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兴无灭资 扫除邪气
上海出版系统展开思想革命
为制订个人红专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本报讯 记者季音报道:上海出版系统的二十多个单位,最近在“双反”运动中掀起了一个思想交锋,横扫“六气”的高潮,使“双反”运动真正形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现在,在这些单位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大字报成千累万,各种资产阶级错误思想和“六气”,都受到了群众的揭发和批判。人们见了面就问:“你收到了多少大字报”?如答复说只收到十几张,对方会说“太少了,太少了”。如果答复说“收到了一、二百张”,人们就互相祝贺“丰收,丰收”。
记者日前参观了扫“六气”运动进行得最热烈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社的领导干部实行了引火烧身的办法,一方面自己写大字报揭发、批判自己,同时也对别人提意见。这样,群众就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四个主要负责干部共收到了大字报一千一百多张。在思想批判高潮中,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人用大字报说出了肺腑之言。有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过去一向不问政治,沉默寡言,人们叫他“政治哑巴”。这次他也写了近二百张大字报,其中有五十七张大字报是进行自我批评的。有一对夫妇,也相互贴大字报,进行批评。在这些批评中,人们揭露了在追求稿费方面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如这个社有四个工作人员,三年内共请“病假”二千三百零三天,创作了儿童作品四十二部,工资照拿,外收稿费一万六千九百多元。一位工作人员自己画了一张漫画批评自己是“白天懒如猫,夜晚凶如虎”(即白天工作没劲,晚上在家创作)。大字报批评一个领导干部对待工作(看稿)是“个人主义的干劲十足,社会主义的干劲缺乏”,另一个领导干部是“暮气沉沉,骄气逼人,酒气熏熏,阔气得很”。美术科科长丁深写了八十多张自我批判的大字报,对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作了总检查,在一幅对联中,他表示自己的思想改造的决心说:“缔盟卅载,有祸无福愿绝交;但生一心,灭资兴无可新生。”这张大字报贴出后,边上立即有人补贴上一张说:“我们对资产阶级思想不是绝交,而是消灭它。”
在其它单位里,情况同样很热烈,印刷学校贴出了三万八千张大字报,有50%以上都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内容,各种资产阶级思想、错误言论,以及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行为,都被揭露无遗。这个学校的同志把它说成是“这是印刷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思想革命的大高潮”。科学技术出版社里,思想交锋也很热烈,有些担任领导工作的旧知识分子,过去从未进行过自我批评,这次群众性的思想交锋展开后,编辑部主任顾济之老先生就花了一个晚上,写了一份长达二千多字的大字报,检讨了自己的十八条缺点,并表示决心改正。
上海出版系统这次“双反”中的思想大交锋,真正接触到了上海出版系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资产阶级思想,因而为根本改变上海出版界的落后状况创造了条件。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上海出版部门大为泛滥。私营出版部门实行了全部公私合营后,大批私方人员也进入了出版界,人员更加庞杂。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化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中,问题都比较严重,如为了获取大量稿费收入,不惜用妻子、儿女的名义冒名顶替,领取版税等等。这种资产阶级思想的泛滥,造成了出版物质量低劣,思想性贫乏,浪费严重等许多恶果。这些问题虽然在过去曾不断受到批判,但解决得很不彻底。这次双反运动开始后,群众即要求扫除思想障碍,彻底解决,但这些单位最初并未进行思想交锋,就进行了整改,运动就缺乏生气,深入不下去。后来经市委领导的指示和群众的积极建议,决定转入思想批判,运动就立即如火如荼,终于形成了一次声势浩大、内容深刻的思想革命运动。
现在在这些单位里,已出现了一片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人们精神焕发,干劲百倍。少年儿童出版社原计划今年出书二百七十种,现已增加到四百二十种,质量也要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出版社已开始改变了过去严重脱离实际的作法。他们保证今年大部分出版物都要直接为当前工农业生产服务。人们的关系也大大改变了,变得更加亲密,团结,真诚。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丁深在大字报上说,经过这次思想交锋后,“我觉得我们的社更可爱起来了,同志们也更可爱起来了”。六十多岁的老画家赵蓝天在参加了这次思想批判后,在病床上写了幅对联说:“批评始觉人情厚,批评才知体力微。”许多单位在这次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展开了制订个人又红又专规划的工作。由于在这次思想批判中,每个人都作了自我检查,因此规划的制订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就做到了“破”资产阶级思想,也开始“立”无产阶级思想,把“破”与“立”结合了起来。


第7版()
专栏:

党员带头检查 群众向党交心
科学院双反运动逐步深入
个别单位要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在京单位的双反运动,已在大字报鸣放高潮的基础上,逐步转入座谈、交心、深入思想批判的阶段。运动进展较快的单位,思想跃进和工作跃进紧密结合,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整风期间,地球物理研究所创造了思想跃进和工作跃进相结合的经验,这一经验已在北京的各研究单位推行。这个经验的特点是,由共产党员领导人员首先检查,然后在高级研究人员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见面。通过小型座谈会和辩论会,解决了高级研究人员中过去长时期存留下来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和保守落后思想。这样就扫除了科学事业发展上的最大障碍,使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科学工作得以迅速发展。
这一阶段运动的一般步骤是各单位首先由党员行政领导或党员科学家带头检查。例如真菌植物所所长共产党员戴芳澜,带头在全所研究人员大会上检查了自己在培养干部中的保守思想,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办法。历史研究所一所副所长共产党员尹达在全所人员大会上,除了检查自己在工作作风中存在着忙忙碌碌的官僚主义和拖拉暮气的现象,并着重检查了几年来在该所马克思主义史学旗帜打得不够鲜明的原因。凡是党员带头引火烧身、自我检查的地方,顾虑消除较快,运动开展迅速。
在党员的带头检查和推动下,许多非党高级研究人员也迫切要求自我革命,他们意识到自己思想中的资产阶级影响,是发展科学事业和个人进步的最大障碍,因而主动要求进行思想检查。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吕叔湘,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已自动报名要求检查。地质研究所一位老科学家表示:“过去历次运动都没有首当其冲,从未联系自己,原来的面目没有改变”,现在“决心把自己的假面目揭下来,把真面目拿出来”。觉得“今天看来自己不是对人民有贡献,而是负了债”。
目前,各研究所正在分别召开各种形式的交心会。在这些会上,许多科学家以自我批评为基础,展开了相互批评,作到思想见面,把心交出。植物研究所一位老科学家在会上检查,说他自己八气俱全(官气、阔气、骄气、娇气、暮气、名气、利气、懒气)。
老科学家这种自觉地进行思想检查的行动,对青年科学工作者有很大的影响。有些青年科学工作者,过去受了老科学家的思想影响,想走只专不红的道路。现在他们看到老科学家还力求改造,觉悟到自己更应当改造。有些青年科学工作者过去不满意老科学家的思想作风,内心里对老科学家不尊重,现在看到老科学家认真检查,他们不尊重老科学家的思想也起了变化。
在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单位,已经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和非党之间,科学家和科学家之间,新老科学家之间的关系空前融洽。
在思想跃进的基础上,开始边整边改,比团结,比干劲,比先进。有些单位已经出现了工作跃进的新气象。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物探组的同志定出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二倍以至十倍的指标。气候组的物理气候部分迅速地解决了以前长期没有解决的业务方向问题,并订出了具体执行计划。地质研究所中心分析室的元素分析组已着手全面进行技术革新,保证一年任务三个月完成。光谱分析组由半年分析二百块标本的定额突破到四千八百块。沉积室提出了保证这门科学的十二年远景规划提前五年实现的规划。但是运动的发展还不平衡,目前有个别研究单位还未很好动员起来,需要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目前中国科学院的领导正在抓紧思想问题,使两条道路和两种工作方法的斗争,在双反运动的下一阶段取得彻底的胜利。


第7版()
专栏:

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工作在跃进
本报讯 在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鼓舞下,最近,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的工作也在跃进,他们提出:今年6月以前出西文图书联合目录通报创刊号(第一、二期合刊),每年出四期;今年年底完成西文期刊联合目录的编辑工作(约一万五千种);1959年年底完成中、日文期刊联合目录全部编辑工作;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在今年年底开始陆续付印,并且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徐楚影)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力争新的平衡
大可
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空前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忱。特别是整风运动的胜利进行,更促使了人民思想的大解放,生产力的大解放。目前,一股大跃进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泛滥全国。在生产战线上,人人大显身手,奋勇争先。这个如蛟龙入海,那个如猛虎下山。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家无不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协力,齐争功勋。
在这种大跃进的形势下,许多地区和部门都大胆突破旧的计划指标,提出新的计划指标。于是,有的人就不禁发出忧虑,唯恐这会破坏平衡,招致恶果。
是的,在全民大跃进中,总会出现先进和落后的情况。有些部门和地区一马当先,另外有些部门和地区就会暂时落在后面。这就必然会使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必会带来某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例如,钢铁生产的跃进必会引起生铁和焦煤等供应的紧张,农业生产的跃进必会引起农业设备和化学肥料等供应的紧张。但是,这不是一件坏事,而正是一件好事,——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平衡)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却是绝对的。并且,发展过程就是旧东西死亡和新东西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作为对立面的斗争而实现的。因此,只有打破平衡,才能使旧东西死亡,新东西产生,从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那末,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安于不平衡的状态呢?当然不能这样。如果我们对于不平衡的状态安之若素,那就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这种斗争总是以新事物的胜利和向新的更高的质态的转化而告一阶段。例如,在政治生活中,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其结果不是社会的瓦解,而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情形也是这样。任何社会都要求生产的各部门和各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不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比例的保持是偶然性的,经济是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循环地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而计划化的实质就在于经常地不断地保持比例关系。不平衡就是先进的事物突破旧的平衡,通过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只有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才能使事物有一个新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就是从平衡通过不平衡到达新的平衡,再从新的平衡通过不平衡到达更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不已,以至无穷。这里,建立新的平衡是重要的。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那就不仅不会使事物获得发展,而且会使事物遭到毁灭。就以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来说,过去,工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而农业生产却是比较落后的。这就是一个不平衡。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那就会使工农业生产发生脱节,甚至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遭到破坏。但是,我们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就使整个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由此可见,那种庸俗的“平衡”论是错误的,那种把不平衡作为追求目标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们既要打破旧的平衡,又要建立新的平衡。大跃进必会出现大不平衡的现象。为了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就要迅速采取措施,力争新的平衡。我们所要力争的平衡,决不是那种把先进拉向落后的平衡,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向先进看齐,通过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在先进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太原和上海等地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这就是争取平衡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应该力争新的平衡,使落后赶上先进,使先进更加先进。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大跃进的波涛中,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一个洪峰赛过一个洪峰。


第7版()
专栏:

重庆高等学校双反跨进一步
矛头指向教学中的最大浪费
本报讯 据重庆日报消息: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的双反运动,重庆市委于19日召集全市九个高等学校和两个科学研究所的党员负责干部在重庆大学举行现场会议。到会人员参观了重庆大学举办的反浪费、反保守展览会。展览会用实物、图表、模型、漫画等揭露了这个学校由于“五气”和资产阶级教学观点所造成的积压浪费。会上也重点介绍了这个学校有些单位在批判了浪费、保守以后所制订的跃进规划。
市委书记任白戈在会上作了讲话。他说,高等学校的反浪费、反保守运动是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并且开始出现了大跃进的新气象,但是目前的运动存在两个“不够”,一个是深入不够,一个是整改不够。他指示大家不要满足于揭露物质方面的浪费、保守,还要深入一步,反对教学当中的浪费、保守。在学校里,最大的浪费就是培养出的人材不合标准,不是又红又专。从这一点来检查,就可以找出教学方针、方法以及领导上的问题,跃进也应该是从这方面来跃进。


第7版()
专栏:

思想见面,相互交心
柏生
高等学校在双反运动中,有些教授和科学家已开始面对面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打破了过去“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一团和气、有意见不提、思想不见面的情况。有些教授和科学家面对面,互相把心交出来,并且开始以诚恳虚心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这是个十分好的现象。
但是,也还有人迄今还不敢谈心里话。他们总觉得批评人,似乎太不顾别人的面子,将来大家不好相处。有的人勉强贴了几张大字报,提了一些意见,但是还不敢说出最根本最严重的问题,只是蜻蜓点水似地一掠而过。有些人一看到批评自己的大字报,或听到批评自己的意见,就面红心跳,觉得这是有人要把自己多年来的“面子”和“威望”搞垮,在群众面前“丢他的丑”。在这种情绪支持下,他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对待群众的批评有傲慢甚至抗拒的态度。因此,不能冷静地检查自己的缺点。
形势逼人。要思想大跃进,就要自我改造。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改造的有力武器。运用这个武器,才能比较深刻地揭发思想问题,彼此帮助进行思想改造。那些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有的是用旧眼光来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或扫了别人的“面子”;有的人也懂得了道理,但就是感情上不习惯,总觉得这样作有些什么不对头似的。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或别人的错误思想,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多么大!不要斤斤计较所谓个人面子,个人习惯,应当迅速把那些东西抛开。让双反运动的猛烈火焰狠狠地焚烧这些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
有人说,自己有缺点自己改就是了,何必要群众贴大字报。如果思想改造真正这样容易,那就闭门思过好了。许多事实证明:要真正改造自己的思想,除了自己要有决心,作主观努力外,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和群众的监督,偷偷地改是不可能的。矛盾和错误既然存在,就应该揭露。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把矛盾和错误揭露出来,让正确战胜错误,新战胜旧,先进战胜落后。我们的教授和科学家,既然要把自己变成红透专深的红色专家,就要有这样一种豪迈精神,敢于引火烧身,让熊熊的烈火烧尽自己一切资产阶级思想。


第7版()
专栏:气象台

低温预报
本报讯 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3月27日下午七时发布低温预报:
预计28日早晨,淮河流域的最低气温将下降到摄氏零下一度到零下四度,长江下游将下降到摄氏零度左右,长江中游和浙江将下降到摄氏一度到三度,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北部将下降到摄氏三度到六度,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福建南部将下降到摄氏十度左右。29日早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地的最低气温,仍将继续下降一些,长江中游和浙江的最低气温将下降到摄氏零度左右。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北部将下降到摄氏一度到三度。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福建南部将下降到摄氏五度到七度。广东南部和广西南部将下降到摄氏十度左右。28日到30日,长江以北各地区的气温将逐渐回升,长江以南各地的气温将无大变化。
另外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南海东北部和台湾海峡,仍将有六到八级的东北风,南海西北部仍将有六级左右的东北风,其他各地的大风将逐渐减弱。


第7版()
专栏:

丢掉五气,得到群众的心
沈阳高等院校党政团干部和学生同住
本报讯 沈阳十所高等院校革新领导作风,领导干部纷纷到学生中去安家落户。近日来,各院校的院校长、党委书记、团委书记、部分系主任和中级干部陆续搬到学生宿舍去居住,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俄文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董鲁展、校长陈维帆和团委书记,以及教务、总务部门的负责人,在24日搬进了学生集体宿舍。同学们奔走相告,走廊上贴满了欢迎的大字报。有一个班的同学写道:“我们要坦率的谈心,决不保留地把心交给党……”。东北财经学院的党、政领导干部、部分系主任和80%的中层领导干部都搬到学生宿舍和炊事员宿舍去居住。陈放副院长刚搬去的那天晚上,学生们就来看他,向他反映了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副校长乔振民一搬到学生宿舍,便和学生一起做早操。各学校的领导干部一致认为:这回找到了克服“五气”的门路,在精神面貌方面也来一个“返老还童”,年轻不少。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住,有些人是反对的,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形式主义,下去短时间还行,长了会受不了。但是大部分领导干部却认为:到群众中去住,丢掉的是“五气”,得到的是教师和学生们的心。


第7版()
专栏:

让插秧机早出世
插秧机已研究试制成功。这是农业机械化中的重大创造,也是农业生产上的福音。特别是改制和密植以后,农业社是多么迫切地盼望着它!可是试制成功已近两年,它还没有到我们手里。我们几次请求,都被“没有定型,还有缺点”给顶了回来。
我们希望现在就把它拿出来,让各地研究机关试用。在试用过程中,放手让大家改进,这比几个人穷思苦钻的力量要大得多。我们愿意帮个忙,让它早点出世,在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子明
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何光文
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岐山
(这张大字报是出席“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会议”的代表们写的大字报)


第7版()
专栏:

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高尔基纪念高尔基诞生90周年
戈宝权
“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
——高尔基给孙中山先生的信——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给高尔基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这样讲过:“高尔基,无疑问地,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伟大的代表者,他为了这个艺术已经作了很多的贡献,并且还可能作出更多的贡献。”他又讲过:“高尔基用他伟大的艺术作品,把自己和俄国及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密地相联系起来。”列宁所讲的这几句话,同样地也可以引用到高尔基和中国的关系上面来。对于我们中国人民,高尔基的名字是非常亲切的,这不仅仅因为高尔基的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教育了我们广大的劳动人民,鼓舞了我们去从事英勇的革命斗争,给予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成长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因为高尔基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和同情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事业。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向就把高尔基看成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朋友!
从不少有关的史料中可以看出,高尔基远从童年时代起,就对中国发生了兴趣。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关心过我国1900年义和团的反帝运动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关心过我们的抗日斗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甚至从他在1900年写给小说家契诃夫和医生斯烈金的几封信中,还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访问中国的愿望。
1900年,我国义和团的反帝运动开始,接着是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和北京,就在这年的7月9日(新历是22日),高尔基写信给契诃夫,并向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亲爱的安东·
巴甫洛维奇!
一同到中国去吗?有一次,在雅尔达,您说您很想去。一同去吧!我非常想到那儿去,并且我打算向某家报纸自荐担任通讯记者的工作。我的妻子不大愿意放我一个人去,但是说,假如您也能去,那她对我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去吧,亲爱的安东·巴甫洛维奇!那儿很有趣,可是这儿却单调无味。
在同月给契诃夫的另一封信中(日期未注明,估计在7月的上半月),高尔基又写道:
中国的念头在折磨着我。非常想到中国去!很久以来,我从没有这样强烈地想望过什么事。您不是也想到远地去旅行——一同去吗?真去吗?那就好极了!……
在这封信结尾的地方,高尔基又着重附加了一句:“去中国的事,务请回复。”契诃夫在7月12日(25日)就复了高尔基一封信:
亲爱的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
您邀我到中国去旅行,使我大吃一惊。那个剧本呢?那个剧本怎么样?大概您已经把它写完了吧?无论怎样,到中国去是太迟了,看起来,战争已快结束。要是到那儿去,我只能当一个医生。当一名军医。假如战争延长下去的话,那我就去。可是现在还是坐下来,稍微写一些东西。
也许在这以后,高尔基为了写作忙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未能实现到中国来的计划,但从他在当年8月26日至30日之间(9月8日至12日之间)写给他和契诃夫的共同的朋友——医生斯烈金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重视中国人民的这次反帝斗争的:
……要是真正宣战——那我就去。一定去!我认为这次战争具有巨大的意义。假如它要延长到30年,变成为全欧洲的大混战,那我一点也不会吃惊!唉,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中国人!我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是文明!我要从你们身上剥下文化的假面具!我要……
1911年我国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并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我们知道,在这时候以前,高尔基已经从俄国民粹派的机关刊物“俄国财富”上,读到孙中山先生所写的“伦敦蒙难记”的俄译,可能还读过同一刊物上发表的孙中山先生写的另一篇文章“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此外又从1912年7—8月份合刊的法文的“社会主义运动”杂志上读到孙中山先生写的“中国革命与社会问题”一文(这篇文字又曾发表在1912年7月24日比利时社会党的报纸“人民报”上,后被译成俄文,改名为“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发表在1912年7月15日(28日)俄国布尔塞维克的机关报“?瓦明星报”上)。于是高尔基就在当年的10月12日(25日)从他在意大利养病的地方——喀普里岛,写了一封信给孙中山先生,对他表示了祝贺与钦佩:
尊敬的孙逸仙!
我是一个俄国人,也正为着您所奋斗的那些同一思想的胜利而斗争;不管这些思想在什么地方取得胜利,——我和您都为它们的胜利而感到幸福。我祝贺您的工作的美满成功,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士,都怀着关切、高兴和对您这位中国的赫尔古里斯(注)的敬佩的心情,注意着这个工作。
在这封信中,高尔基指出:社会主义者是真诚相信世界可以、而且一定能够过着友爱与和平的生活的人们,因此要竭尽一切努力,反对我们共同的敌人助长种族仇恨和压迫人民的所有恶毒的企图。最后高尔基恳请孙中山先生为“现代人”杂志的读者写一篇文章,用他的话来说:“我们必须让俄国人民从正直的中国人的叙述中,而不是从那些为资本的利益效忠的欧洲新闻记者的报道中来认识中国的复兴。”高尔基写给孙中山先生的这封信,是否还保存在我国什么地方;孙中山先生曾否复信给高尔基,现俱无法查考,但我们从莫斯科的高尔基博物馆所保藏的这封信的原稿当中,可以看出高尔基远在四十多年以前,就预言了今天在中苏两大国人民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永恒的深厚的友谊:“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
就在高尔基写信给孙中山先生的时候,他正负责编辑“现代人”杂志的“国外生活纪事”栏。他每期都写几篇评论的文章,但不署名。就在1912年10月号的“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他所写的一篇论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文章,其中并引用了孙中山先生为“社会主义运动”杂志所写的那篇文章的全文。高尔基在自己的评论中指出:
……孙逸仙的意见,说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害,正是在七十年代的俄国和四十年代的德国所宣传过的那些民粹主义观点的重复,但是我们可以满怀信心说:就是现实将会粉碎这些观点,并且要比它们在德国和俄国被粉碎时来得更迅速、更坚决。
高尔基在这篇文章中所发表的评论,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节,但他在这里简明而扼要地讲出了列宁在当年7月15日(28日)为“?瓦明星报”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一文中所发挥的思想。
高尔基对于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日斗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非常关心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了我国东北,1932年1月28日又开始进攻上海,屠杀我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所施加的这种“空前卑劣的暴行”(高尔基语),不能不引起高尔基的憎恨和愤慨。当宋庆龄代表反帝大同盟向全世界的进步人士、文学、艺术和科学界的代表人士发出呼吁请求他们声援中国人民时,1932年3月2日的“消息报”上就发表了高尔基的“响应宋庆龄的呼吁”的文章,其中有力地指出:
援助中国——世界无产阶级团结的表现,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只有无产阶级能够威严地说出:“滚出中国!”——能够更加威严地证实: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是非常关心中国革命作家的斗争和命运的。当1931年2月7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在上海杀害了柔石、胡也频、白莽、李伟森和冯铿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时,世界各国著名的作家如罗曼·罗兰、巴比塞等许多人,曾联名发表了公开的抗议书,反对国民党的残酷的白色恐怖,当时在抗议书上第一个签名的,就是高尔基。
就在这个时期,高尔基也非常关心在中国革命根据地进行着艰苦奋斗的革命战士们和作家们。当1934年9月2日苏联的报纸上发表了有关中国红军在湖南取得新的胜利的消息时,高尔基写了一篇“致中国的革命作家们”的文章,并于当晚在莫斯科工会大厦举行的中国革命作家晚会上宣读。同一篇文章,也发表在9月3日的“真理报”上。高尔基在贺词的一开头就写道:
亲爱的革命中国的作家同志们!
今天的报纸发表了有关中国红军的新的胜利的喜信。
中国同志们!我代表苏联文学界,庆贺你们获得新的胜利;我深信你们一定能够最后战胜敌人,谨对你们国家的无产者们的英勇精神表示崇敬!结尾时他又这样写道:
我们的武器,是语言;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在思想上更好地锻炼自己,把我们的语言磨炼得更加锋利,并且使它深入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心灵中去,成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中国同志们,向你们致热烈的布尔塞维克的敬礼!
高尔基的这篇贺词,是他在1912年写信给孙中山先生之后所写的一个关于中国的重要的文献,时隔二十多年,但在今天读起来,它对于我们中国人民和中国作家们依然具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民一向把高尔基看成是我们的伟大的朋友,这决不是偶然的,从上面所列举的许多史实,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我们将永远珍贵着高尔基对中国人民的深厚的友谊和无限的同情与关切。在过去,它们曾经鼓舞过我们从事英勇的革命斗争;当我们今天从事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它们又将鼓舞着我们向前作大步的跃进!
注:赫尔古里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大字报集锦

大字报集锦
丁深翩翩飞入九重天一乐忘其所以然问君那得清如许一书出版在人间写就一书值万钱有名有利赛神仙陶朱若了其中乐不打算盘磨笔尖
鲁兵
(以上漫画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大字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