳朵。后来他们把缸盖拆下来检查,我也只有帮着打电筒和代为保管螺丝的份儿,在他们研究时一句也插不上嘴。从我觉得自己有了“跃进”到现在发觉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做驾驶员的泄气劲是一个大转弯。我沉默着,并为风雨所恼,简直有点乐极生悲的样子,那突然射过的闪电和跟着响起的第一个春雷也使我十分震动,仿佛正是我现在心中发出的声音。
他们研究以后认为还可以开车,马达又响起来了,不过走不多远,仍有扑噜声,又刹住。我和师傅回队报告情况。我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走着,舍不得使用手电,摸黑谈着各种夜行军的故事,师傅没想着如果要在车上过夜也不是什么难堪的事了。远处闪电作急速射,春雷滚滚而至,雨点打在身上,我们迎风破浪,又恢复了亢奋的战斗情绪。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是很脆弱的,在这次学习中,不是为成绩沾沾自喜,就是为发现自己的无能和缺点而灰心丧气,只看极端。其实成绩还是成绩,缺点也不可免,看到事物的两面和它的发展,自己好自为之,才是正理。“学一点逻辑”这几个朴素的字,这时对我有多么亲切。
半路遇见队长,他赶到车子那儿去了。九时光景,我回头一看,车灯比闪电还亮,现在我隐约地可以听出什么是行车正常的声音了,车子正在暴风雨中前进。
(深夜写于安徽某国营农场)


第8版()
专栏:

百花齐放
郭沫若
芍药人们都贬谪我们是“花之奴”,
我们却不愿受这样的污辱。
我们委曲地不知过了多少年,
如今是奴隶翻身,人民作了主。
花开在今天,我们是倍有精神,
我们的一花一叶都是为了人民。
蝴蝶们的午梦睡得来更加轻巧,
蜜蜂们的蜜汁比以前更加清淳。
迎春花
春天来了,我们的花开得比较早,
金黄色的小小喇叭,压满了枝条。
花多,花期长,或许是我们的好处,
缺少香气,认真说是有点儿单调。
不过,我们的枝条还相当的柔软,
可以让园艺家们作任意的蟠缠。
嫩绿的叶子也不容易改变颜色,
在缺少花的时节勉强可以过关。
西府海棠
我们的性情倒是比较喜欢热闹,
花团锦簇在太阳光里真是天骄。
千万个蜜蜂们飞到枝头来缭绕,
春之交响乐是我们演奏得最高。
人们或许会说,“你们是华而不实,”
但让蜜蜂们投票就会遭到否决。
优美的艺术可以提高生产热情,
如有不实的繁花,哪儿得来蜂蜜?
蒲公英
倒不稀罕人们所宝贵的黄金,
在转瞬间会把黄金变成白银。
银色的种籽,是一团空降部队,
但我们是向大地中投下生命。
中国大夫知道我们的药性,
他们会用我们来治病救人。
很好,我们实在是热爱中国,
我们是大地之子,别名地丁。(附图片)
芍药 刘岘木刻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到十三陵工地去吧!
戴真浩
十三陵水库工地需要更多的人力!
现在,离汛期越来越近,水库工地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几千民工却又该回家春耕了;能不能在雨季前赶好水库工程,能不能实现我们在动工前夕的誓言,这干系都在首都干部、战士、学生和民工们的肩上。
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同志在水库工地上流过汗或流着汗,还有成千上万的同志准备去流汗。十
三陵水库,是首都人民在社会主义的春天献给祖国的一朵花!
十三陵水库,也是由许多外国朋友们的汗水所灌溉成的友谊之花!
这朵鲜花,是首都人民的骄傲,祖国人民的骄傲!我们,英雄的首都人民一定要它如期开放。
十三陵水库工地需要更多的人力!让我们,机关干部、部队的指战员们,乘风破浪,更加发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鼓起无坚不摧的社会主义干劲,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英雄本色,到工地上去吧!


第8版()
专栏:

评最近的“新观察”
马铁丁
我们的人民胸襟开阔,视野广大,要知道各种各样的新事物,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要了解世界的南北东西。一个人,可以“专”于某一行业,但这并不会阻塞他的广泛的求知精神;可以十年八载不离开一城一地,但这只会使他更想看一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
看来,半月出一期的杂志“新观察”正是为了满足读者的这种需要而办的。“古今中外,无所不谈”,“男女老少,人人爱看”,“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益有趣,移风易俗”。这四言八句,大概可以说明“新观察”的一般:既要“杂”;又要“杂”得好,“杂”得精当,“杂”得有益有趣。
“新观察”是否办到这样的地步了呢?我想,这是不应当由我回答的,读者心中有底。我要说的是: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出过问题的。去年和前年在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上,“新观察”曾经走错了方向,它的确宣扬了资产阶级右派的观点,以资产阶级的趣味代替了健康的生动活泼的作风。
但是,“新观察”立竿见影地改正了错误,并且越办越好了。从今年的第四期以后,在内容、文风和形式方面,都有不小的长进。而4月1日出版的第七期,我以为是去年和今年最好的一期,是一个跃进(就是因为看了这一期,才引起我写这篇短文的兴趣)。
我说,这一期是个跃进,并不止是因为有好文章;凭心而论,就在“新观察”犯错误的时候,每期也都是有好文章的。我说好,是因为如上面所说,它“杂得精当,杂得有趣有益”。
作为一个读者,我个人理想中的“新观察”是这样:第一,每期(或者差不多是每期)都应当有一篇(或几篇)像郭老“关于文风问题答本刊记者问”那样的“时论”。这意思,当然不是要求篇篇都像郭老这一篇那么重要、那么好,而是说,“新观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主要是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应当有评论,有声音。第二,每期(或者隔一两期)应当有一篇(或几篇)像中共红安县委第一书记程鹏同志所写的“跃进中的红安”那样,来自先进地区、出自先进人物之手的文章。附带说一声:程鹏同志这篇文章,写得很单纯而有力量,有一股豪迈的气势,是篇好文章。第三,每期都应当有像“征服昆仑山”那样动人的通讯
(或叫特写)。这篇文章确是一篇有色彩的绘图,把新藏公路的建设场景给突出地刻画出来了。附带说一声:“来自祖国建设前线”这一栏,是相当精彩的,我每次拿到“新观察”,都以先睹为快。在这一栏里,我们可以听见在祖国西北腾格里沙漠上的包兰铁路工人的歌声;可以看到在祖国西南云山深处的探宝人的劳动;可以望见在祖国东北横跨中苏两国的兴凯湖畔新装起来的电灯;可以知道在祖国东南的海南岛莺歌海上将建设起来的新盐场。第四,每期有一篇(或几篇)科学小品。第五,适当登一些像“‘克什米尔公主号’的秘密”这样令人注目的译文。第六,小品文可以多登一些,具体问题固然要谈,反对五气,切中时弊,宣扬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小品”,尤其应该提倡,以起移风易俗的作用。第七,刊载文章要尽可能有“新观察”式的风格,就是说,一般都短些,活泼清新些,有趣些,能插图就插图。……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新观察”能够越来越好地把严肃和活泼结合起来,把有益和有趣结合起来,把“杂”和精统一起来。如果说,“新观察”今天还没有做到完满的地步,那么,早晚有一天,是会做到的。因为,据我所知,编辑部的能力并不差,所联系的作者和读者也相当广泛,这个杂志已经是一个有基础、积累了相当经验的杂志了。只要好好办下去,我想,终有一天,全国有阅读能力的亿万读者,都会看看“新观察”的。


第8版()
专栏:

新山歌里的湖南妇女
苦战牛嘴冲
剥光高山的皮,
抽尽芦茅的筋,
洗净岩头的脸,
挖出古土的心。
(澧县五白农业社)
那里飞来一座山
那里飞来一座山,
这山座落社旁边,
今天看来屋样大,
明天看来遮住天。
不是山来不是山,
社里妇女真能干,
开展积肥大竞赛,
铲来草皮十万担。
(湘潭韶山社)
赛过穆桂英
高山能上,犁耙能掌,
提箩下种,扯秧插秧,
上山好比出山虎,
下水犹如船荡桨,
肩硬如铁,干劲似钢,
白天也干,黑夜也干,
我们赛过穆桂英,
国家大事能担当。
(临湘横浦乡)


第8版()
专栏:祝你健康

暮春冷浴
曰文
论语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过之后,仿佛看到有一些青少年,三五成群地在碧油油的河水里游泳、嬉戏,走上岸来,愉快地哼着不知名的歌子,踏上归途。有人认为:这就是二千多年前孔子的门徒野浴时的情景。
论语所说的暮春,相当于现在农历的二月。二月的天气还很冷,难道就可以到河里去洗澡吗?可以的。据报载,苏联有人竟能在严冬的冰水中沐浴哩!
用冷水沐浴,身体的热量不是会大量发散吗?事实正好相反。当皮肤接触冷水的时候,皮肤里面的血管就会收缩,通过的血液也随着减少,因此被血液带出来的热量自然就不多了。同时汗腺又差不多完全停止了分泌,这也大大防止了热量的发散。所以损失的热量是很有限的。等到出浴的时候,经干毛巾适当地摩擦,血管才行扩张,于是皮肤随即发红,只觉得全身暖呼呼地,浑身是力,精神特别饱满。
在冷水浴开始的时候,由于冷的刺激,会感到一些不适。但这种不适,时间很短,养成习惯以后,就会完全消失。重要的是冷的刺激可以兴奋神经,增加肺和心脏的活动力。无怪乎孔子的门徒在“浴乎沂,风乎舞雩”以后,要“咏而归”了。这里有一点必须附带一提的,就是“风乎舞雩”这句话,东汉的王充认为它的意义是让风把身上的水吹干。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应该批判的。因为在冷浴以后,立即需要擦干身体(如在室内沐浴,还应该闭上门窗)。如果让风来吹,那是很容易感冒的。
冷水浴以后还能使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各部组织所得到的氧气随着增多,使废物能彻底排除,再加以浴时的运动和浴后的摩擦,体内各组织器官能得到适当的活动。由于这种种作用,所以冷水浴又可以治病。对于医治神经衰弱、皮肤病、肠胃病、心脏病等,都有显著的效果。
冷水浴宜于在每天早晨进行,每次持续的时间以十分到十五分钟为度。夏秋炎热的日子,可以在河水中沐浴,春冬的季节,就只好在室内举行了。初习时,水可以用较温(20℃)的,以后逐渐降低温度,以至于完全用冷水(6℃左右)。身体不好或有病的人要洗冷水浴,应照医嘱。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药的甘苦
弗罗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并不是凡良药就必苦的。例如用作祛痰的甘草是甜的;用作清凉、驱风的薄荷是辣的;用作开胃助消化的山楂是酸的;用作利尿的夏枯草是咸的;用作神经兴奋的五味子,则具备甜、酸、苦、辣、咸五种滋味。而且,许多苦药经过药学家的“改造”变成无味的了,如氯霉素即是。
最甜的东西,一般大概以为止于蜂蜜了吧。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特别是葡萄糖,可以不经过人的肠胃的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长期以来,蜂蜜一直是最好的营养补品之一。但是,还有许多更甜的药品呢!上面提到的甘草,这个价廉而用途极广,且为中西医药界乐于采用的植物药,甜味极强。把一分甘草放在两万分水中,仍然能够显出甘草的甜味来。至于大家熟知的糖精,则是一种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药品。一克糖精的甜味,相当于半公斤(一公斤有一千克)的白糖。但所有这些,都比不上紫苏醛肟。这药是从中药紫苏(用作发汗、镇咳的药)中提炼出来经过化学处理的一种化合物,甜味八倍到十倍于糖精,真可称是“甜王”了。
有一些苦药,功效正在于“苦”上。例如有一类叫作植物碱的药物,是从植物的根、茎、叶、树皮、果实或种子中提出的一种碱性物质。它们在整个药的世界里,一面以强烈的苦味出名,一面却以卓绝的疗效著称。黄连即是其中一种。它所含的一种黄色的植物碱“黄连素”,味极苦,却“疗痢大善”(这是我国唐朝著名药学家苏恭的话,他最早发现黄连的药效)。还有一种令人咋舌的苦药是奎宁,是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的苦味能杀死疟原虫,在抗疟药中占很高地位。至于最苦的东西,大概莫过于“胆”了吧,所以有“卧薪尝胆”的说法。从牛的胆囊中提出的牛胆汁,味确实苦,却是一种最合理想的脂肪消化药。在植物中有一种叫龙胆草的中药,就是因为味苦如胆而得的名。一根不足一寸长的龙胆草,能够使一大壶水变成苦水。


第8版()
专栏:

在蒙古包中(油画) 常书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