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驴子村变成骡马成群社
大兴社创造繁殖牲畜“全配、全准、全生、全活”经验
本报沈阳26日电 辽宁省昌图县大兴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繁殖耕畜大革命,创造了牲畜“全配、全准、全生、全活”的经验,使这个一向被称为“老牛破车疙疸套”的驴子村变成了骡马成群的畜牧丰收社。
大兴社是昌图县的产粮区,过去历年牲畜不足。1950年全社五百多头牲畜,只有大牲畜一百多头。每头耕畜负担耕地面积三点八五公顷,不但影响耕作质量,并且每年都有不少耕地撩荒。因此大兴社对繁殖耕畜工作引起了重视。1957年,全社不仅百分之百的母畜(包括牛、驴)都配了种,而且还出现了五个“全配、全准、全生、全活”的“四全”生产队,另有十四个队达到“全配、全准”,创造了牲畜繁殖史上的奇迹。全社的大牲畜发展到四百二十多头,比1950年增加三倍多,比合作化前的1955年增加了一倍多;同时马匹的质量也由膘壮的“三合马”和“苏高血”等代替了当地的蒙古草马。每头耕畜负担的耕地面积也由三点八五公顷降低为二点九八公顷,为提高农业耕作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1958年畜牧丰产丰收的季节快要到来了,大兴社正在进行紧张的接产和配种准备工作,争取今年再增产幼畜二百到二百五十头,成为“四全”社。
大兴社的牲畜增殖工作所以获得了大跃进,首先是由于他们认真地解决了社员轻视牲畜繁殖的思想和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其次,大兴社在繁殖牲畜中,妥善地解决了繁殖牲畜与农业生产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也是繁殖牲畜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母畜配种和孕畜产期都是在春耕农忙季节,全社三百多头母畜如果全配全生,至少要有一半以上在二十天的时间内不能干活。为了解决使役和配种、产驹的矛盾,他们采取了以下四种办法:一、加强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合理安排活计,在母畜配种以前争取把粪送完,农活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再利用一部分人力补充畜力的不足;二、训练散畜,用散畜给发情、下驹的母畜打替工;三、合理分配种公畜,设置配种站,减少误工时间。两个民间配种站还采用了流动巡回检查、“送脚”到队的配种法,很受欢迎;四、加强牲畜饲养管理,提早母畜发情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三,合理调整饲养员的劳动报酬,制定奖惩制度,也是一项有力保证。如奖惩制度中规定:产一头马驹奖给有关人员三百个工分,分三个阶段发给:准驹给六十分(使役员三十分,饲养员二十二分,生产队长八分);幼驹成活到十五天奖给一百五十分(使役员七十五分,饲养员六十分,队长十五分);满一年的幼驹奖给九十分(使役员四十五分,饲养员三十五分,队长十分)。牛驴驹按马驹的三分之一奖励。掉驹追查责任,分别情况进行适当的惩罚。社干部实行分片负责,包干到底,也规定了奖惩办法。因而繁殖牲畜和爱畜保畜工作变成了广大社员群众经常自觉的行动。
社员们有了自繁耕畜的跃进思想和解决了牲畜配种、产驹与使役的矛盾等问题以后,大兴社又紧紧地抓住了繁殖牲畜中三大关键性的技术措施。第一、做好配种工作。准确地判断和决定配种时间,去年这个社不仅百分之百的母畜都配了种,而且准驹率也达到了90%以上。第二、抓保胎工作。为了保证母畜怀孕以后不流产,合作社规定了严格地使役、管理制度。去年这个社孕畜流产率比前年减少了30%多。第三、抓保驹工作。饲养员、使役员和队干部一般都掌握了保护畜驹的方法,并做到了用科学方法接产,从根本上杜绝了幼畜死亡的现象。 (杨绍山)


第2版()
专栏:

广东推广水稻小科密植技术
有示范有辩论改革很顺利
河北安国挖掘土地陈劲普遍进行深耕
本报广州27日电 当前广东省春耕技术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提早插秧和全面推广小科密植。在这次插秧技术改革中,各地贯彻了毛主席指示的“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精神,普遍通过分别集中乡、社、队的干部,层层试插示范,现场辩论,逐级推广,互相评比,做到从干部到群众,既解决思想问题,又大体懂得技术规格;既实行了早插、密植,又保证了技术质量。
珠江三角洲今年插秧普遍比去年提早二十五天。插秧开始时,县、乡、社的干部以至生产队长层层组织试插,做出示范,在田头展开辩论和传授先进技术,使技术改革真正贯彻到底。中山县的示范田,插秧后三、四天,秧苗就直身回青,使原来许多反对早插、密植的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服。同时,这个县的农业社普遍组织辩论,通过查过去的高产纪录和高产原因,查今年的有利条件,算早插和密植的好处,驳倒了各种右倾保守的论调。番禺县则普遍采用查1957年技术改革倒退与1956年技术改革跃进对比的方法进行辩论。
粮食高产区的潮汕平原和韶关、高要、惠阳、合浦、湛江等专区也提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开始插秧,普遍采用上述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实行适当密植。潮汕平原各县对插秧技术规格要求很高,提出要百分之百贯彻技术改革,检查出不合规格的就返工再插。
广东省各级农村干部在进行插秧技术改革中,不但保证了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第一仗打得出色,而且使自己学会了一些农业技术,提高了领导农业生产的本领。
(杨伟群、陈日晶)
本报讯 河北安国县在“争取产千斤、耕地大翻身”的口号下,十万多农民总动员起来,把全县三十多万亩春播耕地用铁镐等工具深翻了一点二尺到一点五尺,创造了耕地大翻身的奇迹。
耕地大翻身,是安国争取今年进一步跃过长江传出的第一个振奋人心的捷报。安国县去年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四百六十多斤,今年提出要争取千斤粮、万斤薯和百斤棉。为争取实现这个目标,除兴修水利和积肥以外,提出了深翻耕地的措施。中共安国县委书记刘振宗说,深翻耕地可以增产30%以上,这个经验是去年取得的。去年安国伏罗乡一个社深翻了十亩地,深翻一尺二,每亩玉米平均产六百斤,而同样的土质、同样施肥和耕作的没有深翻的地每亩却只产四百多斤。深翻增产的道理是所有老农都懂的,他们说这样可以发挥土地的陈劲。
去年冬天,安国广泛宣传了翻地增产的事实,算了增产账和劳力账,鼓起了全县农民的革命干劲。全县掀起了第一次翻地高潮,十万男女农民昼夜突击,风雪不停,深翻了十九万亩耕地。
今年春节安国县又发动了第二次突击翻地高潮。十万多男女农民又以一周时间突击翻了十万多亩。生产高潮转入麦田管理后又翻了三万多亩。全县应耕春地除留待机耕的外,全部深耕完毕。现在,这些耕地大部都轧、耙过了,部分已经种了早熟作物。


第2版()
专栏:

彻底改变辽阳山区面貌
平原农民支援山区
据新华社辽阳27日电 辽宁省辽阳县组织平原和山区农民之间大协作,齐心合力实现三年改造山区的建设计划。
第一批由平原区小祁、沙岭等乡自愿组成的先遣队一千名男女青年,3月20日去深山区孤家子乡黎明社,四天内修的梯田、谷坊、鱼鳞坑就超过原订定额一半多。第二批,第三批拥有两万人的支援山区建设大军,将在3月底和4月初陆续开赴山区,向高山峻岭展开二十五天的总进攻。
辽阳县有47%的地方是山区。许多高山峻岭由于多年失修,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多数山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低,每公顷只有一两千斤。为了把穷困落后的山区建设成富裕的山区,中共辽阳县委在订出三年改变山区面貌的建设规划以后,决定今年内从平原地区组织五万到六万人去支援山区建设,帮助山区克服人力不足的困难。县委的决定,得到了平原区农民的热烈响应。小立祁乡原来计划出工三百二十人,后来经过合理安排本社活计,实际出了四百多人。这个乡的农民说,历年平原沿河区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山区农民总是首当其冲爬山涉水来帮助我们战胜洪水,今天我们也绝不会忘记这种深情厚意。


第2版()
专栏:

向贫瘠田要粮
昭化决定改造炕坯田
本报讯 四川昭化县广大农民正行动起来“向五万亩贫瘠的炕坯田要粮!”
中共昭化县委负责同志在学习了改良土壤的经验介绍以后,决定利用插秧前间隙期,在一向低产的干硬的炕坯田里铺上细纱、黑粪土、红泡沙石等。他们计划首先种上绿肥,到临近栽秧季节,种下的各种作物可以割一些茎叶做蔬菜、猪饲料、牛饲料,并可将茎根翻到泥里沤绿肥、抵一般牛粪。这样死黄泥土质变好了,每亩可增产稻谷一百斤以上。


第2版()
专栏:

是技术问题也是思想问题
田连阡
规模空前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如何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把千百万农民改革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动起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广东省在布置开展技术改革运动的时候,强调要普遍组织大辩论,深入解决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问题。这个做法有普遍提倡的必要。
现在全国各地有大量的新工具正在不断涌现。这一事实表明广大农民从根本上说是迫切要求技术改革的。但是决不要认为技术改革中会没有思想斗争。亿万农民长期沿袭的生产方法和生产习惯,使技术改革在开始时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阻力。任何新技术和新工具,一般总是先为少数积极分子所接受,所掌握,做出了样子,加上领导上的倡导和推动,然后才能逐渐推广到广大群众中去。而不会一开始就完全顺利地为多数群众所接受。因为守旧和革新的矛盾必须经过斗争才能解决。组织群众性的大辩论,就是促进矛盾解决、使新思想战胜旧思想的好方法。贵州省江口县坝盘乡是去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很出色的一个乡。但是在开始推广双铧犁的时候,很多人反对,这个社的两个女青年想学习使用双铧犁,但要牛找不到牛,要牵索找不到牵索,还受到许多人的讥笑。后来这个乡的党支部组织群众大辩论,用事实说服了那些反对双铧犁的人,克服了保守思想结果去年一年全乡推广了三十七部双铧犁,在生产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只对群众需要有思想工作,就是对那些在技术改革中并不保守的领导者来说,更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也是十分有益的。因为技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交给群众去展开辩论,能够反映出正面的反面的许多看法,启发领导者更细致、更周密地去考虑问题,避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由此可见,技术改革是技术问题,也是思想问题。要使技术改革取得胜利,就无论如何不应该忘记政治思想的统帅作用。


第2版()
专栏:半月农情

半月农情
“惊蛰”(3月6日)——“春分”(3月21日)
多数地区在这半个月里都下了雨或雪。黄河中、下游大部地区的旱情得到初步缓和。这些得雨地区,大都抓紧雨后有利时机,紧张进行整地保墒、锄麦追肥。
内蒙古南部、甘肃西北部和青海、西藏、四川等省的南部以及海南岛、云贵高原等地区,在这个阶段里一直没有下雨或下雨很少。抗旱播种、抗旱保苗,仍是这些干旱地区农业社的主要农活。四川遂宁专区的各县已经动员起来车水灌溉,集中力量制止正在抬头的春旱现象。
“惊蛰”以后,北方地区的气候已开始回暖。这个区域的春播活动随着节令的变化而增多。
黑龙江、内蒙古等主要春麦区,已开始播种春麦。这些地区今年播麦质量一般比去年良好,底墒足、肥料多、大部采用优良品种,是今年播种春麦的几个特点。黑龙江有些县用平播的办法播种春麦。内蒙古一些地区在播麦中还使用了大量播种机。
华北平原一些地区的春麦播种已告一段落。许多农业社在播种结束以后,紧接着转入田间检查。*
长江流域的大部地区,在这个阶段一再受到寒冷阴雨的侵袭,保护日渐成熟的小麦和油菜等作物,正是这些地区农业社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些地区的麦田已发生虫害。安徽阜阳专区发现三万亩麦田有麦蜘蛛为害。部分雨多地区的油菜田,已有渍水。有这种情况的地区,农业社正结合防冻进行了治虫、清沟排水等农活。
江西、湖北等省,通过农业生产大检查,制止了一些地区今年又出现的耕翻油菜压绿肥的作法。一些油菜产区在打破沤青老习惯以后,油菜保收面增加了。湖北应城、安陆、云梦三县,因此扩大油菜保收面积四十多万亩。
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已开始播种早稻,大规模下种一般要在“春分”以后。这些提早播种的地区,今年普遍重视了秧田的管理工作,特别是秧田防冻措施,一般都比往年加强。有些地区还为育好秧苗举办了训练班。
五岭以南一些地区已进入插秧大忙。潮汕平原的潮阳、澄海等五个千斤县,提前半个月在3月17日开始插秧。珠江三角洲在“春分”前三天已插下秧苗十四万二千多亩。今年这里插秧普遍比去年提早二十五天,个别县提早一个月以上。


第2版()
专栏:珍闻

生小猪的时间可以控制
山东寿张县关门口乡永丰农业社饲养的母猪,现在每次生仔猪的时间,都赶到白天来了。这是猪场的饲养员经二年多的分析对照,摸索出凡是上午配种的,都是赶在白天生,凡是下午配种的,都是赶到晚上生。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个社的母猪已一律实行在上午十点前配种。 (台泉)


第2版()
专栏:编后

认识和办法
当我们执行某项任务的时候,如果思想上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想没搞通”,那么可以断定,在工作中就一定不会找到完成任务的有效办法,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反过来说,若是思想搞通了,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呢?不一定,还需要有完成任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大兴社繁殖牲畜的经验告诉我们:打通思想、端正认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社员们只是懂得了自繁自养方针的重要性,而没有解决繁殖牲畜与当前农业生产的矛盾的办法,大兴社也不可能由驴子村变成骡马成群社的。由此可见,认识正确只是实现方针的前提,有效措施是实现方针的必要手段。因此,当群众有了跃进思想,制定了跃进目标之后,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发动群众,寻找实现跃进目标的措施。


第2版()
专栏:编后

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里说的“士”,是读书人,是知识阶级。其实,“刮目相看”这句话,今天特别值得引用来写照我国的农民。辽阳县平原农民扛起自己的工具,上山帮助光山秃岭上的农民搞一个时期生产建设,这在许多人还是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一直是把农民看成是守旧、近视的代表。但是,辽阳的农民并不是这些人头脑中想像的样子,他们懂得集体精神,他们知道治好了山对山区平原都有好处的时候,便首先出动治山。难道辽阳农民这种举动我们不应当“刮目相看”么?难道这件事情只说明辽阳而不能说明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五亿农民的新变化么!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引雪洪灌田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垦二区十三农场创造了引用雪洪灌溉农田的办法,今年可以使八万亩耕地免除春旱威胁。目前,这一地区天暖雪消,天山上大量雪洪已被引入农田进行春灌。
龙津引种山枇杷
在广西省龙津县的大青山上的一片碧绿的天然林中,有一种龙津僮族农民喜爱的稀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山枇杷。用山枇杷子仁来榨油,油质香滑,味道鲜美。每百斤种子可榨油(土榨)二十五斤。
龙津县人民委员会号召群众大力引种山枇杷,全县已种下四百亩。
新水库蓄满水
浙江省新建成的近两万座水库大部分已经发挥功效。有的水库已经开始在春耕中放水灌溉。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要近视
天津西郊区中北斜乡明星社,几年来没有注意牲畜的繁殖工作,结果畜力不足,给生产带来了不少损失,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农忙时,社里牲畜怎样调配也不够用。如目前有卖菜、拉粪的牲口,就没有春耕耠地的。
但该社领导上对牲畜的繁殖工作还不重视,生产队里根本不愿繁殖牲畜,怕影响生产。这是因为他们不能从生产的需要和生产的发展来对待牲畜的繁殖工作,不能从长远的利益打算。因此,社内80%左右的母畜有空怀现象。不繁殖牲畜,只好采取“卖老弱,买强壮”的办法来弥补牲畜的不足。可是如果都不繁殖,强的又从那里来呢?希望该社领导上赶快扭转这种思想,抓紧时机,大力配种,靠自己繁殖来补充畜力。
左文彬


第2版()
专栏:

粪缸里不能撒石灰
一些报刊上在介绍浙江杭州市小营巷爱国卫生运动成绩的时候,曾提到:粪缸中所以无蛆是因为撒上了生石灰。关于这一点有值得商讨的地方。我认为,为了防止蛆的发生,用生石灰撒在粪缸内虽是一个好办法,但也有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因为生石灰与人粪尿接触,很容易把粪尿中的氮损失掉,而氮则是农作物所需要的主要养分之一。目前各地正在开展农业增产运动,争取农业生产大丰收,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关键之一就要施用大量肥料,其中主要是农家肥料,如人粪尿堆肥等。为了免于人粪尿中的肥分受到损失,我希望农业科学和卫生部门给提出一些别的灭蛆办法。
王梁


第2版()
专栏:

利用城市空地种菜
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郊区的耕地被基本建设所占,大大削减了蔬菜的种植面积。
据我亲自所见,在新建的机关学校、工厂及其宿舍内,还有很多空地,常年闲置,任其荒芜。就以我们厂来说,估计就有三十来亩之多这些空地原来都是可耕地。在夏季,这些空地草长半人高,成为蚊虫藏身之所。为了拔除杂草,又必须花费大量人工。如将除草花费之工,用于种植蔬菜,则兴一利而杜一弊。
如将北京近郊所有的机关、企业、学校及其宿舍内的空地,用来种蔬菜,就可以减少市场一大部分的蔬菜供应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正当春雨饶足之时,正是耕耘的季节,希望莫要坐失时机,积极行动起来吧!
北京新华印刷厂 松筠


第2版()
专栏:

神话与事实
本报记者 陈勇进
在昆明的南面二百里路远,有个湖叫做通海。这里有个县叫做?麓县,是不久前由通海县和河西县合并在一起的。这个县四周是群山,当中是烟波浩渺的通海湖。世世代代,这里的人民都很少有土地。滨湖的一些土地,下雨时怕淹;半山坡的土地,天旱时看着湖水也没法灌溉。因为土地少,这里的人们,在过去是做生意的多,做木匠、铁匠活的也多。金山乡的支部书记说:解放前不管做那样活,都很难吃得饱,我们金山乡的群众,80%的人的粮食吃不到半年。县委会的马洵同志说:?麓县直到合作化后,大力兴修了水利,把过去的三万亩水田增加到八万亩,才从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
这里的人们,因为缺少粮食,世世代代地盼望着土地。可是四周都是山,在山上开几亩地,有时还赚不过种子来,垫湖田,只有有船的富裕人家才能办得到。垫一亩湖田要捞三百船湖泥,每逢大雨,这样的湖田就很难说不被淹。因此这里的群众普遍地流行着一个神话:过去有一个叫李畔富的仙人,用锡杖在通海东南面的山崖下点了个落水洞,落出大片的肥湖田。雨大时,水就从这个落水洞里流走,再也不淹他们那点点土地了;天旱时,湖水还可以用来灌溉。这里的群众为了纪念这个仙人,特地在美丽的秀山上筑了一个庙。这只不过是神话而已,至于通海边上岳家营的落水洞,确实起着降低湖水水位的作用。但是这个在人民心目中流传已久的神话,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变得比神话还要美好。
在?麓县西不远,穿过一带已经结实的油菜田和蚕豆田,便是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这里有挑土的,有推土的,有赶着牛车拉土的;有用新发明的打夯机打夯的,有用石滚轧路的。石匠们在叮噹的打石头。工地上的红旗随风飘展。他们正在修建的,像是堤坝,又像是公路。金山乡支书胡永崇指着西面那广阔的湖水说:我们修的是拦河坝。这个坝要把中河的水拦着,将来通海的水放干后,就用这个水库的水来浇田。马洵同志又指着那通海湖周围的群山说:流往通海湖的河共有十八条,我们今年要在这十八条河入口的半山坡修上水库,使这六十里长的大湖变成许多小湖。现在工程已全部动工了。岳家营那边的落水洞,再往下打七公尺,就基本上可把通海的水放干。只这个湖,我们就可弄到六万多亩好田。这半山坡的十八个水库,还要在半山坡上扩大两三万亩水田。这时,他看了看修拦河坝涵洞下的黑湖泥说:这湖里的地可肥啦,每亩至少可收一千斤,三年里不用施肥。这时,老马看着那茫茫的湖水笑了笑,说:清朝的时候,有个地主叫张大袖子,他一心要放水搞湖田。他把岳家营的落水洞挖深,水往洞子里流了几天,也露出一些田,可是湖边上的群众却起来反对他,怕把湖水放干了,没得水浇田,他只好又把扒大的洞口堵上了。土改后,县里区里每每研究生产的时候,群众就提出垫湖田的要求。县委会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也想着使通海水从落水洞里流出去,多搞些湖田。可是,把湖水放走了,天旱时又用什么浇地呢?谁也想放通海湖水得田,谁也舍不得。合作化以后,人多力量大,群众用挖泥滇湖的办法,这几年来增加了一千多亩田。
去年11月,云南省党代会后,?麓县县委书记栾忠同志又提出放湖水种湖田的问题。地委会也表示同意。他们普查了湖的深浅,最深的才六、七公尺。他们又研究了变大湖为小湖,再把湖底出水的泉围起来,既能放水得田,又能利用湖水浇地的方法。然后就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宣传和辩论。群众的思想马上开朗了,迅速地变成了征服自然的力量,于是几万人跑上了工地,日夜不停的干起来了。
这天上半晌,云南高原上的劲风按时到来,通海湖水的浪头也慢慢地高起来了。来这里的人,有哪个不想着看看围龙潭(即从地下出水的眼,当地人称龙潭)啊!因为天已近午,县里的老马同志叫我们到最近的一个围潭的工地上去。万家社的同志一听说有人来参观他们的围龙潭工程,马上放下饭碗,从家拿出桨来,就摇船送我们去。
小船顺着一条小河走了不远,就到大湖了。几只白鹭从近水处飞掠过去。风越吹越大,浪一个又一个地打过来,李力永一面摇桨一面笑着说:您看,同志!一刮风这湖里的水就浑了。为啥浑呢?这就是水浅了。放水还不到一个月,湖水就浅了一尺多,这么大片片的湖田都露出面来了。等不了多少天,就可整田插秧了。此刻,风浪比刚才更大了,两位老人划船显然更加吃力,但李力永却极力划着船往西去,他的意思是叫我们把湖西面围龙潭的工程看完,然后再转回来看东面的,他还说:既然来一次,就要把这几个地方都看完。老马同志让他们顺风把船划到东面的那个工程上,这样可以省些力气。李力永还是摇着桨往西划,并且说:好划呢,风大没有咱们的劲头大,一会就到了。老马说了好多话,才说服了这两个老汉。调转船头,划得很快,不到一个钟头就到了东面的围龙潭工地。围龙潭的工程有几亩地大,现在已被高高的木椿围了一圈,在两行木桩中间,有的地方已填满了泥土。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该有多么大的毅力啊!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把土运来,在龙潭的周围围起一道墙,使龙潭水高出未来湖地的地面。现在这个工程上没有人,整个湖面上也很少有船只,这里只有红旗漫卷西风的声音,这里只有西风狂卷湖水的声音。李力永燃着烟站在船头上,看看那无际的湖水,轻声地说:再到西边看看有多好。他眼睛盯着波涛翻滚的湖在笑——大概他在想像着湖水的波浪变成金黄色谷浪时的动人景色吧!
大约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才从湖中心回到岸边来。吃了点饭,就急忙地到岳家营落水洞去了。通海的水要从这个水洞里流走。去年11月间我们来这里时,这里的半山坡上,还满是树木,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它变得使人难以辨认了——现在这里堆放着大量的从落水洞里挖出的石头。我们来得正巧,大约再有半个钟头,第二个落水洞就要放水了。我们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落水洞离湖水还很远,但急于要种湖田的人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把落水洞挖深了,现在第一个落水洞正在放着水。如果第二个、第三个落水洞同时放水的话,通海的湖田,就会迅速的露出来。在落水洞未放前,曾有人怀疑:这样个大湖,水从落水洞里流出去,是否会在别的地方造成水灾?可是,落水洞放水不久,就从山那边的华宁县传来了喜讯。落水洞的水,从华宁县的一个龙潭里出来了,干涸的华宁河,也有了五寸深的水。利用这些水,同样可以灌溉不少的农田。(据林业部3月25日的统计)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大量制造提水工具
跃进快速水车
河南农民创造。这种水车主要是利用大轮带小轮,加大了抽水效率,用两个劳力每天可浇地十二至十四亩。
马拉水泵代机器
河北深泽县孤庄农业社张振生创造。安到井上用两个牲口拉,能顶一台五马力锅驼机的抽水量。这架机器只需五百元即可制成,比一台五马力的锅驼机省二分之一。
水力自动水车
河北遵化县郎仲庄农业社陈振、陈继富等创造。
这种水车成本只二百六十元。它的效力很大,相当于一台十马力锅驼机的效能。它利用水的冲力,能够昼夜不停地转动。如果河坡大水流急,还可以不筑坝,水流平稳的小河或大渠道,若根据水量适当搭坝,造成河水落差,也能利用。根据水源大小可以多带或少带水车。
风力手摇水车河
南扶沟县红光农业社李彦臣创造。在四级风力时可带动一部解放式水车,一天浇地十五亩;无风时可用手摇。
轧花抽水两用机
河南新乡县小冀乡郝村农业社创造。是在原有轧花车的车轴右面安上一部木质的解放式水车齿轮,加上链条、水管、水簸箕即成。以脚踏轧花车底板,车即转动。这种水车功效很高,每八小时可浇地八、九亩,顶两部解放式水车的效能。不浇地时仍可轧花。(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据林业部3月25日的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