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市委常委会议搬到工厂去开
新华社哈尔滨6日电 中共哈尔滨市委会3日在哈尔滨电机厂举行了市委常委会议,讨论保证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在今年内制成国家两种重大新产品——氮肥设备和二万五千瓩火力发电设备的有关问题。
市委常务委员们听了列席会议的哈尔滨电机厂等承制单位负责干部和总工程师关于试制工作情况和问题的汇报,并且当场进行了讨论,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会议还对加强试制工作中的政治思想领导和技术领导、密切各厂之间的生产协作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决议。
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深入现场举行会议,解决重要产品制造的问题,鼓舞了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的职工。在会议进行中,电机厂职工代表就给市委的领导同志送来了保证完成这两种新产品的决心书和提前完成氮肥设备用的电机设计的生产捷报。汽轮机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在会上表示要争取今年多制造一台二万五千瓩的汽轮机。


第3版()
专栏:

厂长全天生产
据新华社长沙5日电 湖南省衡阳市建设机械厂、通用机械厂、棉织厂等三个工厂的厂长,最近先后试行“全天参加生产”的办法,来领导生产。这是这三个工厂在实行了全体干部半天参加生产以后的又一项改进领导方法的新措施。
这三个工厂的厂长原来都是技术工人,各厂又都是一两百人的小工厂,因此厂长全天参加生产是可能的。为了使厂长能够摆脱一般事务,抽出时间参加生产,三个厂都把行政权力下放,如劳动力调配、请短假、解决一般的思想问题等,由车间主任负责;五元以下的借支由财务股批准;其他行政工作由经营管理副厂长或秘书担任,等等。
三个厂的厂长全天下到车间生产以后,几天来已经发现和解决了好多关键问题。如通用机械厂今年有97%的总产值属于支援农业生产的,并且要试制七种新产品。但在2月份里,到20日才完成月计划的60%。这个厂的厂长吴树珍在24日下到车间全天参加生产后,很快就发现任务完成不好的原因是生产无计划,各管各的,大家都去试制新产品,却把一批订货的最后工序放着不管。在厂长亲自动手和组织下,职工劲头也来了,结果2月份超额完成了任务。建设机械厂生产煤气机,由于技术不高,经常完不成任务。这个厂的厂长刘光汉下到车间后,目前正在全力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第3版()
专栏:

镇委会的试验船扬帆出海
新华社广州6日电 中共广东阳江县闸坡镇委员会在渔业生产方面建立试验船。现在这些试验船都已扬帆出海了。
闸坡镇党委会要求在海鸥社建立的四对七艕大拖风试验船,今年每对要产鱼六千担,浅海中型拖风试验船每对要产鱼二千五百担,浅海一般鲜拖试验船每对要产鱼一千担;都比当地的一般产量高出很多。
党委会还决定今后所有干部都要随船出海生产,和渔民同命运、共呼吸,保证搞好试验船,总结先进经验加以推广,并且要争取十年内达到大工(生产指挥)的生产技术水平。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二十多个工厂协作赶制氮肥设备
促进化肥大增产
本报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二十几个工厂正在协作生产三套氮肥设备,供应大连、吉林、兰州化学工厂扩建的需要。每套设备可装备一座年产八万吨氮肥的工厂。
全套氮肥设备制造极为复杂,它包括有三百二十个大气压的防爆的高压容器、高压防爆压缩机和大型电机等。承制这些设备是以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齐齐哈尔和平机械厂等四个工厂为主,并有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等二十多个企业为他们提供铸锻件或加工部件。
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氮肥设备的生产任务,各工厂都认真加强技术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哈尔滨锅炉厂职工以跃进的精神,决定将今年生产的高压和中压容器的产量,各由原计划的十五台提高到二十二台。
各工厂在共同生产全套氮肥设备中,都主动地相互协作。如在组织氮肥设备的协作中,曾碰到因缺少七公尺车床和五公尺的立车,使今年生产计划有落空的危险。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虽有七公尺车床,尚未安装,但他们主动提出加快安装速度为生产氮肥设备服务;没操作工人,和平机械厂又主动提出抽出十五到二十个工人支援重型机器厂。


第3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七十二万吨粮!
农民有句俗话:“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全国平均每亩只有二百斤,而日本是六百斤左右,其原因除水利条件较好以外,主要是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黑龙江省今年制造的三套氮肥设备,每年生产的化学肥料就能增产七十二万吨粮食。
为了实现肥料化学化,我们不只建设大型的化学肥料工厂,还要建设数以千百计的小型化肥厂,不只中央和省要建设,每一个专区、每一个县也要建设。为上百上千个化学肥料厂制造设备,是一件既艰巨又光荣的任务。黑龙江二十多个工厂用协作的办法能制造大型化肥厂的设备,其他地方用协作的办法,也一定能够制造中小型的化肥厂设备。
希望全国大大小小的机器厂,齐心协力为促进肥料化学化而努力!


第3版()
专栏:

清仓大队出征
据新华社杭州6日电 浙江省商业部门组织反浪费清仓大队,决定从3月份开始,在全省商业系统结合整风运动开展一次仓库大检查,把仓库中的浪费现象烧个干净。
这个清仓大队由二百五十多人组成,由省商业厅副厅长庞在祥担任大队长。现在部分干部已陆续出发去温州、宁波、舟山等专区,大部分干部待集中短期学习后,分别到三十五个县、市去协助清理仓库。全省各专区、县、市也将分别成立清理仓库中心组和小组。


第3版()
专栏:

五步并作一步走
安徽今年地方工业产值将增长53.6%
基本建设投资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总和
本报合肥6日电 安徽省最近制定了今年地方工业“五步并作一步走”的跃进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安徽地方工业的总产值,今年将由原来的十二亿四千多万元增长到十九亿二千万元,比原有产值增长53.6%。这一增长额等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五年增长额的92%。今年地方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比前五年投资的总和还超过44%以上。今年,全省将有一千三百六十三个工业项目动工建设。这一计划实现以后,将使安徽地方工业的产值,由原来占工农业总产值25%提高到占31%。
今年安徽地方工业的发展计划,和过去不同的是:过去是以平均定额制定计划,这次是以先进定额为标准,要求落后赶先进,经过努力才可以完成。这是鼓舞人们大跃进的计划。今年的基本建设计划中,改变了过去单纯为了大城市轻工业的发展而限制农村小工业发展的情况,把工厂建设在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地,这样就使工业能够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安徽省广大职工,正为实现这一大跃进计划,改变安徽工业落后的状况而努力。合肥市有三十八个工厂的职工,今年决心要把工业产值比去年提高66%以上。按照原有定额,必须增加人员才能完成这样的计划,这些厂的职工却决定打破常规,采用先进定额,压缩有效工时,这样来完成计划。矿山机器厂职工压缩有效工时二十四万个,占全年全厂有效工时的21%,相当于增加一百个工人。第一纺织厂的职工普遍开展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竞赛,挡车工臧永珍、韩翠英分别看到一千二百和一千四百个纱锭,正向着一千六百个纱锭奋斗。


第3版()
专栏:

上海支援安徽办工业
本报合肥6日电上海市决定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大力支援安徽省发展工业。  目前,上海已经向安徽投资一千多万元,支持安徽开采煤,发展炼铁工业。安徽省已经利用这些资金在马鞍山开始兴建年产五万二千吨的两个炼铁炉,在铜官山兴建年产八万吨的两个炼铁炉,在濉溪煤矿兴建年产一百二十万吨的两对矿井。在马鞍山兴建的炼铁炉今年10月1日就可以投入生产。此外,还要在芜湖市、安庆市兴建冷冻厂等工厂。
上海市还准备供给安徽省技术力量和设备,并且要帮助安徽兴建一些其他的工厂。现在,双方正在具体协商中。
(于风)


第3版()
专栏:整风佳话

“哑巴”说话了
在这次鸣放高潮中,上海机床厂第一车间传出了一件趣闻:“假哑巴,真开口了!”
这是工人刘燕青的故事。
解放初期,刘燕青失业在家,日盼夜想有个工作做,经常到“瞎子先生”那里去算命问何时有工作。有一次,瞎子告诉他不过冬至就有工作。果然,这一年的11月7日,他接到了市劳动局的就业通知。他高兴得连饭都不吃就去请教这位“瞎子先生”:“参加工作以后要注意些什么?”瞎子就对他说:“你是一个老实人,进厂后少说话为妙。”从此,他就把这句话奉为箴言,自进厂一直到今年春节为止,很少开会,从不过问厂里的一切事情。这次反浪费反保守的大鸣大放在厂里搞得热火朝天,起初他仍是默默无声,可是在全厂职工旺盛的革命干劲和领导的启发之下,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听瞎子的话实在没有道理。过去有的时候为了生产上的一件事情想讲话,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这是多么大的痛苦!有时设计科画错了图样,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财产,而自己却不开口;自己车床上的漏油问题,请了修理工几十次,两三个月仍是不来修理,影响产品质量,当自己爬到车床下面去时,车油还滴得满身是油。他想:就算它一天漏了二两吧,一个月可不得了。就这样,他开始觉醒过来了。几年来党对工人教育的光芒,也在他的身上开花了。他说:“我简直变成瞎子一句话的奴隶了,还算什么工人阶级里的一分子!”于是,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个晚上他连写了六十多张大字报,把许许多多新的和过去的意见,都提了出来:他成了车间里写大字报最多的一个。


第3版()
专栏:

同起居同劳动同鸣放
东北第三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的领导人员和各工段的党、行政、工会、共青团干部,在3月1日搬到工人宿舍去,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鸣放。他们打破了整改工作的常规,到贴大字报现场去进行整改,一天处理了八百多条意见。他们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职工的鸣放积极性,当天晚上在一个小时内就贴出大字报一千六百二十一张。


第3版()
专栏:

不设售货员的列车
3月3日六时五十二分从北京开到上海的一列旅客列车上,没有一个售货员。这是上海铁路局试行成功的全国第一列“没有售货员的旅客列车”。
在这列客车上,餐车人员兼司茶炉烧水,餐车主任兼管财务工作,列车员兼做挑水、送水及冲茶洗茶杯等工作。
据初步统计,仅该局沪京、沪津、沪兰、沪南(平)、沪常等主要线路推行这个办法,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开支近九万元。


第3版()
专栏:

生产跃进人心暖
不怕风雪刺骨寒
据新华社讯 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森工局的职工,在2月28日提前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的生产计划,共生产出一十八万七千多立方公尺木材,比去年同期增产两倍多。
目下伊图里河森林区仍然是严寒时节,但是职工们提出:“生产跃进人心暖,不怕风雪刺骨寒”,决心利用这个采伐木材的黄金季节,为国家生产更多更好的木材。


第3版()
专栏:

日产一百三十四万吨公里
北京铁路局又赶过上海
本报讯 北京铁路管理局在2月12日向全国各铁路管理局提出开展日产百万吨公里运动竞赛的倡议以后,许多铁路局已经应战。上海铁路管理局在3月4日创造了平均每台机车日产一百二十八万九千吨公里的全国最高纪录,并且主动打电报给北京局,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北京局职工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受到很大鼓舞。北京局党委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加强运输组织指挥工作,组织职工学习上海局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日产量。经过苦战,北京局在3月6日突破了全国最高纪录,完成每台机车平均日产一百三十四万吨公里,超过上海局,跃居全国第一。石家庄调度分区由过去最高的日产一百零五万吨公里,一跃而达到一百二十八万吨公里。


第3版()
专栏:

中苏交换日用消费品
本报讯 中苏两国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两国商业部之间的日用消费品交换业务。目前苏联供应我国的这些商品已大部分进口,自行车等已在市场出售。我国供应苏联的商品也已陆续启运。
这项业务是苏联商业部提出的。日用消费品交换在两国对外贸易协定之外进行。由于交换进出口总额要达到平衡,因此不占用国家外汇。它是对外进出口贸易的一种补充,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一种新的贸易形式。这种商品交换形式已经在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之间进行了几年。目前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也相继向我国提出自1958年起开展日用消费品交换的建议,我国已表示同意,正在进行商谈中。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空气电池灯
河南省地方国营新乡、安阳两个电池厂,最近试制成功一种空气电池灯。
这种空气电池灯,使用方便,品种很多,小的如同台灯,大的有普通收音机大,灯头可以根据需要用电线伸长缩短,点起来不怕风雨,既卫生,又安全。能够照明七百个小时,比煤油灯还亮的一种空气电池灯,售价最高不过四元六角钱;另有一种比普通二十五支光电灯还要亮的灯,可以连续照明四百个小时,适用于农村夜间打井、野外临时工地和没有电灯的城镇夜间集会。这种灯比点汽灯便宜得多。
这两个人点的空气电池灯以每晚点两小时计算,可以点将近一年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摄(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让高炉吃得饱产得多
鞍钢矿工要比去年多采三分之一铁矿石
新华社鞍山6日电 鞍钢全体矿工在生产大跃进中,已把今年铁矿石的产量指标提高到一千一百万吨以上。这一指标比去年增长31.3%。
这一跃进计划是矿工们经过反浪费反保守斗争,多方挖掘潜力后制定的。
在生产大跃进中,矿工们决定推广十九项先进经验和新技术,进行十四项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如推行弓长冷铁矿的深孔留矿法,既可确保安全生产,又能提高劳动效率两倍;推行大孤山露天铁矿的电铲综合工作经验,也可提高工作效率20%以上。矿工们还准备组织一批力量,到煤矿和有色金属矿学习先进经验,赶上先进,争取生产的更大跃进。


第3版()
专栏:

社社都可以买一部
3月1日上午,以湖北省引水上山的创始人李大贵为首的均县农民参观访问团,访问了武汉国营通用机器厂。
通用机器厂的职工为客人举行了联欢会、座谈会,还表演了小型万能拖拉机的操作。表演时,李大贵与司机并排坐在机台上,只转了两个圈,就学会了开拖拉机。他高兴地说:“这个小铁牛可以顶三十多头头号牛,将来我们每个社都可买一部。”


第3版()
专栏:

用西湖泥开汽车
杭州市运输公司职工用西湖泥代替木炭作燃料成功。3月2日他们在经过改装的汽车木炭炉内放了一斤木炭作引火,再加上烘干的西湖泥,点燃木炭后,西湖泥也跟着燃烧了。车上坐上了二十二个人,行驶了三十三公里,烧去西湖泥一百多斤。
西湖泥所以能代替木炭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植物料可燃成份,只要把西湖泥烘干,就能燃烧。


第3版()
专栏:

“有为者,亦若是”
文英
西安人民搪瓷厂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使该厂的产品质量赶上和超过了上海的水平,跃居全国第一位。这是工业战线上的一个可喜的现象。
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搪瓷工业的地区,一些拿枪杆子出身的外行的领导人员,能够在短短的时期内,赶上了师傅,并且超过了师傅的技术水平。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外行完全可以变成内行;这件事情大大鼓舞了所有的企业领导干部信心百倍地去学习和掌握生产技术。
学习是一天也不能松懈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不懂业务的人去领导企业,他所遇到的困难自然很多。但是如果能拼命苦学,力争上游,亲自动手,和工人一道来研究试验生产技术,那末,自己慢慢地便从外行变为内行。与此相反,如果不经常地注意学习,不努力力求进步,不用说达不到又红又专、红透专深的目标,就是过去曾是“红”的人,也会慢慢失掉颜色,过去曾经是“专”的人,他那一点儿技术,也会被时间抛在后面变成时代的落伍者。
当然,一个生产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条件差的地区或单位,要赶上先进地区和单位,困难自然会更多一些。但是,只要领导干部放下架子,和工人一起钻研技术,把生产上的困难,作为鞭策自己的条件,激励大家更加虚心学习,向艰难困苦作斗争;同时,虚心地吸取先进单位有益的经验,诚恳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那末,落后的单位赶上先进单位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些话,对于落后者应该是一个鼓励: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有没有毅力赶上去。


第3版()
专栏:

后来居上
——记西安人民搪瓷厂提高产品质量的经过
本报记者 吴钢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西安人民搪瓷厂的产品质量,本来不如上海,可是他们诚恳地拜上海同业为师,甘当小学生,虚心的学习,以后学生竟然赶过老师,跃居全国第一。
西安人民搪瓷厂是1952年新建的。那时,全国搪瓷品的生产远满足不了军民的需要。没有搪瓷工业的西北地区,要从千里之外的上海等地运来搪瓷品,运费很大。驻在当地的人民解放军某部,决定用战士们开荒生产得到的粮食,卖成钱,投资兴办搪瓷厂,给西北地区播下搪瓷工业的种子。二十多万元和从解放军抽调的几个党员干部,就是当时所有的一切。
不懂就钻
“隔行如隔山”,拿枪杆的一下办起工厂来,岂能没有困难吗?是的,困难很多;其中最困难的就是不懂。他们不懂生产,不懂管理,甚至连机器、原材料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也就是因为不懂,他们曾经吃过多么大的苦头呵!
不懂就学,困难的是他们连学习也不得其门而入。为了学习琅粉的配方,这个厂的领导干部到上海去。那时,上海的搪瓷业还是私营。他们请教资本家,回答是:“配方不能给,要用琅粉可以买,我们配下给你们寄到西安去。”他们想看一下配制方法,但是,连配粉室的门都不能进去。那时候,有个叫沈金鹤的,跑到旅馆找他们,自称过去他干过搪瓷厂,是懂得配方的工程师。他要求到西安去工作,条件是:配琅粉由他负责,配方不公开,每月报酬是二十袋面粉。为了尽快开工生产,这个厂的干部便接受了这些条件。1952年元月工厂总算正式开工生产了。
问题出来了。生产进行得非常糟。工程师总是关住门子配琅粉,配的琅粉总是不能用。领导干部再到上海去学习时,人们说:“唉!他是个‘跑合’的,怎么能干这个呢?”
眼看着国家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因为不懂技术,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这怎样能行呢?党委会开会研究,决定领导干部亲自去干,钻研技术。厂长兼党委书记邸林杰学配粉,副厂长马儒英学涂烧,副厂长孙耀增学制坯。他们搜罗了工业大全等资料来阅读;到上海再去学习;搜集别人不用的各种配方来研究,终于渐渐地摸着点门道了。“搪瓷主要是手工业操作,社会主义的企业怎么能不让工人知道配方呢?你不公开我公开!”他们便把自己研究和学习所得到的材料整理、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工人,再共同和工人研究。工人情绪非常高。就在那时,他们也接到华东一家公营搪瓷厂的样品和配方,干部和工人研究之后,决定试验。但是,当邸厂长请工程师试验时,却遭到拒绝。而且当干部同工人要自己试验时,他竟然把炉子停烧了。干部同工人就到附近玻璃厂去试烧,结果,和工程师的说法相反,打出的样板非常好,使用这个配方之后,这个厂的产品第一次在西北地区为自己打开了出路。
此后,西安人民搪瓷厂新的技术力量渐渐成长起来。随着国家调来技术员张士达之后,公私合营后的上海搪瓷厂也派一个老工人、共产党员王月成,来支援他们。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不安和羞愧
生活总是在尖锐的斗争中度过的。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立刻出现。正像他们过去的战斗生活一样,一个战斗刚结束,新的战斗任务又在等待着他们。
1956年春,这个厂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产品无法销售;搪瓷品在院子里堆积如山。因为资金无法周转,没有钱买原料,甚至连工人的工资也没法开支。领导干部坐卧不宁,工人情绪非常低落;全厂职工焦急、不安,真是如坐针毡。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论说这个厂的产品质量,比起1952年来,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和上海的产品质量相比,和日益增长着的群众要求相比,那就差得远了。群众纷纷来信批评他们,都说欢迎上海货,不愿意要西安货。
 有一天,张德生同志到工厂去。他看了每一道工序,听了厂长的汇报,和许多工人谈过话。最后,他向干部提出下列意见:“产品质量比1952年提高了;但应当向前看,人民的需要也提高了;和人民需要以及和上海相比,还差的很远。目前的中心问题是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成本。如果作到这点,人民会欢迎,生产就能增加;否则,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工厂的存在都要发生问题。”
话是开心的钥匙。这一席话给全厂职工指明了战斗方向。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了。为了征求群众意见,这个厂举办了展览会,工人还分头到农村和工厂去。他们还把上海的产品拿来和本厂的比较、分析、化验。一比之下,全体职工都清楚的看到:上海货外观漂亮,光泽好,造形整齐,花色鲜艳,品种多,价格低;而本厂的产品呢?不干净,大小不一,边子薄厚不均,搪粉不匀,又是粉疙瘩,又是麻点。当职工知道群众的批评和看了和上海货的对比之后,感觉到十分羞愧;甚至到百货公司或市场上,去看上海和本厂的产品、征求意见时,都要藏起厂徽。然而,这种羞愧的心理,激励着每一个职工。为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的劳动竞赛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苦干一年,赶过上海
领导干部带着工人分批到上海去学习,而后又把学习到的迅速运用,来改进自己的生产。他们得到公私合营后的上海搪瓷厂职工们的热心帮助。他们采用了上海卷边机,代替自己过去的手工卷边操作,既规格,效率又高。他们还根据群众的意见和以上海样品为借鉴,增加了几十种产品:有马勺、锅盖、灯罩、水壶;也有医药用具和各种容器。这一来,他们的产品由滞销而变为畅销,形势完全扭转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产品畅销的情况下,骄傲思想在职工中滋长着。他们以为本厂是西北首创,独此一家,不愁销售。“萝卜快了不洗泥”,人们注意的是产量提高,至于质量呢,都没有给以应有的注意。为了克服职工重量轻质的思想,领导上和工人算了一笔账:如果质量提高10%,就等于增加10%的收入;如果再落后下去,仍然会发生产品销售不了的危险。当工人认识到提高质量便是最大的节约时,他们便提出“1957年赶过上海,摘掉落后帽子”的战斗任务。而在完成这个任务中,全厂职工整整苦战了一年。从年初开始,他们就一步步前进,直到年底,主要产品的一级品就达到80%以上,超过了上海。
去年2月下旬,中央轻工业部硅酸盐工业管理局的干部,带着上海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来到了这个厂。他们和当地工业领导干部以及本厂干部,共同组成试点工作组,深入到车间去,和工人一道生产,同甘苦。他们以搪瓷生产三个工段里的中间工段——涂烧工段先进的第十小组为重点,发现了各个工段中一系列质量上的问题。然后,再和技术人员、工人共同研究、试验,坚持不懈地干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过去车间尘土飞扬,产品上垃圾点很多,干部就和工人、技术人员一道进行彻底的扫除。琅粉配方上有缺点,干部和工人、技术人员共同从几十种国内外配方资料中,综合研究、选择和配制出最好的二十五种来使用。制坯中轧车压光不平,有绉纹,干部就同工人到天津去学习无绉纹压坯法,然后在全厂推广……。
经过一年的苦干,西安人民搪瓷厂的产品质量,终于超过了上海的产品。按照国家的指标要求,搪瓷的内在密着力是八千到一万克厘。就是说用重达八千到一万克厘的铁球,从一公尺的高处向搪瓷产品冲击下去,要求它的里层瓷不掉。但是,这个厂的产品已经达到一万二千克厘;不只里层黑瓷不动,就是连外层的瓷也安然不掉。上海有的产品最高才达到一万克厘左右。这个厂产品的光度也超过上海产品,达到九十度以上。外观也较上海的美观,搪瓷均匀而细致。耐酸、耐热都超过上海产品。过去西安销售部门都是从上海买来产品,做为验收当地产品的样品;现在正相反,上海销售部门却要买西安的产品,做为验收当地产品的样品。这个厂的产品价格也比上海和全国都低13%。
在广州举行的出口商品展览会上,这个厂的产品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从那时起,他们的二十八万件产品第一次走入国际市场。从那时起,全国各地搪瓷厂不断派人来这个厂学习,或者要求派工人去介绍提高质量的经验。
三年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要防止骄傲思想,最好的办法是在打完胜仗之后,提出新的更艰巨的战斗任务。正当这个厂职工中滋长着骄傲思想的时候,党中央提出了十五年赶上英国的战斗号召。头脑比较清醒的厂的领导干部,深知他们去年有的产品质量指标还完成的不够好;他们还没有掌握生产祖国建设日益需要的工业搪瓷的技术;他们还只知道一般搪瓷知识,和党所要求的又红又专相差甚远;然而最重要的,正像这个厂马儒英副厂长说的:“老天爷!大家都在跃进,你知道人家又想出什么好招来呢?人民和建设的需要提高了,你不前进就要落在后面。骄傲一下可了不得呀!”要向更高的水平前进。现在,这个厂的职工提出了一个新的战斗口号:“三年以内在日用搪瓷上超过国际水平;八年以内在工业搪瓷上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目前,这个厂为达到国际搪瓷生产顶峰的战斗已经开始了。他们正着手搜集各国的资料和样品,还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各种新的经验。到各工业建设单位、少数民族区域和农村了解人们对搪瓷品需要的职工,不久就要出发了。


第3版()
专栏:

“双反”的有力武器
到3月5日止,铁道部工厂管理局每人平均已写了一百零九张大字报。其中基建设备处科长朱振鹏(左)已写了四百三十张,工程师周家骧(右)和主任材料员姚连第(中)都写出了四百六十张以上。
皇姑屯北厂用十八万元为职工修了一座漂亮的食堂,但离工厂一公里远,因此谁也不去那里吃饭,只好把它改作仓库。
铁道部电务局电务设计事务所的一笔总账。这是铁道部工厂管理局浪费展览会上的两座山——不必要的印刷品。本报记者 高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