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制造、推广、使用新农具
中央五单位指示所属作好农具工作
据新华社15日讯 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商业部、农业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0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协作作好1958年农具工作的指示。
指示指出,必须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发扬社会主义的革命干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和改良农具。对改良旧式农具必须十分重视。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予以改良。已改良的经过试验鉴定,群众评议,有成效的即可就地制造,就地推广;但必须保证质量,避免损失。必须加强技术指导、零件供应和修配工作,把已推广出去的新式农具全部使用起来,充分发挥其效能。
指示指出,今后新式农具的制造推广,由地方自行计划,自产自销,中央协助调剂余缺。
指示指出,关于农具贷款问题,今年各省的农贷已经决定交由各省包干使用,对各项贷款不划定专款指标。推广的农具应尽量由农业社以自筹资金购买,对农业社精打细算挖掘潜力之后,确实无力解决的部分,应积极给予贷款支持。
指示指出,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全面规划。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的农具品种型号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应在当地党政统一领导下,作出统一规划。试验研究部门在设计新品种的农具时,应尽量使农具通用、万能,提高农具的利用率。对各种动力应当综合利用。首先应加强耕畜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其次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风力、水力、电力、拖拉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动力。


第2版()
专栏:

花轱辘抽水机
提水效率比解放式水车还大一倍
花轱辘抽水机是中共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贝子府区委书记刘明山创造的。这种工具适用于两丈左右深的井水提水,构造简单,轻便好使,除水车的铁筒、铁链以外,只需十一元多,但提水的效率却比解放式水车大一倍。
(附图片)
下图说明:一、车轱辘改装的轮,二、轮架,三、抽水链,四、水簸箕,五、铁筒


第2版()
专栏:

新式插秧指行器
安徽怀宁县洪正区,决定推行3×6寸密植。上图即是当地群众自己设计的两种插秧指行器。有了指行器,生手插秧也就不用发愁行距不准了。
(卢杰)


第2版()
专栏:

改脚犁为双铧犁 变肩挑为手推
环江实行十二项工具改革
本报讯 一个波涛壮阔、声势浩大的农具、运输工具的改革运动,目前正在广西僮族自治区环江县开展着。人们的口号是:旧式农具新式化,运输工具车子化、马驮化。
环江是一个以僮族和毛难族人民为主的县,其中僮族占75%。到3月8日止,全县水利扩灌十一万多亩的计划已完成了97%,积肥比去年增十多倍。但是这个地区多山,交通不发达,工具也很落后,运输靠人挑肩背,这样就给劳力不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中共环江县委会决定在全县实行农具、运输工具十二项改革:一、改脚犁、土犁犁田为双轮双铧犁、53步犁、轻便步犁犁田;二、改人工碎土、土耙碎土为碎土机、洋桃磙碎土;三、改人挑、人背为人推车、牛拉、马拉、人拉车;四、改人工播种为播种机播种;五、改人行道为牛、马车道,改主要田基为小路;六、改小刮子为大锄头;七、改小镰刀割草割禾为大镰刀割草,锯齿镰割禾;八、改人打谷、手剪禾为石磙和打谷机打谷;九、改人工中耕为中耕器中耕;十、改人手脱玉米粒为玉米脱粒机脱粒;十一、改人舂米为水碾碾米;十二、改刀切猪菜为切蔓机切猪菜。县委要求全县在今年6月前每五条耕牛要有一辆牛车,每一匹马有一辆马车,每三十亩地要有一架碎土耙,每三十亩田要有一架耙田机。要求在一个月内实现山区运输车子化。全县一百零八个乡,已组织木工、铁工共六百三十多人,从3月2日到8日六天时间,已制出手推车一百六十架,马拉、牛拉车八十三架,碎土机六架,洋桃磙四架。
各乡在制造木车中,都贯彻了勤俭办社的精神,就地取材,木料自找,人工自出,铁钉自己加工,所以一架木车比购买价格低30%。
(长林)


第2版()
专栏:

县委书记王三明等创新划行器
每个成本一角 每亩田省工半个
本报长沙18日电 中共湘潭县委第一书记王三明等四人,集体创造“密植插秧架”划行器,解决了在推广密植技术上的困难问题。
过去老划行器的缺点是工具笨重,成本高,使用的时候要先将积水放干,容易走失田间肥分。新的划行器构造简单,每个成本只要一角钱。可以随身携带,使用的时候不用放水,可以保肥,还可按照农民习惯退着插秧,用这种划行器插一亩田比老划行器可以节省半个工。因为它简易、轻便、省工、省料又省钱,所以为广大群众所乐意接受。
这种划行器构造简单,用一根木条,两头钉上短木条作成架子,木条上钻孔插上竹梢为行距,木条前面钉上控制株距的木条,插秧时每插一行即照株距长度随手把划行器向后移动一次。
王三明等同志这项创造发明,受到了这次到湘潭检查生产的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同志的重视。省委春耕检查团每到一处就指示各地进行这项新划行器的宣传推广工作,现在湘乡、双峰等县许多乡社都在传授技术,准备全面推广。
(麓安)


第2版()
专栏:

抗旱播种的好工具——水耧
甘肃通渭县有部分地区,地墒很薄,下种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地领导曾发动群众研究了好几种抗旱播种方法,其中以“水耧”较好。
根据试验结果,用“水耧”播种,每亩地只需水二、三千斤,就可基本达到种子发芽所需的湿度;如果水能供上,一人一畜每天即能播种四亩左右。
水耧制作简便。在原来木耧的基础上,再加水箱(见图一)和洒水器(见图二)即成。水箱是供蓄水用的,用铁皮或木板制作,蓄水约三十斤左右,能走九百尺长的一段路程。在水箱下面安一开关,可控制蓄水流量。洒水器也分两部分,一是导水主管一个,用铁皮做成(下同),直径一点二寸,长短要按耧角比例确定,主要是通过主管把水导向支管,以达均匀一致;并在主管上面加一个漏斗,引水流入主管。二是导水支管两个,直径零点五寸,将支管的一端固定在主管的下方,通过支管把水导向洒水盒(见图一)。在洒水盒的下端要各焊一块带有小孔的洒水铁片,焊时成倾斜状,使水稍微射向后方,并在洒水盒的下后方,焊一挡水舌(一寸长),以防水洒在子眼口上,堵塞子眼,影响播种。加水后,等牲畜走动时再开放,如中途停顿,应先把水关住,随手将耧提起,可避免泥土堵塞子眼。
(附图片)
(图一)(图二)


第2版()
专栏:

木制筑畦器效率很高
十小时能筑畦一百二十亩
木制筑畦器是水灌区打畦用的一种效率很高的工具。这种筑畦器的优点是筑的畦埂直,粗细均匀,畦面平整,浇地水流均匀,质量好,效率高,用牲畜曳引工作十小时可筑畦八十到一百二十亩,较过去人工筑畦每人每日五、六亩,提高工效十六到二十倍。井灌区采用时,可根据畦宽的要求适当调小前口宽度即可。
木制打畦器规格:①后口宽20—25公分,②刮板厚5—8公分,③刮板后口高25—30公分,④刮板长150—300公分,⑤刮板前口高15—20公分,⑥刮板底厚3—4公分,⑦前口宽200—300公分。
(附图片)


第2版()
专栏:编后

遍地开花,万紫千红
自从去冬以来,群众性的改革工具运动在许多地方展开了;尤其可喜的是这个运动正在少数民族地区——僮族自治区环江县蓬勃地开展着。我们相信,在群众改革工具运动不断广泛、不断深入的基础上,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导致彻底的技术革命的新时期。
但是,至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他们殷切地盼望着用机械化来代替人畜力劳动,而却对现实生活中的群众改革工具运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他们不是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就是看不起细小工具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这项工作加强领导。
群众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他们有改革工具的迫切要求,只要领导干部相信他们,并且组织科学工作者一同参加这个工作,改革工具运动必将遍地开花,万紫千红,为早日实现机械化创造条件。


第2版()
专栏:

制造简单用途广的煤气机
倪慕韩
杨柳青机械厂生产的十马力单缸煤气机,是一种生产简单、坚固耐用、成本低廉、便于使用的一种农村排灌及其他综合利用的动力机械。
这种单缸煤气机的缸体、活塞、惰轮都是铸造生铁的,只曲轴、勾臂和小零件使用锻钢和小型钢材,煤气发生炉和澐气罐都是用土坯做的。每台机器使用金属一吨左右,其中生铁占四分之三,成本不到一千元。
煤气发生炉子高三尺左右,用土坯砌成。炉壁有一土坯宽,炉身下部直径一尺半,顶部一尺,膛内稍呈弯曲形。内膛壁以粘土加上五、六斤食盐和成抹光,外炉壁以粘土和稻草抹光。然后装上炉篦子和炉盖子(铁做的)就可以使用。使用这种炉子,每天用十二小时,每小时平均耗煤十二斤左右。
十马力单缸煤气机,不仅可以带动水泵汲水,还可用来带动三部斗叶宽一尺二寸的木制水龙水车,将来还可以用作脱粒、磨粉的动力。
(附图片)


第2版()
专栏:新创造小集

自制“代水泥”
河南各地出现了自制“代水泥”的不少办法。解决了大量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水泥供应问题。
自制代水泥的原料有三种:一是用红砖粉(或烧过的红土)六十五一七十斤,白灰二十五—三十斤,石膏二—五斤的比例配合而成。红砖粉或红土以用粘性大,沙性少,不带杂质的土为好。一是用家庭烧过的煤灰(不夹杂生煤块)、白灰、石膏,照上述比例配合而成。据试验,这种代水泥凝结强度较前一种大。一是用砂礓石、白灰、石膏,依同一比例配合,凝结强度更大一些。制造的方法是:把红砖坯或者煤灰砂礓石,加温至六百——八百度,然后和白灰、石膏,俟其凝固后,辗成细粉(越细越好),即成代水泥。 (长青)


第2版()
专栏:新创造小集

引泉灌溉的新创造
河南伊川县白沙乡引出一股零点一五秒公方流量的山泉,却发展了四万多亩水浇地,这就大大突破了一般人认为一个流量只能浇两万亩地的陈规。他们用的办法是修一条四十多里长的水渠,两侧再修筑五十六个小水库,引泉水入渠,渠通水库,形成蓄水灌溉网。经常保持水库的储水量。这一创造为提高水量利用指出了新的方向。(袁)


第2版()
专栏:

让水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
陕西六个渠道管理局向各灌区提出竞赛
新华社西安19日电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大跃进,保证灌溉为农业增产服务,陕西省六个国营渠道管理局提出倡议,同全国各兄弟灌区开展友谊竞赛。这六条国营渠道是棉麦灌区的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水稻灌区的褒冷渠、汉惠渠、湑惠渠。
棉麦灌区提出的竞赛条件是:
一、今年内要使全灌区的二百一十二万亩耕地全部受水,消灭灌区内的零星旱地,扩大灌溉面积十七万多亩。
二、推行先进的灌溉技术。棉花、玉米全部实行沟灌,沟的规格标准化,做到一准(开沟时间准),二无(无弯曲、无障碍),三合格(长短、深浅、宽窄合格)。小麦等密植作物全部实行小畦灌。
三、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提前九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指标,粮食作物分别达到五百七十斤至八百一十八斤,皮棉达到一百斤至一百二十斤。
四、培养和推广典型。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分别推广三十个“三好”社(计划用水好、田间工程好、用水组织好);同时,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推广若干丰产社。
水稻灌区的竞赛条件是:一、全部消灭灌区内的空白点,扩大灌溉面积九万六千亩,比1957年增长22.3%。在一般干旱年,要做到适时满栽,保证四十四万多亩老田在“夏至”前七天,九万多亩新田在“夏至”前,全部栽上秧,并适时完成春灌五十七万亩次。
二、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全面执行水稻的勤浇浅灌、计划晒田、适时退水等方法,并在三四万亩的面积上实行新法泡田,做到水到、人到、牛到、耕好田边、胡好田坎、整平田面。
三、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提前九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指标,亩产达到千斤,比1957年增长49%。
四、新修塘库、临时水库三百二十多处,整修旧有塘、库九百六十四个,共蓄水一千四百万公方,解决十八万亩水稻泡田用水,达到蓄引相结合,弥补渠水之不足。
此外,他们提出的共同条件是:一、全面实行计划用水,计划用水的面积比1957年扩大40%—50%。除干渠、支渠配水工作继续提高外,半数以上的社做到能自己做计划,其余各社能在管理员指导下做计划,并切实做到依照计划进行用水。同时,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及灌溉效率,渠系灌溉利用率分别比过去提高10%—20%左右。
二、健全农业社水利组织。农业社必须有一个副主任兼任水利股长,有一个到三个技术员;建立与巩固浇地及巡渠组织,达到专业固定,制度健全,报酬合理。
三、加强工程管理。改善斗渠以下渠系工程;分段包干养护渠道;在渠道植树一百六十万株,今年达到全部绿化;有计划地保持排水工程标准。
四、传授灌溉技术。灌区共训练斗主任、农业社水利股长、水利技术员、量水员、灌水员等八万多人,达到农业社基本掌握灌溉技术。
五、提高灌溉管理工作水平。在全体管理干部中加强政治与技术学习,逐步达到又红又专;领导干部保证有二分之一的时间深入下层,具体检查工作和种试验田;亲自动手,至少做出一个到两个专题工作总结。一般干部都要种好试验田。
(附图片)
贵州省仁怀县和平农业社第一分社,把八百亩坡地修成了梯田,并发展了水利网,全社92%的土地可以得到灌溉。现在梯田里已经蓄满了水。 曹正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灌溉要讲技术
田连阡
春灌季节到了,大量麦田急待灌溉;春播作物田也需要蓄水保墒。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作用,扩大灌溉效益,最近陕西省六个灌区管理机构向全国发出了在灌溉方面开展友谊竞赛的倡议。我们相信这个倡议一定能得到广泛、热烈的响应。
经过去冬和今春的大干苦干,现在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已由去年的五亿多亩增加到七亿多亩,快要占到全国耕地的一半了,并且还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灌区。但是许多地区的灌溉技术仍然落后,灌溉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灌溉方法不合理,不但会大量浪费水,而且会使土壤盐碱化,造成庄稼减产。在水利工程大量增加的今天,必须密切注意这一问题。
陕西六个灌区在竞赛条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灌溉技术的指标和措施,对于保证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别的省区中灌溉技术落后的灌区也应当学习陕西灌区的精神,积极进行改革。一切新的灌区更应当一开始就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不要再走老灌区走过的弯路。普遍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将使现有的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
陕西六个灌区决定大力推行旱田的沟灌、畦灌和稻田的勤灌、浅灌等先进灌溉方法,使渠系灌溉利用率分别比过去提高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左右,在棉麦灌区消灭零星旱地,扩大灌溉面积十七万多亩;在水稻灌区扩大灌溉面积九万六千亩。陕西能够挖掘出这么大的潜力,其他地区应当也有潜力可挖。有些地区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并没有全部利用起来,潜力当然比陕西还会大得多。他们在竞赛中应当有更大的进展。
开展灌溉工作的友谊竞赛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发扬地区之间的协作、大规模地推广先进经验的过程。陕西省六个国营灌区管理机构在竞赛条件中提出要组织技术力量,分赴全省各县传授灌溉技术,介绍先进经验,支援合作社经营的灌区。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应当大大发扬。甘肃省最近召开一个山区灌溉会议,专门总结和交流山区灌溉的许多先进经验。山区地形和水源条件都比平原复杂,发展灌溉也比平原地区困难,其中许多地方又从来没有灌溉经验,这在各省山区都是一样的。因此甘肃的做法对于其他省地区也同样重要。


第2版()
专栏:

向常熟人民致敬
周扬 周而复
(续昨)
争取新春第一名
千百万人长期养成的习惯是一种力量,最不容易打破的。但一旦群众有了社会主义的觉悟,组织起来了,养成了自觉的纪律性,千年的老习惯也是很容易打破的。
“植树带拜年,夜战当龙灯,千挑万担过春节,争取新春第一名”。这是常熟全县人民欢渡今年新春的新内容,新年完成新任务,到处洋溢着生产大跃进的新气象。人人比劳动、户户讲俭朴。新气象把千年来的陈规陋习,一扫而空。人们称今年的新春是:“跃进年,勤劳年,节约年,打破常规年”。这确确实实是破天荒的新年。
南丰乡兴丰社在旧历正月初一那天,出勤人数占整半劳动力百分之一百,有的社员为了争取第一名,连早饭也没有吃,就冒着白茫茫的大雾下地挑泥了。这一天,他们完成五百十方土,七万六千担肥,并且还壅土开沟四百二十亩。塘桥乡提出:“每人五工贺新年,百担肥料庆新春”。
全县初一、初二两天出勤的有二十七万二千七百六十一人。这在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群众说得好:“旧社会苦干为地主,新社会苦干为自己,为了生产大跃进,即使千年老习惯,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
红旗竞赛
学先进,赶先进,出力又出汗,争取第一名。这是常熟英雄人民的信念。他们形容自己的干劲是“车河像青龙戏水,挑泥如猛虎下山”。
在中共常熟县委的庄严号召下,每个区每个乡每个社都订了自己的规划,并且不断和保守的思想做斗争,一再修订规划。规划既定,目标明确,就鼓足干劲,乘长风破万里浪,奋勇前进,展开社会主义竞赛。评比竞赛往年也有,一年一次,但实际上缺乏监督,一年竞赛完了,第二年才给奖,这样很迟缓,不能推动生产。现在的评比竞赛却和往年大不相同了,当时评,当时奖。奖品由县长和县委书记颁发,有的还敲锣打鼓,送到田里去,群众非常喜欢。
平时,每五天,或者七天,全社全乡评比一次。评到第一的,夺取一面红旗,上面写着:“一马当先,保持荣誉”;一般的是绿旗,上面写的是“快马加鞭”,希望赶上红旗;落后的叫做掉队社,给的是黑旗,上书八个大字:“鼓足干劲,急起直追”。每个社自己都有这三面旗子,评到什么,就拿什么旗子下地。
我们在四五十公里的路上,看到的满眼都是红旗,很少看到绿旗,黑旗只看到一面。拿到黑旗的,心里当然很不好受。社里得了黑旗,社干部立即召开会议,自己首先检讨,社员们也个个鼓足干劲,一定要赶上先进,夺取红旗。像我们在去南丰路上看到的那面黑旗,群众干劲特别足,等我们从南丰回来,暮色已经升起,苍茫茫一片,快看不见了,可是插着黑旗那片土地上,人们还在努力干着。
经过第二次评比,黑旗社往往跃进到红旗社。先进当中有先进,先进没有止境。如果没有评比指标,那和最先进的比起来,总有比较落后的,而落后的得到黑旗,别说群众,就是干部也是伤心的。这对于群众的心理可能有一种副作用。因此,是否需要采取插蓝旗、黑旗这种强烈对比和刺激的方法,我们和一些负责实际工作的同志交换了意见,看法不完全一致,这个问题,还值得研究。县委和苏州地委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首先规定了评比指标,并且评比指标数字,以每一次评比为单位,不把过去已完成的数字积累起来计算,这样社社可以得红旗,掉队社也容易变为先进社。
一浪推一浪,跃进再跃进,整个常熟的土地已经改变了面貌:小河条条翻,大河条条开,挑泥像穿梭,河泥堆成山。
3月1日,全县已完成水利二千九百一十四万方土,占全年任务61.8%;积肥七亿五千四百三十七万担,占全年任务56.3%;绿化,造林一千二百二十八亩,植树一千二百四十八万株,每户平均四十九株。
根据现在飞跃的速度看,不久一定又要突破规划了。
“一年早知道”
有了县乡社的规划,互相评比竞赛,如何使运动在可靠的基础上持久下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劳动问题,一个人劳动的强度总有一定的限度,几天几夜不睡觉也不可能成为经常的情况。一方面要尽量发挥劳动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及时地考虑农具改良,这样结合起来,一定可以进一步发挥劳动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经常保持下去。白茆乡在运动中创造了牛拉壅土拍麦机,可以提高工效十倍;创造了土造起重机,一天一个人能完成十方土,运土机一天一人能完成十二方土。今后再挖塘,就不用人挑了。这个创造是乡、社干部和铁匠木匠座谈研究的结果。
除了已有县、乡、社的规划,还得有个人的规划。为了保证生产大跃进的规划的彻底实现,白茆乡和平二社制定了“一年早知道”,实际上就是个人规划。具体做法是:
一、“一年早知道”图表:根据生产大跃进形势和规划,制定生产规划,做好大小熟三包,一包产(亩产九百斤),二包工(全社总工分比去年增加了14%),三包本(指标比去年增加)。三包指标订出了全社收支方案,计算每户劳动日一元零四分,社员平均每人纯收入比去年增加46%。社员自报评定劳动日,每户订出全年收支计划。
二、“基本劳动日制度”,就是劳动规划,根据三包工和全社劳动情况,确定各种劳动力的出勤数和得工数,树立标准,社员自报投工数,评议定案。有全年劳动规划,还有四季劳动规划,按季评比,年终奖励。
三、“按剩余劳动日预支,根据社员每季实做工,扣除口粮、劳动日后,按剩余劳动日预支,剩余工多,预支多;剩余少,预支少。
这三项是计划管理上的三宝。
户户开家庭会议,人人自报出勤投工数,领导审查,评议定案,然后每家挂上“一年早知道”图表。古话说的好:“穿不穷,吃不穷,没有计划一世穷”。农民赞成“一年早知道”:“心中有数,干活有劲”。
国家大跃进生产计划放在广大群众的基础上,那就获得了最可靠的保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一致,群众劳动热情一定会永远保持着饱满的状态。
“增产措施千万条,干部领导头一条。”
这是在常熟人民当中流传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领导。
常熟生产运动的特点是:发展快,来势猛,干劲足,敢想敢做,想到做到,说做就做,计划不断突破。广大群众提出生动而又豪迈的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一定能达到”;并且是“前人不敢想的,我们敢想;前人不敢做的,我们敢做。”群众要求:“苦干再苦干,高潮接高潮”。这样前无古人气吞河山的英雄,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排山倒海的力量,有什么事不能完成呢?
中共常熟县委怎样领导全县英雄们跃进的呢?党委领导,全党动员。明确农业生产是一切工作的中心,书记挂帅,亲自抓农业生产。全县划分五大片,分工包干,负责到底,要做到片片有基点,乡乡有典型,社社有榜样,由点到面,使计划全部贯彻到底。领导干部学技术,做到又红又专。不懂生产很难把生产领导好。县、乡、社、队的干部每人要搞试验田。全县有三万五千亩试验田。陈锦美同志带我们到南丰乡看他的试验田。试验田由三部分人合搞:领导干部、技术干部和富有经验的老农。田上插了木牌,写上指标,便于检查。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又红又专,而且可以加强对生产的具体领导,掌握先进经验,大力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不断促进生产大跃进,运动一步一步深入,胜利接着胜利,善始善终。
解决思想问题,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端正政治方向。政治方向不正确,生产运动没有根。其次是通过“想、比、找、算”。进行五回忆五对比:回忆过去小农经济情况,对比合作化的优越性;回忆1955年高级化后冬春生产劲头,比当前生产决心;回忆人民解放军战斗精神,比自己生产劲头;回忆自己对困难的态度,比麻城县生产决心。开展三找:找1957年生产经验教训,找1958年增产潜力,找贯彻冬春三大任务的措施。发动四算:算苦干,实干和大跃进的关系账,算积肥、水利、绿化和农业增产的关系账,算生产大跃进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支援工业化的关系账,算先苦后甜实现社会主义美满前途账。通过这样“想、比、找、算”,打破了右倾保守思想,鼓足了干部和群众的革命干劲。
在一切运动中,总会出现先进、中间和落后的不同类型,特别是在生产运动飞跃发展下,先进与落后不同情况出现得更快,变化也很快。今天先进,明天可能落后;今天落后,明天又可能先进,要不断接受好的经验、坏的教训。领导要抓两头带中间。这是一个辩证的方法。陈锦美同志说:哪里先进就到哪里开会、传播经验,外宽内紧,实际上是督促先进的不要骄傲自满;哪里落后就到哪里检查,接受教训,外紧内宽,实际上是帮助他工作,使落后赶上先进。
社会主义竞赛和评比是全民全面工作的竞赛和评比。通过评比竞赛一定会端正政治方向,克服保守思想,促使思想、生产和工作全面跃进,制定先进指标,鼓足革命干劲。先进带动落后,落后赶上先进,反过来又可以促使先进再先进。对先进要表扬,对落后要帮助。除了登报、参观、给奖等以外,常熟还采取送对联的办法。送先进社的对联是:“跃进再跃进,迎春干劲足,胜利接胜利,新年第一名”。送一般社的对联是:“奋发图强赶先进,力争上游防落后”。也有采取“留言”的方法。对先进社是:“英雄顶天立地,眼睛向往大地,白手起家,扬眉吐气。”留给落后社的是:“一般还好,问题不少,究其原因,干劲太少。”在社会主义竞赛的鼓舞下,落后的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很快赶上了先进。
常熟这次生产大跃进,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各级领导的规划一次又一次给突破,正如三月三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所说的一样:“在运动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惊人的奇迹,出现各种平日难以达到的先进的速度和先进的指标,树立起各种先进的典型和旗帜。原来设想和安排好的平衡,也会不断地被万马奔腾的群众运动所突破。”毛主席说:“不平衡是普遍客观的规律。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循环不已,永远如此,但是每一循环都进到高的一级。”因此,领导上的责任就要以先进为榜样,经常的及时的提出新的目标新的任务,“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循环不已”,使运动永远前进!
常熟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写下了英雄的史诗,我们热烈地向他们致敬。(完)
(更正:昨日本报误将中共常熟县委书记隋性初排为惰性初,特此更正。)


返回顶部