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双反烈火熊熊燃 整改鲜花处处开
一张大字报攻垮了“条件论”
哈长线的旅客列车将缩短半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这是哈尔滨铁路局在双反中出现的一件振奋人心的好事。
今年1月初,哈尔滨铁路管理局三棵树机务段在编制夏季运行图时,曾确定哈长线旅客列车缩短十二分钟。可是当时有人认为哈长线条件不同不可能。
3月初,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在机务段像烈火燎原般地燃烧起来。这个段的司炉林培阳贴出一张大字报。他在大字报中讲述了自己有一次执行乘务,在哈长线的中德车站通过时,掉了路牌,误了十分钟的时间,后来加快了运行速度,终于正点到达了长春。他举出这个事例来,批评了领导上的保守思想。这张大字报引起了三棵树机务段的重视,决定由段长刘福庆、指导司机练文彬负责领导进行试运。前后一共进行了六次试运,证实提前半个钟头到达目的地完全可能。在事实面前,有保守思想的人作了检讨,先进的指标被肯定了下来。
(黄汉、常诚)
好大的证件
“1957年9月4日,吉林省文化局发出一个‘关于修改吉林省民间职业曲艺艺人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并且附去一份‘临时演出证’的样本,要各县自行印刷。这个‘临时演出证’样本的尺码是:宽四十五公分,竖六十公分;存根宽三十公分,竖六十公分。两张加在一起,比一张‘人民日报’还大。县里接到通知后,感到非常惊讶,他们说:‘临时演出证’是随身携带的证件,怎么要用这么大呢?写信向省文化局询问,才把问题弄清楚,原来是拟稿人将尺码计算错了。可是,这个文件尽管经过科长核稿、局长签发、以及打字、校对等层层手续,可是,这个错误却谁也没有发现。”这是一种机关工作中的文牍主义。这是吉林省人民委员会系统各单位在“双反”运动中揭发出来形形色色文牍主义中的一个例子。
农村新事多省长推粪车
3月19日上午,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湖北省新洲县举西大河上。岸边坐着两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身旁停放着两乘满装土粪的大车,看得出他们是刚刚坐下来休息的。
这时,到新洲来的省委农业检查团的同志们,刚好从这里经过。带队的张体学省长和李明灏副省长看见两个小伙子,就同他们谈了起来:
“你们是那里人呀?”张省长问。
“大渡乡勤劳二社社员。”
“到这儿干什么呀?”
“到县城搬粪回家去。”
“啊,同路人啦,我们也是到刘集、大渡两乡去的。这两车粪就让我们帮忙拉回去好吗?”
“那太好了。”两个小伙子笑眯眯的彼此望了一下。话音还未落,两位省长和检查团的其他同志便把粪车推了起来。两位省长一前一后地各拉着一乘走得很快,一鼓劲就把车子拉着翻过大堤,一直拉到刘集乡才停下来。乡党总支书记徐正利看见,又兴奋又带着责备的口吻对两个小伙子说:“你们倒会享福,还要省长帮忙拉车啦!”这使两个小伙子很惊奇,想说句感谢话,可是省长已到畈上检查麦苗去了!
整改整掉旧作风车间主任受欢迎
“你真官僚!泥料不好使的问题,给你提过多少次了,就是不给解决!”唐山三合义磁厂原料车间主任阎锡盛,过去一到成型车间,就遭到工人这样批评。
那时,阎锡盛总觉得自己有些冤枉:厂长不给安大磨,供销股买不来好原料,这能怪我吗?
整改开始时,工人们给他贴了好几张大字报。他认识到只强调客观原因,不检查自己的思想是不对的。他便亲自出马到处奔走采购原料。一次,他早晨吃了点饭,带上两个馍馍,骑上自行车,跑了二百里路,还爬了四、五十里山路,到外地去采购原料。虽然跑得很累,一天到晚连一口水都没喝上,但情绪还很饱满。
原料运进厂后,他和工人一起做选料试样工作。由于选料没有固定标准,他就选出不同的料样烧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使大家都掌握了选料标准。这样他就受到了工人的爱戴和欢迎。
南昌税局边整边改 局长科长管理税户
江西省南昌市税务局三个正副局长和正副科长决心打掉“官气”,已开始实行试验管理税户。他们分别不同行业选择税户,副局长唐源生同志已于3月初正式接管了柴油机厂和联业染织厂的税务工作,现在已初步摸到厂方生产计划、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变化规律、每年上缴利润及厂的营业、商货、印花税等基本情况。他们准备通过试验管理税户,发现和研究不同税种和商品的变化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党委书记 拜师学艺
3月间的一天,石家庄国棉一厂细纱车间的工人们正在交接班,厂党委书记冯烨同志来了,他说是来参加生产的。工人们一听都乐了。
“好啊!我们欢迎你。”
“我什么也不会,得当你们的小学生。”
“咱们互相学习吧!”
老工人陈桂兰是个教练员,冯烨就拜他为师。他向桂兰表示:三个月内学会看一台车,熟练细纱的基本动作。桂兰表示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冯烨同志提前达到目的。
生产开始了,陈桂兰拿着纱管,先教冯烨练习卡头动作。冯烨练习了大约两个钟头,基本动作就学会了。接着陈桂兰又教冯烨学习拔管和接头技术。陈桂兰一边讲一边教,像教小学生一样。当冯烨接上了第一根头的时候,陈桂兰满意的笑了。(附图片)
河北省保定市粮食供应战线上的职工,大胆地改革了营业制度,基本上消灭了排队买粮的现象。图为琅珊街粮食供应站听说紫河套居民靳玉英生了孩子没人买粮,便派营业员桑英山把粮食送到她家去。
袁克棫摄(新华社稿)
锺灵 苗地 赵志芳插图


第4版()
专栏:

当下级的意见错误的时候
张帆
某单位贴出的大字报中,有不少是批评这个单位的领导者不喜欢听取下级同志不同的意见的。在这个单位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提出的意见符合领导者的意图时,领导者就点头不止,反之,则没等人把话说完,就顶了回去,这样,不是弄得不欢而散,就是弄得同志们不愿意再说出自己的不同的意见。这位领导者看到这些大字报以后,很为苦恼,并且感到委屈的说:“我决没有要同志们顺着我的意思、看着我的脸色说话。同志们难道忘了,开会时,我总是动员同志们有什么说什么,任何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说出来。同志们说话时,我也真插了话,但这只是对一些错误的意见。……”
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第一,领导者所认为错误的意见,是不是真的错误呢?或者是不是全部错误呢?第二,即使有些意见是错误的,领导者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
可以这样说,在通常情况下,领导者因为了解情况全面,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比较容易发现错误的意见;但是也有这样情况,领导者对情况的了解不全面,对党的方针、政策研究得不够,就不很容易分清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也曾经把正确意见当作了错误意见。在这次整风中,已经揭露了不少这样的领导者。
下级同志的意见的确是错误的,领导者还是应该采取耐心听下去的态度,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意见,必要时,还应慢一点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因为不论是上下级或是一般同志之间,一开始,都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别人的意见是错误的。如果领导者一感到下级同志的意见错误,就插话打断,甚至不许说下去,这样做,并不能使对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相反的,还会认为领导者的意见倒是错误的。
错误的意见,是不是可以像脚边碰到的小石子一样毫不介意地抬腿踢开扬长而去呢?不是,还是有听取的价值,只要领导者耐心地热情地听下去,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分析,即使意见本身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不少东西。这就像一个教师一样,如果只是对学生的答案打上××,那么,他和学生谁也不会从中得到什么;如果他能同这个学生一起来找出错误的原因,那么,他就不只是帮助了学生,自己也可以从这里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毛病等等。
耐心地听取下级同志的不同意见以至错误的意见,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所以少数领导者不能听取下级同志的不同的意见,是因为这些领导者脑子里还有些不正确的东西。可以设想一下,在同级干部或者在上级面前,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是不是也立刻就判定别人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甚至根本不愿再听别人的发言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对下级同志的这种态度就不仅是不喜欢听取不同的意见,而且还包含着不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下级同志。他们只承认上级和同级干部有比自己正确的时候,而不承认下级同志也可能有比自己正确的时候;只愿意同上级或同级干部争论问题,而不屑同下级干部争论问题。
这样看来,不只是要求领导者在下级面前不要盛气凌人,而且要求领导者耐心地听取下级同志的各种意见。前面谈到的那位领导者,正是缺少这种尊重下级同志的思想或习惯。


第4版()
专栏:

劳动经常化 生活群众化 语言民族化
金沙县平坝区干部作风转变群众同声称好
本报讯 据贵州日报报道:整风运动开展以来,贵州金沙县平坝区的干部作风已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作风上的大跃进。全区干部现在基本做到了劳动经常化,生活群众化,语言民族化。
过去,平坝区的大部分干部虽然也都能勤勤恳恳地工作,但由于当时对参加体力劳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或很少直接参加生产,因而在生活、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和当地群众都还有一定距离。群众批评这些干部的作风是:五多三少。五多是:走田坎多,工作号召多,走社管会的办公室听社干部的话多,在乡公所住的时间多,吼人多;三少是:参加体力劳动少,访问社员了解情况少,给乡社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少。
在整风过程中,区委决定要使干部作风也来一个大跃进。要求每个干部一年要做一百个劳动日,在乡里工作时,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穿;同时要求经常在农村工作的干部学会苗族语言。
区委的这个决定,得到了绝大多数干部的热烈响应。现在,这个区的干部在劳动方面,已基本作到了经常化。根据统计,十二个干部所做的劳动日,共有四百四十九个。与此同时,区委开会的地点也由过去的办公室搬到了工地,原则是哪里先进就在哪里开会。在生活方面,已经做到群众化。目前全体干部已经脱下皮鞋,换上草鞋,摘下呢帽,包上帕子,脱下制服,换上便衣,妇女干部也取下了头上的“花蝴蝶”;除了区驻地的干部,都已做到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同社员一起住,同样吃。在学习苗族语言方面,也已基本作到语言民族化,全区经常做农村工作的十七个汉族干部和两个彝族干部,除了两个汉族干部外,都已学会了苗族话。区委已基本可以用苗语开会、读报。
干部作风的跃进,给工作带来了极大好处,干部普遍感到工作好推动,群众反映情况多,长期埋在群众中的问题被发觉了。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转变十分欢迎,说:这才像个毛主席的干部的样子。群众见了干部,真正亲如家人,不再“见外”了。


第4版()
专栏:编辑的话

化得好
干部是群众的勤务员,这个称号极好,它通俗地道出了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可是,我们有些干部却当之有愧,虽然他们有服务的一片好心,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群众化。
干部和群众当然不完全一样,但是,为群众服务的干部必须群众化。就这一点说,我们的干部应该是“一身二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群众对干部不是“见外”,而是当作自己中间的一员,有事愿意跟干部商量,有话愿意同干部讲。干部和群众真正是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要是作不到这一点,尽管我们口头上说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还是感到“两片”。尽管我们口头上说要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群众还是感到既“同”不起来,也“共”不起来。
贵州金沙县平坝区干部作到了劳动经常化、生活群众化、语言民族化,化得很好。一切真正愿意当群众勤务员的干部都应该使自己群众化起来。


第4版()
专栏:

坚持实现干部的学习规划
清远县提出三项保证条件
本报广州30日电 广东省清远县全体干部根据省委宣传部制定的“干部学习大跃进规划”,提出“全党动员,苦学三年,思想跃进,又红又专”的战斗口号,向全省各县干部倡议在学习上开展社会主义竞赛。
这个倡议是在最近召开的县委扩大干部会议上经过讨论通过的。倡议书中说,我们要通过学习,做到五会:会辨别是非、会工作、会生产、会写文章、会做报告,成为“文武双全”、“又红又专”的干部。
倡议书提出了十项具体条件,包括学习政治理论、技术业务、文化和写作四个方面。倡议书明确规定了三点:一、在领导方法上,必须做到全党动手,书记带头,宣传部门具体管理负责,县委和乡党委每季讨论一次干部学习问题;二、树立新的学风,扫除学习中的“四气”(懒气、暮气、骄气、娇气),提倡“勤学苦钻、互相帮助,边做边学、学用一致”的学习风气;三、定期检查总结,开展学习评比,不断推动学习跃进。
清远县的干部一向在政治理论学习上是搞得比较好的。从1956年开始,全县的机关干部一直坚持着每天有两小时用来学习,另外,每天晚上从不间断地集体进行读报。不少机关干部出差时也“带书下乡”学习。公安局的干部经常有七成左右轮流下乡,但他们每次下乡工作时都进行自学,并抽空写学习笔记。最近一年多来,全县的区乡干部也定有“学习日”的制度,并通过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学习农业技术。整风运动开始后,区乡干部每次到县里开会时,还抽出一天时间学习农业生产的理论知识,并且举行测验。
(黎作骥)


第4版()
专栏:

波兰贵宾在上海参观江南造船厂
据新华社上海31日电 正在上海访问的以雅罗谢维奇副主席为首的波兰政府代表团,今天参加了中国最老的工厂之一——江南造船厂的新船江陵号的下水典礼。同时参观了江南造船厂的许多船坞和车间,到处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第4版()
专栏: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回民学院集会
欢迎卜拉欣·加法和阿德夫·达尼尔
新华社31日讯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回民学院的五百多名师生30日上午在伊斯兰教经学院举行大会,欢迎前来参加我国“声援阿尔及利亚日”活动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卜拉欣·加法和阿拉伯人民大会代表阿德夫·达尼尔。
代表们到达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时,受到两院教职员和学生的热烈欢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达浦生、副主任兼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张杰、回民学院院长李恕等介绍客人们同两院学生见了面。
回民学院院长李恕代表两院师生致词,他说中国一千多万穆斯林兄弟和全中国人民一起将永远站在阿尔及利亚人民一边,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接着,卜拉欣·加法和阿德夫·达尼尔先后讲了话。卜拉欣·加法在讲演中叙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揭露了法帝国主义残杀阿尔及利亚穆斯林的野蛮暴行。他们的发言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最后,客人们参观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


第4版()
专栏:

邓拓设宴欢迎缅甸新闻工作者代表团
新华社31日讯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邓拓今天晚上设宴招待缅甸新闻工作者代表团。
出席宴会的还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王芸生,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徐晃,中缅友好协会理事翦伯赞以及首都新闻界人士多人。
缅甸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吴栋廷、越南驻华大使馆新闻专员陈青也参加了宴会。


第4版()
专栏:在各地报纸上

在各地报纸上
青年试验田
陕西省青年丰产试验田经验交流大会上,八百名代表向全省农村青年倡议,1958年要建立一百万亩试验田和大面积丰产田。一百万亩仅占全省耕地面积1.5%,但产量要达到十亿斤,即去年全省总产量的9%。陕西日报在3月28日以头条地位刊登了这条新闻,同时发表了社论,社论中提出青年试验田是推广、发展丰产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基地,是青年用“武”用“智”创造奇功的战场,是向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贵州的速度
贵州省同其他省份一样,在发展地方工业方面正在加快速度前进。26日贵州日报一版报道地方工业的专栏里有一个引人注意的数字资料:从3月1日到15日半个月中,全省又有二百三十三个厂矿投入生产,占1、2月份总数的63%,平均每天有十五个半厂投入生产;建设速度比前两个月加快了一倍多。光遵义专区就已有五千多个农业社的小厂矿投入生产。
实现了“满肥县”
增施肥料是农业增产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截至3月25日,地处黑龙江省东北角上的勃利县,共积出粪肥二百五十万四千多立方公尺,送到地里二百四十八万立方公尺(去年只上六十八万立方公尺),全县九万公顷耕地都已全部施肥。每公顷施肥量一般为五万斤,多的到八万至十万斤,达到或超过省的要求标准。这就打破了这个县历来施肥不多的陈规旧习,实现了“满肥县”。28日黑龙江日报在一版刊登了这个消息。


第4版()
专栏:

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新华社记者 程鹏
最近,我在福建前线访问了海防部队和沿海的人民,他们告诉我许多有关海防战士在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动人事迹。
英勇的炮兵
在厦门地区经常发生炮战。不久前,有几只货轮载着建筑材料往厦门港驶来,盘踞在金门岛上的蒋军炮兵开炮向货轮射击,驻在厦门某地的人民解放军炮兵某部三连立即猛烈还击敌人。激烈的战斗把敌人炮兵阵地摧垮了,货轮安全驶进厦门港。第二天清早,敌人就向我前沿地带盲目地进行报复性的轰击,我炮兵三连奉命压制敌人的炮火,这样便把敌人四个炮兵连的火力吸引过来。英勇的三连全体官兵都沉着地进行战斗。“五发急速射,放!”二炮长李运才清晰的口令传给二班的炮手们。不久,正当指挥员命令“暂停”,李运才指挥全班同志隐蔽的时候,敌人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爆炸了,迸起的石块正击中他的右眼。他不愿让别人知道是负伤了,用左手捂住被打得鲜血直流的右眼,继续纪录着连长的战斗命令。当他的战友们发现他已负伤,劝他下阵地的时候,他说:“我的左眼还是好的,能继续战斗。”直到指导员下命令后,他才离开了战斗岗位,这时,剧痛已使他昏迷过去。当他从医院里返回部队后,仍然坚守在保卫祖国建设的战斗岗位上。一位炮兵负责人对我说,像这样忠于祖国的战士在海防线上不是一个人,而有千千万万。
一位炮兵军官告诉我,在去年七个月中,大、小金门岛上的蒋军炮兵向商船、渔船和农村打炮五百多次,用了近二万发炮弹,但是,他们总也没有占到便宜,每次都是在我强大的人民炮兵还击下,被打得焦头烂额。有一次,金门蒋军炮兵向我海岸某村庄射击时,守卫在海岸上的炮兵们马上轰击敌人,在几十分钟内把敌人的榴弹炮打坏了,摧毁了敌人的观察所,打倒敌人房子一百多间,打死打伤蒋军官兵五十多人。这时,这些专事破坏祖国人民生产建设的蒋军才死寂地龟缩在孤岛上不敢乱动。
海上轻骑
在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部队,有一支机智灵活英勇善战的海上轻骑,他们不分夏季还是冬季,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总是在海上保护南来北往的运输船队和渔民生产。他们在海上和敌人的舰艇、炮船打过很多次仗,和敌人飞机搏斗的次数更多得难以计算,有时一天中就有五、六次战斗。
当鹰厦铁路正在兴建,大批建筑材料从海上运来福建的时候,这支人民海军艇队就格外地辛勤。天一黑,水兵们就驾着轻快的炮艇在敌人经常出没的航道上阻击敌人舰艇,让运输船队在我们自己的航道上安全行进。天一亮,水兵们又要迎接对空作战,一夜辛劳后,白天也只能睡在甲板上的炮位旁休息。夏天,南方的烈日把甲板晒得像烙铁一样,那能睡得着啊?水兵们告诉我:“虽然睡不好觉,但是每个人的精神都异常充沛。”这是为什么呢?在一次水兵们的对话中我得到了解答。一个山东籍的水兵说:“我每次出海护航时,总想到自己责任重大,在后方的人们是怎样期望和信任我保卫他们安心的进行建设!”“是的,我一想到家乡一日千里的变化,战斗和工作的劲头就没完没了。”另一个水兵接着说。就是因为这样,水兵们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他们在战斗中也表现出无比的英勇顽强。
我到一只刚从海上巡逻回来不久的炮艇上访问的时候,发现艇的甲板和艇身旁有几十个小补钉,海军某部中队长顾本良中尉说:这是在战斗时被敌机的子弹和炸弹片擦伤的,这样的小窟窿对炮艇来说是不碍事的。它仍然在台湾海峡中飞驰着,打击着敌人的舰艇。这支久经战斗的艇队,有时把一百多吨的装着美蒋特务的蒋帮海军大型机帆船连人带船抓来,有时水兵们驾着这个轻快的小炮艇,到澎湖海峡中伏击敌舰,有时停在敌岛附近炮击蒋军。
水兵们的英勇事迹,在沿海人民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渡驳船夫给我讲了他亲眼见到的一次战斗故事。他说,因为水兵们保护着大批商船队安全地把货物运进运出,海盗们抢劫不到,便想尽办法来破坏我们的炮艇。有一天,当水兵们完成护航任务,白天在休息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派了十架喷气式战斗机到港湾里来偷袭停泊的三只船艇。在敌机将要临空的时候,水兵们立即驾着炮艇向敌机迎去,艇上的高射炮火一面猛烈向飞贼射击,一面在海上和敌机展开了捉迷藏似的不规则的快速航行。十架敌机穿插着返复地向炮艇扫射轰炸,扔下三十多枚炸弹,战斗持续了五十多分钟,虽然有几个水兵负伤和壮烈牺牲了,但是机灵的炮艇仍然高傲地在海上游动,水兵们继续顽强轰击敌机,直到敌机的炸弹、子弹打完了,并且被小炮艇击落击伤敌机二架,其余的狼狈逃跑的时候,水兵们才把炮艇开进港内休息。
辛勤的海岸哨兵
到过福建前线的人都深深地感到,在蒋军盘踞着台湾和金门、马祖的现在,美帝国主义经常唆使和指挥蒋军进行破坏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守卫好福建沿海这条漫长的海岸线是多么不容易啊!海防战士们要付出多少辛劳。在海岸的沙滩上,在海边的岩石上,在傍海的深山中,都有海岸哨兵的脚迹。
最近,我访问了海防前哨的一个海岛。在一座海拔几百公尺的山顶上,有一个矮矮的地堡,地堡内住着三个年轻的了望哨兵。六、七级以上的台风经常从海面刮向山上,飞砂走石使山上长不起一棵树木和野草。每次由山下送给哨兵的饭也被海风吹凉。在一个周末的夜晚,我到了这个山上。这时候正是后方的人们在轻歌漫舞,喧闹的街头正响着幽美的交响曲,可是在这山上,只能听到海涛冲击岩石的吼叫,海风掀起小石子沙沙的声音,茫茫的大海怀抱着沉睡的大地。走进地堡内,只有马蹄表发出滴哒的响声。就是这样,一个哨兵端着枪,戴着了望镜长年累月地日夜在观察着海上和天空。我问起一个刚下岗的哨兵,请他谈一下在这里的感想,他说:“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寂寞单调,但是,我们哨兵却感到它很丰富,因为我们知道这对祖国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每在天气阴霾,风雨交加的黑夜里,海岸巡逻兵们便从渔村旁悄悄地走过,在海滩上和山谷中冒着风雨和飞砂进行机警的搜索。在一个冬夜里,我随着他们去执勤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力壮的巡逻兵,虽然因为翻山越岭湿透了衣衫,但是所经过的山谷和岩石,凡是有沟有洞的地方,他都要去仔细地检查一番,沙滩上有一个脚印他也要思索一下。当这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战士潜伏在一个海边岩石背后的时候,他轻轻地告诉我潮水涨落情况和敌人容易登陆的地方。他对这一带的海面和陆地是那样熟悉。他闭着眼能说出面前海上有几个礁石,什么时候潮水将会涨到什么地方,海滩上和丘陵地,增添一棵小树或多出一个土堆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他怀着坚定的信心说:敌人来一个就捉他一个,半个也不会漏网。黎明了,我随巡逻兵们从野外归来。在海岸巡逻兵们驻地的海岸上,我们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渔船从海边扬帆驶去,迎着朝阳撒下渔网,看着农民扛着农具、学生背着书包向田间、学校走去,这时,辛勤一夜的战士们却兴奋得也不睡觉了。巡逻兵们说:“这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刻。” 
马兆仁插图(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永远作最可爱的人
复员军人张亚标在抗美援朝时的上甘岭战斗中负伤失去双腿。1953年冬他回到故乡福建省海澄县黄岭村,在政府和乡亲们的关怀和照顾下安居下来。他不愿依赖政府发给的残废抚恤金和生产资助金过活,开始用假腿练习走山路,以后逐渐坚持垦荒劳动,共开垦出八亩多地,又进一步学会了犁地。1956年他带头加入了高级社,和其他社员一样出工,不愿享受社里给他的优待劳动日。他的坚强意志和模范行动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附图片)
上图:张亚标在山坡上开垦了八亩多地,七亩地已入社。这是他在一亩多自留地里种植蔬菜和栽培桃树。
下图:张亚标被当地民兵聘请作军事教员。他经常指导民兵练习射击技术。 新华社记者 相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