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政治和经济拧成一根绳
南通市建筑公司是一面勤俭办企业的旗帜
本报讯 江苏省南通市建筑工程公司几年来坚持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切实执行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在最近建筑工程部召开的地方建筑企业生产跃进会议上,到会的三十六个公司的代表,一致公认它是建筑企业的好榜样。
这个公司是一个区域型的公司。它承担任务的地区,包括南通市和南通、松江、盐城三个专区,1957年还调了一个工区支援上海市的建设。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锻炼,这个公司已经从只能盖小房小屋,提高到可以承担较复杂的工业厂房和较高级的民用建筑。劳动生产率年年提高,1957年的每工日产值比1953年提高了42.7%;工程质量的一级品率,1957年达到了91%,消灭了三级品;五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死亡事故,1956年以后连重伤事故也消灭了。最近两年,这个公司更做到了一年到头均衡施工,冬春不窝工,开工以后不停工。同时,做到了建筑材料不积压,工完料尽,场地清净。管理费不但不超支,而且有盈余。目前,全国许多建筑企业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1955年以前,这个公司因为地区分散,经营管理不善和技术条件较差,在生产工作和群众思想方面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混乱现象。窝工、材料积压现象严重;管理费也赔过本。后来,这个公司的党组织和企业的行政领导人员根据南通市委的指示,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动了群众,树立起艰苦奋斗的作风,贯彻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面貌。
这几年,这个公司作到了全党抓生产,抓政治,抓思想,把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管理工作拧成了一根绳。他们的办法是:公司正副经理、党委委员实行分线包干,坐镇工地,各抓一点,指导全面;上至公司经理,下到生产队长,都实行“头头政治挂帅”,人人做政治工作,事事做政治工作,谈生产必谈政治,同群众同劳动、共甘苦。两年来,这个公司组织了七次反浪费运动,发动群众检查浪费,贯彻“人人勤俭,处处勤俭”的原则。1957年,三个工段南迁上海以后,生产上出现了浪费现象,生活方面也露出了讲阔气的苗头。党委立即分析了上海的生活环境和群众的思想变化,向群众提出了“保持我们原有的特色,不受环境影响,勤俭管理工地”的要求,通过大会、小会、骨干会议反复教育,并派副经理陆修根前往坐镇,浪费的风浪终于没有掀起来。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对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起了重大作用。1956年,一些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认为这个公司不像个“机关”,经理不够“派头”,要求盖大楼,建议买汽车,置沙发。但是几个领导干部俭朴成习惯,还是各骑各的自行车,除了买几把旧木椅和藤椅办公使用外,决不多花一文钱。办公室确实太挤,食堂也没有,他们就租了几间私人的破楼房,由经理、党委书记带头,大家动手,利用旧砖残料修缮一新。他们不但大处扣得紧,小处也点滴不浪费。副经理陆修根有一次到华东公安司令部接洽任务,船到码头正是午夜十二点,住旅馆要花八角钱。他盘算了好一会儿,还是背起行李走了十几里路,到公安司令部的传达室睡了一宿。公司经理张许庭“一碗挂面辞旧岁,两个包子过大年”的故事,已经在工人中广泛流传。
为了节省行政费用,职工们出门不住旅馆,少住旅馆,出差五十里路之内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已经成了普遍的事。去年,一个工段的一批干部、工人到一个新工地去做施工准备工作,实在找不到不花钱的住处,就把老乡的破猪圈冲洗一番,撒些石灰水,住了二十八天。三○三工段的工段长丁汉章从1954年到1957年,由于整天是“两条腿,一辆车”,为公家节省了一百二十元的车费。
在这个公司的工地上,很少看到大片工棚。干部、工人有时住在古庙里,暑天便用很少的钱租小学教室作工棚,只去年一年就为国家节省了两万五千多元。
为了避免机构臃肿,浪费管理费开支,这个公司在干部中大力提倡“一人多职,人人全能”。基层单位管计划、劳动、工资工作的,一向是一个人,总务、材料、财务,也是一个人。出外做新工程准备,材料员就当炊事员。几年来,整个公司的勤杂工用得很少。上至公司经理,下至一般干部,都经常参加义务劳动,每星期都有一天做勤杂工的活。副经理陆修根在工地常担尿桶。这几年,这个公司的非生产用工,一直不超过5%,做到了尽量节省。
由于领导干部工作上艰苦奋斗,生活上艰苦朴素,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个公司的领导干部同职工群众真正做到了心连心。这便凝结成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全年均衡生产
消灭窝工现象
“一季窝,二季闲,三季忙,四季赶”,曾经被人称为建筑企业的规律。近两年来,南通公司却已经看不到这种现象。
他们解决窝工问题的办法是:
一、上摸下找,左右联系,主动抓任务。从1956年以来,每到第三季度就派人四处了解来年工程任务的大小和下达情况,而且一面争取任务,一面摸任务的变化趋势,采取对策。
二、登门拜访,便利甲方。他们把帮助建设单位解决设计、材料等困难,当成自己的责任。去年,他们就这样多争取了十项工程。
三、取费从廉,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1956年,南通大生三厂要修八幢简易住宅,因为钱少要自己动手,他们马上同厂方联系,动员包出来,免得分散工厂干部领导生产的精力,而且主动降低3%的管理费。后来,如质如量地交了工,甲方很满意。他们用这样的办法干了几十个工程,其中有的还不要利润。这样,不但为国家建设服了务,又节省了一万多元的窝工费,还赚了四千多元的管理费。
四、必要时,工人实行生产自给。一个叫陈朝圣的油漆工,一见没活干,就提起油桶沿街招揽零活,不要公家拿钱。竹工们没活做了就到集市上去揽做竹器家具;木工便背起工具串乡村,为农业社员们修理门窗。
工完料尽 场地清净
建筑材料不积压浪费
“建筑工地,黄金铺地”。这是目前许多建筑业中的一项严重浪费。南通公司却做到了“建筑完工,一片清净”。去年,这个公司有一百零二个工地做到了“工完料尽”。
他们制定了“万元平方公尺定额”(即盖一万元钱的房子用多少材料),根据这个定额来备料,基本上作到了既不积压材料,也不停工待料。
为了恰当地掌握向工地送材料的数量,他们实行了“勤运少储”的制度。这就是,开始时一般先给工地送70%到80%的材料,以后再陆续补充。有了上述两层控制,作到“定量计算,适量供应”,公司和工段的仓库都消除了积压材料的现象。
他们还采取了依靠工人,实行分区包干,清理材料的办法。他们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定出了“先零后整,先旧后新”的用料制度。一○六工段木工周鹏生,几年来因为整天拼碎料,拿不到超额工资。别人问他为什么总是这样?他回答道:“工资是自己的,材料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好,工资也不能提高。”
为了教育群众爱惜资财,这个公司的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工地进行检查,用活人活事进行教育。他们还常常拿起扫帚扫黄砂、石子、锯末、木屑等材料,把它们用到工程上去。现在,这个公司的工地上,已经做到了在工程完成以后,一草一木无存,一砖一瓦不剩,人走家搬场子光。
今年这个公司提出了新的跃进指标:保证工程质量一级品达到99%,劳动生产率比1957年跃进53%,降低成本24.3%。


第1版()
专栏:

山西省将广泛改革灌溉技术
开源节流合理灌溉
本报太原26日电 山西省最近在晋中介休县召开灌溉管理工作的现场会议,研究具体贯彻挖掘水利潜力、节约灌溉用水的措施。会议决定要掀起一个开源节流的灌溉技术改革运动,实现灌溉工作大跃进。
会议组织到会人员到介休县洪山灌区进行了现场参观。这个历史悠久的小灌区过去长期只能浇两万多亩地,近几年来由于挖大水泉增加了水量,改造了渠道,划小了畦埝,实行合理灌溉后,使灌溉面积扩大了三倍,灌区耕地比过去和附近大水漫灌的耕地都获得显著增产。会上并交流了汾阳县峪道河灌区一年四季调配用水,日夜轮浇,流量一秒公方的水全年浇到十万亩耕地等经验。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加强灌溉管理工作,改进灌溉技术,使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至三倍,整修田面工程,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通过实际参观和介绍经验,到会人员明确认识了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具体认识到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备的作用,是扩大灌溉面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作法。
从到会人员反映的材料看,山西省各地水利资源很充沛,但过去开发利用的很有限,利用起来的水,在渠道、田间渗漏浪费很多。水井和机械灌溉设备利用率很低。不少地区农民沿袭着不合理的浇地传统,特别是晋中汾河灌区缺乏田面工程,采取大面积大水漫灌的作法,由于浇水过量,不仅用水上不经济,对作物生长有害,同时提高了地下水位,破坏了土壤结构,还形成耕地盐碱化。到会人员澄清全省各地灌溉管理工作现状之后,决定在现有灌溉设备的基础上,苦干几个月,扩大清水灌溉面积一千万亩。
经过到会人员找问题想办法,决定采取六大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山西省灌溉管理工作上的面貌。
首先是大力整修、加固渠道,除要求新建渠道按标准建设外,对旧渠道要普遍检修。从干部到群众,纠正“想水、盼水、不爱水”和“惜工不惜水”的思想、作法,扫除渠道障碍物、取直垫平,使渠道加快流速,不淤泥、少渗水。
其次要彻底改变大水漫灌的落后作法,要求田面工程作到地平、畦小,一般清水灌区畦块要划小到一亩以下。棉花、玉米等宽行作物实行沟浇。推行定时、定水、定面积用水制度,每亩每次用水不超过四十公方。
第三、加强和提高灌溉管理和操作机械技术,有计划地培养农业社技术员,帮助他们学会测流量、测地平;算渠道有效利用率、算灌水定额;掌握配水方法等。
第四、挖掘地下水、保蓄地面水。增加水量与管好用好双管齐下,作到有源就开,有流就节。
第五、统一规划用水,采取协作的办法解决上下游用水的矛盾,改变过去有水无地或有地无水的现象。
第六、加强灌溉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建立基层管理组织。各县、乡和农业社都要成立专管组织。(附图片)
河北沧县联盟社实行沟灌法 新华社记者 盛 果摄
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乡草泉农业社,提前二十多天采用了小畦浇地的方法节约用水,给春播作了良好的准备。这是浇地小组在做畦浇地。 新华社记者 张瑞华摄


第1版()
专栏:

大企业不单干 小企业不保守
包头工业基地大协作
本报包头26日电 包头市人民委员会的经济工作部门和在包头的中央企业,最近达成了建设包头重工业基地中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协议,并且原则上通过了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两项协作建设的协议书。两个协议书共包括十三个协作建设项目。其中规定:包钢和其他中央企业共同使用白云石、粘土、石灰石等五座非金属矿山,由主用企业投资建矿和经营,或由各使用单位分摊投资,交地方统一经营;包钢等各大企业互相供应加工的建筑等材料和生产用材料,用得少的单位不另建加工设施;包头地方工业能满足的材料,能承担的修理任务,中央企业不再另建厂矿和车间。根据已确定的协作项目,全市就可少建一个氧气厂,一个电焊条制造车间,一个汽车修配车间,一座石灰窑和两所各二百张病床的医院。其中,仅氧气厂和汽车修配车间两项,就节约投资二百三十多万元。
在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中,由于领导上缺乏组织规划经验,以及某些中央企业的大厂思想和本位主义作怪,在不少辅助设施上有贪新求全、各摆一摊、各搞一套的现象。据经济工作部门调查,包头地方国营汽车修配厂的修配能力,在今后几年里能承担包头市全部汽车大修的任务,这个修配厂去年的设备利用率仅达55.5%。而一些大厂却相继建设了承担大中修的汽车修配车间,只有中小修设施的,还想增建大修设施。地方国营氧气厂两台制氧机去年只开动一台,还有十分之六的产品到石家庄、邯郸等地找销路,而包钢原计划还要兴建一个专为建筑用的氧气车间。这不仅浪费投资、积压设备和产品,同时使地方工业的潜力不能发挥,不久前一些地方工业单位就耽心中央企业不用他们的产品而不敢跃进。
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中共包头市委和市建设委员会就发现了这个矛盾,并着手解决,但成绩不大。主要是一些大企业有上述思想问题,怕地方工业供应的产品和担任的修理任务质量差,怕影响进度,对地方工业不放心不放手,互相之间也怕扯皮。而地方工业有些单位,确实存在产品质量低、成本高等弱点,有保守思想,怕承担任务后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不敢承揽。
近一个月的双反运动,冲破了大企业的单干本位思想和地方企业的落后保守状态。各单位都从六亿人民出发,提出互相支援、共同跃进。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单位,原拟自建汽车修配车间的计划也勾销了,已订好的八十多台新式机床退了货,决定把汽车送到地方汽车修配厂去修。地方工业各单位,也纷纷提出了跃进规划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措施,保证为大企业服务得好。


第1版()
专栏:社论

政治挂帅是勤俭办企业的保证
在建筑企业里,如何贯彻执行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今天本报发表的南通市建筑工程公司的经验,提供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这个公司的生产中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主要是他们在企业管理上解决了三大课题:(一)在计划管理和劳动组织上基本上消灭了窝工。1956年做到了不窝一个工日,1957年仅窝了四十六个工日。(二)在建筑材料管理上做到了既不积压浪费,又不停工待料,基本上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净”。1957年这个公司共有一百二十一个工地,其中除去十二个工地有跨年度工程以外,做到“工完料尽”的有一百零二个工地,由于突然削减任务等原因剩下材料的有五个工地;因为计划不周、控制不严而有剩料的仅有两个工地。
(三)在成本管理上大大地节约了间接费用的支出。这个公司历年的间接费开支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大体上是逐年降低;行政管理费更是年年都有节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个公司总共为国家节约间接费七十九万六千二百三十五元,其中行政管理费有三十万零二千三百三十四元。
这些方面的成绩,说起来也许平凡。但是,目前有一批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还处在
“人工赔本,材料‘赚’钱,管理费超支”的情况下;某些建筑企业的材料管理,仍有宽打窄用、积压浪费的现象;还有些建筑企业在全年均衡施工的问题上,仍然采取消极态度。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下,南通公司所创造的勤俭办企业的经验,就特别值得推荐了。
南通公司做出这样出色的成绩,其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把勤俭办企业这件工作放在党的坚强的政治领导下来进行,使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技术工作都置于政治的统帅之下。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讲,就叫作“政治挂帅”。
他们是怎样在贯彻勤俭办企业方针的过程中实行“政治挂帅”的呢?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
首先,南通公司的领导干部把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企业中保持和发扬了起来。他们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活动中,成为精打细算、克勤克俭的榜样;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作风中,成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的榜样;他们在克服勤俭办企业的各种困难中,都以身作则,用自己密切关怀企业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职工群众。这样,他们就真正放下了“老爷”架子,打掉了官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使群众亲切地体会到自己确实是企业的主人,确实和企业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个公司的副经理陆修根同志到了工地,不仅在那里领导生产,还做一个出色的勤勤恳恳的普通工人。他经常和大家一块做壮工活,他随时随地收拾工地的零料、剩料和残料,以实际行动影响基层干部和工人群众都珍惜一砖一木、一瓦一石。他在工地不仅和群众一块住宿,还做许多杂务工作,甚至给大家挑尿桶倒尿,带动大家都亲自动手打扫卫生,减少了工地的勤杂用工。他在出差的旅途中,为了节省国家开支,常常拿车站和机关的传达室当旅馆;上下车站或轮船码头,经常肩挑行李,两脚步行,不肯雇车。这个公司为了解决办公用房不足的困难,曾经在公司经理和党委书记带头下,党政干部做壮工活,技术干部做技工活,只用九百多元就翻修了一座六百平方公尺的办公楼和二百平方公尺的食堂。南通公司的这些领导者的形象,难道不正是体现了我国淳朴的劳动人民的本色吗?难道不正是把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老八路”作风带到企业里来了吗?南通公司的领导者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取得了群众的信赖,贯彻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培养了职工群众的国家主人翁思想,树立了领导和群众之间的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关系,并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发挥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南通公司的党组织和行政领导者,坚持不懈地对全体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把党的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真正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他们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抓住日常的浪费事例进行教育。另一个办法,是反复地坚持反浪费。哪里有浪费就在哪里反;什么时候有浪费就在什么时候反;估计到将要发生浪费现象,就及时进行防止浪费的教育。例如,当他们的一个工区将要转移到上海的时候,他们就适时地提出:“进入大城市以后,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艰苦奋斗、精打细算的作风”。以后,上海工区还是发生了一些浪费现象,公司领导方面又及时组织了反浪费运动,使这个工区始终保持了勤俭作风。他们还结合年终总结,开展一年一度的反浪费运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修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勤俭办企业和精打细算的思想确已深入人心,成为风气,像水银泻地一般,无孔不入地深入到办公室去,深入到施工现场去,深入到出差的旅途中去,最后凝结到多快好省的指标上去。
勤俭办企业的思想一经扎根在国家主人翁思想的基础上,它就会发挥出不可限量的威力。南通公司很大一部分职工,就是完全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国家的建设任务,爱护国家的财产。为了节省临时设施费用的开支,许多工地不搭工棚;庙宇和寺院、房屋的走廊、水利工程的闸洞等地都成了他们的住处。他们当中,有这样的工段长:经年累月,巡回工地,近则数十里,远则二百多里,他们经常是骑上一辆自行车,带上一包冷饭,白天不进饭馆,晚间不住客栈。他们当中,有这样的工人:为了爱惜材料,用料时总是“先零后整”。因为经常拼碎料,拿不到超额工资。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干,他回答说:“工资是自己的,材料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好,工资也不能提高!”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技工掌握了多种技术,在分配任务时,什么都干,很少发生挑肥拣瘦、讨价还价的现象。
南通公司所以出色地贯彻执行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还因为这里的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了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他们认识到他们所站的岗位,就是通过为建设单位服务来具体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他们能够千方百计满足国家建设的要求,能够主动地创造条件,为建设单位解决困难。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也为了尽可能多地完成施工任务,他们在服务范围上,不仅是盖房子,盖工厂,还修建水利工程和桥梁、涵洞,甚至鱼池、厕所、篱笆,并且做种种修零补旧的杂活。只要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干活,只要能够做到不窝工,没有利润也干。他们对国家建设事业采取了主人翁的态度,他们的服务观点、服务态度和经营作风,充满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他们和建设单位的关系是一种正常的社会主义的协作关系。
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双方进行协作的最高原则。几年来我们遵循了这个原则,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也有某些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一原则办事。这种情况使得几年来的基本建设工作多多少少地受到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如果所有的建筑企业单位都能够像南通公司那样积极主动地为建设单位服务,如果建设单位也都本着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体贴对方的困难,同心协力地克服困难,很多问题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吗?
南通公司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它因为实现了“政治挂帅”,就抓起了勤俭办企业之纲。它的“政治挂帅”,不是空洞的叫喊,不是学究式的说教,而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职工群众,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拧成一根绳。谁要是学会了这一套,谁就可以逐步地掌握领导和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艺术。


第1版()
专栏:

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六个农业科学队下乡上山
本报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为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决定在保证继续进行必要的内部研究工作的原则下,立即从各专业研究所中抽调三分之二的研究人员二百八十多人,组成工作队下乡上山,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农业科学院并制定了这项工作的具体方案。工作队将在3月底完成准备工作,4月5日前分途出发。
各队到达工作地区后,将在当地党政领导下,结合地方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对目前农牧业生产中带有全国性的大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现场共同研究和提出解决措施。
农业科学工作队的任务是:打破陈规旧套,采取新的战斗行动,深入生产实际,贯彻执行农业科学研究活动和广大农民群众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路线,达到下列三个目的:一、支援1958年农业生产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为今后农业生产全面跃进创造条件;三、锻炼和提高农业科学综合的、群众路线的、多快好省的研究方法。
农业科学工作队分别组成下列六个工作队:
一、高额丰产经验调查总结科学工作队。去天津专区、湖北、河南、甘肃、青海、四川。
二、低产区综合科学工作队。去淮北、河北、雁北、陕北、粤西、长江中游和东北三省。
三、山区生产综合科学工作队。去闽赣山区、太行山区、桂西山区。
四、植物病虫害防治科学工作队。去华南、淮北、关中、豫北、山西、牡丹江和辽宁。
五、家畜、家禽饲养和防疫科学工作队。去湖南、江西、内蒙古、黑龙江、西北、河北、东北、华北和北京市。
六、农业机器和农具改进科学工作队。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科学下乡
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们在思想跃进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抽调三分之二的人力组成工作队上山下乡,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这是科学工作者走向红与专的必经途径。
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许多丰产经验,已经丰富了农业科学的内容。农业科学工作队的组成表明,那许多丰产经验即将具体地通过农业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和总结,成为农业科学的宝贵财富。同时,农业科学工作者们深入生产实践以后,必将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新的科学研究课题的基础。这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农业科学者脱离实际的严重缺点,而且将促进农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互相协作,多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科学工作者的知识同广大农民群众的智慧相结合,将使我国农业科学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1版()
专栏:

“英雄台”上比钻劲 “孔明台”上献妙计
上海工人勇敢革新技术
天津各厂技术革新改变着全市工业面貌
据新华社上海26日电 新华社记者贺昌华报道:上海工厂比先进、比多快好省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热潮正在形成。目前,运动发展的趋势从比指标、比干劲,迅速转入了比智慧、比钻劲、比措施、比攻关键、比提合理化建议、比学先进经验。
许多工厂的工人前些时候在比干劲的“英雄台”上,提出了大量压缩工时定额的指标和保证;现在他们就把这个擂台改成了“诸葛亮台”,各献锦囊妙计,来完成新任务。新安电机厂今年产量指标比去年增长六倍,需要增加二、三百人;工人在“英雄台”上提出了压缩六十多万工时、不要增加一个人的保证以后,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提出三百多条合理化建议,其中有一百多条已经处理和实现了。不少原来每分钟只能转五百多转的老式皮带车床,正在被工人们改为一千多转,准备用来进行高速切削。恒新机器厂职工,一夜功夫就在“诸葛亮会”上献出了八十多条改进机器设备、改进操作的妙计,实现这些改进可以压缩二十七万多工时。
很多比较重要的技术革新也纷纷出现了。上海绢纺厂职工创造成功了“热压脱胶法”,把丝绸工业精炼车间五十年来一向采用的用热水煮“下脚茧”的老方法,改为放在密封的蒸桶里蒸。新方法能使产量提高四倍,出绵率提高20%,节省人工30%。钢铁工业部门最近打破陈规,试验成功多项新技术——双层烘钢法、十三道轧钢法等,大大发挥了原有设备的潜力。争取胶版彩印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竞赛,这几天在印刷工厂中进行得很激烈,而以上海市印刷一厂25日刚达到的网线密度四百线为最高,印出的图片简直跟画家画出来的一样。
先进的生产指标,也促使工人们进一步懂得了必须动脑筋、不能光拼体力的道理。因此,他们提出了许多既省力、又能完成新任务的好办法。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冲破了许多旧的规章制度,也推动了领导工作的改进。特别是合理化建议的处理,老办法已不能适应目前合理化建议大量出现的新情况。于是,中南电机厂、新安电机厂等厂便把处理的权力,下放到车间、工段去。一些牵涉到产品质量和花费较大的建议,才由厂一级处理。而在厂一级,有的厂也成立了“合理化建议迅速处理委员会”,做到随阅随批。新安电机厂过去一个建议要一、两个月才能批下去,现在第二天就解决了。
本报天津26日电 在天津市的许多工厂企业里,出现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
出现较早当前又最受人们重视的,要算华北缝纫机厂钳工王叔田成套地革新技术的活动。他提出了一项英雄式的计划:革新二十五项技术,一年完成九年零四个半月的工作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十一项,他正加紧努力,争取在“五一”以前,全部完成这些技术革新的尝试。王叔田的技术革新包括对现有工具的改进、以机器代替人力操作、减少工艺过程等等。他的革命行动对全厂缝纫机生产的大跃进起了良好的影响,全厂工人都已奋起直追,学习王叔田的榜样,改革其他零件的生产技术,以全面保证跃进计划的完成。这个厂今年计划生产缝纫机六万台,将超过从1953年建厂五年以来所产缝纫机的总和。
以生产“飞鸽牌”自行车而驰名的天津自行车厂,今年的产量计划也比去年提高将近一倍。带有关键性的拔管工段,2月份产量仅比去年12月提高20%,这就严重地不能满足全厂跃进的需要。最近这个工段的工人进行钻研以后,作了一项重要的工具改革,使原来每次只能拔一根管子的拔管机,现在能同时拔两根,一下子就使产量增加近一倍。
比去年产量提高四倍、计划生产二万二千台煤气机的天津拖拉机制造厂,由于生产煤气机主要部件的铸工车间还是手工操作,本来就赶不上加工车间的需要,再加上质量不好报废率很高,以致影响整个生产计划的完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厂已在采取技术改革,使造型和浇铸实现半机械化或完全机械化,可提高产量一倍到两倍。
公私合营宝生机器厂三车间钳工二组掀起了人人改进技术的新高潮,实行“一个人提题,大家出主意”的群策群力的方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改进了二十七件工具,作到了生产日日新。全组的产值原计划比去年提高80%,现在一跃而为212%。这个群众性的改进技术活动的开展,技术革命萌芽的出现,正是整风和生产大跃进以后的必然结果和十分迫切的要求。现在,天津市的党政领导部门对这一新的革命萌芽极为珍视,正计划大力培养使它迅速而茁壮地生长起来。(附图片)
公私合营哈尔滨机联机械厂工人宋振东,在双反运动中创造一台多头自动钻孔机,由过去装置一个钻头改为十一个钻头,提高生产效率十倍多。黑龙江日报
于 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