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手摇木轮水车
河南原阳县孟寨乡刘文寨社刘学仁创造。这种水车是利用木轮和中间铁轮的甩动力量,带动井口齿轮。每部造价七十多元。可以抽三丈深的井水;两个人摇,每小时出水六十吨。(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四轮双筒水车
河南修武县常村薛国福创造。每小时出水量能达四十吨,提高工效五倍。每部造价约五十元。该县郇封乡星火农业社薛步堂所造的手摇三轮水车,原理也相同,每小时也可出水四十吨左右。(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人力手摇三筒水车
河南新乡县大台营乡店后营农业社制造。适用于河灌地区,出水量大,四个劳力每天能浇地十五亩,造价仅为解放式水车的三分之一左右。(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跃进一顶十水车
河南清丰县柳格乡万众一心社马合顺创造。每部造价约十五元。很省力,妇女半劳力皆可使用,每日能浇地十五亩,现已在全乡推广。(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双轮双管水车
河南长葛县前进八社副社长尚本立创造。其主要部分是木架、链轮和大木甩轮,利用解放式水车的管子和链子。这种水车速度猛,出水快,两个人每天可浇地八到十亩。


第2版()
专栏:

河南偃师县东寺庄农业社一大创造
变地上渠道为地下灌溉网
省工省水又省地,便利交通和耕作
本报郑州22日电 河南省偃师县东寺庄农业社创造地下水道灌溉网,克服了在实现水利化后,田内渠道纵横占地多和看水、护渠用工多等矛盾。
去年春天,东寺庄有一百多亩地用拖拉机耕种。他们本想扩大机耕地面积,但是由于渠道太多,无法进行。因此社干部根据自来水的道理就设计了把明渠道改为地下水道灌溉网。他们利用瓦管代替渠道,埋在一公尺深的地下。利用“高向低流”“水有压力”等原理,在四个井旁分别修建了四个总分水池。然后根据地形和灌溉需要,在干、支渠分水处,修建节制分水池和翻池,使水经过分水池流入地下管道,再经过翻水池冒出地面浇地。并在分水池处安装木制闸板,控制水的流向和大小。
这种地下水道灌溉网,有“三省、三便、一防止”的七大优越性。三省是:第一省地,这社一千六百亩水浇地,原在地面上的干、支渠共计一千四百八十丈长,约占地十四点八亩,这些地都是一年三熟,按1957年实产计算,即要少收粮食一万一千九百斤,蔬菜二十二万二千斤。其次,可以省掉每年由于修渠、护渠、看水等耗费在渠道上的人工。第三,水流地下道,可以大大减少蒸发和渗透,估计可省水30%左右,能扩大灌溉面积。三便是便利交通、便利耕作和便利种植。消除了地面纵横的干、支渠道,送粪、收获等田间劳动,来往方便了;被渠道垅沟割开的土地又可合成大块,耕作也方便了;播种时可以保证匀播,不致因为地块小,拐弯多,而浪费了种籽。“一防止”是:因分水池上有节制闸,可以防止大水漫灌,作到计划用水。现这个社正在大量生产瓦涵管,争取在4月15日以前,把全社一千七百五十四亩地(除一百亩靠近大河的地外),全部改为地下水道。
地下水道不仅适用于平原地区,也适用丘陵地区。只要掌握“水有压力”的原理,使总分水池高于节制分水池,节制分水池又高于翻水池,水就可以翻过坡地。东寺庄村南有一块高达五、六尺的山坡,坡上有十七亩多地,过去要用人工提水灌溉,现在安装了地下水道,不费劲水就自动流到地里来了。
安装地下水道的成本比修渠道的成本低得多。铺设水道用的瓦涵管是用当地的轻粘土加水拌匀,制成模,放到火里烧成,每个长一尺五寸的瓦管,成本只要九分钱。烧炼涵管用的窑,就是普通的砖瓦窑。今年全社在一千六百亩地下安装地下水道,只要一万多个涵管,每个劳动力一天可做三十个,烧管用的煤只有六万斤,安装工六百个,全部成本总值一千七百元至二千元,每亩地只用一元多成本。如果要在一千六百多亩地上开渠道,加上看渠道的人,就得用三千多个劳动日,每个劳动日按一元计算,就要三千多元;并且渠道还要占去大量土地,减少农作物收入。东寺庄农业社由于创造地下水道成功,获得了全省一等水利先进模范奖。
最近,河南省农业厅长冯明高带领出席省农业劳模会议的一百多名农业劳动模范,前往这个社进行了参观和鉴定,一致认为:这是在实现了水利化以后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创造,不仅适合于井、塘灌溉;也可用于用自流水灌溉,应当普遍推广。


第2版()
专栏:

县县交流经验 社社参观先进
河南突击造提水工具
本报郑州讯 最近在郑州市召开的河南省水利先进工具交流会,找到了解决缺少提水工具和继续完成水利建设任务中劳力不足的办法。
从去年冬季以来,河南兴修水利已经完成了三十六亿土方。为了保证农业大丰收,麦前实现基本水利化,全省计划继续完成三十八亿土方,加上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共需要十五亿个劳动日才能实现。但到目前为止,因为提水工具缺乏,还有约五千万亩地不能及时灌溉。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如果单纯依靠国家供应,就需要一百二十五万部解放式水车,或者一百万匹马力的抽水机,这都是目前不能解决的事。河南省最近召开了水利先进工具交流会,展览了三百多件提水工具、运土工具、碾压工具、土制测量仪器和各种水泥代用品的模型和实物。各种先进工具的效率比原来老式的工具一般都提高了几倍或几十倍。遂平县创造的在木轨上行驶三面开口的运土车,工效提高了三十五倍,过去要五万民工,七十五天才能完工的工程,结果只两万人做了五十天就完成了。根据计算,如果按提高工效30%计算,全省可节约出四亿五千万个劳动日用到农业生产上去。
会上展出八十多种提水工具,更是形形色色丰富多采。这些提水工具充分利用了水力、风力、人力、火力、畜力等一切能够利用的动力;有的还根据妇女和儿童的体力情况,创制了许多轻便、省力的提水工具。
为了使各种先进的工具迅速推广,会议决定在3月25日以前,以县为单位召开先进工具交流大会,发动乡乡、社社进行参观。动员全省人民献计找窍门,并在4月初把各种先进工具全部推广到各地。会议并要求商业部门及时供应各地制造工具的原料,保证在麦收前全省推广一百万件新式的提水工具和其他先进工具,使缺少提水工具的约五千万亩土地都能迅速及时的浇上水。会议历时十天,已经在20日结束。


第2版()
专栏:

抓耕作抓落后
林韦
年前在山西沁县农村访问,感觉到耕作问题有特别强调的必要。现在春耕就要开始了,很希望这问题能引起各地注意。
沁县1957年遭受严重旱灾,全县278个农业合作社就有157个比1956年减产,200个没有达到“三定”的产量标准。从消极方面看,人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自然灾害是无法抗拒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积极方面看,1957年有121个社在同样旱灾下并未减产,其中有23个社甚至还增产了。达到“三定”产量标准的有50个社,另外有28个社超过了这个标准。考察“三定”产量标准,也并没有很不合理的地方。
沁县有47万亩耕地,1957年每亩平均产粮食151斤,比1956年的162斤减少11斤。但并不是所有耕地都这样可怜。19户的小山庄魏家寨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50斤,高粱和谷子平均亩产都超过300斤。这年夏季小麦收成很坏,但全年总结算,亩产平均是250斤。比全县总平均数多99斤,比低产社当然更多了。
在访问过的十多个农业社中,我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哪个社对耕作抓得紧,特别注意耕作质量,他们的产量就高。哪个社不注意耕作质量,他们的产量就低。这里所说的耕作,包括施肥的数量、质量和技术(如匀粪)。但是,即使把施肥除过,只谈狭义的耕作,关系也非常大。耕作不好,施肥浇水的效果都会大大减弱。
有不少老年人在谈到耕作情形时频频摇头。他们很不满意一般年青人对耕作的马虎态度。他们希望年青人学习长辈们对耕作的一丝不苟态度和耕作技巧。他们时常告诉我某某老人锄谷是怎么锄的,某某老人翻地是怎么翻的,以及打粪、撒粪应当怎样怎样……。
但年龄还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社办得好坏,各种农活有无确定的质量标准和合理的报酬制度,制度是不是能够切实地贯彻执行。
在我访问过的农业社中,凡是耕作质量较好的,都是由于社干部们能够认真检查各人所做各宗农活的质量,坚持按不同质量给与不同的工分(报酬),质量太坏的坚决不给工分,打回重做,做好了再给工分。段柳农业社的驻社干部崔有绪(长工出身)在这方面是个模范人物。下种以前,他要率领社内检查组(有老农参加)亲自检查所有的粪,看数量够了没有,质量好不好,打匀了没有。要亲自检查种子是否合乎标准。检查下种的地是不是按标准捣好了,用石磙碾了,耙匀了。捣过以后,已经磨好的地,他也得挖开细看,看究竟合不合标准。必须一切合格,才允许下种。对于间苗、锄苗、追肥,他都检查得非常严。有人锄得潦草一点,他就亲自锄个样子给他们看,让他们照这个标准锄。不然不验收。有少数喜欢讨巧偷懒的人,给卡住一两回以后也就再不敢不注意质量了。其他人也一样。开始时有少数人曾经讨厌他,以后都因庄稼长得分外出色而感谢他拥护他了。段柳社的紧邻长盛社各方面条件都不比这里坏,甚至更好些,但1957年平均亩产量却比这里低六十来斤。长盛社有一些肥沃的河边地还不如段柳社的某些坡地庄稼好,收粮多。这里可以看到耕作的关系之大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类社(落后社)的问题。三类社一般没有严格的各种农活的耕作质量标准。或者是有标准而不能执行,不合标准的也一样通过,一样得工分。有的人因为不按质量做活,一天能做到四五十分(十分折一个劳动日)。老实人一看更多的工分由别人得了,自己好好劳动反而会比别人少得报酬,也就赶快学粗作,抢工分。最后是耕作质量普遍降低,有的老年人说是把土地种得立起来了(立起来就不是土地了)。谈话时很动感情。他们要求处分或赶走那些抢工分的人;要不然就一家包一块地种。
由于耕作不好,三类社去年土地产量一般很低,没有余粮可以卖出;有的甚至交不够公粮。口粮能够达到每人平均360斤就是好的,还有的在350斤以下。群众的失败主义情绪很浓:凡事总摇头,认为办不成。
这里问题很不一样。有一些是富裕中农或地主富农在暗中起作用,故意搅,这类不太多。更多的是党和团的组织不起作用,不能按原则办事;干部不团结,闹宗派,互相斗争,各护各的一伙人。我上台,你捣旦,他上台,我捣旦,谁也干不成。一个社员耕地耕得很不好,不合标准,应该打回重耕。但队长和社干部都不敢说。有时候说了,对方不重耕也没办法。有人要处分,有人不赞成,结果不了了之。去年有些三类社也实行包工包产,但执行不下去。还有的社干部和队长贪污工分和粮食,循私舞弊,也处理不了。这就使得社员群众无心精耕细作,各人都把力气用在巴掌大的自留地上,好肥料也都弄到了自留地上。
要抓耕作,搞精耕细作,首先就要抓这些三类社。要派出崔有绪那样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驻社领导和整顿,不整顿好就不走。段柳社在1956年还是落后社,1957年马上就变成了先进社。关键就是派了有能力的干部去负责领导。
农田水利以及其他的基本建设都是很重要的。但绝对不可忽略对落后社的整顿,绝对不可忽略耕作。忽略了这个,即使有了水浇地也还不能保证生产大跃进,任何好的客观条件都得加上当年耕作上的主观努力才能生效。同时,因为一般社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与三类社相同的问题,所以整顿三类社的意义是远远超过三类社本身的。


第2版()
专栏:

在杜家石沟五年
米脂杜家石沟农业技术推广站主任左同
1953年我从西北农学院毕业不久,就来到杜家石沟。
那时,这个地方四周是看不完的山峁圪瘩,是数不清的沟沟壑壑。光秃秃的山,赤裸裸的沟,使人大有不毛之感。一个夏天,我刚来到姜原沟——这是杜家石沟村很多沟壑中的一条支沟,约有一里长,和老乡商量治沟的工作,碰巧来了场暴雨。霎时间,这个寂静的小山沟充满了洪水的咆哮。洪水掀起高达五、六尺的波浪,漫卷着黄色的泥沙,奔腾着。在沟头成千方的黄土垮下来,被洪水吞没。人们眼看着沟头向上延长(被冲刷)了五、六公尺。沟两岸的耕地也被洪水冲垮了。肥土和禾苗被冲走了;有些虽未冲走,但是,也被洪水冲倒了……看着这种情况,老乡们都难过地皱起了眉头。有的叹息着:“这一年又白白浪费劳力和籽种了。”有的农民的眼睛里含着泪花。
可是,不久这叹息声和人们的眼泪,都变成了向自然斗争的力量。整个杜家石沟开始对这些沟壑的治理了。在这条沟的山上、山下、坡面、沟沿、沟底……以各种不同的小型工程,如淤泥坝、堰窝、梯田、植树造林、种草等全面展开了治理工作。现在,这条沟大变样了,控制住了水土流失,基本实现了坡地梯田化、沟地台地化、荒坡茆绿化。我们在1956年曾观察过这条沟经受一场最大洪水的情况,缓坡耕地里的雨水都被梯田埂和水平沟截住了,毛沟和小沟的水都被埝窝挡住了。就连山茆、荒坡上的雨水也分段被林地的鱼鳞坑吸收了。沟的洪水还在流着,但是,却在一道一道土坝拦挡下流得缓慢了。沟两岸的耕地和沟头,很少看到冲刷的现象。杜家石沟已在50.2%的面积上控制住水土流失,一个一个的山茆上都长满防护林和果林,有的已经长到一、二丈高,有的果树已开花结果了。在这些山茆的周围坡地上,修成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远望去真像是一个多层的宝塔一般。在深沟里,在拦河坝、淤泥坝附近,就是一片一片的水田,现在,你要是到这里看一看,你真不相信这里曾是黄土高原,可能会认为这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哩!
由于控制了水土流失,农民的经济生活变化也很大。过去亩产粮食四、五十斤,现在提高到一百多斤,特别是新修的水田,收成特别高。1957年虽然经受了非常严重的冻灾,但是,每亩还收到三百多斤粮食,高出当地旱地三、四倍。因此,群众都把这一百多亩水田叫成“铁饭碗”。我刚来时,羊还很少,现在已经扩大了几倍。以前我在杜家石沟从来没见过的牛马,如今已经成群结队了。……当人们经历过了这些变化,就会心花怒放,永远不愿离开这里。
然而变化更大的是人,是人的思想。
记得1954年夏季,我和杜家石沟农业社的主任(现在是副主任)为修梯田的事吵了一架。他要按当地的老法子修,我要按新技术修。他说新的不好,我说旧的不对。两相争执,简直闹起别扭来。经过了大家的调停,最后协议:用新旧方法各修一块梯田来比较一下,看新技术好,还是旧方法好。修成不久,就经过一场暴雨,新旧办法修的梯田各有冲垮的地方和保存的地方。当时,社里组成一个工作组来总结这项工作。经过对比,恰巧一方的缺点就是另一方的优点。例如旧办法不按坡度大小、地形变化,一律按一个距离修成地埂,如此势必要在坡度变化的地方积起大量的水来,很容易把梯田埂冲垮。同时旧办法是究竟隔多远修一道地埂,完全由人端详,这样,就会使我们对地埂的拦水量心中没数。可是老办法修梯田最讲究质量,例如在集流槽的地方,特别把梯田埂杵的更实,打的更高更厚,尤其是旧法子可以适应水性。于是大家决定把新旧法子的优点结合起来修梯田。果然,结合修的梯田,一连经过三场暴雨,都没有被冲毁,直到现在,我们一直用这种新旧结合的办法修梯田。这事以后,杜成业对我说:“以前老脑筋总是不相信技术,现在我明白了,光靠老一套不行了。”现在,杜成业不仅不再反对新技术,而且成为学习新技术的积极分子。同时这件事也非常深刻地教育了我,使我不仅学会了凡事虚心多和人商量的作风;尤其是注意处处要从总结当地经验方面着手的思想方法了。
往往思想搞通了,接着干劲也就自然而然的起来了。几年来我在杜家石沟亲眼看到人们的那种苦干、硬干的精神,那种不怕困难,不顾个人和自然作斗争的魄力,真使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第2版()
专栏:

书记抓措施解决困难
群众有了办法增产指标再次加码
本报讯 在春耕生产中,中共四川省内江专区各级党委书记亲自动手,及时总结和传播群众的先进创造,解决了许多农业社增产措施与先进指标不相适应的矛盾,广大群众实现增产指标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全区早稻、红薯、甘蔗等三大作物的播种工作都比往年进行得又早、又快、又好。早稻和红薯的播种期提前半月到一个多月,甘蔗播种期也比往年提前很多。
今年内江专区计划增产粮食33%。在实际行动中,各地遇到了很多新难题。有些干部和群众,由于一时找不出有效措施,感到苦恼,有的甚至对实现增产指标动摇。中共内江地委对此情况极为重视,地委书记亲自带领各县县委书记到各地发掘和总结先进经验,及时传播,使生产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例如:水稻早播和红薯早栽是全区增产的关键。根据往年增产分析,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红薯早栽一个节令便可增产30%。但早栽的办法不多。正当大家为这件事焦急的时候,地委书记发现并总结了威远县奉龙农业社创造的火炕温床快速育秧法。这种办法可使薯苗在二十二天内长到三、四寸,保证及时移栽。经各县县委书记带着干部和群众实地参观学习以后,这一经验便在全区推广了。大家看到早栽有了办法,增产有了把握,情绪很高。许多社的社员还多交薯种作为投资,建议社里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和增加用种量,原订增产红薯24%的计划也修订为增产54%。资中县君子农业社创造的温室培育稻秧的经验,只要五天便可使秧苗长到三寸,移栽后生长得很茁壮。这一经验经党委书记亲自动手总结、推广,很快就在全区两万多个农业社推行。往年3月中旬才开始播种,现在许多地区已经开始早稻栽秧,这就为全区普种双季稻提供了有利条件。部分农业社还试种了三季稻。仁寿县创造的十多种早稻快速催芽的方法以及加强早稻秧田管理的经验,对各地管理秧田和战胜寒潮都起了很大作用。


第2版()
专栏:东西南北

顶浆造林
春暖雪融,辽宁山区建昌县冻土已化一锹深。全县人民打破历年清明前后造林的常规,开始顶浆植树造林。该县素珠营子乡坚强农业社发动三百多名男女劳动力,在一夜间,栽了二万多棵杨树和柳树,把村旁、河旁、宅旁、路旁全部绿化。


第2版()
专栏:东西南北

蛋白注射猪甲状腺
四川省苍溪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最近试验用鸡蛋蛋白注射猪甲状腺,结果使毛猪平均每天长肉一斤半左右,育肥时间比一般毛猪缩短一半,从而节省大量饲料。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尚未长成体形的小猪。


第2版()
专栏:

找到了实现万斤薯的办法
郴县地委组织干部学习甘薯丰产社经验
本报讯 中共湖南郴县地委最近在创造全国甘薯亩产最高纪录的永兴县大城一社召开了县委书记(有部分技术干部参加)会议,实地总结这个社的丰产经验,具体检查和研究了今年如何实现万斤甘薯专区。
郴县专区山多田少,今年将种甘薯九十万亩,要求平均亩产一万斤。但是,有一些社干部和社员认为,甘薯地要深挖,没有工具,用的劳力也太多;肥料要求达到与稻田一样多,办不到;甘薯多了不好处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会议组织了到会人员到大城一社参观了温床育苗、制堆肥、挖深土、插秧、施肥、收获一套生产过程。经过这次学习,到会人员一致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实现跃进指标就有了把握。


第2版()
专栏:农业高产志

东升农业社
高粱产量特别高
河北省抚宁县王各庄乡东升农业社1957年种植高粱一千九百九十三亩,平均亩产七百三十四斤;其中一百二十八亩四分,亩产千斤以上;水浇地三十三亩一分八厘,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三百零二斤。
这个社位于长城下渤海边,无霜期一百八十多天,常有春旱秋涝和风害的威胁,自然条件是不够好的。
他们采用的品种是多穗高粱;每亩施底肥五千多斤,在开始分蘖和孕穗期各施化肥十到二十斤;还注意了深耕保墒,适时精细播种。


第2版()
专栏:

征服荒山的姑娘
河南流传着年轻的姑娘——郭仙带动群众征服鸠山的故事。不久前,郭仙荣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人们都说她是一位有志气的姑娘。
沿着河南禹县县城往西北行走七十华里,从远处就可以发现一个拔海五百九十公尺高的大山。那就是鸠山。它是有名的荒山,每遇暴雨,山洪滚滚,万谷争流。这里的农民从多年来的实际生活中有这样一段千真万确的描绘:“穷山恶水种地难,又怕涝来又怕旱,年年劳苦不得闲,十年还有九年歉!”
解放前这种穷苦的生活,那怕当时郭仙还是不满十岁的孩子,心灵上也留下了难忘的迹象。
1956年大雪纷飞的寒冬,薛沟乡副乡长王友良同志从山西大泉山学习治山办法归来,于是,农民纷纷议论治山。这个时候,由山西大泉山来的女农民技术员吕淑贞,她成了郭仙最好的朋友,她把大泉山的过去的荒凉和现在的美好逐一讲给郭仙听,大大激起了郭仙治山的兴趣。郭仙想,假若能把鸠山治理得像山西大泉山一样,该多美呀!到那时候,鸠山就不是穷山,而是米粮川了。
当团支书苏德波在团支部大会上传达了乡的治山要求“只准山上绿树遮满天,不准洪水再泛滥”,并要在薛沟乡成立青年基建队的时候,郭仙第一个报名参加治山。
郭仙的理想终于如愿以偿,党支部按照她的志愿批准为基建队员,大家选她为基建队副队长。他(她)们在鸠山上,一开始就遇到了住房子的困难。荒山野坡里,那里会有现成的房子给他(她)们住,于是就住在破旧的窑洞里。
基建队的同志们,开始向几千年来无人过问的荒山搏斗了。当时大地冻结如石,镢头下去像皮球掉在地上一样顶了回来。但郭仙还是照样用镢头刨着荒山,刨不动也要硬刨。同其他队员一样,镢头把郭仙的手震肿了。夜里醒来,郭仙想着一连串的问题:鸠山土地一千五百余亩,这样大的荒山,要刨到几时才完?要流多少汗、多少血?但她又想起遥远的过去:多少房屋被山洪冲毁,多少人挨饥受饿,无家可归……如今,党领导农民走翻身路。她一想到党,想到未来的幸福,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上来了。于是她又鼓足了干劲。
第二天,青年基建队继续向荒山进军,妇女队员却从八人减到只剩下郭仙一人了,有几个男队员也向这座荒山告别了。这确是考验每个人的紧要关头。刚满十七岁的郭仙,在这个时候里,不是放下工具跑回家,她和队长苏德波却向留下的队员们说,我们要坚持到底,直到把荒山治好为止。今天的艰苦就是为了今后的幸福。
起初,郭仙挖的鱼鳞坑很不合规格,后来,她经常向吕淑贞求教,很快就学会了治山的许多本事,如挖水平线、谷坊、旱渠等。每天上山,郭仙总是走在别人前面,她在青年基建队里创造了一天挖十五个鱼鳞坑的最高纪录。
夏季工程最容易被洪水冲垮。郭仙常在大雨天中跑到山上去检查已经修建起来的工程。有一次,她和男队员在山腰上观察雨量,她怕别人淋湿冻病,把自己的雨衣脱给别人穿,她在雨地里一直蹲了四个多钟头,身上全被淋透。郭仙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带动队员们向困难做斗争!
去年2月,他(她)们在这座山的山腰修建了五个整整齐齐的新窑洞,洞口上面横写着:“保水保土如保命,治山治沟如治家”的标语。郭仙真正是把治山看成了治家,这种感情从她处理结婚问题可以看出来。郭仙早和赵沟青年社员赵永行订了婚,两人一直很要好。赵永行的父亲赵同吉,早就打算给儿子办喜事了。郭仙对自己的婚事也并不是无动于衷,但她想,在她面前还有一个“治山”的光荣任务,结了婚,让人离开这座山去婆家,这怎能行,等把山治好了结婚不迟。要不然,先结婚也可以,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赵永行一道进山来“治山”。郭仙暂时不结婚的佳话,一时传为美谈。郭仙和基建队全体队员为治理鸠山开辟了道路。现在,禹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已经征服了鸠山。过去,吃水要到好几里以外往回担,有些地方挖几丈多深还挖不出水来。现在,由于兴修了水土保持工程,山区地下水位提高了,从此农民再也不愁水吃了。平原地再也没有受淹现象了。鸠山终于被当地劳动人民征服了。如今,做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人们实现了“叫山变样,向水要粮”的决信。在这还不满一年的时间里,鸠山修建了二万三千多个鱼鳞坑,此外,还有水平线、旱渠、谷坊、速成梯田等二十七种工程。去年汛期发挥了蓄水保土的巨大作用。据去年的不完全统计,已增产粮食一万四千多斤。控制了水土流失土地面积一千五百多亩。
现在鸠山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山上已种植了各种水果树十三万株。几年后,鸠山将根据人民的愿望变成一座花果山。
本报记者 吕相友(附图片)


第2版()
专栏:编后

鼓励群众大胆地想
若干世纪以前,人们曾经希望过能像鸟儿般地在天空自由飞翔。当飞机发明以后,这个美丽的希望就变成了现实。现在,偃师县东寺庄农业社的干部看到了自来水,于是就把地上渠道变成了地下水道灌溉网,结果得到了“三省、三便、一防止”的七大好处。由此可见,一切合理的希望,经过人的努力终久是会变成现实的。
领导的任务,就在于鼓励群众大胆地想,大胆地做。许多干部对于群众的力量是有认识的;但是,对于发扬群众的智慧,让群众大胆地想,却做得不够。要知道,群众敢于大胆地想,正是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的起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