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劳动合理分工 工效提高一倍
湖南两农业社突破春耕劳动力不足的难关
本报讯 新湖南报消息:为了克服在农业生产大跃进中,特别在当前繁忙的春耕季节中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湖南省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理改善劳动组织和加强劳动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工效。
汉寿县毛家滩乡和平社通过改善劳动组织,每个劳力每天劳动工时缩短了二小时,工效提高了一倍。
和平社今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社员们劲头很高,每天都是四点半钟出工,晚上八、九点钟才收工,出动人数经常在七百人左右。真是“出工一大片,大路连一线”,一天到晚,广播、锣鼓、吆喝声闹得热火朝天。但是,全社各个生产队劳动工效并不高。例如第十二生产队有八十三个劳动力出工,积肥的三十一人,平均工效每天只有三十七担;运肥的三十五人,在一里路的运距内平均工效每天只达二十七担;十一个人翻氹每天平均工效也不过八方;翻田的工效也同样很低。劳动工效低的原因主要是在劳动力组合上有很多问题。如劳动力没有分强弱划组,没有根据技术特长分工,没有按不同劳动力提出任务要求,运肥没有分路走。因此,窝工浪费的现象很严重。
毛家滩乡的党委书记萧春珍,在和平社发现这种现象以后,召开全社生产队长以上干部的会议,研究克服这种现象的办法。到会的人算了春耕生产任务、时间、劳力三笔账,认识到提高劳动工效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并且批判了干部中爱讲热闹不求工效的作法。会后,全社劳动力即分成八十四个小组,其中除十四个翻氹突击组和十四个用牛组各队一个外,其余的劳动力分别不同情况组织了老年将军组、壮年钢铁组、青年突击组、妇女英雄组、少年先锋组、爱社婆婆组等。劳动小组划分后,由队按组按人分配任务,并具体规定了运肥路线,每个小组工作的地段都有旗帜作标志。这样,十四个生产队的劳动进行得有条不紊,真正做到了合理分工,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全社劳动工效因而显著提高。以前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天积肥三十七担;现在增加到七十一担;以前每个劳力平均每天翻氹只有八方,现在提高到十七方。由于大大超额完成了劳动定额,工作时间也有条件缩短了。现在各组社员上午五点半出工,下午七点半收工,比原来的工时缩短二小时。
浏阳县沙市乡合义社合理组织和利用劳动力,积肥工效由每人每天七十担飞跃到一百四十七担,增加了一倍多。
这个农业社组织了四种组。一是专业组,按照劳动力特长分工。比如挑塘泥,以前是自挖自上自挑,有些不会挑担的妇女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现在组织了挖土、上土、挑土三种专业组后,平均工效就大为提高。二是单身汉组,组织起来统一开伙,免得各自弄饭误工。统一开伙后,六个单身汉挑塘泥的工效每天由八十担提高到一百六十担。三是找肥组,预先找好肥源和作好积肥劳动力的安排。这样,在一处地方的肥源积完后,能够迅速把劳动力安排到新的地方,不会停工窝工。四是宣传鼓动组。宣传鼓动组的组员参加劳动,注意搜集模范事迹和发现问题,随时随地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批评表扬,大大鼓舞了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
这个农业社还非常注意改善工地劳动组合,使劳动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如挖塘泥,以前是四百六十多人挤在两个地方,互相妨碍,浪费了好多时间。现在增加了四个积肥工地,消灭了互相妨碍而误工的现象,使挑塘泥的工效由每人每天九十担提高到一百七十担。(附图片)
劳力安排好 生产劲头高 伍 觉画(转载新湖南报)


第1版()
专栏:

克服保守思想,解决想干又不敢干的矛盾
共青团要站在运动最前线
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省共青团观摩会发表公报
新华社瑞金24日电 由共青团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省省委联合召开的一百个县共青团工作的观摩学习会,23日在瑞金闭幕。这次会议决定在一百个县之间开展社会主义友谊竞赛。
这次会议是15日开始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四个省的团省委书记、一百个县的团县委书记和部分团的基层干部。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也参加了会议。有八十多个共青团干部在会上发言,介绍了所在地区共青团组织和团员们在兴修水利、积肥、扫盲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成绩。
会议发表的公报说,参加观摩学习会的共青团工作者,讨论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学习了党进一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后,认为必须不断地以毛主席的思想武装自己,努力克服保守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站在运动的前面,把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组织起来,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公报指出,在社会主义大跃进中,共青团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还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可以做而没有做;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快些而没有做得更快;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好些而没有做得更好;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彻底些而没有做得更彻底。原因是,团的干部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顾虑,这些顾虑常常使团的干部处在想干又不敢干的矛盾之中,因而破除这些不健康的顾虑是做好今后工作的核心问题。
公报接着阐述了在共青团工作者中存在的各种顾虑。第一,每当想干件事的时候,有时耽心群众发动不起来;在群众坚决行动起来的时候,有时又为某些落后意见所动摇而不敢坚决前进。为此,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关于先进和落后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个光辉指示。任何时候都要代表先进思想,都要仔细区别群众中的先进思想和落后意见,坚信群众的大多数,坚决依靠群众中的先进部分,去带动群众不断前进。第二种顾虑是,每当想干一件事的时候,耽心上级没有指示,缺乏根据。为此,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的这个光辉指示。任何政策性的指示,都是群众中的先进经验的综合和提炼,不根据指示去进行自己的工作是错误的。但是,实际生活是生动的、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革命干部善于根据上级的指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用新的经验去丰富上级的指示。既有纪律性,又有创造性,正是党要求革命干部具备的真正的革命干劲。第三种顾虑是,耽心没有经验,怕做不好。为此,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的只有干才能增长才能这个光辉指示。把事情办成功了,就会有成功的经验,把事情办错了,也会取得把事情重新办好的经验。比较年轻的干部只有努力勇敢地实践,才能比较快地增长自己的才能,才能学到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逐渐地成为党的好干部。第四种顾虑是,耽心团的工作作多了会不会妨碍党的中心工作,因而往往消极等待党委的统一部署,而不敢大胆地带领广大青年开展更多的活动。为此,必须深刻地领会毛主席关于多、快、好、省的这一英明指示,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大跃进的时期,党委常年的中心工作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共青团不仅应当,也完全可能主动地从党的统一规划中,选择几件青年人特别能够出力的事情,集中青年的力量,有计划、有措施、有号召、有检查地把这些事情干好。这样,既符合党的整个需要,也丰富了团的活动。
公报认为,这次会议检查了团的工作中的缺点,使共青团工作者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革命勇气更足了。
公报提出了八项工作,作为开展友谊竞赛的项目:一是发动青年积极推动和参加平原地区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山区兴修小型水库、水力站、水电站和修整道路等农业基本建设;二是开展以高额丰产为中心的技术改革试验活动;三是造林绿化,开发山区,三年成为绿化县;四是三年内实现无文盲县;五是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六是三年内实现四无县;七是推广普通话;八是努力改进少先队工作。
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第1版()
专栏:

甘肃省推广十八种好方法
提高山区灌溉技术
盘山拦蓄桃花水,碾伯改进春灌法
本报讯 甘肃日报消息:为了总结推广山地灌溉经验,全面掀起水利灌溉高潮,战胜干旱,力争今年农业大丰收,甘肃省农林厅水利局在武山县召开了全省(除张掖专区外)山地灌溉会议。
这次会议是以东梁渠畔为课堂,以山地灌溉方法为教材召开的。参观了东梁渠和山地灌溉方法后,接着就地利用渠水和渠畔的各种类型的山坡陡地,亲自操作,现场实习;各地已有的灌溉经验和个人大胆设想出来的新办法,也在当场表演。以渗透均匀,减缓冲刷,便于耕作,确保增产四项标准作鉴定,大家评比。并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充分交流了山地灌溉经验。
会议期间,实习和表演的灌溉方法共达三十多种,经过评比认为是行之有效可以普遍推广的有十八种。如因地制宜,分散径流,高开口,低打埝的畦灌法;东梁渠的“三快、一慢”即眼快、手快、腿快和水流慢的放水要诀等灌溉经验,受到了与会同志的称赞。
本报讯 辽宁日报消息:辽宁省盘山县今年决定大量修筑平原水库,蓄水灌溉。计划仅此一项工程即可灌溉稻田十万亩。
盘山县地势低洼,河流较多,是各河入海的大门。所以每逢汛期,河水暴涨暴落,特别是春季桃花水很多,每年还得防春汛,到用水灌溉时,河水下落又变成枯水河。这种局面过去一直没有改变。
今年,全县除以沙岭为重点,利用桃花水灌溉五万三千亩水田以外,西安,胡家,田家等区全部修筑平原水库灌水,全县计划灌田十万亩。修筑平原水库的土地,灌溉完以后,仍可种植,而且还可以解决内涝问题。有些盐碱土,经过蓄水泡田后,土壤也得到改良。
本报讯 青海日报消息:青海省碾伯镇党委书记兰德清同志等检查春耕工作中,在沙坝、杨家门等农业社发现,春播灌田中由于渠道管理不严,社员在浇田中责任心不强,用水浪费很大。如在春播灌田中,普遍采取大水漫灌,没有按照增产措施规定进行小畦细水灌溉,结果造成用水浪费。有的社员放水时没有计划,放的水很大,到处溢水,浪费很大。浇田结束后,不去原处退水,又把水流入已经冬灌过的地里,影响春播。
镇领导上召开了社主任和各工作区工作组长会议。会上决定,为了切实作到不浪费一滴水,保证春播充足用水,要求全镇二十二个农业社和四个工作区的工作组立即普遍检查春播灌田用水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并决定全镇各条渠道由各农业社分段包干管理,在放水灌田期间,应有专人负责渠道监督工作,经常注意补修,保证不发生故障,使之不影响按时灌水。(附图片)
蚌埠市郊区曙光第四农业社社员们在降雨雪后,立即扫雪灌塘,抢蓄雪水。这是已蓄满水的灌溉渠。 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第1版()
专栏:

简易农村会议电话推动生产
徐水县有了现代化的领导工具
本报保定24日电 我国第一套简易农村会议电话,已为徐水县邮电职工们创造出来,并已在各乡安装使用。简易农村会议电话的适时出世,对徐水县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徐水县的简易农村会议电话是在全县乡乡通电话的基础上,利用各乡的电话机、无线电收音机并借用电话线路改装使用的。改装后的无线电收音机和电话设备,在不开电话会议时仍可照旧使用。简易会议电话只给电话机和收音机之间装配了几个简单的机件,在开电话会议时用插头和电话机、收音机联接起来,便能同时听话和发言。这套简易的会议电话设备,是在中共徐水县委会的支持鼓舞下,由徐水县邮电局长王应邦和邮局职工陈焕春、任国瑞一起钻研创造的;由于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机器和设备,全县二十五个乡,只花了五百多元钱购买了一百多只开关、接线柱等电讯零件和一百公尺原子线就改装好。同时由于改装架设简单和邮电职工的积极努力,这套遍布全县的简易会议电话设备,从创造到装好,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徐水县简易农村会议电话的创造和安装,对促进全县的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安装起来后,县级的生产领导部门曾使用它召开过二十多次会议,及时地将领导意图传达给乡、社和生产队的干部。在最近的春播当中,中共徐水县委曾利用电话会议的汇报,及时总结了许多好经验,当场向全县推广。春节时,中共徐水县委还利用会议电话领导各乡干部进行了一次应否歇年的大辩论。有了会议电话,县委对情况的掌握也较前及时了。过去全县的生产情况四天后才能要上来,现在开一次电话汇报会,就能要到当天的情况。会议电话还帮助领导机关进一步克服了官僚主义。徐水县自从有了会议电话,文牍较前减少了70%,表报减少了一半。用电话会议代替集合开会,乡社干部开会误工也大大减少了。
现在,河北省的有关部门正在徐水县召开现场会议,向各县推广徐水县改装农村会议电话的经验。学习较好的安新、定兴等县,农村会议电话已经安装好。河南、辽宁等省的有关部门,也打电话和派人来徐水参观学习这一经验。


第1版()
专栏:社论

保水蓄水 防旱抗旱
大力进行春灌、蓄水、防旱抗旱,是春季农业生产上的一件大事。
从去年秋季以来,华北、西北地区就干旱少雨。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的五个月的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了十分之三到十分之六。今年春季许多地区仍然干旱缺雨。幸喜3月中旬全国大部地区降了一次雨雪,部分地区的干旱开始解除。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最近仍然没有降透雨,而另一些地区根本没有降雨。就是降透雨的地区,因为春季蒸发量大,过一个时期还可能发生干旱。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春季是十年九旱,其中有些最干旱的地区,不采取抗旱措施,春季就无法下种。有一句农谚说:“春旱一年丢!”正反映了春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眼前一些地区降了一次春雨就盲目乐观,而应当掌握主动权,加紧防旱抗旱。
经过去冬以来的水利建设高潮,许多易受干旱的地区都建成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西北高原历史上旱灾最严重、兴修水利最困难的甘肃省,今年就将增加灌溉面积一千三百多万亩(1949年全省灌溉面积只有六百多万亩)。从全国范围看,今年将有接近一半的耕地可以得到灌溉了。这是我们今天能够战胜干旱的最有利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战胜可能的旱灾!
去年冬季各地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同时,华北、西北地区大力开展了冬灌工作,冬灌面积比往年同期增加了很多。但是这距离保证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还很远。全国有三亿五千多万亩冬小麦,大部分麦田播种后还没有得到一次灌溉。并且各省还划定了大面积的丰产麦田,仅山东省就有两千万亩。这些大面积的丰产田仅仅浇一次水还不够,必须多浇几遍,配合农业技术措施,才有大幅度增产的保证。陕西省领导机关要求全省凡是有灌溉设施的地方,麦田、棉田必须赶快普遍浇一次水,麦田争取做到“三水二肥”或“五水三肥”,这是很必要的。还有广大的春播田,也在等待着浇水。因此,我们应当尽力扩大春灌面积,让大地一开始就吸足水分。这样,它才能长出好庄稼。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灌溉面积呢?一方面,应当根据农事季节适当安排劳动力,继续进行兴修,采取“农忙小修,小忙大修”和组织专业队的方法,打破以往春耕开始就停止兴修的常规,把水利运动贯彻全年,力争再多修一些工程,并且努力把它们修完,使它们投入今年生产中去。另一方面,还要把修好的全部工程认真管理起来,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做到修好一处,管好一处,用好一处。不但把单个的工程管好用好,而且要把整个水利灌溉网管好用好。每一个灌溉区,不论大小,都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机构或选定专管人员,按照适当的制度负责养护工程,有计划地放水、分配水、调剂水。
灌溉面积要扩大,灌溉技术也要革新。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灌溉技术提高了,就可以使较少的水满足较多的农田的需要。根据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的经验,实行先进的沟灌比落后的漫灌能节省一半水量。也就是说,用同样的水量可以多灌一倍的耕地。山西省临汾县龙子祠灌区原来五至六秒公方的流量,浇地十万亩;由于改进灌溉技术,现在可以浇地五十万亩。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例子。
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坚决改变那种既浪费用水又破坏地力的大水漫灌串灌方法,而实行沟灌、畦灌、勤灌、浅灌等合理的灌溉方法。有些农民因为过去吃了干旱的苦头,现在有水用了,就总想狠狠地用,以为“吃一个馒头总不如吃两个馒头好”,以为水越多庄稼越好。其实这是误解。河南省偃师县诸葛乡司马农业合作社1956年秋季深水大块浇地,不但使土壤硬化板结,还泡死好些庄稼。同一个县的李村乡曙光农业合作社有十三亩水浇地,去年改大水漫灌为小畦浅浇,加上其他条件,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6年的五百斤提高到六百三十斤。这些事实都证明,要使庄稼长得好,不在用水多,而在用水适时适度。有些农民怕改用沟灌、畦灌、勤灌、浅灌的方法要多费工,因此宁愿守旧。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拿出具体的事实,向农民算清利害的账,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的灌溉技术。
为了扩大灌溉效益,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工程,千方百计地去取得灌溉用水。吉林省领导机关向全省农民发出了“拦住桃花水”的号召,现正在组织农民利用各种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蓄水工程,拦蓄解冻后的冰水,防御春旱。蓄水保水,在南方尤其重要。现在贵州、四川、湖南、浙江、安徽等省的某些地区,没有利用塘坝水库等工程充分蓄水。这样,等到大量用水的时候势必缺水。湖北省襄阳专区在兴修水利中实行了“边修渠、边蓄水、边改田”的方法,蓄水很多。但是,襄阳地委在检查中发现,现有蓄水量还远不能满足今年插秧六百万亩的需要,于是便发动全区群众开展了突击“通水蓄水运动”。这个经验告诉我们,究竟蓄多少水才够用,应当心中有数,不能因为蓄水比往年多了就盲目自满。安徽省广德县杨竿第四农业合作社有一个水库,边修边蓄水,工程完工,水也蓄起大半库了。这种积极利用新工程发挥抗旱作用的做法,很值得各地农业合作社学习。
今年各省新发展了不少灌区。新灌区的群众缺乏灌溉经验。在技术上大力帮助新灌区,是老灌区的一项光荣任务。陕西省用组织国营灌区派指导组、开训练班等方式,帮助新灌区培养灌溉技术人材。现在,这种传授技术的做法已经打破了省界,充分表现出各地区之间的亲密合作的关系。安徽省为了推广井灌区平地打畦的技术,就到河北定县请师傅先在一个县广泛传授,井灌区的群众很快便学会了这种技术。
今年机械排灌将有很大发展。今年上半年就将有大约六十万马力的抽水机械供应农村。如何把这些新供应的和原有的抽水机械管理好、使用好,使它们在农业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当前必须注意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切使用机械灌溉的地区,现在很有必要对于现有的机械设备普遍进行检修,并及早着手训练司机和修配人员,积极组织机械修配的零件供应工作。


第1版()
专栏:

生一只,活一只;活一只,壮一只
内蒙古千里草原接羔忙
本报讯 内蒙古日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的牧民正在全力做好接羔保育工作。西部牧区已临接羔旺季;东部牧区也开始接羔。牧民们的战斗口号是:生一只,活一只;活一只,壮一只。
哲里木盟牧区和西部各盟牧区的接羔保育工作即将进入旺季。察哈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和平地泉行政区的牧区,已有30%—40%的母羊生了羔。据平地泉行政区察右后旗十个牧业社的抽查,产羔母羊已经全部有了棚圈;其中四个牧业社新搭的七十七所棚圈,即可容纳九千二百多只羊羔,因而现在已出生的四百五十只羊羔就没死一只。哲里木盟十七个牧业社采取专人接羔和分户接羔的办法,第一批接下来的二千四百五十只羔羊,成活率也达到了95%到97%。
东部比较寒冷地区,大量接羔工作虽未开始,准备工作却已大体就绪了。在昭乌达盟,接羔准备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仅阿鲁科尔沁旗就有五千七百多人组织了三百六十五个接羔组,争取今年母羊流产和羔羊死亡比去年降低40%至58%;现在已生下来的一千七百八十只羊羔,成活率已经达到了98.5%。为完成95%—98%的仔畜成活率指标,各旗已规定每三百只到四百只母羊为一个接羔单位,并要求比往年提前十天进入接羔的春营地。


第1版()
专栏:

川中石油勘探任务艰巨
急需全国支援设备
本报成都24日专电 四川石油勘探部门目前迫切需要全国各地支援哪些主要机器设备和工具材料,在今年迅速查明川中油区的有效储油面积和扩大钻探范围的紧急任务?记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四川石油局和川中石油勘探处的负责同志。
据这位负责人谈,今年川中石油勘探任务,比3月中旬各钻井大量喷油之前,骤然增加了十四倍左右。全年新开的钻井达一百一十七口,第二季度决定新开的第一批中深探井二十一口,因之各项机器设备的需要量极大。现在除石油工业部、四川石油勘探局积极设法从国内有关各探区抽调外,目前迫切需要在全国各地购置和订货的主要机器设备和工具有:轮带式吊车、发电机、高压线、高压闸门、水泵、钢丝绳、泥浆、汽油引擎和输油管等等。
现在川中石油勘探处已经编制了第二季度机器设备工具的供应计划,请求上级迅速调拨。据谈:今后这类的机器设备和工具的需要量将不断增加,需要各地继续予以支援。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又一个重要办法
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产生了一个新矛盾:生产任务大,劳动力不足。这个矛盾在春耕中已突出地显示出来了。许多地方正在发动群众创造和改进工具,这是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办法。今天本报登载的一条新闻,介绍了湖南汉寿、浏阳两县有些农业社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管理,工效提高一倍的经验,是解决矛盾的又一个重要办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既要改进生产工具,又要改进劳动组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汉寿、浏阳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如果各地都注意从这两方面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就必然会大大促进春耕高潮以至全年大跃进的形势。


第1版()
专栏:

中匈苏波捷民主德国签订协定
共同进行强电电气设备试验研究工作
新华社24日讯 中、苏、匈、波、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六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最近在北京举行了有关湿热带强电电气设备试验研究工作的会议,会上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热带气候条件下共同进行强电电气设备试验研究工作的协定”,并协商了执行这一协定的共同条件。
根据这一协定,各缔约国家将派遣专家和运送强电电工样品以及与其有关的化工、石油等产品到中国,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样品试验工作。研究成果归各缔约国共同享有。协定中并规定,没有参加会议的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在赞同这一协定和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后,也可以参加这一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亲密合作的又一例证。
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接见了各国代表。
会议是在热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1版()
专栏:

友谊的劳动
3月24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拉加卜率领使馆官员及使馆的中国职员四十五人,到北京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一天。
这是拉加卜大使在工地上挑土。 新华社记者 牛畏予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