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常德县组织群众检查备耕工作
参观评比 现场鸣放 带动落后
县委重点乡虚有其名,群众编快板狠狠嘲笑
本报特约新华社常德5日电 湖南省常德县最近采取现场鸣放、编快板等办法,开展群众性的检查评比,推动了当前的备耕工作。
参加评比检查的二千五百三十二个乡社干部分成三个参观检查团,分赴几个乡,进行了三天的实地评比检查。中共常德地委、常德县委负责人都参加了实地评比活动。
走进七里桥乡,县委认为这个乡一直是县委重点,乡党委第一书记是县委宣传部长兼的,第二书记也是原来的区委书记,生产应该差不多。但走进乡里,县委们都大吃一惊。生产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得远。参观的人就地编了快板:
“七里桥,七里桥,再不努力危险了。肥料不多,质量不高,弄假虚报怎开交。上报肥料每亩三百担,其实二百担也不到。检查一个月亮山(社),上报肥料三百担;翻来复去一检查,每亩只有六十三。干草皮,气死人,既不沤又不熏。搞熏肥,够典型,三根稻草当包心,到底熏好未熏好,从上到下无人问。家肥收集更要命,社里空空如水洗,自留土上堆满粪。私人菜蔬乌又青,集体春收喊救命。‘雨水’已过好几天,要做秧田没大粪。”
快板还帮助这个乡找出备耕工作不好的原因:“大家要问七里桥,为啥备耕这样糟?关键在领导。书记张丕望,惯把情绪闹。自办重点社,搞得稀糟糟,工作飘荡荡,经常发牢骚。若要批评他,拍桌蹬脚吵。指示他不看,自认都知道。”
代表们还在乡党委第一书记、县委委员吴仲平的丰产试验田边评了一番:
“吴书记,试验田,肥料只有十几担,订产一千三,跃进只有喊皇天。”
这些尖锐的批评,对七里桥乡干部有很大教育。当晚,就召开了党委会,都沉痛地进行了自我检讨,决定拼命干十五天,变落后为先进。检查后五天中,全乡每天出勤率由原来占总人口不到一半上升到71%。五天每亩增积土肥六十担,还收集家肥八千多担。一万五千多亩绿肥普遍追了一次肥。全乡八百多头耕牛出动,把大部分冬水田翻耕一次,秧田都加了一次犁耙。党委书记吴仲平在自己的三亩试验田里,增施了九十担肥料,加了一道犁耙。2月27日大风雪天,他带头挑塘泥。全乡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生产高潮。
代表们在钱家坪乡参观时,又用快板夸奖他们的干劲:
“一入钱家坪,水田平如镜,三光铲得净,肥料七百零。大家干劲大,满山?喝声,生产跃进中,数你第一名。”很多代表当场检查了自己的自满松气思想。原先认为现在不能犁田的蒿子港乡代表,在参观钱家坪犁田后,表示回去就发动春耕。
中共常德县委总结了这次参观评比检查工作,认为这是克服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推动当前生产的有效办法,是鼓励先进,帮助落后,带动中间的好办法,决定把评比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定全县性的评比检查每季度一次,各乡每十天检查一次,农业社每七天检查一次。


第2版()
专栏:

平地整畦 刻不容缓
山东水利厅要求各地抓两个环节
本报讯 在大量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中,如何保证做好平地整畦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能?山东省各级领导机关正在着手解决。
山东大部分地区的平地整畦工作都未被重视,如莱阳专区,去年冬季以来共增加灌溉面积一百五十七万亩,而经过平整的土地还不到九万亩;沂蒙山区的平地整畦工作至今基本上没有动起来;就是平地整畦工作搞的较好的黄河下游的聊城专区,在新增加的四百多万亩水浇田中,已经平整的也仅大半数。
因为地形不平,兴建的水利设备势必不能全部发挥作用。
据省水利厅负责人分析,首先是由于领导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领导精力用于水利建设方面多,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已经建成的工程则抓的少。因此,在布置任务或检查工作时,对平地整畦工作往往强调得不够有力,措施不够具体。水利厅负责人认为各地必需立即克服这种落后状况。这位负责人说,做好平地整畦工作必须抓两个环节:提高认识,纠正重建设轻利用的思想,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各农业社切实做到合理安排劳力。另外,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指导。凡是这样作的地方,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华社专稿)(附图片)
四川省简阳县解放社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加工运动。这是土地加工队正把塘泥担上坡地加厚土层。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2版()
专栏:

扩大公共积累添置生产设备
四川许多农业社不再贷款
本报特约新华社成都讯 四川省各地农业社通过整改调节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普遍扩大了公共积累。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一般农业社公共积累的提留都由原计划占总收入3%左右,提高到5%以上。内江、南充等专区农业社提留的公共积累已达到去年增产部分40%,遂宁专区各农业社提留的公共积累比以往两年提留的总和还多。
各农业社公共积累增加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显著增强。全省今年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社在春耕期间不向国家贷款,即可解决生产资金问题。许多农业社兴修的基本建设和购置的生产资料,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多。往年一般农业社无力购置的抽水机、发电机等工具,现在已开始被农业社大量买去。仁寿县一些农业社一次集资十万元现金送到县上,要求帮助他们建立十六个水电站和十四个水力站。各地农业社的集体副业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最近大家都在忙着赶修猪圈、牛圈以及饲料加工场等,到处呈现着一片旺盛景象。


第2版()
专栏:简讯

不浪费一分地
陕西省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弃耕土地和种植空闲地。从去年夏天到目前,延安、汉中两专区的农业社分别组织远耕队,上山恢复弃耕地,并且开垦了一部分缓坡荒地,共扩大耕地三千多万亩。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简讯

改良盐碱地
在吉林西部估计约有30%的耕地是盐碱地。为了使这些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吉林省最近已确定了今后改良盐碱土的方针、办法与行动计划。


第2版()
专栏:

繁殖耕畜的季节到了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动力是耕畜。在个体农业经济时期,耕畜是农民的“半个家产”,合作化了,耕畜就成了“半个社产”了。每个农业社都应该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积极建立起这“半个社产”来。
近年来有的地区对繁殖耕畜注意不够,因此耕畜增殖率下降。据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四省不完全统计,1957年比1956年减少九十多万头,由于耕畜减少,有些农业社只好用人力代替畜力,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增产。扭转这种情况的根本办法就是:抓紧繁殖耕畜。
目前我国大部地区严冬已过,大地回春,正是繁殖耕畜的好时期。每一个农业社都应该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做好耕畜配种工作。
许多地区经验证明,领导重视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农业社和生产队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耕畜工作,制定贯彻繁殖耕畜计划。湖北省荆门县双喜社就是由于采用了上面所说的办法,九十多头母牛在三年内共生了二百零一头小牛,每年平均繁殖率达70%以上。
根据社内可繁殖母畜头数配备足够的种公畜,是当前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种耕畜不足,可以恢复役用的种公畜为种用;乡、社之间也可以相互调剂使用。农业社商请附近机关、部队在这方面给以支援,也是一个办法。
繁殖耕畜的季节也是农活繁忙的时期,因此有些农业社的干部和社员怕母畜怀胎产仔耽误生产,而不愿繁殖耕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可以将母畜合理搭配到各生产队,用副业牲畜调剂农忙用畜;也可以根据农事活动分期分批配种等办法。各农业社可以参照这种办法,及早加以安排。


第2版()
专栏:

要有切实的组织措施
田林茂
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目前已有四百多个县市计划在今年达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增产指标,有一百多个县市的皮棉产量计划达到百斤。其中北方的很多县市,还提出了“跨黄河”、“过长江”的雄伟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有了计划就有了奋斗目标。但计划毕竟还是计划,从计划的制定到实现,其间还有一个艰巨的努力过程。计划能否实现,要看全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有相应的组织措施。现在春耕生产马上就要开始,能否如质如量地及时春播,是大跃进计划面临的第一关。
浙江黄岩县不久前检查一些农业社备耕工作的时候,发现有的农业社只有计划没有行动,有的虽有行动,但措施与计划不符合,或者赶不上计划的需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据说有少数干部在订计划的时候就不很认真,他们的态度是:别人订了一千斤,我也不能九百九。指标先这样订了,能否实现将来再说。这些人在新形势面前如瞽如聋,看不到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群众觉悟的提高,对大跃进缺乏信心,对自己提出的增产计划既不研究具体的组织措施,也不打算百分之百地实现,他们是说过就算了。这种情形如不马上改变,增产的计划会落空的。
用评比的办法来推动各地采取具体的组织措施,推动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在目前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种评比可以使那些具体工作落后的地区和单位猛省,赶快想办法进行补救。有一些地方因上一段取得较大成绩而松懈下来,也会因评比而大吃一惊,紧张起来。这就会使冬季以来蓬蓬勃勃的干劲继续保持下去,在春耕生产以至全年工作中坚持这种干劲。
生产条件的改变,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修的水利工程要使用,就要增加提水工具和水田种子,需要平田整畦,需要制订用水制度和办法。劳动项目增加了,农业社也就需要整顿得更好些,提高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深耕细作。不然,有了水利工程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
增产措施能否满足跃进计划的需要,是今年春耕准备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现在,时机已很紧迫了,各地需要组织力量,认真检查一下备耕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这是争取“大跃进”必不可少的步骤。


第2版()
专栏:农业高产志

大牲畜
蒲县五年增殖一半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山西蒲县的大牲畜获得飞跃发展。到1957年,全县各种大牲畜已发展到一万五千二百七十九头,平均每两个农民有一头大牲畜。这个数字比解放初期增长111.3%,比合作化前
(1955年)增长10.8%,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年(1952年)增长58.1%。五年中每年递增7%。由于大牲畜的发展,每头役畜负担的耕地由三十四亩八分减为二十七亩七分。大牲畜的增多,不仅给农业生产增加了动力和肥料,而且大大提高了群众副业收入。五年来仅出售、屠宰、皮毛三项收入就有三十九万二千三百多元,以1957年农业户数计算,每户平均四十元零一角。


第2版()
专栏:互相支援 亲如兄弟

大批耕畜支援各地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农牧民将以二十五万头(匹)精壮耕畜,支援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和江苏等省农民实现农业生产大跃进。首批精壮的耕牛、马、驴七万二千多头(匹)现正向外交接启运。
耕畜一向缺乏的河北省,今年将得到由内蒙古支援的十五万头(匹)耕畜。河南、山东、安徽不久就有一万一千五百匹蒙古马出现。


第2版()
专栏:杂谈

“做”和“做好”
不管做一件什么工作,一定要把它做好。如果只是做一下,而不把它做好,结果等于没有做,甚至更坏。
据了解,山东省聊城、惠民、昌潍、莱阳四个专区三十五个县,入冬以来死猪十三万多头(其中80%是小猪),有的县死猪现象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号召和发动群众养猪,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只有“号召”和“发动”是不能把猪养好的,必须做很多细致的工作才行。在发动群众养猪的时候,固然需要打通群众的思想,解决猪仔和资金等问题;在群众大量养猪以后,还需要领导群众解决饲料、防疫和育养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山东省上述地区正是因为对猪的养育和保护工作缺少具体领导,因而发生大量死亡现象,结果不但达不到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目的,反而使群众遭受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了今后养猪的积极性。
为什么在大量发展生猪生产之后,育养和保护工作没有做好呢?其中具体原因可能很多,若是从思想作风上来检查,就和某些领导干部的官气和骄气有直接关系。不容否认,现在的确还有一些这样的干部,他们只是习惯于发出一般的号召,而不善于做具体的组织工作;也有的人容易满足于表报上的数字成绩,对于工作开展以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则不大注意。山东部分地区生猪死亡的事实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开始的时候固然需要兢兢业业,工作开展以后,甚至已经取得了成绩,也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产生“万事大吉”的思想。我们要密切注意新情况下必然会发生的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新措施,才能善始善终,把事情做好。


第2版()
专栏:

走群众路线 受群众爱戴
四川农业社整改后拥干爱群成风气
本报特约新华社成都专讯 四川省十九万多个农业社进入整改以来,广大社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的跃进。
整改以前,有相当一部分社干部对群众的力量认识不足,在经营管理和领导生产等方面有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的毛病;另外有一部分社干部在推广先进技术和制订生产计划等方面不敢向群众中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存在着片面的群众观点。这两种毛病既不利于工作又容易引起群众不满,致使有些社干部感到苦恼。这次整改中,各地农业社的干部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克服了上述缺点,树立了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使工作面貌完全更新。
目前,各地农业社干部都坚决执行民主管理财务的制度,实行定期公布账目,遇有较大开支都召集大家商量研究。南充专区有90%的社公布了财务开支,社员们的误解全部消除了。
许多农业社的干部也狠狠地改掉了领导工作中的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的缺点。现在,社干跟社员们同出同归、共同克服困难,思想不一致便就地组织辩论等新气象到处出现。简阳县解放农业社过去修水利不和社员们商量,主观地要求社员在新的排水渠道没有修成以前,先填了旧的排水渠道,洪水下来冲淹了田地和几间房子,造成水灾。该社干部在这次整改中转变了作风,今年兴修水利时,从勘测到施工全经社员代表反复讨论和通过,遇有问题就地组织辩论,结果灌溉能力增加八倍,基本上实现水利化。
这次整改也使部分社干部改掉了片面的群众观点,纠正了在技术改革、制定计划、分配收益等方面迁就错误思想的毛病。遂宁专区在整改中,曾专门批判了某些干部不敢向群众的落后思想作斗争的缺点,使社干部对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对群众路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广大社干部树立了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以后,深受群众爱戴。拥干爱群的风气日益浓厚。


第2版()
专栏:编后

搞好人的关系,发挥人的作用
今年冬季生产成绩空前巨大。这和农村整风整社,特别是干部作风的转变有很大关系。
农村整风以前,有些干部由于作风生硬,许多应该做好的事没有收到应得的好效果,甚至引起群众不满。而群众呢,由于有些干部缺乏民主作风,挫伤了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有许多该说的话也不敢说,甚至产生了消极情绪,这又进一步影响到干部和群众的团结。经过整风整社,干部作风转变了,干群关系密切了,从而出现了有事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的新的局面。这样,工作比过去好做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也高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要进一步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生产高潮的不断高涨,就必须搞好人的关系,发挥人的作用。为此,各地应该把整社工作进行到底,更好地整顿干部作风。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内黄经验为何不能推广
河南内黄县在打井下泉方面有许多先进方法,也找了很多代用品。如用苇篾代替棕、用麻经和柳条代铁丝等,由于县、乡各级领导积极支持,做的非常彻底,打井可以不用棕和铁丝。按内黄经验,每个深十丈的泉可节省棕四十斤,粗铁丝二十斤,细铁丝四斤,共可节省四十七元。山东省范县也有同样的经验,但由于县、乡各级领导没能坚决支持,迁就落后的方法,结果不能推广代用品,还派人去天津买铁丝。
内黄的经验如果认真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就可以给国家节省大量物资,今年全国下泉以十万眼计,就可节省棕四百万斤,铁丝二百多万斤,价值四百七十万元。但有些地方领导还不够重视,例如山东还要求中央拨大批棕和铁丝。因此,为了反浪费,就要果敢坚决地向右倾保守思想斗争到底! 葛荫萱


第2版()
专栏:

充满革命精神的甘肃省水利事业
本报记者 顾雷
(五)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依靠群众办水利事业,一直是甘肃省明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
甘肃省大兴水利,并结合进行对大自然全面改造的时候,也正是国家大力进行工业建设的时候,国家无法对甘肃的这一事业大量投资。另外,甘肃农业生产在解放后虽然有发展,农民的生活还不能说“很富裕”,加上人口稀少,治理面积大,于是困难重重。这时,甘肃党组织没有叫苦,没有把眼睛望着国家,也没有放慢工作的脚步,而是面向群众。这个观念是很明确的。省委一再指示各级党的组织,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实现水利化。
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甘肃省抓住了下列三个工作:
首先是加强群众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在甘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上长期干旱,在群众心理上留下了某些落后的意识,1953年大旱,党号召大家修水地,有许多农民不听,反而烧香磕头求雨。定西专区通渭县袁家沟农民打了一眼井深二丈八尺,一夜间水涨了一丈八尺,这本来是好现象,农民却认为是“海眼”,不敢用,填上了。有不少地方的农民根本不相信干旱可以被战胜。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是和“人定能胜天”的思想不相容的。只有扫净群众思想上的封建迷信观念,让群众认识自己的力量,水利事业才能大步前进。为此,各地采取了多种对比的办法教育农民:(1)调查水力资源和当前已有水地的数字对比,说明潜力很大,发展水田有广阔的前途;(2)培养典型,用水旱田对比,从经济效果上发动农民;(3)水利化的乡和没有水利化的乡进行全面收益对比,进行集体教育;(4)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对比,组织落后地区的农民到先进地区参观,请先进地区的人介绍经验,用亲身经历教育大家;(5)发动农民诉说过去生活痛苦,挖苦根和现在的生活对比,说明只有战胜干旱,才能永远把苦根挖掉;(6)当前的状况和水利的远景规划对比,指出兴修水利是走向更富裕的道路,用幸福的未来鼓舞群众的热情;(7)农民翻身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对比,说明只要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人一定可以胜天,水利化一定能实现;(8)合作化前后兴修水利状况的对比,说明农民组织起来以后,有大兴水利的力量。通过这些对比教育,使广大农民有了改造自然的信心。属于这方面可以教育大家的例子是很多的。皋兰县庄子坪农业社,原是“拉羊皮不粘草的干山,十种九不收的庄田”的干旱地区。解放前,每亩产量七八十斤。由于兴修水利、保持水土、绿化的结果,到1956年亩产量达到二百三十一斤。用千百万个类似的事实进行教育,使农民看到了未来幸福的生活,愿意从事艰苦的劳动。
贯彻群众路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充分相信群众的力量,支持群众任何一点积极性,表扬和推广群众的各种创造和经验。群众思想通了,行动起来了,力量是不可估计的。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目前都变成现实了。过去说水上不了山,现在上山了!过去说缺少建筑材料,群众创造了许多用石头砌坝、堰、塘、跌水的经验!过去说水位深,打井难,群众创造了许多打深井,自流井的方法!过去说提水工具不够,群众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水车。总之,农民有了成千上万种的创造!东梁山群众,创造了在坡度很大的山地上进行浇灌的经验,全面地解决了山区的灌溉问题。打自流井的经验,可使全省很多地方解决用水问题,而且打法简单,速度快,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提水工具和建井的费用。根据张掖专区的计算,打一眼深三十到五十公尺的自流井,平均只需人工一百二十二个,资金三百二十九元,可浇灌五十亩地,每亩平均六元多,一年增产的收入即等于投资的两倍。全省已有无数事实证明,不管是什么样的工程,只要是群众出主意、动手干,总是又快、又好、又省。榆中县东滩乡群众兴办的黄河护岸防冲淤地工程,其中有三百六十公尺长的石坝一条,一百多公尺长的渠道及涵洞一个,据工程师估计需投资一百一十万元,但群众用五千元、二万个工日就修成了。张掖地区的群众,创造用卵石衬砌水堤八百八十公里只投资三百四十万元,如用洋灰则需要五千一百六十万元。其他如渠、坝、塘、堤、窖、井、植树、种草等,群众都有创造。甘肃省委非常重视这些创造,并且大力推广这方面的创造。
再一个重要问题是,合理的解决兴修水利的负担问题。这是从经济上巩固和发扬群众积极性的根本办法。建设需要钱,光靠热情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各地除了把当年主要的收益大部分分配给群众外,对于兴修水利所用的劳动日,按照多受益多负担、少受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原则加以处理。一般的是当年分配,分给同农业劳动日一样的报酬。在支援外社修水利时,本社没有受益的可以变工还工,或由受益的社给予一定报酬,或在收益中拿出一定数量的收入分配给有劳动没有受益的社。计算受益的时候,对于间接受益的(如上游治沟而下游免去了洪水威胁的)也计算进去,付出一定的劳动日。几个社联合兴修的工程,根据各社受益的多少,付出相应的劳动日。还有的地区,为了鼓励修水利的人,采取适当提高劳动工分,(比参加农业劳动的工分稍高些)的做法,还有的把参加修水利的劳动力分为几等,给予不同的报酬。各地对于这个问题的注意,减少了群众怕吃亏的顾虑,进一步巩固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
(六)新的形势 新的计划
1958年,甘肃省在过去水利工作的基础上,又掀起一个新的兴修水利高潮。根据各地报来的计划,1958年将新修水地一千三百三十万亩,而且主要是在山区。这个数字等于1956年第一个高峰的三倍半,等于解放前两千年修水地数字的近两倍,等于1957年实际完成数的十四倍,等于1958年原计划的近四倍。更可贵的是,自从武山东梁渠引水上山以后,自从各地学习东梁渠的做法以后,甘肃水利事业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形势。这个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过去水地和水浇地大都在川里,而现在水利由平川走上山,走上塬了。只是天水、平凉两个专区,动工修建的引水上山的渠道即达五十四条,可浇地三百三十二万亩,以每亩增产二百斤粮计,即可增产六点六亿斤。水上山,在全省形成了运动,改变了几千年来水不能上山的习惯,这是提前实现山区水利化的起点,给开发山区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这不仅是甘肃省水利事业上的大胜利,而且是全国山区水利化的信号。
第二,水上山后,更证明了“人定能胜天”,基本上肃清了各种保守落后思想,大大提高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纷纷集资,纷纷开发大型渠道。各地报来的计划1958年群众集资可能达到一亿一千万元,按全省人口平均每人约九元多。目前,有许多大型渠道工程,都是由群众集资兴办的。武山北梁渠,长三百华里,流经甘谷、武山县十五个乡镇,灌溉二十多万亩土地。这条渠要越过三十——一百公尺的山涧四十一条,三十公尺以下的小沟五十九条,要修十——六十公尺的隧洞十二个。这种艰巨的工程,群众都动手干了。这充分证明,群众不仅可以修中、小型工程,而且可以修大型工程,从而把兴修水利的技术提到了新的水平,把依靠群众办水利事业的方针提到新的阶段。
第三,水上山以后,使许多过去不敢想像的事情将变成现实,树立了旺盛的大胆的革命精神。最近由水利局派人协助定西专区勘察,准备7月份动工的洮河渠道工程即是个辉煌的例证。洮河从会川县柳儿林起,水位拔高二千二百五十公尺,年径流量四十五亿公方,平均流量一百五十秒公方。这条渠将走在拔海二千公尺的山上,长一千公里,几乎等于运河的长度。它将灌溉会川、临洮、渭源、定西等二十一个县(市)七百余万亩土地,使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全部水利化。这条渠,也将大部依靠受益县群众的财力、物力、人力完成。
第四,水上山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据不完整的统计,各地农民需要水车一万零一百八十五个以及大量的化学肥料,新式农具等。这些东西目前已供不应求,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生产高潮已经到来。
第五,水上山后,提高了人民建设山区的信心。水上山了,到处都有“跌水”,适于建立小型水力发电站,农民马上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现在,各地提出了要求国家供应一千二百台小型发电设备。仅据天水、张掖、平凉等专区不完全的统计,群众要求建设发电站八百零五个,这是繁荣山区的信号。正由于水上山以后,到处适于建立小型水力发电站,就预示着山区的电气化会早于平川地区实现,这也是过去没有预料到的事。
第六,水上山后,农民需要各种材料。据全省不完全统计,需要钢筋二百二十吨,水泥一万二千三百五十一吨,钢板四百吨,无缝钢管一百吨,钢一万六千一百五十七吨,钢轨八百吨,加以水车、发电机、化学肥料及其他农业机械等。这是对某些工业产品新的突击,为工业产品扩大了市场,会有力的促进有关工业的发展。
第七,水上山后,各种水源都被充分利用了。于是出现了上游与下游、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用水的矛盾,迫切要求领导上进行流域规划,全面安排用水问题,而且需要使某些河连接起来,综合加以利用。这会促使领导上,把规划工作提到新的高度,以适应这一形势。而提高了规划工作的水平以后,反过来又会促进水利事业更迅速地前进。
现在,甘肃省正根据这一新的形势安排各项工作,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三年实现水利化,十年使所有山区梯田化,完全控制住山岭沟壑,永除水土流失之害,通过植树、种草,绿化荒山秃岭,六年内使每亩粮食产量超过四百斤。
甘肃省大兴水利,改变自然面貌的全部过程,证明了几条根本性的经验:甘肃的水利事业,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胜利完成,才能一扫几千年萧条的景象,繁荣起来;甘肃省的水利事业,只有在实现了合作化以后,才可能在三年内出现两个高潮;甘肃省的水利事业,是在不断反右倾保守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实际上是一场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是思想上的革命,取得这方面的胜利才使水利事业充满了生命力;甘肃省的水利事业,是在充分依靠群众力量的方针指导下前进的,没有千百万人的积极行动就没有甘肃省的水利事业,这是实现水利化的根本保证;甘肃省的水利事业,是甘肃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充满革命朝气、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全国各地都能用甘肃的这种精神大兴水利,那么全国的水利化必然会早日到来。 (续完)(附图片)
赛武松 吴耘


第2版()
专栏:互相支援 亲如兄弟

甜菜种子由北运南
本报讯 黑龙江省用大量的甜菜种子支援湖北省恩施、宜昌、襄阳三个专区发展甜菜生产的需要。这些种子在2月下旬由黑龙江绥化等地调出,预计3月上旬可以全部到汉口。


第2版()
专栏:互相支援 亲如兄弟

种稻能手赶赴淮北
本报讯 安徽淮南、江南地区又有三千一百多名种植水稻能手赶往淮北地区,支援这里的农民兄弟改种水稻。这些支援的人里面有部分木工、铁工,他们是去帮助淮北农民把原有农具修整、改造成适用于种水稻的农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